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找碴🤔
問題出在哪裡呢?
筱菁貼心地幫大家列了幾個選項:
1.禁止身障者進公園
2.盲人不准進公園
3.我設障礙物跟身障者玩耍
4.我做斜坡但是輪椅不可以進來
5.以上皆是
#說點正經的🙂
筱菁認為不能因為害怕摩托車或其他交通工具進入公園就排除身障者進入公園的權利。當然不是只有竹北的公園有這樣的狀況,但是不是可以由我們新竹縣來做優先的改變,尤其新竹縣又是以年長者居多的行政縣市,希望可以多考量行動不便者的需求,讓公園成為友善城市的起點。
#所謂的社會排除,就是在公共建設中將這些人的需求直接排除在外,不列入使用者考量範圍,前年筱菁與綠黨前往日本考察,發現在視障者的友善設施上日本建設得比台灣進步很多。
雖然台灣在肢障者的友善設施上較日本來得好,但在視障者友善設施的建設上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包含在高鐵、台鐵上視障者都需要專人輔導前往目的地,不過在日本,導盲磚的鋪設是直接鋪到電梯口,相對全面、鋪設範圍也較廣;上下樓梯都有導盲點字設計,讓視障朋友跟普通人一樣上班上學,交通上不會產生問題,那麼台灣是否可以朝著友善身障者、視障者的公共建設為目標,建立一個充滿友善與包容的城市,這是筱菁所期望的城市願景,以及努力的目標。
從公共空間開始,我們必須更加優先考量到身障者的需求,看見所有人的需要,是執政者在公共建設中不可迴避的責任。
電梯前導盲磚 在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的同心樓 #要有更友善的環境
#期待更好
新竹縣同心樓獲經濟部補助5600萬元,新竹縣政府斥資3000萬整體改建後,開幕期間筱菁前往同心樓瞭解新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同心樓」最新的改變。
#僅有二樓是專門留給身障者的空間
場地很美,商店很多,同心樓開始有著多元的企劃與場地的租用方式。目前公開的1-4樓的空間,#僅有二樓做為給大眾使用的教室與長照中心,其他空間做為出租與收益的營業空間,這個場地很漂亮,美得像是巨城或是誠品書店的樣子….
我知道同心樓過去的樣子,有點舊、做為輔具中心的經營模式很單一,有好的廠商願意來經營,讓這個好的空間有更多的利用真的是好事,我很感謝社會處長與縣長對這個場地的努力,但我還是要提提身為一個身障者,我對於這個空間裡觀察到的不足面。
😫【拒絕視障者的空間?】
在這個空間設計之始,我不曉得萊德公司與縣府是如何想像這個空間?但我進這個空間感覺到的是,雖然有考量到肢障者的需求,但這裡好像完全沒有考量到視障者的需求,文章中圖片裡的導盲磚,是我唯一看到的一塊導盲磚,在電梯門口,其實全台灣的餐廳與空間,有考量到視障者的空間真的很少,想必大家也知道新竹縣在此做的是更加地不足。包含人行道、公車系統、低底盤公車、點字的公車站與報時的號誌燈等等,都是新竹縣沒有的設施,但是是讓視障可以安全出門的必備設施。
♥️【同心樓更應該做為新竹縣的指標】
身為新竹縣指標性的「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在開幕時我第一次進入這個空間,期待的是對身障者環境的照顧、營造更加共好、對於身障者更加包容的空間。但是當天的開幕,有服裝秀、有眾多媒體、有花店、但對於我真正想瞭解的:這個空間能為新竹縣的身障者帶來怎樣的服務?我是帶著問號的。
✅1. 餐廳的身障服務與視障者服務,同心樓應該做更好的示範,增加完整的導盲磚、點字菜單等等服務。
✅2. 低底盤公車路線的規劃站點服務。
✅3. 販售商品中應有愛心專區,幫忙陳列新竹縣身障者機構的商品,列為新竹縣百大伴手禮範疇去幫助販售。
✅4. 假日增加身障者優先的uber或是計程車排班服務。
同心樓以財政部的經費與衛服部的幫助下完成改善,並非只為有多元的服務空間,而是這個空間是否有考量到需要照顧的對象,優先給予回饋與幫助。以下也歡迎任何對於同心樓有改善建議的朋友,給予適當的指教,筱菁也會持續關注、建議,希望讓新竹縣的友善環境更好。
電梯前導盲磚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聯合筆記
北市公宅是在哈囉?
鄭朝陽
北市議員李明賢再度接獲陳情,指公宅電梯故障,整慘住戶,李明賢說,東明公宅明明只有21層樓,但電梯卻顯示60樓,住戶被嚇出一身冷汗。圖/議員李明賢辦公室提供
最近看台北市兩處新蓋好的公共(社會)住宅新聞,突然有種時光倒回卅年前的錯覺。早年政府蓋的國宅經常傳出牆壁龜裂、漏水、電梯故障等瑕疵,甚至有海砂屋,住戶經常鬧得政府不得安寧;如今北市剛啟用的兩處公宅,竟然還因為這些問題一再鬧上媒體版面,台北市政府是在哈囉?
承德路的大龍公宅前身是海砂屋社區與市場,二月才風光啟用,但第一次接受梅雨的考驗就招架不住,連日大雨過後,大龍公宅至少有卅戶漏水狀況嚴重,雨水從窗框滲進家裡、壁面漏水,連抽油煙機都會漏水,頂樓積水也不易宣洩,讓住戶感慨住了卅幾年的海砂屋,換來的卻是漏水屋。
除了漏水之外,消防設備、導盲磚等大大小小瑕疵不勝枚舉,這個市長柯文哲任內的重要政績,「漆」掉得很嚴重。對比五年前市府拆舊建物時,新工處的新聞稿還信誓旦旦地要「還給攤商及住戶一個既安全又優質的居住環境」,看了相當諷刺。
值得注意的是,大龍公宅的瑕疵從交屋後一路爆不停,半年來還沒改善完畢,不僅效率令人咋舌,該工程由產發局的市場處負責,委由工務局新工處代辦發包,竟傳出新工處跳過初驗程序,直接走最後一關的複驗,而且驗收官也只採隨機抽查,並沒有逐一查核。
另一處公宅是半年前啟用的南港東明社宅,號稱是台北市第一座智慧社宅,其中一棟大樓的客梯日前故障,婦人被困長達四十分鐘,警消搶救才脫困。匪夷所思的是事發快一周,電梯還沒修好,零件進口恐怕還要再等十天;期間還出現樓高明明只有廿一樓,電梯竟顯示到六十樓,被住戶抱怨「農曆七月到底在搞什麼鬼?」
其實東明社宅條件得天獨厚,不僅便宜租金羨煞台北的租屋族,鄰近三鐵共構的捷運南港站、交通方便,室內空間寬敞、裝潢設計也獲好評,數位管家、電子門禁都比以往的出租公宅「智慧」,但兩百五十戶共用兩部電梯,等電梯要五、六分鐘的設計是智慧還是愚蠢?新電梯這麼容易就故障是意外?住戶自有公斷。
這兩處公宅曝露北市府螺絲掉滿地,未來北市還有多處公宅要完工,無異重擊大眾對北市公宅的信心。柯市長有高智商,但也可能縱容部屬而不察,這些工程找的是什麼廠商?為何跳過初驗程序?監造為何失靈?不論失職還是舞弊,柯都要查清楚,各縣市推動社宅也要引以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