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十點 陽光海岸復播首集
為大家深度專訪資深音樂人林少英老師,暢談近日受到各界學子歡迎的音樂賞析課「閱讀音樂」。提起這一系列課程的發想,緣起台北市藝文推廣處的特邀開課。曾多次榮獲金曲獎項的少英老師要帶著我們,向古今中外的文人、音樂家、設計家、藝術家學習,並超越自己拓展視野及創作靈感。不論你是否學習過音樂,都可以從閱讀中找到創作音樂與生活的靈思,演奏家更可透過閱讀音樂,在詮譯作品時更擁有自己獨特的解析。
* *
專訪這天,少英老師帶了一本曾陪伴她去寒冷高山大陸青海創作音樂的「老人與海」,大文豪海明威究竟賦予書中世界何種魔力?
書裡的內容..簡單卻充滿高低起伏..随處都是音樂的迸發...
https://youtu.be/chxWaX50P88
* *
関於閲讀音樂課程
https://event.culture.tw/TAPO/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useLanguage=tw&actId=90347&request_locale=tw
節目播出音樂
阮丹青 /陽光海岸 #陽光海岸 /薇光旅程 #藍雨 #誕生
# I wish #Green Field #Shine 單曲:茶枕
(風潮合輯) 我的海洋
Martin Kohistedt /Strome #AuheJA
郭虔哲/A magical Christmas with the cello family
#Silent Night #Ave Maria
節目Jingle背景音樂 林少英:蘆葦
#收聽節目請點擊網址
CanCheers.org
若是錯過了播出時間,牽手之聲已播過的節目都會在愛播聽書上架。只要下載[愛播聽書FM] app,安裝後,搜尋牽手之聲或節目名稱,就可以隨時隨地收聽囉!
.
今晚十點繼續在陽光海岸棲息靠岸
__̴ı̴̴̡̡̡ ̡͌l̡̡̡̡͌l̡*̡̡ ̴̡ı̴̴̡ ̡̡͡|̲̲̲͡͡͡ ̲▫̲͡ ̲̲̲͡͡π̲̲͡͡ ̲̲͡▫̲̲̲͡͡|̡̡̡̡ ̴̡ı̴̡̡̡͌l̡̡.** ̴ı̴̴̡✿ܓ ...♥
|関於林少英|
簡歷:延伸有聲出版負責人
中原大學通識課─詞曲、創作新思維講師
專業音樂工作者
師大音樂系畢
美國Berklee College Of Music畢─主修爵士鋼琴&作曲、編曲
竹林中學音樂教師
國光藝校爵士鋼琴、作曲教師
音樂月刊爵士流行樂評
救國團彩虹音樂營資深講師及作品指導老師
YAMAHA山葉鋼琴老師研修班[P.T.C.]─作曲、編曲、現代伴奏、即興演奏、和聲主講。
河合鋼琴、國際牌數位鋼琴全國教師研習策劃主講
國際牌數位鋼琴全國教師研習課程設計主講
國際牌數位鋼琴全國教師檢定評審
1999年YMCA兒童音樂創作營策劃及主講
TCA台北傳播藝術學苑作曲&鍵盤資深教師
『山狗大』樂團鋼琴、鍵盤手&作曲編曲
視障創意作曲課指導老師
全方位樂團、啄木鳥樂團、黑門樂團……課程設計及指導老師
江亦帆數位音樂中心創意作曲講師
資策會數位內容學院「創作新思維」作曲、編曲講師
2002年應客委會邀請為「新客家音樂」旅美巡迴演出
2003 客委會主辦桐花祭,山狗大現代兒童弦樂團指揮及編曲
2004 『跨界樂集』編曲、作曲、音樂總監
2005 應佛光山香海文化之邀為星雲大師的「流轉」的詞譜曲獲得金曲獎最佳專輯
2006 漢聲電台每週六「開心開心講」與梅少文談音樂與生活
2006 台北秋之興文學季頒獎典禮「海洋」主題音樂的作曲編曲與演奏
2006/12 中原大學數位音樂節─名家講座系列 講題:林少英最新概念作品「月見草」
的創作心路歷程
2006/12 中原大學數位音樂節─名家講座系列「心靈」與「音樂科技」的神祕對話鋼琴演奏
2006/12 郭子究紀念音樂會文化週─「藝術創作聯想及數位音樂的未來趨勢」專題講座主講
2007 花蓮高中音樂班創作新思維、現代和聲伴奏、即興演奏、編曲指導老師
2007/1 廖咸浩與林少英對談「詩與意想的吟唱」
2007/1 「藝術創作聯想」專題主講
2007/6/5 「詩與音樂即興之夜音樂會─移動的迷宮」
2007/7 應南港園區數位內容中心之邀,身兼詞曲、編曲、創作新思維、作品指導講師
2007/10/20 現代詩欣賞與教學教師專修研習班─「藝術與詩的輪舞」主講
2007/10/31 台北市高中資優教育知能講座「生活文學與音樂」主講
2007/11/3 董陽孜「心弦—書法藝術跨界系列講座─某種頻率的相遇」,林少英與李守信、
央金‧拉姆現場以即興音樂的方式演出
2007/12/16 應國家國樂團之邀為東方搖滾音樂會作曲
2008 第19屆金曲獎評審委員
2008 「來自角落」張林峰豎笛演奏專輯作曲、編曲
2009/3/18 台大藝文中心特邀為「2009台大杜鵑花節」製作、作曲、演出
2009/3/24 台大文學院演講廳,講題「旋律的風向」
2009/9/29 中原大學瑞麗堂─主題:水魂「延續的空間音樂會」策劃、作曲、演出
2009/11/24 國際詩歌節:「詩與音樂即興之夜」作曲、編曲、演出
2011/6/5 董陽孜製作誠品「追魂」詩與音樂演奏會:作曲、演奏、音樂總監
2012/5/24 中原大學藝術季(詩與音符相遇─追魂組曲),策劃、作曲、演奏
2012/6/23 「追魂II」,書法家董陽孜「無聲的樂章」與音符的相遇展演: 作曲、演奏、
音樂總監。
2013/6/8 「追魂III」,書法家董陽孜「山與海的詩作音樂會」:作曲、演奏、音樂總監
2013/6/9 新北市「追魂III」:作曲、演奏、音樂總監
2013/8/27 馬祖誠.心弦-董陽孜誠字雕塑展音樂會:作曲、演奏、音樂總監
2013/10/12 台灣文學館「追魂III」:作曲、演奏、音樂總監
2014/5/22 中原大學藝術季「追魂III」:作曲、演奏、音樂總監
2014/5/25 誠品「追魂IV」:書寫台灣山水作曲、演奏、音樂總監
2014/6/23 國家音樂廳「遇見馬祖:水翼樂章」:總策劃、作曲、演奏
2014/10/16 東華大學秋藝季「書法、詩作與爵士的創新跨界結合」:總策劃、作曲、演奏
2014/12/3 輔仁大學心理系演講:「夜裡的翱翔~生活就是創作的源頭」主講
2014 歡樂宜蘭年除夕《民間人文音樂故事》演出的製作構思、作曲、編曲
2015/5/20 中原大學藝術節【夜裡的遨翔】搖滾就是搖滾,總策劃、作曲編曲、演奏;
特邀Trash樂團與流行樂精英鼓手黃瑞豐、吉他黃中岳、呂錦盈、獅子吼樂
團編曲Modular synth演奏家,programner 黃浩倫,老中?三代同台玩搖滾
分享【共生樹】理念
2015/6/20 誠品松菸詩與音樂【追魂五】總策劃、作曲、編曲、演奏;特邀臺灣國樂團打擊
樂首席、琵琶、笛子與流行樂精英,女詩人同台演出人文藝術的詩集
2015/7/30 頭城喚醒堂王恩主二甲子迎聖典;【時空的交錯】詩與音樂音樂會的總策劃、作曲
編曲、演奏,特邀國家國樂團揚琴、琵琶、笛子聲部首席與流行樂精英鼓手黃瑞
豐、貝士手郭宗韶、吉他呂錦盈、台語歌手銘佑、詩人向陽…與年輕新秀同台演
出,展望老中青三代同台觀摩學習分享的【共生樹】理念
2015 深入在地庶民 孵文化【共生樹】概念演出策劃,作曲編曲
2015/11/26中原大學【電音描繪中國山水】總策劃、作曲編曲、演奏特邀請流行樂,國樂團
精英,modularsynth融合國樂,作曲解構,重構成功走出【新民風國樂】
2015第26屆金曲獎評審
2015第26屆金曲獎【海風的牽引】(製作、作曲編曲、演奏)榮獲最佳錄音獎
2015/12/17中山堂台北客家文化節【山歌浪想】專輯首演總策劃、作曲編曲、演奏。
2015【山歌浪想】專輯總策劃、作曲編曲、演奏;此專輯特別邀請國內流行、爵士精英演奏
家,國家國樂團嗩吶首席、長榮、高雄市、交響樂團法國號,Nso樂團弦樂完成錄
音,遙想紀念《客家山歌國寶賴碧霞》;展望台灣音樂的大融合及未來音樂新風向
作品:侯孝賢電影“好男好女”配樂
賴英里長笛演奏曲“美麗的和聲”作曲編曲
心靈音樂-起、承、轉、合,整張CD完整作曲及編曲
兒童音樂專輯“美麗的顏色睡覺覺”─『風叔叔』作曲、編曲
陳永淘客語創作專輯“頭擺的事情”─『天上搖籃曲』編曲
布農族『阿嬤編織的手』記錄片配樂
南卓仁波切-金剛薩埵專輯,整張CD完整作曲及編曲、製作
心靈音樂”當菩薩遇見小朋友?”作曲、編曲、製作
顏志文創作專輯”紙鷂”編曲入圍2003金曲獎〝最佳最佳客語專輯〞、行政院新聞局
好歌大家唱徵選優勝作品『茶』
2005 〝心的搖籃〞林少英創作專輯I,入圍金曲獎「最佳跨界樂集專輯」
2005 應佛光山香海文化之邀為星雲大師的「流轉」的詞譜曲獲得金曲獎最佳專輯
2006 〝意湖〞林少英創作專輯II,榮獲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專輯」
2007 〝月見草〞林少英創作專輯III,入圍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專輯」
2007 〝月見草〞專輯,獲誠品好讀推薦為誠品選樂專輯國家國樂團東方搖滾音樂會,創作
─”枯嶺秋風”
2008 「來自角落」入圍「最佳流行音樂演奏專輯」、「最佳製作人」
2009 「旋律的風向」最新跨界專輯+DVD
2010 「某種頻率的相遇」著作
2011/6 詩人陳育虹「之間」詩選的音樂製作及編樂
2011/9 劉立芩鋼琴專輯「擁抱」製作及概念指導
