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問答信箱】(Q15501-Q15520)
Q15501:
老師,我上了你的堂,學左好多價值投資法,但有時候,我覺得迷茫。其實分析企業應該用過去數據還是推測未來的?
比如分析估值,會用過去每股盈利,PE.還是預測每股盈利,預測市盈率?
就算係巴菲特既老師(費雪,葛拉漢)睇法都吾同。
葛拉漢堅持買股票要有安全邊際。
費雪就認為如果該企業未來增長強,即使現時股價貴35%仍然值得買入。
老師教我地計估值會預測埋未來增長率,下年每股盈利。但葛拉漢就反對,認為未來有不確定性,用下年預測盈利來估值係錯既。
我入股票市場只有1年半左右時間,經驗吾多,只能講見過好多股票市場預期高增長而給予較高股價,到最後增長減慢,股價就會跌好多(比如3)
而少數股票貴得來仍然保持高增長而享受更高股價(3690,1177)
可見其實2位大師都係岩既,但我地應該選擇較保手還是較進取既?
因為我諗,如果跟費雪,我買既時候已經處貴位,不利位置,如果增長未如預期,股價將大幅調整。但如果跟葛拉漢,堅持安全邊際,有可能永遠買吾到(股價長遠向上),無左好多機會成本。
吾知老師點睇?
龔成老師:
市場並沒有絕對的答案,投資世界,並不是數學1+1=2,這是由左科學與藝術左其中。
首先,你要明白大方向,我地會尋找優質企業,然後計估值,但估值是一個概念,根本沒有絕對的公式,你見我上堂所教的方法,就是以不同的角度去尋找企業的價值,當中是配合,並不是對立。
至於過去數據及將來數據,我地所買入的主要是企業將來的價值,但這個將來價值,要利用過去的數據作推算。
如果企業業務穩定,很易就能從過往推算到將來的情況,所以會多利用過往數據,然後配合最新的將來經營環境,作出推算。
但如果行業與企業變化大,強行用過往數據,就未必適合,所以會著重較多「預期」的數據。
就算是巴菲特,多年來仍是不斷進步,佢過往好著重「便宜」這概念,不斷用過往數據去衡量後要平先買,但其後,發現將來的價值最重要,因此又有所調整。
所以沒有絕對答案,但我會建議你配合去用。
------------------------------------------------
Q15502:
龔sir你好!我今年23歲,剛出來做一年野,我由2019下半年開始留意你page,多謝你成日對提問者不吝賜教,理財係香港教育同社會的確無點教。
我現時扣取支出,每月可儲約$12000,持現金約10萬,上年尾開始每月供$7000股票:$3000盈富、$2000煤氣、$1000恆生、$1000領展,打算長期進行,請問龔sir對此組合有無建議?以及現時股市回落應否再加大月供額吸多D貨呢?
另外我自己都嘗試過一手一手買,不過就發覺唔係咁易操作,例如我在$2.9時入左3手1137,到$5放曬,但後來1137竟升至$7,後來又回落,真係好難捉摸。
最終現時我只持有1000股823 @ $87.5,都跌左不少,唔知應否繼續hold住,或者入貨溝淡?手上的現金又應該如何入市?
我有想過要不要月供3140,投資少少落美國市場內,你意見如何?謝謝。
希望能獲賜教,謝謝你。
龔成老師:
月供所投資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分配金額無問題。
你23歲,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
我希望你遲D有更多投資知識時,可以加翻D潛力股在組合。
你這刻如現金多,可以加大原本月供的金額。你加入
領航標普五百(3140),亦是可以的。
領展(0823)有質素,但中短期較弱,如果再進一步下跌,就加多一注。
總之,記得唔好理中短期股價,買入後要集中長線持有。
------------------------------------------------
Q15503:
你好!龔先生。我係一名護士,現時31歲,月入45000。扣除家用,保險及日常開支,可儲$20000。
依家有$500000做左定期,但當然回報唔高。5月份到期,想將佢好好運用。
睇左你專頁之後,想試下買月供股票。個人投資屬保守型,想用$5000買月供股價,另外都想揸一手優質股。想問下你意見。謝謝!
