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秦始皇(三) |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續)
【駕崩沙丘】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稱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於他第五次東巡途中。或許秦始皇注定是一名歷史上的爭議頗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樣引起了後人的爭議。目前史學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說死於疾病,一說死於非命。
邢台廣宗·沙丘平台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認為,關於秦始皇之死,《史記》記述很多,分別見於《秦始皇本紀》、《李斯列傳》、《蒙恬列傳》等處,死因已明,無可置疑。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巡時遭人行刺,身後的一輛副車被刺客用重錘砸得粉碎。隨後,又發現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隕石和出言「今年祖龍死」的「仙人」。秦始皇很迷信,這些現象使他感到恐懼不安。為了消災避難,尋找長生不老藥,秦始皇聽從了一名相卜者的建議,準備第五次巡遊。然而由於一路勞頓,秦始皇到平原津(今山東平原附近)就病倒了。趙高奉命寫遺書,給受命監軍河套的秦始皇長子扶蘇:「與喪命咸陽而葬。」信還未發出,秦始皇就死在沙丘行宮(今河北邢台市廣宗附近)。
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體質較弱。他為人又剛愎自用,事無鉅細都要親自裁決;每日批閱文書一百二十斤,工作極度勞累;加以巡遊中七月高溫,以上諸因素並發,促使他在途中病發身亡。至於他死於何病,有人認為他死於癲癇。癲癇發作一般分四個時期:起初頭暈、胃部不適,繼爾突然意識喪失,隔肌痙攣,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然後全身肌肉抽動、口吐白沫,最後數十分鐘才能清醒。郭沫若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為人蜂准,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推測秦始皇幼時患有軟骨症,時常患著支氣管炎,所以他長大後胸部和鷙鳥一樣,聲音似豺狼,後來由於政務繁重,引發腦膜炎和癲癇等病症。後來秦始皇渡黃河,癲癇病發作,後腦殼撞在青銅冰鑑上,加重了腦膜炎的病情,人處於昏迷狀態;當車趕到沙丘後第二天,趙高、李斯發覺秦始皇已死去多時。
持第二種觀點的人從幾篇有關秦始皇死亡情況的史書推敲,發現了可疑之處。這次出遊隨從人員主要有趙高、李斯、胡亥等人,上卿蒙毅也在隨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親弟弟,扶蘇的親信,可是當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時,蒙毅被遣返回邊關。從突然的人事變動來看,這似乎是趙高等人的計謀。因為蒙恬領兵30萬隨公子扶蘇駐防上郡,從秦始皇的身邊遣走蒙毅,也就是去掉了扶蘇的耳目;加之趙高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後因秦始皇赦免,趙高才恢復官爵,趙高從此對蒙毅恨之入骨,發誓要滅掉蒙氏一族。趙高在秦始皇遣病重時遣走蒙毅,也為自己後來計謀的實施清掉了一塊絆腳石。
秦始皇死後,趙高採取了說服胡亥威脅李斯的手法,三人經過一番密謀,假造秦始皇發佈詔書,由胡亥繼承皇位。同時,還以秦始皇的名義指責扶蘇為子不孝、蒙恬為臣不忠,讓他們自殺,不得違抗。在得到扶蘇自殺的確切消息後,胡亥、趙高、李斯這才命令車隊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陽。為了繼續欺騙臣民,車隊不敢捷徑回咸陽,而是擺出繼續出巡的架勢,繞道回咸陽。由於暑天高溫,秦始皇的屍體已經腐爛發臭。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買了許多魚裝在車上,迷惑大家。到了咸陽後,胡亥繼位,是為秦二世,趙高任郎中令,李斯依舊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權實際上落到了趙高手中。趙高陰謀得逞以後,開始對身邊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發覺趙高陰謀後,就上書告發趙高。秦二世胡亥不僅偏袒趙高,並且將李斯治罪,最後將李斯腰斬於咸陽。趙高昇任丞相,由於他可以出入宮禁,特稱「中丞相」。
趙高的最終目的是要做皇帝,而他不能支配活的秦始皇,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病重,對他來說是天賜良機,只有在秦始皇死後,他才能假傳遺詔,一步一步實施他的計謀。秦始皇是病死還是被害,目前尚無定論,如果是被害,趙高又是如何使秦始皇致死的?
