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喃喃•
《關於孩子的身體自主權》
#性侵防治系列
這篇不算是溫雅的文,而是一個很真實的口吻
想一想,有時候一篇文章寫的目的是什麼
譁眾取寵嗎?從眾性?
都不是,只想寫真實!
這就是育兒上的真真實實日常
(媽媽爸爸的育兒地雷 請勿踩)
身體是屬於自己的,每一個人都有權力與能力掌管自己的身體,即使只是幼兒,他們也是擁有這樣的身體自主權。
關於身體自主權,可以從平日細小的地方談起
例如:我們家的綁頭髮事件、穿什麼衣服
Pomi從以前就不是很喜歡頭上戴著髮飾或是綁任何髮型,是最近她才開始偶爾的會想要綁頭髮,而我與0先生很重視孩子身體自主權,所以讓孩子自己決定,我們不會有任何的說服
直到某一日,錯誤狀況出現,如下
其他人因為看見Pomi綁頭髮的樣子很好看,所以會用一些言語上的威脅或是利誘,說服孩子綁頭髮
:要綁頭髮,所以才漂亮啊
:要綁頭髮,這樣才有乖
:要穿這件,才漂亮
:要戴這個,才好看喔
#一個生命從來就不應該這樣被定義
要如何如何才會如何如何;
什麼是漂亮、什麼是乖
是符合大人心目中的那個孩子,
所以才是漂亮、才是乖?!
(或許因為如此,孩子的輕生事件、性侵案件才會陸續的發生)
性侵防治與身體自主權,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很大又很嚴肅的議題,但其實它就是存在孩子生活裡的小細節,從自主穿著打扮一直到身體隱私界線
孩子有權力與能力感受自己的身體,即使成人覺得沒有綁頭髮會影響到孩子,可是那也只是旁觀者感受,而不是孩子的
#引導孩子身體自主權的首要,先學習尊重孩子,孩子才能保護自己與尊重他人
🖍來看看這些名稱吧
✅ 身體的界線:指每個人能夠忍受別人碰觸的限度(例如有些人不喜歡他人觸碰頭 這樣就是他的身體界線)
✅ 身體自主權:是一個人對自己身心管理與主張的權利及能力(例如當他人詢問你是否可以借個電話,你能決定借或不借,這就是自主權)
💜留言處有之前性侵防治課程的重點可以參考
#性侵案件無所不在, #孩子身體自主權要及早
身體界線 定義 在 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應最近熱議的事件,
有些人問起到底身體哪裡能碰哪裡不能。
讓我想到自己小時候,
看有些朋友能很自在地和他人共喝一杯飲料,感覺很海派好相處,
但我是個領域性比較強的人,
希望再好的朋友,
也一人一支吸管分開喝或各自一杯飲料。
曾困惑這樣的自己,
是否就代表不夠隨和、不好相處?
但其實每個人能接受的「身體界線」不同,
這受到個性成長背景等等影響,
沒有統一的標準。
就像我們在醫療上,
就算私自覺得如何的治療方針對病人最好,
也要尊重病人本身基於價值觀或經歷,
接受或拒絕某些醫療的決定。
這是自主權。無論醫療或身體。
談到人與人間和諧相處的本質,
最起碼的要素是尊重。
借東西經過人家同意是尊重,
不要自以為熟人,
就自動拆別人的信、看別人日記是尊重,
不因看孩子可愛,
就亂摸抱捏是對孩子及父母的尊重
乃至於不要以為親暱好玩,
就碰觸他人隱私部位,也是基本的尊重。
也的確只要與性相關的言論或行為,
讓人覺得不舒服不自在被冒犯,
就符合性騷擾定義。
其實蠻多遭遇性騷擾甚至侵害的人,
在事情發生後大多的情緒是「不解」和「自我懷疑」,
懷疑自己是不是誤會別人了,或自己多想,
是否不要這麼「不好相處」,
甚至覺得自己有錯。
但噁心不舒服的感覺,
依舊是真實地久久纏身無法消散,
受到委屈,負面情緒還要自己消化?
難道就這麼「沒尊嚴」嗎?
