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本地疫情須以爭取清零為目標 陳茂波:也許需要較全面強制檢測】
陳茂波於最新網誌認為,香港有必要盡快妥善處理疫情,以至可在中港兩地人民均能安心的前提下,盡快與中國恢復通關。他指這是穩住本港經濟的關鍵所在,因此必需痛下決心,重新檢視控疫的策略和措施。
他指在本地方面,須以爭取清零為目標。由於部份感染者未必會出現病徵,社區中仍然存在隱形傳播鏈的威脅。所以,無論是出現小型群組爆發抑或是持續有零散個案,也許都需要透過較全面的強制檢測,盡力找出所有被感染人士,以中斷所有傳播鏈。只有這樣,才可以為市民還原安全的生活環境,讓大家生活及出行回復正常。
他說,也許有人認為強制檢測不可行,但現實是長期有疫情爆發,對經濟與民生更不可行、對需要家人探望的住院長者不可行、對需要維持營運的小商店及打工仔也不可行,必須作出不容易的取捨。可以說,香港的感染個案歸零是最大程度保障最多數市民的健康與利益,即使強制檢測會為市民帶來一時不便,卻已是所有選項中「性價比」最高的選擇,是以較低程度的影響、換取最大程度安全的生存空間。
全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11-15-2020/67980
#陳茂波 #強制檢測
請支持PassionPrime:
http://passiontimes.hk/prime/
請支持熱血時報印刷版︰
http://passiontimes.hk/4.0/regform.php
請支持熱血文青課金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2
請支持熱血主持育成計劃:
http://www.passiontimes.hk/?view=raise
《熱血時報》 iOS,Android 同步抗共,歡迎下載:
iPhone
https://apple.co/2IfgPoP
Android
https://bit.ly/2HqB4Q4
--------------------
成功之前,我們絕對不要放棄夢想!
Till our dreams come true, we'll fight 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mail protecte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怎樣選擇通波仔支架- 陳栢羲心臟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通波仔」及「搭橋」手術,是常見用來治療冠心病的方法。但該選擇哪一種手術?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本短片作健康教育之用,並不可取代任何醫療診斷或治療。治療成效因人而異,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療人士諮詢。) FindDoc...
通波仔病徵 在 小虎.fip腹膜炎gs441524治療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GS441治療貓FIP腹膜炎:九大復發原因》無量度體重/亂減劑量/進食不夠/過早停針/隱性入腦.....過去一年多以來,很多家長PM小虎,小虎也跟世界各地的資深義工經常交流,總結各地的案例經驗。也不時去信將疑難案例通報Dr Pedersen,聽取他的意見。
首先,各間GS441病毒抑製劑的老牌藥廠都號稱,復發率低至5%-10%之間。但海外和中國大陸的復發個案特別多,病毒頑強當然是主因,各藥廠質素也是主因。差劣的FIPV病毒抑製劑會濃度不足,結果導致病情惡化、復發,甚至造成FIPV病毒抗藥性,後果非常嚴重。純度不足則代表可能有毒素。所以,請查詢FIP香港群組和海外Warrior群組,哪些是有品質保證的441品牌,盡量提高治愈率。就算是好藥,也不敢説100%治癒,何況劣質藥。
【FIP大新聞:注意劣質藥】:https://bit.ly/2RJvTy1
【各間藥商的歷史和評價】:https://bit.ly/2Y6zxql
【貓腹膜炎新藥KP-01?不要亂試】:https://bit.ly/3kAbQ1I
【口服GS441 不及打針穩定】:https://bit.ly/396E8O0
不過,復發率往往跟家長打針和治療紀律其實也存在很大關係!
