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況轉播 #拾穗
女主人做料理,男主人做麵包,開一間像京都巷弄裡的雅緻夫妻店,是 「拾穗 Bakery & Kitchen 」創辦人莎莎(呂甯期)的理想。「可是我們還沒結婚啦哈哈哈哈!」莎莎硬要補充說明。
躺著也中槍的男主人,是大熊(周俊宏)師傅,最近店裡一款可愛爆表的「熊爸爸」麵包,靈感是他,製作者也是他,圓鼓鼓的熊鼻子是菠蘿,無辜的表情底下是馬達加斯加香草卡士達與紅酒草莓乾。卻也不只是裝可愛,另一款新品「曬太陽黑米法國」,是揉和老阿嬤菜脯與自然農法黑米的台灣味歐包,菜脯沉沉的鹹香實在太涮嘴,太討人喜歡了。
拾穗七歲了,在這上小學的年紀,他們改頭換面,重新出發。CI識別變優雅了,室內裝潢變明亮了,綠灰交錯的老石磚,杏白雲彩的油漆,和淺銀亮面的鍍鋅板搭得剛剛好,木椅和亞麻桌布一進場,花束一點綴,就氣質出眾。人可以舒舒服服待著的空間。
好的麵包和好的料理,是天生絕配。大熊師傅待過苗林行的烘焙坊「Le Gout」,技巧紮實,和洋皆通,拾穗的麵包不僅是附近住民的好厝邊,也供應給「興波咖啡」等知名餐飲店家;莎莎主廚則一路在廚房磨練技藝,曾任職於「Nonzero 非零餐廳」與樂沐短暫進駐台北的「格蘭公園」。
看到Nonzero就明白了呀!莎莎主廚的料理,真誠、良善、不做作,雖是輕鬆的家常菜、酒館菜,卻能用適切的烹調手法凸顯食材美好的風味。食材用得好,莎莎勤跑產地,愛做研究,菜單上列出的食材自信滿滿,嚐在嘴裡精神抖擻;烹調也有想法,熟度、質感拿捏得宜,調味適度提點,該下功夫的地方也不手軟,完全吃得出用心。現在出門吃飯最喜歡這種簡單又不簡單的小館子了。
喜歡白柚沙拉,上頭的燒烤金嵐蝦甜脆鮮活,風味飽滿,原來是嘉義布袋的生態養殖蝦;也喜歡青花筍,煎炒得焦香,蘸裹上溫泉蛋與融化的馬背起司,醇厚對比爽脆。還特喜歡一道番茄,去皮烤熟的彩色小番茄酸鮮濃美,溫熱的樹番茄醬汁再堆疊上酸甜,番茄的飽和度被調到最高了,美味還能更上層樓:煎出焦皮的馬背起司,酥脆黏牙、鮮鹹涮嘴,和番茄與樹蕃茄送作伙,太相親相愛了,最後再請出法棍麵包,刮一刮盤底的醬汁,吃乾抹淨。
紐西蘭特級羊肩肉,直火燒烤,粉嫩柔軟,切成薄片後,和花椒油、麻辣底料、花生碎拌在一起,那香味之勾人!花椒油、麻辣底料都是莎莎自製,花椒油用上雲南大紅袍、台東山椒、花蓮野生花椒、馬吿、胡荽子等等香料,麻辣底料則混合大辣椒、魔鬼椒、朝天椒、糯米椒等七種辣椒,並且皮跟籽分開烘乾再調和。辛香繁盛,鮮鹹有味,卻不遮蓋羊肉的風采,是一道討喜的「口水羊」,也適合下酒。
粗粗捲捲的手工麵,彈韌媲美刀削麵,如此強勁的麵體,莎莎用魚高湯、蝦高湯與蛤蠣高湯煮二十分鐘,把鮮美都煨進去了,再摻一點麻香辣醬,裝飾以燒烤一本釣軟絲,就是渾厚豪邁的一盤好麵,軟絲甘甜,麵條彈牙,吃著爽快。
醬燒牛舌則蘊含不合比例的細工。採用芸彰牧場的牛舌,先熬四十八小時的牛肉褐色高湯做底,與馬鈴薯、紅蘿蔔、洋蔥、御鼎興醬油、TERRA哥倫比亞巧克力磚一起燉煮;醬汁則另用牛高湯與牛舌,燉煮後打成泥,調入巧克力磚,進烤箱烤到焦糖化;再將醬汁與燉好的牛舌一起置入真空袋中蒸煮;上菜時再刨上巧克力。最終成品,入口即化,濃而不膩,巧克力起到增稠的作用;一旁的配菜,則是異常美味的烤地瓜,來自斗南農場,不過是烤二次:先整條烤,切片後撒上鹽與胡椒再烤,就外脆內綿,彷彿滲出蜜來般香甜。
重生的拾穗,一半是烘焙坊(週日至週三),一半是餐廳(週四至週六)。一人一半,感情不會散,料理與麵包這麼速配,一定也會手牽手找到更多喜歡他們的客人。
拾穗 Bakery
