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寵幸 @lovemerojp 跟著我們去酒莊
嗚欸用過的水杯已經五款以上了
如果說只能帶一個來美國
就是日本Meroware
當初在找水杯
從眾多的卡通圖案裡看到它
圓滾滾不倒翁造型
看起來舒服的顏色
這豈不就是我要的質感水杯🤩
Meroware 幫自己每款嬰兒用品取名字
就像父母為自己的寶貝孩子取名字
光是這點就感受到Meroware對自己的產品有特別的專屬的愛
#Alice學飲杯
嗚欸四個月開始吃副食品
沒事就會讓她練習喝點水順便漱口
這個成長型的水杯
可替換吸管吸頭配件
一瓶三用從小用到大
不浪費又實惠
胖嘟嘟的不倒翁造型
不經意揮揮、不刻意放倒
她就會晃一晃立即振作站起來
堅毅不屈的個性我欣賞
太可愛了
瓶身為Tritan材質
不易卡色,維持清澈透明
才不會看起來舊舊髒髒的
杯底跟杯身包覆厚厚的pp 膠
非常耐摔
嗚欸現在還不太會輕放
還會突然鉛球式鬆手
這個杯子摔了一個月
目前外表還跟蛋殼肌一樣無瑕
可可愛愛的奶嘴頭造型吸嘴
材質為食用級矽膠
QQ的很好咬
按摩牙齦減輕長牙不適
斜角吸嘴只要輕輕一扶就能喝到水
嗚欸第一次拿Alice喝水時
完全不需要教
一拿就立刻完美姿勢飲水
除了水杯很符合人體工學
媽媽平時就讓她練習抓不同的東西也有幫助
#Lily保溫罐
這款外觀也是很可愛啊😍
圓角胖胖的超喜歡
316 不鏽鋼,長效保溫、無異味、安全
三層真空保溫保冷
防漏設計湯湯水水不怕漏
厲害的規格是基本的
真正讓我愛慕Lily
是她擁有預熱就變色的隨和性格
食物溫度高於50度
Lily就會逐漸轉為白色
保護寶寶不燙傷唷
我曾經試吃完覺得ok就喂嗚欸
沒想到疏忽嬰兒貓舌頭
燙得她秒噴飯
帶寶寶出門
常常就是一整天
有保溫罐非常方便
寶寶隨時有熱熱的飯可以吃
保溫罐不只裝寶寶的東西
什麼都可以裝
非常實用
以上兩款先介紹給大家💕
上次po動態已經被問會不會開團
已主動聯絡代理商
會持續追問😆
有消息會立刻通知妳們的😍😍
鉛球材質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左營國訓太陽能跑道助威,可日儲3200度電量,拼東奧開飆!! (01/18/2020 蘋果日報)
“..... 太陽能發電的直線風雨跑道是配合政府綠能政策,在跑道的正上方鋪設2964片太陽能光電板,每天可儲存約3200度的電量,屋頂承建廠商和台電簽約20年,將每天儲存電力賣回台電,初估每年廠商可賺進1200萬台幣,其中3%約36萬回饋國訓中心做為統籌經費使用。....."
