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過度飲食心理學
#過度飲食心理學 #斷食 #斷捨離
消費文化的崛起讓我們誤以為消費是一種社會意識型態:建立階級差別,以物質商品來決定持有者的社會地位和聲望。我們的身分地位往往無關於我們生產了什麼,而是和我們消費了什麼更有關係。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相信,心理壓力源自於存在的既定事實相關的衝突,像是道德、自由和本真性。
菲爾.庫什曼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為什麼自我是空虛的。』,他認為:在16世紀現代紀元開始指出,西方世界開始有了轉變,從宗教性轉變為科學性的生產架構,並從鄉村生活轉變為城市生活,從社群主體轉為個人主體。人對自己的看法已經改變,開始只認識完整而且獨立的個體、擁有自由意志、能夠主宰整個環境。
換句話說,西方社會對於自我的概念改變了,個人需求和慾望被極大化了,而正是這樣歷史性的轉變奠定的基礎,讓象徵賦予時代的食物和物質的消耗大幅升高。同時這個轉變,也是『消費主義』逐漸發展成道德教條的關鍵元素,此後消費者的選擇和取得,變成了個人自由、快樂、權力的載體。
正如庫什曼的主張:『受到地形影響的自我,感受不到社群、傳統、共同意義(shared meaning)。這些社會層面的欠缺,正導致我們感受不到個人信念和價值;具體的顯現出來的,就是一種慢性、無差別、情緒性的飢渴。二戰後的自我渴望獲得和消耗,潛意識裡想要藉此補償自己所失去的一切。這是一種空虛感。』
我們所經歷的這些文化疾病,包括喪失社群和共同意義,還有焦慮或沮喪等個人缺陷,都是助長過度消費廣為蔓延的先決條件。我們越來越相信,所有的問題包括各種臨床上的病症,到更加普遍的空虛感,都源自於這個受限制的自我,於是轉而藉由消耗藥物、生活消費品、食物等等個人消費,來治療上述種種的疾病。
科林.坎貝爾社會心理學家提出『想像力豐富的享樂主義』,他認為現代的慾望享樂主義就存在於新奇商品所提供的幻想中。媒體和廣告呈現各種消費商品的影像和敘述,人也依次建構出心中的幻想;然而等到真正購買了這些產品時,卻發現他們根本滿足不了自己的想像慾望,因此感到失望。
換句話說,消費文化運用被理想化的形象和旁白,讓消費者在心中產生不足感,而廣吿中的產品正是解藥。這些沒有被滿足的慾望,必然導致更多渴望與更多消耗以滿足期待。也就是說,以消費主義處理心理上的需求,正是過度消費和過度飲食的成因。
同時,社會心理學家Briers與Laporte也發現當人對自己的相對財富感到不安的時候,往往會想攝取更多的熱量。這些關於食物和物質不安感的平行發現,等於提供了兩個線索,顯示有形物質方面的過度消耗和食物上的過度消耗,都是有某些相同的心理機制所產生的現象。
在整個欲求、獲得、失望的循環之中,最陰險的一點應該是,在有問題的社會意識形態影響下,我們根本體會不到消費主義的心理後果。我們反而認為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是自己一直不夠堅定、缺乏紀律,或者神經化學出了問題,因此轉而以更多消費作為解決方案, 於是產生對更多產品的需求,成為一個沒有終點的消費主義循環。
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認為:在消費主義文化之下所處的全貧窮狀態,和歷史上所謂的貧窮,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從前因貧窮而產生的飢餓、疾病、流落街頭無家可歸,是對生存的直接威脅;現在在消費文化中所謂的相對貧窮,是一種社會狀態和心理狀態。消費文化下的窮人,與所謂的快樂人生是絕緣的。
他進一步描述:『在消費社會中,身為消費者,「不足感」比什麼都嚴重,那將導致降級與「自我放逐」的後果。只是因為不足感,無力履行身為消費者的義務,就得忍受種種痛苦,例如被忽略、被剝奪、被降級,眼睜睜看著別人獲准進門參加一場社會盛宴,而自己卻被俳句在門外。唯一的補救方法,也是逃離屈辱難堪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克服這種消費者的不足感。』
以上文字皆取自於「過度飲食心理學」一書
在過去我接觸到『斷食』這個概念的時候,我意外發現原來人們一天下來需要的熱量其實真的不多,前幾天我正好看到盧廣仲參加木曜的下班吃什麼的節目,他也提到他一次用餐的份量就是現代成人的1/3,因為他的家族也習慣這麼飲食了,所以他出社會之後才發現原來他們家的飲食份量是比一般人小很多。我想到我家長壽的爺爺,一餐粗茶淡飯加點魚肉也可以吃飽,而且活到壽終正寢,離世的時候身體幾乎沒什麼病痛。
過去接觸減重的訊息,我感到很困惑為何我們要吃了東西感到罪惡感,然後再去健身房消耗這些熱量?如果我們一天下來只要攝取少數的熱量就能夠生存,那為何不好好控管自己的飲食即可?我們到底是怎麼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習慣與消費行為?
