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熱騰騰的新書啦~ 感謝商周出版社。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的作者自序。
.
PS:因為疫情的關係,不會有見面會或簽書會等活動,但大家還是可以買書來晴康找我簽名喔。
.
【邀請自然醫學醫師進駐你的家】自序
.
提起「健康」,許多人第一個念頭聯想到的就是不生病;因此,只要離醫院和醫師越遠,彷彿就等於自己是處於健康的狀態。然而,如果不想進出醫院,那麼就不得不重談「預防勝於治療」的老話;或者要請問,各位讀者是否真的有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保健養生、追求身心靈平衡的生活態度呢?
.
在台灣,只要提到自然醫學,似乎就聯想到健康食品;或是「中醫+營養學=自然醫學」的概念,這讓我感到相當的遺憾與無奈。自然醫學的領域是何其豐富淵博,但是台灣民眾接觸到的資訊實在是太少。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近年來每年編列給國家輔助與另類醫療中心(NCCAM)的研究預算,都在總預算的百分之四十左右,顯示出美國對主流醫學以外療法的重視性。而正統自然醫學目前在台灣推廣的難度,就好比台灣要加入WHO一樣,如此艱辛與尷尬的處境,更是令我感慨萬千。
.
因此,作者在下我——Dr. Wang能做的,就是從多年臨床與學術經驗中擷取最精華、又能落實於生活中的部分,彙整成這一本書,希望帶書回家的讀者能夠像聘請一位私人專屬的自然醫學醫師一樣,時時刻刻常保對健康的想望與自我提醒——其實,這和自然醫學的論點是非常相契的,因為雖然身為一個自然醫學醫師,但我始終相信,真正的健康或治療並不是只存在於「醫院」的活動,而是讀者或病人是否能從生活中真正貼近自然醫學,進而常保健康。
.
於是,我把本書的核心設定在「自然醫學居家保健DIY」——尤其是「居家性」。乍看之下主題雖簡單明瞭,但是在實際上,搜尋資料跟寫作的過程卻是困難重重。因為自然醫學博大精深(廣義的自然醫學是「非西醫的任何處方或療法」都可納入之),而且近年台灣陸續可見許多自然療法相關的書籍,內容大多過於廣博又精深,讓人不知從何讀起,更別提到在生活中落實的可行性。因此,寫這本書過程中最大的困難,不外乎如何篩選出實用、又方便居家施行的療法,過於複雜或是材料難覓、在施行上較困難的藥草或食療,在這邊只好遺珠了,目的就是不希望本書為了周全而失焦,反而讓讀者更難貼近自然醫學。
.
而本書除了提供人人都可在家嘗試的簡易保健良方外,也搭配了自然醫學的入門介紹,以及自然醫學相關的原理、哲學與思考。其中我分享最多的不外自然醫學最特別且獨有的臨床經驗——「好轉反應」現象,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建立正確的自然醫學知識來保護與幫助自己。
.
以一個自然醫學醫師的角度來看,我只是很單純地希望透過這一本書能讓自然醫學從醫院走進你我的家中,讓讀者在最自然並且經濟的情況下,可以自己做基本的居家保健處理。另外,我也在在考慮到中文讀者的閱讀便利性,捨棄外文書以症狀英文字母的排列法,改以療法的分類直接帶領大家認識自然醫學;文筆上也力求輕鬆易懂,因為,我認為專業並非建立在艱澀難懂的文字之上,也不需要把生理學課本裡的內容照本宣科地抄寫過來。寶貴的專業知識可以透過輕鬆的方式來學習,而最終的目的仍是希望讀者能真正吸收、了解,並且樂於接近自然醫學。
.
承蒙商周出版社藍萍姊的抬愛,讓我有機會可以推出自己的第一本談自然醫學的書給全世界的華人。當然,變化萬千的當下,無論醫學與科技的新知都是瞬息萬變,今天獲得肯定、認同的情報,到了明天就未必仍是王道;更何況在自然醫學的領域,每個好的醫師皆各有所長,在臨床上的經驗跟洞見可能不一定全然相同,但卻都是獨特且尊貴的。
.
由於我本身在醫界還算後輩,雖分享了在當下個人認為最切確的自然醫學資訊與個人臨床經驗,但是也非常歡迎對自然醫學有興趣的朋友們,大家共同來切磋研究、成長,讓自然醫學能夠更發揚光大。
.
最後,我必須提醒各位讀者,本書所提供的檢測和保健之道,並不能完全取代主流醫學,當你有所急症或其他應該看醫生的情況,還是要乖乖上醫院報到喔!
.
感謝
.