【總結作為】
秦始皇對中國的統一,做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業績,將影響較大的幾項羅列如下:
1. 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
2. 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後中國統一後管理的標準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
3. 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
4. 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
5. 焚六國史書,客觀來講統一了思想,避免因為歷史問題而導致國家分裂;但是毀掉的各國古籍使得中國相當部分古文化斷層、古代史斷代,這點確是遺憾;
6. 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7. 修建長城,使其成為農業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8. 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歷史評價】
他是中國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號的創立者,同時也是中國皇帝制度創立者,使中國進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權帝制時代的人。他也使中國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形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局面,為其後各朝代謀求統一奠定了基礎。但自古以來,秦始皇一直是一個倍受爭議的人物。
【正面評價】
秦始皇在位之時,吞併六國,並發兵南徵北討,史載「百越之地,盡皆俯首」、「北擴千里」「秦王掃六合」。按戰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國七雄控制範圍擴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設置郡縣」,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統治和制度建設,不似其它同時代的征服者如馬其頓的亞力山大,或羅馬的凱撒只重征服,不重制度建設;因此使統一的土地統治穩固,這才為中國現在的版圖奠定了基礎。後人認為,「功莫大過秦皇漢武」。意指秦始皇在功績方面,排在漢武帝之前,歷史上無出其右。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曾自嘆「若與其同遊,則無恨矣」。對將領賞功罰罪,皆依法。秦始皇雖專制,認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國。陳勝、吳廣起義,其理由也是「秦法嚴苛」,其罪當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並非如後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般因嚴重腐敗,而官逼民反。後世儒家倡導人治,治國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決,而至今日人治之風,馬屁之風猶在。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修驛道,設郡縣」,這是中國能夠採用郡縣制這種先進制度,而非類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個必要條件。同時期的羅馬不能有效控制佔領區,只能設權利極大的總督(總督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都是貴族,基層組織都依靠當地的原有組織),仍舊類似於分封制,這是羅馬帝國後來分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郡縣制是一種平民製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這就導致了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的出現。