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員提問)覺得自己的影響力還不夠,如何能像蔡校長一樣,常常寫出有深度洞察,又簡易有親和力的文章?
⠀
答:(蔡依橙)
⠀
(因為這是很多網友有興趣的問題,剛好《#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的課前問答同學問到,除了系統性整理之外,內容上也根據同學的職業背景作回覆。)
⠀
網路時代,問題就用 #網路來解。一個人自己想,要突破視野跟境界,其實很難,可以考慮多找有趣的、有深度的朋友,藉由網路的互動,深化自己與社群的思考。這部分可以參考我們校友會的影片,其中的第三個問答。
⠀
有觀點之後,整理成文章也是一個門檻,❌ 常見的錯誤有二:
1⃣ 想要鉅細靡遺,結果無法動筆。
2⃣ 寫得非常嚴肅,結果沒有人看。
⠀
所以,我們要學會 #短打與長打兼備。一開始我會建議練短打,一千字以內,講清楚一件事情。像是以下幾篇,都是一開始寫在 Facebook,得到熱烈迴響後,整理成部落格文章的。
(以下延伸閱讀之連結,請見原始貼文:https://bit.ly/2TaBams)
⠀
🔗 讀著歐洲好棒棒教養文,我不小心睡著,作了一個夢……
🔗 網路觀察:「貴外賤台」言論,有什麼問題?
🔗 關於全職 YouTuber 的一些觀察
⠀
至於長打,就是累積許多小觀點後,我們用更完整的論述模式去呈現,2000 字以上就可以算是長文,但我蠻常寫到 8000 以上。像是以下幾篇。
⠀
🔗 嘖嘖杯的危機處理,出了什麼嚴重的問題?有哪些機會停損?
🔗 【陽明大學演講】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
總結一下,三步驟:
⠀
社群媒體發短文,藉由討論與分享深化;接著整理成千字部落格;點狀思考累積多了,嘗試寫成長文,串成線,或甚至面。
⠀
前面兩步驟,你將「小步快跑」的累積起自己的讀者,讓調性相同的人逐漸形成社群。這樣的漸進式經營,可以確保自己的長文會有人看,比較不會有挫敗感。
⠀
以你來說,你的中國 / 台灣兩地工作經驗,是永遠大家都會有興趣的主題,即使不講政治,講細微的文化、生活、餐飲、價值觀觀察,都是熱點。
⠀
🌐 7 種網路應用,一天就能學會!
⠀
✓ 網路效益:全新與世界直接連結的方式
✓ 平台解析:數據分析與實戰歸納
✓ 進階應用:辦活動、教小孩、新領域實例與拆解
✓ 互動實作:從無到有做出自己的部落格
✓ 遊戲規則:酸民、法律、著作權等艱難狀況應對
✓ 內容形式:該寫什麼?效益分析及實用建議
✓ 專業強化:不同業務型態的實際應用與成功關鍵
⠀
🔸 有專業更要有平台,讓有需求的人看得到你。
🔸 立即預約|8/1(日)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瞭解課程|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的推薦目錄:
- 關於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Re: [討論] 蔡依橙(新思惟)的課程內容到底如何? - 看板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新思惟國際- 這本《一人公司》,涵蓋了一些重要的議題 的評價
- 關於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那些差點得獎的細節(2)《統合分析工作坊》/ 蔡依橙@ 2022 ... 的評價
- 關於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Re: [討論] 蔡依橙(新思惟)的課程內容到底如何? - 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新思惟PTT 戰文有感 的評價
- 關於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新思惟PTT 戰文有感- Tsai I-ta Blog 的評價
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被老師放生,雖然實驗室助理有給 data,但不會寫論文無法畢業。去詢價後發現,medical writing 的行情一篇是 30 到 50 萬。這位同學來上課,3 萬元學會了,順利發表並畢業。拿 30-50 萬去除 3 萬,投資報酬率是 10 到 16.7 倍,而且,他還學會了一項技能。」
👁🗨 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本篇文章為新思惟創辦人 #蔡依橙 返陽明大學演講分享,當天演講紀錄及精華 QA。)
