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我的餐盤」......
在推動「#我的餐盤」概念時,將某熱量的食物份量組合轉換放置在自助餐餐盤、圓鐵盒便當、玻璃便當、圓盤 ,當然很好。
這讓民眾可以比較有概念。
但是,這種~把「我的餐盤」轉化為「實際盛裝食物的餐盤」,不論是850大卡或是650大卡,其實~都只是「範例」而已。
當看到長方形「我的餐盤」時,
心想:除了在一般自助餐店、學校或軍隊,有幾個人會用 #長方形的餐盤 吃東西?
結果,看了國健署的新聞稿,範例有自助餐餐盤、圓鐵盒便當、玻璃便當、圓盤......
對不起!我真的要說:#這樣的發表模式失焦了!
「我的餐盤」示意圖是長方型的,範例卻完全不同?
到底「我的餐盤」是方形還是圓形?
再者~~
在我的觀念裡,#我的餐盤(#MyPlate),應該是個 #食物分類與份量比例 的「#示意圖」,因為不同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活動量的人,該吃的實際份量是不同的!
所以~我真覺得:方形「我的餐盤」並不切合使用現況!
或者說:方形「我的餐盤」搭配圓鐵盒便當、玻璃便當、圓盤做範例,真的很奇怪......
反過來說:是否 方形的餐盤設計,其實是錯誤的?
為了納入 #水果 而選擇「餐盤」,其實 #乳品 還是另外放呀!
所以,為何不能用「我的餐盒」,搭上 水果(盒/盤) 與 牛奶(杯) 呢?
「這樣的發表模式失焦了」的推薦目錄:
這樣的發表模式失焦了 在 趙強營養師這樣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再談「我的餐盤」......
在推動「#我的餐盤」概念時,將某熱量的食物份量組合轉換放置在自助餐餐盤、圓鐵盒便當、玻璃便當、圓盤 ,當然很好。
這讓民眾可以比較有概念。
但是,這種~把「我的餐盤」轉化為「實際盛裝食物的餐盤」,不論是850大卡或是650大卡,其實~都只是「範例」而已。
當看到長方形「我的餐盤」時,
心想:除了在一般自助餐店、學校或軍隊,有幾個人會用 #長方形的餐盤 吃東西?
結果,看了國健署的新聞稿,範例有自助餐餐盤、圓鐵盒便當、玻璃便當、圓盤......
對不起!我真的要說:#這樣的發表模式失焦了!
「我的餐盤」示意圖是長方型的,範例卻完全不同?
到底「我的餐盤」是方形還是圓形?
再者~~
在我的觀念裡,#我的餐盤(#MyPlate),應該是個 #食物分類與份量比例 的「#示意圖」,因為不同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活動量的人,該吃的實際份量是不同的!
所以~我真覺得:方形「我的餐盤」並不切合使用現況!
或者說:方形「我的餐盤」搭配圓鐵盒便當、玻璃便當、圓盤做範例,真的很奇怪......
反過來說:是否 方形的餐盤設計,其實是錯誤的?
為了納入 #水果 而選擇「餐盤」,其實 #乳品 還是另外放呀!
所以,為何不能用「我的餐盒」,搭上 水果(盒/盤) 與 牛奶(杯) 呢?
這樣的發表模式失焦了 在 趙強營養師這樣說- 再談「我的餐盤」......... 的必吃
我真的要說:#這樣的發表模式失焦了! 「我的餐盤」示意圖是長方型的,範例卻完全不同? 到底「我的餐盤」是方形還是圓形? 再者~~ 在我的觀念裡 ... ... <看更多>
這樣的發表模式失焦了 在 趙強營養師這樣說- 再談「我的餐盤」...... ... 的必吃
這樣的發表模式失焦了 ! 「我的餐盤」示意圖是長方型的,範例卻完全不同? 到底「我的餐盤」是方形還是圓形? 再者~~ 在我的觀念裡,#我的餐盤 ... ... <看更多>
這樣的發表模式失焦了 在 [心得] iPhone 7 plus人像模式背景虛化效果心得- 看板iOS 的必吃
出處 https://iosmaster.pixnet.net/blog/post/220446215
上列部落格連結有含商業訊息,不喜歡的話可以點以下連結
https://www.ptt.cc/bbs/iPhone/M.1474546441.A.702.html
---
相信很多人為選擇 iPhone 7 的時候
都是為了雙鏡頭而選擇 iPhone 7 plus
但目前實際拍攝起來的效果,沒有明顯改變
因為人像 portrait 模式(背景虛化景深效果)還未開放
今天 iOS 10.1 Developer Beta 1 開發者測試版推出
終於開啟人像模式的功能啦!相信正式版很快就會出來了
拿 iPhone 7 plus 的朋友再等一下下~
開啟方式:
人像模式是單獨的
如下圖右邊中間的黃字,要滑到「人像」才會啟用
啟用之後你會發現,畫面距離變很近,基本上是 2x 的大小
而且噪點也變多了,跟一般「拍照」的模式感覺有落差
所以在光源不佳的狀況下(尤其是晚上的時候)拍起來效果有點慘
另外要啟動景深效果的話,也要抓一下拍攝目標的距離
如果距離太近,畫面下方會顯示「離遠一點」
太遠的話,會顯示需在 2.5 公尺內
抓到了適當距離,就會出現黃底黑字的「景深效果」(如下圖)
景深效果會即時呈現在手機畫面上
要抓到適當的距離呈現景深效果,有的時候不太容易
尤其想要拍比較近、比較小的物體,很難抓
實拍照片:
以下照片皆在室內拍攝,沒有做任何調整,皆原圖輸出
「人像」模式下,每拍一張照片都會保存兩張
一張是一般的(上圖),一張是有做景深後製的(下圖)
若要看原圖,可直接連到我的 iCloud 相簿
https://www.icloud.com/sharedalbum/zh-tw/#B0m5aVbMKKtkxD
上面這兩組可以看得出,景深效果會有前中後遠距加強的效果喔!
但是拍毛小孩的話,邊緣效果會把毛邊或鬍鬚淡化掉
上面這張最慘,拉拉的鬍鬚被吃光光嗚
其它靜物拍攝
若要看原圖,可直接連到我的 iCloud 相簿
https://www.icloud.com/sharedalbum/zh-tw/#B0m5aVbMKKtkxD
總結缺點:
1. 鏡頭 Zoom in 變成 2x,要拍身邊的人物可能要後退
2. 噪點很多,光源不足或夜拍有點慘
3. 有距離限制,有時會抓不到想拍的效果距離
4. 快門會延遲 delay 約半秒
5. 毛邊的狀況下,主體邊緣效果不太自然
希望正式版可以改善以上問題或做更多優化
優點的部份:
1. 景深效果會即時呈現在手機畫面上
2. 拍攝後會保留原圖以及景深效果的圖,方便比較差異
3. 傻瓜也可以輕鬆拍出類似單眼的景深效果
個人心得:
雖然有待改進的缺點很多,但個人是非常喜歡這功能
光線不要太差的話,效果還是不錯的
稍微後製一下就可以很有 fu 了,覺得非常好玩 XD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58.1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Phone/M.1474546441.A.702.html
※ 編輯: bball0205 (36.238.58.103), 09/22/2016 20:15: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