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都可以來自平民,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布衣)參政議政的權利(如李斯,蒙驁等等都是布衣,依軍功政績才出將入相),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一大歷史進步。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一千七百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都行秦政法」。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
(三之三,續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
「青銅鐘朱紫」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配信:2022年世界冠軍隊伍「青銅鐘」,6/10-6/11 的評價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輸入序號! 領取對戰用青銅鐘! - Pokémon Scarlet & Violet 寶 ... 的評價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寶可夢朱紫青銅鐘用最慢的速度打到對手投降! 的評價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寶可夢朱/紫。出沒地點】銅鏡怪、青銅鐘 的評價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寶可夢朱紫】2023年寶可夢世界錦標賽🌏限時「青銅鐘」寶可 ... 的評價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寶可夢朱紫- 領取2022世界冠軍隊伍的青銅鐘 的評價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餛飩】異色青銅鐘|大量出現|有閃符|寶可夢朱紫 的評價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資訊#朱紫VGC冠軍青銅鐘序號公布- 寶可夢板 的評價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資訊寶可夢朱紫|「英國冠軍的青銅鐘」配信序號發佈‼️ 的評價
- 關於青銅鐘朱紫 在 配信寶可夢 的評價
青銅鐘朱紫 在 杰朗仕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傳爐壺
傳爐是紫砂壺的一個經典器形,其製造型取材於青銅器。民國紫砂藝人俞國良的傳爐曾以傳爐壺參加1927年巴拿馬國際賽會和1932年芝加哥博覽會,並和程壽珍的掇球壺同時獲獎,首創紫砂陶器在國際賽會獲獎的先聲。
在中國陶瓷工藝史中,但絕大多數的器形是由前人遺器中,慢慢改良、演化而來。前者如清代紫砂名手邵大亨自傳統故事中創作出來的「魚化龍壺」及從自然界所啓發的「風卷葵壺」,這些均成為後人廣泛沿用製作的經典形制;後者如明人徐友泉「仿古提梁犧尊壺」、陳仲美「仿古鳳盉壺」之屬,俱是延制青銅器的形制。
四方傳爐壺的形制到底是濫觴於那一時期。在製作本專輯的過程中,上海博物館藏有一持清朝紫砂巨匠的「四足方壺」,此器敦厚朴實,寓圓於方,確是鳴遠光素器的代表力作。此器的壺腹外鼓,底有四足呈圓柱狀,在神態上與四方傳爐壺十分類似。另有一種「四方爐壺」,其上半身結構與四方傳爐壺幾無二致,只是在下半身並未收斂,而是直落至底,形成四個假足。
裝飾手法
紫砂史上,四方傳爐壺出現最頻繁的時期當在清末民初,其後漸漸減少,直到現代除了偶見幾把之外,似乎不易再見新作(大批貨除外)。由於民國初年,紫砂陶器盛行以陶刻裝飾,加上四腳豬的壺身寬廣,提供了書畫銘刻的最佳空間,所以傳世的民初四腳豬幾乎有七成以上,器身都飾有書畫銘刻。常見的手法是一側刻上人物、花鳥、山水等《芥子園畫譜》中的國畫圖案,另一側則刻上行書、草書、隸書等詩詞、短句,或刻以鐘鼎石刻拓本、博古圖錄等古趣盎然的圖樣。執刀者如東溪、跛陶、岩如、石生、缶碩等,相信都是老壺友熟悉的民初紫砂陶刻名手。
