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織經
古已有之,於今尤烈。
後記:
邊個叫酷吏?來俊臣係乜水?《羅織經》又係乜東東?成語「請君入甕」原來同來俊臣有關,欲知詳情,但唔想睇《舊唐書 - 酷吏傳》,就要睇林語堂《武則天傳》啦,我睇過三次,過一排又翻睇。
後後記:
古已有銀兩,於今有銀紙,數銀紙同買廁紙一樣樣,都係「紙」,我諗。
後後後記:
常識題:雞蛋,蛋殻,雷射筆,利刀,鐵通,邊個殺傷力大?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少康戰情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更多完整版上集內容:https://youtu.be/z0xQGUE1ors 看更多完整版中集內容:https://youtu.be/Voq4lNNgwjI 看更多完整版下集內容:https://youtu.be/Qotghr43H24 關心新冠肺炎疫情➔https://bit.ly/2tXmO...
「酷吏傳」的推薦目錄:
- 關於酷吏傳 在 莊偉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酷吏傳 在 英雄故事 HeroStor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酷吏傳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酷吏傳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酷吏傳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酷吏傳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酷吏傳 在 [心得] 何以為酷吏? - 看板histori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酷吏傳 在 治疆酷吏被裸退!中共攻臺已是倒計時?烏克蘭新傳捷報!「大 ... 的評價
- 關於酷吏傳 在 印刻文學- 從《循吏列傳》到《酷吏列傳》的對比,司馬遷在 ... 的評價
酷吏傳 在 英雄故事 HeroStor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麒麟閣名單公布時,杜延年是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在這之前,杜延年只是西河郡太守,以治理地方寬厚聞名。
有趣的是,他的父親,是《史記》酷吏傳中鼎鼎有名的「杜周」。
司馬遷並沒有看到,杜周有這麼樣一個像偷生的兒子;就像他也沒料到,張湯的兒子居然成為支持昭宣中興的頂樑柱一樣。
史前文話 的「大漢天威」▶ https://ppt.cc/fjjxux
酷吏傳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斯達:黎智英被捕,只是北京整港計劃的外層而非裡層】
2月28日,香港警方拘捕了黎智英、李卓人和楊森,三人被指「涉嫌參與去年8月31日一個未經批准遊行」。
美國和中國都大動作出聲。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塔格斯(Morgan Ortagus)表示關注事件,呼籲港府不要選擇性執法,要維護香港人權;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則說回任何事涉香港事務的套語:敦促「外國勢力」停止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即使不談黎智英財雄勢大,是主流民主派幕後支持者的特殊身份,這件事放在香港最近的政治脈絡,仍是充滿不祥的陰影。
在1月期間,香港的實權機構中聯辦大地震,王志民下馬,由前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出任香港中聯辦主任;港澳辦也換人,由浙江大員夏寶龍接任。香港輿論界看待這兩個新任主管,不外乎就是奢望北京在反送中一役,嘗到香港這頭刺蝟的苦頭,會轉趨溫和。從人選上,這大概只是社會賢達的虛弱妄想。
駱惠寧曾經主政安徽、青海、山西。此皆中國最窮地區;傳統中國有個名詞,叫做「治劇」,治理最凶險的地區,《漢書.酷吏傳.尹賞》:「左馮翊薛宣奏賞能治劇,徙為頻陽令。」左馮翊被《漢書》列入「酷吏」一欄,駱氏同理;
