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都能好好記憶】
小時候,我的奶奶就患有了阿茲海默症。記得最常問奶奶的一句話是:「你還記得我叫什麼名子嗎?」奶奶偶爾會記得,後來就慢慢忘記了,最後她連爸爸都認不出來,記憶退化到連生活起居都必須有人在旁邊服侍。那時候關於老化跟阿茲海默症狀的知識還沒有很普及,只知道有些人年老之後,會把家人忘記,最後把自己忘記,只剩下吃飯、睡覺,有時候連上廁所都會忘記。
年紀越大,爸爸也會恐懼,畢竟聽說「阿茲海默症」是會遺傳。但說穿,人為什麼會害怕忘記?總認為連自己都忘記,似乎也失去了存在世界上的意義。
收到天下邀約,來介紹這本書《一生都能好好記憶》,作者莎莉,捷諾娃是《我想念我自己》電影的作者,同時她也是一位神經科學博士,她相信遺忘不是敵人,透過簡單練習,訓練記憶,那麼就不怕忘記。本書有三大部分,我簡單幫各位做書摘整理:
#我們如何記憶
記憶的形成是透過編碼、固化、儲存跟提取,而最重要的編織者就是海馬迴所連結。而記住是需要注意力,漫不經心是無法記憶重要的事物,肌肉的記憶是無意識的,重複練習則是專精的關鍵。
對於許多考試的學生,大概就會想怎麼增加記憶力,畢竟能多背幾個考題,就等於分數可以多拿一些,書中也說「賦予意義,才記得住。」而所謂的自我認同都來自重要的記憶,所以你必須擺脫日常、好好感受去創造記憶,可以利用寫日記、社群媒體來幫自己做生活紀錄,增加回憶。
#我們為何遺忘
記憶為什麼會被忘記?很可能被語言誤導,也很容易被縮減與擴增。『舌尖現象』是最常見的記憶失誤現象,試著想起一個名子,但就是想不起來,事實上記憶沒有被遺忘,只是突然間找不到,可能再某一個時刻又會跑出來。
所以必須善用提醒工具,例如清單。身為自由工作者的我真的還蠻容易忘記,所以我必須將代辦事項寫在紙上,我曾經試過用電子紀錄,但都沒有比紙本來的好,而且必須把這本子放在隨時可見的地方,不然你很輕易又錯過或是忘記。
記憶是會消失,所以才必須要不斷重複、具有意義的記憶,才能長久,雖然活著就會變老,但仍然可以靠著許多方法讓你維持記憶,雖然不及30歲時有效,但至少不會忘的一乾二淨。
#提升與修護記憶力
環境會大大影響記憶力,而慢性壓力則是記憶殺手,她會使海馬迴萎縮,嚴重損害記憶,所以情緒壓力也會影響到你能不能把事情記住記好。同時睡眠不足也會讓記憶力快速的退化,當你有好的睡眠時,大腦才能好好幫記憶保存下來。
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缺乏維生素D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根據經驗法則,任何對心臟好的東西,對大腦也有好處。運動跟睡眠都可以幫助我們反擊阿茲海默症的發生。
記憶的確很重要,但也沒什麼大不了。你可以認真看待,同時也需要態度輕鬆,就像我奶奶老是說一句話「有也好,沒有也好」,雖然她到死之前已經忘記所有的人名,但記憶不代表一切,也不能抹煞她走過的人生。
博客來:https://reurl.cc/3an6V0
--
活動抽書:感謝 #天下雜誌 提供兩本給讀者,FB1本,IG1本,讓你一生都能好好記憶。
抽書方法:請在臉書或是IG該文章處留言:你最不想忘記的事情 並TAG書名
例如:不想忘記媽媽的臉 #一生都能好好記憶,
並邀請您公開分享此書,就有機會在8/13號得到此書。
活動寄送限制台灣,會在8/13由版主公告在留言區,
請自行確認領獎。
Cher's IG:https://instagram.com/chertravel/
阿 茲 海 默 症會遺傳嗎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想念我自己」 ― 每千人就有一名「年輕型失智症」
一部榮獲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片子「我想念我自己」,劇中內容描述一位聰明優秀的50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語言學女教授,在一次受邀演講時,發現自己有一些詞彙竟然想不起來。
一天,有慢跑運動習慣的愛麗絲,在熟悉的校園中忽然不知道如何回家。當詞彙運用的困擾漸漸影響到她的教學時,她尋求醫師的協助,於完整評估後,醫師宣布她罹患的是「年輕型失智症」且有遺傳性。
愛麗絲去檢查後,發現自己是家族遺傳的早發性阿茲海默症患者,而她的記憶就要一點一點退化,過去她引以為傲的智識與才華、過去所有她心血累積來的學術成果,現在都要一點一滴隨時間離她遠去,她再也不會記得這些事情。
而那些消失的東西,不只是記憶而已,那更是愛麗絲的自我認同,是她一直以來回答關於「我是誰」時的肯定答案。而如今,對與過去人生彷彿斷裂的自己,還會是同一個「我」嗎?【註1】
■年輕型失智症 ― 推估台灣30-64歲年輕型失智症人口約有1萬2千人
「失智」常讓人聯想到的是「老人」,但若年齡低於65歲而罹患失智症,就稱為「年輕型失智症」。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的資料30-64歲失智症盛行率為千分之一,推估台灣30-64歲失智症人口約有1萬2千人。