【過早停針結束療程】開創出GS441524 貓腹膜炎療程的Dr Pedersen,經過臨床實驗摸索劑量和療程長度,結論是至少注射12週,即84天每日持續注射(http://bit.ly/2qtxe1J), 可大大降低復發風險。各大老牌藥商的用藥指引也緊跟Pedersen的建議。《GS441是什麼》:http://bit.ly/38cqWUO
我直接跟Dr. Pedersen的電郵交流請教中,他也表示,現實中確實有些貓能6-8周清除病毒,但如果不能呢,如果還有病毒殘留呢?他認為那算是賭博賭命,然後他強調他在UCDavis研究出來的12週療程的重要性。#病毒抑製劑只是抑制病毒繁殖,不是殺毒,#殺毒要靠免疫系統去殺,如果療程時間不夠,很多貓的免疫系統沒有足夠時間重建好,你停針,風險好大。這是為何他呼籲家長 #堅守12週療程 的原因。 現實中,有些血檢非常漂亮的貓,確實是可以在仔細評估後,提早停針於6-10週的,但應小心評估,不應自己亂來。
不過,有家長在沒有諮詢資深獸醫和資深admin/義工的情況下,胡亂自行提早停針,結果提升了復發機會(有些則是被知識貧乏的獸醫誤導而停針)。中國大陸更有些賭徒型家長或窮困無助的家長(無奈),僅為貓貓治療兩週、一個便停針,這類貓貓復發後,更可能出現抗藥性,治療更為艱鉅。Pedersen多次說過,抗藥性FIPV病毒,難以根治,是他最害怕遇到的情況。
【家長自行減低注射劑量】有些FIP貓家長打針一段時間後,見到貓貓狀態很好,於是自行決定減低劑量,這絕對是玩命。比如:注射劑量為每公斤6mg的貓,4週後狀態極佳,家長自行減低劑量為4mg,減幅高達33%,結果當然是復發。問你一個問題:#你如果感染了世紀絕症伊波拉病毒,你敢不敢在療程結束前,自己決定減低劑量33%?
如上所述,FIP一旦復發,通常會出現嚴重的眼部病變和神經病變:http://bit.ly/2Qt7uNj 結果,家長被逼將注射劑量提升到10mg甚至更高,所花的金錢也被逼翻倍!!得不償失。而且,病情加深後,治療難度更高。
Dr.Pedersen的2018年的GS441實驗劑量是4mg起跳,治癒率近80%。香港群組去年底調整劑量到6mg起跳後,根據admin和義工們的統計,治癒率提高到超過90%。歐美多個群組,包括最大的FIP Warrior在參考香港群組經驗之後,他們的admin們也跟歐美的資深獸醫商量,今年也已經跟隨了香港的6mg起跳劑量建議,放棄了4mg起步劑量。
【注射劑量過低,不準確】比如有些貓貓腹水很多,病情不輕,#用15mg濃度版本抑製劑,只注射每公斤4mg(算式為:kg x 4mg ➗15)的低劑量,縱使打滿了12週療程,狀態看似一切良好,但停針幾日內仍突然復發。這類個案理應打每公斤至少6mg或6.75mg(kg x 6mg➗15)會更有保障。
已經出現眼部病變的貓,會有眼部葡萄膜炎、瞳孔泛出紅斑白霧、兩隻瞳孔大小不一致⋯這種情況注射劑量至少是每公斤8mg(kg x 8mg ➗15)起跳。
出現不妥、病發已經長達1-2個月,或者已經出現眼部症狀超過2-4周,應假定病毒已有能力入侵腦部繁殖,可以視為潛在的腦神經病例處理。至於已經出現腦神經症狀的貓,會走路不平衡、後腿無力、抽搐、四肢失控不協調、有些則會頭部震抖、有些貓會失控地轉身舔毛或舔物件(關於舔物PICA:https://bit.ly/2P4ClSD) ⋯這種情況應該注射劑量是10m起跳,非常嚴重的個案甚至是12mg、15mg、18mg或更高。打不夠劑量,縱使長期下來血檢正常,甚至漂亮,也會有機會復發。因為低劑量不足以消滅腦內病毒。詳情請看:http://bit.ly/2Qt7uNj
如果注射劑量不足,貓貓表面上仍會出現好轉的假象,比如食慾增加,活動量增加。這是因為劑量雖然低了,但仍足夠抑制身體中的病毒。不過,沒有足夠的GS進入腦部,病毒就會持續潛伏在腦部,可能突然複製增多,導致病情急速惡化。或者,等到療程結束停針後,復發並且惡化。所以,大家可以見到 #復發的貓很多都會出現腦部病變,後腿失去平衡。