夏寶龍在浙江,最出名就是強硬清拆十字架二千多個,引起流血衝突而面不改容。這兩個人,一生完全沒有涉足港澳系統。這種用人,涉及北京對香港局勢有局限的研判。香港反送中爆發至今,社會動蕩不安,衝突至今仍然不止息。北京的思維當然無法理解民主自由人權的大理念,更不喜歡香港人本土防衛意識上升,他們能夠理解的,就是青年貧窮沒發展,輾轉投入政治事件發洩,成為亂軍。為甚麼青年沒發展,就是土地問題;大地產商在香港盤根錯節,控制了大部分土地,令香港政府的發展大計寸步難行。
在反送中爆發四五個月之間,就已得出這種初步結論:香港問題有「外國勢力」煽動、有黎智英之類的傳媒大老闆煽風點火,但禍根終究還是在港英時代一直盤據香港的幾大家族。認為他們巧取豪奪,導致香港經濟數據在全球而言並不算低,但利益流不到一般人手中。而香港的地頭蛇,又與既有的治港系統,即港澳辦滲和在一起,權錢交易,彼此勾結,形成實際脫離北京的堡壘。
駱惠寧和夏寶龍,就完全不是這個系統,北京調他們來,意味一輪針對本地財閥的清洗,已或明或暗展開。本地共產黨在幾個月前開始吹風批評李嘉誠是「曱甴王」,表面上是批判他沒有大力表態反對示威活動,但實際上也是聽到這條路線的風聲,預先站好位置。作為回應,以李嘉誠為首的本地財閥,也越來越活躍。李嘉誠出面高調搜購口罩供港,令搜購口罩失敗的港府面目無光;而屢受打壓的本地商人王維基也購置生產線,準備本地生產口罩。在反送中爆發之後,香港湧現大量政治新人,香港的財閥也積極跟他們聯絡,希望收編,增加自己在政治壓迫來臨時的議價力。
所以黎智英、李卓人和楊森被捕,是在這個脈絡下展開。北京希望攻打本地的利益集團,港澳系統官員和本地財閥才是「裡層」,黎李楊則是「表層」,因為北京認定黎集團是煽動者之首。李卓人和楊森,其實已不活躍,一同被捕大概是collateral damage。黎智英在香港的影響力和資源,只到各大泛民政團的中上層,跟反送中的事實主力,即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其實關係甚微。
當然殘酷的事實是,年輕人拼死打出了局面,中老年人坐著搖旗吶喊,收割是肯定。在這屆區議會選舉,廣義的反對派強勢輾壓了親北京派,取得回歸以來最大的選舉勝果。然而反送中是為了選舉議席嗎?初衷肯定不是,但政治能量的出處,在選舉主義者的操作下,必然是百川匯流。轉眼今年9月又要選立法會。
駱惠寧早前會見「社團代表」時,表示立法會選情嚴竣,強調「反對派想取得立法會過半數議席,奪取管治權是不可能的事」。香港立法會的權力,其實高度設限,不如台灣,更不如英國。所謂奪取管治權之說,肯定不是指單獨的議席,而是加上港澳系統、本地財閥、美國這些因素在裡面。對於北京來說,自己的人無法掌握香港,就等於事實獨立,即使他們嘴裡說愛國,但打著紅旗反紅旗。
今年,針對《蘋果》、本地財閥的攻勢一定轉猛,不會待到秋天。反送中鬆動了原本不少結構,而北京則視為擴張權力,推動香港「事實回歸」的機會。在這個局面中,林鄭為首的傀儡政府,其實只有執行角色。最近《蘋果》刊出了據說是林鄭寫給北京的密件,裡面提到林鄭認為疫情是反攻的好機會。林鄭至今應該仍未否認,但其實也不用否認,因為駱惠寧在社團聚會也說了相似的東西,只是用一個婉委的、不那麼難聽的方式說:「今次抗疫是香港由危轉機、團結社會的好機會」。
所以林鄭一直不封關,大概亦是一個先撲滅街頭示威,有一個政治的空隙去部署「正本清源」。在中國的全局,北京當然想疫情快點完結,但在香港的政治時空,則是疫情越長越嚴重,對北京越有利。這樣才能解釋到不封關、防疫故意不力的種種。
不過香港經歷過2003年沙士重災,加上不信任政府,在沒有政府支授下,民間自己組織的防疫措施,能量破表;日韓伊朗等國的患者確診數,反而早就超越與中國接壤的香港。總之,香港這一年都不會平靜,街頭毆鬥和政治權鬥,連番上映,而中國病毒和本地防疫,只是一場即將上映的權力遊戲的序幕。
酷吏傳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看更多完整版上集內容:https://youtu.be/z0xQGUE1ors
看更多完整版中集內容:https://youtu.be/Voq4lNNgwjI
看更多完整版下集內容:https://youtu.be/Qotghr43H24
關心新冠肺炎疫情➔https://bit.ly/2tXmOJU
少康看藍營改革➔https://bit.ly/2tYPaU8
少康戰情室精彩回顧➔https://bit.ly/37il9w0
✔訂閱【少康戰情室】https://bit.ly/2sDiKcZ
●完整版HD集數快速找➔https://bit.ly/2Etctbf
鎖定TVBS 56台首播
●按讚粉絲頁:http://bit.ly/2fMs1u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cGnyfEmJHQ/hqdefault.jpg)
酷吏傳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坊間,有許多以狄仁傑為主角的電視電影,杜撰居多,只能說是稗官野史!
