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區區有日照」目標 期與中央深化夥伴關係、持續爭取中央經費挹注
為加速布建日照中心,實現市長「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的政策目標,今(15)日下午我主持跨局處會議,邀集衛生局、教育局、社會局、地政局、農業局、民政局、都發局、工務局、財政局等單位,持續針對本市閒置空間提出日照中心據點布建規劃,並提出進度報告,希望二年內能讓本市每個國中學區,建置至少一間日照中心,為「家有長輩」的照顧者,分擔肩頭的壓力,長輩也能倍感安心、享有「在地老化」的樂齡生活。
前次會議決議由衛生局偕同教育局、民政局及當地區公所,進行已盤點出19處閒置或低度使用空間,逐一安排現勘及評估後,初步符合需求規劃者計有8處,規劃團隊再委請建築師進行專業結構評估,已有5處可規劃作為日照中心,感謝團隊的努力,但仍有許多困難要持續介入克服。
很多市民朋友可能不知道,要尋覓一處合適的日照空間難度頗高,除須考量長輩使用的安全性、方便性,也受限於建築物本身條件,例如無障礙的動線規劃、及廁所設施的設置,同時也須避免與校園互相干擾,此外,合適的校舍空間也並非均在一樓,於是,遇有二樓以上的校舍設置日照中心之情形,則必須加裝電梯以利長輩出入。
我認為,市府團隊不僅應盤點學校閒置空間,更應將觸角延伸至活動中心、公園等場所納入評估;未來新建的社會住宅、行政中心以及都市規畫區域,也都要將日照中心或關懷據點列入設計,方能兼顧未來城市發展及市民生活需求。
許多老舊房舍的修繕及補強,也常遇實務上的難題,例如建物沒有使用執照;加裝電梯也常有法規問題需要克服,我指示市府團必須積極協調中央單位的協助與支持,除向營建署反映現況外,也須研擬補照或解套方案以加速促成,或爭取中央長照基金及前瞻2.0經費挹注於各項基本設施的完整建置,全力為市民營造出長照2.0的健全場域,貫徹「老有所養」的人本關懷。
我也提醒市府同仁,雖然大林浦遷村計畫在即,然以先建後遷的方式計算,至少需2-3年時間,顧好當地6里里民健康是市府的責任,尤其長輩長照需求更不能因為遷村而有所怠忽,日照布建應列入重中之重優先規劃執行,我也託付資訊中心協助智慧科技導入,讓當地日照中心成為具有特色之典範。
期許市府團隊能秉持這樣的信念,持續深化與中央單位的夥伴關係,共同協力布建本市日照中心於每一個國中學區,希望不久的將來,我們全力投入的日照中心布建工作,能讓市民綻放安心、幸福的笑顏。
#長照2.0
#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
#低密度、閒置空間再利用
@雄健康-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90的網紅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0517北安路 遼闊山景 複合式挑高 大直比漾669-6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大直里14鄰北安路669號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VtIil4AUMR4 【物件說明】 售價─2143萬;單價─99.4萬/坪 格局─1房1廳1衛1陽台 建物登記─21.57坪 主建物─11.29...
電梯無使用執照 在 台中市議員 陳廷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廷秀108年10月爭取清水國小至善樓無障礙設施電梯,已於近日完工,待使用執照核發後即可啟用。
#為了下一代,我們什麼都願意💪
#感謝市府團隊、議會、國教署施主任、清水國小洪瑞佑校長、家長會梁會長🙏
#秀出新海線秀出新希望👍
電梯無使用執照 在 Sway房市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營建署長的智商,我的老天爺,怎會有這樣的人來當署長?公設比的高低,都在建商的良心,我家啥公設都有,公設比26%(十年前也不算低的),怎現在新案啥都沒有只有大廳,然後公設比就35%??