這本「過度飲食心理學」如上述的引文,作者用了很多研究舉證在過程發生了什麼事情。書中也有提到大量的案例讓我們知道如今的廣告與法令是如何一步步影響我們的消費行為,洗腦著我們消費越多越能夠代表著我們是有經濟能力與社會地位的人。
作者進一步主張,目前的道德教條、政治意識形態、經濟意識形態、社會意識形態的消費主義,已經擊敗了社會運動的消費主義,最終會危害人民的心理健康。這些衝動、自戀、慢性且不斷擴張的情緒飢渴,已經造成了「空虛的自我」。我們把這種空洞的感覺視為個人的失敗,而不是文化的病態,因此轉而消費藥品、商品、食品,來「犒賞」自己。
當然,我們沒有辦法很直接地改變廣告商或是法令的嚴謹性,但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消費,例如將把錢花在「體驗」而非物質,例如上舞蹈課、加入運動社團、到農夫市集買東西,都是讓錢回到經濟循環體系的好辦法。除此之外,在保持正面態度的心理學領域中,有研究顯示把錢花在買經驗,而不是購買奢華物質,對心理帶來的正面影響會更持久(Haidt,2006)。
過去在唸FIRE等提倡財務自由的書籍時,裡頭也提到我們可以透過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增進自己儲蓄的能力,包含換個簡便、小而美且物價指數較低的地區居住。「過度飲食心理學」的作者也鼓勵慢活、簡單生活、慢食、住小房子等,對於尋求社群支持和簡單生活實踐方法的人,這些都是很好的資源。
過去在學習正念相關的心理諮商時(netflix中正念冥想指南也是一個很好入門正念的參考),我們也學習著專注享用當下的食物,感受它的味道、口感、牙齒在咀嚼時口腔裡的感受等等,專注在每個當下會發現我們本就擁有得以豐富體驗這個世界的感官,透過體驗與這個世界的存在有所連結,食物確實是最快的方式,但若能夠更緩慢與專注地感受,我們也得以與此時此刻的自己的在一起。理解到自我的真實所需原來是這麼單純。
如何讓「空虛的自我」不再空虛?不再讓自己投入在過度消費與飲食的惡性循環當中?我想,就先從了解自己、與內在的自己與這個世界的原生豐富性產生連結也是一個選擇。
***#寶瓶時代 #心理學 #習慣力
最近看的「習慣力」與「過度飲食」這兩本書,其實都在談論我們在這個世代常常接收到的訊息是,如果我沒有成功就是代表我不夠努力或意志力不夠堅定,導致我們對自我感覺越來越差,能量多半用在自我批判與自我否認,然後面對生活的變化又更加消極地應對。如此形成了惡性循環。
這樣的論點是源自於缺乏我們所經歷的時代與接收到的訊息、環境脈絡下的論調。
是的,留意自己的所作所為確實也是一部分的責任,但書中也提到有些食品標榜著「天然」卻一點也不天然,還添加了一堆讓人上癮的物質(例如糖)那麼,這又該算是誰的責任?
最主要是因為工業革命之後,人們就像是罐頭一樣,沒有思想地渡過每一天。我曾經也有個案對我說,每天加班到很晚,到家都累了,只想追劇洗洗睡,那還會有什麼力氣經營所謂的斜槓人生?
在書中提及我們因為生活型態的轉變與工業化的思維,早已失去了以前農業社會中滿滿的凝聚力與共同為了生活打拼的連接性,過度強調個人的結果,反而讓我們更難以理解自己在群體中的角色。
畢竟人終究是群體生活,找不到定位,也找不到意義感,內心的空虛自然會想要往最方便的事物索取、探尋,卻越發空虛。
而想要擺脫生活的空虛感得先找回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與歸屬感、與群體的意義感(還蠻符合寶瓶時代的)而不是瘋狂消費填補內心的空缺。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7/4 開課!】...
「運動心理學出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于玥心理師的心靈命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美劇癮 歐美娛樂資訊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怪奇事物所 Incredivill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待業一年,終於上岸了(文長) - B3 留言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Asppa亞洲運動心理專業聯會's post 的評價
- 關於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體育領域還有甚麼出路|國立體育大學適應體育學系/運動心理 ... 的評價
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美劇癮 歐美娛樂資訊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香港人的有聲書
【《社運心理學》Chapter1 從認知心理學看社運資訊】
#收聽方法
●美劇癮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meikeknin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hk/podcast/id1529549070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JfuVYQEoBcHjCjeAeyoLs
《社運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MOVEMENT)
作者:Lo’s Psychology
出版日期:2019年11月
推薦網購&出版社 蜂鳥出版 Humming Publishinghttps://www.hummingpublishing.com
政治即生活,
而構成生活的便是人類思維與行為。
社會撕裂是必然、藍黃永遠不能和解?
