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鮮道料理亭🍴
🌟收藏在口袋名單很久的「鮮道料理亭」,因為人潮多+沒訂位,意外的坐到吧檯位置😳,剛好可以看到師傅料理食材的畫面(我超愛坐吧檯),道道都美味,果然沒讓我們失望🥰!
🔺麻糬豬五花 $50/串
🌟Menu上店家激推的「麻糬豬五花」,豬五花刷上甜甜鹹鹹的醬汁,包裹著軟Q不黏牙的麻糬,吃起來甜鹹的滋味特別唰嘴,再搭上新鮮的蔥段,解膩、不死鹹~
🔺干貝鰻 $120/串
🌟愛吃干貝、愛吃鰻魚,怎麼能錯過「干貝鰻」串燒呢?結合干貝脆口鮮甜的滋味,與鰻魚細緻軟綿的口感,也是Mandy推薦必點品項唷😉!
🔺鮭魚親子·軍艦 $80/貫
🌟「鮭魚親子·軍艦」一貫入口,鮮度爆發!這一貫真的算是滿大口的,用三片炙燒鮭魚包裹著醋飯,再淋上鮭魚卵,鮭魚油脂香氣豐富,一口吃下去超幸福💓
🔺芋頭花壽司 $150/份
🌟芋頭控必點「芋頭花壽司」,真心覺得好好吃🥺,芋頭、內餡、醋飯的比例掌握的剛剛好,不會互搶風采👍🏻,而且綿密的芋頭帶出更細膩的口感,我個人超喜歡這道💯
🔺炙燒比目魚·握壽司 $50/貫
「炙燒比目魚·握壽司」也是不錯,師傅在料理台上用噴槍炙燒時,就聞到香氣了,一入口的瞬間,比目魚就融化在舌尖上,搭配份量適中的醋飯,真的很不錯~
🔺軟殼蟹·手捲 $70/個
🌟坐吧檯看得師傅料理軟殼蟹的畫面太誘人,於是加點了「軟殼蟹·手捲」,坐吧檯真的會看到什麼就想吃什麼😂,現炸軟殼蟹口感酥軟,且沒有油膩感,包仔手捲裡整個塊爆出來了啦!喜歡軟殼蟹的朋友必點👏🏻
🔺雞繫管串 $40/串
🌟坐吧檯的好處之一,跟老闆還有老闆娘聊開了🤣!老闆知道我們很愛吃串燒,特別招待我們沒吃過的「雞繫管串」請我們吃🐔,算是解鎖我初次品嚐雞繫管🔓!這道真的非常特別,聞起來是雞心味,吃起來卻像雞頸肉的味道,口感又比雞頸肉更彈脆,總之我們很喜歡💕
🔺鮮魚味噌湯 $30
🌟熱騰騰的「鮮魚味噌湯」來一碗暖胃好舒服😌,味噌湯口味偏稍甜,但我個人還滿愛的,裡面的鮭魚大約有三塊,油花鮮美超好吃!
☑️高雄市三民區褒揚街102號之1號
☑️電話:0975-638-952
☑️營業時間:11:30-14:00/17:00-21:00
#Taiwan #Taiwanese #Taiwansesfood #Kaohsiung #food #delicious #eat #kaohsiungfood #taiwanfood #yummy #高雄 #高雄美食 #高雄壽司 #高雄串燒 #高雄燒烤 #高雄日式料理 #三民區 #三民區美食 #串燒 #燒烤 #壽司 #鮭魚 #炙燒鮭魚 #芋頭 #鮮道料理亭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南辦桌甜不甜 「你覺得台南的辦桌菜會很甜嗎?」人到錦霞樓參加日芳珍饌與阿霞飯店和阿勇家聯手的#交饗宴,同桌的地方旅遊官員突然發問,我頓了一下,笑笑說不會啊! 這樣的回答其實有點心虛,我吃台南辦桌僅三回,晶英酒店的阿舍宴,阿勇師漂亮莊園的入厝宴,以及這次吳健豪和汪楚琦聯手的交饗宴。 過去曾採訪過...
