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RagaFinance財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杜指與標普,移形又換位 / 大選脫歐齊齊等 / 春風拂檻露華濃 成為 RF 鐵粉團的一分子!只需港幣 $40 一個月,即享獨家影片及專屬貼圖優惠!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TuQf4lzTrfevoHdSGo8Ew/join 成為一名經人Patre...
「露華濃股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露華濃股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露華濃股價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露華濃股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露華濃股價 在 RagaFinance財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露華濃股價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露華濃股價 在 [新聞] 露華濃傳破產股價腰斬創史上最大單日跌-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露華濃股價 在 【美股最前线】露华浓Revlon申请破产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露華濃股價 在 早报Kopitiam - 单单在过去五个交易日,露华浓(Revlon)股价 ... 的評價
- 關於露華濃股價 在 [新聞] 美妝巨頭「露華濃」傳將破產!股價腰斬1 - PTT鄉民日記 的評價
露華濃股價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露華濃股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413新加坡聯合早報
*【日本決定把福島核污水排入大海】
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超過100萬公噸的核污水經過濾並稀釋後排入大海,這一決定不僅將引發其周邊鄰國的強烈不滿,對福島的捕魚業者也將構成沉重打擊。路透社報導,日本菅義偉政府表示,將福島核污水排入海中的計畫大約會在兩年內啟動。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格羅西周一在會見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代表王群時,就日本政府擬決定將福島核電站有害廢水排海一事表示,IAEA注意到各方對此事的關切,理解此事正受到全球關注,願以公正、客觀、科學的方式積極推進機構對此的評估和監督工作。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022
*【福島核污水一旦排入海 57天或污染半個太平洋】
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週二將召開內閣會議正式宣佈這一決定。含有放射性物質的污水一旦被排入大海,不僅會對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造成影響,特別是福島縣周邊局部水域,之後污水還會污染東海。一家來自德國的海洋科學研究機構的計算結果顯示,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就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三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就將遭到核污染影響。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2-1138901
*【韓國外交部對日本核污水入海計畫深表憂慮】
據韓聯社報導,韓方一直要求日方透明公開相關資訊,幷與周邊國家協商決定核電站污水排放計畫。若日方在沒有充分協調的情況下決定向大海排放核污水,此舉是難以接受的。韓方將把國民的健康和周邊環境保護放在首位,不斷加大放射性核素檢測力度,同時密切關注日方有關污水排放決策過程及程式,繼續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等國際社會攜手應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2-1138900
*【伊朗核設施故障指襲擊者是以色列 伊外長稱將進行報復】
伊朗總統魯哈尼上週六剛剛下令,啟動納坦茲核設施內164台IR-6型離心機,開始新一批濃縮鈾生產活動。豈料,生產不到一天,那裡的濃縮鈾設施就發生事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3-1138951
