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三)‼薑汁奶茶已經到貨嚕~這次好狂~送很大‼
昨晚1萬包~現在已剩1千多包
還沒買到的水水~歡樂標先上來搶購喔‼
🔸️2447素顏滴(今天韓國已出貨~沒搶到的水水別錯過喔)
🍀2080-DAILIN暖宮so纖飲(一包)
★為代謝而生 為暖宮而戰★
不用忍受難聞的藥味~最天然的調理
暖暖陪你度過每個月
天天一杯~可以泡150-200cc(看個人喜好)
暖宮、水平衡、調整體質、促進新成代謝、幫助入睡
☝️飲用後10分鐘有感 也建議運動前飲用
⭐️特選小竹薑萃取 暖暖促進新陳代謝
⭐️鈣 海洋鎂 肌肉及神經正常功能
⭐️色胺酸 米糠發酵 幫助入睡
⭐️玉米鬚 黑豆 紅葡萄葉萃取 水平衡
⭐️蒲公英萃取 退火 降火氣
⭐️荷葉萃取 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
~~~~~~~~~~~~~~~~~~~~~~~~~~~~
❤甚麼人適合喝?
手腳冰冷
經期發警報
經常重鹹 久站 大象腿(水腫者)
代餐 滿滿飽足感
睡眠品質差
肌肉硬邦邦
▁▁▁▁▁▁▁▁▁▁▁▁▁▁▁▁
🍀2447-韓國DMT 嫩白素顏滴保濕精華液5ml(10入)
♦一滴護膚精華♦還原素顏美肌
🔸️偏白色的乳液狀質地,沒有討厭的油膩感
🔸️熬夜到很晚,使用完第二天皮膚肌膚水嫩細滑,健康有光澤,素顏就可以直接出門了!
♦DMT素顏滴功效~
這款是修復型的美白精華~韓國最新科研成果護膚新科技
含專利成份STEM水
10大細胞因子
精華快速滲透皮膚底層
DMT素顏滴四大功效:
👉淡化黑色素,提亮膚色,亮白肌膚
👉促進皮膚生長因子的增加,使其達到10大生長因子對於皮膚的不同。
👉促進彈性纖維和膠原蛋白的合成,使肌膚富有彈性,使皮膚處於滑嫩的狀態。
👉肌膚屏障,加強屏障防御功能,抵抗季節變化,對於肌膚造成的傷害,
抵抗外來細菌對於皮膚的感染,保護皮膚水份流失
♦DMT素顏滴使用方法︰
DMT是一款可以作用日常護理可以每日早晚於潔面化妝水步驟後使用,
每次用量可以根據個人使用情況而定,連續不間斷使用,皮膚會有顯著的不一樣唷
完全沒有味道、也不會粘膩/油膩感~
超級快吸收進肌膚. 也不需要使用太多的分量
▁▁▁▁▁▁▁▁▁▁▁▁▁▁▁▁
🍀D2433-金鍊圖騰百摺絲巾(2色)(NEW)
簡單上衣 不管是棉質 針織
隨意繫上一條配色完美的絲巾
整體感呈現更質感~非凡的氣質
要當髮帶/繫在包包也超美的!!
尺寸:52*50CM
▁▁▁▁▁▁▁▁▁▁▁▁▁▁▁▁
💜預計9/10到貨~社團加單今天會幫入購物車喔!!💜
9/8(三)下午場~惠惠線上會賣最後數量
想要線上加的~記得上來搶購喔!!
🍀2291-雙薑黃複方膠囊(30粒)~增強免疫力,體內防護最重要‼
♦首創添加C3薑黃、紅薑黃,薑黃素含量之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雙薑膠囊主要精華成分:
✔️專利C3薑黃(美國專利技術100%天然萃取)->能夠滋補養生、活力充沛
✔️紅薑黃(在各種薑黃中含薑黃素最高,鐵質含量也高,100%天然原料)
✔️專利黑薑(日本專利發酵黑薑)->可提高熱量消耗、脂質代謝與有助提升體溫,讓你代謝力隨時UP
✔️專利黑胡椒(5項提升吸收專利,讓保健品更好吸收)
✔️天然酵母B群(高科技發酵技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薑黃好處‼
1.增強免疫力
2.緩解過敏
3.減緩失智
4.護肝
5.健康維持
6.幫助消化
7.精神旺盛
8.增強體力
9.促進新陳代謝
10.幫助入睡
11.排便順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用方法:早餐飯後2顆(一天最多2顆)
如果是晚睡者,就是起床第一餐飯後食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孕婦不宜食用
♦胃潰瘍不宜食用
♦月經來潮不宜食用(月經來第五天可開始吃)
♦腎臟疾病不宜食用
♦膽管組塞的人不宜食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謝差的7大警訊,你有這些情況嗎?