軟殼蟹手捲 在 王凱 Kai 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軟殼蟹手捲🤤🤤
軟殼蟹手捲 在 安迪太太的吃貨人生=美食x旅行x烹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北美食
#松高微風
#海壽司
#闊別已久的驚艷🎇
自從我的愛店「飛鳥」收掉後
再也沒有令我讚不絕口的日本料理
統ㄧ時代那邊的海壽司我常常經過
都沒有想去吃
一來是每次經過都客滿
二來感覺應該不便宜
今天(打完變昨天)下班來松高微風找吃的
剛好遇到他們在發coupon
偽老闆説要請我們吃春酒
就來嚐鮮一下
不騙人
我們邊吃邊發出驚嘆❗️聲
🅾️🅾️好好吃🅾️🅾️的叫不停
店員一定覺得我們很浮誇🤣
他們的握壽司大部都會在上加一些畫龍點睛的小配角
蔥啊明太子啊柚子泥等等
壽司的味覺感受更豐富
然後我第一次吃到Q彈的比目魚
以前吃的都是入口即化
沒吃過有厚實感的
炙燒再加上些許明太子
我的老天鵝啊~
每一樣都很好吃
也都各有特色
因為我手機打字很慢就不贅述了
如果以後要寫食記再好好跟大家分享
#軟殼蟹手捲也大推
#吃太快忘了拍照
😭😭😭😭😭😭😭
📌刷國泰世華或匯豐或加入會員可以打八折
#不一定是常態喔!
#消費前先詢問一下😊
軟殼蟹手捲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南辦桌甜不甜
「你覺得台南的辦桌菜會很甜嗎?」人到錦霞樓參加日芳珍饌與阿霞飯店和阿勇家聯手的#交饗宴,同桌的地方旅遊官員突然發問,我頓了一下,笑笑說不會啊!
這樣的回答其實有點心虛,我吃台南辦桌僅三回,晶英酒店的阿舍宴,阿勇師漂亮莊園的入厝宴,以及這次吳健豪和汪楚琦聯手的交饗宴。
過去曾採訪過不少辦桌師傅,深知辦桌菜有強烈的地域性,包括:食材,烹調,習俗等,所以台灣北中南東各不相同。
我採訪北投辦桌師傅,他告訴我北投佛跳牆有特定用料,我跟隨艋舺的辦桌師傅,看他把最拿手的脆皮雞一隻隻插在啤酒瓶上風乾。我吃過林添盛早年如祭祀般擺盤驚人的辦桌,也吃過他用玉米醬塗抹全雞炊蒸的罐頭菜
辦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豐儉由出錢的人決定,而總鋪師也隨時代演進變化料理,但不管美味與否,打包文化不會改變,不過我最怕不用冰也不會壞的Q彈麻糬取代了養樂多。
吃過台北和屏東的民代拉票宴,前者用料不佳調味甚重,但出菜仍符合宴客規矩,後者是米粉吃到飽,包子帶著走,台灣辦桌與其衍生的相關文化實在有趣。
幾年前參加了Summer的婚宴,鋼管車載著熱舞女郎直接殺進人群裡,跟著卡卡去社子吃瑤池金母的生日宴,法國人比我更接地氣,玩得更瘋。
台南辦桌甜不甜?我的答案是「不甜」,因為甜的來源不是靠糖而已,更重要是食材本身的鮮甜,自然交錯落成印象。
第一道,#旺來雞,讓我聯想到五柳羮,多料的澆汁是酸甜味卻不強烈,但土雞肉很甜,新鮮鳳梨塊更是,我詢問陪我一起來吃辦桌的在地人,屎溝墘客廳民宿廳長蔡宗昇,這是台南辦桌味嗎?他認真思索說沒有研究也沒有印象。
#五盤手路菜,一開始覺得,#封肉,僅手掌心般大小未免過於小氣,然後發現是五菜連環才稍微釋懷,因為封肉實在太好吃了,三層肉入口酥軟,既入味又清爽,量少更想吃。
#豬肝捲,怎麼那麼黑,肝塞得滿滿的愈嚼愈香。#烏魚子,切片串成籤方便取用,
#花膠,與炸九層塔和炸薑絲做成從沒吃過的拌菜。
#五味螺肉,酸甜味不如預期,下面墊的不是小黃瓜片也不是小黃瓜絲,而是山東人熟悉的大塊拍黃瓜。
#貝肚燉,這道菜有趣,白裡透紅的北極貝拼成一朵花,在肚燉上綻放,肚燉的作法像肝燉,但絞肉大粒豬肚切丁,頗具肉感,潑汁是高湯冬瓜蓉,又多幾分清甜。
北部辦桌也會出現的炸龍蝦三明治改成,#龍蝦可頌,形式新穎,醬汁減少,並未加分,因為可頌的酥脆被徹底耽誤了。
#三層水果盤,上桌,在台南代表中場休息時間到了,酸甜不一的七種水果認真吃一輪,清口消食胃口不減。
#紅蟳米糕,仿散壽司手法呈現,剝殼的剝,切小的切,飯少料豐,混拌蟹肉,蝦肉,瑤柱等海鮮,其中還暗藏台南辦桌前拼代表的蟳丸,又多一分驚喜。
片狀堆疊的,#龍膽石斑,油封登場,厚皮膠質入口崩解,魚下不墊豆腐而是西芹。
#櫻花蝦XO醬炒蘭花蚌鮮帶子,裡面三種海鮮全是日芳珍饌的主力,認識日芳珍饌才知道蘭花蚌原來是北極貝的裙邊,形色似蘭花,所以命名蘭花蚌縱橫市場。
帶子是新鮮干貝,不為變大變Q而浸泡藥水,所以沒怪味也不會出水,至於櫻花蝦XO醬是錦上添花之舉,因為新鮮才能鮮上加鮮。
#佛跳牆是阿勇家的經典壓軸,
湯清味濃還微微黏唇,料多味美無一是多餘,材料新鮮才能成大集。
#綜合甜湯,是阿霞飯店的謝客傳統,紅湯圓,蜜紅豆,蜜芋頭,杏仁豆腐,愛玉等,這是唯一確定很甜,卻也甜得不單純,燒過的糖水尾韻不反酸,淡淡焦香引出層次,帶出陣陣的古早味。
雙廚不止一次聯手,交饗宴落幕了也有可能再來,辦桌菜千變萬化,豈能以甜或不甜來為台南或美味定義?
