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率90%,每次300顆蛋?
外來入侵種的非洲大蝸牛連大陸人都不願意吃!
非洲大蝸牛入侵 在 康Sir的編輯七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寫作的鳥事】
**
「在農地裡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種生物的競和。我撒下一道一道胡蘿蔔種子,這種被日本人稱為『人蔘』的作物,是從南亞傳到中國,再透過移民輾轉傳到臺灣來的。而在我一離開就會進入覓食的白尾八哥群,則是籠中逸出及放生導致迅速繁衍的物種。牠們和樹叢間成群結隊的烏頭翁食性有重疊之處。烏頭翁只活躍在台灣東部與南部,牠們總是選擇黃昏進入草叢覓食,有時停在我栽植的菲律賓饅頭果、青剛櫟上。並不會停在我刻意收集來的,只生長在東台灣的太魯閣櫟小苗上,因為它還太矮了。
「一隻長住我田裡的棕背伯勞眼尖地發現一條我翻土而暴露位置的黃頸蜷蚓,但牠啄了兩口似乎覺得這外來客不甚美味,轉而銜走另一隻被驚嚇跳起的稻蝗。附近一叢台灣金絲桃上正在採蜜的是義大利蜂,這種原產於南歐的蜂種此刻已遍布全球。往田地的邊緣走去,我放任五節芒長到三公尺高成為防止鄰田農藥飄入的天然屏障,但部分植株被小花蔓澤蘭覆蓋了,大約每兩周就得清理一次。每次清理在拉扯之間,就讓這種原產南美,如今被稱為『綠癌』的植物更廣泛地散布它的種子。令我痛恨的是,田裡巨大的非洲大蝸牛專吃各種植物的嫩葉,卻對這種氣味特殊的植物敬謝不敏。」
上述長引文,摘自吳明益早先發表在FB的〈當我們討論自然,我們討論的其實是時間〉。文章主題是對入侵物種與原生物種競合的反思,但首先令讀者印象深刻的,還是驚奇於他對草木鳥獸之名及生態的熟稔。
吳明益的學生郭玉潔在〈老師阿明〉一文曾提及:「吳明益提醒我們,描寫一棵樹、一隻鳥的時候,要寫出它準確的名字。」
吳明益的寫作具有強烈的「考究癖」,縱使是虛構的小說寫作也是如此;讀者難免會好奇,虛構的故事需要這麼講究相關背景資料的真實與精準嗎?也許,吳明益那句隨即告誡學生的話可以回答:「這不止是細節,也是對寫作方式的選擇。」
是的,這關乎寫作的態度。1998年普立茲專題報導獎《天使與魔鬼》中,作者托馬斯‧弗倫奇描寫一段多年前舉行、他並未親身參與的葬禮:「整座教堂安靜極了,只有從教堂的外面傳來了麻雀嘰嘰喳喳的叫聲。」
為什麼他知道戶外嘰嘰喳喳的是麻雀?
原來,弗倫奇為了重建場景,訪問了幾位當年參加葬禮的人士,並隨著他們走訪教堂,描述當時的情景。他還向教會借了那場葬禮的錄音帶,以致得以引述牧師說了什麼,以及描寫人們的哭泣聲和教堂外的鳥聲。弗倫奇把錄音帶拿給當地的鳥類學家辨識,確知那是「麻雀嘰嘰喳喳的叫聲」。
是的,「細節」讓我們的寫作更真實、更引人入勝、更具說服力;但「細節」更是一種寫作的選擇,一種寫作的態度,一條指引我們寫作得以無限拓展的道路。
別再輕易寫「一隻不知名的鳥」、「一朵不知名的花」,那通常洩露的,只是寫作者的敷衍與疏懶。
《深度報導寫作》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8881?sloc=main
**
(圖片取自網路)
非洲大蝸牛入侵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擒獸餐桌—蝸牛篇02》
對於她的盛情,我雙手合十道謝,畢竟處理蝸牛頗麻煩,然而我依舊想知道為何只選這款非洲大蝸牛?記得到西班牙和法國旅行時,傳統市場中常會見到羅馬蝸牛(Helix pomatia)、小灰蝸牛(petit-gris)等,不同的蝸牛有著不同的烹飪文化,譬如法國菜系中,蝸牛肉可是會分產區和品種的差異,不知道排灣族會不會?