另有一種善用泥料色相變化的裝飾手法,便是先以紫砂或紅泥為本色制坯,外層再裹以一層藍綠泥。如此一來壺身內外便有了兩種泥色,更妙的是此種組合一經刻刀刻划後,自然露出裹層胎色,色系對比醒目卻不顯突兀,確是一種十分具有巧思的裝飾手法,不但達到融書畫於砂壺的藝術效果,更藉由以泥飾泥,充分體現紫砂的純樸本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圖版中有兩件「愙齋」訂制,俞國良制器的四方傳爐壺,它們不但壺身兩側都飾有書畫銘刻,更別出心裁地在底足塗上彩釉,相當罕見。我們知道,紫砂壺的彩釉裝飾在清朝曾盛行一時,不過由於它掩蓋了紫砂純樸的本質,所以到了晚清便漸走下坡,至民國初年更見式微。「愙齋」即為紫砂名人吳大澄,他或許同感於彩釉裝飾過於冶艷,所以授意俞國良將其飾於底足,如此既收裝飾之功,更不掩紫砂本來面目,不失為一種頗具創意的手法。
在此順帶提一下吳大澄其人其事,他生於清道光年間,為江蘇吳縣人氏。初名大淳,字清卿,號恆軒。歷官廣東、湖南巡撫,他擅於金石書畫,更熱衷於收藏書畫、碑版、泉幣、鐘鼎之類的古董,後來他偶然收得一件古銅愙蹲,欣喜之余便自號「愙齋」。吳大澄亦是紫砂陶器的愛好者,常至宜興延聘高手訂制砂壺,用以饋贈友朋。他所訂制的砂壺底部多鈐有一枚陽文篆印「憲齋」,其篆法十分精妙,為凡印所不及。受聘的制壺者則落款於壺蓋內側,一般多為作者名章,如本文兩件愙齋砂器便是典型範例。
造型特徵
就造型而言,四方傳爐壺屬於紫砂光素器的範疇,器身形狀以方器為基本形,但方中寓圓,比一般方器多了一份圓潤之美。就製作的難度來看,四方傳爐壺的成型難度相當高,甚至可謂是紫砂陶器中,最具挑戰性的幾個器形之一。陶手一般多采鑲身筒技法作成粗坯,再將上下左右逐一拍圓,所以從純手工製作的四腳豬內部四側,一般都可看出四條泥片相接的突起接線。而壺嘴的造型難度亦高,方中帶園,圓里寓方,再加上多為三彎流式(當然亦有一彎流及二彎流者),在處理上倍增挑戰。況且壺嘴攸關全壺氣勢、整體造型,更涉及實用層面(如出水是否順暢有力、斷水是否果斷不留茶涎),所以四腳豬的壺嘴最能看出陶手的技藝修為與美學涵養,亦往往是鑒賞陶手制器真偽的重要參考。
四腳豬的壺蓋延續了全器造型特微,所以多為方型圓角,一般多采壓蓋形式,製作精良的壺蓋要能四面通轉無礙,且面面俱到,能接續全壺氣韻。至於壺鈕的處理則有橋型、笠型、圓方型等形式,取決的標準除了要能便於掀蓋、隔熱,更需顧及與器身的整體搭配協調與否。
四方傳爐壺既俗稱四腳豬,其「豬腳」自然是最明顯的特徽。幾乎所有的傳爐壺式的底足皆採「釘足」形式,且多屬短柱型,其它如石瓢壺常用的圓釘型或如意雲頭型則未見使用。即使是小小的釘足,各家作法亦見差異,有的耿直如圓柱,有的則呈倒梯形,更有的尖削如粽角,各見特色。
至於壺把的形式則千篇一律為「端把」形式,未見有提梁或橫把者。其端把均為上粗下細的「正耳把式」,常見於方器的方形端把因線形不搭,故未見採用。
以上是四方傳爐壺在造型上的特徽。不過,儘管四腳豬的造型討喜,但它在「性別屬性」上仍偏向於男性用壺(如西施壺、思亭壺則偏屬女性適用)。主要的原因是,這種矮胖的端把壺式在裝滿茶水時顯得十分凝重,從力學角度來看,單憑姆指與中指捏把,食指壓蓋的「優雅執壺」手勢是幾乎不可能操作的。較常見的使用方式是將大拇指輕壓壺蓋(以防傾壺注水時落蓋之險),再將其餘手指視把圈大小,適度扣住壺把,來進行茶事操作。
著名人物
擅制四方傳爐壺的高手亦多產生於此一時期,如俞國良、李寶珍、馮桂林、汪寶根及吳雲根等均有佳作傳世,其中又以俞國良堪稱個中高手。他生於1853年,其製作技藝十分精巧細膩,且不喜拘泥於既有形式,常憑巧思將舊制加以修改而產生另一番意趣,吳大澄便常延聘他代為制壺。當時的紫砂陶手普遍認為傳爐壺最為難做,但俞國良所制傳爐壺不但勻挺有力,氣勢渾成,甚至曾以傳爐壺參加1927年巴拿馬國際賽會和1932年芝加哥博覽會,並和程壽珍的掇球壺同時獲獎,首創紫砂陶器在國際賽會獲獎的先聲。現今宜興紫砂工藝廠藏有一件俞國良以罕有的大紅袍泥製成的傳爐壺,此器泥色光潤,朱紅鑒人,火度極佳,堪稱為俞國良的代表性傳器。
其它擅制四方傳爐壺的陶手尚有:
李寶珍,清末民初人,善搏砂壺,遺器以傳爐壺較為常見,風格以精巧見長。多於蓋內落「寶珍」二字楷書陽文長方印,壺底落「李寶珍制」四字篆字陽文方印。
馮桂林,清末民初人,是個相當多產的陶手,可謂「年無一日歇,日無一刻閒」,擅制各款茗壺,所制傳爐壺氣度大方。常用二枚「桂林」陽文篆字方印,由於曾在吳德盛陶器公司供職,所以有些制器底款均鈐有「金鼎商標」圖章。
汪寶根,清末民初人,工於制壺,觀其遺器,自有一番甜美圓潤之風。常於蓋內落有「寶根」二字陽文篆字方印,上方落一枚「汪」字楷書小方印,部份作品則有「旭齋」二字陽文方印,篆法極佳,應系出自名家刀下。
吳雲根,1892~1962年,字芝萊,是現代著名的制壺高手,特別擅長於紫砂塑器的製作,制器風格樸實穩重,光潤內蘊。常於蓋內鈐上「雲根」二字陽文篆字方印,或蓋「芝萊」楷字長方印及「芝萊」篆字長方印。壺底用印則有「吳雲根制」篆字方印、「吳芝萊造」楷書方印,另於鐵畫軒供職時,制器則加落「鐵畫軒制」篆書方印。
