《#翻滾吧男孩》從 2003 年開始拍攝,紀錄宜蘭公正國小體操隊小成員們的生活點滴,他們辛苦練習的汗水與淚水,他們的教練對小朋友的付出、耐性與嚴格,有笑、有淚、溫馨又勵志...
.
2021 年看《翻滾吧!男孩》,感觸跟當年觀賞時截然不同。
.
從 2003 年到 2021 年,#李智凱 終於在奧運場上拿下銀牌,近二十年的努力,總算開花結果。《翻滾吧!男孩》片中有一幕,教練幫小朋友壓筋,小朋友(黃克強)痛得眼淚直掉,另一個孩子對著鏡頭說:「他是休息三天,變硬了。」三天不訓練,身體就會不柔軟,又得重新適應練習體操的辛苦。這場戲說明了所有運動賽場上,短則數秒、長則數小時的拼搏,都是場外辛苦訓練無數日子所得出的成果。
.
一如 #林育信 教練在片中所說:「當要帶這六、七個小朋友,我就有這樣想過,一定到最後,最厲害最好的,也只有兩、三個,體操就是這樣子,就是很現實,它是非常痛苦的,#撐到最後的人就是他的。」即便是練武奇才,也得付出相當的努力,才可能成為賽場上的佼佼者。
.
另外,練習時的分數跟比賽時的分數不同,林育信教練一直告誡選手們,練習時是打基礎、狀況模擬、自我鞭策,到了賽場,就是各方壓力同時聚集在那一瞬間,能不能扛住壓力,減少失誤,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緊要關頭卻無法得獎,常常不是選手的能力不足,而是臨場反應未如預期,抗壓性絕對是每個選手都要面對的心魔。
.
#林育賢 導演興起拍攝《翻滾吧!男孩》的念頭,是在兄長以前的體操團隊照片中,看見林育信與他的子弟兵相似的身影。當年兄長與他的夥伴們在體操場上獲得優異成績,進入國中後,大夥漸漸走上不一樣的道路。對林育賢導演來說,拍攝《翻滾吧!男孩》,既是要記錄下這些孩子純真熱情充滿衝勁的身影,也像是要留一個紀念,紀錄下這些孩子最快樂、最辛苦,也最純粹的時光,也許在另一個十年後回看這部影片,他們會對著影片中的自己微笑,並且帶著些許的感慨吧。
.
《翻滾吧!男孩》尾聲,鏡頭拉到一年後,年紀最小的小恩本是隊上實力最弱的孩子,如今代表學校出賽,在場上有著優異表現。而被戲稱為「兩分先生」的小軒,鞍馬項目始終翻不過兩圈,一年後,也能順利完成鞍馬動作。阻止人們前進的原因有百百種,但願意扛住辛苦與壓力繼續邁進的人,就有機會克服難關,邁向下個關卡。
.
《翻滾吧!男孩》的片尾字卡寫著:「#或許十年後奧運場上他們將再度翻滾!」很開心這樣的願景,在現實人生中上演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電影《翻滾吧!男孩》中的「菜市場凱」李智凱在本屆奧運中,端出增加難度的湯瑪士迴旋,在下午的決賽中排在第5位出場,挑戰難度6.7,完成8.7,最後得分為15.4,奪得銀牌佳績。 曾是頂尖選手、一度因家裡不贊成放棄過體操、甚至誤入黑社會,奧運男子體操隊總教練林育信明白,身為一名體操選手,要苦撐到發光...
鞍馬動作 在 立法委員林奕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又是個讓台灣人無法呼吸的周日‼️
🥈今晚 #戴資穎 戴資穎/ Tai Tzu Ying 這場金牌戰,根本是一場史詩級金牌戰,兩位選手纏鬥三局,大家看比賽都看到快忘記呼吸,不只是需要胃藥而是要氧氣筒了!本次金牌戰創下戴資穎參加奧運最佳成績,為台灣再奪一面銀牌~感謝小戴忍住腳傷為國爭光,我們以你為傲~#respect我們的球后
🥈#鞍馬王子 #李智凱 李智凱 Chih Kai Lee 體操鞍馬摘銀,從 #翻滾吧男孩 變成 #翻滾吧男人!苦熬十多年以大量高難度「湯瑪士迴旋」完成鞍馬動作,雖然28日在男子個人全能賽中,李智凱在鞍馬項目不慎劃破手肘,皮膚見血,卻無損智凱能力,成功拿下台灣體操史上第一面獎牌!
