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不知道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最寵愛的女人—楊貴妃。
這位享三千佳麗寵愛於一身的美女楊玉環,死在安史之亂的逃亡路上。
美人如花隔雲端,她在日本成為歷久不衰、真正的女神。
楊玉環、字太真。李太白也好白樂天也好,都留下過形容女神貌美如花的詩詞。
日本什麼都喜歡講「三大」,歷史上的三大美女就有楊貴妃。另外兩位是小野小町、埃及妖后。
在京都的泉涌寺有「楊貴妃觀音堂」,供奉着楊貴妃的觀音。安倍晉三的老家山口縣,不單止歷代出了最多總理大臣,還有楊貴妃的墳墓。
不過,白樂天在《長恨歌》中這麼說的: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文人對於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寫了完美的結局,往後千年更是炒作連連。
網上要找楊貴妃「真正下場」的文章可謂「百花齊放」:楊貴妃逃跑到越南成為娼妓、坐上了遣唐使的船到了日本等等,各種二次創作好不熱鬧。
等等!化名晁衡的阿倍仲麻呂,不是講過因為爆發了安史之亂,遣唐使都停止了,他才被迫留在安南無法回去日本嗎?
為什麼楊貴妃要去了日本?可能因為白樂天太過受日本人歡迎了。
沒有人比白樂天寫得更柔腸百轉、耐人尋味。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楊貴妃沒有死!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海上仙山就是蓬萊。也就是東瀛。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同名的花容月貌。夢裏尋她千百度,就是妳!
白樂天在平安時代日本本來就紅透半邊天,嵯峨天皇最喜歡的書籍就是《白氏長慶集》。
這還不止。文學家金子彦二郎《平安時代文学と白氏文集》曾經編集平安時代文人大江維時佳句錄,兩國總數1110首名詩中,白居易獨佔535首。
接着再為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要是用中文搜尋,不難發現「山口百惠是楊貴妃後人」的網上文章。轉用日本語搜尋,卻發現什麼都沒有。有日本網民尋根究柢,最後發現乃中國電視台各種穿鑿附會之後的誤會。
我想到一個套路。
白樂天為李隆基楊玉環創作了不朽的愛情詩句,透過他本人的人氣流傳到日本。如同徐福成為和歌山人,楊玉環也後來居上成為知名移民。
以前的日本仰慕唐朝文化,要是楊貴妃真的來到日本可是天大的喜訊。當傳說如火如荼浸淫在醬缸N年,便煉成了「傳統文化」這個金漆招牌。
70年代山口百惠是日本最知名的女明星,人氣傳到香港以及中國大陸。2002年的電視節目,提起唐代與日本的關係,姓「山口」的山口百惠和山口縣自然脫不了關係。
老百姓心中暗喜:「美貌的日本女明星也不過是中國人嘛」—於是一傳十、十傳百,這個故事便成為都市傳說了。
今時今日,日本人仍稱呼相傳楊貴妃上岸的山口縣為「楊貴妃家鄉」,連白米都有稱為「楊貴妃神話」。
說起上來,安倍晉三是20世紀山口縣出生的人,似乎比山口百惠更加有資格,叼光跟楊貴妃成為「同鄉」呢。(按:山口百惠東京出身)
咦,山口縣不就是長州藩?伊藤博文還有其他明治維新的幕末志士原來都是楊貴妃後人呢(笑)。
圖:溝口健二1955年拍攝的楊貴妃電影,女主角是京マチ子,她的代表作還有『羅生門』『地獄門』。
🛫Kiri出沒注意🛬
https://www.instagram.com/kirita/
https://www.kiri-san.com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日本一人旅》
支持本網營運:
Payme Link:https://payme.hsbc/kirisan
Paypal Link:https://paypal.me/wongkiri
長恨歌結局 在 好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七夕不是情人節
七夕不是情人節
七夕不是情人節