這些患者與家屬所承受的衝擊絕不亞於老年失智症者,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因這個年齡層仍處於身負家庭經濟支柱的階段,「上有老,下有小」未來生活要怎麼辦?如何面對家人?又如何說明自己的病情?【註2】
■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屬疾病
臨床上常發現,失智者就醫時,其實已發病一段時間,尤其是早發性失智症的患者,因為年紀較輕,所以未聯想到失智症的可能性,如此掉以輕心反而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期。
早發性失智症徵兆具個別性,不同類型、不同病因所造成之失智症,其出現的症狀及病程不盡相同。當發現自己或家人有以下十大警訊中的症狀,且持續了一段時日,請儘速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1)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
(2)計畫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
(3)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4)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
(5)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的關係。
(6)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
(7)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
(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
(9)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
(10)情緒和個性的改變。【註3】
■年輕型失智症類型
老年失智症常見的病因類型是阿茲海默症,而「年輕型失智症」的類型除阿茲海默症外,有血管型失智症、額顳葉型失智症、可治療型失智症、甚或是具遺傳性的失智症,因此醫療上特別著重於病因的探索,除可治療型失智症外,就是血管性疾病之危險因素與遺傳型之基因分析。
首先,血管性疾病之危險因素包含高血糖、高血壓及高血脂,尤其是高血糖,依據研究報告不論是否為糖尿病患者,高血糖都會讓智能下降;高血壓及高血脂除容易引起血管硬化外,也與智能退化密切相關。
其次,「年輕型失智症」有較高的比例具遺傳性,如同「我想念我自己」片中的女主角,確認罹病後,鼓足勇氣將這訊息告訴她的三個小孩,而年齡介於18到25歲的孩子們,面對罹病的媽媽與是否要接受基因檢測以確認自己可能攜帶有失智症的遺傳基因,內心的衝擊與徬徨,相信心理輔導與遺傳諮詢是需要的。【註2】
■年輕型失智症初期7大警訊
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全台年輕型失智患者約一萬兩千人,但其中逾五成是尚未被發現的「黑數」。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精神學科主任賴德仁說,一般人難以想像,四、五十歲怎麼就罹患失智,患者可能被當成憂鬱症、躁症,或家人輕忽以為僅是情緒暴躁。
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指出,年輕型失智患者症狀表現多樣,老年失智在極輕或輕度期會先出現記憶力減退、健忘等,但年輕型以行為異常表現居多,容易懷疑、妄想、會在公共場所脫衣、罵粗話等,甚至出現「語意」問題,語言表達能力變差、聽不懂他人話語的意義等。
(1)語意表達能力變差,影響工作
(2)無法理解他人說話內容
(3)行為脫序,如在公共場所脫衣、大小便或罵粗話、買東西不付帳等
(4)易懷疑、妄想
(5)個性轉變
(6)出現幻想,如家中突然出現小孩、小動物等
(7)迷路
年輕型失智比起老年失智仍十分有活力、好動。賴德仁教授說:「年輕失智患者卻受到更多歧視。」國人對年輕失智不了解,普遍無法接受年紀輕輕卻罹患老年人疾病,有些患者走在路上,就因多問路人幾句相同的話而被當作「精神有問題」,患者多有病識感、內心受挫。
