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 Rover Defender 90 越野傳奇篇章 續作登場】
(8/24)台灣捷豹路虎發表Defender 90
相較於之前發表的Defender 110
Defender 90車長以及軸距都縮短
動力也僅提供柴油引擎動力
單一車型Defender 90 D250 S
售價239萬元起
-
在外觀上
Defender 90有經典的三門外型
現代設計語彙重新雕塑更為完美的車身比例
透過簡約俐落的線條
傳承Defender方正的外型
並且保留圓形頭燈/側開後尾門以及備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可以選配經典的白色輪圈
即便是全新的設計語彙
仍然可以向經典致敬
另外Defender 90提供都會/鄉村/探險家/冒險
四種不同的風格套件提供消費者選配客製化
-
內裝部分採用五人座設定
雖然軸距相較110車型小了40cm以上
不過後座空間幾乎與110車型相同
但後廂空間僅有297公升
若有載物需求可將後座椅背放倒
中控台使用JLR集團最新的11.4吋曲面螢幕
並搭配最新的Pivi Pro資訊娛樂系統
支援導航/手機連結/360度3D環景系統
儀錶板則是12.3吋虛擬儀錶
另外ClearSight電子後視鏡也是標準配備
90車型這次也獨有提供折疊式帆布車頂可以選配
-
動力部分Defender 90搭載
Ingenium 3.0升直列六缸柴油渦輪增壓引擎
最大馬力249匹 最大扭力570牛頓米
搭配變速箱為ZF的8速手自排變速箱
驅動系統為全時四輪驅動系統
另外再加上48V MHEV輕油電系統
可在車輛起步時驅動皮帶式整合發電機
提供最多142.5牛頓米的扭力輔助
降低引擎起步的負擔達到節能效果
而7Kw電子機械增壓器則減少渦輪遲滯
在引擎2000轉以下時可以輔助渦輪轉動
新一代Defender 90基於全心D7x平台打造
與過去大樑式車體不同採用全鋁合金單體式車身
相較傳統車體結構提高三倍剛性
車體最大承載能力達到6.5噸
靜態車頂可承重300公斤動態則為118公斤
懸吊系統也可承受7噸的衝擊力道
底盤結構採前鋁合金雙A臂後一體式多連桿配置
結合四輪完全獨立懸吊設計
可針對不同起伏路面優化輪胎與地面的最大接觸面積
有效維持車身平衡
由於90車型採用前後短懸設計
強化車輛穿越地形的能力
若有選配氣壓避震可達到涉水深度90公分
進入角38度 穿越角31度 離去角40度的越野表現
-
Defender搭載Land Rover全地形反應系統
另外可選配進階越野套件
包含全地形行進控制系統/第二代全地形反應系統
以及可調式地形反應系統
可以優化車輛越野性能
應對極端非鋪裝路面
-
Defender車系發展至今已達73年之久
而90車型是越野中最強的王者
不過一般使用仍以110車型為主
畢竟在空間表現上仍是比較實用一些
兩個車型你會怎麼選呢
#全民瘋車Bar #廖怡塵 #熊子 #新車發表
#Landrover #Defender #Defender90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Campfire營火部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要感謝 Let's Go Play 毋設限 一起來野營,帶了SUP讓我一起來同樂,還幫我用空拍機拍下許多美麗的景色,首先聯名帳篷進行了整夜下雨的測試,目前這是第二次的樣品測試,目前我已經收到第三次的樣品,還要繼續測試中,我知道火粉們很心急,但是再等等,沒有修改到理想不會輕易上市,至少驗證在下雨中...
輪胎靜平衡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狂人新聞台] 再續越野傳奇篇章 THE NEW LAND ROVER DEFENDER 90正式上市
#小編:有4款風格機能套件與90車型獨有的折疊式帆布車頂可供選配!
