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大未來》📚
這本書的前半部可以當作作者前一本書《四騎士主宰的未來》的續集,但後半部提到美國高等教育和共富社會論點又和Michael J. Sandel《成功的反思》有雷同之處。
先說前半部,冠狀病毒帶來的淘汰賽是強者恆強,蘋果、Amazon 、還有幾乎壟斷所有廣告業務的google和臉書疫情期間都表現的更好。作者也預測了接下來幾個獨角獸或他不看好的公司並說明理由。
對於高等教育,作者預言破壞性創新的時機已到,過去四十年美國大學學費增加1400%,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94%。現在上大學遠遠要比過去昂貴的多。
學校能提供的價值在三個面向:證書、教育和校園體驗。
以下是書中的原文——
面臨生存威脅的學校是那些價值主張偏向於體驗為主的大學。它們就類似於電影院和遊輪,收錢帶你進入和陌生人共處的封閉小空間,這些大學投資在打造漂亮的遊輪(校園)建築,仰賴被名牌大學拒之門外的學生來源 ——結果現在有麻煩了。有些學校以菁英名校的收費,提供類似菁英名校的體驗,卻沒有同等分量的證書,如今準備經歷一場清算。
以普度大學為例,據報導,校方購買超過一英哩長的壓克力板,以便在校園各處設置隔板。這一切都看在校外觀察家們的眼裡,他們對於校方想讓數以千計二十歲上下的年輕人維持社交距離的想法感到不可置信(如果真能做到,人類的繁衍不息可能早早就有問題)。
——《疫後大未來》
換句話說,疫情造成衝擊最大的會是這些比照菁英學校收費但證書卻不菁英的體驗型大學。而改變則在移除了實體的教室大小限制後,優秀教師會更受歡迎,和同儕的薪資差異也會拉大。這些改變會是永久性的,將來更多的學習可以在自己臥室完成。
最後一章比較像在呼籲大家團結、愛國、尊重政府,不要選出實境秀主持人當總統。他也說了資本主義社會讓大家接受的價值觀就是努力就能成功,這句話的反面就是你不成功是因為你不努力。但美國現在是個階級流動性不高的社會,很多環境的影響大過自身。例如從你出生的郵遞區號就能預測你的預期壽命。類似的觀點在《成功的反思》當中也有提到,這兩本可以一起看。
個人感想是現在是時勢造英雄的時代,疫情持續下的我們如何順應時勢生存或進而成長,看的就是個人的特長能否被時勢所接納了。不是所有的時間都一樣重要,而疫情帶來的現在就是關鍵時刻。
照片:🏖度假中用mooink看了很多書~
#我的玫瑰花讀書筆記
🔗《疫後大未來》
http://moo.im/a/BEHISY
🔗《成功的反思》
http://moo.im/a/0iqxzA
🔗《四騎士主宰的未來》
http://moo.im/a/besxTW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音樂新鮮人Jeff,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用音樂述說城市的一天 ⭐️首張爵士創作專輯《Urban A Day》 ⭐️世新大學畢業製作專輯組-公爵夫人 📍喜歡影片請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 📍節目主持人:新鮮DJ Jeff 主持人IG ▶︎https://reurl.cc/7yz1a9 🌐關注音樂新鮮人節目IG,獲得最新資訊! ...
