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善作為女性縣長,你的性別意識在哪裡?】
近期一齣音樂劇:《勸世三姊妹》開場曲⟨我X你祖嬤XXX⟩,引爆雲林縣民的討論,從各種LINE群到臉書社團的發文,甚至還有雲林政治人物發文回應及投書評論。
然而民主的時代,本來就會有各種不同意見的傳達,這是言論自由的可貴。可今天傍晚,有人傳來一篇投書,是張麗善縣長寫的,身為一位雲林縣議員,看到張縣長居然要求雲林縣女性們在父權體制中,得壓抑自己的情緒,不能憤怒、不能說髒話,讓我實在看不下去,因此要來回應一下張縣長。
這齣音樂劇,描述一位女性-宋國珍因父親的失職,讓她得承擔起家計照顧、扶養弟妹,當再遇見多年不見,不負責任的父親時,唱起這首以髒話來表達憤怒的歌曲,更在劇中呈現出她如何笨拙地表達對爸爸的愛。
張縣長的投書中,自己也承認雲林有些女性處在父親或丈夫沉迷於吃喝嫖賭的生活中而痛苦,還得承受著來自男性的肢體、精神與言語暴力。可張縣長竟然不是將心比心的思考更溫柔的可能,只要求這些女性們要忍耐,並優雅、高貴地撐著……。試問張縣長,為什麼父權體制下的男性,壓迫女性、口出狂言罵髒話,您不加以指責?卻要制止被壓迫者,要優雅的逆來順受?特別要求女性不能反抗,作為女性縣長,卻強化父權社會對於女性的壓迫,合理化性別的罷凌、暴力的行爲!真是令人失望!
台語是阿賢的母語,從小時就在雲林農村社會長大,在我身處的環境中,這ㄧ句句髒話根本沒有性別之分,俗民隨口就一句,在日常對話中甚至是成為發語詞,已是生活裡的一部份,這就是常民文化。當您覺得這樣的通俗對話不優雅,是因為您不認同常民生活,是否您才是小布爾喬亞的父權主義者呢?不好意思,女性主義不是這樣用的,以女性角色為發洩對象的髒話,本身不是對女性自身最大的侮辱,最大的侮辱是您已成為這個父權壓迫女性的共犯結構還不自知!可悲的沾沾自喜拿著「禮義廉恥」要求縣內的女性們要有禮貌、要堅忍、要安靜!讓女性繼續被破害著,為什麼要限制女性們使用語言文字的權利?
張縣長既然提到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不知是您是忘記了?還是假裝想不起來?劇中的陳松勇先生基本上只要生氣就會罵句髒話,而且還是一連串的,這部國際知名的作品,您為何接受了?就承認是藝術的表演形式?任何藝術的展演帶入常民文化,是一種寫實的手法,在藝術史或電影史上,均有寫實主義的風格,而台灣的寫實主義,當然回到您也認同自己的母語:台語,就會在作品中呈現這些常民字句。
您可能忘記我曾質詢的細節,還沒好好看過之前很紅的台灣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劇中的母親也是在憤怒時出口成髒,本影集一播出,不但沒有受到民眾的抗議,還因劇中各種議題得到不少正面迴響,在此誠摯地邀請縣長有空可以看一下,理解一下什麼叫做創作自由的展現。
❗️此外,張縣長,法國、德國政府迄今仍禁止帶有納粹符號的表演藝術行為,台灣藝術該禁的是合理化國民黨壓迫、殺害台灣人的藝術,而不是被壓迫者最卑微的反抗,歐美國家並沒有限制藝術表演不能帶入髒話!這部分可向您的文化觀光處長請教就知道。這些功課做為地方父母官,既然要發文帶領風向,難道不用認真嗎?
💢真想不到一位女性縣長竟然帶著父權意識要求女性忍耐、優雅,我們從此可看出這位縣長就是一位沒有性別意識的父母官!這背後還帶著三從四德的要求,這不是禮教殺人嗎?更凸顯自己口中說縣內沒有歧視的荒謬,你就是在歧視!
❌張縣長在性別平等的分數上,我必須說您不及格,請有空好好向性別專家學者們學習好嗎?也懇請張縣長好好思考如何減少雲林縣內有更多「宋國珍」、「宋德正」這樣的故事發生,身為縣長,您應該多留點心思在縣內的施政上,而不是這種「假女性主義」的藝術評論。
⭕️這次定期會我會在性別政策上好好再向您提出建議!