The New Land Rover Defender 90 擁有不可錯認的三門經典外型,傳承Defender方正外型,並巧妙的保留了包含圓形頭燈、側開式後尾門、備胎以及不可錯認的 "Barrel Side" 桶型線條等設計元素。此外,針對不同機能的使用需求,原廠提供包含都會套件、鄉村套件、探險家套件、冒險套件共4款風格機能套件供消費者選配,使New Land Rover Defender 90面對不同使用環境依然能保持最高的機能性。
車室空間採5人座設定,2,587mm的軸距創造與The New Land Rover Defender 110車型近乎相同的乘坐空間舒適表現。雙前座座椅搭載粒面皮革與6項電動調整功能,包含四項電動腰靠與椅背傾斜,提供駕駛人良好的駕駛坐姿。後排座椅可40:20:40分離式傾倒,兼容乘坐空間與載物收納需求,以靈活且多變的空間機能滿足日常生活與戶外探索的各種需求。此外,90車型擁有全車系唯一可供選配的折疊式帆布車頂,提供消費者獨有的風格品味座駕。
中控台11.4吋曲面資訊觸控螢幕搭載集團最新Pivi Pro車輛資訊娛樂系統,結合12.3吋虛擬儀表,提供駕駛人便捷且快速的操作體驗。全面標配ClearSight電子車內後視鏡,透過車尾高解析監控鏡頭,提供的清晰車輛後方視野,結合360° 3D環景顯影功能,為駕駛者帶來最全面的行車視野。
基於全新D7x平台所打造的全鋁合金單體式車身結構,相比傳統車體結構提高三倍剛性,車體最大承載能力達6.5噸,靜態車頂可承重300kg,動態則為118kg,懸吊系統亦可承受7噸的衝擊力道,輕鬆穿越任何艱難險峻地形。
底盤結構採前鋁合金雙A臂、後一體式多連桿的配置,結合四輪完全獨立的懸吊設計,可針對不同起伏路面優化輪胎與地面的最大接觸面積並有效維持車身平衡。車身採前、後短懸設計,強化車輛穿越地形的能力,搭載選配升級的氣壓避震後更可提升至最大進入角38°、穿越角31°、離去角40°、涉水深度最深90cm的驚人越野能耐。
車輛搭載Land Rover先進越野科技Terrain Response 全地形反應系統、ClearSight底盤透視科技與360° 3D顯影與後視鏡等功能,提供駕駛人360° 無死角的行車視野,充分掌握地面資訊,攻克每一險峻路段。亦可選配進階越野套件,升級包含ATPC 全地形行進控制系統、Terrain Response 2 第二代全地形反應系統、可調式地形反應系統,更能進一步優化車輛越野性能,應對極端非鋪裝路面更具主宰力。
The New Land Rover Defender 90搭載Ingenium 3.0L直列六缸渦輪增壓柴油,可提供249PS的最大馬力與570NM最大扭力,自1250~2500轉即可輸出峰值扭力透過8速手自排變速箱與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徹底釋放,充沛動力得使車輛輕鬆攻克各種艱困路面。
首次搭載48V MHEV輕油電系統可於車輛起步時驅動皮帶式整合發電機(BiSG)提供最多142.5NM的扭力輔助加速,藉此降低油耗與減少引擎起步時的負擔,7kw電子機械增壓器(eSuperCharger)則減少引擎2000轉以下的動力遲滯,為車輛帶來更平順且寧靜的駕馭體驗。在48V MHEV輕油電系統的挹注之下,The New Land Rover Defender 90同時可減少最多6g/km的碳排放與能源效率1級的優異節能表現。
台灣捷豹路虎已正式對外發表4x4全地形王者 The New Land Rover Defender 90 D250 S,2022年式建議售價239萬元起。
#LAND #ROVER #DEFENDER
輪胎靜平衡 在 Miss Jill x Evan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到樓下要移個腳踏車的時候
突然兩隻鳥衝過來
對著我狂叫: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啾
我:???? 是怎樣啦😭
真的叫的很猛烈而且很明顯就是對我叫
後來再多看了兩眼腳踏車
矮額!!!這什麼!!!
第一眼還覺得是一塊大石頭,看清楚才發現
是一隻鳥寶寶啊!
難怪兩隻大鳥這麼激動,想必是他把拔馬麻吧😅
旁邊還不曉得被誰放了小麵包
但鳥寶寶沒有吃
就是靜靜站在腳踏車上一臉呆萌
身體圓滾滾的沒脖子
好可愛啊!
看了好一陣子,還打電話叫Evan一起下樓看🤣
鳥寶寶都沒有要移開的意思
然後鳥爸鳥媽一直站在旁邊的樹上監視我,稍微動一下就會飛過來對我狂叫一陣
好啦
不移車,我走就是了🤣🤣🤣🤣
#小小的鳥寶寶好療癒喔
#看他爸媽的樣子好像是白頭翁~
-
kiddimoto平衡車大套組直接下64折
超前佈署大套組優惠有多奔放你知道嗎 ~ 根本就是老闆不在家的折扣了 XD 整組原價6250元
J媽咪獨家大套組 #瞬間變成3999元 #跳樓價哇哈哈哈
我是覺得
開平衡車團開了五年,第一次出現的大活動很美賣 !!!