營建署抓的都不正確,枝微末節,應該要規定地下室停車位、車道、車道旁的空間等等,不能變成房屋的公設,這樣公設比才能降到合理值。
不然建商都在亂登記,尤其是如果你的平面停車位低於十坪,你全社區的公設比都被建商A走了。
【公設比之亂/上】哪裡虛坪最多?營建署抓出「管委會空間」作怪
聯合報 / 記者何醒邦
政府雖然開始打炒房,房市今年升溫已是不爭事實,進場買屋的不少民眾質疑,買到的房子坪數被灌水,立委高嘉瑜與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也一度為此在立法院舌戰「實坪制」,讓建案「公設比」過高問題再受關注。營建署開始研究如何減少虛坪,初步方向指出,最虛之處就是「管委會空間」,要「適度限縮」。
北市新建案 公設比突破35%門檻
據《住展》雜誌調查,今年台北市新建案平均公設比約35.3%、新北市約33.1%,雙創新高。因購屋族對公設的容忍值約是30至35%,北市等於直接突破35%「魔王關卡」這臨界點。
在內政部訂定的預售屋或成屋買賣契約書範本中,建物權狀上,就是登記主建物、附屬建物(陽台)、及共用部分。「公設比」則是業界慣用的用語,就是「共用部分(扣除車位面積)除以建物總坪數(共有部分+主建物+附屬建物)」。譬如一間總權狀坪數30坪房子,共有部分若10坪,公設比就是33.3%。為什麼公設比有的是28%、或33%,甚至高到50%?由於法律沒有規範,這一切都取決於建商的良心。
減少虛坪 花敬群:免計容積空間再檢討
花敬群說,如果是社區基本使用需求,及必要的消防避難空間,沒有理由說那是「虛坪」;某個空間「虛不虛」、多大空間才合理,要靠「免計容積」空間的再檢討,來減少虛坪。
「建築技術規則」中的免計容積項目,包括陽台、梯廳梯間、機電設備、逃生設施、停車空間等,其目的是鼓勵建商提供住家必要的設施,但同樣也讓建築物體積增加,因容積率代表建物的身材有多高或多胖,體積愈大的建築當然愈賣錢。
「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機電設備空間、梯廳、停車空間是目前最需要檢討之處,又以管委會空間,是建商最容易作怪之處。」內政部營建署長吳欣修說,上述這些地方的總量都應「適度限縮」,但後續還會與建築師公會及地方政府討論。
建管官員說,管委會使用空間、機電設備空間、安全梯的梯間、緊急昇降機的機道、特別安全梯與緊急昇降機的排煙室,這5項雖不計入容積,但其面積的總和,也不得超過該基地容積的15%,「但後3項是整套的固定設備,建商也不會多做,不過既然都免計容積了,所以管委會、機電設備當然就要蓋好蓋滿,銷售空間才會更大,公設比就愈高。」
吳欣修說,管委會空間原本是社區開會、辦活動的辦公室,後來就被建商變成圖書室、健身房、KTV、遊戲室之類的,這類案例太多了,也是最常被檢舉濫用的;而機電設備空間,也會刻意做很大提高公設,但裡面通常只放小機器。
他指出,梯廳則是電梯到門口之處,面積上限是該層樓面積的10%,他看過一些豪宅,就把這類通道做得很浮誇、很滿;而增設獎勵停車位原本是好意提供公眾使用,結果卻加重住戶負擔公設比;而建商自行增設停車空間,得不計入容積,可是沒買車位的民眾,也要一起負擔公設。
張金鶚:應推建物、公設分離計價
房地產教授張金鶚表示,現在虛坪登記情況不合理,但完全實坪制也不合理,因為公設仍須花成本興建。他認為,政府要改革,除了完整揭露資訊,讓消費者判斷,也應推動建物、公設「分離計價」。而他根據實證研究結果,發現公設價格只有主建物價格的3成左右。
賴正鎰:是買房誘因 公設有其必要
商總理事長、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說,公設是建商吸引消費者買房的誘因之一,例如有建案標榜飯店式管理等,但公設會增加,是政府及業界對消防逃生的嚴格要求,這些設備都有必要存在;且管委會空間變成圖書室,也還是屬於全體住戶共有,官方顯然多慮了,也不甚瞭解市況。至於分離計價,他認為意義不大,買房還是看「總價」,「如果這邊少、那邊就會多啊!」
「根本無濟於事、劃錯重點!」房市作家SWAY指出,重點是建商亂挪用空間,例如車位公設為何能移到房屋的公設?應約束這種行為;且這些分配合不合理,要有一套檢視標準,官方不能任由建商濫灌虛坪,還裝死不管。
【公設比之亂/下】為何持續飆高?營建署說豪宅是肇因
營建署評估 將可逐步降至30%
近年公設比持續飆高,目前台北市新建案平均公設比約35.3%、新北市約33.1%,皆雙創新高。而其背後原因,營建署認為,應是大坪數豪宅帶動所致,但目前豪宅不好賣,紛紛改成小坪數,預估往後3年,公設比可望慢慢降回30%左右。
內政部營建署長吳欣修說,這兩年公設比確實飆高,直達32至35%,快超過一般人忍受範圍,但他調閱2016到2020年的新成屋使用執照統計資料,發現戶數成長了35%、達12.8萬戶,但每戶的平均樓地板面積約從178平方公尺(53坪)降到93平方公尺(28坪),降幅近5成。
他後來請同仁分析新成屋坪數由大改小的原因,「豪宅太大不好賣,結果都變更設計,改成中小坪數了。」
官方認為推案坪數轉小 將讓公設比下降
他舉例,他看到豪宅一樓大廳刻意做得很氣派浮誇,但lobby愈大,圖書館、KTV、三溫暖、交誼廳等休閒設施做得愈多,公設比就愈高;甚至連二樓以上的梯廳,為了彰顯氣勢,都做到法定面積的上限。
吳欣修說,目前住宅市場都規劃中小坪數產品,以此產品定位,應不會有太多浮誇公設,不然只會更難賣。例如每戶20、30坪的產品,公設還這麼高,消費者難以接受,所以他估計往後3年,公設比應該會慢慢降下來到30%左右。