龔成老師:
你持有太多現金,這只會令你的財富貶值。
我相信你未明白股票,所以仍有點怕,其實股票就是企業,你可以選擇一些有質素的企業,長線持有。而我地投資,並不是炒炒賣賣,而是買優質股,長線。
原理是建立一個平衡優質的組合。
不過,這刻由於你知識與經驗都不多,所以唔好急。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做月供股票,每月$5000。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2000。
另外再加2隻(每隻$1500):銀娛(0027)、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粵海(0270)、領展(0823)、港交所(0388)、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你不懂股,就集中供盈富$5000。
至於你想入一手優質股,就初階者來說,盈富是最好的。因為這是一個組合,當中有50隻股票,對你的風險最為平衡。
------------------------------------------------
Q15504:
小弟剛剛讀完書出黎做咗一年野,同女朋友計劃係五年內上車買樓結婚(600萬以內樓盤,自住用途),我現時月入$25k,有儲蓄約10萬,現時只有月供$5000盈富(2800),另外有以下股票:
匯豐(00005): 1200股@平均價62.15
盈富(2800): 1219股@平均價27.4
初時只系想買收息股收息,不過知道以宜家年齡應該再進取一些,所以已經停止購入收息股,我扣除家用日常開支,每月大概可儲$13k,想問成哥如何運用手頭現金儲蓄及股票投資去達成以下目標:
1. 我應該每月月供邊幾個股票?分別月供多少,該剩下多少錢用以等市跌時入手?
2. 你建議我可以如何進行資產管理以達成買樓目標?
3. 假若我5年內投資得來的資產可以買樓結婚,如果賣出所有股票套現,我會否變相從頭來過?
龔成老師︰
1) 我地投資增值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為自已創造穏定現金流。
以你年紀計,應以增值為主。匯豐(0005)只是收息股,增長力欠奉,你停止再購入是正確做法,但已有的貨可以維持持有。
至於資金分配方面,你每月可用$8000做月供,其餘$5000先儲起,用一邊月供一邊儲蓄的策略。月供方面,你可以選擇投資在平穏增長股︰
盈富(2800)、金沙(1928)、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港交所(388)、長建(1038)、粵海(0270)、領展(823)、深高速(0548)或潛力股︰比亞迪(1211),中生(1177)或福壽園(1448)。
我建議你$3000供盈富、$2500供一隻平穏增長股和$2500供一隻潛力股。至於儲下的現金和10萬現有資金就等機會,當大市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可以動用現金去投資,在平宜價加大力度掃貨,然後長線投資。
2) 基本上你透過以上月供,去將你資金增值就可以了。以恆指過去年平均回報10%計(連股息再投資),你每月投放$13000,5年後大約會增值至95萬,相信這筆資金對你置業和結婚會有一定幫助。
3) 如果你需要套現全數股票,就等同要重新再來。
------------------------------------------------
Q15505:
Hello
我入咗中國石油覺得點
係咪優質股
龔成老師:
中石油(0857)對油價較為敏感,中短期會弱,但油價長期仍會向上(但不是高增長),佢都會增值的。
雖然這股都有一定的規模及質素,但卻不是最高質素的企業,這是由於佢地的產品自主力較弱。
石油是商品,當中沒有差異性,佢要將石油賣出,只能跟國際油價,這令佢地處於被動狀態,沒有價格自主的能力,這令佢地的獨特性有限。這類商品企業,都可投資,但就要明白不是最高質的企業。
------------------------------------------------
Q15506:
成哥好:多謝你近排呢幾條片提醒大家,宜家策略係要分注同埋保留一定程度現金,於大跌市時針對優質股掃平貨。
想請教,如果之後股市真係升返,咁點樣判斷幾時分批出場,幾時出晒d貨,又或者應該繼續長線持有? Thx!