2013 劉立芩鋼琴專輯「午后」製作及概念指導
2014 最新創作專輯「海風的牽引」CD作曲、編曲、製作
2014 陳綺貞最新專輯「時間的歌」弦樂編曲
2015 「海風的牽引 」專輯總策畫及編曲,榮獲第26屆金曲獎最佳錄音獎
指導過的學生:
視障音樂家:蕭煌奇、張林峰、吳柏毅、江奕帆(數位音樂)、歌手陳綺貞、何蓁蓁(鋼琴)、彭郁雯(鋼琴)、張林峰(豎笛)、黃浩倫(錄音)、章世和(Keyboard)、石碧玉(教會鋼琴)、楊曉恩(薩克斯風)、蔡旭峰(編曲)、劉立芩(鋼琴)、化清泉(吉他)、洪筠惠(鋼琴)、蔡柏松(薩克斯風)
通識概念詞現代中國 在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是教育的一種,這種教育的目標是: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 通識教育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Study"的譯名,也有學者把它譯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 自19世紀初美國博多學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將它與大學教育聯繫起來後,有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對它進行研究和討論。 雖然人們對於通識教育這個概念的表述各有不同,但是,對於通識教育的目標人們可以達成共識。詞語起源
80年代中期,中文“通識教育”一詞由臺灣學者根據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education的思想翻譯轉換而來。 翻譯借鑒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於“通”和“识”的解釋。 在此之前,有人把general education譯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通才教育”,將liberal education譯作“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
復旦大學通識教育研究中心
發展歷史
通識教育本身源于19世紀,當時有不少歐美學者有感于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於是創造出通識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且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識,以至能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 自從20世紀,通識教育已廣泛成為歐美大學的必修科目。
古代中國
通識教育的思想,源遠流長。 《易經》中主張:“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中庸》中主張,做學問應“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古人一貫認為博學多識就可達到出神入化,融會貫通。 《淮南子》中說“通智得而不勞”。 通識教育可產生通人,或者稱之為全人。 《論衡》中說:“博覽古今為通人”、“讀書千篇以上,萬卷以下,弘揚雅言,審定文牘,以教授為師者,通人也”、“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 通識教育可產生通才,即博覽群書,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學多識,通權達變,通情達理,兼備多種才能的人。
古代西方
西方文化中通識教育思想同樣也很古老,亞里斯多德主張“自由人教育”,他的對話式、散步式、討論式多學科教育,被稱為呂克昂式逍遙學派。 伴隨工業革命,由紐曼宣導的博雅教育,主張培養博學多才、行為優雅的人。
現代教育
由馬修·阿諾德多方宣導的現代大學“通識教育”影響廣泛,備受關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學的認同。 例如,較早開展自由教育的耶魯大學宣導學生選修人文藝術課程;哈佛大學則在通識課中極力打造通識核心課程,在教育計畫中宣導文理交叉;北京大學的“通識教育文庫”與芝加哥大學的“名著課程計畫”在通識教學中有異曲同工之妙,都試圖把“全人類的文明經典”介紹給學生。 臺灣大學、臺灣輔仁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在通識教育中,也試圖增加學生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拓展學生視野,使學生兼備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
教育理念
通識教育與專業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選擇,但其本質上,卻是對“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通識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為通識教育沒有專業的硬性劃分,它提供的選擇是多樣化的。 而學生們通過多樣化的選擇,得到了自由的、順其自然的成長,可以說,通識教育是一種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與實用性。 之所以要以“大學問家、大思想家”為榜樣,是因為他們身上有著獨立人格與獨立思考的可貴品質,而這正是通識教育的終極追求。 因為,教育不是車間裡的生產流水線,製造出來的都是同一個模式、同一樣的思維。 而是開發、挖掘出不同個體身上的潛質與精神氣質。 因為通識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產品”。
概念論述
其一,從通識教育的性質角度加以闡述。 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通識教育是“非專業、非職業性的教育”;通識教育是對所有大學生的教育;通識教育是一種大學理念,即整個大學的辦學思想;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同義,通識教育的實質就是對自由與人文傳統的繼承。
其二,從通識教育目的的角度進行闡述,如:“通識教育指非職業性和非專業性的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健全的個人和自由社會中健全的公民”;“通識教育作為大學的理念應該是造就具備遠大眼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層的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通識教育旨在給學生灌輸關於好公民的態度和理解”等等。 這類定義強調通識教育是關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諧發展的教育。
其三,從通識教育的內容角度進行論述。 如:“给20歲-25歲的青年一種關於人類興趣的所有學科的準確的、一般性的知識”;“通識教育是一種使學生熟悉知識主要領域內的事實的思想的教育類型”。 這類定義認為,通識教育是關於人的生活的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是非專業性的、非職業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為職業作準備的知識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範圍寬廣全面。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大辭典》中對“通識教育”闡述為:
1、近代關於教育目的和內容的一種教育思想以及據此實施的教育。 在高等教育階段,指大學生均應接受的有關共同內容的教育。 通常分屬若干學科領域,提供內容寬泛的教育,與專門教育有別。1829 年,美國帕卡德撰文為大學課程設置中的公共課部分(當時包括古典語文、文學和科學課)辯護,認為作為進行專業學習的前提,學生必須學習這些公共課,以得到應有的共同培養,並稱這部分教育為通識教育。 此後這一概念有所變化。1945 年,哈佛大學發表《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報告(即哈佛“紅皮書”)提出:教育可分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兩部分。 前者作為大學教育的一部分,主要關注學生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後者則給予學生某種職業能力訓練。 兩者有區別,但並非相互對立和割裂。 報告所建議的通識教育課程包括:文學名著、西方思想與制度、物理科學或生物科學導論課,以及屬於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其他課程各一。 後哈佛大學歷年均對本科生提出學習此類課程(稱“核心課程”)的具體要求。1992年的要求是:在外國文化、歷史、文學與藝術、道德修養、自然科學、社會分析6 個領域各修若干課程,其總量應達畢業要求的學習總量的1/4。 還要求學生通過自學考試或選修某些課程達到規定的“數量化推理要求”的標準。 美國其他高等學校實施通識教育的方式約有三種:(1)與哈佛大學相同,在全體學生均須學習的若干領域內開設一系列內容廣泛的課程,並規定學習此類課程須達到的總量。 (2)分佈必修式。 學生須在規定的不同學科領域(一般為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至少各修習一定門數或學分的課程。 (3)自由選修式。 學校對通識教育要求學習的課程不作具體規定,由學生自行選擇有關課程組成。 通識教育的思想已被廣泛接受,這種教育亦已在許多國家實施。
2、見“自由教育”。
意義價值
1、通識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學普遍接受的國際化議題,因而應當引起中國教育界的充分重視。 如果對通識教育沒有國際化的認同,就會在相當程度上失去話語權,失去國際共識,從而也就失去國際交流的一些前提。 對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使通識教育溶入中國高等教育的基礎概念中,從而豐富和發展我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通識教育實際上是素質教育最有效的實現方式。 在通識教育中,貫徹“博學與精專相統一的個人化素質教育”,把通識教育分解成哲學社會科學素養、人文素養、自然科學與技術素養、美學藝術素養、實踐能力素養等五大模組。 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實際跨學科、跨專業自由選課,充分發展個性,博學多識;鼓勵學生從難、從嚴、從自己實際出發自主選課,從而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全面提高素質。
3、通識教育也是“大學精神”的課程實現方式。 現代大學,大多數都貫徹和踐行著“民主、科學、真理、正義、自由、寬容”的大學精神,這種精神不僅需要大學體制保證來實現,同樣需要課程體系來實現。 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力圖把學生培養成崇尚科學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義,尊重他人善於溝通並能“仰望星空”的人才。
4、通識教育是現代教育理念中國化的實踐過程。 無論是國外與通識教育相關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自由教育、能力拓展訓練等教育方式;還是中國貫徹多年的素質教育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以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還有培養一專多能、德才兼備的人才教育;或者弘揚傳統文化教育等等,都能涵蓋在通識教育的範疇之中。 這種包容體現了中國通識教育即有中國特色,又全面改革開放面向世界。 用通識教育的理念可在相當程度上,整合多樣性的現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賦予通識教育以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既體現時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現代科學技術與中國傳統的文化典籍結合起來,把現代資訊文明與中華優秀文化歷史統一起來。
5、通識教育是防止學生偏科的重要方式。 中國教育由於歷史的原因,偏科、專業過窄的情況比較嚴重,在中學打基礎時就分文科、理科,進入大學又產生較嚴重的文理分家。 而通識教育則規定學生必須跨專業、跨學科選課,禁止選那些與本專業相重複或相關相近的課程,這就從制度上保證了學生課程結構的合理性,從而也就能使學生知識結構趨於合理。
6、通識教育還能防止因應試教育出現“高分低能”學生。 因為通識教育特別強調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以北師大為例,他們把能力素養課作為通識教育五大模組之一,強調讓學生必選和通選,同時與國家人事系統的專業資格證書自願培訓相結合,從而可以全面增強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必要性
通識教育的性質決定了通識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而現今教育制度的漠視通識教育及其所導致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愈發表明了通識教育的必要性所在。 高等教育中通識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2]
1、全球化趨勢所帶來的多元文化之間的衝突碰撞,迫切需要大學的通識教育。
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整個世界日趨一體化。 在此一體化的過程中,首先即會碰到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這個問題便是不同文化之間衝突碰撞的問題。 在這種多元文化的社會裡,我們必須要相互尊重各種不同的文化,必須要學會欣賞其他文化的長處,而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固步自封,當然,同時不能去閉著眼睛一味盲目崇拜。 當代教育的日趨專業化,不僅使人變成了單向度的,而且知識也變成單向度的。 知識與人的基本情感、道德倫理開始劃清“楚河漢界”,使整個社會日趨冷漠、無情甚至是殘暴。 面對這種問題,我們不能不承認,正是我們大學對於通識教育的不夠重視,才引發了這一系列問題。[2]
2、我國高校長期實行的專業化教育模式迫切呼喚大學通識教育的出現。
專業化教育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在特定時期、特定社會背景中的選擇。 這個選擇儘管在當時有合理性,對我國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不過缺陷也是明顯的。 過分強調專業劃分,把學生的學習限制在一個狹窄知識領域,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 社會生產的發展日新月異,舊工作崗位不斷消失,新工作崗位不斷出現。 而高等教育中專業的變化,已經無法跟上社會職業的變化。 過去大學畢業生就業中的“專業對口”已經不再是一個目標了。 高等教育的專業化做得越好,學生就越難適應變換了的工作,情況可能越糟糕。 應對工作崗位的變化,培養學生的一般能力,似乎比專業化更為有效。 而當前的產業升級和建立創新型和諧社會要求高等教育培養深入瞭解人性、市場和社會的人才。[2]
內涵外延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首先指的是一種教育理念,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大學的辦學理念,來自各方的人一起學習。
最大困境
通識教育所需要的“通識”有待研討,正如清華大學劉東教授指出:要想深入打破通識教育的困境,首先需要弄清的是,在當今這個亂糟糟的全球化時代,究竟什麼才算得上名符其實的“通識”? 事實上,在這個各種文明規則不斷衝撞磨合的緊要關頭,究竟作為一個地球人至少需要知道些什麼,還根本就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通識教育缺通識”是通識教育的最大困境。
基礎教育
詞語定義
基礎通識教育是在中國基礎教育階段實施的通識教育,由素質教育專家裡京創立。
創立背景
由於中國基礎教育多年形成的以學科為主導的教育模式,以及應試教育的長期導向作用,使基礎教育在單一學科教育上越來越深入,學科分化加劇,基礎教育功利性越來越明顯,而在人文、心靈和智慧等會通教育方面卻越來越弱化。 基礎教育已經走向思想單一、思維狹窄、僵化,缺乏思辨性、創造性思維的模式,對中華民族的智慧培養非常不利。