其實初識台南味,也受不了它的甜,春捲裡的花生粉根本就是糖粉,炒鱔魚勾的芡簡直是糖漿,
然而一次次探訪終於知道這是台南人深以為傲的美味平衡,雖然偶爾我也不以為然,也對吃糖就是驕傲感到莫名其妙,但不用再糾結其中。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fb
#youtube超級美食家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86tM21MPp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Y-Isdzya_G7gzGc6S0nu6U9SpEg)
軟殼蟹手捲 在 CZB硬頸釣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期介紹好物:
1.PROX ROUND AIR ROD CASE 83.5-148
2.顫SHIVER ROCK二代高CP值根魚LIGHT GAME竿 68/73
3.OKUMA STEELER 鋼人 四節旅行竿 頑/強
4.GOMEXUS 高CP值捲線器改裝握丸
➤加入頻道會員享有徽章和特殊貼圖符號以及非公開影片:https://reurl.cc/EKm6mv
➤還沒訂閱?趕快來訂閱我們:https://goo.gl/e1ZiUH
➤合作提案或邀約:czbfishing@gmail.com
更多CZB推薦影片看這邊↓
➤我是釣魚新手,該怎麼入門?
https://youtu.be/Md9hxdRuXx0 |只要2000元!小資路亞新手入門全攻略
https://youtu.be/y3-Ly2U3Yo8 |釣魚人必學『FG結』完整教學
https://youtu.be/UhhfEUqm5iU |捲線器上線教學 -新手必看!
https://youtu.be/lLUgpdIlV38 |釣魚綁鉤&綁餌的線結教學
https://youtu.be/SM3qaXPKqHs |軟蟲軟餌鉤法教學!路亞新人必學
https://youtu.be/O3EseVah5gU |軟蟲釣組綁製教學&水下畫面大解析!成為路亞高手必看~
https://youtu.be/Qzhx5dj1ge8 |鐵板鉤快速強力綁法教學
➤裝備買好了,該如何開始釣魚呢?
https://youtu.be/MpxX2Pp5k7c |路亞新手必學-捲仔釣法全攻略
https://youtu.be/DGZTbF5e29g |黑鱸管池釣法快速攻略
https://youtu.be/wvaP0XNHNBE |停車場就能釣魚!? 觀光釣點系列-陽光運河
https://youtu.be/Em9gbVBlZGQ |大湖公園~台北市最方便的釣點
➤釣魚以外的有趣的影片
https://youtu.be/0ke6Vc_Llcc |在台北市竟然釣到小龍蝦!! 連妹子釣螯蝦都爆桶!!!
https://youtu.be/q8tQ0rpgT4Y |宜蘭季節限定-教練的斑節蝦初體驗!
https://youtu.be/s5rXuaQ8arw |用路亞釣蝦?有搞頭嗎
https://youtu.be/3yDkCcNExmc |南投民宿抓溪蝦~竟然爆桶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LEp9AjtVxc/hqdefault.jpg)
軟殼蟹手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倩瑋
本書特色:
在南方的恆春半島,墾丁已經是一個發展與消費主義到了極致的旅遊景點,然而在它的四周、許多社區部落卻以生態旅遊走出著另一種絕妙風味,沒有移植、不是複製,接待你的每個人、每道菜、每項體驗都經過當地風土的醞釀。猶如陳達可以一把月琴唱遊無數,走過社頂、水蛙窟、大光、龍水、滿州、里德、港口、旭海、東源、高士和港仔十一個社區,你也能讀到唱不完的恆春調。
●聽礫石吟唱海之歌—旭海:來到最夯的阿塱壹古道,看海浪淘洗礫石稜角。在部落停留,當個一日漁夫學會阿美族式的漁法,離開海邊,往旭海草原居高遠眺,視野包攬四面山海。而玩累了最好的放鬆方式,是到旭海溫泉歇一歇腳。
●用美味文化傳承—東源:品嘗哭泣湖蛙鳴鳥叫伴隨著野薑花香,在柔軟的水上草原享受冰涼足部SPA;麻里巴廚房烹調山林野味,排灣手作美食讓人垂涎三尺
●高岡上的勇士部落—高士:來旅人學苑跟小朋友上課交換免費住宿,接著換上排灣禮服體驗揹婚禮,感受既單純又濃烈的喜慶氛圍。遠眺八瑤灣,放眼盡是部落獵場,高士的收獲和農作在一日的餐桌展現讓人驚喜的豐盛飽滿!