✔多吃一點醣份,飯後就容易想睡
✔吃甚麼都易胖,尤其在腰腹
✔三高症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心情容易憂鬱、低弱、焦慮或煩躁
✔血醣起伏很大
✔4天以上未排便
✔睡眠品質不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店長使用心得:
自從開始吃薑黃,精神狀況變得更集中,思慮好清晰,不會有疲倦感。
印加果油搭配薑黃真的是絕配,即使沒有時間運動,都感覺自己變得纖瘦,數字也有變化喔‼
真心推薦,如果印加果油已經有停滯期,可以搭配薑黃一起,妳會跟店長還有線上水水一樣有感的來回饋‼
♦店長也意外發現排便好順暢,且排的很乾淨(以前不是天天會上廁所的)
~~~~~~~~~~~~~~
💜大姊使用心得:
長期以來睡眠時間都是斷斷續續的,因爸爸要照顧在家學習的孩子,又要準備三餐
所以還沒吃薑黃前,斷續的睡眠讓大姊的後腦勺很容易暈眩
吃了薑黃後,後腦勺不暈,且思慮好清晰,精神體力都變好好
{順便一提~店長上次有在直播上面分享(雖然有點害羞),
但大姊就是有感的說-->他恢復了年輕時的活力(你們自己想像吧)}
真的讓大姊開始相信薑黃的厲害(也相信自己家開發的產品很有感)
♦本來一開始先吃印加果油,一個半月前開始搭配雙薑黃
他目前的紀錄是,體重機少了7公斤
現在繼續努力中~每天好認真的吃‼一起加油吧‼
▁▁▁▁▁▁▁▁▁▁▁▁▁▁▁▁
⭐️提醒水水們:本週社團到貨 已全數入購物車
⭐️保健-美姬飲(全數到)+2085(全數到)
⭐️不鏽鋼杯子/泡泡染已入
▁▁▁▁▁▁▁▁▁▁▁▁▁▁▁▁
⭐️社團網址~歡迎加入糖罐子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84805385569597
~~~~~~~~~~~~~~~~~~~~~~~
⭐️追蹤搶先看~獲得第一手資訊^^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20的網紅關掉8點的鬧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運動傷害小教室 什麼是運動防護員 https://youtu.be/Rwh5_YyOJmY 膝蓋痛-跑者膝 https://youtu.be/Xt5odBxI6uo 膝蓋痛-跳耀膝 https://youtu.be/RYSmT-wx39M 足底筋膜炎 https://youtu.be/lL...
「運動傷害防護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糖罐子直播最優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李詹瑩 Joy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關掉8點的鬧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關掉8點的鬧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關掉8點的鬧鐘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心得] 運動傷害的一般復健原則-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Simba的運動傷害防護筆記- PTT好文分享寫的超級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Simba的運動傷害防護筆記- PTT好文分享寫的超級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SPTT 比賽防護心得陳柏均 - NCKU, 成功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的評價
- 關於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運動又受傷?教你避免5種常見傷害@哲睿jerry - YouTube 的評價
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左岸pushbike滑輪公園總體檢🔎
最近新竹的左岸變得很不一樣,大家都去體驗過了嗎~
這次小鳥議員要針對三月初啟用的、熱門的Pushbike滑輪公園來做一個整體的檢視與改善建議喔!這段時間以來,已經接獲不少朋友反應,也看到網路上各種使用回饋與擔憂。其實大家多半都樂見新竹市又多了新的輪類運動場地,讓孩子們有個放電的好去處,但也有很多開放使用過後才發現的狀況,亟需相關單位做滾動式的檢討與改善。
