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照讀書館《#都市計畫審查程序與都市計畫法》
完整15分鐘試聽:http://qr.angle.tw/3kw
行政訴訟法之「都市計畫審議程序」已於2020年7月1日起開始施行,雖然開啟行政法院得審查抽象都市計畫法規之權限,但其是否能有異於現行都市計畫個案變更之審查制度,容有重大疑義,本講座擬針對本章規定之三大基本問題進行探討。
《主講人》
👨🏫#林明鏘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特聘教授
【講 綱】
🔸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之源起因素
▪司法院釋字第742號解釋
▪德國行政法院法第47條規定
▪現行都市計畫法第27條第1項第4款審查模式之擴大
🔸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之三大基本問題
▪起訴要件
▪審查違法標準
▪判決效力
🉐2021 #線上國際書展:http://qr.angle.tw/p3e
📕訂閱月旦系列雜誌,#加贈書籍2本,#影音1場:http://qr.angle.tw/gyj
👨🏫#月旦講座, #增進職能實力👉http://qr.angle.tw/9tb
🏫【月旦精粹之選】▪網羅 #修法重點論述👉http://qr.angle.tw/ki0
📖#月旦知識庫 優惠方案👉http://qr.angle.tw/bpn
#釋字795、#自幼撫養之收養、#原因自由行為、#減資逐出股東
更多講座( #月旦雜誌訂戶免費參加)
http://qr.angle.tw/dpi
釋字第769號解釋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刊/裁判時報第93期(2020.3)
【月旦講堂】
🔸憲法意旨在法律中的實踐
─釋字第769號解釋評析/吳信華
【裁判時報】
🔸事實認定錯誤之溢繳稅款的返還
—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340號判決評釋/柯格鐘
🔸遺產管理人之職務與責任
─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2106號民事判決評析/林秀雄
🔸如何認定不當得利人所受利益是否同一?不實「登記名義」與無權處分他人之物「所得價金」乃相同利益?
─以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6號判決及其歷審判決為例/吳瑾瑜
🔸以臺灣民事損害賠償制度及美國實務探討專利法上故意侵權的認定標準
─兼評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民專訴字第12號判決/王一旅
🔸搶黃燈與注意義務的認定基準
─評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6年度交上易字第192號刑事判決/許恒達
🔸數位證據在刑事訴訟中的性質與應用
—簡評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3724號刑事判決/蘇凱平
【司律評台】
🔸臺灣刑法及刑法施行法就撤銷假釋後執行無期徒刑殘刑規定之合憲性問題初探/林家慶、陳思愷
🔸如何「被遺忘」?
─歐盟法院2019年9月24日C 136/17及C 507/17兩件Google案對「被遺忘權」的闡釋/蔡孟芩
【會議綜述】
🔸從律師業務推廣需求討論律師倫理規範(下)/邵瓊慧、陳鋕雄、王惠光、郭榮彥、涂芳田
【實務法學】
🔸108台上2730判決
刑訴第376條上訴第三審限制與初次沒收判決/林鈺雄、王士帆
【編輯手札】
本期裁判時報公法部分,吳信華教授撰稿評論釋字第769號解釋,該號解釋就地方制度法中有關地方議會議長及副議長選舉罷免採行記名投票之規定,作成合憲的解釋,吳教授深入分析憲法意旨應如何在法律中進行實踐。柯格鐘教授以被臺灣大學財稅法學研究中心挑選為108年度最佳稅法判決的最高行政法院107年度判字第340號判決,探討有關事實認定錯誤之溢繳稅款的返還問題。
民商事部分,林秀雄教授賜稿針對最高法院之判決,深入解析較少被討論的遺產管理人之法律地位、職務與注意義務等內涵。吳瑾瑜教授以最高法院一則判決及其歷審裁判詳細分析不當得利請求權時效起算上,如何認定不當得利人所受利益是否同一、無權處分他人之物「所得價金」是否相同利益等難題。王一旅教授則以臺灣及美國實務為中心,針對智財法院判決探討專利法上故意侵權的認定標準。
刑事法部分,許恒達教授則評析一則高等法院見解,討論實務上搶黃燈與過失傷害罪上注意義務的內容與認定基準。蘇凱平教授則以臺灣車輛普遍裝設的行車記錄器之錄製影像作為數位證據在刑事訴訟中的性質與應用,討論其在法院裁判中實務運作之見解。
林家慶、陳思愷二位律師合著討論有關刑法及刑法施行法就撤銷假釋後執行無期徒刑殘刑規定之合憲性問題、蔡孟芩律師評述歐盟法院2019年兩件Google案對「被遺忘權」的闡釋等大作,亦均屬重要司法實務具現時社會意義之研究成果,可供讀者逐篇細細品味。
現在訂閱,即贈《月旦小六法》一本、《月旦財稅實務釋評》第1~3期
http://www.angle.com.tw/event/magazine/#1c
釋字第769號解釋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中火力發電廠,到底要聽誰的燃燒?】
▌故事是這樣的
台中的朋朋!讓我看到你的手!