【演講摘要】
或許是新思惟的校友漸多,成績漸廣,創業四年之後,最近越來越常聽到,研究所的師長們,對新思惟的看法。
有的師長看到自己的學生們變得更強、更積極也更有成績,對系統較有思考認識,頗為豁達,認為以目前台灣的現況,出現新思惟這樣的教學服務,是很正常的。
但也有師長聽到新思惟的收費後異常憤怒,甚至在自己的課堂上,用一半的時間,根據網路上的資訊,以及所聽到的傳說,大力批評,並禁止自己的學生,自費前往新思惟的課程學習。
這其實是很有趣的現象,真來上過課的同學,多數都有不錯的心得分享,甚至在演講、簡報、個人品牌、學術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並獲得更好的機會、過著更好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也有許多不曾來過我們課程的人們,大力的詆毀、批評、謾罵。
到底,新思惟是幫助忙碌專業人士更上層樓的好朋友,還是言過其實的邪惡軸心,或許這次的演講,是讓「傳統的學術殿堂」與「新型態教學模式」面對面溝通的好機會。
【#那個蔡依橙到底是做什麼的?】
首先我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包括過去的工作、研究專長領域、研究成績,由於研究成績分四大領域,時間有限,我們只提了 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的這個次領域做介紹。(簡歷、學術成績等內容請見原文)
【#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我們大致介紹了新思惟的活動,也提到網路上的許多批評與爭議,其實都源自於「價格」,讓習慣學習活動免費或甚至低價的傳統族群,不能接受。
但之所以我們認為,教學活動應該收費,並將之以產業模式經營是該走的路,主要原因是在於,過去既有教學活動的品質仍有改進空間。
我們以策展與設計的概念去規劃活動,以精準的專案管理,執行活動。並給講師與助教們,市場行情以上的演講費,一起打造品質最好的優質課程。
進一步運用醫學研究的嚴謹概念,去設計成果評估機制,取得可信的結果。包括以接近 100% 回收率的匿名問卷,取得課程評分與手寫回饋,並提供具名心得分享機制,然後再用社群力量作學員長期成績的追蹤。
【好課插播】👁🗨 新思惟近期課程
│ 新思惟的所有課程設計,都考量過新手程度,沒有擋修、沒有入門進階之分。各課程開課週期非固定,若正好有符合您需求之課程,敬請把握。若想接受最新開課資訊,歡迎將新思惟國際設為「搶先看」,或訂閱免費電子報。│
☛ https://www.innovarad.tw/recent/
【#真的有幫助嗎?#搞噱頭與行銷而已吧。】
課程「滿意度」的確不是「學習效果」,所以除了匿名問卷的給分以及手寫回饋之外,我們持續追蹤同學上過課後在 PubMed 上的表現,並根據其論文內容,做「快訊」整理,如果同學願意的話,還可以分享寫作的「心得」,給未來的起步者們一些鼓勵。
這些快訊的收錄頗為嚴謹,同學們如果是上課前文章就被接受的,並不列入;如果是上課前就投出,課後被接受,我們會詢問作者,課程對於 revision 是否有幫助,如果有,才列入。總之,一定要課程有幫上忙,才會以「快訊」方式呈現。(更完整的分析請見原文)
【#收那麼貴,#真沒良心!】
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醫療界會覺得,盡心盡力付出,被病人罵死要錢、沒醫德、沒良心,心有不甘。但當今天同樣醫療界的人去做自費的植牙、醫美、新思惟,所用的言語攻擊,竟然是循著一樣的脈絡。
這四年,我們看過的許多批評,都很有娛樂性。像是一位網友,痛罵新思惟大型活動收 9800 太貴,但卻是用他剛換的新 iPhone 發文,過幾天還說,30000+ 買一個大家都沒有的顏色,很值得。
我能理解,iPhone 對某些人很重要,那是生產力工具。我也能理解。但你也必須承認,只有不到 iPhone 三分之一價格的工作坊,對某些人,也很重要!
除了願意具名分享心得的同學們之外,也有許多比較不方面浮上抬面的故事發生。像是某醫院沒論文,薪水一個月扣 2 萬,連續扣三年,共 36 個月 72 萬,之後再檢討。一位同學來上課,3 萬元學會了,順利寫出文章並被接受。拿 72 萬去除 3 萬,投資報酬率為 24 倍。
覺得「貴」或「不貴」,端看你認為,這樣的課程,對你是「投資」,還是「費用」。也看你是否認為自己是個人才,值得投資,值得更好的未來。
(更完整的演講內容、如何策畫這場演講,以及現場精彩問答,歡迎至原文觀看!)
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好文章,該怎麼寫?
