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教的事|
昨天「談情說愛」的法文課本po文下,忠道大哥留言說想看法國的健康教育課本,金拍謝,法國沒有健康教育,不過法國有「地球與生命科學」。今天中午地方媽媽休息時,偷翻的就是這本。
打開課本,第一單元是「自然界的繁殖」,第二單元是「人類的繁殖」。怎麼還在繁殖?根據我潛入女兒學校多年的經驗,他們從小學五年級就在繁殖了!當時老師還拿了一個可充氣式的男性生殖器模型,在課堂上引起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驚呼和尷尬。然後六年級也在學繁殖,去年也是繁殖,今年算是台灣的國二了,還在繁殖!
我想起昨天我驚呼法文課本第一章的「談情說愛」時,女兒的那句「每年第一章都是啊!」,法文課是和地球與生命科學搭配好的嗎?談情說愛完了,就繁殖?轉頭問我家爸爸,他覺得很正常:「他們就是在這個年紀啊,女孩子經期要來或剛來,男孩子對性事感到好奇。」嗯,所以連上四年,是因為有的人早熟,有的人晚熟?當然不是,是重複的主題,但是每一年教的內容都會更深入。
很多網友好奇法國課綱、課本的問題,法國的課本跟台灣一樣有不同的出版社版本,基本上只要符合教育部的課綱即可。不過學校課本不是自己的,像女兒這本「地球與生命科學」就是2007年課綱下出版的,就是自2007年以來一屆一屆傳下來的課本。每學期初拿到課本,就要用書套包好,課本不能弄髒也不能寫字,期末再還給學校。
至於課綱的問題,基本上法國教育部每年多少都會微調,有時候增加某科的時數,有時候是減少。內容的部分當然也會因應潮流時事而有所調整,課綱是老師們遵守的規範,課本是老師們參考的依據,基本上每個主題的教學內容還是由老師們自己設計準備。
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好的老師帶學生們上天堂,不好的老師,你可能今年過完了,明年換一個老師課程就跟不上了。這也是我們在女王蜂群組裡最常交換的情報,一開學就在互相請教各科老師的風評,有些家長知道孩子某科遇到不好的老師,就會馬上在一旁「加緊輔導」!
今年巴黎地方媽媽上國二了,想想我每年翻看女兒課本的習慣,其實不只是在法國,她在台灣唸書時,就算有幾個月她參加安親班,晚上回家我也會翻看她的課本作業。為什麼這麼做?我覺得這是知道孩子腦部運作發展到什麼程度的一種方式,知道她學了什麼、知道什麼,這樣我才能從旁再多給她一點什麼。
理想是這樣沒錯,不過現在網路發達,女兒已經知道很多超出課本以外的事情了,這更是媽媽無法跟上的腳步~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甜點架式JasMyDia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稻町森x學籽 法式甜點線上課程 ] 生活品味是一門學問,生活美學更是需要培養。我覺得甜點就是生活中必備的品味美學,所以對於甜點,持續進修一直是我不斷在做的事情。甜點可以增添生活的趣味,更可以豐富餐桌上的色彩,我喜歡做甜點,更喜歡上甜點課,而且有時候,上甜點課的喜歡更甚於自己做甜點。 我覺得上...
