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今新增23例本土,1例死亡;台積電與鴻海採購1千萬劑BNT疫苗已簽約,預計最快9月到貨;第二劑莫德納疫苗接種時間延後10至12週】
台灣今(12)日新增23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案例、1例境外移入與1例死亡案例,案例仍集中在雙北市,新北市10例、台北市9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指出連3週的Rt值(口誤為Ct值)都低於1,除非再有特別群聚事件,研判未來確診數將維持在20到30例的區間,並逐漸減少。
昨晚(11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發出聲明表示,已與台積電、鴻海旗下的永齡基金會,以及永齡委託的裕利醫藥公司簽訂「銷售協議」,合計1,000萬劑BNT疫苗。台積電與鴻海今發布的聲明指出,這批疫苗是從德國原廠直送,最快9月底抵台。今早行政院政委兼發言人羅秉成也證實此項消息,並指出這些疫苗符合之前政府要求的三大原則「原廠製造、原廠標籤、直送台灣」。疾管署也在昨晚約11點,完成台積電和永齡基金會的疫苗捐贈簽署,政府另加購3,000萬劑次世代的莫德納疫苗。
不過目前台灣疫苗仍不足,今天疾管署也宣布,莫德納第二劑接種,除第一類人員、國籍航空機組員、孕婦仍維持原定的28天外,其他人將拉長接種第二劑間隔時間,延長為10至12週。
■採購BNT疫苗峰迴路轉,最快9月底抵台
此次採購1,000萬劑的疫苗,是由德國BioNTech公司(又稱BNT)和美國輝瑞(Pfizer)藥廠共同合作開發,BNT藥廠已將大中華區(中國、香港、澳門、台灣)的代理授權給中國的上海復星醫藥集團;德國BNT廠則負責德國、土耳其市場,其餘所有地區由美國輝瑞負責。
根據鴻海與台積電發布的聲明,兩方各採購500萬劑BNT疫苗,含後端的冷鏈物流、處理費用與保險,彼此各分擔1.75億美金左右(約台幣49億元),全數捐贈給疾管署,「預計最快9月底後,可按照德國原廠生產排程及台灣接種狀況依序送抵台灣。」後端的冷鏈處理將由裕利醫藥負責。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天表示,5月23日提出BNT疫苗捐贈方案,6月1日送件到食藥署,6月18日政院宣布正式授權,至今天剛好7周,很欣慰終於能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但還不能放鬆,需持續努力催促到貨時間和到貨數量。
今早11點半行政院召開記者會,政委羅秉成證實此消息,並感謝這兩個單位出錢出力,達成階段性進展。他表示,BNT原廠昨天下午4點完成簽署,台積電和永齡基金會準備相關法律文件,晚上9點半左右將捐贈契約提交給疾管署審閱,相關同仁連夜加班審核,陳時中和疾管署署長周志浩也徹夜待命,在晚間11點完成簽署,並且立即通知兩個捐贈單位,兩單位接獲通知後,也在今天發布重訊。
羅秉成表示,這些疫苗完全符合「原廠製造、原廠標籤、直送台灣」三項原則,而且全部無償捐贈政府,並由中央統籌運用,政府會承擔後續一切的行政作業;如果慈濟採購的500萬劑BNT疫苗也能順利,總計將有1,500萬劑BNT疫苗。至於南投、雲林、花蓮、台東4個縣市也表示要對外採購疫苗,陳時中表示,「地方單位在程序間還有點距離,」整體疫苗計畫還是在進行中。
陳時中先前曾指出,採購捐贈疫苗可保留一定比例供給企業自用,今天下午疫情記者會時,陳時中指出,目前台積電和鴻海都是全數捐贈,兩家公司都站在貢獻社會角度,目前沒有保留疫苗,當然也不是不能夠談,但目前(合約)沒有這項條文。
目前台灣採購到的疫苗,僅BNT疫苗可供12至18歲青少年施打,昨天下午陳時中曾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疫苗實驗還在進行,如果到時只有BNT能打,一定會保留給學生;今天再被問到此問題,他再次表示,已經有BNT疫苗了,一定會留給學生先來打。
■規劃明、後年疫苗施打計畫,預計加購3,000萬劑次世代的莫德納疫苗
除了BNT疫苗傳出好消息,羅秉成今天也在記者會透露,年底前除了政府已採購的505萬劑莫德納疫苗,明、後年再加購各1,500萬劑次世代的莫德納疫苗,總計3,000萬劑,正在進行相關的作業程序,包括今年沒到貨的BNT疫苗,將開始規劃明年的疫苗施打計畫。
