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大揭密|#百香果冷知識
番薯、番茄等有「番」字的蔬果,大約能知非台灣原生種。但還有很多蔬果來自美洲,百香果就是。它的英文俗稱Passion Fruit,但卻不是熱情的意思,而是引用自耶穌受難?「百香果」三個字,更是為了賣果汁才取的名字?來看作家胖胖樹如何解析→
作者:胖胖樹(王瑞閔),《被遺忘的拉美――福爾摩沙懷舊植物誌:農村、童玩、青草巷,我從亞馬遜森林回來,追憶台灣鄉土植物的時光》 #麥浩斯出版
青草巷 英文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事求世 11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
西元1553年葡萄牙人東來澳門,向當時官吏行賄,以貨船遇到風浪爲藉口,請求借地曝曬浸水貢物,並上岸搭棚暫住,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葡萄牙人巧妙地把「暫住」變成了屬地四百多年。四百多年中國與歐洲文化經過消化反芻之後,成為別樹一幟「中學為體,葡學為用」的風味,也因為如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地小人稠,向天爭地,大部分是看不見天際線,自然也找不到顯著地標作為判別方向的指引,這時只能憑藉方向感,或者到路口擲筊決定向左或向右走,路長在嘴巴上?別以為當地人就熟門熟路,我拿著地圖向當地人詢問時,很多巷名有聽過,但不確定是在哪,因為要記這樣多的名字實在太難了,和澳門人約會,得要約地點,像是小木偶、小飛象(餐廳名),都比說巷名來得強,如果約巷名,他苦你也苦。因為很多巷弄名字並沒有出現在地圖上,再加上巷弄窄小,常會讓人在巷弄裡鑽了半天,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狀況下,又莫名其妙的繞回原地,這可能就是傳說中的鬼打牆。
澳門有1255條街道,每條不管長短寬窄都有名稱,有以紀念日命名(十月初五街),有以人物命名,華人葡萄牙人皆有(盧九街、高士德大馬路),有以地方命名(大三巴街),不論直接發音翻譯或是意義翻譯,看名字往往就能了解澳門或當地的小歷史。就拿澳門的(Macau)來說,其實就是廣東話發音的「媽閣」,別笑!閩南語發音的「媽宮」,就是今天澎湖馬公地名的由來。媽祖廟前是當初葡萄牙人首次登岸之地,葡萄牙人試圖從住民口中得知地名,雞同鴨講的結果,陰錯陽差成為今日澳門英文名稱由來。而走在市區,諸如此類廣東腔式的葡語譯音屢見不鮮,像是聖老楞佐教堂(St.Lourenco)、澳門地標大三巴(St.Paulo)牌坊、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Almelda Ribeiro)、士多鳥拜斯大馬路(Sidonio Pais)等等,雖不見得能夠達到翻譯對於信、達、雅標準的追求,但都是這類「葡涇幫」語言的延伸。
自然環境決定格局,最熱鬧的新馬路雖名之為路,但事實上也只是條雙向道,更不用說街或巷的規模了。為了在窄路中保持交通順暢,大部分被規劃為單行道,小公車如魚得水般的在猶如支流的巷弄中穿梭,最後再從四面八方匯流入「大馬路」。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增加熱鬧感,或者是讓初來乍到者覺得澳門其實並不小。
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但偏偏有個街道叫做爛鬼樓巷,不是死鬼也不是醉鬼,原來這邊有座蘭桂樓是華僑所建的洋房,後來遭到祝融之災變成廢墟,中國人管外國叫鬼(洋鬼子、日本鬼子),加上廣東話發音,當然就變成爛鬼樓巷囉!而身為台灣人一定得來找美麗街,不是找了就美麗,而是這條街的葡萄牙文路名是Rua Formosa,台灣被葡萄牙人稱ilha Formosa(美麗島),當然得來另類朝聖一下;在地標大三巴旁的「戀愛巷」 ,據說是以前保守時期做完禮拜男女互訴情衷傳小紙條的地方;也在大三巴附近有條「短巷」,我一分鐘走了數十回之後,還是沒找著短巷中有任何的門牌號碼,果然短得讓人一目了然,短的讓人全無懸念。