(黎建忠╱高雄報導)2020東京奧運將於7月24日開幕,台灣國家訓練中心自去年7月動工的全台首座「太陽能發電的直線風雨跑道」,昨天正式啟用,直線跑道全長193公尺,共有13條跑道,選手不論4月梅雨或7月酷夏,都能有舒適的戶外環境訓練,舉重女神郭婞淳、田徑鄭兆村、體操王子李智凱昨天都為啟用典禮站台。
國訓中心投入4900萬元經費整建跑道,包括將原本室外跑道的PU材質全部重新鋪設,再搭配鉛球場地遷移。太陽能發電的直線風雨跑道共20公尺寬,有8條跑道、2條體能測試跑道、2條軟跑道、1條沙坑跑道。
太陽能發電的直線風雨跑道是配合政府綠能政策,在跑道的正上方鋪設2964片太陽能光電板,每天可儲存約3200度的電量,屋頂承建廠商和台電簽約20年,將每天儲存電力賣回台電,初估每年廠商可賺進1200萬台幣,其中3%約36萬回饋國訓中心做為統籌經費使用。
田徑培訓教練、台灣男子100公尺前紀錄保持人易緯鎮說:「高雄天氣是很好,但3月開始就很熱,以前選手都是在大太陽底下大概練10分鐘就頭昏眼花,訓練效果不好,總算有半室內的場地幫助很大,軟跑道對於跳步的選手也很有用,沙坑跑道可以讓所有在國訓的運動員訓練肌耐力。」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sports/daily/20200118/38549660
♡
鉛球材質 在 罕病歌手Seven-向麻煩say"Y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身上的毛病非常多
涵蓋範圍從頭到腳
今天來整理一下頭部的症狀與護理心得
希望對大家能有一些小小的幫助
我經歷的頭部症狀可分三類
一. 頭痛
二. 頭暈
三. 頭部悶脹
先來談頭痛
頭痛又分成幾種痛法
1. 偏頭痛(左側或右側或雙邊) 持續性或間歇性的痛感,有時如鞭抽,有時如被重力擠壓的疼痛感,或像被重物捶打。
2. 後腦勺痛:大部份後腦勺痛都是持續性的痛覺,後腦勺痛,會伴隨頸部僵硬,感覺頭和脖子都被綁住了,
3. 頭部中心痛:如腦中放了鉛球,轉頭/低頭/仰頭,都會牽引到頭部中心引起劇痛。這種痛法通常混雜暈眩,易有噁心想吐的感覺。
4. 劇烈頭痛時完全無法思考,痛到吐,躺也不是,坐也不行。頭痛不會致命,但痛起來真的會讓人很想死啊。
二.頭暈
1.暈眩的終極症狀就是:躺著天花板都在轉,天旋地轉,噁心嘔吐。
2.姿勢性的暈眩(走路無法走直線/起身/轉身/彎腰/快速移動(坐遊樂設施/反方向的車廂座位),所以,別約我去坐咖啡杯或雲霄飛車,那會要我的命。
三.頭脹
頭脹沒有分等級,脹痛感就像頭殼裡被灌飽了氣,塞住了,有時感覺頭脹到快爆炸,我常跟朋支說"拿針給我,我要刺一下我的頭讓它消氣….",頭脹痛時這時通常會出現耳鳴,易暈眩。
頭痛/脹/暈,就是我生活日常的基本配備。請別邀我去搭船,因為我在陸地跟在般上一樣,且一輩子下不了船哪~
接下來分析一下引發頭痛/痛暈/頭脹的內外在因素。
1. 我的心臟無力,血液循環不良,又長太高,不能運動,頭部易缺氧。
2. 我的耳朵平衡功能不好也會導致暈眩,以及右眼全盲,也會引影視差和走路的平衡感,這些都是暈眩的因素之一。
3. 血壓變化時,也是頭痛/暈/脹的導火線
4. 我有朋友幾度頭痛昏倒送醫,兩家醫院都說是動脈栓塞,直至腦壓過高導致視神經受損失明,轉至第三家醫院才查出是少見的靜脈栓塞,在頸部裝了支架才改善頭痛症狀。
5. 睡眠不足:長期睡眠不足,睡眠品質不好,或太晚睡(十點過後就算晚睡)都是常期頭痛/脹/暈很可能的起因。
6. 睡眠環境也很重要。好比我一個人獨居,正是因為家人作息不同,我對環境的敏感度太高,經常無法好好睡覺。母親晚睡,父親早起,他們不睡我也睡不著,他們起床我也無法繼續睡。但病人睡眠本就困難,家門口又是公車道,樓下有7-11,於是從早到晚感覺沒有片刻寧靜,很難好睡。如何好睡要寫另外一篇,今天不談。
7. 過度的日曬/中暑(其實中暑並不一定要高溫日曬,像我是易中暑體質,只要溫差大就會中暑,因為平常我已經很少晒太陽,無法在烈日下久待,心血管會立刻不適,但如夏天高溫,從冷氣房走到室外,較大的溫差就會中暑,引起頭痛/悶/暈。
5. 吹冷風:電扇/冷氣出風口不可以對著頭部直吹,或在戶外吹太久的冷風,要不頭痛很難。偏偏我的頭不能戴帽子,因為頭被包住,氣不通,也會頭痛。
6. 馬尾綁太緊,或髮夾也會引發頭痛。
7. 手機不可講太久,或耳罩式耳機戴太久,這些行為也會引發慣性頭痛。睡覺時手機不可放床頭或枕邊。
8. 聲音(小孩尖叫聲/持續的哭聲/音響的重低音,以我目前的狀態,連坐捷運都會避開旁邊有小孩的座位,因為孩子隨便叫兩聲,我就頭痛了。抱歉~阿姨病很重,只能對小孩敬而遠之。
9.過度用腦也會頭痛。以前當活動企劃時,必篢在時限中交企劃或文案,塦力和緊張,也是導致頭痛的主因。沒有靈感時,我會去公園溜滑涕,呼吸放空,再回戰場。
寫的很亂,辛苦各位看官了。
沒關係,我亂寫你們亂看,看多少算多少都行!