陳時中證實,持續跟各大廠詢問討論疫苗採購,根據評價、供貨穩定數、供貨排程等等,跟相關大廠都有聯繫討論,有些疫苗已經進到比較實質的程序,「目前莫德納我們進行速度較快,」若有結果會跟大家報告。
5月底台灣疫情緊繃時,許多預約接種AZ第二劑者被取消,未來莫德納疫苗是否可以保證在期限內打得到第二劑?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都有幫莫德納接種第一劑者保留第二劑,「目前只是會晚點打,但不用擔心沒有第二劑。」
已預約施打第二劑莫德納的民眾,非屬上述三類對象,會跟之前AZ短缺時狀況一樣,由醫院直接取消接種。至於將來要如何重新打第二劑,莊人祥表示,理論上醫院會通知接種第二劑,若醫院沒通知,民眾可以自行打電話詢問醫院,或至旅遊醫學門診;目前距離第二劑接種還有一段時間,如果到時政委唐鳳設計的公費疫苗登記預約平台,已經開放到該對象的年齡層,也可以透過平台預約施打第二劑。
■莫德納第二劑疫苗延後10至12週接種
莫德納疫苗在台灣施打意願最高,公費疫苗登記預約平台開放第九、十類接種對象登記施打意願,截至今天下午1點,約有272萬多人登記,莫德納占60.84%、AZ與莫德納都可以的有36.47%,近100萬人,只選AZ的僅有7萬多人。為了加速莫德納疫苗覆蓋率,指揮中心今天宣布,除第一類人員、國籍航空機組員、孕婦等三種特定對象,莫德納第二劑接種間隔時間仍維持原定的28天,其他人皆延長為10至12週。
陳時中表示,依據國外臨床試驗資料分析,莫德納完成接種第一劑14天後,保護力約為81%,另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莫德納接種間隔最晚可至12週,因此昨天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會議第4次臨時會議決議,將莫德納接種間隔調整為10到12週,並持續視疫情狀況及疫苗供貨情形,滾動調整接種政策。
不過美國疾管署提供的莫德納接種指引,建議第二劑施打間隔要在28天到6週內,若超過這個區間,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研究證實疫苗效力。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也認為,目前國際上隔10至12週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的數據不多,國際研究大多都是4週,不應該隔那麼久才打第二劑,疫苗應該早點打完兩劑,早點完備保護力。另外,他指出,國外有研究說第一劑莫德納可以混打第二劑BNT/輝瑞疫苗,因為都是屬於mRNA疫苗,台灣現在買到BNT疫苗,可以討論是否混打。
■疫苗接種不良事件24件死亡
指揮中心今天公布7月9日到7月11日疫苗接種後通報不良事件,合計126件,非嚴重不良事件46件,其他疑似不良事件15件,死亡24件;死亡案件17件和AZ有關,7件為莫德納。
莊人祥表示,24例死亡中,17例AZ是7女10男,年紀介於62歲到98歲,其中12人為75歲以上,疫苗接種後3到22天之間發生;莫德納7例死亡中有4女3男,年紀介於69歲到80歲,5人是75歲以上長者,死亡是疫苗接種後當天到7天內發生。
截至7月11日,全台約356.5萬人次接種疫苗,疫苗人口涵蓋率近15%。莊人祥表示,經過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分析,截至7月7日每天接種數字,累計觀察時間,結果是無論接種AZ或莫德納疫苗,各年齡層、男女通報的死亡事件數,都沒有高於背景預期值。
■外傳台積電員工確診,指揮中心未證實
今天新增的23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案例,其中9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23例中有13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6月20日至7月11日。分布以新北市10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9例,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及台中市各1例;其中17例為已知感染源、4例關聯不明、2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陳時中表示,國內連3周Rt值小於1,除非有特別大的群聚案件,否則應該可以維持在這樣的案例數區間,比較好的情況下可以持續減少。