龔成老師:
首先,優質股票會永遠投資,或長線投資,因此,唔需要心急賣出。因為賣出只會得到貶值的現金,卻無左一個優質會增值的資產。
當然,有時都可以有賣出的動作。
一般來講,有幾個可能性。
第一,該股不再優質。
第二,大市處過熱水平,全民皆股。
第三,股價升得太多,股價遠超過合理的企業價值。
第四,你找到另一個更優質,長遠回報更好的股票。
------------------------------------------------
Q15507:
龔成老師你好,首先感激你無私的分享。以前facebook彈出過幾次你的專頁,但我當時沒有太多注意,因為我之前買股票的經驗都是蝕錢的(沒有看書和做資料分析,似賭大細多過投資)。
年初無聊下看了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直接改變了我對金錢嘅看法,然後我立刻想起你的專頁,就一直追看到現在
期間亦買了你其中兩本著作-財務自由行及大富翁致富藍圖細讀,體會很深,亦開始月供股票。我報了5月的股票班,到時見。
現在有以下投資疑問,希望老師指教。
本人30出頭,月入3萬多,每月可以儲蓄$15,000,亦把算用50萬投資股票,現有以下股票:
1)匯豐:9手,平均價63 (買咗幾年)
2)中交建:6手,平均價7.6 (買咗幾年)
3)月供4,000盈富,2,000比亞迪
1)我應該溝淡還是放一半再買其他股票?
2)我應該全部放售嗎?
我想買港鐵、盈富、領展、煤氣、阿里巴巴
謝謝老師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匯豐(0005)與中交建(1800)都不是有增長的股票,其實不太適合你的,你不要增持。反而應該等機會減持,轉到其他更適合你的類別。
你可以考慮反彈時賣出一半,餘下就持有。由於你這刻有一定的現金,而這兩股未去到無質素,所以唔需要太急去賣。
至於現時月供的股票及比例,適合你,可以長期進行。
至於$50萬,你可以動用$15萬,你提出的5隻股,都可以投資,現價分注已可。餘下資金,除非這段時間大市大跌,否則,你等上堂先決定,你上完堂會對整個財富配置,有更清楚的模式。
------------------------------------------------
Q15508:
請問,我於$28時入左HTSC, 於$18時入左南方A50. 雖然只係一手,但見而家個價....請問我應該守?還是放左佢換馬?
龔成老師:
HTSC(6886)並不是劣質,但增長力的確不強,你長遠最好都是賣出,但就可以等佢有較大的反彈後先賣。
至於南方A50(2822),可長線。雖然中短期較一般,但長遠無問題的。
------------------------------------------------
Q15509:
老師你好!我現在失業中,尋找緊工作,手頭有30萬現金,有以下股票:
1448、2186、1339、1183、178 (每樣各1手)
請問以上股票是否有潛質,可長期持有?
而我正尋找工作,手持30萬應該繼續持有現金,是否找到工作後再買入其他股票?這樣有甚麼股票是你推薦賣入?
謝謝你解答我問題。
龔成老師:
如果你現時無工作,就要預佢部分資金作備用,不能全部投資,投資要「閒錢」先得。
例如,暫時只會動用$20萬(就算大跌市都是),到你已找到工作後,才可動用較多的資金。其實留多少現金,好視乎你預期幾時找到工作,以及你每月的消費。
澳能建設(1183)質素較一般,其餘的都不差,但不少都是潛力股,會比較波動,你唔可以太大注。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粵海(0270)、領展(0823)、港交所(0388)、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5510:
匯豐大注買入,諗住放2年左右,諗得過嗎?
龔成老師:
第一,匯豐(0005)只是收息股,唔好對股價有太大期望。
第二,投資任何股,都應該是長線,2年只是一個不太長的投資年期。
第三,任何股票,都不能太過大注,最重要是每個行業,每個股票,當中都要有一定的平衡。
------------------------------------------------
Q15511:
你好老師,而家24歲,月入30k
現金有250k
405 (@5.25 2000shares)
1398 (@5.05 2000 shares)
2638 (@7.48 1500 shares)
823 (@73.95 200 shares)
386 (@4.17 6000 shares)
未來會加入2800,想問呢個投資組合可以嗎?仲有冇其他股票可以投資(想穩定將資本增長)?謝謝你
龔成老師:
雖然上述都是有質素的股票,不過,你24歲,這差不是最適當的組合。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工行(1398)、港燈(2638)、中石化(0386)都只是收息股,你這刻應把握增值時期。
你這個年齡,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做月供股票,我相信你可以月供$10000。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4000。
另外再加3隻(每隻$1500):銀娛(0027)、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煤氣(0003)、粵海(0270)、領展(0823)、港交所(0388)、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你不懂股,就集中供盈富$10000。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5512:
想問一下投資盈富基金這些類型長期持有的股票是如何增值的。是派息還是其他方法。假如我持有一手盈富基金。五年會有多少收入?
