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則新聞,你會有疑問嗎?
咦~ #肺結核 不是就長在肺部的嗎?其實~ #結核桿菌 不只會在肺部生長,人體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被感染喔!
當年在淡水馬偕實習的時候,每位實習生都必須選定一種疾病作為臨床結業的個案報告,「肺結核」就是其中一種被指定的個案。
身為實習生中唯一的男性,這個不討喜的題目當然就成了我的指定題目囉 XD
為了這份報告,我戰戰兢兢地在圖書館查了許多資料,才知道:原來結核桿菌不只會長在肺部,人體的所有組織都可能被結核桿菌入侵!
我的營養系學生實習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了,當年長時間泡在圖書館完成的報告資料也早已不見.....
想看看近年是否有比較新的相關資料,拜網路發達之賜,現在用google就能查到諸多學術資料,讓人感到真的很便利與省事~~
根據一份2019年發表,關於中國大陸2008–2017年的結核相關報告資料[註1],
在2008-2017年期間,北京市胸腔科醫院共收治結核患者20,534例。
其中62.6%(12,846例)為肺結核,
31.3%(6,433例)為肺外結核,
6.1%(1255例)為肺外結核和肺結核併發。
在6,433例肺外結核病例當中,最常見的形式是
骨結核 (41.1%[2,643])和
胸膜結核 (26.0%[1,673])。
其他形式的肺外結核還有
腦膜結核 (6.8%[440])、
粟粒性結核(6.6%[427])[又稱"散播性結核"]
淋巴結核 (5.2%[333])。
在台灣,根據2020年10月發表的《台灣結核病防治年報 2019》資料[註2],
台灣在2019年通報世代新案數 8,732人
單純的肺外結核個案共有456人
淋巴結核 162(35.5%)
骨及關節結核 62(15.1%)
泌尿及生殖結核 49(10.7%)
皮膚及眼結核 43(9.4%)
消化道結核 36(7.9%)
結核性腦膜炎 34(7.5%)
粟粒狀結核 0
其他器官結核 67(17.7%)
肋膜積水 3(0.7%)
在沒有適合的治療藥物之前,罹患肺結核,幾乎就是絕症!
現在,「結核病並非不可治癒的疾病,只要經過適當的治療,即使是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在治療兩週後其傳染性也大大降低,但要完全治好結核病則至少需要六個月以上的時間。」[註3]
所以,只要耐心服藥,結核病是可以治癒的喔!
在肺結核的服藥期間,飲食重點就只是「均衡飲食」而已,均衡地吃六大類食物,有足夠的熱量與蛋白質即可,並不需要大補特補喔。
此外,千萬別當鴕鳥,若不耐心接受治療,當結核桿菌被傳播出去,將會危害生活在周遭的其他人!
[註1]
Pang Y, An J, Shu W, Huo F, Chu N, Gao M, et al. Epidemiology of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among Inpatients, China, 2008–2017. Emerg Infect Dis. 2019;25(3):457-464. https://dx.doi.org/10.3201/eid2503.180572
[註2]
https://www.cdc.gov.tw/InfectionReport/Info/uKmf00HvSmkNaX9lNY-raQ?infoId=Wdm7FNziGCkyzFPuek6oZQ
[註3]《結核病藥物治療》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_專題報導
https://epaper.ntuh.gov.tw/health/201103/project_2.html
新聞來源:
《子宮旁長紫色膿包 醫憂女童遭性侵 檢查後驚呆:全家都中》10:592020/12/03 中時新聞網/何立雯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1203002106-260405?chdtv
開放性肺結核通報 在 聽說荷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開始習慣新生活模式,日子就飛得好快,三個月前我還跟台灣朋友開玩笑,現在才 12 月中,我們就已經學荷蘭人約到明年二月中,轉眼間都已經二月了。最近大家剛從台灣過年渡假回來,一個個開始 email WhatsApp messenger 來 catch up,真的有一種新的一年要開始了的感覺!
這一兩個禮拜看臉書幾乎都是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Coronavirus) ,但荷蘭也不惶多讓,現在荷蘭每天新聞的前幾則都是有關病毒感染進度,衍伸出來的新聞比如說專機把在武漢的荷蘭僑胞與官員送回來,或者長得像中國人的亞洲人被懷疑是病毒而遭歧視。
我目前都還好沒遇到歧視,倒是火車上如果隔壁座在咳,我會認真停止呼吸約十秒鐘,然後若無其事的假裝圍圍巾遮一下口鼻(沒人在戴口罩,我是遮心安的)。只能說在這敏感時機感冒的人還有旁人,大家都辛苦了😅😅😅 ~
這些傳染恐慌讓我想起,之前公司有一名得到開放性肺結核(Tuberculosis)的同事,同事主動通報後在家休養,HR 得知後慎重其事的分兩梯次,召開說明會,找來荷蘭 GGD (Gemeentelijke Gezondheidsdienst 算台灣的衛生局吧) 來跟大家做說明。說明會上強調傳染途徑是飛沫傳染,而且病菌只有當飛沫在空氣中時被吸入,才有可能被傳染。
接下來衛生局會請同一部門的員工也做篩檢,如果沒事就算了,但如果有異常,檢測範圍就會擴大到半個公司,再到全公司。
最後有 Q&A,大部分問題都是糾結在,其他員工雖然不在第一階段的檢測範圍,不知道是哪位員工的情況下,有時候午餐時間跨部門會互相碰到吃飯聊天,加上又有潛伏期,說不定自己已經有被感染了就很擔心,尤其是家裡有小孩的父母。
不過由於這是隱私,公司絕對不會透漏是哪位員工,但 HR 管不住大家的嘴,私底下同事們都會互相打報告,誰一直沒來上班,還有過去時間常聽到誰在咳嗽,反正只要有心,員工們還是會知道是誰。我知道有些比較緊張的其他部門同事,在說明會隔天就自己跑去檢驗,還好也是沒事。幾周後,HR 也通知第一階段的檢驗後,同部門同事沒被感染。另外隔離三四個月後,那位患肺結核的同事也被治癒,正常回到工作岡位上。由於我工作跟她完全沒接觸,其實我根本連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是坐在某部門的某個位置,後來我也沒再聽說有關肺結核的事。
當時我對肺結核的傳染其實不是很放在心上,倒是對於公司這樣大陣仗的說明蠻驚訝的,後來跟荷蘭同事聊起,我才想起其實在入境荷蘭後,通常某些國家的外國人一定要到衛生局報到,確認有無肺結核,這是核發居留證的必要程序之一,所以當時我也有做過,只是都忘了它被重視的程度。
另外,我想特別說的是,這樣的說明會是以英文解釋,雖然在荷蘭已經很習慣在工作上,甚至很多生活社交上都習慣英文的存在,但回頭想想荷蘭政府單位,尤其是醫護這種比較 specific 的專業,可以提供英文說明會,其實蠻可貴的。
不過,回頭看台灣政府很認真在做防疫,大部分的人也都是以鼓勵正面反應,網路世界也有溫暖不是只有謾罵,真好。
還有最近國際聲援台灣加入 WHO (當觀察員) 的影片也都讓我看得感動到不行,危機就是轉機,這次病毒之亂也讓台灣政府透明度與醫療專業的能見度提高,每一次的考驗也是提高下一次的戰鬥力,都會更好的!🤛🤛👐
希望所有被感染的人都會好好的,健康的人也要繼續平安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