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冇諗過我最後都會「入坑」睇《#大叔的愛》】
#長文慎入
真心我唔知幾多年冇睇過港劇,對上一次應該係《天與地》,又咁啱都係有黃德斌。有時唔係唔睇港劇,而係作為影迷,你一星期五晚分分鐘夜晚都喺戲院,或者一套或者兩套直落,散場返到屋企都點幾。唔理你viutv又好,(你仲係會睇時期嘅)CCTVB又好,你都唔會喺屋企,所以點都追唔到,極其量食飯屋企人睇我又望兩眼,真係「追」就冇。到我開始追劇,已經變咗睇HBO同Netflix。
坦白講,事前身邊人係咁叫我追《大叔的愛》,我知好有話題性好好睇但都的唔起心肝睇,而且我同期係睇緊《Loki》、《American Horror Stories》、《全裸監督》、《恐懼大街》(我當佢係劇),再加埋正場嘅戲,我根本唔會有時間插多一套,本身我唔係好有興趣必睇嘅劇。最後我因為個好癡線私人原因走去睇,初頭都冇乜認真睇,陪太子讀書心態,一路開住一路做自己嘢,點知睇睇吓都投入埋,將我全部追緊嘢放埋一邊,仲睇到半夜三更,當年一日睇一季《紙房子》都冇咁癲。
冇睇過日劇做唔到對比,但就咁用港劇嚟睇,我諗Viu係成功在一個好大膽嘅嘗試同肯去創新。唔止係香港首套BL劇集咁簡單,拍法都將傳統肥皂劇婆婆媽媽三角戀(當然呢套唔止三角戀咁簡單)拍得咁輕鬆可喜,有搞笑有感人位你仲會想去追看佢點樣發展、代入到角色內心世界,用半幽默半浪漫方式包裝,唔係好老套單純典型鬥氣冤家最後一定一齊套路;將日劇嘅七集篇幅撐到十五集,都融入到好多local元素,最少你唔會覺得佢係撐緊,亦唔會有地域文化差異「水土不服」情況。
大量實景如大澳紅橋(大澳居民往後幾星期辛苦了)、赤柱海濱、尖東天橋、9號碼頭等等,完全俾你感受到係一個香港實景發生故事,都可以融情入景。兩位主角嘅屋企唔係CCTVB式「全香港都係有錢人式大宅」,典型年輕couple式style都會令你睇得好舒服,你或者身邊朋友間屋都係咁,唔係個個有天台有露台有花園,「貼地」係一樣有共鳴要素。
或者呢一點可能要歸功於日劇原作,但後天改篇都成功在冇去妖魔化同性戀。喺CCTVB劇集入面,同性戀唔係搞到乸型,就九成九係幕後變態兇手(仲要一出場你就知道佢係「奸」果種),然後句句對白都會出現「死基佬」之類形容。套劇嘅同性戀角色可以拍到好純愛,亦唔會刻意去物化男性或女性,都係同你同我一樣咁樣生活,甚至令你唔係同性戀都可以代入到個角色。作為一套同性戀題材,香港電影入面唔係冇,但大部份都拍得好壓抑好悲情(其實一如西方作品),呢套極其量會令觀眾感到虐心,絕未去到要生要死地步,我諗唔止係劇集,連香港電影都可以借鏡。
網上有人對比田田同金城安,我諗都係套劇抵讚一環。要設計略帶傻氣嘅搞笑角色,係要誇張嘅,但唔駛太過火,適時誇張適時都可以俾返少少貼地、人性化感覺佢。當你睇金城安會睇到覺得呢個人係智障,田田你極其量會覺得佢係傻吓傻吓,亦有好嘅一面,絕對唔會覺得佢係智障。
要宣傳一套劇集,唔係一味靠洗腦式東張西望或者係咁上綜藝節目,再整個自嘲式See See 乜乜乜就得。今時今日要make noise唔係自己圍圍喂,要喺網路上爆紅,先可以做到「現象級」盛況。君不見Disney+每套星戰同Marvel劇集可以做到「全球現象」,集集一上架冇幾個鐘就全球自自然然有人討論,當然你可以話佢係Marvel係星戰點同,但前期後期宣傳功夫,點樣善用各種social media、做live、做訪問、微量劇透,率先帶動到話題同期待度(當然都有盡天時地利人和夾到最當紅組合),一切自己慢慢推出嚟,適時做倒數,再搵劇中演員打破四面牆同大家做唔同交流。今時今日宣傳係要咁樣玩,好嘢自會有口碑帶動,唔駛洗腦、唔駛要幕後諗爆頭都諗唔到爆點,然後同一篇宣傳稿同一堆問題問幾廿次:「阿邊個同邊個幕後有咩趣聞先?」喂冇人想知囉。唔係話Viu已經去到Disney+級數,但真心同一星期香港social media上討論度,《大叔的愛》結局篇絕對拍得住《Loki》大結局,甚至有大量改圖cap圖,市場推廣絕對係成功一環。
演技方面我唔刻意讚好讚差,應該點講都會俾人圍到我要執page,真心最鍾意係黃德斌嘅演出。喺CCTVB嘅佢,你就覺得佢係一個「男一」,冇乜特別,但估唔到佢可以咁可愛、都可以放下身段去演呢啲角色(初頭只係覺得佢一出場有笑位,最後呢幕堅心痛),睇到我驚佢會唔會從此定咗型,做唔返一貫硬朗形象😂
當然仲有簡慕華個角色,男人窮一生遇到一個咁好女人,應該係幾生修道積福。
前日我係癲到搭咗程短的士返屋企睇《Loki》大結局,今日喺車上面已經睇緊。