拾穗 Kitche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鋅 粉 漆 鍍 鋅 漆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職業醫學】~ 造船業可能的風險
週末騎騎ubike,沒想到還可以經過造船廠!印象中,只覺得高雄是造船、拆船的重鎮,原來北部也有造船廠⋯⋯真是長了見識⋯⋯
在光鮮亮麗的船舶後面,從業人員可能會面臨到什麼樣的健康風險呢?
我們就來看看吧⋯⋯
因為造船包含了很多的工序及接觸到的材料,所以好像什麼都會沾到一些,下面的說明都用概要簡述,以免版面太雜亂,對其中的議題有興趣的,可以再點進相關的延伸閱讀中。
1. 重金屬:主要都是作為防鏽的塗層或焊接的材料
* 鎘(Cadmium):常出現在鍍鎘的鋼材,或一些焊接的材料中。
急性:吸入高劑量的鎘會造成嚴重的「肺臟損害」。
慢性:長時間地暴露於含低劑量鎘的空氣、食物或水,會造成鎘累積於腎臟並可能導致「腎臟」疾病的產生。其他的長期影響,則是「肺」的損傷和「骨骼脆弱」(痛痛病)。
* 鋅(Zinc):主要在鍍鋅的鋼材,和含鋅的塗料中。
急性:吸入大量的鋅(如:粉塵或煙霧)可能會導致一個特殊的疾病,稱為「金屬煙燻熱」。
* 鉻(Chromium):主要用在顏料之中
急性:吸入高濃度的六價鉻會造成鼻粘膜疼痛、鼻塞、流鼻水及呼吸問題,如氣喘、咳嗽、呼吸急促。(黏膜刺激性)
慢性:長期接觸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為人類的致癌物。
* 錳(Manganese):常在焊條中出現
慢性:最可怕的就是會產生「巴金森氏症」
* 鐵(Iron):船身的鋼材中就會有鐵
慢性:在吸入船身拋光或研磨的粉塵或是焊接時的金屬燻煙後,長期會產生鐵質沈積症(siderosis)。
想了解更多有關焊接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電焊工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blog-post_26.html
2. 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FRP)
現在為求材質的堅固及輕量化,在遊艇常會使用的就是FRP,在使用上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接觸性皮膚炎」及「苯乙烯對神經系統的傷害」。
特別是遊艇製造時,常使用的工法是「手積層製造」,然而因為這樣作業的方法是「開模式」,顧名思義,作業沒有密閉,所以局部的排氣以及個人防護具要更加注意,以免造成長期暴露的職業傷害。
想了解更多有關FRP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接觸「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FRP) 」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10/FRP.html
3. 石棉(Asbestos)
以前用在管路的隔熱,是很普遍的材質,現在因為知道其健康的危害,已經用的很少了,然而在拆船業,還是可能會碰到石棉,要注意呼吸道的防護;否則,在數十年之後,可能會出現「石棉肺」、「惡性間皮瘤」等疾病,這時候再去反省幾十年前沒戴呼吸防護具就來不及了!
