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孤獨 ◎楊牧
縱使古來所有排行,定位的天體
都已在無意識中紛紛流失,朝向
極暗的氣層飛去,惟我勉強抵抗著
四面襲到,累積的黑,端坐幻化的
樹下,把人間的心事一併劃歸屬我有
警覺孤獨成形
但我也寧可選擇孤獨,有人說
言畢遂滅絕於泡影。感性的
文字不再指稱未來多義
甚至不如那晚夏的薔薇
在稀薄的暖流中不象徵甚麼地
對著一隻蜂
這樣推算前路,以迴旋之姿
肯定手勢無誤。現在穿過大片蘆葦──
光陰的逆旅──美的極致
現在蛻除程式的身體
完成單一靈魂。且止步
聽雁在冷天高處啼
---
詩人林餘佐賞析:
我們可以說詩人是善於獨處的。楊牧在《一首詩的完成》中談及「閒適」時就說過:「我們需要寧靜和悠閒,時常,需要完整的冷漠孤獨,面對自我超然的靈魂,靠近它,觸動它……」(注一)楊牧認為創作者需要完整的孤獨去面對這紛雜的世界。在一九六七年楊牧曾寫過一首〈孤獨〉的詩作,他寫著:「孤獨是一匹衰老的獸/潛伏在我亂石磊磊的心裏」,衰老無非是詩人過於老成的心境,獸的形象,獨自來往又可以對比詩人急需保有自己空間的形象,然而亂石磊磊則是詩人心中世間繁雜的瑣事。孤獨對詩人是有益的,彷彿是一匹野獸棲息在遠方的內心裡,獨自享有超然的空間。
在二○○七年楊牧寫了〈論孤獨〉一詩,相對於先前的〈孤獨〉是將自己化身為野獸,在〈論孤獨〉之中,則是以旁觀者的立場,去觀看、思索孤獨此一命題。在首句寫著:
縱使古來所有排行,定位的天體
都已在無意識中紛紛流失,朝向
極暗的氣層飛去,惟我勉強抵抗著
在此處楊牧將自己置身於郁宇宙之中,所以已知的天象已在無意識之中消散,只剩下楊牧獨自抵抗著,這種孤獨的況境讓人想起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楊牧又接著寫著:「把人間的心事一併劃歸我有/警覺孤獨成形」,孤獨者無疑是擁有太多心事而無人分享,這裡詩句可以與一九七六年的〈孤獨〉做對照,楊牧的心中一樣湧現著亂石般的心事,只是這裡的心事更進一步擴大為所有人間的心事。
即使楊牧擁有如此巨大的心事,但他也說:「但我也寧可選擇孤獨」,孤獨不可分享的心境,更無法用言語指稱,於是他說:
言畢遂滅絕於泡影。感性的
文字不再指稱未來多義
甚至不如那晚夏的薔薇
在稀薄的暖流中不象徵甚麼地
對著一隻蜂
言語即將成為泡沫,消散於無形,然而文字也不如夏天的薔薇與一隻蜂,詩人進一步指出,這裡的薔薇與蜜蜂並沒有什麼象徵意義,只是單純的一幅晚夏的景象;語言沒有任何指涉,全然地沒有溝通的管道,一切皆屬於孤獨。
孤獨對楊牧來說並非是孤絕的心境,而是一種形上美的掌握,是一種對著宇宙萬物的思索,而非陳子昂的激憤,即便擁有人事間的心事,但依舊甘之如飴,於是在最後一段寫著:
這樣推算前路,以迴旋之姿
肯定手勢無誤。現在穿過大片蘆葦──
光陰的逆旅──美的極致
現在蛻除程式的身體
完成單一靈魂。且止步
聽雁在冷天高處啼
楊牧在意志裡孤獨前行,穿過大片的蘆葦,蘆葦是更深一步的隔絕,將時光隔絕在外,然而,楊牧卻稱這是「美的極致」。美在於寧靜、在於孤獨、在於隔絕,在意識裡楊牧寂靜地探索宇宙、天地,而這一切非得要在孤獨之中才能完成,最終楊牧任意識止步,且悄然地傾聽一隻雁在冷天高處啼叫,這是孤寂裡的唯一聲響,來自心中的想像,有雁的啼叫更襯托出孤冷的心境。楊牧的〈論孤獨〉無疑是一種精神世界的想像與追求。
注一: 楊牧:〈閒適〉,《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書店,1989),頁128。
--
美術設計:�江襄陵 -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生命思索 #論孤獨 #林餘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GreatKidsLearn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七言古詩 唐詩三百首 (Tang poetry appreciation)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讀葉嘉瑩先生的《說初盛唐詩》,看她說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有兩個字要這麼讀,就跟著試一下。果然大有不同。齒頰生風。請試試看。