當然,《大叔的愛》絕對未去到完美地步,有好多沙石、進步空間都唔少,但作為一套肯創新、肯扭轉傳統價值觀嘅題材,確係值得支持,個人覺得點都好過隔離台晚晚嗌交仲講大男人大女人嘅《寶寶大過天》。#利申屋企人晚晚睇唔係我睇 #啲對白聽到都覺煩
《大叔的愛》觀後感全文可看留言連結。
#我原本諗住寫幾句點知愈寫愈多
‼️電影網店全新貨品已上架,低至$5起,快啲嚟搶購啦:https://bit.ly/3qLPkpk
【Patreon加強版】尊享優惠、更多深度獨家電影文章:https://www.patreon.com/travelerwithmovie
📣文字工作者也得要吃飯,你的支持是我的原動力。請給點心意,給小弟寫更多好文章,歡迎透過payme課金以作支持🥳:https://bit.ly/3a9wOzy
或使用Payme link:https://payme.hsbc/jackyhei
或透過Paypal捐款:paypal.me/jackyhei
【IG請follow】www.instagram.com/travelerwithmovie
【MeWe請Follow】mewe.com/p/travelerwithmovie
🙏感謝各位支持,小弟執筆之原創小說私人貨存已全部售罄,有意者可到此文章內的連結購買:https://bit.ly/3dRuUWu
「迷網追兇結局」的推薦目錄:
- 關於迷網追兇結局 在 晞。觀影記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迷網追兇結局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迷網追兇結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迷網追兇結局 在 [心得] 充滿恨意的迷網追兇(GRID)心得文(雷) - 看板KoreaDrama 的評價
- 關於迷網追兇結局 在 [心得] 《GRID/迷網追兇》開始與結束(最終時間表 的評價
- 關於迷網追兇結局 在 迷網追兇結局- Disney+板 的評價
- 關於迷網追兇結局 在 故弄玄虚,高开低走,需要个第二季来填坑!《迷网追凶》大结局 的評價
- 關於迷網追兇結局 在 Re: [心得] 充滿恨意的迷網追兇(GRID)心得文(雷) 的評價
- 關於迷網追兇結局 在 [心得] 迷惘追兇觀後心得有雷小心PTT推薦- KoreaDrama 的評價
- 關於迷網追兇結局 在 可能最近好看韓劇太多,迷網追兇真的很少人提到 的評價
- 關於迷網追兇結局 在 Re: [心得] 迷網追兇GRID 背後意義及宇宙觀推測(有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迷網追兇結局 在 [心得] 迷網追兇全劇解鎖中!(雷) 的評價
迷網追兇結局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奇巧計程車》:日本社會集體失落的夢
.
練馬區女高中生失蹤,41歲的計程車司機小戶川,被認為與失蹤案有所關聯。黑白兩道都想從小戶川口中套出一些線索,性格孤僻的小戶川,為拯救心儀的女子,四處奔波佈局,想要將所有惡徒一網打盡...
.
「想想這些悲慘的際遇,讓人不由得認為神可能真的存在,遊戲每當玩到快卡關的時候,就會取得珍貴的道具,設計得真好,這也難怪,畢竟是人製造出來。那這個世界是誰製造的呢?這世界也是有人編排的嗎?」
.
《#奇巧計程車》的故事支線繁多:計程車司機與他不為人知的過往秘密、美麗女護士對司機表示好感,這是真情或假愛、剛出道的三人女子團體,以及漫才雙人組在事業上努力打拼,想要獲取成功、中年單身男子掉入網路交友的陷阱中、女高中生失蹤案牽扯出案中案中案...
.
劇情既懸疑又幽默,很快勾住我的好奇心,第四集突然話鋒一轉,敘述一名男子從收集特殊橡皮擦到收集電子遊戲虛擬角色、從追求同儕的認同,到過度著迷而陷入無法自拔的瘋狂狀態、從無止盡的物質追求以填補內心的空洞,到透過憎恨與復仇的情緒,尋得生存的目標與意義、從運氣與巧合講到背後冥冥中的神秘力量,將所有人物與事件全部串連一起。
.
《奇巧計程車》第四集讓我看得內心不斷鼓掌叫好,畫風與片名看來都很可愛,故事卻是寫實又黑暗,第四集是個漂亮的轉折點,這集之後,各種日本社會存在的亂象與困境,一一浮上檯面,包括變質的網紅文化、中年焦慮、霸凌歧視、官商勾結、仙人跳、兇殺案等,完美融合懸疑推理劇、劫盜類型、社會觀察與心理學於一身,讓人看得大呼過癮!
.
《奇巧計程車》劇本寫得好,對白也寫得出色,片中黑道打手陰溝與知名網紅太一的一番對話,看得我點頭如搗蒜。
.
