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店面要怎麼挑選呢?】
隨著民眾的需求,選屋的條件、地點條件皆不同,想要挑一間適合開店做生意,該如何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陳寗 NingSelec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寗嚴選拖把組團購:https://lihi1.cc/tMqOk 陳寗嚴選空氣清淨機:https://lihi1.cc/mdzk9 陳寗嚴選兩聲道入門組:https://lihi1.cc/uGJlf — 在先前探討「奧客/好客」的影片下面,有位朋友留言,說他老闆丟了該影片給他看,但是他面臨的問題並不...
開店地點怎麼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憋話與誠實
和朋友約了去嘗一家試賣中的拉麵, 一天只做30碗. 還有人說是喫過巴黎最好的, 所以非常期待.
其實連餐廳都算不上, 是借用一間很小的酒吧咖啡館試營運, 門口有咖啡販賣機, 入門後只有三張桌子, 過去是賣茅台的, 牆上架子上到處有茅台瓶子. 只有兩人, 男廚師在櫃台後的爐子前忙著, 女生外場負責點菜.
只有一張4A印刷紙菜單, 四種日本拉麵, 沒有其他了. 可以加碼溏心蛋, 叉燒肉片, 海苔片. 菜名下面加註: 自製手工麵條, 用很長很長時間熬煮的湯頭… 主廚去日本學做拉麵, 正在找點開店.
我還滿喜歡這種專注於只做一兩個品項的店, 因為有辣味變奏版, 四種拉麵算起來只有兩種. 我們都看上加了黑蒜油的版本, 最後我改成辣味版的. 小時候阿嬤有說: 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嘛.
上桌來看起來很像樣, 海苔片, 筍絲, 麵條, 除了可惜溏心蛋沒剖半看到漂亮的蛋黃外露.
一入口整個垮掉: 麵條爛了(我一度懷疑是工業麵條, 結帳時在櫃台上看到一盒手工麵條才相信-可能-真是自製的), 湯不夠燙, 不夠濃, 層次模糊. 想來是麵條煮過頭或是沖過冷水再加入湯頭, 把原本的熱湯溫度弄低了. 溏心蛋雖然對, 可是喫起來溫度也不對, 裡外落差過大.
此時才恍然悟到, 為何平時溏心蛋是剖半打開的, 不僅僅是為了好看, 也是為了裡外溫差, 溏心不會變滷蛋.
怎麼辦? 連蔥花切得不夠細我都機歪了. 看起來很認真的主廚以及很熱情親切的女侍者待會肯定來問我們喫得如何. (地下打滾內心戲: 我不想傷人, 我不是劊子手… )
同桌朋友都失望, 抬頭互問, ㄟ, 待會來問你怎麼回答?
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在台灣去一個朋友家喫飯. 朋友學廚藝很認真地花了幾天工夫準備烹煮, 熱情招待. 當晚大家都對滿桌盛宴贊不絕口, 我倒是滿肚子納悶. 可以感受到朋友認真做菜的真誠與熱情, 但是結果並不是那麼迷人啊. 我憋著.
當晚還有個美食界名人. 過了一段時間意外地和這位名人聊起那一餐, 我們看法一致, 其實沒有那麼好. 可是因為我們的身份, 對於嘗到的東西的看法往往被看得特別重, 因此說的話得特別小心謹慎.
誠實未必要傷人, 禮貌未必是虛偽. 可是怎麼在誠實與禮貌間找到平衡?
美食名人說, 只要是朋友下廚做菜一概稱賞, 餐廳的話, 就有很多眉角了. 比如要看廚師是否願意聽, 能否溝通, 可以討論. 還有, 不喜歡的料理也許有誤解廚師用意的地方, 也是我們做為一個品嘗者可以跟廚師請教交流點.
我不是美食家, 非常討厭被冠上這個名字, 但是長期寫美食, 也能理解被套上這個頭銜的原因.
和法國美食記者聊關於這方面的處理態度. 有個記者朋友當場在咖啡館找出一本雜誌, 翻到餐廳推介. 他說: 你讀讀這些文字就知道了.
有些文字只描述餐廳裝潢, 地方菜系, 廚師閱歷, 地點氛圍, 然後列出一兩道主廚拿手招牌, 沒有一句話沾到品嘗感受的個人評論. 這時候通常有兩個可能: 撰文者不喜歡菜色, 只好顧左右而言他(裝潢氣氛), 避談菜餚. 或是根本沒喫到菜, 所以無法置評.
圖片也是一個線索, 用公關圖的很多是沒親自去採訪或是品嘗, 公關稿裡的文字修修改改即可上桌.
