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因材網,開啟臺灣數位學習的契機٩(。・ω・。)و!
老師教學變方便,學生學習更容易,小孩課業免擔心。
「學生依據系統所提供個人化的學習路徑(因材施教),進行學習弱點的加強(補救)可達到差異化教學降低補救教學教師負擔。」——金門賢庵國小老師
因材網為何如此深受好評,原因在於具備以下6項優點:
先診斷再針對弱點進行學習
診斷必須精細+快速(適性)
適性診斷要能自動化
能提供個人化學習路徑
依據學科學習理論基礎
教材與診斷提供需依照課程綱要(能力指標)
網站上總共有20,317題測驗題、2,686個教學影片、100件互動式元件與2,200件動態評量元件、317份教案,具備極佳的診斷測量工具,更清楚知道學生學習弱點,提供個人化學習路徑,有助學業改善,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自主學習的能力都大幅提升,根本就是老師跟學生的大寶庫!
目前已有2,438間學校,39萬4,137名國中小學師生使用,趕快來跟上這股新潮流!
因材網:https://adl.edu.tw
因材網臉書交流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78027576028525/
適性教學差異化教學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智慧教室高成效 台南2年將設50間
04:102019/04/18 中國時報
曹婷婷 、台南
新興科技改變學習樣貌,台南市教育局獲教育部前瞻補助,3年投入5.5億元於全市6、7年級教室建置互動教學智慧教室,明年擴及三至八年級,今明2年更將建置50間示範性創新智慧學習教室,透過科技輔助學生精準學習,實踐適性教學。
結合AI人工智慧、機器人共學、雲端數位教材等設備,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意願,已成為教育現場趨勢,透過互動功能的智慧教室,學習歷程一覽無遺,老師一發現學生落後,就能適時補救;台南市從去年建置具備互動教學功能的智慧學習教室,初步展現智慧校園成效。
教育局指出,以數理科來說,接受輔助設備的學生學習素養增加20分,但不是反映在紙筆測驗,而是口語測驗明顯可見學生對內容更為理解。此外,這些智慧設備也有助於老師在課堂藉由即時回饋,掌握高低成就孩子的學習落差,甚至預測那些孩子可能跟不上進度,可排小老師幫忙。
目前六、七年級班級教室全面引進75吋可觸控大螢幕顯示器、資訊應用整合控制設備及雲端數位教材等,今年起將導入AI人工智慧、物聯網、穿戴式設備與創客設備等新興科技,打造創新智慧學習教室,首創可應用科技偵測與提升學生專注力,運用數據分析進行適性化補救教學等。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扎根學習方能做到讓每個落後孩子都不會被放棄,智慧學習教室能幫助老師即時掌握學生狀況,這學期推動「課中補救教學」,有別於過去課後補救,借助科技設備,老師上課中就能發現哪些學生跟不上,及時拉一把。
他強調,了解學生程度進行差異化的適性教學,盼課堂不會再有聽不懂的學生出現,在課中即可同步於虛擬教室進行補救。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418000678-260107…
適性教學差異化教學 在 小蝸牛早療工作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給了班上特殊需求幼兒甚麼樣的學習機會?
若能豐富學習區、提供充足的素材,讓班級環境變得有趣,透過孩子的自由探索,才有機會看見孩子的興趣所在,方能開啟他的學習旅程。
別急著認定遲緩兒就沒法參與班級學習,而該檢視我們是否提供符合個別差異、多樣貌的學習空間,讓學習無障礙.....
我們常會為了增進遲緩兒的專注力,而為孩子設計一項IEP目標「增進幼兒專注力」也會習慣性地寫出「在團體討論時,可專注進行活動至少5分鐘」等,也會用盡所有策略,要讓孩子「坐在定點」「專注聽課」,改變座位(將孩子排在前方、方便老師或同儕能給予協助,避免干擾的位置)、給予視覺圖示(讓孩子知道要坐在哪裡),請教師助理員坐在旁邊或後面延長孩子坐在後方等,但想想當孩子對該活動沒有興趣、或理解能力不足時,儘管孩子坐在該位置上那又如何?我們為何不提供適性適齡的學習空間、學習方式,透過自主探索學習,在部分引導下讓他操作經驗中投入學習,這樣的IEP目標是否會更適合特殊需求幼兒,當然也相信這樣的教學更適合班上所有的學生吧!!