蓋七夕之寓意,放在情人之間相當不恰當,此乃現代商業炒作節日中最違背本質者,也是歷來民俗專家與學者最大聲疾呼改革者。
牛郎織女的傳說,在中國歷代都有添加。到了現代社會,流傳最廣也見於現代各大童書的故事是:
「牛有一天開口,告訴牛郎去湖邊偷仙女的衣服,趁天上織女又羞又急時強迫她下嫁。但織女最後還是被王母娘娘發現,召回天庭,娘娘以玉簪畫道銀河永隔天人,只讓牛郎一年鵲橋相會一次。」
這樣的故事,無論從何角度都不適合放在情人之間:
其一是結局悲壯,非天下有情人所追求;
其二是牛郎逼婚之法,充滿古代束縛女性的貞操觀,被看到身體就要委身、被威脅就要接受,極不合宜現代平權的婚戀觀。
其實七夕最原始的面貌相當簡單,是起自詩經《小雅 · 大東》:
維天有漢,鑒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救天畢,載施之行。
此是描述牛和織女都工作不力(沒有牛郎只有牛),本份的事都沒有完成,因為是講牛不是牛郎,故全無愛情成份。
到了《古詩十九首》,開始對織女不好好工作提出解釋 —— 因為在思念牛郎了。但也僅止於此,還沒有任何故事劇情: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進入漢代,才開始加入鵲橋元素:
「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應劭《風俗通義》
《淮南子》:「烏鵲填河而渡織女」
直至南朝梁代殷芸的《小說》,方出現牛郎織女結婚的劇情。織女婚後荒廢工作,被天帝爸爸怒抓回去,只得和牛郎一年相會一次:
「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機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一年一度會。」
同時代的《荆楚歲時記》,牛郎織女被迫分開是因為牛郎欠了岳父天帝很多錢:
「牽牛娶織女,取天帝兩萬備禮,久而不還,被驅在營室是也。」
之後民間大量的折子和說書人,在歷代不斷添油加醋,以致到了民國以後故事越來越長。
牛郎偷看洗澡偷衣服的情節,最早則出現在民國初年的京劇《天河配》:
「牛郎與兄長分家,只得老牛一頭。老牛囑咐牛郎去碧蓮池,奪取織女之衣。牛郎來到碧蓮池,見仙女們在蓮池內沐浴,在水中舞姿翩翩。牛郎盜走織女的衣裳。織女追上,向牛郎索衣。牛郎要求與織女婚配。織女不願,牛郎再三要求,老牛在旁極力強調緣分早已天定,織女無奈只好應允。」
因此現今流傳的牛郎織女故事,大部分比例都是民國後具體成形的。
至於中國自古以來的七夕習俗,自然也都無愛情成份,而是未嫁女孩到廟裡向七姐/七娘媽(織女)祈求手藝的「乞巧節」,至今中國和日本若干地區都還保有此俗。
手工藝是古代女人最重要的結婚籌碼,也是持家關鍵,當為古時女性最大的自我實現,七夕之重不言而喻。
只是,一切都無關愛情。
現代商人能這麼容易將七夕附會西方情人節概念,可能源於宋朝的秦觀寫下了極浪漫的《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白居易的《長恨歌》也藉此襯托了一段愛情: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少數詩詞對中國人的心理暗示,加上西方情人節的“薰陶”,便足以在現代短短幾年間讓我們無縫接軌新的情人節概念。商業炒作情人話題,可是遠比舊社會需要的乞巧功能有效多了!
長恨歌結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夜.語錄.山居寫作》
* 留一瓣溫柔,看顧餘生:焚一縷思念,咀嚼過往:吟一闋經文,靜心靜寂。—陳文茜
* 我等候你。
我望著戶外的昏黃
如同望著將來,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聽。
你怎還不來?
希望
在每一秒鐘上允許開花。
我守候著你的步履,
你的笑語,你的臉,
你的柔軟的發絲,
守候著你的一切;
希望在每一秒鐘上
枯死──你在哪裡?
我要你,要得我心裡生痛,
我要你火焰似的笑,
要你靈活的腰身,
你的髪上眼角的飛星;
我陷落在迷醉的氛圍中,
像一座島,
在蟒綠的海濤間,不自主的在浮沈……
喔,我迫切的想望
你的來臨,想望
那一朵神奇的優曇
開上時間的頂尖!
你為什麼不來,忍心的!