#勸世三姊妹
躍演VMTheatre Company加油💪
👉點到請準備。
張麗善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雲林縣文化觀光處
7/1自由開講投書:張麗善作為女性縣長,性別意識在哪裡?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88790
陳璧君父親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汪政權下的樂土(李怡)
2010年時,清理塵封的藏書箱,找到一本封面有小蛀的線裝書《雙照樓詩詞藳》,打開有《小休集序》,下款是「汪兆銘精衞自序」,翻開第二頁,讀到「被逮口占」四首中的名句:「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引刀成一快」這個句子,我年輕時已看過不少人引用,但很少人說是汪精衞的詩句。至於全首詩,知道的人也不多。這是汪精衞在1910年刺殺滿清攝政王不遂被捕關進死牢,自念必死,用生命寫成的句子,注滿感情,瀟灑豪邁,兼而有之。其後又讀到詩詞學名家葉嘉瑩2009年的講稿《汪精衞詩詞之中的「精衞情結」》,引用〈被逮口占〉四首的另一首:「啣石成痴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鷗浮。」寫的就是精衞鳥鳥銜石填海的孤獨、執着、不倦不悔的精神。葉嘉瑩認為汪精衞畢生的詩詞,貫串着精衞情結。不僅是烈士情結,因為烈士如文天祥,赴死也說「留取丹心照汗青」,即讓姓名、忠義永留史上。但汪精衞最後與日本人合作,背負漢奸罵名,是連身後名都犧牲了。她說被汪的詩詞感動,是因為汪的終生所貫注的,就是這種精衞情結。
2012年,香港重印了《雙照樓詩詞藳》,書前有史家余英時寫的長序,他以大量史料論證汪精衞建立附日政權,不僅不是「賣國」的「漢奸」,而且在中國科技和軍力遠落後於日本的情況下,求和正是出於避免全面潰敗的「愛國」動機。而當時主和的也不是只有汪一人,至少具民族氣節的陳寅恪也是這樣主張。而從汪的詩詞中看到,他即使在建立附日政權前夕,仍然心懷愁苦。儘管余英時不否認汪可能有個人動機,但詩言志,他的詩詞一以貫之地呈現他不變的「烈士」情懷。
為新版《雙照樓詩詞藳》校注的南開大學教授汪夢川,在看了汪精衞的詩後,深感其「強烈之犧牲情結」及「民胞物與之志意」,而寫下這樣的詩句:「 忍死書生志待酬,欲當滄海止橫流,獨行那計千夫指,自污拚蒙萬世羞。」
日本投降後,汪精衞夫人陳璧君被判無期徒刑,她在法庭上說:「汪政權治下的地區,是中國的淪陷區,也就是日軍的佔領區,並無一寸之土,是由汪先生斷送的。淪陷區是淪陷了的土地,只有從敵人手中爭回權利,還有甚麼國可賣?」1950年,陳璧君在中共監獄中為汪精衞表心迹說:「假如說中共政權的建立,是為了為人民服務,那汪先生才是真為淪陷區哀哀無告的人民服務。」
汪政權下,淪陷區的人民擺脫侵略軍的軍人統治,在可作緩衝的華人政權下得到喘息的空間,經濟、文化都有戰時繁榮的景象。2017年,台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巫仁恕寫了一本書《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引用當時的資料,講1940年汪政權成立後,蘇州大量人口湧入,出現「劫後天堂」的榮景。與過去歷史書寫所講的漢奸統治下人民水深火熱,截然不同。
我記得那時候,家中有了留聲機,不斷有許多新的流行曲唱片,有的流行曲傳唱至今,如《何日君再來》。大批電影和影星歌星湧現,陳雲裳、周曼華、李麗華、李香蘭、周璇、劉瓊等,紅極一時,影藝事業更延續到戰後的上海,及其後的香港。文化事業是在稍有餘裕的社會才會蓬勃的。比諸當時中國廣大地區,包括廣大的國民黨統治區和中共統治的紅區,汪政權治下可算是人民的樂土也。
那時父親雖然從商,但亦有參與淪陷區的戲劇活動。這是我後來讀到一些文章,結合童年記憶,才知道的。