之前在國小的性平教育,我們和孩子說
「每個人都是自己身體的小主人!沒有自己的同意,別人不能亂摸,再親再熟的人也一樣!」
同樣地,為人父母更擔心孩子受到了委屈不敢講,
教孩子要「正視」並「尊重相信」自己的感受。
前題是營造一個信任的環境。
(被騷擾的孩子多數的確不敢主動和父母說)
在面對兩性議題,
其實很害怕的是持續對立仇恨,
讓互相了解溝通更為困難,
或讓一些隱性弱勢的聲音更被埋藏。
我想這是大家都會擔憂,也不樂見的。
(題外話:
有人擔心是不是不小心揮到人家都會被說性騷擾。
撇除職業詐騙集團或仙人跳不說,
兩性間相處,
的確有時界線模糊到曖昧讓人受盡委屈。
好結果叫做浪漫,壞結果叫做騷擾,
當然也不乏有浪漫變騷擾的。
我想不管是基於「保護自己」或「免錢的最貴」
就像借錢或借東西,總是人家有正面回應,
或有一定默契比較不會出問題。
怕造成誤會就避個嫌。
一般來說,
行為是出於尊重、不小心、還是佔便宜,
應還是得以區分。)
身體界線 定義 在 指傳媒 Fingermedi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許藍方破解性愛迷思創下百萬點閱 專業觀點精闢分析衛教知識】
【特派記者李雅楹/專題報導】許藍方擁有護理學博士學歷,在網路上探討性愛議題的影片,由於「性」尺度不設限,深受廣大網友喜愛,甚至在YouTube創下百萬點閱!她坦言:「或許大家會覺得這是禁忌的話題,但性其實是很自然健康的事情。」。性是帶有愛意識的親密感,不是只有性行為而已,若以更健康的心態看待,每個人都有享受「性愛」的自由與權利。許藍方博士表示:「『古人說:食色,性也』,自古以來就已經說明了食慾與色慾就是人的天性;而食慾、色慾(性慾)與睡慾,本是人的三大原慾,只要其一無法獲得滿足,就會造成身體與心理失衡。投入媒體直播或製播影片,想藉由媒體的力量,讓大家能夠知道性與愛不可分離,而性也不單單只是生理上的問題這麼簡單。我的初衷就只是想宣導正確的健康知識(包含性知識),讓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獲得身心靈的快樂滿足,進而達到真正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事」。
破解護理專業的認知誤區
許藍方博士表示:「我本身是護理養成的背景,解剖生理學、藥理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營養學、心理學及各科護理都在學習範圍內,所以護理其實是多元又全面的專業,我個人也認為護理品質的好壞是關乎到病人的死亡率,這是很重要的醫療環節。大部分的人對護理的認知大概都在醫院裡,但對我來說護理是廣泛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透過同理心的相處更能理解別人的感受,這也是我希望能夠透過直播及影片宣導讓大家知道我所認知的護理。很遺憾的是,在相對保守的學術領域裡,我在任教時期,對性教育的推廣,希望正值青春期的學生們能夠懂得學會保護自己,以預防不必要的事情發生,這樣的舉動反而被認知為太過開放且教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是沒有必要的。經過一兩年的掙扎後,決定跳脫原本的工作領域,投入現在的媒體工作,以直播及製作影片的方式,宣導自己想要傳遞的知識與理念,期許自己能夠發揮更大影響力,因為只有先懂得知識,才有判斷的能力,也才有辦法預防人生中遺憾的發生。很感謝我在學習護理這一路上,遇到的每個老師都是我很好的榜樣,教會我嚴以律己、韜光養晦,打開心胸面對所有的處境。護理對我來說最能代表的就是同理心,教導學生即使很難視病猶親,至少該視病如友,只有同理心能讓你知道你該做的下一步是甚麼,而這樣的經歷加上現在的芳療情緒諮詢工作,讓我在回覆粉絲問題時,更能跳脫當下情緒以感受他們的心理狀態,以對方的立場與邏輯與其溝通。除了同理心,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真實紮只有面對自己與真實,才有變法獲得紮實的幸福與快樂。」,也因如此許藍方博士累積了百萬點閱,百萬點閱也讓她更有信心現在的工作:做自己、走自己堅持的路紮也許辛苦,但是是值得的。
愛自己!透過芳療撫慰心靈
許藍方博士表示:「投入媒體後,花了一段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在過去所待的學術領域中,自己的行為被認為過於前衛,但相對開放的媒體領域中,自己的表現卻被認為太過嚴肅以及不夠聳動且不具聲量,兩邊相互衝突的認知,讓自己一度不知所措,但是發現這樣的自己並不快樂,做的任何事都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所以後來決定大膽做自己,走自己的路,只有真正的自在才有辦法完全的展現自己。透過自己所學的芳療和情緒治療,調適這一段讓人掙扎的過程,透過不斷地與自己對話,加速獲得身心靈與生活上的平衡。我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接觸芳療,當初接觸的原因只是興趣喜歡,但在碩博班的求學階段中,為了使用芳療當作研究對象的介入措施,所以自己再進修,習得高階臨床芳療師的認證。」許藍方博士表示:「我的研究病理是男性尿失禁,而尿失禁大多會伴隨性功能障礙影響生活品質,在做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大部分的人認為的性功能障礙只在於器官的問題與功能,但在某一群男性中,你會發現他們並沒有真的器質性上的生理障礙,而是來自於心理及兩性關係問題的表現而已。期望能透過自己的護理專業搭配芳療及情緒管理,達到身心同步的改善,這是有別於刀藥侵入式治療的方式。」。許藍方博士很早就開啟斜槓模式,藉由芳香療法,療癒個案的混亂與不安,在精油的嗅聞之間,使心靈得到安定,情緒得到撫慰,許藍方博士談到護理不該只被視為工作,而是同時需要熱忱及同理心,才有辦法帶著良心服務大眾,她表示只要好好傾聽內在的聲音,從好好的「愛自己」開始,因為只有當自己快樂,周邊的人才會跟著感到快樂!