遵 理 網 上 課堂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班有惡霸》
之前公開徵求問題
有網友問Grace 如果班上有小惡霸該怎麼處理
Grace 來分享自己第一個學年遇到的狀況
因為Grace 本身的作風是比較親切的
所以一開始就跟班上學生打好很緊密的關係
所以上學期基本上帶班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甚至有次Grace 請了一天假處理私事
隔天因為私事沒處理完
只得臨時再請一天假
我的兩個學生還以為我不想教書了
要求他們的家長打電話到學校給校長
讓校長把我請回學校教書
班上有位學生是運動員 姑且稱B
剛好他的女朋友也在同一個班上
這位B在上學期除了常常不坐在我安排的座位
跑去坐女朋友後面
其他倒也沒有什麼出格的行為
若是在分組活動期間
我也不會硬要他回自己座位
但到了下學期
女朋友不再跟他同一堂課
B的教室常規開始變差
開學不久
某次B未經准許擅自打開教室內逃生門
我只得按照校規通報副校長
從此之後B自認他跟我槓上了
但當時我不知道此舉得罪了他
於是B煽動同一堂課五位男學生
經常性地大聲聊天 製造噪音 上課頂嘴
讓課堂無法正常進行
但是他本人並不參與騷動
只是默默觀察取笑
一開始我是當眾叫大家安靜 當然無效
後來我把這群學生私下叫來
跟他們訓誡不要在我班上鬧事
幾次後還是無效
於是後來每次班上有騷動
我就用全班安靜5分鐘當作懲罰
但當然成效有限
其中一個同夥
常常故意用不帶課本當作擾亂
我並不介意
只是每次他宣稱沒帶課本
我就借他影印本
幾次之後他覺得我一直對他不錯
他某天忽然問我說
他的課本其實在車上
可以讓他去拿嗎? 我說可以
他拿回來之後
就退出擾亂隊伍
於是剩下四人
某次隔壁的代課老師聽到騷動
代替我向校長告狀
於是校長請我交上搗亂名單
校長問他們為什麼要在我板上擾亂
他們說只是無聊
校長說Grace 老師對你們很好 不要再這樣
於是又有兩個人退出擾亂隊伍
剩下兩個跟班
一個故意在時時在班上吹口哨擾亂
我知道這位學生自視甚高
常常吹噓自己比同學聰明
某次他落單
我就故意跟他說
你不用跟B混在一起
你明明就比他們聰明這麼多
幹嘛要學他們抗拒上課
讓自己在班上顯得很笨
他一聽有理 隔天立馬倒戈
幫我教訓B一群人
對他們說這是Grace 的教室
遊戲規則他說了算
B跟剩下的跟班商量了一下
發現勢單力薄只能暗算我
於是B故意挑釁我
讓跟班趁機用手機錄影
看能不能錄到我說出什麼不該說的話
我當然沒讓他們得逞
發現此事之後
我單刀直入的問那個跟班
他到底對我有什麼意見
他吞吞吐吐說沒有
只是對我把他座位調到前面很不高興
我說你在課堂錄影我違反校規
但我覺得你人不錯
現在馬上把影像刪除我放你一馬
敢再繼續這樣我要上報
於是最後一個跟班也縮了
B見自己落單
再也沒有人站在他那邊
只能自己出言挑釁
當眾質問我為什麼要告狀到副校長那裡
我就直接問他 開安全門是否違反校規
接著B當著全班面警告我
他認識很多人
他就要讓我在這間學校待不下去
我淡淡的跟他說歡迎他試試看
他在我班上不帶課本
不想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
成績跟他一輩子不是跟我
想考幾分是他自己決定的
我只會公正報上他的每次成績
被當掉是他自己的事
當然班上氣氛被他影響我不樂見
於是我向其他資深老師說明狀況請益
她說她會幫我跟足球教練說說看
但是教練剛上任可能不夠影響力
再不行找前教練 副校長說
過了一天B當眾說
我找教練談是跟他宣戰嗎?他才不怕
我跟他說 這個班上很多人不是只有你
你這樣做在浪費他們的時間
我見找教練無效
直接去找副校長
告訴他這種行為已經變成恐嚇
我無法接受
於是副校長把他找去訓誡了一頓
隔天B上課自己乖乖拿出課本
也不在多話了
持續了一個多月的危機到此解除
那同一群人只在我的班上撒野嗎?
錯了 同樣跟我教11年級的科學老師跟我抱怨
同一批學生在她班上蓄意擾亂秩序
她只得跟副校長說好
每次他們作亂就送副校長室懲戒
之後這樣的行為就有所改善了
B的跟班有一個跟我比較熟的也很有趣
下課還跑來跟我告狀說
那位科學老師很苛薄
常常把他們叫到教室外大吼他們
Grace 當時心想
你們的確這些行為很欠教訓呀😅
總的來說
Grace 覺得當初比較沒經驗
所以危機處理得比較慢
但是歸納了心得
懂感恩 懂情理 知進退的學生
如果本來就跟你有些交情
其實你跟他動之以情或曉之以理
一次不通 兩次三次以後就見效了
對於那種蓄意不遵從教室規定的學生
其實根本也不用跟他客氣
該做什麼懲處就照規定來
他對你做出什麼過分的舉動
說了什麼狠話 你不需要難過
因為他們不是針對你
他們是對每個老師都一視同仁的差
也不用期望懲處後他們的思想會改善
因為他們打從心裡就蔑視學校系統
你的作為 是做給班上其他的學生看
讓他們知道你是公平的老師
不會因為學生們惡霸
就讓他們為所欲為 輕鬆過關
最重要的是
遇到惡霸學生
老師們要懂得自我調適
上班的情緒留在教室裡
不要帶回家
更不要把氣撒在家人身上
因為惡霸們撒完野也就忘記了
好像混混砸了別人的車轉頭就不在乎的離開
而你為此把氣憋在心裡完全不值得
該當求助就求助
求助不代表你無能
反而是代表你願意虛心求教成長
如果騷亂已超過自己能控制的範圍
不要默默自己承受
適時去找局外人
反而能幫助你釐清該處理的方向
而讓你有效率的控制局勢
還有記得人情義理要做好
不要讓人覺得你問完人就不見了
之後你再出事 保證沒人理你
那位我詢問的資深老師
事後我在聖誕節送她一張$10gift card
保持身心平衡
明瞭遇到惡霸學生是工作的一部份
培養轉頭就忘的良性健忘症
時時提醒自己教師的部份工作
就是原諒青少年無知的衝動
下班後 有調整心情的嗜好
轉移注意力
舒緩教學上的壓力
如此 你的教學路
才走得長遠
圖:Grace 新教室的鄰居老師/助理們,她們都對我非常熱情跟照顧呀!喜歡本文請按讚分享囉!