「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眼球中央電視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眼球中央電視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問卦] 東森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了嗎???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 親愛的觀眾朋友~ 寶傑哥從這個星期一起向大家請假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的情報與評價,PTT、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的情報與評價,PTT、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問卦] 東森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了嗎???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問卦] 東森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了嗎???-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Gossiping - [問卦] 驚!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了!?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收視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收視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進新台灣:真誠換來國際友人相挺防疫!』
各位朋友好,今天妍慧很榮幸上三立新聞台 #前進新台灣 節目,與主持人許貴雅、資深媒體人康仁俊、評論員徐嶔煌、#招名威 教授、王智勝教授、財金專家姚惠珍與 #台北市議員許淑華 等人暢談本週的防疫時事。
・『柯學防疫』的啟示
今天早在上台北錄影之前,環南市場就傳出3例確診,與柯文哲市長六月中信誓旦旦的 『#給台北一個月不用疫苗照樣清零 』大相徑庭,而今天確診的28個本土案例中,有高達一半來自台北市,可見防疫仍未達到最好的狀態。而柯市長的故鄉新竹市,不但挺過了竹南園區的群聚感染,在近幾週也僅有零星個案。
我認為其中的關鍵,在於新竹市府防疫措施的 #執行力。新竹市是全台首先設立 #大型疫苗接種站 的縣市,由市府直接主導,加上市內5大最優秀的醫院團隊進駐,新竹市府對疫苗接種狀況不但熟悉,甚至在 #全台殘劑之亂 各地發生搶打潮同時,頂住了壓力,堅持按照冊順序施打,加強聯繫,確保公平與效率。而當北農發生大規模群聚感染,差點讓原物料斷鏈的時候,新竹市果菜市場早就嚴格執行限制令,雖然一開始廠商抱怨連連,但從快篩 #全數陰性 保住了大新竹物料產業的結果來看,#時時刻刻嚴謹遵守中央規範 並且#確確實實落實足跡疫調,才是保住城市發展,安定民心的關鍵。
今天,小英總統特別來訪新竹,視察新竹市的疫苗接種站,大讚 #新竹模式 實屬台灣第一,不僅有最高比例(超過八成)的65歲以上接種率,在今天,也就是第二波疫苗預約開打的第一天,新竹市各大疫苗施打站預約報到率更高達99.4%。市府用心、民眾安心,對防疫政策會更有信心。希望新竹市的優質表現,可以繼續為台灣撐起產業,繼續成為市民的驕傲。
ㄐ
・口罩外交結交真朋友!#感謝斯洛伐克 相挺疫苗❤!
在節目的後半段,話題討論到了最近的疫苗口水戰。這幾天,台灣的天空多了好幾架載滿疫苗與友誼的班機,現時,台灣已經有至少890萬劑疫苗,而且跟Moderna、AZ原廠訂購的疫苗,正在接力來台!而此時人稱「#國民擋」的在野黨不但瞎掰台積電、郭董等企業洽談的疫苗因不經過上海來台而延遲,甚至還譏笑國民所得比斯洛伐克高的台灣要跟外國求疫苗是 #金山上的乞丐,唱衰台灣,著實令人啼笑皆非。
我在節目中提到,去年斯洛伐克疫情嚴峻之時,台灣恰逢口罩產能升級,致贈70萬個口罩相挺防疫。這件事情已經超越了兩地的經濟互賴,是根據民主盟友、兄弟之愛,以及人道關懷的立場,無條件的在有需要的時刻伸出援手給人幫忙。出於患難精神的贈與,顯然已經得到了正面的回報。
我相信,在未來,台灣會繼續因為誠心款待國際友人,繼續在各種艱困時刻,得到及時的幫助。謝謝斯洛伐克,有您真好。
精彩重播:
【前進新台灣 PART1】https://youtu.be/ZPTsrYKfOVg?t=2541
【前進新台灣 PART2】https://youtu.be/jcz4ZhkdCyg?t=2281
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天下雜誌】
國產疫苗能快速上市嗎?