「好好反省一下,你的動機是什麼?」陰溝
「我想受人注目。」太一
「我想也是,就從這一點再繼續深究,你為什麼想受人注目?」
「我不知道。」
「是因為想被別人認同吧?為什麼想被別人認同?是因為不夠肯定自己。沒有自信,所以無法認同自己,然而卻是超乎常人的自戀狂。」
「不,我一點也不自戀,在獲得注目之前,我超討厭自己,即使獲得了注目,仍無法喜歡自己。但又覺得爽快而變本加厲,現在還是害怕到不行,我很後悔,一直對自己感到厭惡,我很討厭這樣的自己,一直恨不得能夠消失,甚至一死了之...」
「對自己極端地否定與厭惡,這就是所謂的自戀,#一般人對自己才沒這麼大的興趣!」
.
太一是個欠缺自信的年輕人,為了獲得讚數,在網路上揚言要替天行道,對付知名的黑道人物陰溝。太一的「正義宣言」,獲得廣大群眾的支持,粉絲人數快速飆升。然而,即便讚數與粉絲快速增加,太一依然無法感到滿足,反而為了能夠被看重(把自己的存在價值交付給所有粉絲/群眾來決定),言論與行動變得更加偏執與扭曲。
.
《奇巧計程車》的太一不是虛構角色,#大家只要打開臉書就會看到無數的太一:利用誇張的言論,以獲取他人的讚賞,藉此滿足虛榮心或試著消除內心的自卑感(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點太一的影子)。一部傑出的作品,不只能為觀眾帶來娛樂,也能通過劇情與角色,提出對生活的觀察與反思!
.
《奇巧計程車》的人物寫得立體鮮明、事件與議題不會流於扁平呆板(充滿著灰色地帶,引導觀眾思考)、劇情峰迴路轉,不斷拋出新的轉折,而且都有好好收線。最後一集有一幕戲,甚至看得我熱淚盈匡,在此就不爆雷了,只能說編劇實在很用心,前面幾集看來無關緊要的畫面,最後竟能串在一起,相互呼應,將這部作品拉高到日本社會集體失落的隱喻。至於本劇的結局,也絕對是...啊啊啊啊啊啊!讓人尖叫!!(#會有續集嗎?還是就停在這個恐怖的結局上?)
.
總之,不要看《奇巧計程車》的畫風那麼可愛,就以為這是給小朋友看的動畫,NO、NO、NO、NO、NO!有點年紀的觀眾看《奇巧計程車》,應該不會失望,甚至能在這部作品裡,找到跟自己情感相似的共鳴。
.
最後,太一這個名字聽起來很耳熟,想了一下,《#喜劇開場》裡的國文老師,剛好也給他剛出生的兒子取名為太一。這個名字後來被自己的學生酸說一個教漢字的老師,居然給兒子取了一個筆劃這麼少的名字,實在有點偷懶,哈哈。
迷網追兇結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楊德昌導演逝世十四週年,對於他,已無須談論太多,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去看那些電影,去看他鏡頭下的臺灣,以及臺灣的種種具象的、抽象的、冰冷的、紛亂的人事物,推一本書《再見楊德昌》,然後,推他所有的作品 ——「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We are luckily unlucky.)」
⠀⠀⠀⠀⠀
⠀⠀⠀⠀⠀
以下非建議順序,單純列出幾部,先來看《#青梅竹馬》。
⠀⠀⠀⠀⠀
吳念真說:「其實楊德昌有一核心主題:時代變革中,人在其中的生存到底適不適合?孝賢扮演的角色是在迪化街賣布的,正尋求一種轉變,思索要不要到國外做生意,但受限於個人認知或本身的性格,註定會受到挫折。有一場在 Pub 的戲,那些知識份子在講些無聊的笑話,對方聽到他是賣布的,不屑的態度溢於言表。阿欽也是被時代所犧牲,他年輕時候是打少棒的,後來少棒沒了,他也就完了。
⠀⠀⠀⠀⠀
有一天,我去天水路找朋友,看到一個傢伙在賣甘蔗汁,他竟把攤子整個推到路上來賣,警察前來驅逐,他不肯挪動,警察無計可施便走了。那個攤子上掛了三張照片,都是他跟蔣經國握手的畫面。出於編劇本能,我就去跟他聊天。他說,他從中學時代就被抓去練拳擊,成為國手,有一年,準備赴加拿大參加奧運,但那年加拿大已經和中國建交了,竟拒絕台灣代表團入境。台灣大隊人馬在日本等簽證,等到最後仍然沒能參加。回來後,他就去當兵了,退伍之後,什麼都不會。他說:『我要生活啊!我為了國家這樣練拳擊,練到最後也沒有機會!』那張照片就是他參賽前受蔣經國召見所拍下的。他覺得國家沒有照顧他,他這一輩子都毀了。