廢青和廢老的世代之爭,爭的是價值抑或尊嚴?
「不割蓆不分化」背後,是甚麼影響人們對道德、公義的判斷?
蒙臉以後,警察和示威者的行動如何被影響?
二零一九年,全球民主海嘯,香港意外成為風暴中心。
「反送中」觸發的全面社會運動,我們看到人性醜惡、政治操作、世代之爭、立場鴻溝……利益和計算背後,也是一連串心理學及行為引發的後果。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Dr. Lo團隊,以其專業的學術知識與切身的例子將社運的發展、支持與反對者的特質、政治冷感對比積極參與的取態、政府回應與警察執法等,多方面解構社會深層次矛盾是怎樣造成的,讓大眾了解自己如何被大腦引導行為,以不同的立場、形式投身社運,從而跳出固有框框,宏觀思考香港未來的出路。
~~~~~~~~~~~~~~~~~~~~~~~~~~~~~~
#粵語有聲書 #好書推薦 #podcast限定
【《香港人的有聲書 HKers AudioBooK》 】是一個業餘有聲書頻道,
希望以粵語為香港人製作有意義的免費有聲書目。
有聲書錄製內容為該書目的電子書或宣傳內容的試閱部份,希望在推廣之餘不會影響出版社及作者的版權收益
#收聽方法
●美劇癮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meikeknin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hk/podcast/id1529549070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7JfuVYQEoBcHjCjeAeyoLs
或到你的Podcast程式搜尋
#香港人的有聲書
◆歡迎分享及指導讀音問題, 亦歡迎任何形式的參與讓這個計劃成為更恆常更能提醒大家讀書樂趣的節目。
◆有興趣參與製作有聲書(書目推薦、版權、編輯、監製、錄音、操作 或 字幕等)請填寫表格
https://forms.gle/osA1mpPiRVisRaoK8
或 電郵到 meikeknan2@gmail.com
◆如有興趣參贊助(場地、器材、版權費用),歡迎使用 表格填寫 作進一步聯絡
#美劇癮九叔 #香港人的有聲書
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怪奇事物所 Incredivill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A 支持的甲候選人當選了,然後他看到的
是台灣成了蓬萊仙山海外仙島人人有錢到爆
B 支持的乙候選人落選了,然後他看到的
卻是國難當頭百業蕭條天災人禍接踵而來
這乍聽之下像兩個平行世界
卻是同一個 #民主社會 的日常風景-
支持者只看到他的好;反對者只看到他的爛
在這背後作祟的,正是心理學的 #確認偏誤
因為承認錯誤的心理代價太大
人總會 #選擇性地 接收或解釋訊息:
只相信自己想信的、不相信自己不信的
一旦撞到和自己信念互相牴觸的意見
不是直接當它塑膠,就是想盡辦法
去證明他說錯了、我才是對的
所以確認偏誤可說是思考漏洞的頭號戰犯
只要有人邏輯大暴死,十之八九是它在雷
此外研究發現,當立場相同的人在交流時
大腦中負責 #決策 的腦區就會活躍起來
相反地,當聽到立場不同的意見時
同塊區域幾乎不會出現什麼反應
而這,正是所謂 #舒適圈 的可怕之處:
大腦本來就很難被立場不同的意見說服
何況是被大量取暖的言論層層包圍時
任何錯誤都會一錯再錯、難以被挑出
想克服這種思考陷阱,我覺得呢
還得靠 #閱讀 來培養反向思考:
文化部 為了推廣閱讀,於一年一度的
世界閱讀日起跑,發起 走讀臺灣 活動
傳遞閱讀之文化意涵與核心價值
希望長期培養、並擴大閱讀群眾
進而促進出版產業的發展
而當 #閱讀 成為全民運動
反向思考必然會越來越普遍
大家能傾聽彼此、互相交流
自然而然地踏出舒適圈、走出同溫層。
當社群言論都被演算法掌握時 #看書
也許就是防止思想僵化最好的出路
讓我們一起 Keep Reading!Let's 讀 it!
#怪奇事物所X文化部
#怪奇冷知識580
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想對於所有從事心理,或者是教學相關工作的人哦,都會受到一種質疑,這個質疑就是「你們這一套有效嗎」?