你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你這不來於我是致命的一擊,
打死我生命中乍放的陽春,
教堅實如礦里的鐵的黑暗,
壓迫我的思想與呼吸;
打死可憐的希冀的嫩芽,
把我,囚犯似的,交付給
妒與愁苦,生的羞慚
與絕望的慘酷。
這也許是痴。竟許是痴。
我信我確然是痴;
但我不能轉撥一支已然定向的舵,
萬方的風息都不容許我猶豫──
我不能回頭,運命驅策著我!
我也知道這多半是走向
毀滅的路,但
為了你,為了你,
我什麼都甘願;
這不僅我的熱情,
我的僅有理性亦如此說。
痴!想磔碎一個生命的纖維
為要感動一個女人的心!
想博得的,能博得的,至多是
她的一滴淚,
她的一聲漠然的冷笑;
但我也甘願,即使
我粉身的消息傳給
一塊頑石,她把我看作
一隻地穴里的鼠,一條蟲,
我還是甘願!
痴到了真,是無條件的,
上帝也無法調回一個
痴定了的心如同一個將軍
有時調回已上死線的士兵。
枉然,一切都是枉然,
你的不來是不容否認的實在,
雖則我心裡燒著潑旺的火,
飢渴著你的一切,
你的髪、你的笑,你的手腳;
任何的痴想與祈禱
不能縮短一小寸
你我間的距離!
戶外的昏黃已然
凝聚成夜的烏黑,
樹枝上掛著冰雪,
鳥雀們典去了它們的啁啾,
沈默是這一致穿孝的宇宙。
鐘上的針不斷的比著
玄妙的手勢,像是指點,
像是同情,像的嘲諷,
每一次到點的打動,
我聽來是
我自己的心的
活埋的喪鐘。
—徐志摩
* 一切無常的,只是一個比喻;不能企及的,這裡仍然寫下事跡;不能描述的,這裡已經完成;引渡我們的是永恆的愛。—歌德
* 相見亦無事,別後常憶君。春風縱有情,桃花難再尋。—清·厲鶚
* 盼有一天的你,回看往事,可以像目睹雲朶飄過般,輕輕地,慢慢地、終而散去。—陳文茜
* 我向來習慣把所有信件都扔了,包括情書。因為情會逝,人會走,茶必涼。有一天我走過一生,也不想留痕跡。—陳文茜
* 離合悲歡,枉作相思夢,參不透鏡花水月,畢竟成空。—《長恨歌》
* 你們彼此許諾著不著邊際的詩句,遙遠的星空中,詩句撞擊,好似相會,好似擊鼓道別。
詩,終而散成碎碎的亮片,微微墜落,變成風化的歎息。—陳文茜
* 病疫、衰老、戰爭、苦難,在最終沒有差別的死亡前面停住,如同一塊無思無想的石頭,在漫長的手的雕刻琢磨下,一點一點,每一鑿、每一斧、每一次敲擊,都是修行。
眉、眼之際,還可以有多少謙遜悲憫?嘴角的上揚,還可以有多少矜持、祝福與善念的溫暖?
度一切苦厄!
還要修行多麽大的寬闊與容忍,知道在最痛的病疫苦難面前,都要謹言慎行,無一點僥倖,無一點驕矜,善待眾生,善待因果。—蔣勳
* 我流盪於生與死之間那麼多次,懂得生命的意義,因此生出出了般若花。我以為擁抱了繁華,雖知它似夢非夢,但彈指之間,花已含笑合閉。—陳文茜
* 世間本交織著深情與無情。你選擇了前者,也理解了必然的後者,前行之路上,知道這個世界為什麼需要我們活著。—陳文茜
* 活到這歲數,這樣的年齡,走過這麼多權勢誘惑
一個人還能夠如此活得單純,
如此覺醒,
如此專注於你相信的價值及愛情,
儘管過程及結局免不了遺憾
儘管行途中免不了傷痕累累
至少我的生命
還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作品。
—陳文茜
* 一隻佇立的鳥,站在石上,
不知想著什麼往日昔事,
望著春天的水暈,
它沒有等待太久,
跟著春風,飛去。
展翅高飛時,它才發現
自己的身軀,
如此寛,
如此廣。
—陳文茜
—-圖片整理:過去一個月:在台中「喜豐香」茶食店錄「茜問」,現場佈展👆 來自德國的藝術精品手工餐瓷,Hering Berlin(赫昀柏林):Flowers 山居,好友魯蛋拍鳥。
想飛。飛過滄海。
長恨歌結局 在 [閒聊] 長恨歌- 精華區BB-Lov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長恨歌,指的是山藍紫姬子寫的長恨歌。
精華區裡的介紹,似乎是出版社給的文宣資料。