狄仁傑,為唐朝、武周時的著名宰相。唐高宗時期,狄仁傑任職大理寺,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一萬七千人,卻無人喊冤,可見他的剛正廉明,執法不阿。
武則天期間,曾因酷吏誣陷,被貶為地方官,爾後契丹起兵,攻陷冀州。武則天為穩定局勢,重新重用狄仁傑。果然,契丹知道狄仁傑任職位於冀州隔壁的魏州刺史,立刻不戰而退,也可見狄仁傑的威力!
綜觀狄仁傑一生,曾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續立唐嗣,唐朝國祚才能繼續。對上承唐朝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貢獻卓著。
不過,狄仁傑的勇於直諫,也需要政局清明、皇帝願意接受,才能傳為美話。因此,也證明唐朝與武周時期,的確是一個開放的年代!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NtuayOCtTk/hqdefault.jpg)
酷吏傳 在 治疆酷吏被裸退!中共攻臺已是倒計時?烏克蘭新傳捷報!「大 ...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治疆 酷吏 被裸退!中共攻臺已是倒計時?烏克蘭新傳捷報!「大內總管」丁薛祥為何深受習近平賞識?臺灣小心!中共恐用「北平模式」 #勁新聞. ... <看更多>
酷吏傳 在 印刻文學- 從《循吏列傳》到《酷吏列傳》的對比,司馬遷在 ... 的必吃
從《循吏列傳》到《酷吏列傳》的對比,司馬遷在告訴我們什麼叫「吏」,什麼樣的「吏」真正適合掌管法律,什麼樣的人表面上掌管法律、運用法律, ... ... <看更多>
酷吏傳 在 [心得] 何以為酷吏? - 看板histori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酷吏列傳〉一直是篇值得研讀的列傳,列傳本身行文流暢,更將過去強加在你我身上的
漢武帝「獨尊儒術」的觀念完全拋棄,而後世學者對司馬遷為何撰寫〈酷吏列傳〉有著十
分大的興趣,甚至去揣測司馬遷撰〈酷吏列傳〉實為諷刺漢武帝之意。 當然這樣的說法
或多或少是來自於武帝與司馬遷之間的糾葛,但這樣的論點卻也根深蒂固得讓讀〈酷吏列
傳〉的人有了司馬遷受武帝之辱而以此傳諷當朝的觀點。姑且不論這樣的論點是否有問題
,但可以想像的是我們在讀〈酷吏列傳〉之時已將司馬遷〈太史公自序〉中對酷吏列傳的
評語:
「民倍本多巧,姦軌弄法,善人不能化,唯一切嚴削,為能齊之。作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
看得非常之輕,因為後世的論點已附著在我們的身上,讓我們有凡讀〈酷吏〉就想到司馬
遷諷武帝之事,更可說〈循吏列傳〉中的循吏才是司馬遷所想像的最好時代,當然這樣的
論述或許有幾分道理,筆者也相當認同這樣看法,但學者似乎只討論到司馬遷為何而做,
卻對「何以為酷吏?」的探討興致缺缺,如果說〈酷吏列傳〉的出發點來自於反映當時現
況,那其主角「酷吏」是如何而生?怎樣的人才算是酷吏呢?是否只要「嚴酷」便能稱之
,如果可,那應該不只有傳中十幾人稱之,如果不是,那「酷吏」本身的意義又是如何?