另外想問 盈富基金,金沙,領展。呢三隻邊隻會好D。集中埋一隻,還是分注買三隻。
還有如果我係佢派息前幾日買左幾手。咁佢會唔會都派息
龔成老師:
盈富(2800)是平穩增長型,主要是股價的增長,再加約3%的股息。
你預每每的增長,大約8%-10%(升值連股息),不過,這只是一個長期的推算,中短期唔太準。
你派息前買是無特別著數,因為股價過了除淨日後,會自然調整翻。
------------------------------------------------
Q15513:
在澳門沒有80後1。是不是80後3較實用?
龔成老師:
你可以去水抗尾宏達訂貨。《80後1》與《80後3》都是講理財,都實用的,只是不同的角度,你睇邊本先都無所謂。
------------------------------------------------
Q15514:
你好。我睇左80後3百萬富翁後。獲益良多。也看了很多問答。有一個問題。
小弟居住澳門,大學生。每月兼職賺2000蚊。收入不穩定。 現在有儲蓄160000元。明白先增值。後現金流的道理。
目標:希望能盡快儲到首期約100萬。
現在想用60000元進行投資。月供股票手續太貴,可能會選擇以一手一手買。
心中看上了兩隻增值股 盈富基金(2800),金沙(1928),我該如何運用六萬元投資在這兩隻股票身上?還是應該再投資多一隻潛力股?如果我要投資以上兩隻股票,在什麼合理價位買入會較好?
謝謝解答。
龔成老師:
你可以將其中$40000,投資在盈富(2800)。另外,你可以考慮銀娛(0027),其實金沙(1928)與銀娛都是好優質的,現價都可投資,不過金沙就股息較好,銀娛增加力就較強。
以你的年齡,應該增長方面多D。
------------------------------------------------
Q15515:
龔成老師
多謝你先令到我開始左月供股票都一年多了
有一個地方唔明白想請教你
我背景係咁
月供11 12 6823 778 24歲 月供15000
計過自己如果想有個700萬資產 個時間最小都20起 除左加大自己主動收入 睇書見過槓桿呢個方法
想問槓桿係咪即係借錢最投資落投資產品
因為睇過有d書提到 槓桿只要計好息差 就可以加快個儲資產既速度
我唔明係實際操作其實係點,私人借貸?按股票借錢?買樓?
我個觀念係咪錯左?
龔成老師:
簡單來講,槓桿就是以較小的資金,控制較大的資產,當中包了「借」的成份,所以,私人借貸買股、按股票借錢、買樓,都是槓桿。
利用借貸,有利有弊,回報是放大了,但風險同樣放大了。
表面上計好息差,是可以得到利益,但世上沒有免費午餐,背後是一定有風險的,問題是你知唔知,以及能否承受。
一般來說,借錢買樓的風險較為可控。
按股票借錢投資,風險高。
利用私人貸款投資,風險中等,我比較鼓勵只在「有明顯投資機會出現」時才動用,其他時機不會動用。
------------------------------------------------
Q15516:
老師,一直有留你提供1211/1177/2800等等,但股價仍覺偏貴,本人有個壞習慣,每逢月頭會動用約3-5萬去入市,因覺月供有點慢想一手手去買,如想增強是否應賣掉坐價而冇增長力股從新組合一次?
