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有一點惱怒。
唉!為了讓更多大人看到孩子的艱難,可以找到與孩子互動的方法,我四處演講。
這樣已經七八年,總講過數百場演講了吧。!
我愛這樣四處奔波、一直講話嗎?
我並不喜歡!
我甚至為了演講,把門診次數減少,犧牲休息睡眠的時間準備投影片,連用餐都來不及,這樣的生活,是我喜歡的嗎?
不!
我並不喜歡。
我最喜歡的生活是:與家人一起,鬆散自在地玩美美的東西,讀精彩的小說,看震撼人心的電影,賞遍各地美景。
可是,我花了好多時間到處演講。
只要我有空的時間,有人邀約要演講談小孩,無論團體人數多少,我幾乎都答應。
因為我希望大人聽了之後,可以讓更多小孩,透過被理解了,而日子可以好過許多。
不僅演講,我寫過許多文章。
我和幸佳慧寫了一本文字很少的談過動兒的書「親愛的大人」,
我自己寫了「帶孩子到這世界的初衷」。
同時,在網路,也一直書寫。
演講和書寫還不夠,我們還辦影展,給大人看能瞭解小孩的影展。
我甚至帶著電影「布拉姆的異想世界」和「她不怪,她是我妹妹」,到處放,還附送免費的映後座談。
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因為看到、聽到太多父母為孩子既憂愁又傷透腦筋,因為知道太多孩子被誤解受委屈,又無法為自己辯駁。
這樣的父母和孩子如此眾多,多到讓我拼命使盡各種方法,就是希望可以幫忙。
不要以為我做這些是理所當然!
每一場講座,每一場電影放映,都花了我許多心血和時間。
而我,講完演講,放完電影,往往除了精疲力竭,很想好好睡一覺之外,我沒有帶回任何東西。
如果你曾經為孩子而苦惱,如果你也知道我的訊息,怎麼可以從來沒聽過我演講,也沒看過我放的電影,更沒讀過我寫的書!
怎麼可以!
尤其是你們的問題,可能是一部電影、一場演講,就能為你們開啟一扇窗了!
不要急著要我和你們的孩子談談。
請先讀過我寫的書,聽過我的演講,看過我放映的電影,再來。
(昨天晚上在高雄市總圖,講「從兒童人權和兒童特質談教養」。
第一次完全透過這個角度談教養。我非常喜歡。晚上,許多父母都下班了,可是,對孩子教養傷腦筋的人,並沒有來。雖然你知道有這場講座。)
過動 兒 一直講話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四歲,你剛認識了世界,認識了人類,也才四年,你以為的世界是什麼?你了解大人所塑造的社會是長什麼樣呢?
而大人們以為四歲的眼,四歲的腦袋,四歲的喜怒哀樂,應該是什麽樣?
我們看兩歲的孩子,跑個不停,就皺眉;
我們對三歲的孩子吆喝,要他們排好隊;
四歲的孩子爆哭,我們說她是情緒不穩定;
五歲的孩子在英語課時,起來走動,我們擔心孩子是過動……
我有時真的好希望有一種仙水,是讓大人喝了,就能看到自己小的時候……
那時,你兩歲,跑個不停,跑到吃飯時,還不知道回家;
那時,你三歲,沒有人會叫你排隊,因為排隊是上小學以後的事;
那時,你四歲,你經常爆哭,弟弟搶妳的玩具,妳哭;吃飯時,沒有搶到雞腿,妳也哭;玩跳格子輸了,妳更哭!只要有委屈、只要事情不如意,爆哭是妳的拿手絕活(是說,除了爆哭,妳也沒有別的發洩方法……);
那時,妳五歲,無論老師在說什麼,妳都在想自己的故事,根本沒有理會老師,因為妳編的故事遠比老師講的故事有趣太多了……
請看到孩子的年齡!
請不要忘記什麼是孩子!