澳門最早發展的三條街是關前正街、草堆街、營地大街,以三街會館為中心,三街會館是座關帝廟,也是以前的商業總會,做生意講信用,所以商人多半拜關公,一座建築結合兩種功能。營地大街在明代駐紮軍隊防海盜,關前正街就是廟口,自然熱鬧,而草堆街類似青草巷,許多柴草交易買賣之處,孫中山1893年在此開設中西藥局,掛羊頭賣狗肉從事革命事業,三條街涵蓋政治、商業、民生等需求,當然成為人潮匯集之處。
如果世界遺產的大江大海看膩了,不妨留意世界遺產中存在的涓滴細流小趣味,雖無法醍醐灌頂,但也有甘甜喉韻。
青草巷 英文 在 城市記憶 CitiesMemor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北X艋舺【歷史之旅】
住在台北這麼久,我們是不是都忘了這片土地原有的故事,跟著「2020台北商圈嘉年華」帶大家好好認識這個「艋舺商圈」。
-
#鳳衣美
很多人不知道,艋舺在過去服飾的產業也非常有名,也叫做「大理街艋舺服飾商圈」,雖然因為產業外移漸漸的不被注意,但其實這裡一直在轉型,透過商圈職人洪文和理事長的介紹,了解到成衣產業發展的歷史,而「鳳衣美」這家店就像里長辦公室一樣,是資訊的交流站,也藏著商圈職人努力奮鬥的故事,透過與觀光結合,讓大家從這裡作為起點認識這個商圈。
/
#龍山寺地下街
#龍山文創基地
龍山寺的地下街別有天地,有著各種在地的特色產業,「按摩」與「算命」國際知名,還有日語、英文服務,從卜卦、龜卦到塔羅牌,中西合璧,服務周全!非常特別!事情不順的時候卜一卦,好像都有了方向。往下到B2,龍山寺地下街是另一個小世界,許多文創商店聚集在這裡,匯聚了藝術、人文、親子美學體驗,還隱藏了龍山寺門神的修復中心可以親自看到古老精湛的修繕工藝,很值得一遊,相當有趣。
/
#龍山寺
來了好多次的龍山寺,以前都是求月老居多,不過這次深深的探訪,才發現原來龍山寺從屋簷、屋頂、樑柱都有著自己獨有的特殊意義,這是一種歷史的足跡,我跟著導覽老師一路驚呼!
/
#青草巷
以前老一輩的人會來龍山寺求「藥籤」,求完之後,大家就會來隔壁的青草巷購買草藥回家服用,漸漸的這裡就發展出一套自己的小型商圈,來這裡喝杯沁涼的青草茶,再舒服不過了。
/
#貴陽街
貴陽街是這裡非常古老的街道,早前被稱為「蕃薯市」,現在則保留獨有的建築,你可以看到用中藥材製作的香舖,袋裝一包包秤重的米、中藥行等等,在這走著,格外能重現當時的懷舊感。
/
#老濟安
從青草巷搬來的老濟安,利用青草做成店內裝飾,進店就聞到沉穩的青草香,從觸摸、聞香來認識青草,老闆從功效和用途一一解說,還現場用泡沫紅茶的調法調製青草茶,熱歪的夏天喝上一杯清涼的青草茶真是通體舒暢!享受店內的氛圍,一面體驗手作專屬的「青草香包」,利用香氛的原理讓青草發揮放鬆的效果,沒想到除了煮茶還有這樣的功效啊!聞著店裡的香草香,放鬆的我幾乎都要睡著了!回家放在枕頭邊肯定很好入眠吧!
/
#小王煮瓜
最後一站,來到華西街這家有著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黑金滷肉飯,一碗充滿花菇的多汁與香氣的飯,淋上滷透且甜鹹的滷肉,太完美了!而一入口就回甘的清湯瓜仔肉,裡頭的瘦肉軟嫩無比,真的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欲罷不能。
-
由導覽老師與商圈職人帶你走訪艋舺商圈,一起來認識台北吧!
「商圈職人夏令營」吃貨職人開始報名啦!
Accupass 報名▸https://reurl.cc/GV2q0y
KKTIX 報名▸https://reurl.cc/qdWbey
-
也可以關注10月16-18日 @sunsun_tpe
【2020台北商圈嘉年華】
現場也會有各種手作、親子體驗
把全台北市商圈都邀請到花博公園長廊廣場
讓你一次玩個夠喔!
-
#2020台北商圈嘉年華 #商圈職人製造所
#吃貨職人 #艋舺商圈 #鳳衣美服飾 #老濟安 #小王煮瓜 #龍山文創基地 #龍山寺地下街 @ 小王清湯瓜仔肉
青草巷 英文 在 艋舺青草節青草巷弄合作店家介紹#安安青草店在 ... - Facebook 的必吃
加入老闆推薦以及英文品名,讓客人方便選擇,很有國際觀。安安的茶包份量也是青草聚落的第一名,讓顧客反覆沖泡不會太快 ... ... <看更多>
青草巷 英文 在 青草巷告示牌介紹(英文版全) - YouTube 的必吃
本次影片將綜合之前所提到的內容介紹包含:1. 青草巷 地理位置及歷史痕跡2.在醫療資源有限下,藥籤文化開始盛行3.祖先們努力下,龍山寺香火鼎盛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