而潛力股一邊月供一邊一手手入又是否可取?因幾年收入多了,但不懂安排增長很慢,想為家庭作長遠準備,謝謝你
龔成老師:
「每逢月頭會動用約3-5萬去入市」,這都是一個分注投資的模式,我建議人月供股票,就是想大家買入價平均,減少買入價風險。你這模式都可以做到的。
不過,你應該分析翻,現時的股票與現金的比例多少,如果現金較少,就要增加翻現金先。始終現時大市只是合理區,未到平宜區。
同時,你應檢裡組合裡,是否每一隻股都有質素,無質素就要賣,另外,佔組合比例是否適合,過多就要賣。
潛力股由於股價上落較大,月供會較好的。當然,如果你自己能做到有效分注,都可以。
------------------------------------------------
Q15517:
龔SIR 你好,看完你的書,投資的觀念有有些改變
手上有些股票想老師幫忙提供意見, 達致長期增值
電能實業 0006
想問下賣出換長江實業是比較好, 長江增長力比較高, 加上2 隻都係同一個系, 如果持有電能, 又買長江,感覺重覆
0062 股價一直慢落,收息輸價,還是轉些比較能守的收息股是否比較好
02606 藍光 你覺得質素如何, 現價是否合理
祝身體健康
Thanks
龔成老師:
電能(0006)都有質素的,長實集團(1113)的增長力的確會好少少,但都只是平穩型,而電能是收息股,增長力有限。
至於重覆,會的,所以你要計算合共的股票比例,佔組合不能過多。
載通(0062)質素都算有,但一定不是好強之列,你見佢每年加價有限,加上油價令佢成本上落大,而成本無法轉嫁,都是佢的風險,你預這是收息股,股價增長力不強,如注碼不多,都可持有。
藍光嘉寶(2606)本質不差,現金流強,生意穩定,不過上市年期不算長,風險略高,業務真實面要慢慢先見到,現價合理區中上部,考慮到風險問題,這股不宜大注。
------------------------------------------------
Q15518:
成sir 請問昆侖能源現在在合理範圍嗎?
thank you !
龔成老師:
昆侖能源(0135)質素都算有,但質素又不算好高。因為佢只是商品企業。
企業本身有一定規模,以及賺錢能力,但如果你睇翻過往的財務數據,你會見到近幾年的盈利較為波動,原因是受國際油價的影響,令佢盈利波動。
這反映佢處於一個被動情況,沒有價格自主的能力,這類企業始終質素不會最高的,股息率雖然高,但股價都波動,這類股不能太大注。
現價合理,收息都不差,但就唔好對股價有太大期望。
------------------------------------------------
Q15519:
龔成老師,我持有兩手維他奶,較高位買,現在用PE估值,計到合理價係$22.56,到底我應該點做?
好唔好持有到東莞廠房開,等佢升翻到$40以上先放?定係要止蝕?
始終都係優質股,應該不怕納入自己的股票profolio吧?
十分感謝
龔成老師:
這是有質素的股票,不過,經常處貴的水平,我初步分析,要去到$25以下先開始合理翻D。
如果這股佔你組合比例不過多,可以持有,這股有發展,有得守,但要上翻較高位,並不易。你可以持有至佢的發展,再慢慢決定點做,這股始終有質素,又唔需要太擔心。
------------------------------------------------
Q15520:
龔sir 我想問點計回報率 即例如我27買盈富1000股 28放 ,當食左一年利息,約0.93 ,即利息有930, 咁放左個賺左1蚊 加埋股息930, 咁即係總共回報係幾多% ?? 可以點計出來。謝謝
龔成老師:
你有1000股賺了$1,即是賺$1000,加上股息$930,即是賺$1930。
你的買入本金是$27000。
所以獲利是$1930÷$27000=7%
----------------------------------------------
多謝各位提問,若然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的,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的部分刪去。
另外,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邊際消費率公式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新聞與社論分別印證過去兩項看法:
1. 我應該是相當早(2007年)就提出依據「要素平價理論」,台灣在外銷市場與中國高度重疊的前提下,台灣人平均薪資不僅成長率要大幅下修,甚至可能出現衰退之預測。 (參見:「開放大陸勞工來台會降低台灣人薪資水平?」)
經濟日報:「實質薪資倒退17年 警訊浮現」
quote:”台灣陷入低薪的困境,其實早已印證了國際經濟的「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FPE),也就是透過生產要素的移動或商品交易,最終都會使所有地區的生產要素價格趨近相等的道理,尤其台灣屬於小型開放型經濟體系,在國際化的趨勢下更難以倖免。”
十二年後我們回顧,經濟學掌握正確關鍵侷限條件下的科學預測力果然驚人。
毋傭多言的是,該社論中批評的「一例一休」政策,小弟也於2017年1月撰文批評並提出預測,其中因為政府部分放寬執法力道,以及川普上台後成功的減稅與法規放寬政策所帶來的榮景,部分抵消了錯誤勞動法規的成本。
但幾項預測依然部分成真:邊際勞工失業率必定上升、邊際企業倒閉率必定上升、許多企業會選擇假日不提供服務甚或營運日期減少、平均年終獎金將下降、全面性物價上漲。
隨後的中美貿易戰提高全球整體交易費用,必然在消費與投資面都有負面影響,這也帶到下一點。