⠀⠀⠀⠀⠀
我把這個故事講給楊德昌聽,他覺得很有意思,後來還很高興打電話給我,說:『我們應該把這個弄出來,我已經想到題目了!』他常這樣,劇本還沒想之前,想題目、想海報、想工作人員要穿的 T 恤想得很高興,像小孩子一樣。他講了一個題目我覺得很棒 ───《業餘生命》。亦即三十歲之後的生命全是業餘的,因為生命在此之前已經過完了。以演藝界的人為例,可能三十歲之前所有掌聲就已經得光了。《青梅竹馬》裡,阿欽那個開計程車的角色基本上就是業餘生命,是一個挫敗的人。
⠀⠀⠀⠀⠀
你吞不吞的下那口氣?會否覺得自己被虧待?」
⠀⠀⠀⠀⠀
⠀⠀⠀⠀⠀
接著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
楊德昌導演刻劃著純真的失落、道德的崩毀與理想主義者的殞逝,那時候的人們極其壓抑絕望、迷惘挫敗,無力改變現狀的父母將一切希望放在孩子們身上,用功讀書成為唯一一條出路,不安瀰漫的社會氛圍似乎一觸即發,族群對立,械鬥滋事,然而始終沒有人死的像個英雄,只能活著見證自己變成一個惡人,變成一個被大時代殺死的恐怖份子。
⠀⠀⠀⠀⠀
因此在一則撼動社會的情殺案件背後,不只關注著 1960 年代的日常生活,同時掀開存在於社會新聞裡的人之價值,透過鏡頭探問著究竟是什麼樣的環境、是什麼樣的因素,導致一個毫無前科的高中生成為滿身血污的殺人兇手?帶有史詩氣勢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英文喚作「A Brighter Summer Day」,重點就在「Brighter」,有比明亮更明亮之處,周遭就有比黑暗更黑暗之處,手電筒光線所及成為光明與希望,也因太過刺眼只能看見一半的真相,其他陰影滿布的地方則彷彿更加混沌不清,潛伏一旁的暴力蠢蠢欲動,價值觀不停偏斜擺盪,無論大人或是孩子都難以在顛沛流離中想像未來的自己的樣貌。
⠀⠀⠀⠀⠀
小四澄澈而直接的雙眼於卡奇色制服堆裡顯得格外與眾不同,比起同齡的朋友他略顯沉默壓抑,臉上讀不出任何情緒,沒辦法真正融入不良少年的幫派核心,也沒辦法過著完全遠離紛擾的學生生活,不上不下的成績只能考上建中夜校,就如生於公務員外省家庭的狀況。張家的父母無可挑剔,媽媽勤儉持家,爸爸有自己不容動搖的原則,不但適時傾聽孩子的想法,為孩子據理力爭,也身體力行教導下一代做人必須光明磊落問心無愧,自己的未來要憑著自己的雙手決定。
⠀⠀⠀⠀⠀
直到警備總部的人登門將父親帶走的那一天,直到白色恐怖真正在張家掀起驚濤駭浪的那一天,一顆又一顆的大型冰塊靜置走廊,一疊又一疊的空白稿紙擺在眼前,以失去時間感的精神壓力呈現人們漸漸產生斷裂的過程,原來國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我們的人生,原來個體的命運從來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原來過去深信不疑的公理正義都是滿紙荒唐言,比起貧窮,絕望才會真正讓人變得滄桑、憔悴、黯淡與不堪,只見他茫然盯著桌上的食物,卑微請求老師網開一面,再也抬不起頭面對如此踐踏人性的國家與社會。
⠀⠀⠀⠀⠀
舉凡善良、公平、正義等擲地有聲的名詞,並非有錢人的餘裕或底層者的嘲諷,也不是崇高空泛的道德標準,那些拚命守護的,就是為了下一代的目光與希望,往往等到事情發生了,才會知道父母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多麼深遠。Honey 不惜代價對抗、維繫小四最後一線理智的,都是小明,是純真與救贖的象徵,然而一句當頭棒喝「我和這個世界都是一樣不可改變的」,意志的斷裂巨大到再也無法挽回,不可以被人瞧不起,不可以被世界的醜陋吞噬,那一把短刀殺死了愛,殺死了過去的小四,也殺死了一切理想中的美好期許,時代將青春、信念摔得粉身碎骨,只留下了選擇在風中搖擺的草,殘破地隨波逐流。
⠀⠀⠀⠀⠀
⠀⠀⠀⠀⠀
而後看《#恐怖份子》。
⠀⠀⠀⠀⠀⠀⠀⠀⠀⠀