當代的四方傳爐壺製作相當少見,或許是陶手覺得此為傳統壺式,造型上較無新意,又或是其成型不易,製作曠日費時,不如其它器形討好。本文收錄了曹婉芬、李碧芳及陳國良的傳爐制器,前兩者俱為較早期的作品,或許是出自閨秀之手,所以在氣勢上較缺乏傳爐壺應有的渾厚氣魄。
反倒是近幾年迭出新款的陳國良,在所製作的「靈玉式傳爐壺」讓人頗有耳目一新之感。此器一反傳統「以方寓圓」的基本架構,改採「以圓寓方」的設計原則,全器上自壺鈕,下到底足,無一不是渾圓蓄勁,倍增溫潤。若說傳統傳爐為「四腳豬」的話,那此壺或可謂之「迷你豬」。由此可見傳統形制固然是先輩遺產,但若不能另出新意,老是因循反復,必將被淹沒於紫砂的潮汐中;反之,如能反芻前人智慧,消化之後再賦予全新的時代風格,必能為今日紫砂再寫新頁,亦將無愧於紫藝先輩。
青銅鐘朱紫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2020年故宮600歲了,北京故宮600歲,雖然有很多重要的文物現在在台北的故宮博物院,不過北京故宮還是一個600歲的老建築,沒有人可以取代它。有很長一段時間,從民國時期到1990年之前,故宮其實是荒廢的狀況,後來到了2002年,開始了故宮的大修建計畫,在大修建計畫之下,故宮開始展現了它新的面貌。特別為大家介紹,故宮的蛻變。】
{內文}
元朝的大都皇宮,明成祖朱棣開國重,這張龍椅有明清兩朝24個皇帝坐過,北京故宮已經六百歲。
(故宮數位小組職員旁白)
希望在2020年我們數字化團隊,能夠采集更多三維文物,
2019年我們全部科組一共拍攝兩萬多件的文物,但故宮有186萬件文物 ,所以我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為故宮文物拍攝它的基礎照片
600歲的故宮走入新時代,學會以數位科技替每一件文物留下記錄,也懂得運用網路多元行銷策略,讓歷史以靈活樣貌面世主動走近普羅大眾,1925年開放參觀的故宮博物院
每年接待1900萬名遊客 已經是世界級,2020年大修工程完成之際,對北京故宮更是重要一刻。
北京故宮第一次大修在1950年代,剛走過民初動亂的紫禁城破敗不堪,光是垃圾就運走了25萬立方公尺,可以從北京到天津修一條6公尺寬的公路,1974年再進行第二次修復工程,總共花了七年時間 但成效有限,2002年的故宮 看似宏偉的外表下,實則磚瓦破敗 漆畫凋零,各種線路配管外露,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也是在這一年,北京故宮決定推動大修計畫 分為近 中 遠三個階段,投入工程預算20億人民幣 相當於100億台幣,大修計畫就從太和殿西邊的武英殿,跟東邊的文華殿做為試點修繕工程 而開始
(鄭欣淼/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當年)李自成登基當了一天皇帝,他就是在這兒登基的,清兵入關以後 當時皇宮燒了好多地方,多爾袞當時是攝政王 他就在這個地方辦公的
一文一武兩座宮殿是清朝皇太子活動的地方,慈禧60大壽也是在這裡接受各國使節遞交國書,經過重修再度穿上龍袍金身的武英殿,現在是故宮的書畫館與它相對的文華殿則做為陶瓷展示館。
紫禁城佔地2萬5千平方米,房屋建築面積15萬5千平方米,相傳一共有9999.5間房,經過實際測量後確定為8704間,在600年的歷史長河中,故宮幾經戰亂 大火 天災人禍摧殘
早已脆弱不堪,2002年開始的大修工程,規畫以18年 三階段 來進行整體宮殿群的修繕及復原,文茜世界周報團隊,在大修工程開始的第一期就率先進行拍攝,更是第一個得以進入乾隆的最愛漱芳齋 的境外媒體。
(主持人(2005年) VS.鄭欣淼/時任北京故宮院長_
這兒好漂亮 讓我們拍 第一次拍這兒
漱芳齋原本是紫禁城裡專供皇子居住的乾西五所之一,乾隆當太子的時候以此為龍潛之地,登基後更改為他專用的休息娛樂場所,為了愛聽戲的乾隆,漱芳齋前殿院子裡新建了戲台,黃琉璃瓦 重簷 四角尖頂,亭臺式的建築精緻華美 根據記載,乾隆通常會坐在對面的"閱是樓"聽戲,走進芳齊 裡頭還有一個迷你戲台,小巧的舞台兩側,以木頭仿竹子 刻出古琴造型的對聯,據說乾隆母子就坐在台下邊吃飯 邊看戲,孝順的弘曆甚至還曾在此粉墨登場 彩衣娛親。
(鄭欣淼/時任北京故宮院長)
這是宮廷裡邊比較小的(戲台)
它這兒寫一個"風雅存"
這都是乾隆皇帝時候搞的
他這個人是藝術趣味相當高的
清代 包括京劇的形成
應該說在乾隆朝都是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而乾隆皇帝為母親精心打造的壽康宮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開館後一直作為文物庫房使用