(專業分析文較長,請搭配咖啡或茶慢慢服用~)
我在這兩周內去了pushbike公園三趟,包括:
👉3/5 (傍晚)公園啟用隔天,至現場觀察孩子遊戲行為與場內情形。
👉3/15(下午)團隊現勘就場地細節觀察與討論,與現場民眾交流使用心得。
👉3/18(中午)挑平日正中午場地完全沒人時,帶直排輪實地路溜,體驗場地回饋予身體的感受。也剛好遇到廠商在架設邊坡圍繩。
在這邊想聊一下我過去的背景,大家也許就能理解為何我這麼地在乎這件事。
溜冰是我從學生時期到現在都相當熱愛的運動💗,以前是台南女中直排輪社創社社長,也帶動南一中創直排輪社;師承亞洲盃花式溜冰金牌、在台南育才無數的國際級教練─李雅慧,學生時期已有教學經驗,也有直排輪教練證,溜冰經驗已超過20年。
身為一個教師及ADHD過動兒,我相當了解溜冰對一個孩子的體能鍛鍊與益處。(包括前庭覺、本體覺、肌肉張力耐力、身心紓壓…)
所以來到這樣的運動場地現勘,走走看看已無法滿足我,更要實地穿上溜冰鞋去感受路溜的體驗,才能給出滑輪使用者最實質的回饋與建議。(因為實地路溜方能真正發現步行無法體會的速度感與危險之處)
以下是小鳥議員的觀察與建議,其中幾點已於上週第14次臨時會正式提案,要求市府改善。
1⃣ #公園定位要更清楚,要能 #分區分類 #分齡適能
在pushbike公園入口的標示為5-12歲,但pushbike適合年齡大約是2-5歲。產生標示與現實不符的情形。其實這篇啟用新聞中(https://reurl.cc/NX2gvn) 有提到適合的輪類運動與分區分齡使用,但現場許多民眾其實還搞不清楚哪裡是「幼兒(2-6歲)」跟「兒童(7-12歲)」滑輪區。
觀察車道使用情形:目前有Pushbike(滑步車)、scooter(滑板車)🛴、直排輪跟腳踏車🚲四大類滑輪、各年齡層齊聚,甚至有成年腳踏車亂入情形,造成幼兒跟大齡孩子混雜使用,險象環生。
建議:
(1)#在現場設立分齡適能的場地分區平面圖,供民眾參考對照。
(2)#滾動式檢討並明定幾吋以上的腳踏車禁止進入。
2⃣ #需要設立親子友善廁所🚻🚼
環保局一向都是很願意設立公廁的局處,這一點予以肯定。我也當面跟環保局長討論為何滑輪公園需要設置公廁的必要性。目前最鄰近的左岸廁所與洗手台,必須穿越停車場至寵物公園使用,路途相當遙遠且不方便。
試想,最不能憋尿的族群是小孩👶與孕婦🤰。對溜冰的孩子而言,需要先找到座位、脫下溜冰鞋(尿急就先不脫護具跟安全帽了),穿上鞋子,然後再沒有任何標示的情況下,努力尋找廁所在哪並穿越車道走一大段路到遙遠的寵物公園尿尿…或是假設一個懷孕的媽媽,小孩可能在場內溜得正開心,媽媽能放下小孩一個人走到那麼遠的地方上完廁所再回來嗎?很難,所以就近設立廁所是必要的。
另外,還有運動流汗或是跌倒撲得滿身沙,也都需要廁所的洗手台清潔。而且最好是具備坐式小馬桶的親子廁所,至少讓尿急或有臨時有便意的孩子🧒👧,可以不用脫鞋子就能緊急上廁所。
3⃣ #增設休息座位
目前場地內僅有五組座位,數量仍舊不足,遇到假日熱門時,家長陪同過程僅能罰站。建議多增設休憩座位,可參考沙坑公園的寬版木棧休憩座椅、舒適又實用。
4⃣ #規劃遮蔭設施
夏天快到了,但公園兩側的高架道路不足以遮蔭,需依著休憩區來規劃遮蔭設施,讓民眾不至於過曬而中暑。
5⃣ #弭平滑輪車道與兩側地面的斷面差
這個部份是我覺得很NG且設計錯誤的地方。常常遇到人多擁擠或技巧掌握不佳時,輕則"磴"一下,重則摔落受傷,目前也的確發生好幾起小孩受傷的案例。最讓我擔心的是有一側底下完全是水泥的步道,我相信若從最高處且剛好頭部墜落(小孩摔倒是抓不準哪裡著地的),相信我,它的HIC(頭部傷害指數,Head Injury Criterion)是絕對不會合格的!
我是一個可以接受公園有難度挑戰、也能接受孩子受點外傷的媽媽,但若是有任何嚴重傷害可能甚至危及生命所需的最基本安全防護,依舊還是要為民把關。
關於弭平滑輪車道斷面差,其實國內已經有好幾處運動場地可供參考:
(1)台中外埔區的「 鐵山腳單車運動村 Iron Hill Cycling Sport Village」
(https://reurl.cc/R62gAZ)
(2)新北市微樂山丘自行車躍動體驗場(https://reurl.cc/Q72g0q)
(3)桃園 汴洲公園(https://reurl.cc/e9pgqb)
目前尚未開放:這公園採取 #pumptrack 概念,加上在設計前端就跟專業團隊諮詢,建議新竹市府可以參考桃園市經驗。
6⃣ #轉彎處設置護欄或矮樹籬
靠近駕訓場滑道轉彎處邊坡陡峭,尤其饅頭小丘區"下坡馬上轉彎的設計",完全 "沒有緩衝的直線路段或緩衝區"!這是相當考驗技術的!🤔⚠
孩童如果速度技巧控制不佳,易有失速切飛衝出車道之風險;若人多擁擠時,也容易因失速造成碰撞傷害。現在幾棵枯枝單薄得可憐,建議栽種茂密的矮樹籬作為天然的防護緩衝。
