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gasick另成立的新展覽空間「 衛星」即將在下週六9/4開幕了!
很榮幸在眾多喜愛的作者中也獻了一張圖⋯
原稿是黑白作,彩色版本將會用其他方式呈現,還請大家再關注活動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371811990975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200的網紅JEP mix這一批教練,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久沒有出片在搞什麼東西!」 就在搞這個東西呀! 這次的活動是為小4-國一的孩子打造的,大朋友們不用擔心,如果反應熱烈我們會再專門籌備成人的挑戰活動喔 -------------------------------------------------------------------------...
關注活動頁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面對疫情,
你覺得祂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這些日子的停電、停水、疫情,讓我想到了前些年在樸門設計課(permaculture)與在歐洲學習的生態社群設計教育(eco-village design Education)學到的事,現在真的很切身的感受到了。
當時談到了很多「自給自足」的觀念,包含食物、電力、水資源循環、廚餘堆肥、甚是經濟結構的在地化,有些生態村發明自己的貨幣。
在這麼提倡「國際化」的世代,為什麼這些人反而談在地?不談經濟發展,而談循環經濟?
上課引導師曾舉例,在歐州義大利的葡萄賣去西班牙,西班牙的再賣去希臘。然後就創造了經濟成長。但對於地球、對於人,真的有幫助嗎?
我們不斷累積財富為得是「更好的生活」和「自由」而什麼是更好的生活?什麼是自由?
真正的幸福跟自由,是身體健康,吃最新鮮的食物,有安穩舒適的居住環境,你能做自己熱情的事,人與人的關係緊密而感到支持,有理解你的人,而且,你了解你的心。
我們過去可能不知道透過雙手「做」的能力有多重要。漸漸我們會明白,會種植的人、會蓋房子的人、會抓魚、會養雞、會起火、能辨識大自然中的植物、能了解海地特性,這些有多重要,有多珍貴,這些被遺忘的,埋藏在我們祖先的記憶裡的。
-
我和幾個朋友在運作一個看似很浪漫工作室「撿拾碎光」,看起來就是去爬山、去島嶼游泳。
裡頭實際在做的是一場溫柔的革命,不去對抗世界,而是在其中找到生存之道,並且實踐它,把自己活出來。
探源,去看見一切背後的源頭。去問為什麼?
-
撿拾碎光的發起人小八(陳匡洵)一直在談「做自己刀子的主人」,我一直以為他說的是「帶一把刀就能上山的人」結果不只是這樣。
他談的是,這是社會的運作,有一把隱形的刀子,我們看不到的。我們不會覺得你買一包洋芋片在傷害任何人,但它背後可能在砍伐大片大片的雨林;我們不覺得買了一瓶礦泉水怎麼了,沒辦法看到當你買下的時刻,你也在支持,水不是地球給我們的,是給廠商的,我們要買才有。但地球從來都沒有要求回報的再跟一切;而一個寶特瓶怎麼了?我們也看不到它是一整片段海洋垃圾,是候鳥窒息的原因;我們看不到買顆高山高麗菜的菜怎麼了,背後是一整片原始山林的砍伐,整片乾旱有毒的土地,溪谷不斷外切,把山的腳一塊一塊的削弱。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我們不是故意的,只是我們真的不知道。
改變太難了,一杯咖啡,一個便當盒、一個塑膠袋,一根吸管,真的沒什麼。我曾渾然不知,也曾變成環保魔人,然而這都造成了分裂,人與人的分裂。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我們需要的是什麼?
阿傑(汪仁傑),他不是要帶人去看美美到山、美美到海。他喜歡帶人去城市的垃圾,去看骯髒的溪,去看所有不被看見的。然後用一點點的力量,去影響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
小刀(張簡忠逸),他一個人住在澎湖的島上,老房子的一切需要維修的都是他自己動手做出來的,他知道怎麼跳入海帶著魚回來,他要了解天氣、海流、魚不同的個性,他要了解他的身體、他要面對自己的心。然後他現在也開始種菜養雞了,他是自由的嗎?什麼是自由?