所以我想一點點讀後感也許有發表的價值…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像我一樣,被以下的原因所吸引,才去看這本書的。
1.山藍紫姬子的名字很冶艷。
2.「傳說中的耽美作家」的頭銜。
3.看到書背的簡介:「…弁天原為家臣之子,和沙門是敵對的劍士。
在一場決鬥中,弁天敗給了沙門,此後即成為沙門的禁臠。」
不管怎麼說,看起來是波折的劇情,又是「傳說中」的作者寫的,
不過看完之後,就會覺得,根本是偷窺狂SM狂想曲。
情節單薄,床戲匪夷所思,結局好笑。看完之後當然不會有任何感動,
而且,也不會有什麼感覺。
那個看似波折的劇情「簡介」,事實上是從文章內容裡摘下來的。
也就是說,故事裡即以那幾句話交代兩人的關係,之後便是天昏地暗
花樣百出的SM。
至於「傳說中的耽美作家」,並非評論者附加的封號,而是編輯的文宣。
(書中的訪談有提到這件事。)
真的是不好看的一本書。如果沒有看過的話,我會建議,就別看了。
> -------------------------------------------------------------------------- <
作者: Letranger (異邦人) 看板: BB-Love
標題: Re: [閒聊] 長恨歌
時間: Tue Jun 19 15:24:45 2001
※ 引述《myrrh (天人菊)》之銘言:
: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像我一樣,被以下的原因所吸引,才去看這本書的。
: 1.山藍紫姬子的名字很冶艷。
: 2.「傳說中的耽美作家」的頭銜。
我。(舉手)
第一次聽朋友說到「山藍紫姬子」的時候在台灣還沒有看到她的書,
也不知道是這幾個字,所以那時我一直誤以為是「山嵐紫姬子」。
感覺很豔。
然後再聽說她被稱為日本的耽美女王(汗),所以對她的書充滿興趣
。(再汗)
: 3.看到書背的簡介:「…弁天原為家臣之子,和沙門是敵對的劍士。
: 在一場決鬥中,弁天敗給了沙門,此後即成為沙門的禁臠。」
至於書,我第一套看的是《女神禁獵區》。
所以對於沒有什麼劇情、床戲莫名其妙(我真的覺得那些床戲很莫名奇
妙…)、不吸引人的角色們和愚蠢的結局已經失望過一次了…(淚)
再看長恨歌就沒什麼感覺。感動當然就更別提了…
: 真的是不好看的一本書。如果沒有看過的話,我會建議,就別看了。
真的、真的是很不好看的一本書。
如果有興趣可以翻翻,不過同上建議,不看也就算了…^^b
----
嚴格來說,比女神禁獵區更讓人討厭就是了。
> -------------------------------------------------------------------------- <
作者: YocoYiin (容子吧~~) 看板: BB-Love
標題: Re: [閒聊] 長恨歌
時間: Tue Jun 19 19:31:40 2001
真的嗎??長恨歌有這麼難看啊......^^bb
我還滿喜歡它的呢!!
因為在我看過為數不多的BL小說中,它算是滿有特色的呢!!
1.H場.....(為什麼第一個就講這個^^;;;)
因為我也是被她那個頭銜吸去,二話不說買了4本的人
作者的「等級」(笑),算是相當激的了吧??
尤其長恨歌這本裡還有那個名場......
這點就看個人偏好了,總是有人口味輕,有人口味重的嘛
2.以女性為敘事主角
這點也是,雖然我很喜歡,卻被同學批評為
「BL小說幹嘛要搞個女的出來」的一點
可是我很喜歡澪呢!!她那種官家大小姐的激烈個性寫得不錯
原本有些老套的故事因為她而增色不少呢!!
結論::
長恨歌是一部特色鮮明的作品
這種作品常常,不是很被討厭就是很被喜愛吧??
--
個人的小小觀感
--
內、有、精、神、病、患
重度二次元禁斷症候群患者,無傳染性,人畜無害,唯請勿隨意接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