新竹市新增的1例確診案15355是竹科從業人員,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這名患者公司位於新竹縣,宿舍位於新竹市,另有台北活動史。7月10日因發燒及呼吸道症狀至醫院就醫,採檢PCR陽性確診,已匡列18人居家隔離,也針對公司宿舍員工採檢PCR,預計明天結果出爐。
外傳這名確診者為台積電員工,不過陳時中下午被媒體詢問時並未證實,僅表示相關企業在防疫措施有相當經驗,相信新竹市會跟科學園區有很好的聯繫,「相信會處理好。」
■恢復所有移工轉換雇主
先前指揮中心宣布移工禁止轉換雇主,隨著疫情趨緩,7月2日宣布家庭移工可以轉換雇主,明天起則恢復所有移工可以轉換雇主。內政部次長、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轉換雇主後,承接的雇主在3天內要安排移工PCR,並一人一室做適當觀察,14天期滿後,3天內要再檢測一次PCR,跟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合作配合,陽性就要安排就醫和相關隔離治療,陰性要辦理健康監測,雇主必須了解移工生活上的足跡、管理生活。這段時間勞動部會跟縣市勞工局,就各產業的居住空間進行一連串稽核和檢查,不過目前已檢查的件數、違法數,陳宗彥表示要再詳細了解。
(文/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柯皓翔、戴淨妍;攝影/陳曉威、鄭宇辰)
#延伸閱讀
【真的假的?COVID-19痊癒者身上藏有解藥「單株抗體」?混合用、早點用才有效】https://bit.ly/2UDxiLl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疫苗 #AZ #莫德納 #BNT #台積電 #鴻海 #永齡 #移工
「陳宗彥年紀」的推薦目錄:
- 關於陳宗彥年紀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陳宗彥年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陳宗彥年紀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陳宗彥年紀 在 Re: [新聞] 陳時中快篩陽性確診陳宗彥暫代指揮中心指揮官 的評價
- 關於陳宗彥年紀 在 陳宗彥|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陳宗彥年紀 在 陳時中確診現況曝光陳宗彥:症狀他都有「已服藥」|#鏡新聞 的評價
- 關於陳宗彥年紀 在 [新聞] 獨家》新內閣人事副閣揆鄭文燦、內政部|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陳宗彥年紀 在 [新聞] 新內閣名單曝!陳建仁、鄭文燦組成「仁-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陳宗彥年紀 在 [新聞] 新內閣名單曝!陳建仁、鄭文燦組成「仁 - PTT推薦 的評價
陳宗彥年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新冠疫情爆發一年半,在去年耶誕節前夕疫苗誕生後,各國的施打順序就一直反映出各國的價值選擇。
民主國家幾乎都是由防疫主管機關和全國性的諮詢委員會共同商討,根據染疫風險高低訂出優先施打順序。沒有人有生命的特權。
這包括了英國、德國、法國及鄰近的日本和韓國。
2.美國算是其中特殊的例子,整個疫苗接種是由混亂的資格規則拼湊而成且缺乏溝通,50個州就像各自打了50場獨立的戰爭,在疫苗供應不足的時候,爭搶「戰略物資」疫苗,釀成了全國性的延誤和混亂。但美國的思考一直是把讓社會重新恢復運作放在最優先,所以插入了維護社會基本功能的族群,這涉及了爆發疫情可能的死亡率、工作環境密閉群聚的特性,及少數族裔的偏高比例,但也因此讓高齡族群無可避免陷入較高的染疫風險。
3. 英國和美國同屬新冠疫情重災區,也是最早催生出疫苗並大量生產的國家,但他們反對「社會權力」的思考,即便是王室成員,也得照順序施打。
日本、法國也遵循同樣法則,在醫療第一線及高齡長者之外,普及一般民眾施打。台灣卻在第二類加入了中央地方官員,及不驗光師公會,⋯⋯由少數人決定,不願公開討論的會議紀錄,更沒有透明的審核標準,台灣施打順序是全球民主國家從未有過的現象。