為改變這種基礎教育態勢,裡京先生毅然辭去省政府等公職,全身投入到基礎素質教育研究實踐中。 經過多年調查研究,裡京將全人教育劃分為“靈性與情感教育」「技能教育”和“創造教育”三個層次,認為從少年兒童的學習心理和思想發育來看,基礎教育正是“靈性與情感教育”的主要建構階段,包括情感、藝術、語言、思維與思辨思想基礎,也可以說基礎教育就是靈性的教育。 所以,在基礎教育階段,我們更需要給少年兒童提供一種普適的靈性教育,在這種普適的靈性教育中去發現天賦,而不是培養預定的天賦。 裡京認為,我們當前的基礎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是一種學科單一模式化的定型教育,是一種首先賦予了成年人強烈功利性的設定“天賦”培養的教育,大大擠壓了靈性教育的空間,不利於思辨和創造性思維培養。
裡京認為,適合基礎教育的普適的靈性教育最基本的知識體系應由本民族的文史、全人類的文史和基礎科學人文思想構成,這是一個未來人才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思想底蘊。 所以,在未來的基礎教育中,應該加強不分學科的具有基礎教育特性的會通教育或通識教育,即加強基礎通識教育。[4]
為實踐基礎通識教育,裡京汲取人類發展史中歷史、文學、哲學、藝術、科學、人文精華,借鑒傳統啟蒙韻文編寫形式,創作出一套主體為四字一句,雙句成韻,通篇押韻,為學習者提供一套易於上口、博導聯想的通向古今會通、中西會通、文理會通 、科哲會通、思想大成的基礎學習典籍,名為《英才通識·四字經》,並創立基礎通識教育模式,使孩子在無壓力的韻文誦讀中,在琅琅上口、鏗鏘悅耳的文學美感中,潛移默化地承悟人類發展過程中的文化精髓,為孩子們打開思想之門,在遼闊的思維空間中播種思辨、創造性的種子, 開拓一條少年精英思想基礎教育之路。
明末大科學家、中西會通第一人徐光啟說:“欲求超勝,必先會通”。 我們處於資訊化時代,資訊的過濾與基礎“會通”越來越重要,因此基礎通識教育必將成為未來基礎教育成功的關鍵。
80年代中期,臺灣學者翻譯得來。
general education
曾譯
一般教育
普通教育
通才教育
拉丁語(stadium generale)詞源含義
来自各方的人一起学习。
general
不是“普通”“一般”“平常”,是“for all”,为所有人而设。
牛津英语字典“general”解释
解释:非专门的、一般的、普遍的;普遍的、全面的、整体的。
揭示通识教育特点。
对整体产生影响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与专门教育相对应的普遍性和一般性。
基本理念
1. 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
2. 大学的办学理念。
各国及各地现状
美国
美國通識教育運動代表人物、事件赫欽斯(Robert M. Hutchins,1899-1977)
1. 宣導通識教育。
2. 面向所有人的教育。
3. 不管他是否進大學繼續深造,它對每個人都是有用的。
4. 「沒有通識教育,就沒有大學。”
1945年,哈佛紅皮書《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包括大學和中學
1947年,杜魯門總統高等教育委員會的報告《美國民主社會中的高等教育》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發生在美國的這場通識教育運動產生的影響。
1. 所有美國高校都捲入其中。
2. 社會及各種學術團體都表現濃厚興趣。
3. 呼籲“教育中在民主社會中的作用是確保不同個人和群體的平等自由和平等機會。 教育要起這樣的作用,就必須改變其手段和方法以適應多樣化的學生群體。 通識教育應該給學生一價值、態度、知識和技能,從而使他能夠在自由社會中正確地、很好地生活。”
目標:培養富有責任感的公民、有教養的人具備的能力。
1. 有效思考的能力。
2. 邏輯推理。
3. 關係理解。
4. 想像力。
5. 清晰溝通的能力。
6. 適切判斷的能力。
7. 對多種價值觀的識別選擇能力。
能力培養需要三大知識領域整合的學習。
1. 人文。
2. 社會。
3. 自然科學。
課程設置通識課程。
1. 英文寫作。
2. 核心課程。
3. 自由任選。
4. 主修專業課程。
5. 自由選修課程。
6. 想像力。
中國臺灣
目標:培養完整的人、通達有識見之人
時間:1984年開始
大學教育的目的
1. 培養有能力的工作者、生產者通識教育是當今大學教育的發展趨勢,它由中世紀博雅教育發展而來,旨在培養健全的個人和負責任的公民。 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對大學課程進行設計,以建立能夠適應通識教育要求的課程體系。 作為一門課程,科學史能夠滿足通識教育培養學生的核心要求,是通識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課程。 科學史融入通識...
...
節錄網上
通識概念詞現代中國 在 Dung Kai-cheung 董啟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種華文:各表、同表、共生
中國現代文學學會「跨越1949:文學與歷史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演講,臺北2016年
2005年時我曾語帶調侃的寫了一篇文章叫「兩岸三地一中文」,談我個人在三地的閱讀和寫作的經驗和體會,並談到方言寫作與香港的書面語,開始了我對相關議題的更大興趣。
過去三年,我在香港浸會大學和嶺南大學講過「一種華文,各自表述」,這時候「中文」已經改成「華文」,更提到要以華文(sinoscript)代替華語語系(sinophone)書寫的想法。聽眾似對各自表述方面很感興趣,而往往忽略了我的前題是華文一種。
今天的題目是「一種華文:各表、同表、共生」,不止談各表,還強調共生;不止談體驗談現象,還談點理論。在粵語裏這叫「撈過界」,唯此必須請各位專家學者指正。
我會說到:
1,標準書面語的變化不止來自方言。三地華文字詞書寫的演變都應該叫三及第化,而不是語音為主的克里奧爾化。
2,華文從來不是我手寫我口。書面語也是約定俗成的,不等於白話或北方口語。
3,書寫對言語的影響。
4,文與言要分開而論。華文以文為主,不是語音中心的:以語為前、文為後,語為第一性、文為第二性,是一種顛倒的思維。我會帶到德里達的華文非邏各斯中心之議,以及柄谷行人對其一連串的思考,並考慮柄谷對日文的論述是否足以形容華文之文的獨立性和華文的「文言二途」的特殊性。
5,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跨越1949」,我認為華文在三地的各自表述是與49年前後的政治變局分不開的,49年後華文的加速變化,是與政治分斷與政權建設相關的。
不過華文的共同幽靈有強大黏性,而華文的非字母拼音的形聲圖像字體特性,保障了華文是一體共生的一種書寫文字,各地的華文的表述可以不一樣,但依然是同一種華文的寫作。而且我們不能說都是49年惹的禍,因為就後果而言現在我們看到的可能是華文的新契機、新盛世。
演講分為六節,即:為什麼用「華」字、為什麼叫華文書寫不叫華語書寫、為什麼說華文是一種、如何各表、何謂同表、為何必需共生。
1, 為什麼用「華」字?
華文,人們經常與中文、漢語、漢字甚至華語交替使用,很少細究。從小我們香港人就一直叫華文為中文,很順口順耳。
1.1 事緣有一年我和一位大陸作家一起同台,在倫敦用普通話演講,同場有普譯英的翻譯。那位大陸作家介紹自己是中國作家,然後轉過來面對我,他停了一下,然後說我是…國際作家。我感覺他是很善意的,本來大概想說我是香港作家,但猶豫了一下在這樣場合說我是香港作家而他自己是中國作家是否有歧義,才突然轉出一個國際作家的說法。我很不認同國際作家的說法,當時想回應一下,但一時想不到聰明的說法。事後我想到當時我可以說,不不不,我們都是中文作家。不過,如果當時我回應說我們都是中文作家,只會製造更多誤解,因為我們的翻譯會把中國作家譯成Chinese writer, 也把中文作家譯作Chinese writer, 英譯上是一樣的,台下聽眾會以為我也在爭做中國作家。
如果當時我說我們都是華文作家或華語作家,自己補上一個英文單詞sinophone,或許可以解窘。
中國人、中國的、中文,在英文裏都是Chinese,有時候是會有點含糊,為此,有文學研究者提出書寫上的華語語系sinophone一說。
但我這裏主張以華文代中文,主要不只是因為翻釋上容易有混淆,還有別的原因。
1.2,中文的言語不叫中語,叫漢語、華語,然後漢語、華語又被等同於國語普通話(一種北方地區語被選為一國之通用語) 。大陸在1955年10月「全國文字改革會議、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為避免民族之間的敏感,決定不把屬於漢語的北方官話叫做國語,而叫普通話。普通話即通用語、橋樑語(lingua franca)。中文則如當年歐洲共通的拉丁文。
中文自漢代開始,就為鄰族所學用,但當時沒有中文之說。現在中文是中國的官方文字,不過大陸地區除漢族外,還有23個有文字的民族。為了避免大漢族主義與帝國意味,「國」語已改稱普通話,文字方面是不是也應有比中文兩字稍好的說法呢?譬如說,不叫中文叫華文?
