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花蓮高農舊校長宿舍修復與再利用計畫🏯
上週辦公室受邀參加一場「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舊校長宿舍」修復與再利用成果說明會,到了現場遇到很關心花蓮文史的 #張政勝老師,張老師也補充了花蓮高農的校史沿革,期許花農未來針對舊校長宿舍修繕可以 #恢復原來的樣貌,讓大家可以欣賞到這個建築物的美,並且妥善規劃未來的使用,讓這個建築物可以被好好的愛護、使用。
但是,花蓮高農舊校長宿舍在哪裡呢? 花蓮高農舊校長宿舍現址為花蓮市林森路260號,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一條車水馬龍的大馬路,竟然隱藏著一棟破落的日式建築,花蓮高農舊校長宿舍已有84年歷史,為日治時期日人 #福井公 的私人住宅建築,戰後由花農接收管理,由於建物長年遭風吹日曬,殘破不堪,花蓮縣文化局2018年6月將其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2020年9月委由 #范綱城建築師事務所 進行修復再利用計畫,調查研究該建築物的歷史,提供修復建議,期盼校方未來能修復,使其風華再現,作為寓教於樂場域。
調查團隊花了很長的時間,透過訪談及在有限的資料當中,慢慢拼湊出建築物的歷史緣由,該建物推測是建於1937年,由當時在地方信譽深厚且致力於各種公共事務的日人福井公所起造的私人住宅,建物位於當時日人精神核心「花蓮港神社」表參道旁,推論該建物在花蓮發展脈絡具有一定地位。1954年花蓮縣政府將此建物撥由花蓮高農管理,歷任校長中有三任校長曾居住於此,最後一任居住於此的校長於1995年搬離,近20年該建物都無人使用,長年受風吹雨淋,甚至有人為破壞,讓建物條件每況愈下。
歷史建築反映了近代花蓮發展的主要歷史脈絡,這也是文化資產保存價值特色所在。此次透過說明會,彙整大家對「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舊校長宿舍」的歷史記憶和想法,並藉由耙梳其歷史文獻、圖說,詳實記錄在調查研究計畫中,為歷史留下見證,於未來辦理修復工程時,更能呈現該日式木造建築的原有風貌,讓文化資產價值充分展現。期盼文化局能協助校方向中央爭取經費,重新賦予這棟老建築新生命。
#老建築新生命
#原貌重現
#林森路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週五的SDGs國際論壇線上影展,我們首映【全球風潮 綠色夥伴關係】,從論壇引言人 柯文哲 分享台北市智慧轉型與永續城市計畫, 在企業端,台灣博世開發智慧家電與新能源、台電佈局綠色交通, 玉山則從綠能產業著手,並且瞄準綠色金融。 深究完大型企業的綠色治理, 緊接著我們要上線永續轉型裡的新希望【青年培...
「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大人物 - 創意生活設計好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Duncan Desig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office aaa 究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建築師事務所在做什麼?改圖!改圖!改圖!用肝換錢的行業! 的評價
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黑箱、腐敗、中正廟:中國黨不想讓你知道的史實】
文:李雨蓁 Lí Ú-chin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於9/8公布中正紀年堂轉型方案,規畫「#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為主軸,改造、移除園內威權象徵,包括移除蔣介石銅像,並改造堂體功能及外觀,同時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此方案是搜集被蔣政權屠殺的受難者團體與專家等多元意見後,考慮兼顧轉型正義與銘記歷史刻痕,並將空間還給人民。對此,中國黨如喪考妣,暴跳如雷,例如主席參選人朱立倫表示,要反過來打倒文化台獨,更質問要不要拆中山高。