🥉#高球好手 #潘政琮 與6位世界級選手一同競爭,在最刺激、最緊繃的延長加洞賽中,完美表現努力奮戰到最後一刻,展現強大抗壓性,陪同擔任桿弟妻子林盈君也非常辛苦,夫妻兩人齊心為國爭光拿下台灣首面高爾夫銅牌!
🥊#拳擊女將 #黃筱雯 發揮身高優勢闖進四強,刷進台灣拳擊女將在奧運最佳表現,拳擊銅牌採並列,打進四強戰即已確保有獎牌入袋,8月4日我們一起幫筱雯加油!#好想聽到國旗歌🇹🇼🇹🇼
🏓桌球男團 #莊智淵 莊智淵 Chuang Chih-Yuan 、#林昀儒 Lin Yun Ju 林昀儒、#陳建安 和女團 #鄭怡靜、#陳思羽、#鄭先知 都確定晉級8強賽,期待為台灣再度奪牌~
🏆目前中華隊已囊括二金四銀四銅!再次謝謝所有選手優異表現,不但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讓這屆奧運每天都非常好看又刺激,為疫情期間已低迷許久的氣氛增添許多活力,我們大家也會繼續在螢幕前為中華健兒加油👏👏👏
#一起成為中華隊 🇹🇼
#tokyo2020
圖片來源:教育部
鞍馬動作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東奧即時報【單日收獲2銀1銅!體操鞍馬李智凱、羽球女單戴資穎奪銀,高爾夫球潘政琮擒銅,拳擊女將黃筱雯勇闖4強,台灣總獎牌數10面破紀錄、首度達2位數】
台灣今天(8月1日)獎牌大豐收,2020年東京奧運開賽迄今,每天都有讓國人感動的焦點、每個選手無論勝負,背後都有滿滿的故事。今日更是感動滿點,苦練20年的鞍馬王子李智凱不負重望,45秒的高難度湯瑪斯迴旋動作「完美落地」拿到銀牌;羽球天后戴資穎與中國選手陳雨菲纏鬥3局,以1比2敗陣,但仍為台灣添一面銀牌;高爾夫球一哥潘政琮更是瘋狂大超車,由倒數第三追到第三、奪下銅牌。拳擊女將黃筱雯勇闖4強,至少穩坐銅牌、更看向金銀。
截至今日為止,台灣選手已經拿到2金4銀4銅,總獎牌達10面,不僅創下台灣奧運史的紀錄、也首度讓台灣奪牌數推進到2位數,在所有國家總獎牌總排名為17名。但台灣代表團的賽事還沒結束,仍有桌球男女團體賽、拳擊、空手道、馬術、女子高球、舉重以及男子110公尺跨欄、標槍,仍有機會讓獎牌數再創新高。
■ 20年的奧運夢,《翻滾吧!男孩》的「菜巿場凱」真的奪下奧運銀牌
我國奪牌希望「鞍馬王子」李智凱今晚在鞍馬決賽出賽,首先上場的是上一屆里約奧運鞍馬金牌得主、英國名將惠特洛克(Max Whitlook),他也是李智凱奪金路上的最大勁敵,沒想到他拿出7.0技術分的超高難度動作,而且在過程中動作流暢沒有明顯失誤,總分15.583給其他選手莫大壓力。
李智凱第五位出場,拿出已經備戰多時的整體難度6.7的動作,招牌的「湯瑪斯迴旋」行雲流水的在鞍馬上飛舞,之前在全能項目不慎失誤的地方也沒再出現,頂住壓力完美的收尾落地。
最終李智凱的分數是技術分6.7、執行分8.7,總分15.400,雖然在執行分勝過惠特洛克的8.583分,但由於惠特洛克是7.0的技術分,還是以0.183分的差距拿下銀牌。
李智凱之前在個人全能出賽時,可能是前面已經比完五個項目,比較疲憊的狀態下,在最拿手的鞍馬項目中,整個握住鞍馬位置,一個手滑整個趴在鞍馬上,手肘也流出鮮血,經過3天調整,李智凱的手臂上有多處包紮,但狀況非常好,事前也在社群媒體上表示,他覺得狀態很好,請大家為他加油。