大套組包含 : 平衡車 / 車鈴 / 手套 / 安全帽s號
( 安全帽要換M號請備註,然後下單後私訊表單內客服喔~)
平衡車開團單價是3280元 ,大套組是3999元
這樣應該看的出來大套組是媲美周年慶在做的吼 !!!
大套組裡面的安全帽單價就已經1100元了 ..... 很驚人
kiddimoto的女寶圖案很值得稱讚
是老娘看過最美的女寶版平衡車
男寶款更是帥到沒朋友哇哈哈
可以趁防疫超前佈署價買起來 !
英國Kiddimoto 是J 老母做足功課
買過幾台平衡車,繳過不少學費之後
才尋找到最適合孩子騎的童車品牌
#我們家已經騎了五年
想當初
全台首團就是J 老母獨家開團的阿 ! !
就是因為太好騎,設計完全符合孩子的需要,安全性又強
才決定接下全台首團的重任。
從此之後
Kiddimoto不曉得已經攻占多少台灣媽咪孩子們的心
一定要說
我們家的平衡車跟滑板車服役這麼久
仍然好騎到不要不要 !
好東西果然是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哼哼 ( 猛 )
英倫時尚風格的外型狠甩其他車車好幾條街
榮獲多項大獎肯定
好騎好操控
平衡車使用安全充氣輪胎抓地力幾霸昏
-
Kiddimoto平衡車最深得我心的地方就是
#手把高度可調
#座椅高度可調
可以隨著孩子的成長來調整車體高度
騎起來最順暢!!!
#兩歲就可以騎乘享受追風的歡樂
想想看
要是手把跟座椅無法調整
孩子只要一長高
整台車騎起來就會超憋
真的是大NG阿!!!!!
手把跟座椅可調,這是挑選車款很需要注意的地方喔
-
安全性更是Kiddimoto深受媽咪們喜歡的重點
市面上的平衡車龍頭大部分都是360度轉動
其實對孩子來說並不好操控!
只要握著龍頭稍微大力一點
龍頭就會大偏移
這是 #非常危險的!
尤其孩子的手部力量不夠的話
一不小心就會跌倒, 撞到其他東西
要是剛好龍頭轉向馬路方向
車子可是會往馬路直衝過去的喔!!
這真的非常可怕
所以J 老母才流淚推薦Kiddimoto
#龍頭皆有角度限制
讓孩子能穩當的操縱龍頭
不容易摔倒~
騎車當然更安全更有自信!
-
滑板車也是Evan哥從兩歲多就開始騎的好物
非常適合當作 孩子的第一台滑板車
#接下來的三_四年每個周末都能騎車車運動玩耍
#最值得的投資沒錯~ !
心得文中有些照片是舊款
目前開團的都是新款滑板車
新款的優點幫大家整理好了~
✔️ 搶眼的外型
✔️ 2.8公斤的輕盈重量最好騎
✔️ 可折疊收納好方便
✔️ 三段式可調高度手把
✔️ 承重40kg的防滑踏板
✔️ 超級親民到一個不行的價格
身高滿95公分就能騎乘
可一路騎到140公分
是不是一個騎很久呀 !