不安、疏離、壓抑、暴力、無解,交疊在楊德昌質樸且暖色調的台北日常恐怖之中,鏡頭下這群人困在無限循環、一成不變的日子裡,他們以為人生應該要有另外一種模樣,不缺物質的執意追求虛幻的精神生活,手頭不寬裕的以為擁有金錢便能迎來新的起點,是每位理想主義者不偏不倚走向憤世嫉俗,也就是恐怖份子的過渡期。
⠀⠀⠀⠀⠀
「在他鏡頭下的台北是一個很雜亂的、拼湊的城市,沒有統一的建築與美學。楊德昌有句名言:『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身為戰後這一代,我們經歷過台灣非常破落而貧窮的階段,早期又面臨戒嚴,必須反抗威權、反抗貧窮、反抗這個破敗的城市,由此給我們帶來力量。」
⠀⠀⠀⠀⠀
吳念真認為,臺灣最好的電影有兩部,一是楊德昌《恐怖份子》,二是侯孝賢《童年往事》。
⠀⠀⠀⠀⠀
在看似平靜的舊時台北,參差不齊的老舊公寓比鄰錯落,以槍聲劃破天際,也以槍聲劃下句點,三條故事線有條不紊地穿插、糾纏,慢慢收攏成一個故事,巧妙透過後設手法導向亦真亦假的結局。李立中和周郁芬一對中產階級夫妻,有潔癖的先生雖然收入足以餬口,但自私自利的他職場始終不順遂;婚後求子不得,足不出戶的妻子專注於撰寫小說,卻因生活百無聊賴而坐困愁城,無法突破寫作瓶頸,一日,一通匿名來電,讓她下定決心為自己的生活做出改變。來電的就是位混血少女,也是楊德昌開始構思《恐怖份子》的契機,如實反應台灣當年美軍駐紮的時代背景,母親活在逝去的西洋老歌之中,年紀輕輕的淑安則與不良少年為伍,為了金錢成為行竊慣犯,長期遊走在法律邊緣。因一條故事線再衍生另一條故事線,又因另一條故事線而發展出另一個完整的世界,家庭寬裕的少年攝影師小強愛上內心虛構的神秘少女形象,拼拼湊湊出看似合理的故事,每個人看見了部分的真相,每個人也同時被蒙在鼓裡。
⠀⠀⠀⠀⠀
「什麼是虛構?什麼是真實?風一吹,照片中的人就變得零碎,彷彿她是拼湊而來的。整個城市也是一樣,這是一個拼湊的世界,每個人看到的都只是一部分,並非真實的全貌。」
⠀⠀⠀⠀⠀
女孩凝視著自己的照片,照片裡的眼神斜斜盯著男孩的位置,男孩從那處望向了女孩,三個畫面在短短幾秒的剎那建構出抽象而立體的空間,似乎時而行走於夢境,恍惚置身於現實,台北就宛若一個庸俗沉悶、乏善可陳的夢,彼時是,現在仍是,人人嚮往自由,人人求而不得,無論你腳踏實地過日子,或是企圖與眼前困境對峙,都無可避免一步一步靠近背後的深淵。
⠀⠀⠀⠀⠀
「片中,大台北瓦斯球代表的是一個快要爆炸的東西,暗示著危險,楊德昌鏡頭下的城市好像都走在邊緣上,隨時會發生狀況,跟他的個性很像,因為他事一個很敏感、細膩的人,看什麼事情都覺得不太對勁。就像《一一》裡頭,洋洋喜愛拍人家背部,這其實貫穿了他所有創作,楊德昌在看人的時候,總看到別人沒看到的面向。」
⠀⠀⠀⠀⠀
⠀⠀⠀⠀⠀
最後,我們看的是《#一一》,最喜歡的一部。
⠀⠀⠀⠀⠀
以婚禮開始,以葬禮作結,這些都是平凡無奇隨處可見的生活,也會發生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事,卻以溫柔的電影語言交織成文化背景之下的共同回憶與課題,在多年後依舊發人深省。簡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撐起台灣經濟奇蹟的代表性族群之一,也就是中產階級與中小企業,無須終日為錢勞心傷神,但人生不會因此而少些煩惱。爸爸 NJ 和幾名同儕合夥開創一間電腦公司,妻子敏敏是標準的家庭事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兩夫妻膝下育有正在就讀北一女的女兒婷婷,和八歲的兒子洋洋,這一家人面對小舅阿弟的婚禮的同時也面臨長輩的腦溢血昏迷,NJ 甚至在圓山飯店巧遇了初戀情人阿瑞。
⠀⠀⠀⠀⠀
這個壓抑的中年男子,幾乎可以說是吳念真的化身,NJ 的父親形象,也可於李安「父親三部曲」中清楚察覺,傳統定義中一家之主的特質,如此衝突而缺乏溝通的家庭樣貌,從不同時代、不同年齡層都能窺見父親威權角色與早期家庭結構的瓦解。努力撐起一個家的背後,也有我們未曾發覺的浪漫餘暉,是不是人總有一天都需要在現實生活與理想愛情之間擇一呢?