今天在惠特洛克出色表現讓其他選手都承受莫大壓力,但第二次參加奧運的李智凱已經不再怯場,兩手握著鞍馬深吐一口氣後就翻身上馬,所有人都屏氣凝神下,短短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李智凱成功完成所有動作完美落地,總教練林育信也振臂歡呼。
雖然最終以些微差距輸給英國選手惠特洛克,不過這已經是台灣體操參加奧運奪下的首面獎牌,而且還是一面銀牌,林育信與李智凱眼眶泛紅也攜手向看台上的加油團鞠躬致謝。
20年前就讀宜蘭公正國小時,和林育信一起學體操、當時並不起眼的「菜巿場凱」李智凱,在林育信導演弟弟林育賢《翻滾吧!男孩》紀錄片裡,童言童語和隊友說「我們要不要一起去參加奧運比賽!」20年後,李智凱不僅二度進軍奧運、這一次還拿到銀牌,比電影更夢幻、成為台灣最感人的一個運動詩篇。
■最感謝家人和形同「第二個父親」的教練林育信
在林育信教練口中,李智凱是「跑贏兔子的烏龜」,小時侯並不特別出色,但是堅持又自律,因此可以不斷突破自己。他替李智凱設計以湯瑪斯迴旋為主的創新鞍馬動作,華麗但十分耗體能。近年,他們不斷把難度調升,2018年雅加達亞運,難度由6.0分提升到6.3,讓李智凱以刷新個人新猷的總分15.400分拿下台灣體操史上首面亞運金牌。
之後,李智凱一路挑戰到6.5,提升動作順暢度、減少執行瑕疵,讓他在2018、2019年兩年一口氣收下5面世界級大賽金牌。這次東京奧運出發前,李智凱接受《報導者》專訪時對我們透露,已準備了一套國際賽還沒使出過的「壓箱寶」,挑戰整體難度分6.7分,今晚他完美達成。
「很想感謝家人一直默默在我身邊付出,給我很大的支持跟鼓勵,從來不會讓我擔心。」李智凱受訪時也表示,若有機會站上奧運頒獎台,最想感謝的是家人。這個家人也包括,如他第二個父親的教練林育信,「他就像是我的第二個爸爸,」從小到大,林育信對他們的訓練不只是嚴格、是非常嚴格,「但沒有教練對我們那麼嚴格,就不可能雕出我們這樣的成績來。」
日前在全能比賽前,不慎刮傷手肘,令國人十分擔心,今晚明顯看到李智凱手肘包紥上陣。台灣代表團隊醫、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副主席林瀛洲對《報導者》表示,「現場看到李智凱奪牌,非常感動。他的傷勢沒有大礙,但這兩天結合骨科(隊醫周文毅醫師)、中醫(隊醫郭純恩醫師)和我復健科,三個人畢生功力幫他加持。」傷勢完全沒有影響李智凱的表現。
■不敵中國陳雨菲「以守為攻」戰術, 球后戴資穎反攻未果摘下銀牌
「世界球后」戴資穎今晚在金牌戰面對世界第二的中國好手陳雨菲,過去兩人交手紀錄18次,小戴以15勝3敗領先,但這屆奧運陳雨菲以積分較多名列第一種子,第一局開局,小戴先聲奪人以三比一領先,但雙方分數一直拉鋸,陳雨菲今天展開嚴密的防守,刻意拉吊長球,避免小戴有太多變換拍面的機會,並等待小戴強攻失誤的機會,確實收到不錯的效果,雙方拉鋸到13比13後,陳雨菲打得更有耐心,即使小戴多方調動角度,但依舊都能被救起,加上小戴今天邊界的失誤或出界比較多,首局陳雨菲以21比18拿下。
第二局分數依舊咬得很緊,小戴試圖放網前小球,希望能增加陳雨菲跑動的機會,不過今天陳雨菲確實防守得很沉穩,失誤也很少,小戴只好改變打法,多一些長球拉吊,讓分數保持1、2分的領先,取得兩個局點後,雖然被陳雨菲追回1分,但仍驚險拿下第二局追平比分。