如何避免和改善頭痛/脹/暈
1. 睡眠充足,睡眠品質要好(不是睡多,是睡得好。)
2. 避免持續性的噪音環境(居家中的馬達聲也是噪音之一哦!比方說:過舊的冷氣會吵死人~)
3. 室內空氣要流通,避免悶熱(若家中有供奉神明桌,長年點香對氣血循環不好的人也會導致頭頭/脹/暈) 我有朋友家裡是長年香不能斷,我每次去他家都快窒息,待在陽台比待在客廳舒服。感謝神,我全家是基督徒,不然我這種體質,日子很煎熬了。如果家中長年需點香,記得室內空氣一定要流通。
4. 水份補充要足夠。水喝不夠,血液過濃稠,氣血循環不好,也易讓頭部缺氧導致悶痛。
5. 每天持續的運動(健身操,走路,氣功)身體要活動,循環代謝才會好。愈不動,痛愈多。
6. 同一姿勢不可定格太久(盯在電腦前過久,肩頸僵硬也會導致頭痛/悶)
7. 按摩:通常這是最快可以立即消除我頭痛的方式,不想吃止痛藥,找到合適的按摩師,舒緩了頭肩頸部,疼痛會減緩。
8. 熱敷:用局部熱敷墊,放鬆肩頸的肌內,熱敷幫助循環,洗澡時熱水沖背,有時也能改善頭痛/脹。泡澡也不能泡太久,也會頭暈。
9. 隨身攜帶薄荷產品(百靈油/涼鼻舒/)這是我出門不能少的,頭部不適時,擦一些在人中,呼吸時有清涼味道可以減緩暈眩,擦一些在太陽穴(小心別離眼睛太近),或抺一些在額頭的髮際邊,都能稍微舒緩不適。
10. 頭暈時喝可樂,這一招是朋友教我的,有時還挺有用的。頭脹頭暈時感覺氣都悶住了,喝有汽的飲料有時胸悶都能舒緩,但不會每次都有效。
11. 枕頭不對也會引發頭痛。過軟或過硬,高度不合,枕頭的材質也都會影響睡眠和頭部的舒適。枕頭千萬不能一顆睡十年,要定期更換,且要視個人脖子的長度來選擇。一個合適的枕頭,能改善睡眠和減少頭痛,所以買枕頭的錢我不會省,因為影響太大。
12. 刺激性的食物要節制,酒喝多了不頭痛也難。
13. 我包包裡隨身也帶刮痧板,頭痛時刮一刮頭部的穴道也能舒緩。
14. 手指有些穴道平常多按摩也有幫助,但要持之以恆。
15. 用按摩梳常梳頭,也能幫頭部循環和減少頭痛。
16. 壓力的調適。
我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
以上所述純粹是我當職業病人的多年心得
但當了病人有個自覺
對自己的病狀一定要能清楚地去感知和學習描述
否則醫生問你哪裡痛?只說頭痛,至於怎麼痛?痛多久?都無法回答,醫生也很難判斷。
老話一句
身體是自己的,病苦也是自己在承受
哪裡不舒服,自我觀察很重要,能多給醫生一些線索,才能找到正確的病因和療法。
祝福大家,
沒病沒痛沒煩惱!
有病有痛也要想自己開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