更多有關台灣石棉使用的歷史及資料,可以參考這篇:
〖工業發展史中的致命粉塵:台灣石綿職業病〗
http://bit.ly/2V22VwH
4. 油漆顏料(Paints)
為了船身的美觀、保護漆面下的材質,「油漆」在造船業一定不能少,甚至就如前面提到的,會加一些重金屬,來達到特定的目的,如:防鏽。
在油漆施作時,主要會影響到健康的有以下三個:
A. 揮發性有機溶劑
B. 顏料中的重金屬
C. 粉塵
而這些健康風險,又可能因為後面提到的「局限空間」,造成通風不良、濃度累積,造成更嚴重的風險。
想了解更多有關油漆工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油漆工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10/paint.html
5. 局限空間(Confined Spaces)
在船艙內施作相關的工程時,其實就算是一種「局限空間」;法規中的定義如下: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19-1 條:
局限空間,指非供勞工在其內部從事經常性作業,勞工進出方法受限制,且無法以自然通風來維持充分、清淨空氣之空間。
可能產生的風險有:
物理性危害:
如:墜落、感電、掩埋/溺水、夾/捲、熱傷害/冷傷害。
化學性危害:
如:缺氧、急性化學中毒、火災、爆炸。
想了解更多有關局限空間作業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局限空間作業的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06/confined-space.html
※ 最後補充一下,在美國OSHA的統計資料,造船及修船業中,造成最多死傷的,其實是船塢的污水處理系統 ~ 硫化氫中毒。(因為其他即便產生職業病,也不會一下子就死亡!)
參考資料:
https://www.osha.gov/SLTC/shipbuildingrepair/hazards.html
如果想看中文的,我之前也有整理一篇: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07/H2S.html
※ 結語:
看起來好像很可怕,怎麼那麼多危害物質,其實最重要的就是
「通風」&「個人防護具」
通風能做好,危害物質的濃度低;再配合適當的防護具,就可以讓風險降到合理的範圍。
所以大家應該多去了解工作中可能的風險,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無知則無懼」,多了解以後,自然就會去找出趨吉避兇的方法,而不是在現場傻傻地吸好吸滿。
(有人看到最後嗎?可以猜猜看這是ubike騎到哪兒可以看到的風景唷)
〖參考文獻〗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Safety and health in shipbuilding and ship repair (2019 revised)"
https://www.ilo.org/…/d…/normativeinstrument/wcms_618575.pdf
鋅 粉 漆 鍍 鋅 漆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職業醫學】~ 造船業可能的風險
週末騎騎ubike,沒想到還可以經過造船廠!印象中,只覺得高雄是造船、拆船的重鎮,原來北部也有造船廠⋯⋯真是長了見識⋯⋯
在光鮮亮麗的船舶後面,從業人員可能會面臨到什麼樣的健康風險呢?