專家不認同:公設比難回頭 要靠法規限制
但房市作家SWAY對吳欣修的說法不以為然,他認為,豪宅之所以公設比高,是因豪宅有許多不同的設備、公設的面積也多,但就算改成小坪數產品,不代表公設比就會變少;且近5年房市走空頭,坪數下修的不只有豪宅,市場上每家建商都推小坪數建案,「同樣有氣派大廳。但公設比沒有比較少,」他認為制訂合理分配公設比、不任由建商濫灌虛坪的法規,才是正辦。
對於公設比攀高,SWAY指出,消費者可注意「這設施有無必要」。因建商為讓消費者覺得建案很高貴,就做一些毫無尺度的公設,如超大的圖書館與交誼廳等,進而拉高公設比與房價。
建商在地下車位動手腳 公設比更增
建商也會在空地上增加假山假水庭園造景,來增加居住空間的舒適度,但消費者的負擔自然會增加。還有麻將間、撞球場、三溫暖泡澡池,最終都可能因使用次數少、疏於清潔保養而作廢。
SWAY指出特別提醒,地下室車位是最容易動手腳之處,有的建商會擅自挪用地下室機車格,當成湯屋或健身房,最終被檢舉而拆除。而建商把地下室車位的面積設定愈少時,地下室其他部分,分攤做為全體共有公設的面積就會愈大,公設比也因此增加。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1/5100030?from=vipudn_main2_cate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1/5099150?from=vipudn_newest_index
電梯無使用執照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90517北安路 遼闊山景 複合式挑高 大直比漾669-6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大直里14鄰北安路669號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VtIil4AUMR4
【物件說明】
售價─2143萬;單價─99.4萬/坪
格局─1房1廳1衛1陽台
建物登記─21.57坪
主建物─11.29坪
附屬建物─1.48坪(陽台0.82坪+雨遮0.66坪)
共用部分─8.8坪/41%......↓
月管理費─暫無
土地坪數─5.23坪
建物法定用途─集合住宅
出售樓層─6樓;該層戶數─2戶;共用電梯─1部
室內主要採光面朝向─西北;邊間─是;採光─2面
挑高─使用執照標示3.6米,實際規劃為3米+4米2複合式
【特色說明】
全新落成!複合式挑高 魔術空間
大直國中小優質學區、道明美國學校旁
【社區說明】
大樓外觀朝向─東南
發照日期─106年12月12日
月管理費─建物150元/坪(暫定)
土地使用分區─住3;路寬─18米
警衛管理─有,白天班;天然瓦斯─有
構造─RC,鋼筋混凝土;外牆建材─二丁掛
樓層規劃─1棟,地上7樓/地下2層;總戶數─16戶
建設公司─御揚開發;設計人─林峰池建築師;營造廠─利嘉營造
【車位說明】
機械式,4.52坪/個,售價188萬/個,社區僅8個,可買可不買,肯定不夠用。
【生活機能】
公園─培英公園、永直公園
市場─頂好、全聯、大直市場
公車─大直加油站、自強隧道站
學區─大直國小、大直高中附設國中部
捷運─大直站google說步行9分鐘、劍南路站
--
【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
知見不動產仲介經紀股份有限公司
經紀人─彭彥祥;證號─(95)01183號
接案人─陳泰源資深經理;營業員證號─(99)148-643
==
1.看屋請至少提前一天預約。
2.服務專線→0986-289-679;line ID→chentaiyuan1223
3.房仲服務報酬之計收,合計不得超過實際成交價金6%或1.5個月租金。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19/05/190517-669-6.html

電梯無使用執照 在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館「臺北科學藝術園區戶外景觀改造第一、二期工程」及「國際級景觀電梯建置」等重大工程即將全面完工,自6月8日起將進行分階段開放,預計8月31日取得景觀電梯使用執照,及戶外景觀工程圍籬撤除後,將正式全面對外開放,敬請與我們一同期待科教館在以全新蛻變的面貌與大眾見面,除戶外景觀將融入基隆河、串聯雙溪都市生態,形成一個以人為本,通行無障礙,且優質的教育與生活場域外,更將整合且提供更便利的參觀動線與空間,讓來館民眾們盡享豐富多元的學習空間及展示、活動,持續啟發對科學知識探索的思考力與創造力。
更多資訊請參考 https://goo.gl/eTRAaE

電梯無使用執照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40907東森 TVBS 遷一殯話題延燒 附近30年爛尾樓求都更
影片網址→http://youtu.be/I9e1DG9lU6c
感謝記者 鄭雅文 陳佳雯 的採訪,其實我不懂為何它會成為爛尾樓,那畢竟是人家的家務事,不過30年前蓋好,但是在94年2月份使用執照才申請下來,所以如果調資料的話,不懂的人會誤為屋齡才8年,但是外觀看起來也蠻新的就是了,而且閒置不用真的好可惜,隨便賤租都好啊?
