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了就不要愧疚 與我同年齡的作家,並且也是在異鄉(德國)長住的陳思宏,出版了新作《第九個身體》。從異鄉的文化觀察,到作家回溯家族往事,或者也帶領讀者溫習了一次台灣的過往時光。喜歡靜靜地閱讀散文的讀者可以找來看看。
◎陳思宏《第九個身體》博客來書店 https://goo.gl/E69vVb
-
轉載自由副刊【愛讀書】《第九個身體》簡介
永靖出生,台北求學,柏林旅居,地球移動,身為手足間「第九個身體」的陳思宏(1976-),上頭有七個姊姊與一個哥哥,自稱「壞掉的老九,農家的窳品」,一路從農村走開、走遠,原本愛哭、孱弱、邊緣的男同志身體,在母親葬禮後豁然了悟,而成為仍然敏感、愛好多元、放鬆自在的少數身體。全書回探故鄉與原生家庭,那些濃烈澎湃的所從來,曾企圖鄙夷揚棄,卻反而型塑了寫作者生命基底顏色;也有柏林觀察,彼與此的文化差異,從男護士,劇場,博愛座,選舉……事事可談;還包括旅途所見:歐陸,愛爾蘭,英國,美國……如何以最文藝的方式走踏都柏林,或是,自揭「霧海上的旅人」也有懶散與落漆的時分――而這或許,也回應著整本書的呼求:跨越記憶與暗夜的傷口,掙脫陽剛或父權的箝制,在信手拈來的滿滿故事裡,偶爾襯以修辭的獨特花腔,穿織成風格,「一步一步,奪回身體的自主權。」(die orsons 2018-05-21)
#每一個人都是有用的 #其實歌手出唱片比作家出書賣得更慘成本更難回收
九歌文學國度 Kevin Chen
這幾天在台北捷運上的讀物是張曼娟的《我輩中人》,我的確是易感抒情的文青,好幾篇讀到酸,眼淚直接翻牆。我不喜遮掩,讀書讀到哭是很奢侈美好的事,絕不怕嚇到捷運其他乘客,繼續哭。況且,捷運上的台北人,眼睛只容得下手機,我的眼淚可以大方隱形。
我42歲,身邊許多同輩朋友忽然生病了,高血壓、糖尿病、牙周病、痔瘡、這個、那個。我也是,過完40歲生日那年,身體就送我痔瘡大禮。我們身體有異,同時,許多的我們,開始必須面對父母長照。
我是孤兒,父母皆不在,有一次跟姊姊們聊到爸媽,姊姊說,我們的爸媽生時最怕麻煩別人,走時倒也是俐落快速,父親忽然送醫,幾天就走了。母親在家門口被車撞,也是幾天就走了。父母的過世,在我們家每個孩子上有不同的印記,不管印記如何,一定有感激。感激這麼一段親子緣份,父母沒受到長時間的身體折磨,沒在慘白的醫院多待幾天。我的確記得,父親走時,一位護士這樣鼓勵我:「你爸爸這樣很乾淨,痛兩天就走了,這很難得。」
聽說《我輩中人》暢銷了,讓我安心一點。這的確是寫給中年人讀的書,暢銷了,表示還有不少中年人被生活折磨之餘,還願意閱讀。閱讀真有解除焦慮的神效,張曼娟在這本書裡展示了寬宏的接受態度,書寫姿態溫柔,面對自己身體的逐漸老去,面對父母的快速老病。
身邊有幾位朋友開始必須與父母長照奮鬥了,書裡有這麼一句話:「努力了就不要愧咎」,我讀了特別有感。希望,所有深陷長照的朋友們,能讀到這句。
這句話剛好也送給我自己。
這次宣傳新書《第九個身體》,南北大奔跑,前天到九歌去簽名領版稅,還是只能對辛苦的編輯們說:「對不起啊,我真的盡力宣傳了,但還是沒有賣。我也很希望幫你們寫一本暢銷書啊。」
在台北讀字書店做完最後一場新書活動,我搭捷運回內湖,故意提早兩站下車,慢慢走回家,貪看台北霓虹夜色。夜色掩護,我忍不住哭了。看書哭不想遮,但此時我卻想遮掩。因為,這是「不爭氣的眼淚」,覺得自己真是個Loser,怎麼我跑了那麼多場的活動,去了那麼多美好可愛的地方,感受到了那麼多的愛,書的銷售成績依然很尷尬?