第三局陳雨菲刻意放慢接發球與發球速度,試圖擾亂小戴的節奏,小戴在這局最多落後到7分,雖然偶有好球,幾個勾對角成功拿分,一度追到僅落後2分,但陳雨菲再放慢接發球速度,保持穩地的回球品質讓分數再拉開到4分,即使小戴急起直追,仍出現3個金牌點,雖然勉強救回一個,但最後網前的回球未過,輸掉這一局,也讓陳雨菲拿下女子單打的金牌。小戴雖以些微差距落敗,拿下銀牌,但仍寫下台灣女子羽球在奧運的最佳成績。
■ 從倒數第三追到拿下銅牌,高球好手潘政琮表示受國家隊連日好表現激勵
我國「高球一哥」潘政琮,這次是第二次參加奧運。2016年里約奧運拿下並列第30名的成績,這次比賽第一輪時狀況不理想、暫列倒數第三;第二輪之後上演超級追趕秀,第四回合手感火燙,抓下6鳥(低於標準桿1桿)、1老鷹(低於標準桿2桿),沒有出現任何的柏忌(超出標準桿),以低於標準桿8桿的好成績,排名一路往前衝,打完18洞與其他6名選手並列第三進行加賽。在加賽中,潘政琮搶銅牌成功,為台灣拿到奧運史上首面高爾夫獎牌。
潘政琮這次參賽還有另一個焦點,是由太座林盈君擔任桿弟,因為原本考量疫情嚴重奧運賽會恐有變數,所以先報名林盈君,報名後桿弟不能更換,意外成為太太的奧運初體驗。
由於這次高球場天氣變化劇烈,第二輪還受到颱風影響中斷比賽,但從第三輪開始變得非常炎熱,不過天氣愈熱、潘政琮的手感卻愈來愈火燙,第一輪74桿,高於標準桿3桿,成績倒數,但第二輪與第三輪倒吃甘蔗,分別拿下66桿低於標準桿5桿的好成績,也讓排名不斷往上衝刺。
最終輪,潘政琮後9洞表現有如神助,單日以63桿作收,四輪總桿數為269桿,低於標準桿15桿,他賽後表示,當時完全都沒意料到可以有機會奪牌,只是想把成績再做得更好一點,後來居上拿到銅牌,「我覺得表現有點像羽球男雙『麟洋配』,一開始打不好,但漸入佳境,有點那個味道。」
晚間他更在自己的臉書粉絲頁向支持他的國人致謝,更表示,「這幾天國家隊的表現給我很大的激勵,很高興自己也能貢獻一面獎牌,這週的經歷,永生難忘。」
■ 愛妻當桿弟、果嶺親吻放閃,最甜蜜的銅牌
銅牌加賽中,潘政琮依舊保持穩定,加賽前3洞都有保住標準桿,一路淘汰智利佩雷拉(Mito Pereira)、哥倫比亞慕尼奧斯(Sebastián Muñoz)、北愛爾蘭名將麥克羅伊(Rory McIlroy)、地主日本松山英樹及英國凱西(Paul Casey)。最後只剩潘政琮與拿下英國公開賽冠軍的美國選手森川柯林(Collin Morikawa)兩人對決。
加賽的第18洞,潘政琮刻意選擇偏左的方向,避開水池與沙坑,反而是森川在該洞第二桿一打出去就掉入沙坑,被迫得要從沙坑解球,潘政琮雖然一開始落入長草區,但保持穩定第三桿就上果嶺,森川雖然將球救出沙坑並上果嶺,但距離洞口還有一大段距離,第四桿的推桿確定沒進後,潘政琮保持冷靜,穩穩地推桿成功打進,辛苦奪下台灣高球首面奧運獎牌。
當加賽潘政琮推桿進洞時,透過轉播很清楚看到林盈君興奮地高舉雙手、跳躍起來,並聽到她的歡呼尖叫聲,一起與潘政琮慶祝這面得來不易的銅牌。這場漫長的比賽中,潘政琮與林盈君兩度在果嶺放閃,第一回在正規賽打完第18洞時,親親留下紀念;最終確定奪牌後,再一次放情擁吻,是最甜蜜的銅牌得主。
此外,奪下本屆高爾夫球金牌的的美國選手蕭飛爾(Xander Schauffele),和台灣也有淵源,有個中文名字叫「陳山大」,母親是在日本長大的台灣人。