⠀⠀⠀⠀⠀
在 NJ 與阿瑞的日本、婷婷與胖子的台北交織成了愛情詩篇,此端是自己久別重逢的年輕歲月,彼端則是女兒摸索愛情的未知期待,彷彿換了一個時空,婷婷也經歷了爸爸曾經走過的路,只是可能在愛與不愛之間就這麼毫不留情地一分為二。生活在台北,任誰都曾去西門町看電影,任誰都曾踏過無數次的武昌街,任誰都曾獨自佇立在車燈閃爍的路邊拼湊破碎的心,任誰都曾在吵雜壅擠的世界裡備感孤獨。
⠀⠀⠀⠀⠀
《一一》是時代的縮影,從街道、天橋、紅綠燈平凡的日常畫面裡我們看到光陰流逝的證據,也感受著台北獨特的城市韻味。《一一》更是社會的縮影,每個角色在我們生活中都不陌生,有先上車後補票,也有發乎情止乎禮,有看似美滿的家庭,也有複雜紊亂的鄰居,有為求利益不擇手段的嘴臉,也有盼以真誠待人的無奈。
⠀⠀⠀⠀⠀
「誠意可以裝,老實可以裝,交朋友可以裝,做生意可以裝,那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是真的?」短視近利、投機取巧,許多企業奉行利益擺第一的宗旨,公司需要賺錢是天經地義,卻非以長久經營的角度思考,於現在的食安危機、黑心食品、詐騙猖獗、缺乏國際競爭力等層出不窮的問題上浮現,畢竟有所得的同時都必須付出代價,這些代價都將落在下一輩的肩頭上。NJ 憤而掛上電話,拒絕接觸公司決策,也許惱怒的不只其他人的反反覆覆,而是此類罔顧未來和台灣商譽行為,如此成就經濟起飛錢淹腳目的共業,之後則必須由洋洋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慢慢償還。
⠀⠀⠀⠀⠀
耐人尋味的名稱「一一 A One And A Two」,無論指的是兩個人、人與人,還是存在於每個角落的二元對立,也就是洋洋始終想捕捉的「後腦勺/看不見的後面」,都給人異常豐富的留白與思考空間,好與壞、對與錯、愛與不愛、真誠與偽裝、年輕與遺憾、喜宴與喪禮、送往與迎來,從楊德昌的鏡頭之下感受到的,是每個人看似互動密切又形影疏離的灰色地帶,更隱約透露出了一種反璞歸真的成熟心境。
⠀⠀⠀⠀⠀
⠀⠀⠀⠀⠀
(本文引述的文字除電影台詞外皆出自王昀燕《#再見楊德昌》一書。)
迷網追兇結局 在 [心得] 《GRID/迷網追兇》開始與結束(最終時間表 的必吃
很長的前言之一:
首先我要先聲明,我沒有要替秀妍辯護的意思XD
畢竟如果不管某+上架方式的拖磨,三不五時就讓人傻眼的翻譯,或者
是整體宣傳公務員般的敷衍狀,在劇集完整上完可以攤開檢視後,這整
個故事本身曖昧模糊的部分還是有點太多,雖然依然可以看到秀妍擅長
的某些「議題」的痕跡,但最終比起暢快感,留下了更多的疑惑是不爭
的事實,以各種角度來說都是讓人感到可惜的。
所以本來想說第十集之前交完了時間表和小雜感,就這樣當作有交代想
要去寫徵文了,偏偏腦袋還是一直分裂成兩半一直分神回來想這邊,所
以想想還是來把報告交完好了。
之二:
「未知」和「已知」是一種無法逆轉的狀態,基於知道秀妍一直都有事
前書面訪問的習慣,也翻譯了她的事前訪問的關係,這十週以來我一直
都是在知道訪問內容裡的關於整個劇集世界觀的出發點和時間假設下在
看這齣劇的。
(以至於看到某+現在才把最初的訪問隨便摘幾句拿出來當「擋箭牌」(?)
用,這資訊的時間落差讓我覺得非常的難以置信)
但總之,片名一開始是圓(圓形的圓,不是數字零),以及時間在劇中
可能沒有開始與結束是一開始就知道的,而「因為想像跟某部電影完全
相反的情況」會如何而產生的這齣劇,那個讓這齣劇「開始」的「某部
電影」到底是什麼也就成了我自己私人無聊的劇外猜測之一。
(得了一種看到別人講電影就想知道那是什麼的病)
之三:
如果你在下面看到某些熟悉的東西,那可能是我從來來回回的討論推文
裡撿回來的XD
===以下是字很多,沒有圖的報告書(?)===
包含在整個敘事的部分我還是直接用時間表來「交報告」,這個表盡量
不涉及因果關係的詮釋,只是單純的紀錄「發生的事情」
老實說即使是這樣整理起來,需要觀眾自己建構假設去說明的部分還是
太多(而且無限的假設可以有無限的可能,需要各種自由發揮XD)
如果要說有什麼新發現可能會顛覆前面之處的話,
最後一集關鍵幾乎都在拂曉。幽靈打從第一次特地出現在她面前,就讓
她看到了她將在生下宋星時才會看到的畫面。也是在這個時候,她說出
「時間是不會流動的」這句當初幽靈在被抓時對御真說過的話。
宗怡在round one管理部開會時曾經有過一些看起來很天馬行空的發言,
但是如果現在再去看她說的話,她的疑問和說的話也許都是對的:
為了跟能穿越時空的人對抗,必須要開發時光裝置(而且其實裝置已經
在開發中),然後她問說
「如果成功的話,現在不是應該要過來了嗎?