*【白宮:美方與伊朗核設施事故無關】
薩琪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美方看到了有關伊朗納坦茲核設施事故的報導。美方沒有以任何形式參與其中,也不對事故的原因或影響作推測。美方目前正專注于就美伊恢復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將於14日在維也納舉行的新一輪會談。正在以色列訪問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早些時候向隨行記者表示,他完全支援美方在伊核協議問題上與伊朗展開外交接觸的努力,這些努力將持續下去。但他沒有就納坦茲核設施事故作更多評述。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035
*【韓美情報部門研判 朝新型潛艇建造完畢】
據報導,韓美情報部門研判,朝鮮2019年7月公開的3000噸級新型潛艇已建造完畢。據瞭解,韓美兩國正密切關注有關動向,並做好應對各種可能性的準備。韓國聯合參謀本部公報室室長金俊洛1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韓國軍方正就此事與韓美情報部門緊密合作。在美國智庫日前提出朝鮮咸鏡南道新浦造船廠出現一連串活動跡象的情況下,韓美情報部門專家研判,朝鮮新潛艇建造工作已結束。軍方和情報部門認為,新型潛艇由羅密歐級潛艇(1800噸級)改造而成,寬7公尺,長80公尺,能搭載3枚潛射彈道導彈(SLBM)。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3-1138953
*【占內閣官員近48% 拜登娘子軍團正影響美經濟政策】
美國總統拜登的內閣官員近48%為女性,其中經濟團隊的三大要職(財長葉倫、商務部長雷蒙多、貿易代表戴琪)由女性掛帥,拜登的多位經濟顧問也是女性。這支娘子軍正在設法修復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而“她政治”似乎已開始影響美國經濟政策。拜登近日提出的2.3萬億美元大規模基建計畫,內容之一是撥款4000億美元資助“關懷經濟”,包括改善照顧老人和殘疾人的護理人員待遇和工作環境。這類護理工作一般由女性擔負,而且多年來未獲得應有的重視和肯定。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3-1138954
*【消息:美財長不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將在她上任後的首份半年度外匯報告中,不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據彭博社報導,這份目前未定稿的報告必須在週四完成,但尚不清楚美國財政部何時會發這份報告。美國財政部在川普時期被指將報告政治化。財政部在2019年中在非常規發佈時間,突然宣佈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但在僅五個月後不再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以期望中國在美中貿易談判中做出讓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3-1139044
*【拜登計畫提名美國首位女性陸軍部長】
美國白宮宣佈,總統拜登計畫提名Christine Wormuth出任陸軍部長。彭博社報導,這意味著Wormuth將成為美國首位獲提名領導美國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軍種的女性。Wormuth的提名須獲參議院通過。Wormuth是拜登國防部過渡團隊的領軍人物,目前為Rand Corp.國際安全與國防政策中心主任;2014年至2016年擔任五角大樓國防政策部副部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048
*【拜登籲強化半導體產業 美國投資不能等】
全球晶片短缺問題嚴重,為強化半導體科技供應鏈,拜登與美國大企業領袖舉行視訊會議,把他的2兆美元基礎設施開支方案與緩解半導體嚴重短缺聯繫在一起。拜登指出,他收到來自兩黨23名參議員、42名眾議員的來信,支援“晶片美國製造計畫”。信函提及中國計畫大舉重整和主導半導體供應鏈,以及挹注多少資金以達成其目標。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018
*【被要求正視嚴重問題 螞蟻再遭監管部門約談面對五大整改】
中國互聯網巨擘阿里巴巴上周被開出天價罰單後,其高管稱處罰不會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昨日股價不跌反漲。到昨天傍晚,中國監管部門釋出阿里旗下螞蟻集團再遭約談的消息,並要求其須正視“嚴重問題和整改工作的嚴肅性”。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10413-1138974
*【螞蟻將整體申設金融控股公司】