另外提到房價,公寓50萬以上,中古電梯華廈60萬以上,新屋70萬以上,如果都更+一殯遷走的話,保守估計接近100萬/坪,不過蓋商辦好?還是住(豪)宅呢?畢竟附近真的是商辦林立,而且蓋住宅,景觀看出去,榮星公園第一排之前,要先看見建國高架橋,那也是一種風水上的煞,所以……見仁見智囉!
以下是新聞報導……↓
東森:記者 鄭雅文:位在建國北路三段的這間商辦大樓,處於精華地段,但卻閒置了30年,近來遷一殯話題炒得火熱,傳出這裡的地主也有意進行都更。
一殯旁的最大爛尾樓,11層樓建築,總面積達2000多坪空無人用,斑駁外牆與破損的人行道磚,一樓店面還以鐵板密封出入口,新裝的監視器和警衛亭,看得出來還有人管理。
疑似管理員喝斥有都更一說,其實這棟屋齡30年的爛尾樓,緊鄰建國北路高架橋北端又靠近行天宮、一殯的黃金地段為北市知名的林賢喜家族所有,但因為土地持份人多,年久失修閒置,正為傳出準備都更,房仲預估若改建豪宅,市值可達180億元,改建旅館也有100億收入。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如果以它現在這個所謂的尾樓,到時候申請都更由舊翻新的話,至少漲個兩三成以上是不成問題的。
都更反映房價,不過這棟大樓2005年才拿到使用執照,在法律界定上只使用9年,未達30年都更條件,加上建物外觀的維護還算良好,林賢喜家族想要搭上都更列車,恐怕只能再等等。
TVBS:台北市建國北路3段上,第一殯儀館附近有一棟高11層樓,佔地2000坪的商辦大樓,但奇怪的是,建好30年來從來沒用過,每年上億稅金照繳,就是把大樓擺在那裡,原來這是台北三大地主之一的林賢喜家族所有,當時要怎麼處理這棟大樓,家族沒共識,現在台北市長參選人都提出遷走一殯,預期土地價值更高,林家後代希望能透過都更,把這塊精華土地改建成豪宅。
記者陳佳雯:「台北市土地寸土寸金,不過這棟在建國北路上佔地2000坪的大樓,竟然30年來從來沒用過。」
這棟高11樓,佔地2000坪的商辦,是第一殯儀館附近少見的大型建築,只是閒置30年,已經看出歲月的痕跡,不只磁磚剝落,露出裡頭的水泥建築,每個本來應該當成黃金店面的一樓通通用鐵皮封起來,被稱做最大「爛尾樓」。
附近住戶:「這個很久了,他要重蓋早就重蓋了。」
原來這棟大樓屬於台北三大地主之一林賢喜家族,所有林家3兄弟在台北市中山區擁有大片土地,老大林賢喜最廣為人知的身分就是福和醫院院長,其他兩兄弟則是分別經營建築、旅館業,這棟大樓全家族共有,要怎麼使用「產權」搞不定,每年上億地價稅照繳,這些日子來少收的租金,換算至少60億,林家也不在乎,一放就是30年。
閒置大樓管理員:「荒廢這麼久,這當初我在當工地主任啦,荒廢這麼久,是他們內部的東西,你們不要去問那麼多,都是合法的啦。」
閒置大樓就算沒人使用,一樣請了管理員,以防閒雜人等入內,直到現在,看準台北市長候選人紛紛提出遷走第一殯儀館,林家後代打算提出都更,一旦大樓重蓋改飯店或是豪宅,以實價換算,至少可以賺180億。
房仲陳泰源:「(都更)最大困難點是房子也不會太舊,加上他們是大家族,人多嘴雜。」
只是申請都更條件較嚴苛,要簡易都更也不簡單,只是能把閒置多年的建築重新利用,附近居民也樂觀其成。
新聞網址→http://news.tvbs.com.tw/entry/545629
部落格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78607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