其實呢,關於這個質疑,我最近剛好讀到一個小段子,很有意思哦,蠻呼應這種感覺的,跟你做分享。
這個小段子是這樣哦,有一個人呢,他身上有一些毛病,他的毛病就是他小便會失禁、經常尿床,對於這件事情,他感覺到非常的痛苦;於是呢,找了一個心理師來進行治療。
治療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他的朋友就見到他,就問他說:「你的病治好了嗎?」;他就說:「治好啦!」
朋友繼續問:「你不尿床了?」;他回答:「繼續尿啊!」;那朋友說:「那你還說治好了?!」
這個小段子其實是經常用來取笑心理工作,但是呢,反過來看,其實這個段子,也剛好說出了我們心理工作的一個真正關鍵,而且不止如此,還凸顯了我們工作的真正價值。
其實從這個小故事裡面,我們可以感覺到人的痛苦其實有兩種,一種叫做「身體上的具體痛苦」,而另外一種是「心理上的感受痛苦」。
一個人身體有狀況,導致小便失禁,這是身體層次的痛苦、是一種肉體的苦。
但是呢,因為這樣的狀況,在心理上沒辦法接受這樣的自己,就產生了另外一種苦,這就是精神層面的苦。這兩種苦其實是無法分割的,它們往往是相伴相生,你也可以說它們相輔相成。
肉體感受到的疼痛,會導致精神上的痛苦;而精神上的苦,反過來也會加重身體的病痛,讓這個痛苦不斷的發酵、不斷的疊加。
那到底是因為身體的苦,導致心裡的苦;還是心裡的苦,導致身體的苦呢?
這樣的討論,其實就像是你在討論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一樣的;這很難說得清楚,然而如果進一步來看,有必要說那麼清楚嗎?
其實呢,這兩者之間是互為因果,互相循環的。如果今天回到你身上,你有具體的苦,也有感受上的苦,你就看看自己從哪個地方著手比較容易啊!
如果具體的苦要著手起來很困難,比如說你突然之間要換工作,這個在處理上就真的有一點困難,那你在還沒有換工作的這段時間,你是不是可以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可以讓自己在感受上好過一點?
同樣的,如果你現在在精神上有一些困擾,你要直接改變自己的主觀世界狀態,真的是有難度的;那你也可以選擇試著去運動,試著轉換環境,或者試著找朋友出來聊聊天,這或許也會對你產生一些幫助!
然而談到這裡,我知道,我把很多問題是說的簡單了!我相信你在面對自己處境的時候,一定有比我所說的,有更多的辛苦、更多的難以抉擇。
然而呢,生命是會找到出路的;會讓你困住的,往往不在於那個問題的難解,而是在於你堅持得用某一個方向來解決它。或許換個角度看看,你就會找到不同的可能性!
然而如果你真的覺得換個角度也很困難,找外力幫忙是個方法,就像是學習,或者是找心理諮商師協助。
雖然他沒辦法治好你的尿床,但至少它可以讓你在尿床的時候,不會覺得痛苦,你還蠻能夠接受這樣的自己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的朋友在訂閱旁邊有個小鈴鐺,記得同時把它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是透過Podcast收聽的話,那麼除了訂閱我們的頻道之外,也請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呼應今天所分享的,有時候我們面對人生當中的關係,我們可能沒有辦法說斷就斷。
然而這些關係卻持續的讓我們感受到辛苦,當我們遇到這樣的狀況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
在具體上面,我們沒有辦法真正的斷捨離,但是你可以先從信念的層次,把自己跟這樣的痛苦,先進行有效的斷捨離。
我們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就是幫助你在這個功課前進的一個重要的學習!而且從即日起到3月13號的晚上12點止啊,我們這一門課,有季節限定的優惠。
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的話,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重要又難得的機會,讓你活出一個清爽自在的人生;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1.恐懼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恐懼?
2.恐懼和焦慮有什麼不一樣?
3.恐懼時可以做什麼?來讓自己好過一點?
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Asppa亞洲運動心理專業聯會's post 的必吃
【SMC運動心理教練專業資格課程】助己助人、提昇心理質素,發展新出路! 免費講座登記:asppa.hk/seminar-hk。查詢whatsapp:6716-5851 RSMC(Registered Sport Mental ... ... <看更多>
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體育領域還有甚麼出路|國立體育大學適應體育學系/運動心理 ... 的必吃
適應體育學系主要的學習範疇是在認識身心障礙者並提供他們 運動 相關的協助, ... 出路 |國立體育大學適應體育學系/ 運動心理 研究所|蘇庭億| #大學科系學 ... ... <看更多>
運動心理學出路 在 待業一年,終於上岸了(文長) - B3 留言 - Dcard 的必吃
高醫心理系、師大體育碩,主要研究領域是運動心理學(做腦波的),不知道這樣算理組還文組,從高一就很明確的想要念心理系,進了大學也很明確的想要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