阿里巴巴在港交所發佈公告,螞蟻集團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已完成整改方案的研究和制定工作。螞蟻集團將申設金融控股公司。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3-1139047
*【梅克爾:德國或處在“最嚴重一波”冠病疫情】
梅克爾在2021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線上開幕式上說,目前德國每日新增病例數居高不下,重症患者人數也在增加。要遏制這波疫情,接種疫苗是“最重要的武器”。梅克爾同時表示,即使德國民眾快速接種疫苗,也不能排除變異冠病病毒在全球傳播,導致接種疫苗失效的風險。因此,只有國際社會採取聯合行動,才能成功抗擊冠病大流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029
*【疫情緩和 英格蘭昨起逐步解除封鎖】
英國週一報告1730起新增確診病例,是自去年9月以來最低的;當天新增死例7起,是近7個月來的新低。英格蘭地區的酒吧和餐館週一恢復戶外服務,理髮院、室內健身房、游泳池、圖書館、動物園等設施也獲准重開,民眾也能進行國內自助旅遊。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3-1138955
*【美製藥公司試驗新藥可防止感染冠病】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製藥公司Regeneron公佈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它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可有效保護與冠病確診病患密切接觸的人。報導說,最新臨床試驗結果意味著這款藥物能防止人們染病。對尚未接種冠病疫苗,或因藥物對疫苗反應不佳的人來說,這是他們防止染病的另一選擇。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3-1138956
*【馬國讓60歲以上民眾 19日起接種科興疫苗】
馬來西亞政府宣佈,讓60歲以上年長者接種中國科興疫苗。資料顯示,科興疫苗證實對年長者安全、穩定及有效。主管冠病疫苗接種事務的科學、工藝及革新部長凱利與衛生部長阿漢峇峇召開國家疫苗接種計畫進展彙報會時說,目前已使用科興疫苗的國家包括土耳其、巴西、智利及印尼等。為此,在本月19日啟動的第二階段疫苗接種計畫,將會使用科興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13-1138932
*【泰新增近1000起病例又達單日新高 B117變種病毒幾乎擴散至全國】
泰國冠病疫情管理中心昨天報告,新增冠病確診病例985起,其中980起為本土感染,僅五起為境外輸入。泰國至此累計病例增至3萬3610起,死亡病例97起。本月初,最早在英國發現的B117變種病毒在曼谷夜間娛樂場所通羅區快速傳播。截至12日,與通羅地區有關的新病例幾乎已擴散至全國77個府,占每日數百新增病例的大多數。泰國政府剛在上周宣佈曼谷和40個府的娛樂場所關閉兩周,並嚴懲違反防疫條例的業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13-1138933
*【世衛:各國在接種疫苗的同時不能放鬆公共衛生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全球已接種超過7.8億劑冠病疫苗,但每週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仍在持續上升,各國在公平接種疫苗的同時不能放鬆公共衛生措施。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說,今年1月和2月全球新增確診病例曾連續六周下降,最近卻連續七周增加,新增死亡病例連續四周上升。全球已接種超過7.8億劑冠病疫苗,但亞洲和中東一些國家的病例仍在大幅增加。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019
*【防疫專家:要建立冠病免疫屏障 中國或需10億人口接種疫苗】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稱,中國要建立冠病免疫屏障,或需10億以上人口接種冠病疫苗。王華慶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說,接種率越高,免疫屏障形成就越牢固。同一些接種率達到40%甚至60%的國家相比,中國疫苗接種目前仍屬於較低水準,“接下來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413-1138966
*【美聯準會預計未來幾個月經濟增長加速上升】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指出,美國的冠病疫苗接種率提高,加上強大的政策支持,經濟如今正處於拐點,預計未來幾個月經濟增長和招聘都將加速上升。鮑威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60分鐘》節目上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經濟似乎正處於一個拐點。而這是因為疫苗接種普及,以及強有力的財政支持、強有力的貨幣政策支持的緣故。”鮑威爾說:“我們覺得經濟正處於即將開始更快增長、就業機會將會快速增加的時刻。”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3-1138957