<註> 3/18已有廠商架設簡易竹竿與童軍繩圍欄,但若真的飛衝過界,其實是攔不住的。😰
7⃣ 現場觀察:#建議陪同的家長不要步行在車道中,尤其小丘區。
我曾經看到有家長帶著約2歲的小小孩在饅頭小丘挑戰區努力爬上上坡,幫小孩扶車,卻沒有注意到後方小小來車(有的pushbike沒有剎車)輕則小孩順利停住,扼殺小孩挑戰與滑溜的樂趣事小;重則直接碰撞上去受傷,或是小孩為了閃人轉彎不穩而摔落車道。😰建議家長在車道邊靠近陪伴即可,這些是我們大人可以透過自身行為自律來降低受傷風險的。
以上是我這段時間來的觀察與建議,很感謝大家耐心看完。若還有其他未提及的部分,也歡迎補充,我會一併請市府盡速來改善。關於場地我還有其他的見解,有機會再另外寫文敘明。
最後,想跟大家談談的是,公部門願意活化閒置空間,提供市民運動場地的那份起心動念,仍值得我們肯定鼓勵。改善過程也是需要時間的,在這段過渡期間,身為使用者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先做起:
💗看見騎進公園的成人腳踏車,善意提醒(請別太激動吵架嚇到孩子們)這裡是兒童專屬公園,大車請止步,或可牽入停在旁邊欣賞可愛的孩子們。
💗陪伴幼兒練習Pushbike的家長們,尤其小山丘跟轉彎區特別勿佔據,請在車道邊輔助,不要進入車道。若坡道太難,建議先在場內平坦區練習就好。
💗請孩子務必穿戴好護具及安全帽,因為意外往往是意料之外。
💗滑輪場上,大孩子/技術較佳者,永遠都有義務先禮讓跟保護年幼/初學者(不是初學者要閃你,是你自己要先輕輕繞過他們),我想,這也是孩子們需要學習的功課。:)
#讓我們一起發揮公民的正向力量
#來守護孩子們吧💗
讓熱門的Pushbike公園,大家都能適得其所,玩得盡興又安全喔!🤗
#如果還有很棒的建議歡迎分享喔
#公民素養可以從我們自己開始先養成
#也是在孩子面前展現的美好身教💗
#任何新建公園一定要從前端就納入使用者或專業團隊參與設計
#這篇文章超級長有認真看完的請喊聲讓我感動一下XD
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李詹瑩 Joy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倒數5天 就要去比Hood To Coast💪🏻
帶老公去 YY sport 準備好裝備!
先求帥再求快🙌🏻
裝備、補給、體能狀況準備好,
我們台東見❤️
————
✅感謝 HOOD to COAST Taiwan專訪:
蛙后變身鐵人 李詹瑩 Joy Lee 挑戰Hood to Coast:「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可能!」
在運動領域中擁有豐富經驗的李詹瑩,不侷限於單一項目發展,而是多方嘗試、持續挑戰自己,游泳、三鐵、瑜珈、馬拉松,今年更與先生一起參加 Hood to Coast 台灣站賽事。
「如果我可以完成從台東跑到花蓮,那也是一個大躍進吧。」雖然路跑最長距離紀錄只有21公里,但想更精進自己的詹瑩,對於這次賽事感到非常興奮:「我想要用雙腳去體驗台灣的美,感受從黑夜到白天所呈現出的不同景色。」
詹瑩認為 Hood to Coast 極具象徵性的賽事精神是 #團隊合作,要靠著五位隊友的力量一起完成比賽,彼此合作、互相陪伴、同心協力,是賽事期間非常關鍵的事。
「運動即生活、生活即運動」
為了這場170餘公里的人車接力賽,詹瑩與隊友們也積極訓練、聚會討論戰術,她和先生一起進行跑步、肌力訓練,在此同時也一起創造了共同的回憶。而自己為備賽訓練的精神,也影響了身邊許多親朋好友。
「運動具有感染力。」詹瑩開心地說,看見身邊的人漸漸被自己影響,開始運動、重視健康和飲食,是很棒的事情。詹瑩也認為,運動是即時性的,是可以融入到生活之中,而且成為日常作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另外,因為身為選手的經歷,詹瑩相當瞭解錯誤的運動方式,會對身體帶來的種種傷害,也深究運動訓練防護的相關知識,自己也上課學習如何貼紮,除了自我防護外,也希望能幫助到更多人。
(詹瑩心得 ☞ https://ppt.cc/fOGWsx )
針對H2C賽事,由於氣象較難掌握,詹瑩指出「保暖」需列為優先考量的重點,畢竟失溫真的就無法繼續比賽。
而面對多變的路況,也需因應個人的腳型與鞋子的功能性,進行挑選和分配,也必須在賽前做好準備,並預留時間適應裝備。
詹瑩到 YYsports 竹科概念店挑選參賽備品時,在鞋子的選擇上,即是以高支撐力、高穩定性為主,希望在賽事期間可以順利地跑完所有棒次~
🎈
YYsports 熱情贊助詹瑩所屬隊伍全隊戰服、跑鞋,希望能在賽道上助他們一臂之力!