{內文}
新聞片段:
「在美國,注射計劃是由繁文縟節、混亂的資格規則拼湊而成,而且缺乏溝通。這個國家等於和新冠病毒打了50場各自獨立的戰爭,每個州如今都有自己的疫苗接種策略。地方和州官員表示,真正的問題在供應。州長們對無法獲得聯邦政府承諾的儲備劑量感到憤怒。他們都在撒謊,他們根本沒有儲備足夠的劑量。不可預測的分配正在全國範圍內造成延誤和混亂。」
這是今年一月底的美國,新冠疫苗開打約莫一個月,媒體形容和真實戰爭沒有兩樣,但這片土地沒有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被視為「戰略物資」的疫苗,究竟該如何發放,一直在社會內部激烈震盪。
新聞片段:
「今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顧問小組建議,在醫護人員和療養院員工接種完疫苗之後,下一個順位應該是 75 歲以上老人,而不是先前考慮 65 歲及以上長者。緊隨其後的是前線基本工作人員,該小組將其定義為急救人員、警察和消防、教育類老師和職工、食品和農業、製造業、美國郵政服務人員、公共交通工人和雜貨店工人。」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感染病學專家 Monica Gandhi:
「他們實際上非常清楚,他們需要讓社會重新運轉起來,因此,為了維持社會的基本功能,他們將其放在優先順位。」
美國學者專家一致同意,讓高風險及維繫社會重要功能的人優先,是降低死亡率並讓醫療體系繼續運作的重要關鍵。但除了年齡之外的其他類別,該如何評估這類族群染疫對社會的衝擊,實在難以認定。優先順位的排定,涉及一個複雜的判斷與價值選擇,每個決策都需要以民眾聽得懂的方式,耐心仔細地說分明。
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成員:
「他們(疫苗的優先順序)確實是讓弱勢群體,未成年人及兒童能夠迅速恢復某種意義上的常態。」
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成員:
「孩子們需要上學才能吃飯,但我們需要食物供應鏈暢通 才能把食物提供給他們。」
這個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自去年疫情爆發後,就一直是透過線上會議,向疾管署及衛生部長提出建議,決定全美疫苗施打的優先順序。所有審酌的科學證據、會議紀錄,均上網公開透明。其成員除了常見的醫療及公衛專家,美國會有一個消費者代表,負責呈現常民可能存在的關切。諸如此次新冠疫苗的施打,將警消、郵務、食品工廠等高風險必要工作人員,拉到65至74歲的高齡族群前,便是援引了這類工作爆發疫情可能的死亡率、工作環境密閉群聚的特性,及少數族裔的偏高比例做出的必要決定,但也因此讓高齡族群無可避免陷入較高的染疫風險。
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成員:
「我們的目的是盡可能將更多的疫苗提供給需要它的人,但因而創建如此龐大的群體,確實會在某種程度上讓疫苗接種陷入癱瘓。」
過程中不斷有企業透過國會遊說,希望能夠「插隊」爭取提前施打疫苗,其中不乏外界熟悉的Uber、Amazon和全球零售商龍頭Walmart,華郵甚至以社論批評,這類美國大企業膽敢在供應有限的情況下公開爭取疫苗,等於是明白告訴那些打得到和打不到的人,誰身陷危險。
英國衛生部長 漢考克:
「當然,我最重要的角色,身為英國衛生部長的首要職責,是確保整個英國受到保護和安全。」
英國和美國同屬新冠疫情重災區,也是最早催生出疫苗並大量生產的國家。雖然在疫苗剛問世之際,不少民眾猶豫恐懼,致使首相強森即便自身感染過新冠病毒,仍率先在鏡頭前帶頭施打,但其優先順序,是交由多元參與的委員會決議。美英兩國間的最大差別,是在醫護長照工作者及高齡長者後,英國仍決定讓高齡及脆弱族群優先,且一路延伸到60歲,只在中間插入了16到64歲有重大傷病或特殊條件者。那些所謂不同職業暴露於新冠病毒的風險,由於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再加上高風險必要工作者多半年紀較輕,最後並未納入優先順位。
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研究所主任 Mary Ramsay:
「他們仔細審查了所有關於新冠病毒的數據,並試圖根據誰會罹患嚴重併發症及誰會死於新冠病毒來決定誰優先施打疫苗。」