其實,如何去除獨裁威權,高雄在14年前早就示範過一次。
大家都知道,文化中心原本叫做「中正文化中心」,在1970年代,和權力中心相隔甚遠的高雄政壇,為了表忠諂媚老蔣,把壽山改名萬壽山,愛河改名仁愛河,不久後的1974年,也計畫在林德官舊棒球場的土地上,興建「中正堂暨中正圖書館」,說是要「獻給蔣公九十歲誕辰的獻禮」。但蔣介石當時身體已如風中殘燭,隔年就一命嗚呼。
市府原本還想改名「中正紀念堂」或「中正紀念館」來「緬懷 領袖」,結果好笑的是被中國黨中央政府打槍,理由是不能和中央的中正紀念堂混淆。1979年搭上十二大建設各縣市文化中心的政策,擴大規模,成為「中正文化中心」,也因此,成為在圖書館、表演廳中央立有一神龕狀空間,立有巨大坐姿銅像的特異文化建築。
2002年,謝長廷市長任內推動多處公園改造地景工程,將原本圍繞文化中心的圍牆拆除,擴大人行步道成為「市民藝術大道」,原本支撐欄杆之間的石鼓經過重新設計,搭配當季藝文活動不定期更換圓形燈片,這項工程獲得好評,也沒有太多爭議。又過了不久,在2007年,陳菊市長決定讓「文化去政治化」,移除蔣介石銅像,並將「中正」去掉,改成單純的「文化中心」。這次就踩到中國黨痛腳,引起藍營劇烈反彈,但風波並未持續多久。從2002-2007這段時間內的「文化中心空間解嚴」,讓園區回歸文化用途,也增加了市民活動空間。
然而,在高雄中正文化中心成功去政治化以後,台北中正紀念堂也計畫拆除圍牆,增加開放性,卻造成劇烈反彈,甚至當時北市府趕緊把僅有二十多年歷史的中正紀念堂列為古蹟。後續每次討論到去除「中正」,將空間還給人民,重新客觀看待歷史的提議,都引發中國黨陣營破口大罵。
但若我們回歸歷史,中正紀念堂的興建本身,就是一項充滿問題,涉及欺騙人民、浪費預算、黑箱作業的可疑決策:
■經費來源欺騙人民,不斷追加天價預算
蔣介石死後,行政院經治喪委員會會議決議,決定在臺北市擇地興建「中正紀念堂」。當時治喪委員會召集人俞國華公開宣佈:各界捐獻的中正紀念堂籌建款項達新台幣一億四千八百多萬元,此外還有人捐獻水泥、玻璃等建材,因此,第一期建築「可以不必動用政府的經費。」(聯合報,1976-7-10)然而,該年10月,建築經費就變成5億元(含兩廳院),到完成時,經費已經膨脹到本體11.8億,其中8.8億由政府預算支應。後續兩廳院因工程延後,預算更增加到74億。中正紀念堂預算草率決定,不斷膨脹,可以說是黑箱作業,其中好大喜功、奢靡腐敗的程度,令人難以想像。
■佔用市政發展用地,排擠各項重大建設
11.8億的預算,聽起來好像不多?但在1976年中正紀念堂動工時,台灣國民所得僅1053美元,2021年預計已達33310美元(以上均主計處數據)。而當時興建一整個港口(台中港)50億,整座國際機場(桃園)100億;現在建一個貨櫃中心(高雄洲際二期)1125億,一個航廈(桃園三航)1000億。換算中正紀念堂造價,約今日300億。在當時台灣進行多項建設時,也算一筆相當大的開銷。
另外中正紀念堂預定地,原本在1974年台北市府規劃為「第二商業中心」,包含18~50層高的辦公大樓和24~30層高的旅館和公寓多棟、四棟百貨公司、文化中心、世貿中心、綠地等空間,投資額150億台幣,相當於信義計畫區+兩廳院的機能。卻因為中正紀念堂而全部推翻,因而台北市府重做都市計畫,把都心改到信義計畫區,也推延了開發的時程。為了個人崇拜,大筆消耗國家預算,打亂都市計畫,讓市政延宕數年,這些成本從來沒人去追究。
■競圖黑箱作業,圖利特定廠商
1976年,中正紀念堂舉行國際競圖時,曾要求作品須具「創造新穎設計」、「獨特風格」、「應用現代建築工程技術」、「經濟實用」,結果卻是參選作品中唯一不具現代風格,還提了兩個案子的楊卓成作品得標。當時,籌建小組號稱聘請國內外專家進行評審,但奪得第一名的建築師陳邁(宗邁建築師事務所)表示:評審雖然喜歡他們的案子,但在會議上無法做成正式決定、要讓蔣宋美齡從國外返台做最後決定,而蔣宋美齡回來以後連圖也沒看,只丟下一句話:「選中國式的就好。」可以說是黑手介入競圖。
其實,楊卓成的代表作包括早年的士林官邸、圓山飯店,以及多座蔣介石行宮,更多次與蔣宋兩人當面討論建築設計,是深得蔣家歡心建築師。整體設計完全投蔣家所好,牌樓參考中國明代十三陵,堂體外型則參考中國廣州的中山紀念堂,佈局參考中山陵,但規模更大,就是要「超越國父」。而台階89階象徵蔣介石歲數,格局仿造中國帝王陵寢,建築加上傳統廟宇、墳墓一定會用的「雲紋」,擺明就是蓋「帝廟」而非紀念堂。當時政府放任不具任何公職身份的蔣宋美齡,為個人喜好隨意推翻競圖結果,以法治國家來看,就是一種舞弊、圖利熟識廠商的行為。
這樣疑點重重的工程,在黨國體制的掩蓋下,居然變成台北的象徵,中國黨的精神堡壘,實在諷刺至極!