【不量度體重、不定期血檢】有些家長則相隔一周甚至一個月,才量度一次貓貓的體重,結果貓貓長胖了,但沒有及時增加注射劑量。有些家長甚至從來不量度體重,這是自尋死路。慘痛案例:https://m.weibo.cn/1689317227/4447269619065396
所以,家長必須買一個寵物或嬰兒用的電子磅,每日量度體重。淘寶有售,很便宜:http://bit.ly/2rOx0D0
血檢必須是每隔三四週一次,每次檢討驗血報告中的核心指數:
- 紅血球HCT、RBC
- 白血球LYM、NEU
- 白蛋白ALB、球蛋白GLOB
如果出現指數停滯甚至惡化,很可能需要迅速提升劑量。同時考慮加入免疫療法PBMC或IL2。如果到了接近84日才血檢,到時發現指數不好,那就要延長療程了。你會損失寶貴的金錢和時間。病毒也可能因為長時間不能被抑制而出現抗藥,危險!
【打針時經常漏針不補針】長期累積下來,便導致治療劑量不足。所以如果有明顯漏針,家長需要適量補針。否則,這會導致復發或突然惡化。
【沒有重視貓貓的飲食】關鍵詞:#灌食 很多家長看到貓貓『有自己開口進食』就很高興,但貓貓一天原來只吃了四分一個小罐頭。這時候,家長沒有很紀律地每日用針筒灌食(每日3-5次),結果導致貓貓營養不足,免疫力不足,無力對抗病毒。吃不夠,強烈建議考慮 #針筒餵食或針筒溝灌食。混很少量水,不要混太多。教學:
https://youtu.be/2l4wqLbedGE
https://youtu.be/ECPS4PFgRqg
一隻病發時2kg的貓,進食Hills的處方A/D罐頭,一日起碼要食足1罐156g。如果只吃一半,而又沒有乾糧支撐,那是一定不夠的。A/d的餵食份量指南:https://www.hillspet.hk/zh-hk/cat-food/pd-ad-canine-feline-canned
注意! #DrPedersen多次回郵中強調貓貓的體重不斷增長就是康復良好的徵兆。#如果體重增長極慢甚至停滯就可能是出了問題,必須警覺!可能是劑量不足或進食不足!
UCDavis報告是這麼說:體重增長是最直觀的康復指標。接受84天GS療程後的貓體重增長大約20%-120%。越小的貓體重%增長理應越多,年紀越大的增長%較少。
【沒有重視貓貓的營養品補充】沒有加強貓貓的免疫力、補血、護肝等等,無力對抗病毒。GS441是『病毒抑製劑』不是殺毒劑,它的功能是抑制病毒繁殖,#負責殺毒的是自身免疫系統。免疫弱,則殺毒慢。有關營養品購買,請看這裡:《FIP貓營養補品清單/價錢/購買方法》http://bit.ly/2LbNqfz
教學:https://youtu.be/kkq_HKA7drA
【碰上不懂FIP的獸醫】香港的獸醫界質素參差不齊,曾經有些診所竟然問家長,FIP需要看什麼血檢指數,那是很恐怖的。有些獸醫稍好些,會推薦441,但一知半解,建議了錯誤或偏低的劑量。有些則不能協助家長判斷療程進度,以及如何改善、如何提升、如何扭轉停滯的臨床狀態、#是否需要延長療程超過12週?那麼你的貓貓其實也會存在復發風險。因為有些獸醫根本不能幫你判斷停針的時間。所以,切記,一定要找一個熟悉FIP的獸醫。獸醫診所,不應該只是一間負責出報告,而不懂解讀報告的化驗所。就算是FIP經驗豐富的獸醫,面對異常狡猾的FIP,有時也可能會被表徵假象騙倒,何況是不懂FIP的獸醫了。
【貓腹膜炎病毒狡猾地暗藏腦部】FIPV稱得上世紀絕症病毒,當然有其恐怖的實力!家長如果已經做足了以上的各項措施,絕大多數貓貓是不會復發的,但也不等於完全沒有機會復發。FIPV是很詭異的,尤其是一些個案的病毒暗暗隱藏在腦部,但數量不多,沒有表面的神經症狀顯露出來,就算是資深獸醫也難以察覺。又或者是症狀極度輕微,家長根本難以發現,比如一些貓 #走路偶爾拐了一下,有些貓則偶爾 #大力地扭轉身體舔毛。這些到底是不是神經症狀?是不是病毒入腦?如果不是當然好。如果是,又往往難以辨識出來。如果用藥劑量不夠,就會讓病毒有機會在腦部繁殖。