勇於挑戰自己的運動女神,真的很迷人,如果在賽道上遇到詹瑩,就和她一起跑吧!
希望詹瑩可以盡情享受 Hood to Coast 的魅力,開心玩賽~
YYsports
-
#HoodtoCoastTW #海好有你當靠山
#運動即生活 #生活即運動 #人有無限可能
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關掉8點的鬧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運動傷害小教室
什麼是運動防護員 https://youtu.be/Rwh5_YyOJmY
膝蓋痛-跑者膝 https://youtu.be/Xt5odBxI6uo
膝蓋痛-跳耀膝 https://youtu.be/RYSmT-wx39M
足底筋膜炎 https://youtu.be/lLKU_guveZc
腰痠背痛 https://youtu.be/YNfWPrxKe9A
運動猝倒 https://youtu.be/fUucw53atIE
腳踝扭傷 https://youtu.be/FIb0bm7k9Yw
核心運動 https://youtu.be/K36oZ822F_w
✔社群媒體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f8sleep/
E-Mail alaki25977919@gmail.com
✔音樂來源
Epidemic Sound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關掉8點的鬧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為了拍這支Macbook Pro使用心得的影片,我把自己逼成怎麼樣大家來看看!!
✔運動傷害小教室
什麼是運動防護員 https://youtu.be/Rwh5_YyOJmY
膝蓋痛-跑者膝 https://youtu.be/Xt5odBxI6uo
膝蓋痛-跳耀膝 https://youtu.be/RYSmT-wx39M
足底筋膜炎 https://youtu.be/lLKU_guveZc
腰痠背痛 https://youtu.be/YNfWPrxKe9A
運動猝倒 https://youtu.be/fUucw53atIE
腳踝扭傷 https://youtu.be/FIb0bm7k9Yw
核心運動 https://youtu.be/K36oZ822F_w
✔社群媒體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f8sleep/
E-Mail alaki25977919@gmail.com
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關掉8點的鬧鐘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是我使用iphone 12 Pro 一周後的心得,分享給大家以供參考囉!!!
撇除了相機...其實Xs Max也還是隻好手機!!!!!!
✔運動傷害小教室
什麼是運動防護員 https://youtu.be/Rwh5_YyOJmY
膝蓋痛-跑者膝 https://youtu.be/Xt5odBxI6uo
膝蓋痛-跳耀膝 https://youtu.be/RYSmT-wx39M
足底筋膜炎 https://youtu.be/lLKU_guveZc
腰痠背痛 https://youtu.be/YNfWPrxKe9A
運動猝倒 https://youtu.be/fUucw53atIE
腳踝扭傷 https://youtu.be/FIb0bm7k9Yw
核心運動 https://youtu.be/K36oZ822F_w
✔社群媒體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if8sleep/
E-Mail alaki25977919@gmail.com
✔音樂來源
Twin Musicom創作的「Talky Beat」是依據 創用 CC (姓名標示) 4.0 授權使用。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來源: http://www.twinmusicom.org/song/265/talky-beat
演出者: http://www.twinmusicom.org
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Simba的運動傷害防護筆記- PTT好文分享寫的超級 ... - Facebook 的必吃
PTT好文分享寫的超級詳細 [心得] 運動傷害的一般復健原則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78701306.A.3D3.html. ... <看更多>
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Simba的運動傷害防護筆記- PTT好文分享寫的超級 ... - Facebook 的必吃
PTT好文分享寫的超級詳細 [心得] 運動傷害的一般復健原則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78701306.A.3D3.html. ... <看更多>
運動傷害防護心得 在 [心得] 運動傷害的一般復健原則- 看板MuscleBeach 的必吃
大家好,小弟台灣醫學系畢業,目前正在倫敦就讀運動醫學碩士
在今天的八月份結束學業後將會回台灣完成復健科住院醫師訓練
由於最近身邊不斷有朋友受傷,會被詢問到要怎麼復健