*【去年佛洛伊德被殺同一地點 美國明州再有非裔被警殺害引發示威】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星期天再發生員警擊殺非裔事件,數以百計的民眾聞聲而至,在事發地點附近遊行示威。去年5月,就在離此不遠,非裔男子佛洛伊德遭白人員警壓制身亡。星期天的死者是一名20歲非裔男子Daunte Wright。他的母親說,她當天接到兒子來電告訴她,員警要他停車,理由是他在車子後視鏡吊著空氣清新劑。將空氣清新劑掛在後視鏡上在明尼蘇達州屬違法行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3-1138958
*【美田納西州學生向警方開槍後被擊斃】
美國田納西州槍擊案的死者是一名男學生,他開槍打傷一名警員後,被警方開槍打死。路透社報導,田納西州警方說,他們接獲通報,指Knoxville奧斯丁東中學(Austin-East)出現槍手。警方趕到學校後,在一個浴室裡發現了嫌疑人。田納西州調查局局長勞施在記者會上說,多名警員進入浴室後,嫌疑人就開始開槍並打傷了其中一名警員。嫌疑人過後被警方開槍打死,並確認其身份是奧斯丁東中學的學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413-1139059
*【玻利維亞著名湖泊 “天空之鏡”被垃圾淹沒】
南美洲國家玻利維亞西部著名的烏魯烏魯湖因常年被污染,目前湖面幾乎被塑膠瓶以及遭廢棄的舊輪胎等垃圾淹沒。海拔近4000公尺的烏魯烏魯湖(Uru Uru Lake)被世界最大的鹽沼“烏尤尼鹽沼”包圍,曾經是熱門的划船和釣魚地點。當地因一望無際的白色湖景以及能拍出美照“天空之鏡”而聞名全球。當地曾是充滿動植物的綠洲,但在2016年遇上長期乾旱,加上居民傾倒垃圾,導致湖泊萎縮。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413-1138952
*【慕尤丁下月訪新加坡 與李顯龍商討重開新馬邊境】
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希山慕丁透露,首相慕尤丁將在5月4日訪問新加坡,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商討兩國開放邊境事宜。希山慕丁也是柔佛州巫統森布隆區國會議員,他昨日走訪選區時對媒體表示,馬新兩國仍在持續正常討論開放邊界事宜,而外交部還在設法克服一些技術問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13-1138929
*【緬甸百業困頓經濟萎縮料達20% 危機後恐多年難以恢復元氣】
商業諮詢公司惠譽解決方案認為,緬甸經濟萎縮幅度將多達20%,而政治局勢動盪,對峙與鎮壓行動加劇,意味著“國內生產總值的各個開支領域即將崩潰”。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13-1138930
*【泰國將簡化簽證條規 吸引海外僑民和長期旅客】
泰國政府招商引資專責小組領導人查約提在電訪中指出,移民條規是外國人到泰國工作面對的一大頭疼問題。“我們要讓外國人在泰國生活工作更加方便。” 冠病危機導致泰國經濟遭受20多年來最嚴重的萎縮,據央行估計,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最快要到明年第三季才有望回彈至疫前水準。當局認為提振經濟的方法之一是調整政策和修改條規,好讓外國企業可以更容易引進技術工人,同時方便西方國家退休人士到泰國定居。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413-1138931
*【本周中國北方將有兩輪沙塵天氣】
源自蒙古國南部區域的沙塵昨日淩晨起進入中國境內,先後影響內蒙古中西部、甘肅河西、寧夏及陝西北部地區,沙塵氣團過境城市可能出現中度或以上污染。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413-1139021
露華濃股價 在 RagaFinance財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杜指與標普,移形又換位 / 大選脫歐齊齊等 / 春風拂檻露華濃
成為 RF 鐵粉團的一分子!只需港幣 $40 一個月,即享獨家影片及專屬貼圖優惠!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TuQf4lzTrfevoHdSGo8Ew/join
成為一名經人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awesomomists
www.RagaFinance.com
RagaFinanc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agafin/
《Calvin直播室》眾籌計劃 ?