獨家文件揭露,食藥署去年做一個大膽決定
高端解盲之後,
#台灣最快可望7月開打這個全球第一款未經三期臨床試驗,而是以「免疫橋接」通過緊急使用授權許可(EUA)的新冠疫苗。《天下》取得關鍵文件,獨家專訪訂出EUA條件的負責人,一位擁有哈佛學位的醫師,揭露引起重大爭議的決策內幕。
醫護正在施打莫德納,急需疫苗的台灣,不久後國產疫苗即可能支應。急需疫苗的台灣,不久後國產疫苗即可能支應。
2021-06-10
6月10日,
國產疫苗進度最快的高端疫苗,在紛擾中,端出二期臨床試驗期間分析解盲結果「達標」的好消息。
近4000名受試者在3個月內接種兩劑後,所有安全性與免疫相關數據均達標,將立即送件食藥署,由食藥署根據免疫橋接研究(Immuno-Bridging Study)結果進行緊急使用授權(EUA)審查。高端總經理陳燦堅更表示,今年已經準備好1000萬劑的產能。
「大家一起打疫苗,把疫情控制住,」高端主管在記者會中興奮地高喊。
高端開記者會宣布解盲達標,記者會中也提到,最高齡的受試者為89歲,「就是我媽,」剛卸任的前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說。
基於支持國產疫苗的理念,他本人及母親,都是高端疫苗二期的自願受試者。解盲之後,高端會告知,他母親注射的是疫苗,還是屬於隨機抽樣,佔總數七分之一的對照組,注射的是無害的生理食鹽水。
如果是疫苗,高端會通知他,母親血液裡的中和抗體濃度。
「一個89歲的老媽媽,能不能產生(中和)抗體?」醫師出身,擁有耶魯大學衛生政策博士的郭旭崧表示,這點很有科學意義。
「她有抗體,我就很開心,」他說,這代表母親對新冠病毒已有相當程度的免疫力,不然,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台北,他依舊得要求身為高危險群的母親不能外出,並設下重重保護措施。
他這段話,其實充分說明了當前國產疫苗的爭議。
「中和抗體」當依據,全球首創
#中和抗體是什麼?
病毒一旦進入人體,就會透過表面的抗原進入人體細胞,複製自己的遺傳訊息,因而製造出成千上百的病毒攻陷人體。而中和抗體可以堵住抗原、讓病毒無法入侵細胞。
理論上,可依受試者體內中和抗體的「效價」,也就是血清裡中和抗體的濃度,來合理預測疫苗的療效。但過去,仍須執行大規模的三期臨床試驗,來驗證疫苗的療效,也就是讓上萬名受試者施打疫苗,檢視實際面對病毒的保護力。
然而,高端二期期中分析解盲達標,最快可望在7月得到政府的緊急使用授權,在台灣施打,直接跳過傳統的三期臨床。
#我們應該是世界第一個(這樣做的),」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新藥科技組組長詹明曉對《天下》坦承。
事情的起源,是2020年10月下旬,衛福部食藥署對高端、聯亞與國光三家國產疫苗廠商,發出EUA的查核表,並明確告知三家廠商……
#三期臨床試驗不是必要的東西。」
根據《天下》獨家取得,食藥署2020年10月19日訂正版「COVID 19 Vaccine EUA應檢附之技術性文件」,包括臨床、毒性與生產三部份規範。
文件中最關鍵的「風險效益評估報告」部份,備註寫著,「初步療效得以免疫原性做科學上合理的連結與推估。」
這段簡短、有點含糊的文字,代表食藥署做了一個大膽決定,要以科學方法,確認沒有經過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仍有相當的保護力,並可核發EUA。
美國還在觀望,台灣已實戰
協助食藥署做出該EUA決策的CDE,成立於1998年,是食藥署背後的專業幕僚單位,提供審查法規建議。
這份台灣EUA說明指引
#出自集結了20幾名專科醫師的CDE新藥科技組。
身為小兒科專科醫師、擁有哈佛公衛碩士的詹明曉解釋,療效評估未寫明具體做法,是為了「保留一個科學上未來推估的空間。」
參考的是,2020年6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的「預防新冠肺炎疫苗之開發與許可的產業指引(Development and Licensure of Vaccines to Prevent COVID-19-Guidance for Industry)」的一段:
「一旦科學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機制有進一步了解,能合理預測疫苗接種後人體的免疫反應及保護力,就有可能以替代指標來加快批准過程。」
只不過,美國這段指引還停留在「未來式」,台灣的食藥署已經拿來實戰。
擴大「二期人數」的統計意義
事實上,去年至今,過去常被批評為保守的台灣藥政單位,在本次疫苗的EUA規範上,卻是大步躍進,幾乎樣樣「超英趕美」。
例如,去年10月6日,美國FDA因應嚴峻疫情修改傳統的藥證審核流程,針對新冠疫苗首度發布EUA指引。最大的改動在於,允許藥廠申請EUA當下,持續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而且不要求三期臨床受試者像傳統須數萬人規模,但必須至少3000名。
台灣食藥署緊接著在10月14日首度召開專家會議,訂出台灣的新冠疫苗EUA指引,直接比照美國EUA,將受試者人數從原先的數百人,大幅提高至3000名,只不過是放在臨床二期(編按:再加上15%的對照組,總共受試者為3500~4000人)。
詹明曉表示,設計出「大規模的二期」,目的是要確保疫苗的安全性,「達到國際EUA(核准)一個新疫苗的標準。」
他表示,臨床3000人的統計意義,是有95%的機會,觀察到千分之一的不良事件。以疫苗而言,發生機率小於千分之一的事,很難在臨床試驗觀察到,要靠上市後的監測。例如,AZ疫苗的血栓副作用,便在上市後才發現。
醫藥品查驗中心(CDE)是提供食藥署審查法規建議的單位,新藥科技組組長詹明曉(前排左2)表示,即使國產疫苗跳過三期臨床,審核的嚴謹度仍超過美國標準。(詹明曉提供)
等不到國際數據,改用熟悉方法
確定了安全性,這時候就是最大重點——疫苗療效的評估。
台灣CDE原本期待,到2021年,歐美第一波接種的疫苗,可能產出一個「魔術數字」,也就
#保護力關聯指標(CoP,Correlates of Protection)。
一旦輝瑞、AZ公布其疫苗的保護力關聯指標,台灣疫苗廠便可依此比對出自家產品的性能,不須三期臨床試驗。
但CDE後來發現,要等大廠公布,甚至WHO訂出新冠疫苗保護力關聯性的全球標準,還有好長一段路。
「完整的具體指標要用非常複雜的方法學去驗證,」詹明曉指出,WHO光是解釋CoP的指引,就有6、70頁。
眼見CoP的產出遙遙無期,台灣不能被動等待,所以食藥署才當機立斷……
#在3月就決定,換以「免疫橋接研究」作為審核通過EUA的標準。
對詹明曉而言,這是很【熟悉】的方法。
例如,CDE
#每年審查藥廠應對季節性流感不同病毒株開發的「新疫苗」,便是透過免疫橋接,加速核可流程。
只不過,要做「免疫橋接研究」,就必須自己找已上市的疫苗,做對照實驗,而且條件相當嚴謹,必須使用同一個實驗室、同一種測量方法。
免疫橋接的研究對象,便是今年1月爆發院內群聚感染的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以下簡稱部桃)。
3月,台灣採購首批AZ疫苗開始施打,部桃醫護是台灣第一批接種AZ疫苗的人員。
當時,CDE立刻建議政府,應該在部桃醫護施打兩劑28天後抽取血清,測量其中的中和抗體濃度,與國產疫苗擴大二期的結果比對,用實驗室數據取代三期臨床數據。
疫情壓境,審核會放低標準?
詹明曉直陳,台灣EUA擴大二期是疫情發展、國外採購疫苗狀況無法掌握等綜合條件下,考量法規必須與病毒傳播速度賽跑,所做出的決定。
「作戰就是不能沒有(自己的)武器,」詹明曉指出,從海外疫情爆發之始,政府就決心要發展國產疫苗。
但也理解,若要依照傳統做法,
#針對有感染風險者做大規模三期臨床試驗,去年一整年幾乎沒有本土疫情的台灣,若持續到今年也仍無大規模疫情,就不可能執行;若到海外招募受試者,不僅費時,也要耗資數十億起跳。
#時效性和選擇性都不站在我們這邊,詹明曉說,CDE每週與疫苗廠商開會,了解就台灣新藥產業的有限量能,必須做出取捨。
然而,當前台灣疫情空前嚴峻的考驗下,CDE會因此放低標準,讓國產疫苗快速通關嗎?