覺得自己的影響力還不夠,如何能像蔡校長一樣,常常寫出有深度洞察,又簡易有親和力的文章?
🌕 擁有自己的觀點,短打長打兼備。
網路時代,問題就用網路來解。一個人自己想,要突破視野跟境界,其實很難,可以考慮多找有趣的、有深度的朋友,藉由網路的互動,深化自己與社群的思考。有觀點之後,整理成文章也是一個門檻,常見的錯誤有二:想要鉅細靡遺,結果無法動筆;寫得非常嚴肅,結果沒有人看。
所以,我們要學會短打與長打兼備,一開始我會建議練短打,一千字以內,講清楚一件事情。像是以下幾篇,都是一開始寫在 Facebook,得到熱烈迴響後,整理成部落格文章的。(原始連結請點入文章內觀賞)
▪ 讀著歐洲好棒棒教養文,我不小心睡著,作了一個夢……
▪ 關於全職 YouTuber 的一些觀察
至於長打,就是累積許多小觀點後,我們用更完整的論述模式去呈現,2000 字以上就可以算是長文,但我蠻常寫到 8000 字以上。像是以下幾篇(原始連結請點入文章內觀賞)。
▪ 嘖嘖杯的危機處理,出了什麼嚴重的問題?有哪些機會停損?
▪ 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總結一下,三步驟:社群媒體發短文,藉由討論與分享深化;接著整理成千字部落格;點狀思考累積多了,嘗試寫成長文,串成線,或甚至面。
前面兩步驟,你將「小步快跑」的累積起自己的讀者,讓調性相同的人逐漸形成社群。這樣的漸進式經營,可以確保自己的長文會有人看,比較不會有挫敗感。
▍ 抓住觀眾眼光,你需要知道的細節與訣竅。
▍ 9/16(日)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熱烈報名中 ➠ http://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新思惟國際- 這本《一人公司》,涵蓋了一些重要的議題 的必吃
出方向跟堅持下去的。 如果你的事業或診所,也遇到一樣的抉擇,到底是要擴 張,還是選擇把現有的東西做好?到底是要增加多元服 務,還是專注幾個領域 ... ... <看更多>
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那些差點得獎的細節(2)《統合分析工作坊》/ 蔡依橙@ 2022 ... 的必吃
... 是他的scale 設定是錯的。 因為你前面一個設定成+3、-3 之後,可是這一張,其實它的範圍沒那麼大,所以我們才要調回+1、-1 嘛, 那個 ... 新思惟 國際•69 ... ... <看更多>
那個新思惟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 Re: [討論] 蔡依橙(新思惟)的課程內容到底如何? - 看板medstudent 的必吃
我們一項項檢視新思惟的課程 :
先聲明: 我有SCI original article, 免得被新思惟支持者拿這個來戰
(一)簡報製作和設計
先引用版友提出的公式 醫學簡報 = 醫學專業 x 投影片設計 x 口語報告
1. 醫學專業:這顯然是醫學簡報最重要的,沒有內容,外觀華麗無用。
有人說新思惟不只教簡報設計,還教你如何報告醫學上的重點、
去蕪存菁等等,這是其他人的簡報課沒有的。
看到這種說法,會覺得:慘了,現在的醫師和醫學生連報case
報jounral 重點在哪都不知道,還要去上新思惟才知道每天晨會或
journal reading要報啥才是重點,這是醫學教育有問題還是本身
的醫學專業有問題 ?? 連醫學上的重點都不知道需要去上新思惟 ??
2. 投影片設計:有了內容之後,再來就是"如何呈現"給聽眾,屬於簡報設計範疇,
院內有人去上過蔡依橙的簡報課程,並且記錄了8,9成回來院內演講
內容大約就是 三分原則 滿版大圖 z型視覺動線 大字流等等
隨便找本簡報設計的書來看(不用300元)就會知道 這些原則,
而且這都是非常入門的新手階級就會的東西。
有人說,去上課可以省掉自己學習的時間 ?
你八小時看完一本甚至兩本以上簡報書不難吧 ?