1.3,大陸有很普遍的「漢語」說法,例如詞典叫漢語詞典,另外字叫漢字,地方叫漢地,學術叫漢學。日本有和制漢字之說。
1.4,但華比漢更早。我常以「華漢」代替「華夏」,因為夏的政體信史不可考,但華作為華族是實證存在的。華族文字出現在甲骨文之前或至少同期,周有周文周語,但當時的文字大概還有不同版本,秦滅六國後書同文才奠基為一種,可見華文、周文、秦文,都早於漢文。
廣東人叫海外華人為唐人,講唐話食唐餐聚唐人街,但唐就更晚了。現在海外華人一般稱華僑華裔,殖民地香港稱華人為華民或華人。南洋也多用華文一詞代替中文。華和漢都是普及用法,只是華在先,漢在後。
1.5, 就語言而論,華語、漢語我都認為沒有問題。從文字書寫來看,華文比漢文更普及。但華文的字,若叫華字,就很生僻,遠不如漢字通行,所以也有華不如漢之處。
1.6, 我覺得大家可繼續言語叫漢語或華語,文書叫中文或華文。我只是認為細究起來,「華」比「中」、「漢」更恰當。為方便討論起見,我希望讀者同意我試用「華」字貫徹這次演講的文與語,以華文暫代替中文,以華語代替漢語。其實這裏我要真正強調的還不是一個「華」字,而是「文」字。即:華文以文為主,是文字中心主義的。若以文字中心主義代替語音中心主義的進路的話,漢語詞典應改叫漢文詞典或華文詞典。
2, 就書寫而言,為什麼要用「華文」而不該用「華語」?近年有以英文書寫的國際漢學界帶頭,區分sinophone 與chinese, 寫作分華語語系寫作與中文(中國)寫作,文學分華語語系文學與中國文學。前者將包括台灣在內的書寫都叫做sinophone華語語系寫作而不是chinese中文(中國)寫作。由離散到移居地新本土身份,華僑變華裔,僑民變定居者,鄉愁花果飄零改為此時此地靈根自植,這一切確甚有49年政治分斷的意味,甚至有內部殖民主義的指控:有論者強調,華語語系寫作,不包括中國大陸的華語使用者,但卻包括使用華語的中國大陸地區少數民族。
在中國以外漢學界普遍接受華語語系寫作一說之前,我想不合時宜地再做一次友善的勸阻:華語語系書寫的概念是不成立的、不自洽的。其實現成已經有一個很好、很準確的說法「華文」。我認為包括大陸、台灣、各民族,全世界所有的漢字書寫,都應叫華文書寫。我主張以華文書寫來糾正華語語系書寫之說,解決後者解決不了的理論難題,把顛倒的理念再顛倒過來。
2.1,華語sinophone,是語音中心主義的概念,華文sinoscript,是文字中心主義的,而華文書寫的重點在文字,不在語音。重點是文,如果仿傚英語學界以語為重,借用柄谷行人的說法,那是一種顛倒。
2.2, 華語或漢語常被誤以為等同官話、國語、普通話。外國人說學漢語華語,其實是學國語普通話。更常出現文、言混淆,譬如說,有人會問外國人,你會說中文嗎?
其實華語不是用來日常溝通言說的。華語只是一般人不理解的語言學的超大分類(sinitic語,出自sinitic-tibetan語類),是包括現存所有華漢方言地區語即各種華漢地方住民的母語,加上後天的官話國語普通話的抽象總稱。這是一個語言學的分類。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人會說抽象的華語 (只說方言母語和普通話) ,更沒有人是用華語語系來寫作的,有的只是用華文的寫作。
2.3, 你可能會說,等一等,國際學界只能理解sinophone,因為有anglophone, francophone, lusophone等說法在先,沒有西方人會懂sinoscript的意思。但這可正是我要矯正、要強調的重點,也是問題所在。漢學界用了西方的語音中心思維,機械地以字母拼音書寫為模型,以「後拉丁文」歐洲較受俗語拼音影響而演變出各民族國家新語文的觀念,錯套在兩千多年書同文、文字中心的華文世界。漢學界和華文學界似應該先不要管外國人懂不懂,首先要實事求是的擺正自己的道理。
漢字華文是全世界華文寫作者共用的,已經有了通用的、準確的、政治上中性的華文書寫一說,為什麼要有引進華語語系書寫之一舉?華文的書寫,根本不是建基在語音之上的字母拼音書寫,故此西方的英語語系、法語語系的理念,不適合用在書同文的華文書寫上。
且不說後置詞 -phone與近代殖民主義歷史分不開,各種 -phone是指被殖民地區的住民,學了殖民宗主國的語言。但至少對境外華文寫作者來說,殖民與離散有別,她不是被殖民者,只是移居者,並不是在用殖民者的語言,她是在別種主流語種的地區,使用在當地屬於少數人的一種文字的寫作者,她的寫作只能稱為華文寫作,而不是sinophone寫作。
2.4, 語音中心主義主要以alphabet字母拼音的母音全音素文字如歐洲的英文、法文等作考慮,旁及輔音音素文字Abjad如閃米特語 (就是同一種書寫文字可以有不同的地方發音,如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在拼寫時都不標母音,讓讀者根據各自地區的語音來誦讀) ,但基本上不適用於完全不同性質的表意成聲morphological-syllabic形音圖像文字如古埃及聖書體、漢字華文。
2.5, 華漢形音圖像合體字文化,加上秦的書同文以降,是一種文字中心的書寫文化,至今仍是文字高度同源一體。歐洲是拼音字語音中心文化,拉丁文之後,歐洲民族國家都分別建構了自己的語文,雖大致同源但不再一體同解,分成多種語文。
2.6, 言語方面,華語有很多地方語系和方言,很多是相互聽不懂的,但沒有發展出互不相通的文字,正因為華文並非語音中心的字母拼音字。用語音中心的進路,地區語沒發展成不同的文字是不可解的。日本在漢字書寫時期也有文言二途之說,華文的文與言不是完全二途卻也是文言有別,言不那麼決定文,文不那麼跟隨言,華文非字母拼音文字的特殊性,是語音中心的進路所無法解說的。
2.7, 文字中心的文化,與語音中心的文化可能有差別。這是德里達一個出名的命題。從歐洲語音中心主義的語文,他推至歐洲文化形而上邏各斯中心主義。不過,他也補充指出過,非語音中心主義地區,就不見得有形而上的邏各斯中心主義。柄谷行人1992年的文章《書寫語言與民族主義》裏,曾論及德里達、索緒爾與班尼迪.安德森的國族想像共同體,說德里達弄錯索緒爾的一套語音中心論,把語音中心主義推前到上古西方形而上的核心,而日本在「文言二途」的實況下,在前近代時期也有本土語音中心主義衝動,以俗語語音文字反漢字書寫,建構現代國家。不過柄谷也強調漢字和假名混合文字書寫對現代日本國語有決定性影響,文字書寫擴大了言語所能談論的領域。文字書寫影響言語。
2.8, 我大致同意柄谷所說,與日本狀況相同的是,華文不單主導華漢文化的書寫,更大範圍影響華族的各種言語(地方語、方言與官方通語),更是華漢文化一體性以及現代主權國家建構的重要環節。華文混用假名借音字或拼音字程度遠比現代日文低,文字受到語音的影響也更低(雖然49年後特別是近年,借音假名字在港式臺式書寫之中稍有增加)。華文絕對不能化約為語音中心的華語,文和言互相影響但文更大程度上帶動著言語。華文文化的語音中心傾向比日文更低,德里達的華文非邏各斯主義觀點仍值得重視,而不是如一些學者說德里達命題也只是一脈不理解中國的西哲的東方主義他者幻想(hallucinating the other)。
2.9近年的實證研究也確立文字對語言的重大影響。托爾欽斯基(Liliana Tolchinsky)研究識字的社會,她發覺不單文與言相互影響,有如回力鏢的效應,但基本上是文字帶動言語,而且識字者比文盲者懂得更多口語。
(題外話:有些作家認為,文盲的農民言語比城市知識份子的言語更豐富。照托爾欽斯基的研究,這是不成立的。我想,文盲農民的言語可以有地方色彩,甚至繞有生趣,但不可能比北京胡同聽相聲唱京劇的旗人老炮,或上過書齋的老廣東口水佬的言語更豐富。)
3為什麼說華文是一種?