#感謝用心的北市實幼老師
#感謝佩蓉老師的分享
#專業的老師看見幼兒的優勢能力
#優質的幼兒教育即是符合個別差異的融合教育
#融合生A的精彩作品檔案
#融合生在學習區可以有大大開展自我的天空
#幼兒園融合教育的成功案例
#影片很適合幼教及特教老師及融合生家長觀賞
#感謝幼兒A的爸媽願意公開分享
#感謝台北市大實幼橙班龔奕璇老師及代理教師王錦尹老師的無私分享
#感謝邱世明校長鄭淑華主任領導與支持
#感謝李素蘭老師協助影片編輯製作
#林佩蓉老師與李素蘭老師協同在園輔導
你印象中融合生的樣貌是怎樣?第一時間想到融合生的特點是什麼?觀點是比較正向還是負向?
你知道嗎?你想過嗎?融合生也許某個面向明顯跟一般幼兒不同,但有時我們往往會把融合生的弱點過度放大來看,使得我們心盲眼盲,完全看不到融合生有其他優勢之處。
融合生A也許人際互動是他的弱項,但兩位老師有打開心及眼,尊重A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組合建構區,以各式不同材料創作他有興趣的車子主題,A因此全身貫注投入在創作的世界中,產出大量的車子作品,且從原本只想選擇組合建構區,到後來也願意嘗試挑戰數學區、美勞創作區,對車子的主題創作情有獨鍾。
從影片中A的車子系列作品中,我們可以看見A有驚人的細膩觀察力、組合建構力、創意思考力、多元表徵力,以及超優的空間圖形概念與精緻的手作與手繪能力,甚至遠勝出一般生。
兩位老師看見了A與眾不同之處,就順勢創造分享機會,讓全班幼兒能細細欣賞A的作品、清楚看見A的優勢能力,鼓勵對車子創作有興趣的幼兒可以向車子達人A請教學習,因此自然而然促進了一般生與融合生的互動,也改變了班上其他幼兒對A總是獨自遊戲、與其互動不理會的刻板印象,提昇了A在班級中的社會地位。
A不會主動跟人分享,連最親愛的爸媽也是,所以爸媽並不知道他們的心肝寶貝在幼兒園所展現驚人的創意與優勢能力。學期末,兩位老師嘗試把A的作品分類依時間順序整裡成PPT,跟A的爸媽及全園老師分享,爸媽看到A超棒的大量作品,非常驚訝,也非常感動!兩位老師在感動之外,也超級開心,因為幼兒A變得情緒穩定了!對自己有信心了!而周圍的人終於也看見很棒、很不一樣的A了!
想想看,幼兒A如果不是就讀這種採遊戲教學取向、重視個人興趣及個別化發展、強調融合教育的融合班或特教班,而是在一些與一般幼兒完全隔離,且過度強調IEP 的特教班—僅針對特殊生之缺陷部份,過度放大檢視而施以大量訓練;或在一些以團體教學為主、重視團討、沒有學習區或學習區沒有每天正常運作的融合班,會發生同樣的結果嗎?答案當然是不容易!
學習區教學其實就是強調個別差異化教學最適切的教學型態,唯有學習區的教學才能讓一般生、融合生、個別差異大的幼兒都各得其所,按照自己適合的步調,且依據自己的興趣及能力起點向前走,老師也才能從主導的教學角色中釋放出來關注弱勢、因材施教,讓融合生、弱勢生也可能有另外一片開展自我的天空!