時光機就算幾百年後才成功,也是為了現在而開發的。」
如果從最後男幽靈手上的裝置跟女幽靈手上的不同來看,時光機也許的
確被開發成功了。
而這也牽連到下一點。
這不是個人的對抗,而是組織(群體)間的對抗
幽靈雖然始終是一個人行動,但她在面對世河質問時的回答說
「我們也反覆了數十次看看是否還有其他的方法。
雖然你們對我來說都是古人,其實(我)無所謂」。
在這段話裡的「我們」,暗示了她不只是一個人,後面還有別人(或其
他人),而反覆的嘗試是否還有其他的方法,則是回應世河問還要再犧
牲多少人才行,而雖然這些人的生死看似和未來的人無關,但或許他們
也的確有嘗試過,是否能夠在傷及無辜的情況下完成最終的目標。
這也呼應了世河去質問幫助馬鹿脫逃的幽靈時她說的「因為只知道這條
路(方法),所以就走了這條路」
當然這也許就可以說明了某個從一開始就會讓人疑惑的點,「假如未來
開發出裝置,為什麼會只有女幽靈一個人出現和移動?」還有她的手機
一直有在替她「指派或提醒任務」的資訊,她並不是完全隨心所欲的在
做移動。
而既然有要讓GRID建造成功以保護將來人類的人,當然也會有希望GRID
不要存在,因為太陽風的侵襲帶來的並不是整個世界的毀滅,因此會有
因為侵襲和獲得既得利益者(參考世河所看見的沒有GRID的世界就可以
知道,那會製造出另外一種社會現象與階級(而這部分顯然最後又默默
讓美國給扛了去了,所以忽然冒出了講英文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兩方對於「過去」的爭奪大概也不會有停止的一天。
這一點倒是頗為現實。
以上是在整理時間表時想到的一些點。
最後岔題聊一下那個打到秀妍腦袋(不是),在電視上播的電影。
雖然一開始有想過《天能》(Tenet)的可能性,但因為秘密森林2的
最後一集最晚也是19年末或者20年年初就寫完了(20年一月就殺青了)
但《天能》那時根本就還沒上映,所以想想唯一的可能性大概只有
《星際效應》(Interstellar)或者《異星入境》(Arrival)了吧?
而事實上看GRID的過程中,的確比較常讓我想到《異星入境》裡用語言
學來討論時間觀的部分(其實電影改編的地方還是很多,特別是那個好笑
的全世界攜手合作的大和平結尾,但語言學跟文字的部分真的很迷人!)
尤其是拂曉在最初和幽靈遇見時,就已經看到了最後宋星出生後的場景,
已經知道將會發生或完成的事,但還是選擇了讓它完成的路。
可惜的是Arrival光是要把有種對時間的思考方式是「時間並沒有向前或
者向後」的「順序性」這件事講清楚就已經非常困難了,而GRID在這之
中又加入了時空穿越,因此又顯得更加的混亂。
總之,就算秀妍看到的不是這部電影,我還是想摘幾段原著裡的話以作
為對觀看GRID的收尾。
(*原著短篇小說比電影好看很多!最精彩的地方就是透過語言學和費
馬原理,去把人文學和物理學,以及因果宿命或自由意志的時間觀,巧
妙的結合在一起。姜峯楠真的是奇人!)
我們這個宇宙就像是一種文法非常模糊的語言。任何一種物理現象就像
是一句話,可以解釋成兩種截然不同的意思,一種是因果論,一種是目
的論。這兩種意思都是對的,而且不管有多少前後文可以參照,兩種意
思都同樣站得住腳。
人類發展出來的是一種前後順序的認知,而七腳族(*故事中某天忽然
來訪的外星人)發展出來的是一種同時同步的認知。我們按照順序去體
驗那些物理現象,然後就認為這是一種因果關係。而他們則是同時體驗
那些現象,所以就認為所有的現象都有一個目標,一個極大值或極小值
的目標。
==
幾乎每一個物理定律,都可以說是一種變分原理。然而,人類思考物理
定律的時候,總是習慣從因果的角度來處理。有些物理屬性是人類覺得
很容易懂的,例如動能,或是加速度。這些屬性,都是某個物體在單一
時間點的屬性。
當你要解釋某個事件的時候,這些屬性會引導你從順序或因果的角度來
解釋。然後,當這個事件從某個時間點跳到下一個時間點,從過去到未
來,事件就會出現因果關係,產生連鎖反應。
反過來,有些物理屬性是七腳族覺得很容易懂的,例如「作用力」,或
是另外一些必須透過積分才能解釋的屬性,而這些屬性必須在經歷一段
時間之後才會出現。當你要解釋某個事件的時候,這些屬性會引導你從
目的論的角度去解釋。也就是說,當你從頭到尾觀察整個事件,你就會
發現事件有一個目標必須達成:極大值或者極小直的目標。而且,你必
須知道事件的起點和最終的結果,才能達成這個目標。
也就是說,你必須知道事件的結果,整件事情才會開始。
—姜峯楠〈妳一生的預言〉(Story of Your Life)
如果把幽靈的存在和行動用這種「目的論」(對未來結果的已知,讓該
發生的事情發生),她其實跟所有試圖找到她的人一樣帶有自己的目的
在行動來看待,似乎能夠獲得另外一種反向的解讀可能。
最後,是說,這齣的中文劇名其實是被翻成《迷網追兇》,但我看大家
打劇名的時候好像常常打錯XD(不是迷「惘」,也不是「緝」兇XD)
(好啦可能真的很迷惘然後又想棄兇(逼逼!)
總之以上,報告完畢。追劇的大家都辛苦了(欸).我想下次我應該還
是會繼續執迷不悟的嘗試科幻類型劇的雷。(雖然可能不會這麼認真)
但是拜託下次可不可以不要在某+?我真的覺得很累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156.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650811529.A.A12.html
... <看更多>
迷網追兇結局 在 迷網追兇結局- Disney+板 的必吃
迷網追兇結局 ... 看完第十集了,第十集多出很多新角色,應該是會有第二季吧? 有人也看完了嗎? 雖然越看越迷惘,但會一直很想知道下一集做什麼劇情,希望 ... ... <看更多>
迷網追兇結局 在 [心得] 充滿恨意的迷網追兇(GRID)心得文(雷) - 看板KoreaDrama 的必吃
迷網追兇是我第一部追的On檔韓劇,單純為了金亞中而追這部戲。
雖然身為腦粉,還是要談談這部戲的缺點及抱怨Disney+。
第一次追On檔劇就追到如此迷網(惘)的戲,真的是充滿恨意 T_T
第一恨:Disney+一週只播一集是在哈囉?燒腦劇真的不適合一週只上一集,會嚴重影響
觀賞情緒和熱情。
第二恨:Disney+的字幕小組和Netflix完全不能比,劇情不好懂就算了,字幕翻譯還在扯
後腿。
第三恨:看完第一集特效以為可以當Disney漫威爽片看,沒想到秀研編的戲好燒腦...