「沒有,我們很嚴謹,」他笑著說。
「我們用的方法,其實就是你做出來的結果,幾乎要跟AZ差不多好,或是更好,才過得了我們的統計檢定。」
也就是說,儘管美國FDA的EUA準則明訂的是,疫苗整體保護力只要有50%就可通過。但根據5月份英格蘭公共衛生署公告,施打兩劑AZ疫苗,保護力可達85%至90%,用AZ作為國產疫苗的標竿,某個程度來說,比美國標準嚴格。
「沒有辦法,我們(當時)也只能拿到AZ,」詹明曉說。
一篇論文給了「科學界共識」
但並不是所有學者都認同詹明曉與食藥署的做法。
今年3月,台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在個人臉書發表「台灣疫苗進度落後沒面子?國產疫苗不要急著上路」一文,便引起廣大迴響。
他認為,中和抗體作為療效替代指標,學界尚無共識,不必急著在此時放寬技術標準,讓國產疫苗匆匆上路。
然而,5月17日,一篇刊登在《Nature Medicine》期刊的論文,
#讓國產疫苗的支持者士氣大振。
該論文把包括輝瑞、莫德納等所有已拿到EUA的疫苗接種者與新冠康復者體內中和抗體濃度比較,發現有保護力的正相關。
這形同為食藥署的EUA指引,提供進一步的科學基礎。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指出,他本來也對中和抗體能否作為新冠疫苗保護力的替代指標,存有疑慮,但5月這篇《Nature Medicine》論文,說服了他,「現在比較像是科學界的共識了。」
#WHO也著急了?
5月26日,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CEPI)與WHO組成的COVAX舉辦工作坊,熱烈討論了5個多小時,只在一個重點:如果決定疫苗保護力的人體試驗不可行或不符合倫理,要如何用免疫學上的指標替代,來緊急通過疫苗許可?
即使最後仍未訂出具體國際標準,但來自各國的科學家都指出,在人體所有抗體與非抗體的免疫機制中,血清的中和抗體濃度與疫苗保護力的關聯性最強,也最好測定。
工作坊主持人
#在全球疫苗界地位尊崇,高齡89歲的德國麻疹疫苗發明人普洛特金(Stanley Plotkin)接受《天下》電郵訪問。當記者問普洛特金,儘管新冠疫苗中和抗體的國際標準還未出爐,台灣若以此通過疫苗審查,合適嗎?
他回覆《天下》,「現在既然已經知道有關聯,我個人認為
#根據保護力關聯性通過疫苗就是可行的。」
這代表,中和抗體極有潛力當作疫苗保護力替代指標,可以加速臨床流程。這個發現為什麼關鍵?因為全球疫苗還是不夠。
5月底,WHO秘書長譚德塞就指出,全球疫苗市場已經嚴重不均到近乎可恥,「少數有能力開發和購買全球大部份疫苗的先進國家,掌控了其他國家的命運。」
不僅不夠多,更不夠應付實際需求——不是每個國家都能負擔AZ、莫德納以及輝瑞疫苗背後的冷鏈運輸成本。
例如,高端所用次單位蛋白疫苗技術,
#成品可保存在攝氏2度以上,便很適合缺乏冷凍設備的發展中國家。
高端疫苗如果如期7月開打,將是全球第一款以緊急核准方法通過的疫苗。圖為高端生醫園區。(王建棟攝)
台灣是第一個,但不是唯一
如果有了替代指標,就能加速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苗的開發與製造。WHO期待全球通過的疫苗愈快、愈多、愈好,最好能常溫保存甚至有噴鼻等更利接種的新劑型問世。
如果高端、聯亞拿到EUA,台灣會是全球第一個以免疫橋接通過緊急授權的國家。但台灣並不是唯一一個。
除了台灣,法國Valneva藥廠在英國執行的4000人三期臨床試驗,就應主管機關要求,展開與AZ疫苗比對免疫原性的研究;韓國、泰國藥政單位也都已在考慮把免疫橋接取代三期,作為EUA要件。
疫苗與病毒賽跑,若利大於弊又有基本的科學數據支持,法規並非不可變通。
【美國經驗】提醒
#疫苗要能自己量產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只要疫苗帶來的可能副作用,不要比傳染病帶來的危險還高,有迫切的需求,
#她支持讓國產疫苗快速上市。
事實上,她在今年3月聯亞疫苗徵求65歲以上志願者時,還帶了一群親朋好友去施打。
今年2、3月,高端、聯亞傳出年長受試者不足時,不少公衛大老都呼朋引伴去打,包括前副總統陳建仁、台大獸醫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郭旭崧則帶著高齡的母親。
賴秀穗告訴《天下》,他自願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國產疫苗做的都是穩定安全的次單位蛋白技術,而且「為了讓國產疫苗趕快上市。」
郭旭崧更表示,支持國產疫苗「已經成為我的信仰,」他2002年擔任疾管局長時,曾在訪美時正巧遇到小布希總統下令,萬一禽流感變成人傳人的大流行,禁止美國疫苗出口。