2. 2018年以來我用多篇文章反覆闡釋:中美貿易戰雙方皆輸,而提高的交易費用更是不利。那些聲稱美國可以輕易贏取貿易戰的言論,不是經濟學不及格的愚蠢觀點,就是別有用心的帶風向。只要稍具正確經濟感受與經濟邏輯者均能指出其錯誤。
我更指出:傳說中的轉單榮景不存在(少部分轉單存在,但大規模轉單不可能);台商回台建廠也是一樣,少數個案存在,大規模回頭建廠不可能(https://tinyurl.com/y9fawoyx )。
果然「寒冬來了 外銷訂單大衰退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3606885 )」:
”經濟部昨(21)日公布去(2018)年12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33.8億美元,年減10.5%,跌幅超出市場預期,顯示美中貿易衝突,已造成全球需求下滑,我接單寒冬來臨經濟部更預期今年1月接單續減11.8%至14.1%,今年第1季接單跌幅都會很明顯。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七大貨品接單成長率全面翻黑。機械接單年減22.5%,而向來為我接單主力的資通訊產品接單年減13%,兩項產品接單跌幅幾乎等於金融海嘯期間。......原本不在課稅清單中的資通訊及電子產品,去年12月接單紛紛轉呈負成長,其中資通訊產品接單為近十年來最大跌幅...”
結論:
A. 掌握正確經濟學邏輯,不需要扮高深,只要最基礎的價格理論夠堅實,佐以對真實世界侷限條件的理解夠客觀深入,預測大方向成功率是可以相當高的。但也正因為價格理論易懂難精,所以我們會看到一堆偽專家往錯誤百出、處處矛盾的總體經濟學理論方向走,把玩各種數學公式、統計數字卻連一次正確預測都做不到。
B. 我在「經濟水晶球 (https://tinyurl.com/y9nokpj3)」與「Alchian-Allen定律(https://tinyurl.com/y8whhtbp )」中預測:
「中國方面將會因小鬧的貿易戰而被迫生產產品往高素質方向走,也就是說中國生產高端化、高品質化會是接下來必然出現的結果,某方面來說「中國製造2025」會以此形式達標。10~20年內,「中國製造」將成為高品質代名詞。若美國還佐以緊縮的移民政策,將更有利於中國製造加速升級。」
目前看來走勢均符合預期。有鑑於我在2007年就預測未來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台灣實質薪資成長將大幅受限,並於12年後證明眼光無誤。
中國製造品質將大幅躍升這點我們也慢慢等待吧。
https://tinyurl.com/ybc8q2nf
邊際消費率公式 在 元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WSJ : "To Curb Unnecessary Care, Hospitals Use Physician Alerts"
With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doctors can be warned if their course of action may be unwise
文章摘要:
◎ 根據2015National Academic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研究報告:多數人一生至少會碰上一次誤診,有些誤診會帶來嚴重後果。
◎ 醫生經常仰賴記憶或已過時的訓練來施予他主觀相信對病人最好的治療方式。
◎ 有研究發現24%的使用醫療保險病患接受了不必要的手術、癌症治療與心電掃描或診斷測試,累積起來一年這些額外成本高達$18億美元。
◎ 過度濫用抗生素是醫界一直存在的問題,引發抗藥性細菌不斷演化成超強細菌。
◎ 有些機構研發電腦系統介入醫生選擇治療方式,透過大數據與病患記錄來幫助醫生排除不必要之檢測或治療。
◎ 例如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檢測 — 很多時候病人無任何症狀,但是檢測為陽性時醫生就會開抗生素;但無病症病人往往並不需要抗生素治療,因此新的電腦系統將強制第一線醫療人員確認有無病症,才會讓醫生做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測試。如醫生在無病症下仍堅持要做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測試,系統雖准許但卻要求醫生輸入理由。換言之整個系統有可能改變醫生的醫療行為。但也有人認為忙碌的醫生可能就是一直按確認鍵,不見得真的理會系統跳出來的警告訊息。也有醫生認為系統根本在干擾醫生思維與判斷。
我的看法:
從經濟分析看,醫療保險出現的特殊現象就是真正替醫療服務付費的並非病患,而是保險公司。這使得怎樣的醫療行為是多餘,要如何cost down變成是保險公司有誘因去達成的目標。但如同過去我幾篇談到醫療的文章所指出,人體很複雜,單一個案不一定能符合多數公式化的模版思維。
再者醫生許多檢測其實都是訊息成本的一部分 — 想探究病患真正病因。而在結果出來之前,我們都無法100%確定是否這些檢測真的是「浪費」或「多餘」。一如該報導最後Dr. Kantor所言:「There is overuse and underuse, then there is uncertain use.」可是放到保險公司的大數據中,這樣的認定卻是很容易在統計中呈現。是否落在線性機率之外的病患就容易被犧牲呢?