在板上潛水多年,也常常看到大家在討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就剛好把之前所學習到的一些觀念記錄下來,分享給大家
ps 文中有些圖片以及reference有興趣可能要到部落格看,請見簽名檔
運動傷害的範疇非常廣,從一開始結構上的骨頭、肌肉/肌腱/韌帶、神經等地方的損傷
可能演變到神經肌肉連結的失衡(Neuromuscular system/Motor control dysfunction)
造成動作模式的改變(Maladaptation),有些時候甚至會影響到到心理層面的健康。
這些都算是運動傷害復健都是可以被探討的範圍
本文主要會著重在結構性受損的復健,也會稍微觸及到Neuromuscular System的範圍。
以下進入重點,主要會分為Early Stage,Mid Stage和Late Stage
運動傷害的復健通常沒有一個非常詳細制式化的protocol,只有一些大的概念。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個體差異的問題,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
一開始的Level of Sport也不一樣
傷害是果而什麼是因因人而異,最重要的是找出原因才能避免二度的傷害
所以究竟要花多久的時間才可以復原沒有一個大概的準則
只能藉著經驗告訴患者大概會花多久的時間,但是如何進階應該要依據身體的狀況來評估
有幾個大概念是通則:
1.Individualization:個人化的設定,依照不同的患者擬定不同的計畫
2.Early Intervention:越早開始復健越好
3.Progressive Overloading:漸進性的提升復健的難度
4.Goal-Oriented:以目標為導向,處置必須和目標有直接的關係
Early Stage
受傷的前期從受傷的當下開始,視傷害的程度而定,短則兩三天,長則數週都有可能
[Key Points]
Pain:
疼痛的處理非常重要,止痛的目的是為了在適當的時機提早開始進行復健
疼痛是一個保護的機制,但是過度的疼痛會造成Peripheral和Central Sensitisation
簡單來說,會產生不符比例的疼痛感或是疼痛會出現在非受傷的區域
一但這樣的狀況發生,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復原
Inflammation:
適度的發炎反應是修復必經的過程,但是過度的發炎造成組織的腫脹會延緩修復的過程
也會造成疼痛的延長進而影響到上面所說的狀況。
Range of Motion:
維持關節的活動度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沾黏影響活動度
並且可以幫助Tissue Remodeling的過程也可以維持本體感覺
Cardiovascular Capability:
心肺功能的維持可以持續進行,沒有必要完全休息。
Motor Control:
動作模式的再建立與優化可以避免二次傷害
這個階段強調的是適當的muscle activation或者說是firing patter
舉例來說,一般在做動作的時候核心部分的肌肉應該先出力
有了Proximal Stability才會有Distal Mobility。
[Managements]
Pain/Inflammation
這個部分和急性運動傷害的處理很相似,處理原則也不斷的再改變
從RICE,PRICE,POLICE到去年四月BJSM提出的PEACE LOVE的原則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關於PEACE LOVE可以看這篇文章
這其中比較重要的概念有Relative Rest,Elevation,Compression,Loading
Avoid NSAID以及Education。
Relative Rest講的是相對的休息,並非完完全全不動,可以和Loading看在一起
以腳踝扭傷為例,可以在無痛的範圍內適度的進行活動,並不需要完全的休息
當然視嚴重的程度而定,如果已經骨折了就必須要固定給予骨頭適當的癒合時間
因此,尋求專業人員的意見還是相當重要的
Elevation和Compression都是為了防止過度的腫脹
因為過度的腫脹會限制關節的活動度進而影響到復健的成效
具體可以實行的方法可以在睡覺時墊高患部,利用肌貼加壓或是幫忙消腫
Avoid NSAID這個部分可能很多人會有疑惑,正確來說是避免不必要的NSAID使用
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患部的修復。一般來說建議在受傷的48-72 小時內盡量避免
可以透過其他的方式來止痛例如TENS(一種電療的方式)或是一些手法上的治療
但如果已經經過了72小時,我在跟門診的實務上還是會使用
因為Inflammation的Signal已經傳下去了,所以這時候止痛對於復健的進展是利大於弊
Education是非常重要的一環,Self Management應該擺在第一位而非只想要躺著接受治療
因為你不可能永遠在醫療環境之下,所以學習如何自我照護
以及讓身體自然的修復是相當重要的概念很多人太早回到運動場上沒有做好適當的復健
往往造成更嚴重的二度傷害。這邊稍微說一下關於冰敷的議題
BJSM把ICE這個建議拿掉了,主要的原因跟NSAID有一點像
覺得可能會延緩修復的過程,單純為了止痛的話還有其他方式可使用
我自己對於冰敷的看法是排在Elevation和Compression之後
做好前面兩者基本上就可以有效地避免過度腫脹,如果疼痛還可以忍受那也不一定需要冰敷
但是如果是在一個比賽的狀況下,例如明天還有可能要上場(經過專業的評估)