不但價格較低 書中的技巧和招式比新思惟還要多得多
(據該院內人士所說 他上過新思惟後 覺得去上簡報藝術烘焙仿
的簡報課就可以了)
有人說 新思惟可以特別針對醫學簡報上課,這時其他人沒有的。
醫學相關簡報當然有其獨特性,不過也沒那們特別到獨一無二。
很多學科也需要簡報,也有很多學科有非常龐大的資料要呈現
(譬如經濟學簡報,非常多數字與經濟數據),或非常多的圖形
(譬如物理學),或滿滿的文字以及個案報告(譬如法律學),
如果這些學門的簡報設計都能做到美化、視覺化,醫學類又何嘗
做不到 ? 簡報的設計有其共通的原則與邏輯,醫學類簡報沒那麼
特別,譬如這個課
https://goo.gl/8cfkDT
https://artofslide.blogspot.tw/2015/01/blog-post.html
一樣有醫學的案例
再者 如果只論投影片設計和視覺化的話 市面上很多課的
設計功力明顯比新思惟高上許多 價格又便宜的多
講師也有企業邀約培訓的經驗 且有各種不同風格
甚至可以拿去當創投募資的
https://artofslide.blogspot.tw/p/slidesdesign.html
新思惟的簡報課有企業邀約嗎 ? 目前看來是沒有
新思惟的簡報 上過的人回來感覺都是不停的使用 大字流
扁平化圖像 刪減內容到字越少越好 把幾個重點字放大 變色
但是簡報承載的資訊量卻非常少
(二) 演講:蔡校長原本是和楊斯棓合作過8堂演講課程,後來拆夥了,楊斯棓
改和其他人合作開課。新思惟的蔡、楊演講課我沒上過,不過我有上過
楊斯棓自己單獨上的「演講+簡報」課,共一天的時間。上完感想是...
好險是有人出錢請我去聽課,不然真是浪費錢....都在打高空,然後一直
叫學員拿便利貼寫東西、分組報告....感覺有點糟就是了
另外,演講的課和簡報本來就是可以合再一起講的,蔡依橙硬是把它拆成
兩節課,每節3萬,共要6萬元,賺錢功力真的強! 這就好像有人賣筆電給你
結果主機和螢幕必須拆開來賣,你要付兩次錢,結果付了兩次錢還是只拿到
非常初階的筆電.....
(三) 論文寫作(包含統計和流病):
我沒上過,有很熟的同事去上過,一樣那句話,這只適合完全沒有任何
統計觀念、完全沒研究觀念、完全沒寫過任何文章的人去上,你如果連
t test, paired t test, ANOVA,相關係數 是啥都不知道可以去上一下,
不過它的內容差不多就是這麼淺而已 (但是要會這麼淺的東西有更便宜
更有用的方式 而且學的更好)
有幾個問題:
1. 使用Cox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就是論文裡面算HR hazard
ratio的方法)要符合甚麼假設 ? 如何驗證假設成立 ?
2. 存活曲線 Kaplan-Meier curve 如果兩條線有交叉時如何解讀 ?
怎麼處理 ?
3. 使用logistic regression時,case 的number數至少要是放進去回歸
模式共變數(譬如age, sex, 糖尿病有無, 高血壓有無)數目的幾倍 ?
4.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會不會有selection bias ( 選擇偏誤) ?
5. cohort study 和 case control study 如果針對某些變項(如age, sex)
作配對(matching)的話, 計算odds ratio或hazard ratio時是否要針對
已配對的變項作回歸分析 ?
6. 研究結果要呈現 p value還是信賴區間 ? 還是兩者 ?
7. 甚麼是immortal time bias ? (這是藥物研究裡常出現的bias)
如果以上的問題你原本不會 去新思惟補習班之後還是不會
很抱歉 我必須跟你說 你6萬塊是白花了(為何是6萬塊 ? 因為他又故意把
研究的課拆成兩部分來上)
你離臨床研究還非常遙遠
另外我之前這篇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499696187.A.E5A.html
https://meco2015.innovarad.tw/75/
不知新思惟的支持者做何感想 ??
我似乎記得蔡校長曾經在他的網誌上寫制定這個guideline的經驗,裡面原本有說到
他和幾個外國人在聚會的時候就有人提到要不要來寫亞州guideline,不過現在這段
文字找不到了,可能是被刪除或修改了。
那再對照現有的資料,會不會根本就是蔡校長和韓國人一起 自己邀自己寫
guideline ?? 以目前的證據只能說 --> 有這個嫌疑,但尚無法證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4.166.2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499864838.A.0FE.html
※ 編輯: goodpoint (182.234.166.227), 07/12/2017 21:08: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