若是回歸正常,就算不追究當初決策者的責任,將城市空間去除威權象徵,並納入蔣介石執政時期政治迫害與屠殺下受難者的記憶,賦予更多元的使用空間,也只是最低限度的剛好而已。在這點上,台北反省歷史的能力,實在遠遜高雄太多。
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大人物 - 創意生活設計好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充滿想像力與美感的校園環境,反而更能激發學齡孩童創造力。
#大人物
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上週五的SDGs國際論壇線上影展,我們首映【全球風潮 綠色夥伴關係】,從論壇引言人 柯文哲 分享台北市智慧轉型與永續城市計畫,
在企業端,台灣博世開發智慧家電與新能源、台電佈局綠色交通,
玉山則從綠能產業著手,並且瞄準綠色金融。
深究完大型企業的綠色治理,
緊接著我們要上線永續轉型裡的新希望【青年培力 翻轉的力量】。
#陽光伏特家 是台灣第一個全民電廠平台,
它的共同創辦人 #陳惠萍,
看到台灣的太陽能光電在地不使用、民眾不參與,對綠能政策越來越疏離。
然而,民眾只要買一片太陽能板,就能輕鬆參與綠能、賣電存錢,
其中收入更能成為社福專案的推進器,
「我們要從綠能出發,慢慢點亮17項目標。」
此外他們也開啟綠能公益模式 #陽光永久屋,跟企業合作、幫助社福團體,打造自用電廠和綠電憑證,邀請全民參與綠能、共享綠益,
並將這份價值擴及更多的社會弱勢。
他們希望「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不遺落任何人。」
兩萬多位民眾響應募資、打造出300座公民電廠,
陽光伏特加如何讓社會動能一同加入到綠能政策?
除了陽光伏特家,今晚【青年培力 翻轉的力量】
也將帶來小紅帽創辦人暨執行長/林薇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張清華
天下雜誌出版總編輯/吳韻儀
科思創執行長/施樂文博士的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加入 未來永續行動 Future SDGs 社團,找出幕後花絮
★ SDGs2021國際論壇現場精華:http://bit.ly/2021FutureSDGsForum
★ 一次看懂SDGs:https://bit.ly/2021FutureSDGs
★陳惠萍 在 CSR在天下 專欄:當綠能遇上公益,一場再生能源與永續發展的美好之戀:https://bit.ly/3d3Kgc1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2021SDGs國際論壇
#未來城市 #CSR在天下 #SDGs
#2021地球呼吸行動
#太陽能光電 #太陽能板
#綠能政策 #綠色公益 #綠能 #能源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CSR@天下:https://csr.cw.com.tw
◎CSR@天下FB https://www.facebook.com/CSR.cw/
◎未來城市:https://futurecity.cw.com.tw
◎未來城市FB:https://www.facebook.com/FutureCitytw/
◎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
◎換日線FB: https://www.facebook.com/Crossing.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aiIyDq7ryQ/hqdefault.jpg)
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回收既有材料可以帶給數位製造什麼樣的可能性呢?