這是我的第七本書啊。都寫了七本了,怎麼還是這麼____。不爭氣遮遮掩掩哭了一段路,大約是文德站與內湖站的距離,那個____我就是找不到字詞填空。
大概就是所謂的自我期許吧。
大可以調侃自己,嘲笑自己的不暢銷,但我已經這麼努力了,怎麼還這麼_____。其實當初《第九個身體》的寫作計畫開始成形,我就去國藝會申請了寫作補助,結果一毛錢都沒拿到。被拒,檢討自己,自己不夠,那只能自己來,繼續努力,再繼續,不棄,終究是寫出了十萬字,謝謝九歌,願意把這十萬字的身體書寫,做成這麼一本美麗的書籍。
把在柏林的一切都停一個月,回來台灣,就是希望推一下。但,依然是____。
讀到曼娟老師寫:努力了就不要愧咎。
其實是寫長照。但就讓我誤用了。
管他,誤用也罷,沒傷害到任何人,所以,好用就好。
很好用。
哭一哭很有用。走路很有用。閱讀很有用。昨晚和維尼、蘇珊、布蘭達吃飯很有用。
終究,我是個,有用的作者。
都柏林人台北人 在 LULU‧ 繽紛‧真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的最後一個工作天 #台北
#給自己一段時間成長是給自己的禮物
昨天一路從福州趕回台北,
在2017的最後一個工作天,
完成所有的程序,
忙碌了一整年,也該是充電的時候了,
趁著這個空檔,
給自己近一個月的時間好好地學習,
就像按下了還原鍵,
回到最初的學生心態,
把自己最不擅長的那塊慢慢補足。
旅行那麼多地方,其實我英文不是很好,
其實想要出去走走看看,
英文不是必要條件,
但越是認識世界,越有學習的慾望,
因為無論能力還是眼界,
都是一輩子學不完增長不夠的,
我不是很上進的孩子,
只是很想慢慢的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大叔也要去呼倫貝爾了
#我們不在一起但是在差不多的緯度
#下週就會開始我的短期遊學生活
#都柏林 #台北人好多大家都準備跨年
都柏林人台北人 在 LULU‧ 繽紛‧真實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的最後一個工作天 #台北
#給自己一段時間成長是給自己的禮物
昨天一路從福州趕回台北,
在2017的最後一個工作天,
完成所有的程序,
忙碌了一整年,也該是充電的時候了,
趁著這個空檔,
給自己近一個月的時間好好地學習,
就像按下了還原鍵,
回到最初的學生心態,
把自己最不擅長的那塊慢慢補足。
旅行那麼多地方,其實我英文不是很好,
其實想要出去走走看看,
英文不是必要條件,
但越是認識世界,越有學習的慾望,
因為無論能力還是眼界,
都是一輩子學不完增長不夠的,
我不是很上進的孩子,
只是很想慢慢的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大叔也要去呼倫貝爾了
#我們不在一起但是在差不多的緯度
#下週就會開始我的短期遊學生活
#都柏林 #台北人好多大家都準備跨年
都柏林人台北人 在 楊照- 年少時第一次讀『都柏林人』是晨鐘版的譯本 - Facebook 的必吃
年少時第一次讀『都柏林人』是晨鐘版的譯本,那個譯本的前身是由白先勇創辦的『現代文學』雜誌出版印行的。從這裡拉出一條明確的連結線:是的,如果沒有『都柏林人』, ... ... <看更多>
都柏林人台北人 在 都柏林人- 愛爾蘭文學大師喬伊斯必讀經典 - YouTube 的必吃

《 都柏林人 》是詹姆斯喬伊斯的15篇短篇故事合集,他寫這些故事目的在於「揭露那個城市麻痺的心靈。」當時 都柏林人 對大英殖民統治及天主教會的迷信, ... ... <看更多>
都柏林人台北人 在 [問題] 有白先勇「台北人」這種感覺的書? - 看板book 的必吃
各位前輩大家好,
有看過白先勇「台北人」的人大概知道我說的意思,
台北人這部作品內涵十分複雜,又很經典,要找到一樣的當然很難
所以我大概想找的是能感覺到有強烈的今昔對比,歷經滄桑後美夢已逝的這種書,
或是那種小孩或少年時期懷抱著燦爛的夢想,但長大後卻不得不拋棄、屈就現實的劇情
白先勇這部真的太雋永了,很多東西真的很深刻,這種被深深打動的感覺很棒
如果有相同感覺的電影可以麻煩也推薦一下嗎?
我在電影版有問過了,可是沒有得到多少回答..
如果是漫畫也很好!
感激!
--
_______
│ x77 │
│ ●●│
│ > │
\_=◎_/ :為什麼這麼年輕的孩子會有肛如此嚴苛的稱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71.73
※ 編輯: x77 來自: 123.192.71.73 (06/12 22: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