一樣從經濟分析看,台灣健保制度由政府營運,涉及法律強制力,所以對醫療市場的價格乃至於內容管制會更武斷、更強制。很有可能出現病人想要自費接受某種治療的選擇自由都被剝奪的情形。
可以確定的是,健保制度下必然實施治療與藥物的價格管制,將使醫生原本高收入中所隱含的知識租值、風險貼水都會被移轉到健保局官員與投保者身上,收入減少使得醫生供給降低。
供給降低不僅僅代表醫療從業人員減少,其實醫生醫療行為上也會從積極進取轉為消極防衛。端看邊際收入減少態樣,從而決定醫生邊際行為。
投入成本最高、風險最高的科別落跑醫生會最多(如高難度外科、婦產科等);反之,非健保管制但收入豐厚項目會有很多醫生投入(如醫美、皮膚科等)。這是政府管制價格與市場後,資源必然受到扭曲的現象。
反過來,消費端一樣會出現管制價格過低,消費者浪費與重複使用醫療資源的現象。尤其當消費端對單一醫療提供者不信任時(當醫療誤診率越高時,信任度就越低),諮詢多個管道造成同樣檢測重複實施、同樣藥品重複開立的狀況就會更嚴重。歸根究柢也是因為消費端對醫療服務本身也存在很高的訊息成本。
保險規劃上,部分負擔機制事實上並不太能排除上述同樣因訊息費用而起的「看似浪費」的現象。
請參考以下影片:Milton Friedman主持的電視節目「Free to Choose」,反思:「越多管制帶來的效果對病患是越好還是越壞?經濟學認為是後者似乎高於前者。」
(影片於原文連結中)
在100%個人負擔的醫療服務情況下,是否構成浪費、多餘的醫療行為,端視個人的財富與偏好(假設醫療供給者沒有欺騙的話)。被迫放棄醫療的窮人會變多,是可以確定的。世界本來就不完美,而醫療的資訊成本其實還更福雜,可以參考這篇「人生的抉擇」
http://andylee.pro/wp/?p=4474
該位醫生寫道:「...癌症末期,已經擴散了,無論中西醫治療,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最多只能延長生命一陣子,長久存活的可能性很小,換句話說,這位病人遲早要面對死亡。如果病人是經過西醫各種的治療後而過世,親朋好友會說病人很倒霉,這麼年輕就得了目前醫學還無解的癌症,痛苦地抗癌後不幸過世了,沒有人會去質疑西醫的治療方法,更不會怨恨那些堅持使用西醫治療方式的親朋好友。
如果病人是經過中醫的治療後而過世,即使存活的時間比腫瘤科醫師預期的久很多,即使中醫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比西醫治療癌症的情況好很多,甚至即使是西醫已經放棄了、不治療了才來找中醫治療,病人過世了,就一定會有親朋好友謾罵中醫治療無效、中醫是騙人的,更會去怪那些當初支持病人去看中醫的人,說他們的無知與迷信害死了病人。....」
醫療選擇很多時候不僅是患者自身的決策,家屬的涉入也會把家屬的偏好、知識與訊息成本一起帶入。
還有老人被迫不能死是因為家屬要領津貼或遺產沒搞定,所產生的無效醫療,那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了。
原文連結:
http://www.yuanyu.idv.tw/?p=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