遵 理 網 上 課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稻町森x學籽 法式甜點線上課程 ]
生活品味是一門學問,生活美學更是需要培養。我覺得甜點就是生活中必備的品味美學,所以對於甜點,持續進修一直是我不斷在做的事情。甜點可以增添生活的趣味,更可以豐富餐桌上的色彩,我喜歡做甜點,更喜歡上甜點課,而且有時候,上甜點課的喜歡更甚於自己做甜點。
我覺得上甜點課就像在看表演一樣,老師流暢的動作與技巧,總能讓人覺得那些複雜的技法一點都不困難,尤其在老師完成成品的那瞬間,不只能讓學生感到療癒,而是心中的佩服由內而生。從藍帶廚藝學院畢業之後,我再也沒上過實體甜點課,不過現今網路發達,線上課程影片蓬勃發展,我時常從那些國外的米其林大師所拍攝的教學影片吸取料理新知。
近期受到學籽文創的邀請,試上了稻町森的法式甜點線上課程,才驚訝於原來台灣也有如此能媲美國外的高品質線上甜點課,覺得開心之餘,更是感動稻町森致力於法式甜點的推廣,於是今天就想要來跟大家分享我體驗課程後試做甜點的成果。
其實說來大家可能不會相信,但這支影片所拍的製作過程真的是我第一次做可麗露!以前在藍帶學院完全沒有可麗露的課程,我在倫敦工作的甜點店也沒有這個品項,因此我真的從來沒有做過~~~看到網路上大家都說可麗露失敗率很高,不是整顆會凸到烤模外面,不然就是烤出來的顏色半顆是白的,又或是出爐的成品外殼很厚很硬而口感不佳…….等等。
雖然很怕失敗,但是我想趁著這個機會,透過Pia老師用心的教學,我決定就來試做看看!我備齊了所需材料及器具,然後將老師在課堂中叮嚀的注意事項筆記下來,包含家用烤箱所需設定的溫度及時間。
完全是第一次試做就把過程都拍下來,結果第一次就成功啦!!連我自己都覺得超級神奇,這讓我體認到原來一堂講解詳細的甜點課程這麼重要,高效率學習就能成就高品質的成果!
上了幾堂Pia老師的甜點課,發現老師的課程不只是教學生基本甜點技巧,她的甜點還有很多味道層次的搭配。看似甜點基礎的課程中,還有更進階的元素可學習,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本課程品質極高的原因。就以可麗露為例,老師在課堂尾聲還告訴我們如何做出不同口味的變化,以及需要注意什麼地方,除了課程中食譜所用的rum萊姆酒之外,我後來還用BAILEYS貝里斯奶酒做出不同風味的可麗露呢~
這款線上甜點課的頁面設計簡潔易操作,課程講解清楚,製作步驟及技巧重點都還特別註明,整個學習過程氣氛輕鬆流暢易吸收,沒聽清楚的地方可再重複播放,光看完可麗露的課程體驗就覺得非常愉快,獲益良多,除此之外,我覺得本課程最棒最值得推薦的地方是,老師會教大家如何用家用烤箱以及家裡就有的器具來做出餐廳等級的甜點,只要遵照老師課程中所叮嚀需要注意的地方,再配合練習,要做出影片中的甜點一點都不難!