-
很久沒有什麼曝光度的台中市長 #盧秀燕 發話了!這次他跟中央槓上了!讓我們簡單說一下這個故事。
-
環保署不久前跟盧市長說:「欸!我覺得你們那邊的火力發電廠好像可以再多燃燒一點煤欸!再給你10趴扣打!」
「唉呦,你當台中市長是塑膠嗎?只要我還是市長的一天,我就會誓死捍衛台中人呼吸谷關空氣的權利!」沒錯,盧秀燕硬起來了!
-
他的理由是,我們台中市有一個 #台中市公私場所管制生煤及禁用石油焦自治條例,這個條例已經說上限是1104萬公噸,這個是我們的議會規定的東西,我們市政府會遵從議會的決定!
-
就讓小編想到讓中央跟地方釘孤支的話,會有什麼結果!
▌中央跟地方釘孤支,誰贏誰輸><
從最近的大法官解釋來看,目前是一勝一敗。之前是發生什麼事,一休泥看看。
-
先來看看這個 #釋字第738號解釋 ,這個解釋是一個關於 #電子遊樂場 到底應該距離學校多遠的故事。那個時候中央的法規 #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 規定是方圓50公尺以內不可以設立 ,但是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卻分別規定了1000公尺、990公尺、800公尺。哇X,差這麼多可以嗎?
憲法其實是有規定中央地方的權限的,在第108~110條,但如果一個事項中央地方 的權限無法明確劃分的時候,事務有全國統一一致性的時候歸中央,有一縣性質就歸縣管。大 法官說這樣可以達到 #住民自治、#因地制宜,真的好棒棒!因此,這種電子遊戲場,地方規定的比較嚴格完全可以啊!
-
好,看完地方的一勝後,我們接著來看 #釋字第769號解釋,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 #議員亮票 的故事。簡單說,地方制度法規定說我們的選舉要記名,但是雲林縣議會卻是規定我們要無記名,有一個議員在議長選舉的時候就亮票!這次在 #憲法增修條文第9條中,已經明訂將「縣設縣議會,縣議會議員由縣民選舉之。 」交由中央立法規範,因此要尊重立法院的決定。ok !這次中央贏了。
-
欸啊火力發電廠咧!到底應該被劃分成是地方事項還是中央事項,小編覺得這很困難,也就是這跟地方住民的健康權有一定的相關程度,但是關於電力又跟整個國家有關係,其實它本質上就 是兩者都是,但是我們目前的法規卻幾乎沒有見到 #競合模式 的立法,也就是中央跟地方都 有權限的時候應該怎麼合作,或許是我們地方自治法制之後發展的方向!
-
最後當然燃煤也還跟全球氣候變遷有關,這件事的重要性不只跟中央政府有關,減少碳排放已經是世界各國的共識(當然那個剛退出巴黎協定的國家不好說?),希望大家一起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
▌挖哦,石油挖到了沒不知道,但挖到豪~多文章R
📍釋字週記|釋字769號解釋:議長選舉,能亮票嗎?
https://buff.ly/35Ashn1 9%87%8b/
📍劉立耕|議長選舉中,為什麼議員投票時可以亮票?
https://buff.ly/34qnR1I% 93%a1%e5%8f%af%e4%bb%a5%e4%ba%ae%e7%a5%a8/
加一點跟環境有關的,做個合格的永續小尖兵!
📍李濬勳|二氧化碳排入大海的「減碳」迷思:海洋酸化有法可管嗎?
https://buff.ly/33mAlYk
📍越來越熱、想減卻減不了-談UNFCCC、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議的進展
https://buff.ly/33oIgTu
📍廖偉翔|從巴黎公約看國際法如何對抗氣候變遷
https://buff.ly/33ouEbd
最後附上新聞連結給大家看看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4188120
釋字第769號解釋 在 【皇榜數位文化/徐偉超的法學教室】釋字系列|釋字769號 的必吃

【徐偉超的法學教室】|大法官 解釋 第806號 · Body Language Expert Explains How to Show Confidence | WIRED. ... <看更多>
釋字第769號解釋 在 保成司律– 大法官釋字第768、769號專題講座 - YouTube 的必吃

保成司律– 大法官 釋字第 768、 769號 專題講座保成司律最新活動訊息:http://bit.ly/2w11ljt加入保成司律Line好友,最新活動方案、課程資訊,立即諮詢, ... ... <看更多>
釋字第769號解釋 在 釋字769】 是有關地方議會正副議長選舉強制記名投票合憲嗎?... 的必吃
法操FOLLAW ... 不論是清朝時期乃至日治時期,對原住民的稱呼都不是由原住民自己決定,許多稱呼更帶有歧視與汙名化的意涵,直到1994年增修憲法第9條第7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