賴德仁教授表示,找出社區年輕型失智者並不容易,社區篩檢可行性有待討論,提醒民眾,當家人本來個性謹慎小心,但在四十、五十多歲時出現隨意脫衣服、買東西不付錢等個性突然轉變情形,或伴隨記憶障礙、無法勝任工作等,建議就醫釐清病情。【註4】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目前仍是處理失智症最好的策略,「年輕型失智症」與老年失智症較為不同的警訊症狀,包含性格改變、判斷力變差及語意出現障礙等。若周遭親友出現這些症狀,尤其是「三高」患者,提醒及早尋求醫療協助,找出可能病因,以獲得適當處理。【註2】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國立陽明大學 National Yang-Ming University電子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https://bit.ly/2Q9m3bp
∎註2
(高醫醫訊-守護健康全為您)「我想念我自己」-談年輕型失智症:http://bit.ly/3qZxWxr
∎註3
(國民健康署)「聽說人過中年,記憶力漸漸不佳,可能就是得了失智症,是真的嗎?」:https://bit.ly/3eHgScK
∎註4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健忘、妄想、暴躁...年輕型失智,台灣 1.2 萬人」:http://bit.ly/2OWSwB0
➤➤照片
∎註4
年輕型失智初期7大警訊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年輕型失智症 #失智症
台灣失智症協會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 / 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 /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長庚診所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阿 茲 海 默 症會遺傳嗎 在 煲湯媽咪 幸福講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趁著連假,收拾著我的材料庫,挖出當年婆婆送我的野生靈芝,由於整朵形狀完好,乾製的很好,放了很多年沒變質但也沒捨得煮,經常在教學時現出它在課堂上給學生看,那天中醫友人跟我說好東西不是拿來看的,建議我劈了它來養護自己吧!
他還說靈芝跟陳皮不一樣,久放質變就可惜了!
陳皮是越老越矜貴,養身價值越高,我在台灣尋獲的第一批陳皮,聽老闆娘說:當年他進了一貨櫃10年陳皮,硬是賣了20年,才等到我來幫他清盤... 台灣懂得「 陳皮 」的人確實真不多呀!
這波疫情陳皮留給大夥,我就來將這野生靈芝成為我家的防疫好茶之一.....
既然如此下面就來分享,靈芝是甚麼?,
靈芝屬 (學名:Ganoderma) ,又稱木靈芝、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靈芝科 (Ganodermataceae) 中的一種多孔真菌,靈芝主要用於中藥,在中國、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有著長期用於促進健康和長壽的歷史,已被公認為藥用超過 2000 年。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認為靈芝具有治療效果,如補中益氣、增強生命能量、加強心臟功能、增加記憶力和抗衰老等作用。
靈芝的多醣體和三萜類物質被公認為2種最有功效的成份 。多醣體是從靈芝子實體、孢子和菌絲體中提取,它能使身體充滿活力並幫助減少毒素,抑制和消除進入體內的致病性入侵者,如病毒、細菌和真菌 (念珠菌),它還有抗腫瘤和免疫刺激作用。
三萜類物質,已被證明對身體有廣泛的有益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發炎、抗高血壓、抗細菌、抗病毒、抗哮喘、抗腫瘤、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膽固醇平衡、保肝等。
靈芝被推薦的實證功效哪些?下面讓我們來了解
1. 增強免疫力:食用靈芝可以讓身體透過抗體更快抵抗入侵的細菌或病毒來增強免疫系統,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2009 年研究證實,使用靈芝可以增強患者對感染的免疫反應。靈芝可以強化白血球,當身體檢測到細菌和病毒侵入時能夠更快地反應,使細菌可以在對我們的身體造成進一步傷害之前被消滅。
2. 使高血壓正常化:靈芝中的靈芝酸 B 和 C (ganoderic acid B and C) 可以幫助改善高血壓。
多項研究證明靈芝對心血管、高血壓有正面的作用,研究人員認為靈芝酸 B 和 C ,可以抑制我們血管中膽固醇的形成和合成。
3. 保持肝臟健康強壯:食用靈芝可以幫助維持肝臟健康,可以減少肝臟中的毒素。