■ 拳擊黃筱雯挺進四強,確定至少銅牌入袋
拳擊女子蠅量級8強戰中,世界排名第三的台灣好手黃筱雯面對塞爾維亞選手拉多瓦諾維奇(Nina Radovanovic),充分發揮她177公分的身高優勢,出拳迅速均有確實擊中對手,雖然對手試圖靠近採取近身作戰,但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第一回合結束在5名裁判中取得4比1的領先,第二回合身高優勢更加明顯,以5比0取得絕對優勢。
黃筱雯確定自己前兩回合有大幅領先後,休息時已經哭了出來,教練劉宗泰不斷提醒「還沒結束啊!穩穩拿下第三回合再哭!」黃筱雯聽進去了,持續保持距離不讓對手可以有效得分,當裁判宣布黃筱雯獲勝後,她振臂高吼喜極而泣,確定至少可以獲得銅牌,也是台灣拳擊在奧運項目的首面獎牌。
由於拳擊經過多場比賽,身體已經飽受折騰,尤其在1948年拳擊準決賽時兩位拳手已經被晉級決賽的對手痛擊,難以在銅牌戰有夠水準的表現,國際拳協就建議奧會取消銅牌戰,因此從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後,拳擊項目就沒有銅牌戰。
賽後黃筱雯受訪時表示,自己出身單親家庭,由阿公帶大,在蘭州國中時被劉宗泰教練帶進拳擊世界改變人生,「也很感謝第一輪被淘汰的林郁婷學姊,沒有把淘汰的負面情緒帶給我,甚至不斷鼓勵我,所以我要繼續把學姊的份一起努力下去。」黃筱雯預計將在8月4日四強戰出戰。
■ 桌球男團女團各連拿3點攜手晉級8強
桌球今天開始進行男子與女子團體戰,男子團體率先登場,由「桌球教父」莊智淵領軍,帶領陳建安與「小林同學」林昀儒,第一點由莊智淵與陳建安搭配雙打,與克羅埃西亞隊先各拿一局,直到第五局才辛苦拿下第一點勝利,第二點由林昀儒單打,展現快打旋風,僅花21分鐘就直落三拿下,第三點莊智淵再上,也是直落三就掃落對手晉級8強。
女子團體晚間登場,在16強戰面對美國隊的3名華裔選手,第一點雙打由陳思羽搭配鄭先知,先拿一局後,被對手連趕兩局,第四局陳思羽/鄭先知辛苦扳平後,第五局一路領先直接拿下第一點;第二點由鄭怡靜單打,展現強烈的攻擊企圖心,僅花17分鐘秋風掃落葉直落三拿下第二點;第三點由陳思羽單打,一開局先被對手拿下第一局,但進入狀況後,連下三局取得第三點晉級8強戰。
【今日(8/1)台灣選手成績戰報】
.競技體操男子鞍馬 李智凱(銀牌)
.羽球女子單打 戴資穎(銀牌)
.高爾夫男子 潘政琮(銅牌)
.桌球男子團體 莊智淵、林昀儒、陳建安(3:0 晉級8強)
.拳擊女子蠅量級 黃筱雯(5:0 晉級四強)
.桌球女子團體 陳思羽、鄭怡靜、鄭先知(3:0 晉級8強)
【明天(8/2)奧運賽程預告──幫台灣隊加油!】
桌球女子團體陳思羽、鄭怡靜、鄭先知(18:30 8強)
比賽時間為台灣時間,實際比賽時間日程依東京奧運官網公布為準,體育署東奧專區於每日賽程結束後公布隔日賽程(https://olympic-ct.sa.gov.tw/schedule.html)
(文/嚴文廷;攝影/中央社、AFP)
#延伸閱讀
【林育信、李智凱、黃克強的3個奧運夢──翻滾的不只體操、時代,還有人生】https://bit.ly/3hVgBV0
【江湖,在哪裡?莊智淵,永遠挑最難的那條路】https://bit.ly/2TO8yA7
【東京奧運專題】https://bit.ly/3eWqFer