小虎在交流中,得知美國的資深獸醫和外國Warrior群組一些管理員討論過,如果貓出現不妥、食慾明顯降低、病發已經長達2個月,或者已經出現眼部症狀超過2周,縱使沒有明顯入腦病徵,也應假定病毒已有能力入侵腦部繁殖,可以視為潛在的腦神經病例處理。小虎認為他們說法頗合理,應該參考。
所以,家長第一身極度仔細的觀察和拍影片紀錄是很重要的。這也是為何群組admin和一眾義工經常問新家長發病過程,以及一定要提供詳細影片的原因。這不是找你麻煩,而是必要,盡量判斷出來。不幸的是,就算家長已經很留意,也未必真能發現,#入腦的微量病毒也可能真會是沒有痕跡!唉,FIPV確實可以非常詭異!非常可恨!
這種復發,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康復的,有堅強的貓貓經歷了2、3次復發,仍然能夠成功停針。在FIP世界,沒有必勝,大家可以做的,就是盡量在死神面前,做到最謹慎嚴謹。大家加油!!
大家的貓貓如果中招有了FIP,可以加入這些群組求救和查詢:
【香港:FIP 腹膜炎 (最新資訊) 治療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fipcatvirushk/
【海外:FIP Warriors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10898967022921
美國西部/加州FIP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00835247226864/
加拿大FIP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44659292587855/
台灣FIP救急互助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wanfip/
--------------------------------------
【FIP大新聞:注意劣質藥】:https://bit.ly/2RJvTy1
【各間GS441藥商的歷史和評價】:https://bit.ly/2Y6zxql
【貓腹膜炎新藥KP-01?不要亂試】:https://bit.ly/3kAbQ1I
【Pedersen最新談瑞德西韋對FIP的潛力】
中文版:https://xw.qq.com/cmsid/20200322A0GTBF00
英文原文:https://sockfip.org/2020-dr-pedersen-gs-441524-update/
腹膜炎病毒如何突變而來?貓需要隔離嗎:http://bit.ly/38TFhWE
FIP貓可以絕育嗎:http://bit.ly/2wzrhDA
認識GS441是什麼:http://bit.ly/38cqWUO
口服 vs 打針,打針會更有效:http://bit.ly/2ZWpwhr
GS441治療為何會復發?九大原因:https://bit.ly/36ygMAp
小虎的營養品清單:http://bit.ly/2NNkbBm
恐怖的fip腹膜炎腦神經病變:http://bit.ly/2Qt7uNj
小虎6月5日確診病徵記錄:http://bit.ly/2HQMYlo
第一周441治療救命記錄:http://bit.ly/2HQxKg5
透過mRNA檢測輔助停針:http://bit.ly/2MGg34f
濫用GS441會導致災難:http://bit.ly/2TKSZFf
甚麼是 #FIP:http://bit.ly/2NOtEc6(中譯:http://bit.ly/2NLvJFO)
#GS441524 病毒抑制劑研究報告:http://bit.ly/2XEemN4、http://bit.ly/2JzCsib(中文版:http://bit.ly/2JZLaGU)
治療嚴重的眼部腦部病變:http://bit.ly/2SosZAA、http://bit.ly/2Zb71jW