⭕️下單前一定要看實用心得 >> https://reurl.cc/pdnnee
★下單底加 : https://tomali.tw/luct4
輪胎靜平衡 在 Campfire營火部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次要感謝 Let's Go Play 毋設限 一起來野營,帶了SUP讓我一起來同樂,還幫我用空拍機拍下許多美麗的景色,首先聯名帳篷進行了整夜下雨的測試,目前這是第二次的樣品測試,目前我已經收到第三次的樣品,還要繼續測試中,我知道火粉們很心急,但是再等等,沒有修改到理想不會輕易上市,至少驗證在下雨中可以在前庭擋風雨的煮食休息。
這次還挑戰了美利達全避震電動輔助自行車 eONE-FORTY騎碎石沙灘到旁邊的海蝕洞,難度真的不是普通的高,動力足夠,但是平衡跟路線選擇真的很困難,沙子會陷入,輪胎氣要放更軟,碎石頭可以輕鬆騎過,大石頭就很考驗靈活度。
可以聽著海浪聲,但是卻又在平靜水域玩SUP真的很衝突跟放鬆,這其實是我第一次站起來划SUP,跟平常坐下來划獨木舟還真的感覺很不一樣,也很考驗核心肌肉跟平衡,光是站在上面就很舒服,夜間划SUP更是特別,搭配船底的燈光,有飛行的感覺。
春天其實是短暫且適合海邊露營的季節,冬天風浪太大,夏天太熱太熱,想去海邊的朋友一定要好好把握現在。
#Insta360
本次拍攝工具:
Gopro Hero 7
iPhone 12 Pro Max
SONY A6400
SONY 18~135mm F3.5~5.6
SONY 10~18mm F4
Sigma 16mm F1.4
Insta 360 one X2
Rode video Micro麥克風
Manfrotto Element 碳纖維小型腳架
DJI Mavic Pro
剪輯設備:
MSI GS66 (i9, 64G,4TB,2080S)
Youtube: www.youtube.com/campfiretw
Facebook: www.facebook.com/CampfireTW
Web: campfiretw.com
IG: www.instagram.com/campfire_tw
Email: campfire20180312@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503ShJ0Do8/hqdefault.jpg)
輪胎靜平衡 在 Cycling Lady小魚兒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一次騎乘滾筒訓練台就上手】
●器材設置
將滾筒訓練台擺放在平整、堅硬的地面上,並且離牆面或門框在手臂可及的距離。最好在下方再擺一張軟墊或是專用隔音墊,保護地板。基本上這樣就完成設定了。
由於每款滾筒訓練台的出廠設定會不太一樣,將單車置於滾筒訓練台後,前輪的滾筒位置大約要在前輪花鼓再前面一些的位置;為此,請視訓練台情況來調整前輪輪距。
●開始的第一步
對於剛入門的新手別穿卡鞋,改穿運動鞋會比較容易上手。
先將齒輪比調整到適當的檔位,太重會踩不動,太輕則是不易維持平衡。沒調好齒比就上訓練台,基本上要在起步時換檔可是相當困難。將單車放上訓練台後,一手扶著牆面或門框,另一手抓握上把,接著逐漸踩踏加速。
至於騎姿,儘可能保持與戶外騎乘相同的姿勢,頭抬高讓視線放遠,若緊盯著轉動中的前輪可能會增加心理壓力。踩踏一段時間後,逐漸將速度拉高,你會發現速度越快,騎感越平衡。讓上半身保持輕鬆的狀態,特別是雙手就輕輕的靠握在把手上,若身體太緊繃會使得輪子偏離中心,接著慢慢將手移開牆面或門框,此時你已是在滾輪上快意奔馳的白老鼠。上述流程看似簡單,但如果一開始沒成功也別氣餒,正所謂練習成就完美。
●越滾越穩定
我們的目標是在上面騎得又快又穩定,為此,你需要保持適當的迴轉速,踩踏姿勢儘可能順暢平滑,讓輪胎與滾筒之間的磨擦聲儘可能持續不要有頓挫感。踩踏要持續,但身體要放輕鬆,將重心放在軀幹上,用核心肌群來支撐上半身的部分重量,而雙手只是輕鬆的靠握著把手。再說一次…放輕鬆,你可以看到我們不斷強調身體放鬆的重要性,這是因為你的姿勢越輕鬆,騎感就會越穩定。雙手放鬆,想像自己在騎一般平面道路,單車隨著滾筒自由浮動。
●要如何停止、下車
要下車其實很簡單。停止踩踏讓輪子自然減速,切勿按壓煞車,接著以單手去扶著牆面或門框,等到車輪完全靜止後,將單腳踩到六點鐘方向,讓卡鞋脫卡後就能讓踩在地面或訓練台支架上,另一隻腳也是採取同樣的步驟。在實務操作上讓單車略為傾斜更容易下車。
●安全至上
檢查周圍環境務必無尖銳或易碎物。事實上,近年來因為不慎騎乘滾筒訓練台而發生的意外層出不窮,特別是在不安全的環境下更容易發生危險,例如說從滾筒訓練台摔車時剛好撞到玻璃門,或是說離電視太近而撞爛電視。記住,在每次騎乘前要確認四周環境的安全,也不可讓嬰幼兒接近。
完整文章:https://www.fullspeedahead.com/zht/fsa-world/%E7%AC%AC%E4%B8%80%E6%AC%A1%E9%A8%8E%E4%B9%98%E6%BB%BE%E7%AD%92%E8%A8%93%E7%B7%B4%E5%8F%B0%E5%B0%B1%E4%B8%8A%E6%89%8B
-----------------------------------
一個鄉下女孩
一個台南太太
一個愛騎車的女漢子
一個愛趴趴造的女人
還有她的兩隻毛孩子!喵~
Welcome to my story.