3.1, 翻譯家思果曾特別批評過「一種」這兩個字,說是上了英文不定冠詞的當。但若翻看錢穆的《國史大綱》就發現賓四先生曾多次用上「一種」,如一種憑空抽象之理想,一種新通史。
這裏也是明知故犯。「一種」戲仿著流行的不定冠詞用法,如一個中國,還借同文同種之說,表示書同文一體後,華文同屬一個種,此後共生共同進化。
3.2, 華漢文化裏,甲骨文時期已有文,周代(1046-256bc) 有周語周文,但各國文字有差異,才有秦書同文之舉 -- 這是政治力量決定文化的重要案例,也說明文的發展雖不能化約為政治但離不開政治。
3.3, 秦之後,華漢文化覆蓋地區,不論分成多少個政治實體,多少互不明白的地方語與方言,文字的讀音各地不一樣,但書寫文字還是一種。期間有胡言、佛語到漢地、外地文的音譯或意譯入文、各朝正音官話的建構等,還有白話寫作的語錄,話本,最後都融入華文書寫的同一種傳統。
3.4 到現代之前,各地慣用的字或有些不一樣,例如粵語日常語中有些詞,屬生僻古漢字,但都可以在大陸叫古漢語詞典的華文詞典中找得到,還是屬於一種華文,不是另創新字。
3.5, 新創的字,數目上遠不如由舊字組成的新詞多,華文特色之一是多偶數詞特別是雙字詞。
作家韓少功說:「像我這樣的作家寫了十幾本書,也就是掌握三千多字。漢語以舊字組新詞的能力非常強」 。
不是語音中心,不是字母拼音的華文,偶有新字但不容易產生新字,只增新詞。外來字音譯意譯,都是組舊字成新詞,如電腦。
3.6, 上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新文學運動、白話文運動,受了西方語音模式影響,甚至主張拉丁化改華文為拼音字,作為建構民族國家的工程之一。也有主張直譯歐文句法。這些倡導者皆有語音中心的傾向,幸而都未竟全功,沒有改變漢字華文的非語音中心特性 (一些小語種如蒙文以至新疆維族語文則可以徹底被語音化) 。
3.7,用六書造字法的分類,絕大多數漢字是形聲字(不是一般認為的象形字)。華文是一種意音文字、形聲合體字、圖像文字、語標音節文字。
描述華文特性的英文並不劃一,包括:logographic system with characters that are partially morpho-syllabic, graphic characters, syllabary logograph, ideograph, ideogram, graphism。德里達就說語音模式或言語模式(linguistic or speech model)不能處理圖案文字系統(graphical systems)。華文置中國文化在形而上邏各斯主義文化之外。托爾欽斯基在研究文書對言語的影響時,也認為要分辨字母拼音字、閃米特字和華文這種形聲字,不能假設三種字系是同質的。當代拉康派中國學者霍大同甚至認為中國人的無意識如漢字一樣結構。其實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哲學家張東蓀就研究形聲文字、華漢邏輯與華人認知之間的關連。學界可以不同意薩皮爾與沃爾夫的語言決定論假設,但也可想像華文的形標意音合體圖像文字對華文文化有一定的影響。這裏要強調的是華文的特性絕不能與語音中心的文字混為一談。
3.8, 「一種」也有同種之意。我們用的華文是同一種的,表述各異,但沒有兩種華文,只有活躍的華文和被遺忘的華文之分。
華文文詞有太多不活躍的古代漢字詞句,如死火山、死鬼魂一樣,但仍是所有華文使用者所共有的。凡有人活用的前人文字詞句,成活幽靈,飄流過界,在華文世界上空徘徊。華文是一種而且是活的文字,華文文字詞句有共同祖宗、華文書寫有大量等待再魅的共用幽靈。
3.9,今天三地分治是華文一種的三千年未見的大變局嗎?上世紀白話文的普及,沒有結束華文作為一種的存在,49年的變化,會不會讓華文越走越遠,終於結束一種的華文?我認為不會,因為華文是文字中心而不是拼音字,黏性很強,大家用大同小異的意音合體圖像字,雖走向各表,創了較多不同的新詞,甚至有少量不同新字,但主體絕大多數的文字詞句仍是同一種意義共享的漢字華文。
4如何各表?
4.1, 作家王爾德有兩句名言,第一句是「英國和美國是被一種共同的語言所分裂的兩個國家」。第二句更清楚:「我們英國人現在其實一切跟美國人都是共通的,當然,除了語言」。這是對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英文與美文的故意誇張的幽默。
英國英語、美國英語、澳洲英語、加拿大英語,都是「英語」的「方言」,語音、字句有差別,但之間的差別還不如粵語、閩語與普通話。從書面文觀之,各地的華文則如「英文」和「美文」,雖有差異但不至於互看不懂。
4.3, 單從言語而言,華語內部早就雞同鴨講了。
華語包括官話(國語、普通話)、族群地區語(ethnological topolect)、方言 (dialect)三個層次,比一些歐洲語言多了族群地區語這個層次。大陸一般說有七大族群地區語:北方、吳、贛(江西南京)、湘、閩、粵、客家。此外還有更少數的徽語、晉語、平話 (廣西雲南),閩也分閩北閩南,山區的族群地區語不算在內。族群地區語之間有不同程度互聽不懂,不能以一般方言視之,但也不是新語言,不能算是非華語,故必須引入ethnological topolect這個概念。
大陸其他種族的語言當然不算在上述華語之內。
上述這些華語家族的言語是族群地區語,不是方言。山東、陜北、雲貴、四川話都是屬於北方地區語系的,它們是北方話的方言,但吳、贛、湘、閩、粵、客家等語卻不是北方語的方言,也不是相互的方言,而各成一種族群地區語,之下各有自己的方言。
據《漢語方言親疏關係的計量研究》,與普通話對比,粵語的可懂度,在各大族群地區語中可能是最低的,大概只達百分之十八。
各族群地區的言語在語音、用字、句法結構大有不同,聽懂不易。相對而言,各地區的華文寫作差異程度遠沒這麼大,華文的文字特性使然。
歷代中央政府也會挑選提升以一種族群地區語為主而拼湊出官話。正如粵語諺語說: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廣東人說官話。這不妨礙很多說不好官話的廣東人學好寫好華文,中狀元、進士及第,因為華文只有一種。
4.4, 說到官話,學者商偉說:官話是後天習得的,沒有誰天生就說官話。
官話的前身又叫共同語。漢代時叫做通語。
宋代之後各朝代都有各種韻書定正音,中古漢語也一直有演變。明初以南京話為官話,遷都北京後,南京話加上北方口音混出大明國官話。17世紀滿人入主北京,明末的官話加上滿人口音成大清國新官話,1728年,雍正皇帝確定這種北京話為官方用語。清國北京新官話受滿族的影響很大。滿族人不能區分尖團音,也不會發入聲,因此,滿洲貴族所說的官話是滿族化了的北京話,也被戲稱為「五音不全」。
到上世紀這種「老國音」經過民國國音京音之爭等多個提案,1920「增修國音字典委員會」「以北平讀法為標準音」,並將這種「新國音」的北京官話改稱國語。現代官話標準國語有22子音,以前的正音有超過30子音,可見變化。至於接近不同時期的中上古漢語原語音的粵語有9聲、閩語7聲、客家語6聲,到了今天的北方語只有4聲,也說明北方語的語音變化頗大。
49年後台灣仍叫國語,但大陸在1955年10月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定立「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的「普通話」,張奚若在大會主題報告中說:「為了突出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為了突出我們各民族語言文字的平等,所以經過深入研究,我們決定不採取國語這個叫法。如果叫國語的話,擔心會被誤解為把漢語淩駕於國內其他民族之上。」中國的通語不叫國語而叫普通話是有多民族的考慮的。