在大修計畫中花了六年時間修繕
終於趕在北京故宮建院90周年
2015年十月對外開放
(聲音來源:王子林/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是按照乾隆的一天 哪一天呢?是乾隆36年10月28號這一天的陳設陳設原狀來恢復的
(聲源:林姝 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后殿大坑上)就是說從多寶格一直到炕几 ,都是我們根據<點查報告>把乾隆年間的文物家具恢復到原來的位置,
(並且)去查它原來多寶格裡放的是什麼東西,盡量的也是恢復到叫「原格放原物」
壽康宮的前殿 金漆蟠龍藻井 掛著青銅軒轅鏡與下方的寶座呼應,這張寶座還是根據檔案資料從乾隆花園裡翻出來的,史料記載,寶座以紫檀木製成 綴以金銀珠寶和精緻船竹,工匠們歷時兩年時間才復原了它的本來面目。
故宮大修最重要原則就是「修舊如舊」 這並不容易,2014年 時任故宮院長單霽翔一度叫停工程,問題就出在真正會古法的工匠不足,包工便宜行事找來廉價民工頂替上陣,差點就毀了故宮大修計畫。
(鄭欣淼/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大修)它不僅僅解決說你看它破敗啦,還要和宮殿以後的用途結合起來,要做一個展覽的場所,做為一個庫房啊,做其他的用途,因為它用途的不同 它裡邊的設計也會不同的
「修舊如舊」不只是工藝,包括建材用料都是挑戰,像是清朝工匠用的楠木 華北的落葉松木,現在早就找不到,另外,做為故宮建築重要特徵的琉璃瓦,超過100萬的瓦片得全新燒製,需要重上釉彩的則有35萬片,所謂的金磚 也要換掉70多萬塊。
(聲音來源:藝術史專家朱惠良)
幾乎像做沉泥硯那樣, 把那個土 一直不停的篩,篩到它幾乎沒有什麼雜質,所以它非常的堅實,那為什麼叫金磚呢?就是因為它的質地非常的堅硬,很紮實之外,它敲起來的聲音像鐘一樣,所以就給它一個名字叫金磚,就等於它貴重的像金子做得一樣。
為了找到嫻熟修繕的能工巧匠 真正是煞費苦心
(鄭欣淼/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我們還搞了一些師承制 拜師傅的,我們搞了已經搞了搞兩次了,比如搞釉石彩畫的 搞畫作 搞木作,這些他不是一般藝師可以做的,那真正他是身懷絕技啊
故宮大修從2002年一路修到2020年,十八年的時間,紫禁城中軸線上的宮殿建築群基本獲得完整修復,沈澱六百年月的宮城故事,也再一次在世人面前娓娓道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bz7V97Moc&t=1s
青銅鐘朱紫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展館之宮廷原狀:常設陳列。故宮博物院依據史書和檔案,以文物和複製品為中心,按照曾經在此發生的明清歷史,在部分古建築內系統展示了明清時期的宮廷陳列。進行原狀陳列的宮殿有:
太和殿:外朝中心建築,位於太和門以北。殿內設有“建極綏猷”匾、雕龍髹金大椅(龍椅)、雕龍髹金屏風、蟠龍金柱。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以北。殿內設有“允執厥中”匾、兩乘肩輿。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以北。殿內設有“皇建有極”匾。
內廷後三宮區:
乾清宮:內廷中心建築,位於乾清門以北。殿內設有“正大光明”匾,是秘密建儲的用具。
交泰殿:位於乾清宮以北。殿內設有“無為”匾、存放清二十五寶的寶盝、乾隆帝禦制《交泰殿銘》、銅壺滴漏、大自鳴鐘。
坤甯宮:位於交泰殿以北。殿內設有薩滿教祭神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
內廷養心殿區:
養心殿是清雍正以後的皇帝寢宮,位於內廷西六宮區以南、後三宮區以西。殿內設“中正仁和”匾,東暖閣是慈禧垂簾聽政處,西暖閣西側小室是著名的三希堂。
三希堂
內廷西六宮區:
太極殿:內廷西六宮之一,與長春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長春宮:內廷西六宮之一,院內廊壁有晚清《紅樓夢》壁畫。
翊坤宮:內廷西六宮之一,與儲秀宮構成一封閉院落。
儲秀宮:內廷西六宮之一,慈禧曾在此長期居住,殿內裝修考究。後殿麗景軒設“溥儀生活展”,依據《清室善後委員會的點查報告》復原了溥儀用餐的情景,展示末代皇帝中西合璧的生活。
甯壽宮九龍壁