故此要了解司馬遷傳此傳之立場,便應從「何以為酷吏」開始。
怎樣的人才算是酷吏?一直困擾著筆者,茅坤曰:「酷吏傳幾十餘人,太史公特以刺武帝
時任用及其盜賊滋多之弊。」 此話筆者解讀為,太史公諷刺武帝時任用﹝酷吏﹞導致盜
賊越來越多,但這樣仍無法解決筆者之問題。直到近期閱讀到林聰順先生所著《史記的人
物世界》 一書,發現林聰順先生對酷吏的作風加以分析並區分為以下三種:
第一、 不近人情:
嘗從入上林,賈姬如廁,野彘卒入廁.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 持兵救賈姬,都伏上前
曰:「亡一姬復一姬進,天下所少寧賈姬等乎?陛下縱自輕,柰宗廟太后何!」
第二、 盛氣凌人,不肯屈服:
寧成者,穰人也。以郎謁者事景帝。為人小吏,必陵其長吏;為人上,操下如束溼薪。
周陽由,視都尉如令.為都尉,必陵太守。
第三、 嚴厲緊刻,不讓下民有一絲喘息,往往斬伐不避貴戚:
而都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
寧成,上召成為中尉.其治效郅都,其廉弗如,然宗室豪桀人皆惴恐。
這三點似乎可以解釋酷吏之所以為「酷」的原因,但這幾點並非能全然適用於所有的酷吏
,且有些酷吏並未有上述的條件,筆者認為此三點可部分是適用,但筆者未能全面同意。
而後林聰順先生在此書後頭另外點出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方,也就是〈酷吏列傳〉中反覆提
起的「上以為能」四字。如果一個官員治理地方卻未能有建樹的話,就不能稱為是個好官
員,但「上以為能」四字卻以暗中點出這些所謂的酷吏管理人民,是受到皇帝的親睞的,
不然不能一直升遷、任職。但所謂的升遷、任職卻有著一定的規律,筆者從《史記會注考
證》中將各酷吏的職銜一一列舉,諸如此下:
郅都 郎官、中郎將、濟南太守、中尉、雁門太守
寧成 郎謁者、濟南都尉、中尉、內史
周陽由 郎官、郡守、河東都尉、諸卿
趙禹 佐史、中都官、丞相史、御史、中尉、少府、廷尉、燕相
張湯 長安吏、內史、茂陵尉、御史、廷尉、御史大夫
義縱 中郎、上黨郡中令、長安令、河內都尉、濟南都尉、關都尉、南陽太守、廷史、定
襄太守、右內史
王溫舒 縣亭長、御史、廣平都尉、河內太守、中尉、廷尉
伊齊 御史、中尉、准楊都尉
減宣 河東守府、左內史、右扶風
杜周 廷尉史、廷尉、執金吾﹝中尉﹞、御史大夫
筆者認為,要當任一位酷吏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官職,如果受到的頭銜只是個「狗監」﹝照
顧皇家養的狗﹞那這樣的官員稱的上是酷吏嗎?也就是說要當上酷吏先決條件是管理「人
民」或有「審判」的權利,沒有此二點稱不上是酷吏。
然上述十位酷吏有六位做過「中尉」,何謂中尉?《漢書》〈百官公卿表〉是這樣解
釋的:
「中尉,秦官,掌徼巡京師。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執金吾。」應劭云:「吾者,禦也。掌
執金吾以禦非常。」顏師古云:「金吾,鳥名,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備非
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也。」
也就是說中尉是掌管京師的治安的一個官吏,然而武帝朝官員犯罪也會交給中尉審判,應
此才有所謂的臨江王事件:
臨江王徵詣中尉府對簿,臨江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閒與臨
江王.臨江王既為書謝上,因自殺.竇太后聞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歸家。
除了擔任中尉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那便是「太守」這個職銜,太守是地方官,也
是兩千石的官員,據《漢書》〈百官公卿表〉之意:
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邊郡又有長史,掌兵馬,秩皆六百石。景帝中
二年更名太守。
照《漢書》看來,太守也就成了掌握其郡的主要官員,然其郡的總總也就由他所管領,當
然管理包括治安、經濟等等,如果是邊郡還需要增加防衛的工作,故此看來太守也可以當
作管理人民的一個官吏。
接著我們回顧上面的簡表,看來十位酷吏的都曾任過太守或者中尉,唯有張湯未任命
過,但張湯本身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掌監察,而且過去也曾為長安吏,如果說張湯為吏
應該是沒有太大的疑問。因此筆者認為如果用官職解讀酷吏,會比單單以其個性還來的客
觀些。
故此筆者將前面所言稍為統合,酷吏必為官吏,且是管理人民或者審問百姓、貴戚的
官吏,而且手法必為激烈,或者不近人情,有些以律法殺人有些則以嚴酷著稱,但兩者皆
有相同處,便是「上以為能」,皇帝如果認為不能,那這些酷吏也就無法繼續管轄人民或
者會下遷他職。此即是筆者對「何以酷吏?」的另一番的看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01.67.2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