最後,引用一位本系系友-特幼老師說的嘉言,無論幼教或特教老師,我們很需要手牽手合作一起努力—「讓特幼不這麼特、讓普幼願意為個別差異做調整!」
適性教學差異化教學 在 「差異化教學」劉繼文老師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差異化教學 」劉繼文老師 ... 差异化教学 比你想的容易【五个实用策略+详细步骤】【中文教学】【分层 ... 教育部兩班三組 適性教學 計畫概念影片. ... <看更多>
適性教學差異化教學 在 科技輔助適性教學與自主學習Public Group | Facebook 的必吃
搭配教育部「適性學習基地學校」專案,現在,我們不僅導入「因材網」落實差異化教學,更在課堂當中進行「組內共學、組間互學、教師導學」,讓孩子們的「自主學習策略」及「 ... ... <看更多>
適性教學差異化教學 在 [評價] 104-1 洪承宇適性教學- 看板NTUcourse 的必吃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否
哪一學年度修課:104-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洪承宇 老師 (師培中心本年度新聘)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教育學程選修、非師培生也可
δ 課程大概內容
這門課的全名是「適性教學(含分組合作學習、差異化教學)」,主要是
談論各種不同的教學法,並且鼓勵修課同學將這些教學法融入在自己科目
的教學。
大綱如下:
適性學習的意義與源起、心理學與哲學觀
當前適性學習潮流(-)佐藤學/(二)學思達
合作學習的準備、分組技巧與形式
合作學習-配對學習法、共同學習法、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
拼圖法(第一、二代)、團體探究法、世界咖啡館、
小組遊戲競賽法與翻轉教室
個別化取向教學法 (小組加速教學與區分教學法)、類心智圖法、
MAPS教學法、溝通討論式教學法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用老師的投影片、輔以參考文獻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學期初會先讓全班分組,是採取同質分組,所以相近科別的同學
就會是一組。前半學期老師會介紹合作學習的概念、方法,偶爾會
有小組討論,之後再用新買的小白板作答。老師在學期開始前幾週
會有上課小考(問幾個小問題),不過後來就沒有了,老師告訴我們
如果要小考就要每週都做,別像他一樣。
一開始講解適性教學的起源時還真的蠻悶的...後來課堂氣氛就都
很愉快,老師也會播放相關教學法的影片給我們看,並且從中討論
優缺點。老師是今年新來的老師,以前曾經在高中教過書,看得出來
有時候會放梗搞笑一下。
後半學期除了老師授課外,會安排小組輪流授課一節,也就是設計
一堂五十分鐘的教案來教全班,教學方法則是從合作學習法中任選。
教學時會有一組評鑑組、老師也會加入評鑑,課程結束後給予回饋。
要注意的點是有些科別用的方法不太適合,會讓授課效果受到影響,
此外因為大家來自不同科系,你假設的先備知識可能完全無效,就
需要你下去巡視時重講一遍。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給分還好,大概有努力有收穫
期末報告+教學示範40% + 期中考30% + 五篇週報告10% + 課堂參與20%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1. 期末報告: 小組教學完要針對授課內容進行反思。
2. 期中考: 申論、簡答為主,以等第制評分,老師會擬訂每一題該寫
哪些重點,沒寫到就會掉點分數。
3. 週報告: 從CEIBA文獻中挑五篇出來寫摘要和反思,大概一頁A4就好,
有寫的話老師都很大方給分。
4. 課堂參與: 大概就是回答問題和討論吧。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1. 出席率: 小組開始教學時有簽到,但後來也沒簽。有時候出席率
蠻低落的。
2. 基礎: 倒不用,反正提到其他人名時,老師還是會稍微講解(如Vygotsky)。
3. 加簽: 沒有滿,但是這是新課,103學年以前的師資生修了不算數,
除非要54hrs時數外加教育議題專題。
Ψ 總結
很難得師培的課程有了些變化,透過實地操作合作學習,更能發現
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下學期這門課換其他老師開,評價就不準了。
不過老師改開補救教學,有興趣的可以修修看,老師人蠻不錯的,
上課也學得到東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5.130.1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453106202.A.B9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