另外一種不是餐廳評論(因為根本沒有評論), 只是餐廳資訊, 讓大家知道有餐廳開幕了, 或是推出季節新菜單了… 而不是”評論”餐廳好壞. 更說不上推薦或評論.
記者朋友說, 不是有圖片資訊上媒體就表示這餐廳是好的, 讀媒體介紹是有潛規則的. 有的只是刊登資訊罷了, 是讀者自己認為那是推薦.
這幾招我後來常用. 比如主廚來問今天用餐如何. 回答是: 我很喜歡你用的餐具, 哪個牌子的? 或是只挑好的說. 比如麵包非常好! 自製的吧? 奶油應該是手工做的?
下次當你讀到我花很多文字描述餐廳裝潢氛圍時就該知道我的意思了吧?
至於朋友請喫飯也是一律稱讚, 熱情勝過廚藝, 交情在心意, 不在手藝.
昨晚的拉麵店讓朋友去櫃台結帳, 我早早溜到外面去等, 免得被盤問, 說出不禮貌欠揍的話.
嘴巴壞一點的, 大概會說一天30碗都嫌多.
可是我沒有說. 很憋.
開店地點怎麼挑 在 阿胖胖 吃貨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今天分享嘉義📍的美食
#阿婆烤玉米
一定要等待才吃得到的烤玉米🌽❗️
還記得第一次去不知道這麼夯,下午3點到店面,居然要等到晚上22:00才拿得到,店家的地板上也都是超多一袋一袋客人選好的玉米,所以就放棄了❗️
第二次去,大約下午1:00就到店面了,店家還在用炭火還沒開店,自己就當了第一個客人,不管怎麼樣就是要吃到🤣(現在可以提早到,下午13:00可能會吃不到了)
到店面先在袋子裡選好自己要的玉米,秤重完先付錢,店家大約說15:30烤玉米才會好,不過自己那時提早15:00去就已經好了!
等的時間就可以到附近逛一逛剎時間~~~
.
📌烤玉米 一斤140元
自己買了3支剛好200元,一支大約70元
烤玉米🌽的炭香味十足,外層的烤醬厚度和調味適中,不會過鹹或過甜,不過會有微微的焦味,是可以接受的,當場熱的吃真的好吃,沒想到帶回台南冷冷的吃玉米,竟然也是意外的好吃😋
真的會越吃越唰嘴👍
.
🗣小道消息之購買攻略➡️現在大約中午11點多到12點就可以提早到店家拿號碼牌了,等現場叫號挑選玉米🌽並結帳,再來就是漫長的等待,晚來就買不到或是要等超級久❗️
也一定要記得自己的玉米🌽數量和價錢喔❗️
.
踩點日期🗓20200902
.
營業地點📍:嘉義市東區民族路312號
營業時間⏰:11:30~22:00(週二公休❌)
開店地點怎麼挑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陳寗嚴選拖把組團購:https://lihi1.cc/tMqOk
陳寗嚴選空氣清淨機:https://lihi1.cc/mdzk9
陳寗嚴選兩聲道入門組:https://lihi1.cc/uGJlf
—
在先前探討「奧客/好客」的影片下面,有位朋友留言,說他老闆丟了該影片給他看,但是他面臨的問題並不是奧客跟好客的差異,而是被附近的便宜店家競爭,所以來的客人連討論都不討論,就直接跑掉。
開店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可能隔壁的店家更便宜,或是隔壁的店員是小正妹,都有可能會發生客人走過路過直接錯過的問題。這種情況有很多可能性,有可能是店家位置選得不好,像是你在士林夜市裡面賣 Godiva 巧可力或是侯布雄米其林甜點,那可能就不太合適;也有可能你在都是小朋友逛的地方開 LV 精品店,或是在貴婦逛的地方開 99 地攤貨出清店,那也一樣不合適。這樣的情況就不是業務的問題,而是老闆經營策略的錯。
但地點選擇無誤,經營策略也沒問題,那就很有可能是店員、業務的問題了。今天來探討身為一位業務員,該如何面對客人針對價格、品質、差異的質疑。我就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哥如何在 C/P 與廉價貨聖地「光華商場」裡賣出均價十倍以上的音響器材!
#業務推廣 #商業競爭 #陳寗QA解答
──────
喜歡這支影片嗎?
本影片採用 AI 字幕,目前已開啟社群字幕,邀請你一起來讓字幕更趨完美:
http://bit.ly/SubtitleNing
感謝你的協力!
──────
本頻道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00 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