推廣「在家做甜點」一直是我創立甜點架式粉絲專頁的初衷,不過要更深入學習專業的法式甜點,我想「稻町森x學籽 法式甜點線上課程」是一個更有效率的管道。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喜歡做甜點,也很享受上甜點課的樂趣,那你一定要給這個甜點線上課程一個機會,真的很好玩,我相信你也一定會喜歡。
課程資訊:
🧁 本次開箱課程《Ferrandi 主廚不藏私|系統化零基礎法式甜點課》
https://seeds.com.tw/courses/jouonsensemble
🧁 另有好吃好帶的常溫甜點《Ferrandi 主廚不藏私|零失敗高質感的法式常溫點心課》
https://seeds.com.tw/courses/jep-petits-fours
🧁 兩門甜點課程一起買,可以享有 800 元優惠券,請找學籽 文創粉絲團領取
https://m.me/seeducation.tw
🧁 你可以在這裡吃到 Pia 做的甜點喔:
Jouons Ensemble Pâtisserie 稻町森法式甜點舖
板橋區貴興路86號
遵 理 網 上 課堂 在 甜點架式JasMyDia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稻町森x學籽 法式甜點線上課程 ]
生活品味是一門學問,生活美學更是需要培養。我覺得甜點就是生活中必備的品味美學,所以對於甜點,持續進修一直是我不斷在做的事情。甜點可以增添生活的趣味,更可以豐富餐桌上的色彩,我喜歡做甜點,更喜歡上甜點課,而且有時候,上甜點課的喜歡更甚於自己做甜點。
我覺得上甜點課就像在看表演一樣,老師流暢的動作與技巧,總能讓人覺得那些複雜的技法一點都不困難,尤其在老師完成成品的那瞬間,不只能讓學生感到療癒,而是心中的佩服由內而生。從藍帶廚藝學院畢業之後,我再也沒上過實體甜點課,不過現今網路發達,線上課程影片蓬勃發展,我時常從那些國外的米其林大師所拍攝的教學影片吸取料理新知。
近期受到學籽文創的邀請,試上了稻町森的法式甜點線上課程,才驚訝於原來台灣也有如此能媲美國外的高品質線上甜點課,覺得開心之餘,更是感動稻町森致力於法式甜點的推廣,於是今天就想要來跟大家分享我體驗課程後試做甜點的成果。
其實說來大家可能不會相信,但這支影片所拍的製作過程真的是我第一次做可麗露!以前在藍帶學院完全沒有可麗露的課程,我在倫敦工作的甜點店也沒有這個品項,因此我真的從來沒有做過~~~看到網路上大家都說可麗露失敗率很高,不是整顆會凸到烤模外面,不然就是烤出來的顏色半顆是白的,又或是出爐的成品外殼很厚很硬而口感不佳…….等等。
雖然很怕失敗,但是我想趁著這個機會,透過Pia老師用心的教學,我決定就來試做看看!我備齊了所需材料及器具,然後將老師在課堂中叮嚀的注意事項筆記下來,包含家用烤箱所需設定的溫度及時間。
完全是第一次試做就把過程都拍下來,結果第一次就成功啦!!連我自己都覺得超級神奇,這讓我體認到原來一堂講解詳細的甜點課程這麼重要,高效率學習就能成就高品質的成果!
上了幾堂Pia老師的甜點課,發現老師的課程不只是教學生基本甜點技巧,她的甜點還有很多味道層次的搭配。看似甜點基礎的課程中,還有更進階的元素可學習,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本課程品質極高的原因。就以可麗露為例,老師在課堂尾聲還告訴我們如何做出不同口味的變化,以及需要注意什麼地方,除了課程中食譜所用的rum萊姆酒之外,我後來還用BAILEYS貝里斯奶酒做出不同風味的可麗露呢~
這款線上甜點課的頁面設計簡潔易操作,課程講解清楚,製作步驟及技巧重點都還特別註明,整個學習過程氣氛輕鬆流暢易吸收,沒聽清楚的地方可再重複播放,光看完可麗露的課程體驗就覺得非常愉快,獲益良多,除此之外,我覺得本課程最棒最值得推薦的地方是,老師會教大家如何用家用烤箱以及家裡就有的器具來做出餐廳等級的甜點,只要遵照老師課程中所叮嚀需要注意的地方,再配合練習,要做出影片中的甜點一點都不難!