當時白宮首席公衛幕僚、世界知名公衛學者韓德生(Donald A. Henderson)告訴他,
#台灣一定要有量產疫苗的能力
#否則危急時刻,
#美國也救不了台灣。
這個警告,已在今天靈驗。
印度、泰國等國,因國內疫情嚴重,限制新冠疫苗代工廠出口,已經造成國際疫苗市場大亂,也是台灣雖然簽約2000萬劑的進口疫苗,至今拿不到100萬劑的主因之一。
「疫苗是戰略物資,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郭旭崧說。(責任編輯:王儷華)
Copyright © 2021天下雜誌
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音樂新鮮人Jeff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用音樂述說城市的一天
⭐️首張爵士創作專輯《Urban A Day》
⭐️世新大學畢業製作專輯組-公爵夫人
📍喜歡影片請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
📍節目主持人:新鮮DJ Jeff
主持人IG ▶︎https://reurl.cc/7yz1a9
🌐關注音樂新鮮人節目IG,獲得最新資訊!
https://reurl.cc/a5KWWQ
___
沈浸在都市的一天,不管是哪一個時刻,心情總是變換著。
《Urban A Day》這張爵士創作專輯
一首歌代表著一個時段
而當你聽完整張專輯的同時
也與我們共同度過了城市的一整天。
我們期許大家可以透過專輯找到各自在生活中的角色
同時也不忘在這混屯裡找尋內心的自我
聽聽都市的一天,遨遊內心的世界。
______
Que tengas un buen dia (Have A Nice Day)祝你有個美好的一天
公爵夫人的主打歌曲《Que tengas un buen dia》音樂錄影帶由主唱罄榆和鼓手柏琁親自演出。描述一位對生活感到迷惘的女孩(周妍),與努力追求音樂夢的另一位女孩(聿熙),出社會後重新相遇,聿熙帶著周妍逃離日常煩悶的生活,在城市裡四處玩樂、打鬧著。最後,周妍也在這美好的一天裡找到自己,藉此祝福每一個迷惘的人都可以有一個美好的一天,Que tengas un buen dia。
拍攝地點包括四四南村、民生社區、台北市松基公園,呈現了都市裡不一樣的風景,也呼應整張專輯的「城市風格」,另外,這首歌代表了專輯歌曲的「下午時段」,因此特別挑選陽光最好看的時間進行拍攝。
______
《Urban A Day》整張專輯的風格與意念
這是一張「爵士風格」的專輯,但除了爵士以外,更是融入了像是音樂劇的曲風。有些歌曲聽起來有復古感,像是第二首的A brand new day帶有ABBA的感覺,以及第六首的Slow down更是用最簡單的編制,讓歌曲充滿Cool jazz的經典感。第三首的Feel that feeling和第五首的Free讓人有置身於舞台的感覺,像是在迪士尼的動感,也有在007現場的緊張和張力。最後的主打歌Que tengas un buen dia和第一首bright night則是用bossa nova的曲風,給人輕鬆愜意和安定的感覺。
希望透過聆聽這張專輯,讓人感受到在城市遨遊時的精彩和戲劇性。
▶︎相關資訊:
Facebook臉書:公爵夫人Duchess4jazz
Instagram:duchess4jazz
Email:duchess4jazz@gmail.com
實體專輯購買: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28109?lang=zh-TW
StreetVoice收聽:https://streetvoice.com/duchess4jazz/songs/
🔴音樂新鮮人專訪節目/ 公爵夫人一小時深度專訪
🔊6/07(一)18:00 首播
🔸音樂新鮮人YouTube(18點影像同步首播)
🔸Spotify 🔸Apple Podcast
🔸SoundOn聲浪 🔸Google Podcast
🌐各大平台搜尋關鍵字:
音樂新鮮人、公爵夫人、 世新電台
#電台專訪 #爵士#電台 #名人專訪 #專訪 #音樂新鮮人 #jazz #radi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Rt92jA835o/hqdefault.jpg)
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眼球中央電視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NCC不給中天續照!惡毒七矮人政治黑手介入
員工遭迫害求助無門 中天開打法律戰搏翻盤
進攻網路新藍海 中天或將一統 YouTube 界?
