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Youtube直播及FB留言懷念智叔
//資深演員廖啟智在上月28日因胃癌病逝,終年67歲。太太陳敏兒與兒子文哲、文信今日向外公告,智叔的安息禮將於本月20日在聖安德烈堂舉行,由於疫情關係,不設公祭,一眾親朋好友可以在直播頻道同步追思,亦可於紀念網頁上發文悼念智叔。//
追思文外公 在 Ashlee綺莉生活整理收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滿載而歸】
|04 記住他/她最好的樣子
如果你參加過親人的告別式,
就會知道蓋棺之前,
隨時想看親人都可以看。
但蓋棺後,
就真的再也無法看到他了。
▌體面的離開,是種安慰
告別式當天一早,
葬儀社協助阿嬤淨身、
幫阿嬤化妝。
阿嬤走時,
嘴巴因為老化鬆弛,
無法闔上。
化妝師手很巧,
找了紙錢墊在下巴下方,
用衣服藏了起來。
化妝師畫好後,
給大家看看阿嬤妝容,
確認是否有需要調整。
當時,我覺得安慰了很多,
也瞬間理解新聞上那些家屬
在看完了離世親人化好妝後,
開心感謝的心情。
看著阿嬤漂漂亮亮的,
調整好她的遺容,
也好像把我們心中缺少的那一塊補齊了。
你會因為看到她容光煥發,
不自覺地想微笑。
能讓阿嬤體面的離開,
給了我們很大的安慰。
▌記住她最好的樣子
那天,化妝師化好
給我們確認阿嬤妝容時,
掀開了往生被。
站在最前排的表妹,
看到阿嬤瘦弱的身軀,
想到阿嬤生病時的折磨,
忍不住狂掉淚。
後來,我們聊到了,
沒有拍下阿嬤最後離開的樣子。
有些遺憾,
我們發現不知道為什麼,
怎麼想也想不起來。
幾年前外公過世,
是我第一次看到親人遺容。
因為是自己親人,
所以不會感到害怕,
只是擔心外公走之前
是否會感到痛苦。
現在對當初的遺容早已遺忘,
因為在我記憶裡,
他永遠都是那個疼愛我們的外公。
我的記憶停留在他最健康的樣子。
人很奇怪,
選擇性的記下愉快的記憶
至於阿嬤,
我也只記得她最健康時的笑容。
這樣就足夠我懷念她了。
▌多媒體追思
除了用遺物來回憶,
照片是最容易也最催淚的方式。
追思影片,可以更凝聚家人情感。
阿嬤離開後約2天,
我們開始著手蒐集她生前的照片,
過程中,我們也藉由尋找合適照片回顧阿嬤一生。
告別式是送別最重要的一個儀式,
所有親友都會到現場拈香追思。
若要製作追思影片簡單隆重即可。
我們簡單將照片製成輪播影片,
加上配樂和字幕,簡介阿嬤一生。
短時間要找到所有照片有點困難,
且隨時有家人想增減照片,
因此剪片的人會比較辛苦,
但一切簡單、意思有到就好。
最終影片只有家人會看,
影片的重要意義自在家人心中。
影片長度控制在10分內,
人生各階段的照片約5-6張,
視每個人狀況不同可再增減。
若親友眾多,盡量以合照的方式呈現。
可以的話,可放參與告別式親友與逝者的合照,
回顧以往的生活點滴,當然有錄影的畫面更好。
我看了追思影片不少次,
每回都有不同的感受。
將照片或影片數位化後,
想看都可以隨時點開懷念。
看照片或是影片,
很容易陷入回憶時空,
但我喜歡那種與記憶中阿嬤對話的感覺。
你呢?你都如何回憶重要他人呢?
請與我分享你緬懷他/她的方式,
讓我們一起記住他/她留在世上的美好。
圖:很久以前表妹回家時拍下阿嬤跟她們說再見的照片,這張照片被我們放在影片的結尾,彷彿阿嬤在說我們天堂見囉。
滿載而歸是紀念阿嬤的遺物整理系列文,每周二更新。
阿嬤的名字有個「滿」,正如照片的她,願每個永別都能滿載而歸
追思文外公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剛剛從《文訊》「#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頒獎典禮回來,《文訊》邀請24位評審委員,從萬餘本作品中,評選60部本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這次寶瓶拿下了九部作品,超開心!(灑花灑花~)
趕快跟小編一起看有哪幾部作品
📘詩類
▘羅毓嘉《我只能死一次而已,像那天》
▘崔舜華《婀薄神》
▘楊智傑《小寧》
📘散文類
▘陳栢青《Mr.Adult大人先生》
▘廖梅璇《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劉梓潔《父後七日》
📘小說類
▘甘耀明《殺鬼》
▘賀淑芳《湖面如鏡》
▘洪茲盈《墟行者》
恭喜所有入選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