請不要叫兩歲的孩子乖乖坐好,不可以跑,不能嬉鬧;
請不要叫三歲的孩子安靜站好,排好隊,不能扭來扭去;
請不要叫四歲的孩子,不可以爆哭,要他情緒穩定像個入定老僧;
請不要叫五歲的孩子必須一直專心聽大人講無聊的話,不能活動四肢,自己找樂子來玩……
每天,每天,我看著這些被親朋好友,被托兒所、幼兒園老師叫來看診的兩歲跑個不停、三歲控制不住手腳、四歲會爆哭、五歲上課上久了會起身散步的孩子,
我好想發明「返童仙水」,給健忘的大人灌下去。
我大概不知何時喝過這種「仙水」……
我記得從小跟弟弟打架,我一定爆哭;玩大富翁輸了,我不只大哭,還會翻桌!和大姐搶雞腿沒搶到,不僅大哭,還想跳樓去死……一直到小學三年級,和很壯的男同學打架打輸了,我還在爆哭!
從小上課,老師要上得很有趣,否則我就是神遊。一直到高中,狀況更是嚴重。我很難持續聽老師上課聽很久,(是說上課上得吸引人的老師,真的不多啊!)從小,我習慣自己讀,讀懂了就通,讀不懂的(物理啊!),只能亂搞。
即時到現在,我很怕旅行有參觀博物館、美術館的行程,因為我無法一直站在那裡聽導覽,我會走來走去,東晃西晃。
我喜愛藝術,可是,我就是無法站直直聽一個人一直講話!除非給我一位導覽員,跟著我,我問他答。
望著你們家的孩子,想像你喝了「返童仙水」……你回到了兒時,用那時的眼神,重新望向你的孩子。
請給孩子像個孩子般長大的空間!
過動 兒 一直講話 在 張旭鎧.阿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演講接多了,開始覺得自己像個演員,主辦單位給我題目、告訴我時間,然後我就上台演出,有幾分鐘像是脫口秀演員,把幾個段子連串的丟出去,期望大家在笑聲中吸收專業知識;有幾分鐘像是舞台劇演員,將孩子的行為表現原汁原味讓大家體會;比較多的時間像是個相聲演員,尤其像是單口相聲,自己滔滔不絕地講著投影片內容。
一場演講下來,大家在似乎醍醐灌頂中掌聲連連,但是真的吸收了多少?又有多少能夠完整運用在孩子身上?這是我每場演講結束後自我檢討的內容。
而真正像個專業的時機,反而是演講結束後,大家排成長列問問題的時候,就像是名醫診間外面排滿了人,這對我來說不是優越感,而是感到恐慌,並不是害怕被問倒,而是這麼短的時間內要解決大家的困擾,真的對大家有幫助?還是只能讓您暫時安心?
後來,只要遇到聽眾較少的場次,在主辦單位的答應下,我會把演講改成了座談會,直接引導大家提問,效果其實還不錯!上週,在某個幼兒園的教師培訓場合中,不到十位的老師、主任,於是演講變成了座談,我告訴大家「我要講得在講義裡都有,你們不懂得可以直接問,另外,從今天的主題出發,相關的問題都可以提出來!」
有個老師立刻舉手發問「阿鎧老師!我的問題可能跟今天主題比較無關。為什麼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沒問題?明明我們一看就是有問題啊!」
這位老師講完,立刻有其他老師搭腔「老師!我們班上有個小朋友,一看就是有問題的啊!講話就是不清楚、詞彙不多,跟他講話,她也好像聽不懂,可是媽媽說她在家裡就是會一直講話,媽媽要他做什麼,他也會去做啊!媽媽覺得孩子沒問題,都是我們誤會她!」「什麼誤會!有的媽媽說是因為我們不會教,所以都說是孩子有問題!」另一個老師補充。
主任發現現場有點亂了,直接上台拿了我的麥克風,「我想!這就是我們老師的責任,我們必須告訴家長孩子的問題,還要告訴家長早期療育的重要,所以我們要充實專業知能,這就是我們請阿鎧老師來上課的目的!」
我懂了!原來大家希望我能給大家更多專業知識,好讓老師在跟家長說話的時候,能夠有憑有據,這跟我的初衷好像不太一樣啊!