這本書能夠順利完成,要特別的感謝以下幾位:
.
感謝美國國寶級自然醫學醫師、巴士底爾(Bastyr)大學創校校長Dr. Joseph Pizzorno對我的期許與厚愛。
.
感謝我在CCNM所有的老師們所提供的教材與資料。
.
感謝我在CCNM的同學以及好友Dr. Irene Karatzas, N.D.、Dr. Eva Kresz, N.D.、Dr. David Shih, N.D.(石佳弘醫師),還有來自橋港大學的學妹Dr. Hsin-Ping Tsai, N.D.(蔡昕玶醫師),幫助我在資料上的搜尋與完整。
.
特別要感謝的是李德初醫師、游敬倫醫師與石佳弘醫師百忙中還幫本書監修,讓書中的內容更加的完善與完整。感謝幫我寫推薦序的李德初醫師、游敬倫醫師、黃如玉醫師、歐忠儒博士,和推薦本書的江守山醫師以及連永祥中醫師。
.
還要感謝藝人朋友—邰智源的推薦,謝謝邰哥從我讀高中時一直以來給我如兄長般的的支持。
.
同時也要感謝我的病人們,給我寶貴的臨床經驗。
.
感謝名作家貓眼娜娜,在寫書的過程中給我中文修飾用詞上面的幫助,讓這本書更容易閱讀。
.
最後要感謝我的父母,對我在自然醫學之路上面的支持。
.
這本書的完成,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的力量,因此,這是一本屬於大家的健康書,感謝大家。
.
王永憲
加拿大自然醫學醫師、美國自然醫學會認證醫師
晴康身心靈中心執行長,幻宇宙心流—量子轉化創始人
.
備註:基於台灣法規的關係,王博士現在並沒有在台灣從事任何自然醫學相關的看診與諮詢。基於對自我成長的要求與追尋,王博士目前提供的是能量相關的「量子深層意識轉化」身心靈服務。有興趣的讀者歡迎追蹤臉書粉專與社群,謝謝。
.
.
#自然醫學DIY
#商周出版
.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1870?sloc=main
.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www.cite.com.tw/book?id=89655
.
誠品網路書店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18562682065677007
.
金石堂
.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2014150513363?zone=book&lid=book_class3_gfg&actid=WISE
量子醫學英文 在 多益達人 林立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事英文】
Chinese scientists pioneer monkey cloning
中國科學家搶先成功製造出複製猴
Scientists in China have successfully cloned two monkeys, the latest step in the country’s ambition to become a global scientific leader.
中國科學家們成功複製出兩隻猴子,懷著雄心壯志朝成為全球領先科學大國的目標再邁出了最新的一步。
The genetically identical long-tailed macaques born in Shanghai last month, called Zhong Zhong and Hua Hua, are the first primate clones produced through the method that made Dolly the sheep in Scotland in 1996. Their names are a play on the phrase Zhonghua, which means Chinese nation or people.
這兩隻基因相同的長尾獼猴在上個月誕生於上海,取名為中中和華華,它們是自1996年第一隻複製羊「桃莉 (Dolly) 」在蘇格蘭誕生以來,用同樣方法複製出來的首批靈長類動物。牠們名字的寓意為「中華」,即中華民族或中國人民。
Although the cloning method, known as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 is almost routine in mammals such as sheep, cattle and mice, it has been extremely difficult to replicate in primates. Previous efforts with monkeys often resulted in clones that did not develop properly as embryos or died shortly after birth.
雖然被稱為「體細胞核移植 (SCNT) 」的複製方法用於羊、牛和鼠等哺乳動物已近乎尋常,但在靈長類動物身上極難應用。以前複製猴子的嘗試往往只能得到無法正常發育的胚胎,或者在出生後很快夭折的動物。
Now that SCNT cloning has been achieved with primates, human cloning is possible, said authors of the study, which i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Cell.
相關研究報告發表於《細胞(Cell)》這本學術期刊上,且其作者們表示,既然靈長類動物已經實現了體細胞核移植複製,人類複製是有可能的。
“The technical barrier is now broken. In principle [this method] can be applied to humans,” said Mu-ming Poo, a co-author, from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entre for Excellence in Brain Science and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But, he added, “we cloned [the macaques] to produce animal models useful for medicine, for human health. There’s no intention for us to apply this method to humans.”
「技術障礙現在被突破了。原則上(這種方法)可以應用於人類,」來自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慧技術卓越創新中心(CEBSIT)的聯名作者蒲慕明表示。但他補充稱:「我們複製(這些獼猴)以培育用於醫學、服務於人類健康的動物模型。我們並沒有意圖將這種方法應用在人類身上。」
SCNT involves replacing the nucleus of an egg cell with DNA from a differentiated body cell such as skin. This reconstructed egg develops into a clone of the DNA donor.