有趣的是普通話標準音,現在大有人認為不是在北京城,而是在承德附近的灤平縣,那裏的居民是從北京遷移過來的滿人,他們說話沒兒化音,也不吃字,不像今天北京胡同或近郊住民般說話。
今天叫普通話的官話,接近但不等於今日北京話。今日北京話成了一種北方族群地區語的方言。
不過,這裏要說的重點是,官話是人為建構的。
4.5, 地方上直到今天還不是人人說官話,歷來不說官話是大多數。每個地方都有母語,互不好懂,但華文作為書面文字,卻大同小異。華漢文化可以一體,是因為它是文字中心的。
4.6, 上世紀中國的白話文運動,是一次華文內部的大變動,不過華文仍是一種。
49後華文內部的差異加大,則是秦以降所未見的。政治斷裂與區隔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是國府遷台,納中華入台灣。國府官樣文章並不那麼白話,內含很多文言以及「等因奉此」等慣例套句。然而49年從大陸到臺灣的民國書寫,最終將遭遇到台語(屬於閩語的方言) ,加上外語特別是之前的日語日詞和之後的英語英文。
二是共產黨建政後,大陸有自己的文風如新華體,包括黨八股和後來的文革語,這是本來台灣、香港不熟悉的。
三是香港,因為南北移民湧入,加上殖民地政策和英文的地位,49年後書面語變化也大,下文再說。
總之49年後三地政治、社會與生活取向各異,各走各路,華文書寫因路徑依賴而加大差異。
4.7, 標準書面文、現代華文的現代白話文,出自古代老白話,但現代白話文一開始就不等同口語,只是接近國語,甚至以文影響語,建設了國語語法,卻從來不曾是國語、俗語或地區族群的母語口語的我手寫我口。
白話文可說也是文體文,不是語體文,始初即夾雜著不可或缺的大量翻譯詞句、日本漢字、歐語語式、標點符號、阿拉伯數目字,以至古代典故、語法,始初就是揉雜的寫作。白話文流行前,梁啟超等的清末新文體是近文言文的揉雜體,而現代白話文則是近民國國語的揉雜體。
老白話文和文言文是華漢文化古代兩種書面文,不是絕對對立的,上世紀以前華文本來甚至沒有文言文之說。
白話文運動建構出想像中的現代白話文,對付想像中的文言文,這就是現代中文(華文)標準書面文的揉雜因緣。
4.8, 白話文的推手,受西方語音中心取向的「誤導」,有的開始的時候卻還鼓勵方言入文,如胡適在《吳歌甲集序》說:「今日的國語文學在多少年前都不過是方言的文學…國語的文學從方言的文學裡出來,仍需要向方言的文學去尋他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可見白話文運動要對抗、要排除的是文言文,反而是歡迎方言成為白話書寫的一部份。這個想法後來大致沒有實現。
之後更有人提倡大眾語,直接寫方言,其中也是有功利和宣傳原因。中共在香港的左翼文學界曾響應華北大眾文藝運動,推動粵語方言寫作,以為這樣的方言書寫可以吸引更多說地方語的普羅讀者,但效果不佳。有論者說當時的純方言小說「不忍卒睹」,反而非純方言的揉雜派作品較為可讀。
4.9, 受西方語音中心思想影響,民國白話文運動主張像早期現代歐洲以各地俗語(vernacular) 書寫替代拉丁文般替代文言文,彷彿想像中的白話書寫將是我手寫我口的,甚至要拉丁化或注音化,以發展國語的文學和文學的國語,文與語合一。
北方官話叫國語,白話文成了「中文」,雖有助催生民族國家,卻陷入語音中心主義的學理誤區,忽略了一體化漢字華文書寫與多樣化華語言語的分野,忽略了漢字與拼音文字的差異。幸好如商偉所說:「五四文人的確這麼說來著,旗幟也亮了出來,但做起來卻是另一回事兒…胡適根本就沒拿語音當真。他白話文觀念仍然是以書寫為核心…這跟但丁、薄伽丘在義大利文的草創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具可比性。」
俗語方言寫作,一直沒有成為白話文運動之降的華文寫作的主流。華語的語音多樣性,並不是推動華文寫作多樣性的主力。
4.10, 漢字華文書寫吸收口語的幅度畢竟有限,許多以地方特色聞名的作品,通常不過是綜合各種手段,營造地方風味,或象徵性地鑲嵌一些標誌性的語詞,如烹飪中放點香菜、孜然、花椒等地域香料。
我曾就此事問過一位著名的新京味作家,說我們「地方」作家在作品中經營「在地感」都要很自律,生怕讀者看不懂,但北京作家把大量在地俚語俗話寫到作品裏,就不怕北京以外的讀者在閱讀上有障礙?那位新京味作家說:從來沒想過這樣的問題!國語出自北方話,白話文被視為國語的我手寫我口,製造出華語之中的布迪厄式的品味位階等級,也讓北京作家在土語入文的時候更自信、更不自覺。
4.11, 當代華文的書面語竟被稱為書面「語」,可見受語音中心思維誤導之深。在本文中,我姑且同義反複的改稱一般所說的「標準書面語」為「標準書面文」。標準書面文是受官方加持的,可以借公權之力,特別是通過中小學教育,遏阻華文過度的變化。華文讀者的閱讀訓練和習慣,是不接受純方言化寫作的。不過,三地想像中的標準書面文的文字書寫,本來也就有頗多差異,只是差異低於民間的媒體和出版書寫。據人民日報91年6月6日社論《認真做好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標準中文只是「根據約定俗成原則而規定的各項標準」。
4.12, 以香港華文為例,學校標準書面文仍以想像中的白話文為準,輔以古文和用典。香港民間華文變化也不只是粵語地區語方言入文的問題,更揉雜了大量文言文、外語翻譯、新流行詞、大陸新華體政治文字,以至當年南來文人的老民國詞句遺風。另外,近年的大眾媒體和網上書寫,普遍穿插少量的借音字,把漢字當聲符使用,借其音而不管其義,以書寫常用的粵語口語,如把「他」寫成「佢」(而不是古漢字與「他」同義的「渠」) ,並且創造新字,在近音字之旁,加上「口」邊,如:唔、咁、啲。純符號標記如心形入文就暫且不論。
台灣和大陸書寫亦然,各有路徑依賴,三地差異遂越來越大。
4.13, 港式華文揉雜變化可以在學理上統稱為三及第化,實不止三種揉雜的底料。
三及第文體,原是一種香港流行過的小說和散文體。固然,方言入文,半文半白文體,古已有之。三及第是專指一種香港粵語文人的特定寫作,故意揉雜白話文、文言文和粵語三結合。跟左派方言大眾小說不一樣,港式三及第寫作是在想像中的標準書面文即白話文的用詞遣句文法結構下,加上較多的文言文和文言語法,之外添上適量粵語字詞和極少量粵語語句結構,以及外語翻譯詞、本地流行詞語等雜底以成文,但文句結構仍是依賴約定俗成的書面文,以遷就讀者的閱讀習慣 -- 香港民間華文和學校華文教育裏文言文的成份比當時大陸多。
重點是香港的三及第寫作的讀者是識字庶民,是一種「好看」的流行娛樂性讀品,說明它是吻合操粵語的華文讀者的閱讀習慣的。但純方言文學則不是,因為違反華文閱讀習慣,不好讀,所以反而是小眾的。
可以說,近年茅盾獎的《繁花》與暢銷的《龍頭鳳尾》都是三及第文學而不是方言文學。
4.14, 為什麼叫三及第文體?大概跟一種大眾受歡迎的低廉民食「及第粥」有關。及等粥的煲粥配料是豬的三種下水,即內臟,粵人叫豬雜。命名來源方面,坊間有多個版本,附會說某某廣東狀元在微時獲人施捨過豬雜粥,及第後回報,豬雜粥升為及第粥,都頗遷強。更可能的是粵人有湯底之說,豬雜煲粥用的是低廉雜底,也叫雜底粥,粵語雜底與及第音近,後變成及第粥。
相信三及第文體的「及第」兩字是來自以三種豬雜的雜底煲粥的廉價民食及底粥,可見寫作者不無自嘲和自覺。
4.15, 用篇幅說三及第,因為我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文字演變的理論名詞。
文字中心的華文變化,不宜叫克異奧爾化。
克里奧爾是先有語音,後用字母拼音成文字。克里奧爾的各種語言,後來都產生了自已的新的文字、文法、字句結構,在語言學上已不被視為是某種元語言的衍生語言,更不是次等語言了。但克里奧爾化是一個語音中心的概念。