「我真的覺得這些孩子沒有問題啊!」我決定故意跟老師挑戰一下!
「可是孩子就是教不會啊!說了他也不懂!上課到處跑,不然就是自己玩自己的!」老師們快抓狂了!還有老師拿出手機,放了段影片給我看,「老師你說!這很明顯就是自閉症啊!家長還不承認!」
眾說紛紜當中,我在電腦裡找了張照片投影出來,「好可愛喔!老師這是你女兒嗎?」原本鬧哄哄的教室突然靜了下來。
「對啊!這是我女兒,你們覺得她有什麼問題?」我微笑發問。
「沒有問題啊!很可愛!很像老師!」老師們發表感想,還有老師開玩笑地說「她的問題就是太像老師囉!」瞬間哄堂大笑。
「她不會爬、不會走、不會自己吃飯、不會上廁所,總之你能想到的,她都不會!」原本充滿笑聲的教室,又突然靜了下來。
「這是雷特氏症,一種基因突變的罕見疾病!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我望了望台下,竟有幾個老師眼眶開始泛淚。
「我先不解說雷特氏症,我要說的是,所謂的有沒有問題,其實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你們第一次看到我女兒,而且只看了照片,所以不會覺得有問題,但事實上她的問題很多。而我女兒學校的老師,因為看到了孩子的表現,會跟我說孩子有很多問題,但這對我不成問題啊!老師說下指令她不懂也不理會,但是我立刻叫我女兒,她馬上轉頭看我,這『對於我』是問題嗎?」我停下來,讓老師們想想。
「我們太習慣在發現問題之後,一定要找一個罪魁禍首,但這個人絕對不會是自己!」我喝了口水繼續說,「我不期望大家認為是『我的問題』,但至少是『我們的問題』。我們期望的是解決孩子在學習上的困擾,但是當我們把這樣的狀況跟家長說的時候,尤其是跟媽媽說的時候,媽媽的壓力會有多大?當我們遇到壓力時,第一個反應一定是否認,所以老師們!你們就會聽到媽媽跟你說『沒有啊!在家裡沒有這個問題啊!』這時候,壓力又回到你們身上了!這樣對孩子是沒有幫助的啊!」
「老師!那我們該怎麼做?」老師們拿起了筆,想要能夠記下接下來我說的話。
「我們只要記得一件事,我們是跟家長一起合作來幫助孩子更好的!」老師們邊抄邊點頭。
「你可以把看到的狀況跟家長如實以告,而且是不加個人感受及判斷的!例如可以告訴媽媽『孩子在上某某老師課的時候,她離開座位開始跑,繞了三圈以後又坐回去』,而不是說『你們家寶貝好像對某某老師不喜歡,上他課的時候都不專心,還站起來到處跑,可能有過動!』老師們想想這兩句話,如果是在講你們自己的孩子,感覺有多大的不同?」
「請寫下這句話而且要記住,『馬麻!我們來想想怎麼幫寶貝可以學得更好!』讓家長知道你是站在他那邊的,這個很重要!」同樣的這句話我平時也會跟家長說,畢竟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啊!
「接下來,我們就來練習一下怎麼說話吧!兩個兩個一組,輪流當老師跟媽媽,等等每個人要來分享一下感想喔!對了!在開始練習之前,有件事我還是要慎重地跟各位說!」大家被我突然的語重心長嚇到。
「請不要在你跟家長的對話當中出現『過動』、『自閉』、『亞斯伯格』這類的診斷名稱,各位不是醫生,我也不是,所以我們不要幫孩子下診斷好嗎?」
當沒有了這些標籤名詞,我們才能夠真正看到孩子、家長、老師的困擾,也才能夠針對這些困擾來尋找解決方法,否則,我們很容易只想處理孩子的『疾病問題』!
後記:給各位媽媽,當您覺得孩子的老師不好溝通時,請相信老師是很有責任感地想要幫助孩子能進步,讓我們跟老師好好聊聊,一起從學校、從家庭著手,這樣才能有效率幫助孩子,不論是家長、老師,才能夠更輕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