那可以考慮全部都用上去,目的是為了避免腫脹而非止痛,止痛真的不行賽前打一針就好
但已經腫起來的關節短時間很難回去。
Range of Motion
維持關節活動對於復原之後的活動度有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運動傷害是單側為主
單側活動度異常對於運動表現或是動作模式也會有顯著的影響
腳踝活動度下降只好用膝蓋或是髖關節代償
一樣要看受傷的狀況而定,如果是骨折那絕大多數的狀況要先固定
如果只是一般的軟組織傷害那可以以疼痛為指引在無痛的範圍內進行活動
可以先從被動的關節活動開始進展到主動的關節活動
一天一天的慢慢增加角度直到正常或是兩側沒有差異為止
這邊要特別注意如果有經過手術,那還是以開刀醫師的醫囑為準
因為每位醫師的術式都可能不太一樣,以Rotator Cuff Tear來說有些人縫得緊有些人鬆
對於固定或是避免活動的時間自然也不一樣
一般而言在這個階段,Range of Motion大概只會做到Sagittal或至多到Coronal Plane
基本上不太會到Transverse Plane而動作也是以Close Kinetic Chain(CKC)為主
CKC可以理解為固定遠端進行活動,例如深蹲
而Open Kinetic Chain(OKC)就是遠端是自由的像是Leg extension。
Cardiovascular Capability
這部分應該是最好理解的部分,也可以簡單說成以前人家說的手痛練腳,腳痛練手
以肩膀受傷為例,你可以使用腳踏車或是飛輪來維持心肺功能,避免體能的喪失
有氧運動也可以增加周邊血流量加速復原的過程
一樣以疼痛為指引,不要造成患部多餘的負擔
Motor Control
這部分重視的是Quality以及Activation而非Absolute Strength
應該要求的是動作的品質與整體發力的順序
很多傷害可能來自於核心的不穩定或是肌肉發力的順序不對所導致
針對這方面進行復健可以避免掉錯誤的動作模式建立
在這個階段肌肉的收縮應該以等長收縮為主,而非向心收縮或是離心收縮
可以利用COMPEX來輔助
以Adductor Longus Strain為例,平躺於地面穩定核心
在雙膝中間放一顆彈力球或是瑜伽磚向內進行等長收縮,一樣是以疼痛為指引
在無痛的狀態下慢慢的加重訓練的量。
核心運動的話盡量也是採用Static/Non-Functioning Position
例如棒式或是死蟲等,慢慢在進展到Dynamic/Functioning Position
這個階段主要focus在Mobility以及Motor Control。
[Progress to Next Stage]
什麼時候可以進展到下一個階段其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定論
基本上這個分辨很主觀但是大致上就是看上面所述的一些Key Points你滿不滿意
舉例來說是不是還有疼痛?ROM是否正常?動作模式是否正常?
關於到底要採用Pain-free或是Pain-threshold(VAS < 4/10)當作指標
可以看Reference裡面的參考資料(4)。以Hamstring Injury而言
在這兩個不同的Protocol之下對於Return to Play的時間是沒有影響的
所以要採取哪個方案目前還沒有定論。但一般來說還是以pain-free為主
Mid Stage
進展到中期就可以開始慢慢回復一些肌肉的耐力訓練
以及嘗試加入一些Sport-specific的動作
如果上一個階段還有一些不太滿意的地方也可以繼續做加強
[Key Points]
Pain
這個階段理論上應該不太有疼痛才對,但是如果產生疼痛
那處理方式基本上和上一個階段雷同,並且需要考慮是否降階
通常如果VAS > 2-3(0分無感,10分痛不欲生)就應該退回到上一個階段
Strength:
肌耐力算是這個階段的重點,要慢慢開始恢復患部的肌力,以High Rep/Low Set為主
Sport-specific:
可以開始導入一些以運動為主的訓練,例如慢跑或是輕鬆地投擲等等
Cardiovascular Capability:
關於心肺的耐力應該繼續加強,並且可以改用更貼近運動專項的方式訓練
[Managements]
Strength Development
如同上面所提及的這個階段重點在於肌肉耐力的訓練
強化受傷處的肌肉並且為下一個階段做準備
訓練以高次數低組數為主,大概12-15 reps / 3-5 sets
一樣可以由CKC開始慢慢進展到OKC
這個階段可以開始向心收縮的訓練並且適度進展到離心收縮
而動作的Direction也可以慢慢進展到Transverse Plane
簡單來說就是上一個階段的進階版
但是重點在於Hypertrophy與Endurance而非Maximal Strength Development。
Sport-Specific
開始導入接近運動模式的復健方式可以讓神經肌肉的連結快速恢復
以短跑選手來說可以開始進行跑步,甚至是些微的加速或是減速
以羽球選手或是棒球選手來說可以進行投擲的動作
視選手的復原程度甚至可以導入一些Landing Skill來看看是否有Valgus Collapse等問題產生
Sport-specific一方面可以檢視整個動作模式是否有問題
二方面可以讓選手快速適應並且更快回到場上,對於復健的過程也不會感到無聊。
Core Muscle Strength
核心肌群的訓練可以從上個階段的Static/Non-functioning進展到Dynamic/Functioning
Dynamic和Static很好區分就是看核心部分有沒有動作
Functioning和Non-functioning則是看哪一個姿勢是Functional Position
以絕大多數的運動而言站著的姿勢或是Weight Bearing的狀態是Functional Position