第四恨:人類為何如此自私,看到割幽靈手臂和打針片段真想罵髒話。
第五恨:打戲應該可以再深入一點,都只有點到為止,感覺還沒進入高潮就結束了...
第六恨:對話劇情多了點,雖然是為了解說劇情及埋伏筆,但只有10集應該可以拍得更緊
湊、刺激。(不過看完結局後才知道為何只有10集…)
第七恨:除了片頭及幽靈出場的BGM,這部韓劇一首OST都沒有,對我而言,OST是韓劇的
靈魂!
第八恨:這部韓劇的定位感覺屆於電影與戲劇之間,個人覺得電影重點在渲染力、戲劇重
點在細膩度,但過程似乎一直在兩者之間拉扯…看的不是很過癮。
第九恨:看完結局真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難道這就是秀妍的魅力嗎…Orz。
第十恨:最後一集的欄杆到底從哪來的,劇情讓人看不懂至少來個福利吧!
第十一恨:亞中演戲真的沒在管形象,看到戲裡半邊臉被燒毀及變啞巴那幕有嚇到我。
第十二恨:雖然亞中說過不喜歡演美麗的作品,但這部把幾乎素顏的妳拍老了,難道不能
演美美的女刑警嗎?(誤)
結論:
雖然一堆恨意,<迷網追兇>仍然值得欣賞吧!?只是不能當成單純的懸疑刺激片。個人認
為最精彩的幾幕就是幽靈從拂曉面前消失,以及御真漂白後被炸彈炸死,還有拂曉看到前
夫還活著的那幕(有感動到我),以及最後一集超強的幽靈大戰。
劇透心得文: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650639088.A.5F8.html
剩下為亞中腦粉心得文,不喜歡者可跳過:
亞中在韓劇(小螢幕)裡已經演過以下角色,不知下一部還會想挑戰什麼戲路或職業?
那個傻瓜(2009):明星
Sign(2011):法醫
Punch(2014):檢察官
Wanted(2016):真人秀主播
名不虛傳(2017):醫生
迷網追兇(2022):重案組刑警
註:強心臟節目(2011, E58)裡提到亞中於2008年左右原本在準備演國家射擊隊的角色,
只是電影公司在籌備過程臨時中止而讓她經歷了一段空窗期。影片來源(B站):
https://b23.tv/g7nsvi8(約0:41:00處)
雖然亞中每部戲路都不同,但還是希望姐姐能多演一些美麗愛情的小螢幕作品,妳笑起來
真的很美!
至於有些人說妳整型整到認不出來,我覺得是作品看太少了,不同髮型及妝型對女生外表
影響很大,有時在同一部戲裏我都認不出是同一個人。
以醜女大翻身(2006)裡相似的髮型及妝型來看,真心覺得姐姐這16年來保持的很好,低調
的氣質女神。
上週在B站看完金亞中於2010年的真人秀節目(金亞中的禮物, 共5集),深刻覺得她雖然在
2006年(當時才24歲)就拿到影后,但仍然持續努力作好每一件事及走自己想走的演員道路
及風格,影片來源(B站):
https://b23.tv/kxlmkqe
喜歡她的人可以抽空觀賞,看完會更喜歡這種低調有實力(敬業態度/外表/演技/身材/歌
唱/舞蹈能力兼具)的演員。
題外話,我以前極度排(反)韓,但因為這個演員讓我對韓劇及K-pop的實力徹底改觀,即
使很多人認為她已經過氣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29.1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650459507.A.5BA.html
傻瓜之所以排第一是裡面的演技及表情都很細膩,我還特別買了DVD及另外買了HD版本
演員一定要介紹給我XD
而且演技也不是一成不變。
加上她的聲音有種特別的磁性
結尾收的太粗糙,不然以韓劇來說這種特效片還蠻新奇的
1. 女幽靈穿越時空的體力條怎麼突然變得無限?那當初DNA分析異常的理由是什麼?
2. 世河當初買那把槍的意義何在?
3. 拂曉手上的傷還有什麼伏筆?
4. 女幽靈在過去製作網格時為何會脆化消失?
5. 拂曉和馬鹿及幽靈的DNA關聯性?
6. 女清潔工為何而死?
7. 一堆幽靈哪來的?還分什麼藍色紅色,這不是變形金剛啊!
8. 當初保護金馬鹿的原因是什麼?最後還不是白忙一場?
9. 孩子的爸是誰?
10. 最後一幕是在哈囉?
喜歡亞中的作品
※ 編輯: Richie1105 (220.137.227.42 臺灣), 02/28/2023 20:32: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