皇極殿:紫禁城東北部甯壽宮區的中心建築,位於甯壽宮區內,僅在: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各開放5天(從政府公佈休假日期的前一天開始開放);十一黃金周從9月29日至10月8日開放;暑假期間從7月1日至8月26日開放。參觀皇極殿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的錫慶門外。
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武英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西。故宮博物院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其中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統地反映中國古代書法與繪畫藝術發展的脈絡。分九期展示從晉唐到明清的古代書畫發展史,每年春夏秋三季展出其中兩到三期,每期包含近70件紙絹類書畫精品,每逢冬季休展,具體展期時間和展品目錄參見故宮博物院網站展覽目錄。展覽配套書籍為《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李湜等編,《故宮書畫館》第1編至第9編,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第1版。其中第1編出過2008年4月和2009年6月兩個版本,內容完全相同,前者開本稍大,後者封面書名比前者多“第1編”字樣,此外後者與第2編至第9編的裝幀風格相同)
陶瓷館:-常設展館。設在外朝文華殿區,位於太和門廣場以東。故宮博物院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品寶庫,其中收藏陶瓷類文物約35萬件。正殿文華殿和主敬殿為第一展室,兩個配殿本仁殿和集義殿為第二、第三展室。400餘件陶瓷精品既體現出從陶器到瓷器的縱向演變,也反映出官窯與民窯的齊頭發展,涵蓋品系之全面,世界罕見。著名的各種釉彩大瓶即在此展出。
玉器館:-常設展館。在明、清兩代宮廷遺存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相當數量的玉器,其中乾隆朝收藏、使用和製造的作品超過一萬件。設在內廷東六宮區鐘粹宮,展示歷代玉器精品,陳列主題為《盛世琳琅——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朝玉器精品展》,至2013年8月1日閉展換陳,著名的“桐蔭仕女”玉雕即陳列於此。
金銀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陽宮,展出清宮金銀器精品,陳列主題為《金昭銀輝——清代皇家金銀器特展》,著名的金髮塔、螭紋提梁壺即陳列於此。
青銅器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承乾宮和永和宮,故宮博物院現藏曆代銅器一萬五千餘件,其中僅先秦有銘文的青銅器就有近一千六百件。目前正在閉館改陳,即將推出新的青銅器陳列。新陳列將分為四大主題:青銅器與禮制、青銅器與軍事、青銅器與音樂、青銅器與生產生活。青銅器定名及銘文,都有詳細的注音和淺白易懂的解釋。展覽還將設置“臺北故宮及海外藏中國青銅器”專題,運用多媒體技術,使觀眾對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博物館中以及世界美術史上所占的地位,有一個“一斑窺豹”的瞭解。
捐獻館:-常設展館。設在內廷東六宮區景仁宮。故宮博物院自1939年接受第一批私人捐獻文物至今,共接受私人捐獻文物七百多人次,總計三萬餘件,其中不乏國家珍貴文物,故特辟展館分類別、分批次展示,並鐫刻捐獻人姓名於展廳中,以示尊重和感謝。
延禧宮設在內廷東六宮區延禧宮的東、西配樓,故宮博物院古書畫研究中心和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在這裡不定期舉辦學術性較強的書畫和陶瓷特展。
鐘錶館:-常設展館。設在奉先殿區,位於內廷東六宮區以南、甯壽宮區以西,陳列英國、法國、瑞士以及清朝造辦處、蘇州和廣州製造的清代鐘錶,著名的清銅鍍金寫字人鐘即在此展示。館內迴圈播放有關清宮鐘錶的紀錄片,館內11點和14點有鐘錶演示。參觀鐘錶館需要另外購買鐘錶館(即奉先殿區)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奉先殿區南側誠肅門外。
甯壽宮區:-