--------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裡你要注意,我把「者」讀成「ㄓ ㄚˇ」,「下」讀成「ㄒㄧㄚˇ」,因為這首詩押的是上 聲韻,所以「者」和「下」的讀音就與現在普通話的讀法不同了。我們說詩的好壞,它的感發力量,除了與它的意義有關之外,它的聲音也是非常重要的。上聲的字讀起來中間有一個轉 折,好像拐了個彎兒再上去的樣子,在原理上確實是如此的。
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 在 J.P. Design 郡品室內設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 #新冠肺炎 的影響下,有不少人已經開啟了家裡蹲工作模式。
⠀
這讓想到以前看到很多人喜歡在自介上打「家裡蹲大學」...(反正就跟名稱打金速希、很愛張、金勞共,是一樣的感覺🤗)⠀
⠀
好,回到正題!那麼,在家裡辦公的感覺應該要怎麼比較舒服呢?就讓我們來看看別人如何爽:⠀
⠀
1. 由 Edition Office (@editionoffice ) 設計的居家辦公區,大面的對外玻璃雖然看不見正在發生的事情,但這畫面太美實在會讓人盯著發呆一個下午就這麼過去了。
⠀
不是的,我只是在腦海中處理工作資料而已。
⠀
⠀
2. 帶有泥灰質感搭配富有日式橡木色的工作區,由日本設計師 Akihisa Hirata 所設計。
⠀
這樣的冷暖平衡的設計,讓人聯想到日本職人的精神,坐下去前三秒,你會告訴自己「今天,我要學習日本職人精神!」⠀
⠀
三秒後,你會安慰自己,還是做一個實際的人就好,接下來你會做什麼,我們都知道。⠀
⠀
⠀
3. 由日本設計 Yamazaki Kentaro 的挑高空間住宅,以明亮簡約為訴求。
⠀
讓你在家工作不會有密閉感而略發疲憊。另外二階式夾層設計不只創造了視覺層次,也創造了更豐富的空間。
⠀
當你工作又不得不應付孩子的時侯,告訴他們去樓梯上下20次會有神奇的事情發生,乖,快去。
⠀
對,腳會酸,很酸很酸,持續時間三天起跳。
孩子們,是不是神奇呢?⠀
⠀
⠀
4. Corpo Atelier (@corpo_atelier ) 以橙做跳色的清新空間設計,將窗景區域以階層做分割,讓你走向窗邊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我不是陳子昂,更不是在偷懶。
只是工作到一半,想起此次疫情一時憂國憂民。
⠀
而已。
真的。
⠀
⠀
5. 柚木色的人字拼地板,搭配鋁鐵玻璃隔屏,是Atelier 106 (@atelier106) 設計。
⠀
這樣的簡約隔屏在當前許多國外設計可以看見,不只簡單有型,又兼具良好透光,讓你的創作靈魂無拘無束,到處神遊。
⠀
誰說我在發呆呢?我在找靈感!
我只是找得比較認真罷了。⠀
⠀
⠀
雖然,在家工作很自由,不過電費會變高!像我這種人,還是乖乖來上班比較省~⠀
⠀
你會想在家上班嗎?你希望家裡的環境是怎麼樣才讓你更想睡...上班!!!
⠀
如果要選,1-5種居家工作環境你喜歡哪個?(第三個不包含小孩,請放心選)⠀
⠀
最後,無論在哪裡上班,大家都要記得做好防疫措施哦!⠀
⠀ ⠀
⠀
/⠀⠀
⠀
👉👉👉 IG:@junpin_design
每週分享居家裝潢風格佈置案例
更多室內設計教學 @junpin_interior ⠀
⠀
#JP案例分享 #室內設計 #空間設計
#interiordesign #interiores #design⠀⠀ ⠀⠀⠀⠀⠀⠀
⠀
#居家佈置 #工作室 #個人工作室 #居家
#室內裝潢 #居家設計 #日常生活 #裝潢
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 在 GreatKidsLearn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七言古詩 唐詩三百首 (Tang poetry appreciation)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kOd2TGVkV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