http://patreon.com/calvinchoy
◎◎◎訂閱 ◎◎◎
▶
Ragazin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DWcqCjBne2-wRnrjxkuHQ?sub_confirmation=1
▶
Raga Financ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TuQf4lzTrfevoHdSGo8Ew?sub_confirmation=1
#RagaFinance #道指 #標普
------------------------------------------------------------------------------------------------------------------------------------------
免責聲明:《Raga Finance》竭力提供準確資訊,惟不保證絕對無誤,資訊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不論公司是否與侵權行為、訂立契約或其他方面有關),本公司概不負責。
同時,《Raga Finance》所提供之投資分析技巧與建議,只可作為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Raga Finance》主持、嘉賓、編輯及記者無關。
同時,《Raga Finance》所有節目或資訊,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Raga Finance》立場。
Raga Finance
網址: www.ragafinance.com
露華濃股價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13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9eMc785FmJ4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一名半身不遂的護老院院友肛門被塞異物,其後因肺炎不治,死因庭批評社署監管寬鬆,提出10項建議。本港安老服務百病叢生,監管法例過時,院友缺乏保障,業界良莠不齊,社署把關不嚴,變相縱容小撮害群之馬唯利是圖,案件再度反映了弱勢長者的悲哀,當局有必要切實改善,除了加強監管,也要釜底抽薪,設法解決院舍嚴重短缺、人手嚴重不足等深層結構問題,否則很難全面改善安老服務汰弱留強,害群之馬只會繼續有恃無恐,罔顧院友福祉。案中院友有智力障礙,4年前不適送院,醫護發現其肛門塞有紗布等異物,事主兩日後因肺炎不治。由於事主曾中風,醫生作供指患上支氣管肺炎風險大,最終死因庭裁定事主病亡乃是死於自然,然而裁判官認為,顯然有人強行將異物塞入事主肛門,肇因可能是護老院人手不足,有人用此方法處理事主持續肚屙,只是由於護老院紀錄不全,員工供辭不可靠,死因庭無法判斷是誰所為。
蘋果頭條
中共強推「港版國安法」,美國總統特朗普直言他與中共書記習近平的關係變差,在這敏感時刻,美國《紐約時報》今天披露,習近平、栗戰書、汪洋等三名中共政治局常委的親戚,近年在香港購買總值5,100萬美元(約3.97億港元)的豪宅,栗戰書女兒栗潛心與男伴擁有的資產,更是獨佔鰲頭。這篇題為「奢華豪宅、中共權貴的財富與香港的命運」的報道,援引香港商業登記資料指,早在1991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姐姐齊橋橋就開始在香港購買房地產,齊橋橋的女兒張燕南則在2009年以1,930萬美元(約1.5億港元),買下一棟位於淺水灣的別墅。此外,張燕南還擁有至少5個單位。香港的商業登記資料又顯示,全國政協主席汪洋的女兒、曾擔任德意志銀行高層主管的汪溪沙,2010年在香港購買了一個價值200萬美元(約1,560萬港元)的住宅。
東方正論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叛國禍港四人幫之首」、壹傳媒黎智英涉干犯《港區國安法》遭警方拘捕四十小時後,昨日凌晨獲准保釋,其名下公司隨即劈價放售大埔一工廈全層單位,賤賣也在所不惜;另一方面,壹傳媒股價連日出現異乎尋常的大幅波動,有人藉炒賣泵水及套現彰彰明甚。種種事實證明,面對國家級法網,有人仍明目張膽趁最後影響力出貨,密謀走路甚至暴亂再起,上演最後的瘋狂。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資金自由流動,不僅吸引國際大鱷渾水摸魚,更是外部勢力興風作浪的理想之地。眾所周知,壹傳媒截至今年三月底全年虧損逾四點一五億港元,過去五年累蝕逾十九億港元,過去十年更累計虧損超過廿七億港元。
星島社論