甯壽宮區位于宮城東北部,是乾隆時期修建的太上皇宮殿區,包含九龍壁、皇極殿、乾隆花園、珍妃井等著名景點。珍寶館、石鼓館和戲曲館這三個常設展館位於甯壽宮區內。參觀甯壽宮區景點和展館需要另外購買珍寶館(即甯壽宮區,含石鼓館、戲曲館)10元門票,售票處設在甯壽宮區南側錫慶門外。
珍寶館:設在皇極殿西廡房、部分東廡房、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展示各種材質的明清手工藝品、禮制文物、陳設器物、佛教文物。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著名展品有孝端皇后鳳冠、清黃玉佛手花插(以上存皇極殿西廡房和部分東廡房)、清二十五寶、清乾隆金嵌寶金甌永固杯、金嵌珍珠天球儀、金編鐘和碧玉描金龍紋編磬(以上存養性殿)、清大禹治水圖玉山、青玉菊瓣式盆水仙盆景、(以上存樂壽堂)、清金累絲嵌松石壇城、金胎掐絲琺瑯鑲寶石高足蓋碗(以上存頤和軒)等。
石鼓館:設在皇極殿東廡房。展示十件戰國石鼓,所刻石鼓文為中國已知最早的石刻文字。
戲曲館:設在閱是樓內。滿族定鼎中原,受漢文化影響,宮中文化生活嬗變。關外“篝火觀舞”、“飲酒摔跤”的粗獷娛樂形式,被更有觀賞價值的戲曲替代,並成為宮中娛樂和慶典活動的重要內容。展示故宮現存大量戲曲文物,從演戲機構、戲裝砌末、劇本、戲臺、帝后賞戲景觀等方面加以陳列,並遴選當年入宮名伶唱片復原播放,使觀眾從視覺和聽覺上全面感受清代宮廷戲曲活動。
其他展覽:-
天府永藏展:設在保和殿西廡房及西北崇樓,位於外朝前三殿區西側,展示歷代皇家收藏傳統與清宮收藏類別。著名展品有朱碧山造銀槎杯、“一統車書”玉玩套裝匣、清紫檀雕山水八屜蘭亭八柱插屏、張成造剔紅梔子花圓盤(複製品)、楊茂造剔紅觀瀑圖八方盤(複製品)、明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鈞窯海棠式花盆、碧玉光素大盤、五彩鏤空雲鳳紋瓶、清楠木康熙算術桌、清康熙禦制銀鍍金簡平地平合璧儀等。展品明細詳見天府永藏展網站。
龍鳳呈祥——清帝大婚慶典展:設在乾清宮東廡房,介紹浩繁的清代大婚程式,展示皇家尊貴至極的奢華,彰顯帝王至高無上的皇權。
清宮鹵簿儀仗展:設在太和門西廡房,位於太和門廣場西側,展示清宮鹵簿和儀仗用具。
清代軍機處史料展:設在乾清門廣場西北隅值房,展示清代軍機處相關史實,以圖片為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ECzDQKdRXw/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eKcEdlQ8LDKPbN19Hplbi4A780g)
青銅鐘朱紫 在 輸入序號! 領取對戰用青銅鐘! - Pokémon Scarlet & Violet 寶 ...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序號:22SE-N10R-CHAM-P Pokémon朱/紫可以輸入序號領取一隻對戰用的青銅鐘。 - 本頻道除了會以不專業的角度為大家帶來不同的遊戲攻略和資訊外, ... ... <看更多>
青銅鐘朱紫 在 寶可夢朱紫青銅鐘用最慢的速度打到對手投降!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青銅鐘 太晶鋼 特性 漂浮 性格 勇敢(+物攻-速度) 努力值 物攻252 特防124 物防124 HP 10 招式 地震 奇異之光 冰旋 陀螺球 攜帶 ... ... <看更多>
青銅鐘朱紫 在 配信:2022年世界冠軍隊伍「青銅鐘」,6/10-6/11 的必吃
配信序號為「22SEN10RCHAMP」
可以領取2022年世界冠軍隊伍中的「青銅鐘」
配信結束時間為2023年6月11日
亦即只有兩天的配信時間,請各位玩家盡速領取
本次配信的詳細資料也已經釋出:
等級:50
初訓家:そらみつ
ID:230610
特性:飄浮
道具:吃剩的東西
球種:貴重球
獎章:對戰冠軍獎章
個性:悠閒(+防禦 -速度)
個體:VVVXV0
努力值:HP 252、防禦252、特防4
招式:撲擊、鐵壁、守住、戲法空間
配信開始時間:2023年6月10日
配信結束時間:2023年6月11日
本配信為【全區 朱.紫】皆可領取
一個遊戲紀錄只能領取一次
搬運自「配信寶可夢」臉書社團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24.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keMon/M.1686375920.A.84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