華文變異應依文字中心路數,華文的揉雜不是因為不同語言的語音揉雜,而是因為文體、字詞來源的揉雜,所以不能稱之為克里奧爾化。其實,我們已經有了現成理論性概念名稱:三及第化。
三地華文都在三及第化。推而廣之,所有現代文字書寫也都或多或少在三及第化。三及第化應是當代中外書寫與文學研究都可用的概念。
4.16, 港式書面華文的三及第化在49年後加快成形,其中推動因素包括南來文人的國語文化、殖民地政府的語言教學政策、英文和英文學校在香港的社會地位、回歸前的母語(粵語)教學運動、本土化(粵語化),與回歸後用語大陸化等等。這裏不細說了,有興趣者可參看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編著的《港式中文與標準中文的比較》。該書作者說:「港式中文已經積累了數量相當可觀的特有的詞語、短語、句法結構、篇章結構及其相應的用法…」;「辭彙系統、詞義理解、結構組合、句式特點、語言運用等方面跟標準中文有所不同」;「中英夾雜、半文半白、不粵不標…遠離漢語規範的混雜語文」;「兩種漢語書面語沿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不過,該書作者認為,「現在的港式中文在香港已經流行了幾十年,早已為香港市民大眾所接受,成為香港地區正宗的書面漢語,也就取得了當代語言學意義的合法地位,不可能推倒重來,更不應該加以取締…」
4.17, 與我同代的「嬰兒潮」香港寫作者的最大疑惑是,如何寫好「中文」。一是心虛,不懂普通話是不是寫不好白話書面文?其實當年傅斯年是有這種主張(懂國語才能寫好中文),但胡適也已經反駁過,上文還舉了廣東出狀元的例子。二是疑惑,譬如寫香港現實主義作品,書中大多數港人的對白應是用粵語還是北方語(香港作者往往選擇用北方語)。三是七十年代有些在香港的寫作名家推崇「純正中文」,很多寫作者有了必須符合「純正中文」的焦慮。彼時在香港推純正中文的主張者,卻是反對胡適傅斯年魯迅的立場的,特別抵制方言口語和歐化語句,卻鼓勵雅馴的文言入文,也接受翻譯詞,可見所謂純正中文也者,也只是另一種三及第的文體。
4.18, 現在政治化的香港,出現多個有關華文的議題,包括普通話教中文與母語(粵語)教中文之爭、某些本土主義者的粵語比普通話更優質的吹擂,以及一種認為粵語化字句入華文寫作(因為有較多古字詞句和文言成份)才是雅馴中文的粵語沙文主義。
我不反對華文寫作有好壞之說,更喜歡看到有超級讀者站出來,當文字清道夫的工作。不過,涼茶調濟一下適量喝一點是好的,多喝就傷元氣變虛弱。
若把純正中文作為意識形態規範主張,成為絕對化的標準,甚至提升到華文認識論層面,那我就只能說:不存在純正現代中文!
同樣,說粵式中文雅馴、粵語殊勝也只是偏頗意氣之一面之辭。
4.12, 話說回來, 現在華文一種的各自表述格局已成,三地不同輕重和路徑的三及第化現代華文,差異增多,但仍是以大家看得懂的漢字來寫作,還是離不開同屬一種華文。
5何謂同表?同表的意思是,我們都是用只有一種的華文來表述。華文是全球華文使用者的華文,華文文學是華文寫作世界的文學。
華文確是世界最大的一種語種。固然,文學才份並不是一定與使用者人口成比例的,否則以人口比例配額而言,華人作家每六年就應得一個諾獎。不管怎麼說,華文字詞書寫,千年歷史累積,在文字書寫場域肯定擁有最多文學幽靈在徘徊,這是所有有能力以華文閱讀寫作,願意使用華文者的寶庫。
所謂同者,就是指同以華文字詞書寫閱讀,承認一種華文的一體同源。
這種同不是墨家的同,後者的同意味著千人一面、取消差異的同質性。墨家尚同,儒家恐同,倡和而不同,如音樂的琴瑟共鳴。那是理想狀態。但現代世界不能強求和諧或共譜樂曲,現代常態是眾聲喧嘩,像港粵語歇後語:潮州音樂,自己顧自己。
現代不可能也不應該強求墨家式同質化或儒家式和諧,不過不同、不和諧並不表示不能並存,反而是不能急於同化消滅差異,甚至不應把雜音都和詣掉,強迫大家進入一個大熔爐。差異是必需共存的。同與和,都不足面對當下的多樣性,所以要引進包容多元文化,要互動共濟交流混雜,要有共同進化的「共生」概念。
6何以共生?
6.1, 共生,就是大家都存活,live and let live;共生是複數的,分開就不生,同化也不生,是互濟但卻擁有不同主體的一種狀態。
6.2, 生物學上叫symbiosis,不同生物機體活在一起,或緊或鬆,互動、互利,分開拆散則互損,甚至就是死亡。
6.3, 這裏也用政治理念做比喻。本文其實一直沒有忘記華文的政治面向,讀者應已感覺到兩岸四地華文的狀況與政治狀況有同構性。
政治理念而言,在16世紀下旬的讓﹒布丹的絕對不可分割的主權觀與17世紀中旬霍布斯的國家是利維坦的說法之間,我們可以看到另一種針對絕對主權的政體觀,即約翰內斯﹒阿爾特胡修斯(Althusius) 1603年的聯邦盟契理念,一種由共生體(symbiotes)自願組合、從下而上的遞進自治的盟約式組織形態。
一種華文的現況,何嘗不像是一種文字的共生邦聯!
(語言學科的共生學是指Leiden學派,這裏就不說了。)
6.4, 華文一種,各表而共生。因為政治分治,身份歸屬,文化本土化,加上三地華文內部三及第化路徑,三地文化的差異在拉寬,但如果能持有欣賞參差的美學觀,三地間同中有異的華文文化互相影響雜交補足豐富,多樣文化可比單一文化monoculture更精彩!
三及第化離不開華漢形音文字的同種華文,兩岸三地的華文仍有著很大的共通性,沒有想像中的統一純正,可是也沒有走到另一極端,即全面方言化、部落化至互不理解。
我既存疑文化強制標準化,也反對本土排他。源頭不見得比末流高、中心不見得比邊陲強,純正不一定比混雜好。本土稍有優先但也不是在位階上更高。文字是活的、是變的,華文不能走進大一統鐵屋,但躲在自閉在竹籬巴內也是不行的。
6.5, 現狀是文化統識權(霸權)的分裂,三地互不服氣。更成問題的是,沒有欲望也不愛看別區的華文。
但我們可以看外文看翻譯,為什麼不能看看有點陌生的鄰區華文?
積極做法是:三地需要養成一大批至少是通兩地華文的超級讀者 ,形成有規模的理想讀者的共同體 。我們缺的是這一種多樣性華文的超級讀者、超級文字清道夫,和新一代能駕馭活用差異的書寫者。
興趣與欲望可克服文字大同小異的障礙,三地因為懂得才有可能慈悲。
三地社會和大學人文通識科有必要培養學生閱讀不同華文的能力,加強下代精英熟悉三地華文的表述,參與一場參差美學的華文嘉年華。三地三及第雜底粥做法不同,但都可以是可口美味的粥。過去所有華文幽靈也不斷被選擇性啟動,在跨域。
6.6, 從來就是揉雜和多樣的當代華文,在三地各自想像中的所謂標準書面文框架下,以白話文、文言文、普通話、地區語、方言、外來翻譯語、新本土流行詞,交錯出約定俗成的歷史發展軌跡,並在讀者的認受局限等多種制衡下,各地方、階層、族群、性別、世代、載體以至個別寫作者仍然可以在有限度自由的情況下,自作主張,寫出各自的、真正意義上的「一種華文,各自表述」。
今天三地華文的資源,是前所未有的豐富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禮讚1949,它促成21世紀華文的繁花似錦。
讓分治的缺憾還諸天地,我們肉體上都真的如張愛玲所說「回不去了」,但這不妨礙文化上大家多點往回看,如Beatles的歌詞:“ Once there was a way to go homeward” (Golden Slumber) 。另方面,同樣重要的是,好好觀南望北、左顧右盼,看看你周圍這一代華文新寫作,他者不是地獄而是你的新材料、新血液與新生命。政治上七十年分治帶來的可能是全球的華文使用者,一種華文三千年未遇的一場三及第化的、共生同享的盛世流動華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