但少部份的運動像是賽車或是划船可能坐著的姿勢就是Functional Position
在這個階段強調的是Work Capacity而非絕對的力量。
Proprioception
關於本體感覺的復健其實是很容易被忽略卻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
這個部分是情況也可以在Early Stage就開始進行
其實保持關節的活動度對於本體感覺的維持也有很大的幫助
腳踝扭傷的人常常會出現單腳站不穩的狀況,有些時候不是因為肌肉沒有力氣
而是因為身體不知道踝關節的角度已經處於瀕臨翻船的狀態
Fibularis Longus與Brevis沒有及時跳出來導致Inversion Injury
復健的方式一樣是漸進性的,可以先從單腳站立30s到站在軟墊上再進展到Bosu Ball
有些時候甚至是可以增加一點外力來增加難度。
[Progress to Next Stage]
和上一個階段一樣,基本上只要你滿意了就可以往下一個階段進行
但要往最後一個階段之前在Full ROM沒有疼痛通常是一個必要的Criteria
而且基本上整個Motor Control和Strength應該要達到一定的水平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一點是運動員自己的心態,要和他們溝通適度的建立信心。
Late Stage
[Key Points]
Maximal Strength and Power:
這個階段就開始進入最大肌力與爆發力的訓練了,以高強度低組數為主
Sport-Specific:
上一個階段已經導入了一些運動專項,在這個階段就是更近一步地貼近現實的運動
Return to Play:
決定什麼時候讓選手重返賽場,通常選手要能夠承受一般的訓練才行
[Managements]
Maximal Strength and Power
絕大多數的運動往往需要強大的肌力與爆發力來做支撐
這個階段基本上就很接近一般人了,可以視為是一個Transition Period
訓練最大肌力來說可以利用5x5的菜單,基本上的原則大概是3-6 reps / 3-5 sets左右
而爆發力的運動就包括一些Clean and Jerk或是Snatch等等
一般來說會抓大概85% 1RM以上大概做個 2-3 reps / 2-4 sets 差不多。
Sports-specific
跟上個階段一樣,只是這個階段的強度會越來越強
也會慢慢開始導入敏捷(Agility)以及增強式訓練(Plyometric Training)
主要就是以運動的特殊性為主,所以像是改變方向的衝刺,彈跳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重點
如果覺得狀況不錯也可以提早回到正規訓練看看選手是否有辦法承受。
Return to Play
這個步驟是前面所有努力的目標,也就是回到賽場上
什麼時候回到場上是需要一個團隊共同作決定的。
如果是你個人,那包括你的醫師、物理治療師、教練如果有的話以及你自己
如果是一位職業運動員那可能有更多的角色例如營養師、心理醫師、肌力與體能教練等等
在一些特殊的運動傷害例如腦震盪,有一些很完整的RTP系統可以參考
但就絕大多數的狀況而言還是Case by case。
總結
上面說了這麼多其實也只是一個大概的原則,運動傷害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狀況
每一個傷害的背後都有他的故事,每一個不同的個體面對的都是不同的問題
運動傷害從來就不是一個人可以處理的,需要一個完整的團隊來進行評估
每一個團隊的成員都有屬於自己的角色與專業
尊重各自的專業並且妥善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運動傷害的本質和一般疾病不一樣,運動傷害的發生往往是在進行運動的過程中
而有些運動本身是把身體的能力運用到更高的水平
想像一下一般人是80分,得到癌症變成50分
民眾對於醫療端的期待可能是把患者從50分拉回70分就好
然而對於會受到運動傷害的人來說,有些人本來就是85分,受傷之後變成70分
而他的期待是要回到85分甚至是往90以上邁進
從這樣的角度看來,我認為運動傷害的處理,難度不亞於治療癌症
這也是為什麼現階段很多人抱怨去找醫生沒有用
很大的原因在於醫學教育從以前開始就是治療疾病,我們善於把人從不及格拉回到正常
但是並沒有教我們如何把正常人變成超人
台灣的醫療環境非常的幸福,我們有很高的可近性,也有不錯的醫療水平
雖然現在在運動傷害防護這一塊可能還沒有辦法到很多人心裡所想的那個模式
但也請大家給醫療端多一些時間。這個領域是一個不同的領域,不是治療生病的人
有一點像是要進行優化或是升級的感覺。只要有需求存在的地方,一定就會有供給
慢慢的會有越來越多的醫師了解到有些人就是他X的想深蹲到150kg或是更多
你必須要解決他的疼痛,同時也希望相關的從業人員可以一起共同的努力
為有需要的人服務
Dr. M 我們下次見
Reference(請見部落格)
--
Dr.M Be Superior
在這裡你可以找到關於復健、運動醫學、傷害防護的種種
希望所有相關從業人員可以用共通的語言溝通
透過運動讓生活更美好
https://weitinglin1204.wixsite.com/websit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151.46.46 (英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78701306.A.3D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