在這個前提下,英國王室成員未曾插隊,同樣延續皇權傳統的日本亦然,日本疫苗的優先施打順序,是第一線醫護480萬人,接下來為65歲以上高齡長者,然後是三高等慢性病患1030萬,長照機構工作者200萬,60到64歲長者以下,第六順位就能開放一般民眾全面施打;而同屬G7的法國也一樣,接種順位最優先的,是高齡長者和長照工作者及50歲以上具危險因子的醫療專業人員,其次才是50歲以上高齡,然後就開放全體國人施打。即使走過一整年最嚴峻的疫情,今年44歲的法國總統馬克洪,還是按照順序在6月1號,低調透過推特宣布自己已完成疫苗接種。
法國總統 馬克洪:
「我堅持並邀請所有市民繼續接種疫苗,因為這是對抗疫情唯一持久的辦法。」
反觀今年六月的台灣,即便看著別人慘烈地走過長達一年半的艱辛抗疫之路,當日本援助的124萬劑最大批疫苗抵達後,首度大規模開打仍面臨相同的亂象與窘境,有人公開插隊,也有人透過公權力,堂而皇之地成為特權。
記者VS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 陳宗彥:
「主持人陳文茜她有提到,說民眾大家都在等疫苗。她說到第二類的的中央人員的部分,他是排在長照跟年長者的前面,她就質疑說,有一些非高風險的行政機關和總統府的人員都在裡面,認為說如果是光明磊落的話,就應該把第二類的接種名單都公布出來。因為疫苗的注射,是一個醫療行為,依照個資法第六條的規定,這個有相關病歷醫療等等、跟身體健康有關的,這個都是屬於個資法裡面的特種個資,這個是不能去做公開的。
這是放眼全世界民主國家沒有過發生的現象,總統府官員甚至凌駕總統,優先被放在第二類優先施打順位。而這裡頭存在多少打著防疫為名、實為非高風險的特權人士,外界無從得知,而我們的指揮官面對疫苗分配上的強烈質疑,卻是這樣回應。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 陳時中:
把這打疫苗,有點像是大家在競爭的味道,其實我覺得沒有(必要),不用到這麼的緊迫啦。」
當大家都在等疫苗,我們遍尋不著指揮官口中的「透明」,此時此刻對台灣民眾來說,雖然疫情比不上國外動輒上百數千的單日死亡,但每天固定數十條人命的代價,已和戰爭沒有兩樣。當疫苗被等同為「戰略物資」,法定的優先順序,形同政府公然宣告的特權,執政者高舉的價值,是百姓?還是權力?端看救命的疫苗,一針針打進誰的手臂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f59m58ogDg&feature=youtu.be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TVBS%E6%96%87%E8%8C%9C......
並開啟🔔
陳宗彥年紀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107例本土、11例死亡;接種疫苗後死亡累積達67例;美國捐贈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抵台,將開放包括孕婦優先施打對象;警政署偵辦刑案出現實名制簡訊,內政部:必須主動排除不得使用】
台灣今(20)日新增107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案例,為啟動三級警戒以來的新低,今日新增11例死亡。施打疫苗已經累積144萬人次接種,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已收到67例接種後死亡的報告,但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尚無死亡個案被判定與疫苗相關。」
繼6月初美國議員抵台宣布捐贈的75萬劑疫苗,昨天美國再加碼捐贈175萬劑,共250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已於今日下午4時30分抵達桃園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與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則是親自到機場接機。陳時中表示,這批數量很大,已經超過之前的優先施打順位,將會再往下開放更多優先施打名單,包括孕婦也預計列入對象之一,但接種前仍須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的疫苗。