推廣「在家做甜點」一直是我創立甜點架式粉絲專頁的初衷,不過要更深入學習專業的法式甜點,我想「稻町森x學籽 法式甜點線上課程」是一個更有效率的管道。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喜歡做甜點,也很享受上甜點課的樂趣,那你一定要給這個甜點線上課程一個機會,真的很好玩,我相信你也一定會喜歡。
課程資訊:
🧁 本次開箱課程:《Ferrandi 主廚不藏私|系統化零基礎法式甜點課》
https://bit.ly/33XcpMI
🧁 另有好吃好帶的常溫甜點《Ferrandi 主廚不藏私|零失敗高質感的法式常溫點心課》
https://bit.ly/33U1zXN
🧁 兩門甜點課程一起買,可以享有 800 元優惠券,請找學籽粉絲團領取:
https://m.me/seeducation.tw
🧁 你可以在這裡吃到 Pia 做的甜點喔:
稻町森法式甜點舖:板橋區貴興路86號
遵 理 網 上 課堂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外星系主任 02 - 火星的生物 (廣東話)
https://youtu.be/H0R8mHUG9vg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火星生命系指有關火星嘅生命。火星生命經常出現喺群眾娛樂中,如火星人。由於火星與地球自然環境相似,且火星氣候嚴寒,缺乏板塊構造,無大陸漂移現象,因此地質幾乎沒有改變。至少有三分之二嘅火星表面擁有35億年歷史,因此很有可能保存生物形成前嘅狀態。這些均引起了研究生命起源嘅學者對火星嘅興趣。
美國太空總署前首席研究員近日披露,早喺40年前,火星探測器維京號,就喺火星上嘅任務中發現生命跡象。
1976年,NASA將火星探測器維京號送热气星。《自由時報》報導,時任該團隊首席研究員嘅萊文, 10月10日喺著名嘅《科學人》雜誌發表文章指出,當時維京號喺火星表面上已發現生命存喺嘅積極證據。
萊文以其特立獨行且積極嘅研究風格著稱,佢喺過去數十年間一直堅持認為「人類可以證實發現地球外生命」。
萊文話,維京號上搭載嘅探測器將營養物置入火星土壤樣本,結果發現「有東西將食物吃掉,並留下代謝嘅氣態痕跡」。
為證實呢個系生物反應,該團隊對土壤進行高溫處理後重複前述步驟,這次就直头沒有出現反應。
唔過,NASA聲稱無法喺實驗室中複製實驗結果,並將上述發現定調為仿生物嘅化學反應,而非真實嘅生命。
而且喺此後嘅43年間,NASA再也沒有喺任何一具火星探測器上,裝設生命探測工具來追蹤這些生命,這引起外界諸多猜測。
NASA對火星上系否存喺生命嘅探索其實並未中斷,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學部主任吉姆.格林博士喺接受英媒採訪中表示,佢相信NASA很快就會揾到火星上嘅外星生命,並宣布声气。
格林對英國《電訊報》話:「這將系革命性嘅,好似哥白尼所講嘅,『唔,我地繞著太陽轉。』徹底革命性嘅,它將開啟全新嘅思路。」
佢同時也對此表示擔心,「我認為我地還沒有為此搅掂(心理)準備,還沒有。」
NASA計劃喺2020年7月發射「火星2020」探測器,希望它能得食地喺這顆「紅色星球」上尋揾到外星生命。
去年1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選擇傑澤羅火山口(Jezero Crater)作為火星探測器嘅著陸點,預計它將喺2021年2月18日降落喺這顆行星上,並展開探測活動。
萊文呼籲當局喺2020年嘅火星探測器上加設生命探測裝置。
NASA嘅2020年火星任務將與歐洲航天局(ESA)旗下、將鑽探火星地表之下嘅「火星太空生物」探測計劃(ExoMars)合作。
2020年火星任務還包括蒐集火星物質樣本,並將其帶回地球進行檢測。NASA指出,這將系首度展現取回這類樣本屎友嘅任務。這些樣本可以為研究人員一直喺尋揾嘅生命提供線索,並且它們很可能揭示出火星上某種生活形式。
ESA嘅探測計劃則將遵循類似軌跡,並朝火星岩石往下鑽約2米。格林認為,NASA和ESA嘅兩部火星探測車都很有機會揾到外星生命嘅證據。
「當我地喺90年代首次開始研究天體生物學時,便開始尋揾喺極端環境下生存嘅生命。」格林補充話,「我地曾深入到地表以下2英里(3.2公里),亦曾進入像系核廢料池這種大家認為什麼也無法生存嘅環境,結果這些地头都充滿生命。最重要嘅系,有水就有生命。」
佢認為,喺像火星這樣嘅「極端環境」中,某些微生物為了生存會「鑽入岩石內」。
今堂我地暫時講完, 多謝各位同學咁專心聽書, 喜歡我地課堂嘅朋友, 請,讚好, 同埋分享, 最緊要訂閱我地頻道, 要按埋旁邊個鐘仔,我地一有新影片, 各位就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好啦, good bye class!