壹傳媒(282)創辦人黎智英周一被警方拘捕後,公司股價及成交量連日大幅波動,據傳惹來證監會關注,且有消息指監管機構已展開行動,向部分證券界查詢。該股昨高開低走,散水意味濃厚,早段曾延續升勢至一點七五元,升近六成,惟後續乏力尾市更直線下挫失守一元,最多跌五成四,終收零點六五元,全日跌逾四成。市場分析指,壹傳媒缺乏基本因素支持,購買力無以為繼,投資者獲利回吐,加上監管機構關注令投資者有戒心,散水在意料之中。壹傳媒股價連日大幅波動,且並未主動停牌。證監會就此於前晚罕見地發聲明,指正在監察與壹傳媒有關的交易活動,又提醒須審慎投資。壹傳媒股價聞聲掉頭倒跌四成,全日成交較周二逾四十二億元,大幅縮水至十七點六億元,單日市值已蒸發近十二億元。
經濟社評
世界多國正全速研發新冠肺炎疫苗之際,俄羅斯卻忽然跑出,宣稱將會提供大規模接種,專家紛紛質疑俄羅斯疫苗的安全效用。事實上,疫苗攸關人命,疫苗競賽不應政治先行,為了爭奪成為第一個研發出疫苗國家而不擇手段加快程序,一旦出現問題,只會打擊民眾接種的信心。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二宣布成為首個註冊新冠肺炎疫苗國家,並指女兒在接種後產生大量抗體,並計劃10月開始大規模接種。而哈薩克月底會與俄羅斯商討疫苗付運細節,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更表示,當疫苗抵達時,不介意作白老鼠,公開接種。歐美專家紛紛批評俄羅斯鹵莽和愚蠢,整個研發過程欠缺透明,未經過第三階段臨床測試就接種,更是不道德。
露華濃股價 在 【美股最前线】露华浓Revlon申请破产 - YouTube 的必吃
露华浓 Revlon(REV)在6/10传出即将申请破产而暴跌50%,为何小股民们敢在这时候去追一个看似要沉船的股票呢? 国际美妆品大厂—「Revlon 露华浓 」 ... ... <看更多>
露華濃股價 在 早报Kopitiam - 单单在过去五个交易日,露华浓(Revlon)股价 ... 的必吃
单单在过去五个交易日,露华浓(Revlon)股价就起了282.16%。 ... <看更多>
露華濃股價 在 [新聞] 露華濃傳破產股價腰斬創史上最大單日跌- 看板Stock 的必吃
原文標題:露華濃傳破產 股價腰斬創史上最大單日跌幅
原文連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612000958-260410?chdtv
發布時間:09:472022/06/12
記者署名:顏嘉南 、綜合外電
原文內容:
消息人士透露,陷入營運困境多年的老牌美妝品牌露華濃(Revlon),最快可能在本周聲
請破產保護,消息一出露華濃股價一瀉千里,10日崩跌53%,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幅。
露華濃股價10日狂瀉53%,收在2.05美元。2022年迄今股價累計跌幅超過82%。
匿名的內情人士表示,露華濃聲請破產保護一事尚未底定,最終仍可能生變。露華濃對此
消息不予置評。
露華濃多年來深陷債務沈重和化妝品市場競爭激烈困境,疫情期間消費者居家防疫,對化
妝品的需求下滑,加上通膨升溫與供應鏈瓶頸壓力,又對營運造成重擊。
露華濃不敵雅詩蘭黛(Estee Lauder)等大廠競爭,又有多家網紅新品牌搶食市場大餅,
包括凱莉.詹娜(Kylie Jenner)推出的個人美妝品牌Kylie Cosmetics等。
露華濃的長期債務高達33億美元,最近一筆到期的債務在2023年9月。據悉露華濃一直與
大型債權銀行進行債務協商。
露華濃為億萬富豪佩雷爾曼(Ron Perelman)旗下控股公司MacAndrews & Forbes所有,
聲請破產保護可能終結佩雷爾曼自1985年來對露華濃的控制權。
拜消費者購物習慣大約回復至疫情前所賜,露華濃上季營收反彈8%,不過標普全球(S&
P Global)在4月報告指出,露華濃迫切需要籌措資本,也意味著該公司的前景仍備受挑
戰。
值得一提的是,花旗集團2020年誤把一筆8.66億美元的自有資金,匯給露華濃的債權人,
部分債權人退還款項,但仍有約5億美元收不回來。法院2021年裁決不必還款,花旗提出
上訴,裁決尚未出爐。花旗烏龍匯款並未讓露華濃的債務一筆勾銷。
部分露華濃的債權人認為,露華濃聲請破產保護宜早不宜晚,在花旗上訴裁定出爐前聲請
破產是有道理的。
心得/評論:
股價從四塊變兩塊,跌幅是很大啦
但其實也還好
從499跌到117這段比較恐怖啦
只是沒想到這個行業競爭那麼激烈
就算製造成本超級無敵低
東西賣不出去還是沒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65.177.1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55000110.A.FA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