對此利曉鳳微微笑著搖頭,她將答案歸給習慣,畢竟從小開始就吃食這款非洲大蝸牛,吃食的方式自一開始的煮湯到現在流行的炒三杯,雖然有人說白色的非洲大蝸牛較好吃,但她看見後總覺得詭異,太白晰的蝸牛反而讓人沒食慾,還是黑色的看起來安心。
維基百科指出台灣的非洲大蝸牛是日治時期1932年(或作1933年)由日籍教授下條久馬一自新加坡引進,目的是開發新的食用動物蛋白,不過計畫後來沒能繼續,這款蝸牛卻以超強的繁殖力遍布全台,甚至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由這個資料,可以理解為何利曉鳳從小開始就吃這品種,因為非洲大蝸牛的擴散力強悍了,不過不知道幾時開始,這種蝸牛成了餐桌佳餚,我知道有部分客家朋友頗愛此味,也曾有阿美族朋友說蝸牛肉是葷的杏鮑菇,至於蝸牛的色澤是否會對口感有所影響?我知道蝸牛的色澤來自於腹足肌組織中的多種色素,其中的關鍵是黑色素(Melanin),假使蝸牛天生缺乏助分解氧化黑色素的酪氨酸酵素(Tyrosinase)時,蝸牛就無法合成黑色素,產生白化作用,也就是白蝸牛,理論上風味不會有差異,或許是稀少的關係,因此有白蝸牛才是極品的說法。近幾年有人以人工方式培養這類缺乏酪氨酸酵素(Tyrosinase)的白蝸牛,譬如在高雄橋頭有間宣稱自然放養蝸牛的龍皇蝸牛事業農場,就是以販售白蝸牛作宣頭。
「花錢買蝸牛?」利曉鳳聳聳肩膀,表示自己的蝸牛自己抓,山上的比較有活力,她不懂為何要花錢購買?言談之間,有種後山就是我家冰箱的理所當然,完全符合這次擒獸餐桌的主題,用自己的態度面對肉食啊!
此時蝸牛肉已經清洗完成,她表示有些人會先將蝸牛殼敲碎,再以輔助品去除肉上的黏液,這些輔助品各家不同,最常聽到的是灶爐中的灰燼和芭樂葉,新一派的是用可樂加麵粉,然而她嫌敲殼太麻煩,決定連殼一起煮成湯。我同意敲殼是件麻煩事,因為聽說在台東市區有間周師傅燒肉飯,只要顧客指名,他就提供幫忙敲蝸牛殼的服務,我初次知道時,不由得讚嘆三百六十行事事驚奇,任何事情都可獲利啊。
我一邊感嘆蝸牛產業的形成,利曉鳳在一旁燒開了水,準備開始煮蝸牛囉!
(待續)
非洲大蝸牛入侵 在 外來種系列|非洲大蝸牛超氾濫,靠吃移除上百隻! - YouTube 的必吃
非洲大蝸牛 前置作業非常的費工,重點是 非洲大蝸牛 一定要“完全 ... 30年前的滅門慘案,竟與 非洲大蝸牛 有關!引發連環 入侵 的,世界百大 入侵 物種【老肉雜談】. ... <看更多>
非洲大蝸牛入侵 在 非洲大蝸牛(入侵種) - Facebook 的必吃
【 非洲大蝸牛 ( 入侵 種)】 學名:Achatina fulica 延伸閱讀:臺灣生命大百科~ http://taieol.tw/pages/138921 影片/烏龜臺博館南門園區:臺北市中正 ... ... <看更多>
非洲大蝸牛入侵 在 30年前的滅門慘案,竟與非洲大蝸牛有關!引發連環入侵的 的必吃
加入頻道會員,成為資深動物達人~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DGiN7-nlPno2kjHUdcdCg/join 做為世界上最大的蝸牛, 非洲大蝸牛 自從走出非洲, 入侵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