遵 理 網 上 課堂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外星系主任 02 - 火星的生物 (國語)
https://youtu.be/1t6oZsv2PQs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火星生命是指有關火星的生命。火星生命經常出現在群眾娛樂中,如火星人。由於火星與地球自然環境相似,且火星氣候嚴寒,缺乏板塊構造,無大陸漂移現象,因此地質幾乎沒有改變。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火星表面擁有35億年歷史,因此很有可能保存生物形成前的狀態。這些均引起了研究生命起源的學者對火星的興趣。
美國太空總署前首席研究員近日披露,早在40年前,火星探測器維京號,就在火星上的任務中發現生命跡象。
1976年,NASA將火星探測器維京號送上火星。《自由時報》報導,時任該團隊首席研究員的萊文, 10月10日在著名的《科學人》雜誌發表文章指出,當時維京號在火星表面上已發現生命存在的積極證據。
萊文以其特立獨行且積極的研究風格著稱,他在過去數十年間一直堅持認為「人類可以證實發現地球外生命」。
萊文說,維京號上搭載的探測器將營養物置入火星土壤樣本,結果發現「有東西將食物吃掉,並留下代謝的氣態痕跡」。
為證實這是生物反應,該團隊對土壤進行高溫處理後重複前述步驟,這次就完全沒有出現反應。
不過,NASA聲稱無法在實驗室中複製實驗結果,並將上述發現定調為仿生物的化學反應,而非真實的生命。
而且在此後的43年間,NASA再也沒有在任何一具火星探測器上,裝設生命探測工具來追蹤這些生命,這引起外界諸多猜測。
NASA對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探索其實並未中斷,近日,美國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學部主任吉姆.格林博士在接受英媒採訪中表示,他相信NASA很快就會找到火星上的外星生命,並宣布消息。
格林對英國《電訊報》說:「這將是革命性的,就像哥白尼所說的,『不,我們繞著太陽轉。』徹底革命性的,它將開啟全新的思路。」
他同時也對此表示擔心,「我認為我們還沒有為此做好(心理)準備,還沒有。」
NASA計劃在2020年7月發射「火星2020」探測器,希望它能成功地在這顆「紅色星球」上尋找到外星生命。
去年1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選擇傑澤羅火山口(Jezero Crater)作為火星探測器的著陸點,預計它將在2021年2月18日降落在這顆行星上,並展開探測活動。
萊文呼籲當局在2020年的火星探測器上加設生命探測裝置。
NASA的2020年火星任務將與歐洲航天局(ESA)旗下、將鑽探火星地表之下的「火星太空生物」探測計劃(ExoMars)合作。
2020年火星任務還包括蒐集火星物質樣本,並將其帶回地球進行檢測。NASA指出,這將是首度展現取回這類樣本能力的任務。這些樣本可以為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的生命提供線索,並且它們很可能揭示出火星上某種生活形式。
ESA的探測計劃則將遵循類似軌跡,並朝火星岩石往下鑽約2米。格林認為,NASA和ESA的兩部火星探測車都很有機會找到外星生命的證據。
「當我們在90年代首次開始研究天體生物學時,便開始尋找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生命。」格林補充說,「我們曾深入到地表以下2英里(3.2公里),亦曾進入像是核廢料池這種大家認為什麼也無法生存的環境,結果這些地方都充滿生命。最重要的是,有水就有生命。」
他認為,在像火星這樣的「極端環境」中,某些微生物為了生存會「鑽入岩石內」。
今天我們的課暫時完畢, 謝謝各位同學那麼用心聽課, 喜歡我們課堂的朋友, 請讚好, 和分享, 最重要是訂閱我們頻道, 還要點按旁邊的小叮噹, 我們有新影片出台, 各位便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好吧, 現在下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