體細胞核移植涉及用來自分化的體細胞(如皮膚)的DNA取代卵細胞的細胞核。經過重建的卵細胞發育成DNA供體的複製。
In 1999 US researchers at the Oregon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 produced a live cloned rhesus monkey, named Tetra, through embryo splitting — a simpler process that occurs naturally in identical twins but cannot generate more than four clones at a time.
1999年,美國俄勒岡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Oregon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人員利用胚胎分裂技術(一種更簡單的過程,在同卵雙胞胎中自然發生,但無法一次產生4個以上的複製體),成功複製出一隻名叫Tetra的恒河猴。
In principle, SCNT can produce a larger number of clones from the same donor, which could help medical research by generating genetically uniform groups of monkeys with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原則上,體細胞核移植可從相同的供體產生更大數量的複製,有望通過產生具有特定特徵且基因一致的猴群來幫助醫學研究。
The team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in Shanghai failed in its efforts to produce healthy clones from adult cells but succeeded with fibroblasts — connective tissue cells — from a macaque foetus.
位於上海的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小組未能從成體細胞獲得健康的複製體,但用一個獼猴胎兒的成纖維細胞(結締組織細胞)取得了成功。
The researchers not only replace the DNA sequence but also make sure the sequence expression of certain genes and the amount of that expression are co-ordinated so they are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said Gang Fang at New York University Shanghai. “That’s quite difficult.”
「研究人員不僅要替換DNA序列,還要確保某些基因的序列表達以及表達的數量協調一致,使它們在正確的時間到達正確的位置,」上海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 Shanghai)的方剛表示。「這種操作的難度很大。」
Zhong Zhong, eight weeks, and Hua Hua, six weeks, are apparently developing normally. The Shanghai team expects more macaque clones to be born over the coming months.
8周的中中和6周的華華顯然在正常發育。上海的研究團隊預計未來幾個月會有更多複製獼猴誕生。
The study raises concerns about animal ethics in China, which has less rigid testing regulations than many other countries, though the researchers followed guidelines for animal research set by the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Dr. Poo is encouraging scientists internationally to discuss the issue. “We are very aware that future research using non-human primates anywhere in the world depends on scientists following very strict ethical standards,” he said.
這項研究令人關注中國的動物倫理學,中國的試驗法規沒有其他很多國家那麼嚴格,儘管上海項目的研究人員遵循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動物研究指導方針。蒲慕明鼓勵各國科學家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非常清楚,未來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利用非人靈長類動物開展研究,都有賴於科學家們遵循非常嚴格的倫理標準,」他表示。
The cloned macaques are examples of the way skyrocketing Chinese state funding of basic research is yielding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fields ranging from quantum computing to biology.
複製獼猴是又一個例證,說明中國對基礎研究大舉增加相關的資助,這正在從量子計算到生物學等各個領域帶來長遠的進展。
Chinese state-led funding of basic research — science that has no immediate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 increased to $10 billion in 2015. While that number is about one-quarter of US federal spending on basic research, it represents a vast increase from the $3.9 billion in total state science funding four years earlier, according to China’s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在中國,國家主導的基礎研究(沒有直接商業應用的科學研究)經費在2015年增至100億美元。儘管這個數字大約是美國聯邦基礎研究支出的四分之一,但是相比四年前39億美元的國家科研經費總額,算是有著巨大幅度的增加(資料來自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
#高雄人 #學習英文 請找 #多益達人林立英文
#高中英文
#成人英文
#多益假日班
量子醫學英文 在 量子共振遠端療癒平衡- पोस्ट | Facebook 的必吃
英國.德國.歐盟聯合療癒共振頻率合作企業/量子遠端掃描程式台中市北屯區, 406041. ... 你沒有看錯,量子醫學就是這麼厲害,能讓95%的疾病不治而愈。 ... <看更多>
量子醫學英文 在 「量子檢測儀」1分鐘測健康?遭爆誘買營養品 - YouTube 的必吃

能量 醫學 可以如何治療您的疾病,而能量健檢又能如何提早發現病灶, 讓您可以調整能量,提升能量#許瑞云#鄭先安#能量 醫學 中心#能量健檢#愛影像#大愛電視. ... <看更多>
量子醫學英文 在 量子醫學英文、量子醫學產品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必吃
在量子醫學英文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harli也提到: 如題,該怎麼訓練自己解讀原文題目? : 目前準備考試科目,但是專業考科是屬於全英文出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