專業觀點精闢分析衛教知識
「愛自己」三個字看似簡單,卻是快樂重要泉源,這也是許多人一生中需要學習突破的課題。許藍方博士以多方涉獵和多方視角來解決身心健康問題,更覺得她解決的是粉絲生命的課題,所以獲得廣大粉絲的共鳴與迴響。訪談過程中,記者感受到許藍方博士遣詞用字相當精準,對於生命有所頓悟與參透,是被護理耽誤的文學家及哲學家,更用自己人生的轉折為粉絲答題。踏上兩性作家的這條路,起因是發現有許多女性,對於保健衛教的知識並不太正確,像是過度使用產品清潔私密處,反而造成感染與發炎,因此讓她有了那想正確宣導衛教知識的念頭。隨著社會觀念開放,資訊獲得更方便,許藍方博士提倡性教育觀點,應需更普及化,對她來說,性是很理所當然的事,如果性教育從小教起,讓青少年期自覺身體界線,懂拒絕就不會陷入疑惑,一旦感覺不舒服就會勇敢拒絕,不會自我懷疑或困惑,而這樣的能力須從小開始累積。讓青少年自覺身體界線就是「愛自己」的覺察。許藍方博士表示:「因家庭教育的關係,家裡不能看電視而養成閱讀的習慣,加上後來護理專業與研究的理性訓練,感性與理性在內心衝撞造成的矛盾,產生很大的能量,讓自己不得不正視自己的內心,進而透過自我對話對生命探索慢慢找回自己,每個人都想『做自己』,但是做自己的前提得要先找到自己,但這個自己不該是別人的眼光與社會的期待下的產物,更不是傳統框架束縛下的囚禁。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本我存在,當外界的框條與本我衝突時,就會產生不快樂的感覺。我自己就是在傳統的家庭與學校教育長大的小孩,在成長與求學過程中,漸漸發現自己的不快樂,透過自我對話找到生命價值與快樂,所以希望透過分享知識與自身經驗,讓更多人能從我的問答當中找到屬於自己生命中的答案。」。許藍方博士謙虛地表示:「『找自己』是我們一生的課題,我到現在也還在學習,從粉絲的反饋中也常有會有讓我有意想不到的觀點與體驗,所以我不覺得我是在『教導』誰,而是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與傳遞自己所學,直播與影片更是柔性地分享陪伴,讓我們彼此都能相互成長及精進。」
成功是蟄伏與挑戰自我的成果
許藍方博士原本因為電視台與老師相關節目,需找有老師身分的人,誤打誤撞進入媒體圈,在媒體界蟄伏三年,這三年內其實她與經紀人一直都很清楚他們的定位與方向及想要傳達的議題,但是因社會風氣與氛圍尚未形塑有利條件,所以一直無法執行,直到媒體高層與觀眾對於「性愛」議題接受度與關注度在近半年有所改變,所以才有機會在媒體呈現這個議題,媒體高層對於觀眾的反饋良好,又因為許藍方博士以個人特質及專業背景,以嚴肅正經的方式探討性愛,讓議題不落於情色而轉為支持,在長官的支持下有更多的資源製作影片,也因此受到廣大迴響。許藍方博士表示:「『性』這個東西本身就存在,不該存在的是我們給予性的錯誤定義與想法,隱晦或避談性的結果,反而讓『性』變得不健康或危險,我們都希望小孩不要成為受害者或加害者,但是我們的教育方式卻一直讓這樣的遺憾事情不斷發生。一路走來都希望能匡正錯誤觀念與想法,原本無法理解我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媽媽,因為朋友看了節目解決問題和她分享之後,媽媽也才慢慢的從反對到不阻止進而支持,很多人問我怎麼看待自己說性這件事,我總是回答『它就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只要我們看待它是正向的,我找不到不做這件事的理由』,所以也更確信自己的存在對社會的價值與使命。」。許藍方博士在新書的自序說:「我發現我挑戰的其實不是傳統,而是那個曾經被困在傳統框架中的自己。」許藍方博士堅持理念蟄伏,在不斷挑戰自己中獲得成功,這給現今年輕人很勵志的借鏡與鼓舞:成功是蟄伏與挑戰自我的成果。
身體界線 定義 在 身體界限是什麼? 的相關結果
它會因對象、時間、年齡、性別的不. 同而有所改變,但都由你自己決定。 身體自主權. 界線紅綠燈. 讓我們來定義自己的身體界線! ... <看更多>
身體界線 定義 在 聽!身體在說話 界線與性騷擾 - 元智大學 的相關結果
從前面的情境事件中可知,性騷擾. 或性侵害行為會以視線、語言攻擊、肢體碰觸等形式出現,Fitzgerald 對性騷擾的定義,. 依嚴重程度不同區分出性騷擾、性挑逗、性賄賂、性 ... ... <看更多>
身體界線 定義 在 做自己身體的主人,談身體界限| 方格子 的相關結果
身體界線 指的是每個人能夠忍受他人觸碰的限度,因對象、時間、年齡、性別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為自己訂定需要的身體界線,是身體自主權的表現。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