I'm just a woman who loves cycling.
Taiwan No. 1
IG: taiwan.eva
FB:許景嵐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mQwlKRQJhY/hqdefault.jpg)
輪胎靜平衡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牽起三輪熱潮的ADIVA已抵港5個年頭,其曝光率十分高,反映車子受到本地車迷追捧,而最新抵港的2019 ADIVA AD3 400X屬於改良版,升級方面包括引擎達到歐4環保標準、車輪新增三組獨立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引擎配置新設計離合器及皮帶,還有名為Roll Lock的裝置,可讓車子不用側架或大架都可以保持平衡,車身不會傾斜,方便騎士把車子推入狹窄泊車空間。適逢拍攝新款ADIVA AD3 400X當天落大雨,正好給她大顯身手的機會。
ADIVA AD3之所以受到本地車迷青睞,是因為擁有別樹一格的外型,在街道上可以吸引無數途人的目光,而特大車尾箱可以儲放三頂頭盔及雜物,使她成為一部既實用又好玩的車子。其後面世的LT版更無需配載頭盔駕駛,因此更加方便,所以吸引更多騎士購買。2017年,隨著舊款300cc被更大馬力的ADIVA AD3 400X取代,意味著新版本有更好低扭性能及高速公路表現,使ADIVA AD3更受騎士歡迎。
畢竟ADIVA AD3 400X有一定車身重量及體積,車廠為了讓更多車迷可以輕鬆享受駕駛三輪電單車樂趣,因此在2017年推出ADIVA AD1 200,特點比ADIVA AD3 400X更輕更輕巧,操控更靈活,換句話包括主打運貨的ADIVA AR3 200在內,ADIVA三輪車共有三個型號給車迷選擇。此外,廠方還聆聽用家意見,不斷改良細部,例如減少頂篷震盪、加入USB充電插頭及提升尾座舒適度等等,以提高車子的質素。
新抵港的ADIVA AD3 400X沿用PEUGEOT(標緻)399cc水冷四衝單缸引擎,最高馬力輸出37.25ps/7,750rpm,但改用新設計離合器及新款皮帶,務求減少馬力流失,是其中一項將引擎提升至歐4排放標準的方法之一。而獲得改良的引擎聲也較舊款寧靜,油門保持易操控及順滑的反應。
引擎經改良後,車子的頭、中段表現與舊款相同,但尾段加速反應較舊款優勝,編者當天在滂沱大雨降臨前,於高速公路上感受到。而設於泊車手掣旁的Roll Lock手掣可保持車子平衡,方便騎士把車子推入狹窄泊車空間。
一般情況下,只要天氣不穩,編者都會取消拍攝工作,但是三輪ADIVA AD3例外,可按原定計劃拍攝。當日我們駕駛新、舊款ADIVA AD3 400X,前往九龍灣天橋底的空地拍攝靜態,可是起步後不久開始下雨,但我們無需亂竄,找尋有瓦遮頭的地方避雨,也無需穿著雨衣,可以繼續行程。由於雨勢不算太大,我們的衣服只是沾了一點雨水,褲腳也沒有淋濕。
可是完成拍攝後回航途中卻遇上滂沱大雨,在頂篷及巨大風鏡遮擋下,編者只有小腿位置被淋濕,即使後座的擋雨範圍較司機位低,但乘客下半身只會受雨水影響,上半身可力保不失。此外,坑渠蓋、水氹及電車路軌等等,一向是濕地駕駛的跣胎陷阱,掟彎也會增加跌車機會,可是三個轆的優點有更好的咬地力,大減輪胎濕地打滑的危機,好像當天在迴旋處過彎時,雖然前胎輾過坑渠蓋發生打滑,但在其它輪胎輔助下迅即修正行駛循跡性,讓車子安穩地過彎,給騎士濕地行駛安全感。再者大風擋裝有水撥,因此視線不會受阻。
事實上,編者參加2017年ADIVA台灣自駕遊中,在彎彎曲曲的山路遇上滂沱大雨,但三輪的安全感卻無損自駕遊樂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_eNGorUrv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