而我(陳紫綸),我最關係的是人的心,我覺得這是一切的原點,你認識你自己嗎?如果不了解你的心,我們又怎可能知道自己要什麼、自己是誰,更別說了解別人,或是對地球溫柔了,我們在磨的是感同深受到能力,唯有我認識我自己,我才可能認識你。
-
這個週末我所舉辦的森林僻靜取消了,經過了多重考量,努力到最後一刻,但仍然決定帶著平常心,擁抱這個發生。
而嶼人,在最後一刻來臨之前,我們都會一直照顧它,試著讓它發生,並做好萬全的應變準備,因為我們明白,它所帶來到不是一場遊戲、娛樂。它許會種下很重要的種子,給當前面臨的一切,一個不同的可能性。而如果它需要結束,我們也不會有任何遺憾的欣然接受。
嶼人.報名 ——————————
活動時間:延期至九月敬請關注
活動頁面:https://collectoroflight.mystrikingly.com/blog/44b45fe35b1
撿拾碎光工作室
關注活動頁面 在 Tacps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十年辯證 の 次世代青年與談人 介紹 】
兩位老師有十年的學術耕耘
我們青年世代也是經過十年的成長的!
且看這兩位十年間崛起の優秀少年少女們
會如何回應兩位老師( •̀ .̫ •́ )✧
「就決定是你了,上吧___!」ε-(=`ω´=)
👩第一位青年與談人|
工業技術研究院文化科技應用發展部 柯惠晴
👉臺灣古厝再生協會幹事、野菜食驗室發起人、中區再生基地、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
👉著有《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藝文節慶、賽事活動與都市文化形象》(2014)
👉參與文化部「2017年全國文化會議暨文化政策白皮書」
﹊﹊﹊﹊﹊﹊﹊﹊﹊﹊﹊﹊﹊﹊﹊﹊﹊﹊
👦第二位青年與談人|
戴秉儒aka治理的巨人
▌學經歷
•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畢業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所
目前正在研究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並以文化治理的視角來窺探台灣攝影資產發展。
文化治理的理論框架真的好用嗎?是研究上的助力?還是阻力?
主講者們『文化治理名言』會不會被『治之不理』呢?
快來聽聽他如何以自身的研究取徑與兩位主講者對文化治理的看法扣合,又會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ᴗ⁍̴̛⁎)
#文化治理名言 #我要畢業 #獻出你的心臟 #愚人節快樂
﹊﹊﹊﹊﹊﹊﹊﹊﹊﹊﹊﹊﹊﹊﹊﹊﹊﹊
令人期待的跨時代的論述新生加上跨時代的對話,
愚人節沒那麼充實的吧😍
————————————————————————————————————————————
雖然報名已截止,但十年後的現在,我們還有直播啊!!(敬請關注活動頁面)
成功填寫報名表單的各位,也請記得幫我們填寫健康申明表
以加快當天入場速度,謝謝各位!
https://forms.gle/RwQWamavrr17bqLb6
————————————————————————————————————————————
「文化治理研究論壇-台灣文化治理研究的十年辯證(2011-2021)」
◆日期:2021/04/01(愚人節)
◆時間:19:00-21:00
◆地點: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教學研究大樓五樓)
關注活動頁面 在 JEP mix這一批教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好久沒有出片在搞什麼東西!」
就在搞這個東西呀!
這次的活動是為小4-國一的孩子打造的,大朋友們不用擔心,如果反應熱烈我們會再專門籌備成人的挑戰活動喔
-----------------------------------------------------------------------------------------------------------
fb上面有活動連結,有興趣的家長和小朋友歡迎從置頂留言的連結關注活動頁面,才能掌握最新的優惠資訊,也會有更多關於活動的QA在討論區與您交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