自 2000 年以來,已有 30 多項科學研究證明了這一點,同樣該研究也發現靈芝可以提高肝臟的再生率 。靈芝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肝臟保護。同時在肝臟受傷的情況下,靈芝會促進肝細胞繁殖,達成修復的目標。
4. 幫助治療癌症:靈芝是眾多抗癌食品之一,多醣體體是目前已知具有抗腫瘤特性的成份。
研究表示它們可以保護細胞的 DNA 並防止突變成癌細胞。此外研究發現靈芝中的三萜類物質 (triterpene) 也具有抗癌特性,該成分可幫助去除癌細胞附著到內部細胞來阻止腫瘤生長和繁殖 。
5. 幫助長壽:靈芝抗衰老效果已被認可和讚揚數千年,古代煉金術士使用靈芝來尋求永生的方式。現代醫學也證明了靈芝擁有抗衰老的效果。
2013 年的研究發現,使用靈芝的受試者壽命比沒有使用靈芝的壽命長 9% 到 20% 。靈芝分子中存在的抗氧化劑被認為是讓人長壽的原因 。
6. 減少落髮:使用靈芝可以幫助恢復年輕。具有遺傳傾向男性禿髮的患者,對頭皮中的二氫睪酮敏感,這是雄激素性脫髮的主要原因。
2005 年,日本科學家測試了 19 種不同的蘑菇,包括靈芝,想知道哪種蘑菇最能抑制 5α-還原酶,他們對大鼠肝臟和前列腺微粒體 (microsome) 進行了測試。結果靈芝在所有測試的蘑菇之中,顯示出 5α-還原酶減少的最高百分比,介於 70% 和 80% 之間。
7. 改善認知障礙:
許多疾病目前還沒有治癒方法,包括阿茲海默症 和亨丁頓舞蹈症 等。靈芝適合刺激大腦的生長和更快恢復,靈芝的成份可以幫助大腦更順暢地工作,從而防止暫時或永久性的損害。
研究發現,靈芝的萃取物能刺激大腦活動,具有一定的神經保護作用,特別是刺激神經生長更快,這是維持大腦健康的重要環節。
8. 幫助治療關節發炎:
關節炎是一種常見但未被充分了解的疾病,據記載,實際上有超過 100 種不同的關節炎和關節疾病。靈芝具有抗發炎作用,可以保護關節。
根據研究,靈芝有助於預防和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和乾癬性關節炎 (psoriatic arthritis) 引起的疼痛,它針對導致發炎的自體免疫反應來做到這一點 。如果患有關節炎並想採取攝取保健品來保養的方式,使用靈芝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
9. 幫助減肥:
靈芝可以幫助改善消化系統,更有效地排出體內廢物,從而減輕體重。
在紐約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癌症中心進行的一項研究中,靈芝裡的活性成分,食用後可以提高新陳代謝率,可使身體更有效地的運用能量,並使食物更有效地消化,進而導致減肥。靈芝還可以提升血液提供氧氣的速度。根據Memorial Sloan-Kettering 癌症中心的說法,由於靈芝含有多醣體體,可以作為體內強大的解毒劑,多醣體體也可以促進身體自然癒合的過程,也被認為有助於消化。
10. 預防肉瘤的增殖:靈芝對肉瘤和其他腫瘤細胞產生顯著影響,它透過限制體內肉瘤誘導癌細胞的數量來預防癌症。
最近的研究發現,靈芝的成分對於肉瘤有關鍵作用,該實驗的重點是採用註射肉瘤細胞的小鼠,在使用高劑量的靈芝後,可以延緩小鼠的死亡時間。
11. 對心血管健康有益:食用靈芝可對心血管健康產生直接、正面的影響,靈芝中的活性成份具有降血脂、降低膽固醇和抗氧化的特性。
針對 398 名參與者進行了試驗,從結果可以得出結論,攝取靈芝有助於降低膽固醇、空腹血糖和體內三酸甘油酯,還有助於減輕糖尿病的症狀,特別是第二型糖尿病。改善膽固醇、血壓和低密度脂蛋白等,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12. 抗擊疲勞和抑鬱:
靈芝除了對免疫系統有益,它還有其他潛在的優勢。初步研究,靈芝可以減少疲勞、焦慮和抑鬱,並改善某些疾病患者的生活品質。
一項對 132 例神經衰弱患者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服使用靈芝 8 週受試者後疲勞減少,健康狀況得到改善。另一項研究發現,在 48 名乳腺癌倖存者中服用靈芝 4 週後,疲勞減少,生活品質得到改善,研究也發現受試者同時也減少了焦慮和憂鬱的症狀 。
靈芝的副作用…
主要有幾種特別的情況,應該避免使用靈芝,包括懷孕或哺乳、血液疾病、手術或低血壓的人。
懷孕或哺乳:目前沒有足夠訊息來說明這些族群使用靈芝的安全性,應保持安全,避免使用。
凝血功能不良、手術前2週的人群:高劑量的靈芝會使凝血速度延遲,增加出血風險。
低血壓:靈芝可能有降血壓效果,為保安全,低血壓人群請避免使用靈芝。
今天你幸福了嗎?
想要更幸福記得來加入媽咪的社團,不能說的秘密都在這私密分享喔~
《煲湯媽咪幸福生活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mamimasters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