陳璧君父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處長的日常
#三合院古厝的流動藝術饗宴
#沉浸式體驗式的行動音樂劇
面對嚴峻的疫情,我們希望以鄧麗君柔美的歌聲來撫慰大家不安的心靈。
今天是 鄧麗君 Teresa Teng 小姐68歲誕辰紀念日,我們帶著大家回到鄧麗君小姐的出生地- 褒忠田洋村的三合院古厝,以流動藝術的形式,透過音樂和舞蹈的行動劇,重新詮釋小鄧從出生成長到成名的生命故事,眾人隨著劇組人員的引導,參與了這場沉浸式的音樂體驗。
去年縣府宣布 1 月 29 日為鄧麗君日,今年策劃的藝文體驗,植基於鄧麗君小姐的 父親鄧樞曾以軍人的身分在龍巖糖廠擔任守衛職務,以及鄧麗君小姐甜美的歌聲與形 象及經典名曲甜蜜蜜,以「甜蜜蜜」為主題,策劃流動藝術饗宴。
由本縣立案團體 咚咚舞蹈團 結合鄧麗君故居歷史建築,創作全新的沉浸式劇場,演譯鄧麗君小姐精彩 的生平故事和藝界人生。
此外也邀請本縣龍巖國小打擊樂及本縣立案團隊彩色樂團演 出膾炙人口的鄧麗君金曲,友(嘉義)縣團隊看嘸舞蹈劇場以現代舞演繹鄧麗君小姐名 曲及曾在廣藝基金會製作之「何日君再來」音樂劇中,飾演主角之一的馬來西亞歌手 李佳歡,也獻唱「鄧麗君小姐經典歌曲」,規劃出生、成名、經典再現三部曲,開啟前 所未有專屬鄧麗君小姐的流動藝術饗宴,回憶國際巨星的風采。
陳璧君父親 在 鐵打的貴婦Stacie Chen 陳璧君 的必吃
Happy Father's Day !! 我常在想,如果父親還在, 對於一心嚮往都會時尚的女兒, 終究返鄉為民眾服務,應該會很開心,只不過還是會不動聲的僅是從旁觀察,必要時也只會 ... ... <看更多>
陳璧君父親 在 [新聞] 電影《虎尾》Netflix上映雲林讓台灣被- 看板movie 的必吃
2020-05-10 12:18 聯合報 / 記者李京昇
電影《虎尾》Netflix上映 雲林讓台灣被國際看見
雲林虎尾鎮很火,近期除獲得2020建築園冶獎「公共建築景觀類」,更被艾美獎最佳編劇
得主的楊維榕,遠從美國至雲林取景,以《虎尾》為片名拍攝為電影,並在知名串流影片
平台Netflix放映,讓國際再度看見台灣。
雲林縣府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指出,36歲的楊維榕父親是雲林縣虎尾鎮退休婦產科醫生
,父母都是台灣移民,楊維榕曾以《不才專家》奪得艾美獎喜劇類最佳劇本獎,是好萊塢
金牌編劇。
她說,楊維榕是不折不扣的台灣子弟,但超過20年沒有回到雲林,直到長大後與父親再度
返台,父親述說了自己的故事,讓楊維榕想要與全世界分享。
自此楊維榕開始密切來往台美兩地,並學習中文、熟悉關於故鄉的一切,最終將這段故事
拍成原創電影《虎尾》。片中除有虎尾糖廠入鏡外,也在建國一村、莿桐稻田與惠來示範
公墓等地取景,透過鏡頭讓世界看見雲林在地風貌。
陳璧君說,電影的背景從1950年代純樸的台灣鄉村,到繁華的紐約都會區,橫跨將近70年
的人生故事,道出台美兩地的時代更迭,片中更有許多台詞都以台語原汁原味呈現,充滿
傳統復古感,勢必讓台灣影迷備感親切。
縣長張麗善表示,虎尾糖廠已有百年歷史,也是全台唯一還用五分車運甘蔗;周邊的建國
一村蘊含眷村文化,目前縣府努力保存外,更規畫成青創、藝文基地,整合各方面資源,
串接雲林記憶COOL、雲林布袋戲館、雲林故事館、合同廳舍等景點,打造雲林觀光亮點。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55303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9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89145006.A.1C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