總統蔡英文也在下午5點在線上發表談話表示,感謝美、日兩國政府,理解台灣遇到的困難, 願意伸出援手,蔡英文表示去年台灣第一時間援助需要口罩的國家,並用英文表示這是「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難見真情,現在美、日兩國國內面對疫情,仍然願意給予台灣最多支援,表達對此由衷的感謝。
■新增107例本土,創三級警戒以來新低
今日新增107例本土案例,確診數最多的新北市也繼疫情爆發後首度低於50例,新增44例,其他為台北市31例、桃園市16例、台中市6例、新竹縣4例、苗栗縣3例與彰化縣、宜蘭縣及基隆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32例中,27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3例疫調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而桃園市今日一口氣新增16例確診,其中9例是國軍桃園總醫院的看護與病患,累計這起院內感染已經有13例。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雖然染疫的護理人員已經打了第一劑,但仍不具有完整保護力,還是會有染疫風險,但接種第一劑會降低重症。桃園市長鄭文燦則是宣布,國軍桃園總醫院暫停門診與急診3天,全院1,083人採檢,清零之後才會恢復。
此外,印度變異株Delta傳染力強已經是全球流行的主要病毒株,陳時中透露,目前規劃入境者完成14天居家檢疫後,需要再次採檢PCR,確定陰性後才能進入社區,這方向已經確定,這兩天決定後就會對外公布。等於是入境除了檢附陰性報告並居家檢驗14天外,更要再做一次入境普篩。
■疫情趨緩但交通量也增加,總統呼籲「別鬆懈」
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是表示,總體趨勢是往下走,但新北市沒有鬆懈的本錢,仍鼓勵市民出來篩檢,衛生局將會先針對快篩陽性的做疫調,不等PCR結果出爐,爭取反應時間,仔細分析新北市的感染源頭,家庭群聚佔了5成,呼籲市民回家一定要清潔消毒,不要共食,盡量減低家庭感染發生。
雖然疫情稍緩,總統蔡英文在談話中表示,最近路上的人車增加,長期的警戒確實會讓人疲憊,但必須提醒國人,疫情稍微減緩情勢仍然嚴峻,千萬不要鬆懈。侯友宜則是提出數據顯示,台北捷運的搭乘人數比上週增加8%,國道五號車流比上週六上升52%、國道三增加32%、國道一號增加30%、高鐵比上週五增加72%,顯示交通運輸量都成長,還是要拜託市民疫情仍然嚴峻,盡量少出門。
陳時中則表示,疫情趨勢確實朝減少方向走,相關縣市的清零與社區傳播的採檢計畫都在進行中,但現階段的社區感染數與不明感染源都高於三級警戒標準,目前沒有考慮往下調整疫情警戒。
但陳時中補充,若要從三級降為二級,將會採取全國一致的做法,現階段低風險區域只要能維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有些要求的防疫強度可以稍微低一點,與高風險區與中高風險有些區隔,這部分會積極地來思考。
■死亡11例、接種後死亡報告累積67例
指揮中心公布今日新增11例死亡,男性5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6月15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16日,死亡日介於6月15日至6月18日。
羅一鈞表示,其中有2例年紀較輕的死亡年齡分別是40多歲與50多歲,其餘都是60歲以上;而40多歲的死亡個案是一起家庭群聚,家中5人都確診,50多歲死亡則是確診個案,兩人均有腎衰竭與使用腹膜透析,其中40多歲的個案一度插管使用呼吸器,但仍因病情惡化而過世。
羅一鈞分析,目前的死亡個案有一半都是在5月發病,預估未來一週還會有死亡個案出現,但隨著6月疫情確診數下降,死亡的個案數也會逐漸下降,截至18日止,12,572位確診個案中,已經有7,496人解除隔離,解隔離比例來到59.6%。
大規模接種疫苗後,不斷傳出有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截至19日止,疫苗接種人數達到144萬6,608人次,涵蓋率為6.4%,其中31萬4,487人次為75歲以上長者,累計已經收到67件接種後死亡的報告,75歲以上有55例,已經有9件完成司法相驗解剖,大多與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相關,其中有1位是解剖後才驗出感染COVID-19,將會針對其家庭進行匡列與追蹤,目前尚無死亡個案被判定與疫苗相關。