#報導者 #2020東奧特輯 #Olympics #Tokyo2020 #TeamTaiwan #東京奧運 #東奧 #奧運 #中華隊 #台灣選手 #李智凱 #競技體操 #鞍馬 #戴資穎 #小戴 #黃筱雯 #拳擊 #潘政琮 #銀牌 #羽球 #高爾夫球 #桌球
鞍馬動作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電影《翻滾吧!男孩》中的「菜市場凱」李智凱在本屆奧運中,端出增加難度的湯瑪士迴旋,在下午的決賽中排在第5位出場,挑戰難度6.7,完成8.7,最後得分為15.4,奪得銀牌佳績。
曾是頂尖選手、一度因家裡不贊成放棄過體操、甚至誤入黑社會,奧運男子體操隊總教練林育信明白,身為一名體操選手,要苦撐到發光發熱那一刻實屬不易。李智凱技驚國際的湯瑪士迴旋的創新鞍馬動作,竟然是來自過去林育信「把馬子」的靈感。
進軍東京奧運前,才剛過51歲生日的奧運男子體操隊總教練林育信透露,「『湯瑪士迴旋』是宜蘭體操隊的『特產』,只要出去做湯瑪士迴旋就會吸引目光。舞會上學長找我們體操隊去,要我們先做這個動作吸引女生來,然後就要我們退下。」他帶大的小選手,包括李智凱、黃克強,都是從小就開始練這個動作。
林育信解釋,「湯瑪士分腿動作,光是在地板要做出角度跟速度,就非常耗費體力,在鞍馬上只有兩隻手當支撐,而且還隔著兩個鞍。光是要連續做出10個迴旋都已經很有難度了,要執行全套,技術和體力都要很深厚。」
「湯瑪士迴旋」是以美國體操傳奇庫爾特・湯瑪斯(Kurt Bilteaux Thomas)命名,有別於傳統鞍馬項目多以併腿為主要動作,其動作特徵為分腿全旋擺動,憑藉手臂和腰部力量支撐大幅度擺動的身體。他在1979年美國沃思堡世錦賽,首次在鞍馬比賽中使用了這個高難度的分腿全旋動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sDiTY51UZA/hqdefault.jpg)
鞍馬動作 在 車水馬龍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近來吹起一陣旅行風,各車廠分別推出wagon車型,也讓喜歡旅行車款的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本次試駕的主角Volkswagen Passat Variant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 車型,有著穩重內斂的外觀,熱情奔放的內心,就像穿著西裝、打領帶的爸爸,居然還可以跑百米、跳高跳遠、甚至來一段優美的鞍馬動作...
主持人:邢雨龍
製作人:鍾清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2mlKgnH_Jc/hqdefault.jpg)
鞍馬動作 在 李智凱鞍馬決賽難度動作介紹| [競技體操小知識] 體操分數是由D ... 的必吃
李智凱 鞍馬 決賽難度 動作 介紹 · More from 童力體操- 新北蘆洲館 · 背躺轉1圈 · 箱上前滾 · 2023倒立期班開練啦! 今年也要繼續努力不輕易放棄 · 連假結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