●舊日繁華今猶在—滿州:走訪有著貝殼砂鋪面和氣派迴廊的百年宅邸,還有嚼一輩子檳榔的黑牙美人,檳榔產業帶來的榮光在這裡保有一點餘溫。罕見的植群壓縮讓低海拔山區出現溫帶林生態,靜謐的南仁大山值得你走上一天。
●灰面鷲的秋祭典—里德:不用深入山區就到達沁涼宜人的欖仁溪,溯溪而走,勒沙竹手作的砲竹、海金沙葉做成的頭墊、山棕葉撿來作掃把…沿路童趣無窮!十月後這兒成為北方鷹鷲的驛站,在傍晚時分只見鷹海盤旋,倏忽以獨特的鷹柱飛落到山裡夜棲,是自然界最美的線條。
●國寶陸蟹港口茶—港口:港口溪陸蟹多樣性高居世界第二,農曆七月至中秋節前陸蟹媽媽往海岸奔走的生產之旅,是大自然最動人的篇章。帶有鹽味的海風終年吹拂的小部落,來到這裡喝杯港口茶,聽一曲人間國寶張日貴的滿州謠,就算嘗遍人生甘苦的況味了。
●迷宮森林野樂園—社頂:大尖山下蜿蜒山路的頂點,有著礁岩台地蘊藏的野生樂園,這小小一方森林裡,熱帶雨林、季風林、榕屬植物繁殖成富足的森林生態系,四季飛舞不斷的蝴蝶、躲在岩壁納涼的獼猴、大方隨意散步的爬蟲類…隱沒在山林間的龜仔角社守著這片山林,有說不完的故事…
●咆嘯山丘天人菊—水蛙窟:風吹砂公路下,有著隱藏版的壯觀沙壁;從貓鼻頭綿延到出風鼻的無垠草原,任你放縱乘風奔馳的想像。無人的曠野,在夜晚卻出奇的繁忙,悄聲而來,野地是梅花鹿的國度。
●半島最美的海域—大光:深入恆春半島海域最閃亮的珍珠,讓在地阿北阿姨帶你去看各種熱鬧繁生的潮間帶,潛入水面進行一場後壁湖漂浮旅程。向晚時分在大樹下聽陳達軼事,哼著一段思想起…
●湧泉種出稻米香—龍水:尋訪台灣最南方的有機稻作,漫步龍鑾潭,到田溝邊捲褲管撈蜆仔,在超涼爽的土角厝下,大口飽嚐著洋蔥、蘿蔔帶有泥土香氣的全食材料理。
作者簡介:
陳美惠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社區林業工作室主持人。近年來帶領學生團隊投入屏東社區部落,陪伴社區發展自然人文資源保育,培養生態旅遊專業人才,將保育與生計結合,具體實踐屬於台灣的社區林業。
李盈瑩
輔仁大學廣告傳播系畢業。曾任廣告設計、出版社旅遊記者。目前住在台北半山腰上,過著半農半寫作的簡單生活。創作以生活散文為主,作品有2008年《台北小旅行》、2009年《花蓮小旅行》、2013年《台灣小野放:出走不必遠行,在山.田.洋.森找自己》。
張倩瑋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新台灣新聞週刊財經生活組資深記者。
是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大學畢業進入雜誌社工作後,才開始出走台北,一人開著車上山下海,認識台灣。愛好自由,奉行「不自由毋寧死」之志。現為自由的文字工作者,依舊以「遊戲人間」的姿態看待人生。編有《城市夢想家》、《聽!校園裡的綠色樂章》、《剝復》、《單純就是美》。
張 筧
高雄人,現為自由撰稿人,曾任台灣時報、自立晚報記者。喜歡恆春半島,在冬日聽落山風拍打門窗,入夜後奔馳在人煙稀少曲折縣道,一點荒涼變讓他充滿感性。合著作品有2012年《暴雨後,看見彩虹虹》、2013年《高雄,慢‧慢遊》、2014年《我在阿塱壹,深呼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Dtx0tr_7-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