記者 菜怡浿 激辯 法律專家 黃國晶 老師
兩位來賓針鋒相對令你無話可說!
主持人 視網膜
黃國晶老師/查中將 瞇瞇眼
終添記者 菜浿梨子
命理老師 黃斑部
製作人 丹鳳眼 動眼神經
編導 感光細胞
企劃編劇 動眼神經 丹鳳眼 黃斑部 瞇瞇眼
視覺美術 感光細胞
攝影 感光細胞 瞳鈴眼 睫毛
後製剪輯 感光細胞 瞳鈴眼
#中天換照 #新聞台換照 #電視台換照 #中天新聞 #假新聞 #旺中集團 #蔡衍明 #NCC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資深媒體人 #名嘴 #政論節目 #眼球中央電視台 #視網膜 #菜浿梨子
【眼球員工社群帳號攏底加】
https://eyectv.soci.vip
【納貢擁有眼球商品,一同壯大官媒】
https://www.cccreative.tv
【立即訂閱官媒YouTube頻道,並加入會員】
https://eyectv.pse.is/JAN9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oMK2DEqNyw/hqdefault.jpg)
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眼球中央電視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RedBull 給你一對翅膀。https://www.redbull.com/tw-zh/
無話可說? Red Bull給你能量狂戰猛說
中天新聞台換照爭議越演越烈
NCC竟首次召開聽證會
究竟新聞自由遇上媒體紀律會炒出什麼樣的火花?
看本集來賓 資深媒體人 豪哥 與 傳播學 東教授 如何唇槍舌戰
辯到讓你無話可說!
#中天換照 #新聞台換照 #電視台換照 #中天新聞 #王又正 #假新聞 #中資 #旺中集團 #韓國瑜 #蔡英文 #NCC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資深媒體人 #名嘴 #政論節目 #眼球中央電視台 #視網膜 #嚎哮排演
主持人 視網膜
黃國豪
東敏俊 嚎哮排演 (黃建豪、蕭東意)
挺中天抗議人士 陶喜 劉建元 丹鳳眼 黃斑部 瞇瞇眼
製作人 丹鳳眼 動眼神經
編導 感光細胞
企劃編劇 動眼神經 丹鳳眼 黃斑部 瞇瞇眼
視覺美術 感光細胞
攝影 感光細胞 瞳鈴眼 睫毛
後製剪輯 感光細胞 瞳鈴眼
畫面來源:
中天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6BjKiadAs
公視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jGWZXEqh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m31OTNXlxA/hqdefault.jpg)
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 親愛的觀眾朋友~ 寶傑哥從這個星期一起向大家請假 的必吃
... 由主播陳瑩代班主持,敬請繼續支持! 寶傑哥回來關鍵時刻將有全新面貌和觀眾朋友見面喔! ... 換主持人開場力道真的有差我現在習慣每天十點開51台了. 7 年 檢舉. ... <看更多>
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必吃
關鍵時刻 】20200930-1劉寶傑黃世聰李正皓王瑞德吳子嘉姚惠珍.關鍵時刻(東森)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關鍵時刻》(英語:Crucial Moment)為台灣東森新聞台製播的節目 ... ... <看更多>
關鍵時刻主持人 換 人 在 [問卦] 東森關鍵時刻主持人換人了嗎??? - 看板Gossiping 的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