今天離島人邀請到新興材料與數位製造:吳宗儒
2012年從逢甲建築系畢業後、學長先後在廖偉立建築師事務所以及王銘鴻建築師事務所擔任建築設計師,一邊工作一邊準備作品集和語言的檢定。而在2017年學長前往瑞士ETH攻讀碩士、研究電腦運算及增材製造在建築運用上的可能性。
吳宗儒學長目前在荷蘭 The New Raw擔任Senior Architect並同時兼任瑞士World-Architects.com的Content Manager of WeChat。之前離島人節目也有邀請許多建築背景、現在在數位製造領域活躍的學長姐。包含Ep10水泥列印的吳岱宣學長、Ep40在台灣作為傳產和數位製造橋樑的施以竹學姊、Ep052在瑞士做數位製造跨領域研究的高鼎鈞學長等。
吳宗儒學長在發展的雖然也是數位製造,但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今天和宗儒學長聊聊瑞士和荷蘭對於數位製造氛圍的差異以及當數位製造面對學術之外的商業環境又有什麼樣的可能性。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
來聽聽 吳宗儒學長在新興材料與數位製造的經驗和分享
若大家對吳宗儒學長的經歷有興趣,歡迎參考下方學長的個人網站、LinkedIn和宗儒學長聯絡交流
🔗 https://www.linkedin.com/in/zongru-wu-62a784170/
⚠️備註
️MAS ETH DFAB▶︎▶︎ https://www.masdfab.com/
️THE NEW RAW▶︎▶︎ https://thenewraw.org/
️World-Architects.com▶︎▶︎ https://www.world-architects.com/en
️Wang Architects & Associates▶︎▶︎ http://www.waa.com.tw/en/
️AMBi-Studio▶︎▶︎ http://www.ambi.com.tw/
-----
🎙Ep083- 新興材料與數位製造:吳宗儒
#吳宗儒 #離島人 #zongru_wu #zongruwu
🏆經歷
- Jan 2019-Present
荷蘭 Senior Architect, THE NEW RAW, The Netherlands
- Jun 2018-Present
瑞士 World-Architects.com-Content Manager of WeChat, Switzerland
- Mar 2016-Aug 2017
台灣 Junior Architect, WANG Architects & Associates, Taiwan
- Feb 2014-Feb 2016
台灣 Junior Architect, AMBi-Studio, Taiwan
🎓學歷
- Sep 2017-Sep 2018
瑞士 Master of Advanced Studies in Architecture and Digital Fabrication-ETH Zurich (MAS ETH DFAB)
- Sep 2007-Jun 2013
台灣 Bachelor of Architecture Feng Chia University,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參與錄音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nterviewform
🎧 收聽 on Spotify | http://bit.ly/podcast_humansoffshore
👉🏼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ig
👉🏼 Follow us on Facebook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f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rnYfOsUOK0/hqdefault.jpg)
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Duncan Desig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創作理念:
我們會受傷,但堅強的人們還是能夠重拾碎片再度「拼回來」,如同花蓮並不會因為一場大地震而被擊倒,因為挫折,我們反能更加堅強茁壯。
創作背景:
2018年2月6日大地震造成花蓮嚴重災情,有感於災後地方石材產業受損嚴重,由在地圖文創作者Duncan發起,結合精通石雕技藝的三位藝術家,希冀藉由各自所長,利用具在地文化價值之素材共同創作一象徵重振精神的公共藝術作品,籌備期間惠納地方人士捐贈與各級單位之支持,本作品才能完整呈現於大眾面前。作品以破損石材堆疊後進行雕刻創作,並選址於此,即前身為舊監獄遺跡的自由廣場。而平日於自強外役監獄教授石雕技藝的藝術家們,亦盼於本古蹟場域傳達“拼回自己的人生”之正面附加喻意。
石材災損品提供:嘉太企業有限公司、國合大理石工廠有限公司、優寶石材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花蓮縣政府文化局、花蓮縣花蓮市公所、當肯迪賽有限公司、台灣區石礦製品工業同業公會、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艾朵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謝偉士建築師事務所、群策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國立東華大學語傳系、指間音像設計整合有限公司、政雄建築工程、上鴻企業社、長雄機械工程行、泰鵬工程行、摩爾形象整合事務所、不只是行銷有限公司
Creative intent:
People get hurt, but the strong ones pick up the pieces and put them back together again. Similarly, Hualien will not be defeated by an earthquake, because setbacks make us stronger.
Creative background:
On February 6, 2018, Hualien was devastated by a massive earthquake. Seeing that Hualien’s stone industry suffered major loss, a local illustrator proposed building a public art display out of local materials. With the help of three master sculptors, donations from the public, and the suppor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piece was finally completed and unveiled. Rocks broken in the earthquake were stacked and sculpted, and the sculpture was erected at Freedom Square on the grounds of Hualien’s former prison. The sculptors, who teach sculpting to inmates at Ziciang Minimum-Security Prison, also hope that erecting the sculpture at this historic site conveys the positive meaning of “putting one’s life back togeth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lkkxivXeGc/hqdefault.jpg)
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建築師事務所在做什麼?改圖!改圖!改圖!用肝換錢的行業!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建築師事務所 #設計人生不歸路 #自地自建 #自立 造 屋 #建築人妻 #碩士學位專業實務撰寫 #南華大學建築景觀 研究 所 #建築師蓋房子 #實際蓋個房子來 ... ... <看更多>
造 究 建築師事務所 在 office aaa 究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Facebook 的必吃
office aaa 究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7568 likes · 13 talking about this. office aaa founded in taichung by hung-hsuan shen, tze-chun wei and cheng-hsuan wu i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