莊人祥則提醒,若慢性病長者最近身體狀況不佳或病情不穩定,建議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安排接種疫苗,此外考量最近天氣炎熱,建議長者避開高溫時段前往接種。
■美國捐贈250萬劑莫德納疫苗抵台,考慮開放給孕婦施打
昨天晚間美國在台協會(AIT)宣布將捐贈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華航派出有最新塗裝的777F型貨機運輸,從美國田納西州曼菲斯機場起飛,途經加州洛杉磯後裝載其他貨品後直接回台,比預期的時間提早30分抵達桃園機場。
陳時中表示,非常感謝美國政府,願意對台灣及時伸出援手,對美國政府與人民表達對誠摯的謝意,未來疫苗施打速度加快後,可以提高施打疫苗的涵蓋率。由於這一波疫苗數量很大,已經超過目前優先施打順序的人數,未來將會往下開放更多優先施打名單,孕婦也會在這波考量中,但不是強迫與指定,還是由醫師建議後選擇最適合的疫苗施打。
由於這波莫德納疫苗抵台後,累計國內取得的莫德納疫苗已經累積有289萬劑,超越AZ疫苗,成為台灣目前數量最多的疫苗廠牌,是否會在接種站提供廠牌名稱?陳時中表示,未來施打會有2種疫苗,但考量地方政府的儲存冷鏈狀況,會與地方政府來商量,哪種配發方式對於地方政府施打最方便,不同地方可能會有不同的疫苗廠牌,對民眾來說就是根據自己的順序來施打。
至於美國另一家疫苗廠Novavax正在準備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申請授權,陳時中今天也證實,我們向COVAX平台預定的疫苗中,有登記Novavax這款疫苗,就看COVAX平台怎麼配發。
■警政署偵辦時必須主動排除實聯制簡訊
台中地院法官張淵森以〈我必須成為吹哨者〉為題,批評警方違反指揮中心「實聯制簡訊僅作疫調用途」的承諾,使用簡訊掌握嫌犯行蹤,要求指揮中心必須儘速反應。對此指揮中心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明確表示,雖然這次偵辦警方是合法申請通訊監察,但在疫情這段期間,要求警政署如果偵辦時出現簡訊內容有實聯制必須主動排除、不得使用,避免引起外界不必要的誤解。
刑事局昨晚也對外說明,偵辦該案件的國際刑警科表示,為今年2月初偵辦電信詐欺刑事案件,報請台中地檢署檢察官指揮通訊監察,6月10日向台中地方法院聲請2名犯嫌的搜索票,其中1位有准許,另1位則被駁回。
而被法官駁回原因,就是以追查過程曾運用1922簡訊商店代碼為由,但整起偵辦案件過程中並沒有向指揮中心申請調閱通聯,也沒有用到簡訊實聯制,刑事局強調偵辦過程中依法向法院申請通訊監察。指揮中心今則表示,該案件是監察過程中,發現語音與文字通聯紀錄中,有嫌犯在場所發送實聯制簡訊,並逐一核詐騙的調查,指揮中心沒收到申請也不會同意,而這起案件也沒有調取任何實聯制資料。
(文 / 嚴文廷;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何柏均;攝影/楊子磊)
#延伸閱讀
【台灣社區流行傳播大解盲:哪些是超級傳播事件?三級警戒政策夠即時嗎?全民防疫效果如何?】https://bit.ly/3wka2QH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三級警戒 #疫苗 #莫德納 #AZ #Novavax #疑似疫苗致死 #PCR #實聯制
陳宗彥年紀 在 陳宗彥| Facebook 的必吃
陳宗彥 ; 內政部, profile picture · 內政部. 政務次長. 2018年6月1日~ 現在 ; 長榮大學, profile picture. 長榮大學. 董事. 2017年12月25日~ 現在. 台南市 ; 台南市政府民政 ... ... <看更多>
陳宗彥年紀 在 陳時中確診現況曝光陳宗彥:症狀他都有「已服藥」|#鏡新聞 的必吃

陳宗彥 透露,陳時中已經依照醫囑服藥,而且也有出現確診的症狀。專家憂心,因為陳時中抽菸抽了好幾十年、 年紀 也大,屬於重症高風險族群,因此需要 ... ... <看更多>
陳宗彥年紀 在 Re: [新聞] 陳時中快篩陽性確診陳宗彥暫代指揮中心指揮官 的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