我們就來看看吧⋯⋯
因為造船包含了很多的工序及接觸到的材料,所以好像什麼都會沾到一些,下面的說明都用概要簡述,以免版面太雜亂,對其中的議題有興趣的,可以再點進相關的延伸閱讀中。
1. 重金屬:主要都是作為防鏽的塗層或焊接的材料
* 鎘(Cadmium):常出現在鍍鎘的鋼材,或一些焊接的材料中。
急性:吸入高劑量的鎘會造成嚴重的「肺臟損害」。
慢性:長時間地暴露於含低劑量鎘的空氣、食物或水,會造成鎘累積於腎臟並可能導致「腎臟」疾病的產生。其他的長期影響,則是「肺」的損傷和「骨骼脆弱」(痛痛病)。
* 鋅(Zinc):主要在鍍鋅的鋼材,和含鋅的塗料中。
急性:吸入大量的鋅(如:粉塵或煙霧)可能會導致一個特殊的疾病,稱為「金屬煙燻熱」。
* 鉻(Chromium):主要用在顏料之中
急性:吸入高濃度的六價鉻會造成鼻粘膜疼痛、鼻塞、流鼻水及呼吸問題,如氣喘、咳嗽、呼吸急促。(黏膜刺激性)
慢性:長期接觸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為人類的致癌物。
* 錳(Manganese):常在焊條中出現
慢性:最可怕的就是會產生「巴金森氏症」
* 鐵(Iron):船身的鋼材中就會有鐵
慢性:在吸入船身拋光或研磨的粉塵或是焊接時的金屬燻煙後,長期會產生鐵質沈積症(siderosis)。
想了解更多有關焊接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電焊工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blog-post_26.html
2. 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FRP)
現在為求材質的堅固及輕量化,在遊艇常會使用的就是FRP,在使用上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接觸性皮膚炎」及「苯乙烯對神經系統的傷害」。
特別是遊艇製造時,常使用的工法是「手積層製造」,然而因為這樣作業的方法是「開模式」,顧名思義,作業沒有密閉,所以局部的排氣以及個人防護具要更加注意,以免造成長期暴露的職業傷害。
想了解更多有關FRP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接觸「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FRP) 」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10/FRP.html
3. 石棉(Asbestos)
以前用在管路的隔熱,是很普遍的材質,現在因為知道其健康的危害,已經用的很少了,然而在拆船業,還是可能會碰到石棉,要注意呼吸道的防護;否則,在數十年之後,可能會出現「石棉肺」、「惡性間皮瘤」等疾病,這時候再去反省幾十年前沒戴呼吸防護具就來不及了!
更多有關台灣石棉使用的歷史及資料,可以參考這篇:
〖工業發展史中的致命粉塵:台灣石綿職業病〗
http://bit.ly/2V22VwH
4. 油漆顏料(Paints)
為了船身的美觀、保護漆面下的材質,「油漆」在造船業一定不能少,甚至就如前面提到的,會加一些重金屬,來達到特定的目的,如:防鏽。
在油漆施作時,主要會影響到健康的有以下三個:
A. 揮發性有機溶劑
B. 顏料中的重金屬
C. 粉塵
而這些健康風險,又可能因為後面提到的「局限空間」,造成通風不良、濃度累積,造成更嚴重的風險。
想了解更多有關油漆工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油漆工的職業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10/paint.html
5. 局限空間(Confined Spaces)
在船艙內施作相關的工程時,其實就算是一種「局限空間」;法規中的定義如下:
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第 19-1 條:
局限空間,指非供勞工在其內部從事經常性作業,勞工進出方法受限制,且無法以自然通風來維持充分、清淨空氣之空間。
可能產生的風險有:
物理性危害:
如:墜落、感電、掩埋/溺水、夾/捲、熱傷害/冷傷害。
化學性危害:
如:缺氧、急性化學中毒、火災、爆炸。
想了解更多有關局限空間作業的風險,可以參考這篇之前寫的文章:
〖局限空間作業的風險〗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06/confined-space.html
※ 最後補充一下,在美國OSHA的統計資料,造船及修船業中,造成最多死傷的,其實是船塢的污水處理系統 ~ 硫化氫中毒。(因為其他即便產生職業病,也不會一下子就死亡!)
參考資料:
https://www.osha.gov/SLTC/shipbuildingrepair/hazards.html
如果想看中文的,我之前也有整理一篇:
https://fmomdoctorchen.blogspot.com/2017/07/H2S.html
※ 結語:
看起來好像很可怕,怎麼那麼多危害物質,其實最重要的就是
「通風」&「個人防護具」
通風能做好,危害物質的濃度低;再配合適當的防護具,就可以讓風險降到合理的範圍。
所以大家應該多去了解工作中可能的風險,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無知則無懼」,多了解以後,自然就會去找出趨吉避兇的方法,而不是在現場傻傻地吸好吸滿。
(有人看到最後嗎?可以猜猜看這是ubike騎到哪兒可以看到的風景唷)
〖參考文獻〗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
"Safety and health in shipbuilding and ship repair (2019 revised)"
https://www.ilo.org/…/d…/normativeinstrument/wcms_61857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