腹膜炎的一切知識:http://bit.ly/2HPPKab
看懂驗血報告:http://bit.ly/2HgXulr(中文:http://bit.ly/2ZmUdHp)
通波仔病徵 在 福佳與林忌創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林忌:病毒不會無中生有,問題當然在於外來感染;而疫情大爆發的漏洞,直指特首林鄭月娥於6月時,決定由6月9日起,海員抵港免留口水檢測,只需要自行量體溫,要有病徵才通知政府;而且亦廢除了早前自2月起,只准許來港從事貨運的輪船,才可以在香港更換海員的決定,於是造就全球的海員湧港換海員,亦順帶把病毒帶入香港;結果發生多宗海員確診卻未有隔離,過萬海員在香港自出自入,甚至隨便在社區播毒,成為無掩雞籠。證據早已出現,特區政府卻一直堅持拒絕收緊免檢疫,要拖到7月26日,才決定於本星期三 (29日),暫停六月初實施的免檢疫安排,加入船員不得登岸,以及其他限制的做法──足足比起第三波爆發遲了三個星期時間。
就是這三個星期時間的延誤,令香港每日的確診數字,由每日個位數,變成每日三位數;特區政府不斷在無謂的問題上,推行限制市民生活的嚴格規定,例如早前長期保持室外聚集只限50人的限聚令,但交通工具卻從來不會限人數,彷彿病毒不會在車上散播般;然後又禁止食肆在晚間堂食,到最新全日禁堂食的做法;打工仔不能在餐廳進食,藍領工人就在街頭進食,白領就在辦公室進食,然而大家仍然要進食;把互相感染的地方,由餐廳搬去辦公室,有用嗎?病毒不會「放工」,不會有「辦公時間」與「辦公地點」,所有室內地方所有時段,只要有人群除下口罩,就必然有風險;叫打工仔照常生活工作,卻禁止他們出外進食,對減少病毒傳播的風險極為有限,完全就是掩耳盜鈴的做法。
相比起中國大陸一些城市如新疆烏魯木齊,或者遼寧大連,只有幾宗確診就封閉社區、封城、甚至中斷航班的做法,大家就會忍不住問:為甚麼中共與港共的做法,竟有如此大分別?可能性只有三個 1. 中國的數字是假的,因此所謂幾宗確診是代表幾十幾百宗,因此繼續容許大陸人士免檢疫來港,是香港病發的源頭之一; 2. 中國的數字屬可信,因此港共要等到每日確診數字三位數,是瘋狂荒謬的失職,早在幾宗確診數字時,一如中國的做法封城,才是適當的做法;3. 這是港共政權故意的行為,故意令香港淪為疫埠,然後達至政治目的,例如故意令香港人染病或死亡,或故意要延遲香港的立法會選舉。(未完,全文按連結)
通波仔病徵 在 [email protecte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怎樣選擇通波仔支架- 陳栢羲心臟科專科醫生@FindDoc.com
「通波仔」及「搭橋」手術,是常見用來治療冠心病的方法。但該選擇哪一種手術?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本短片作健康教育之用,並不可取代任何醫療診斷或治療。治療成效因人而異,如有疑問,請向專業醫療人士諮詢。)
FindDoc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FindDoc
FIndDoc Google+ : https://plus.google.com/102821364210960788806/posts
FindDoc WeChat : 快徳健康香港 FindDoc
(一) 我們經常聽到「通波仔」及「搭橋」手術。其實他們有什麼分別? 00:03
(二) 通波仔手術治療有什麼種類,有什麼最新的突破? 01:03
(三) 如何選擇最合適的通波仔支架?如果選擇鎂合金生物全溶解支架,又要注意什麼? 02:07
資料來源:https://www.FindDoc.com
查詢醫生資訊:
https://www.finddoc.com/
註:更正,00:42 風險較少 應為 風險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