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型肥胖症】:肌少成疾 —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住在隔壁已邁入68歲的楊婆婆自從有糖尿病後,這 10 多年來,飲食都吃的很清淡,因為牙齒不好,所以肉都不太吃,四肢很瘦,走路蹣跚緩慢,年紀大了,也不敢到處跟家人朋友去旅遊,因為走一小段路,腳就會酸,更別說走有樓梯的步道了。
最近走路越來越緩慢,回診時聽醫師講解,才知道自己患了肌少症,因為肌肉量太少,才會導致走不動。為了不要跟楊婆婆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肌少症和學習如何預防吧!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機會需要舉超過兩公斤的重量,例如週末去菜市場買一週的菜並提回家,或是腳一拐卻能平衡回來沒有摔倒,這些都需要肌力。
肌力還能幫助你保持自主獨立,能夠上市場買菜,能到社區花園和老鄰居聊天,能抱起朝你衝來的孫子,這是每個人活到生命最終,都不想失去的生命品質。
相反地,萬一肌力退化,連上下樓梯、上廁所、穿衣等日常生活都變成考驗,活動能力退化造成生活處處不便,甚至危險,萬一跌倒,陷入失能臥床,需要花一筆錢找照護,從此人生變黑白。
更糟的是,許多人肌力愈來愈弱,並不是去運動強化肌力,而是逐漸減少活動或尋求省力的方式,例如二樓就不爬了,遠一點的地方也懶得去了,形成惡性循環[1]。
■肌少成疾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約每6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占15.5%)[2],也就是說,每六個老人就有一人有跌倒經驗,同一份調查中更顯示,在他們跌倒後,竟然有六成的老人不採取任何的措施來防止下一次的跌倒。
對於青年或是壯年人口來說,跌倒對於他們不會有太大的風險與傷害,重新站起來,拍一拍灰塵就能繼續往前走下去,就算發現身體有異狀,我們也能迅速發現並且迅速就醫。但是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嚴重跌到可能會造成老人長期臥床甚至死亡,或出現骨折、頭部受傷等情形,而且曾經跌倒的長者可能會因為害怕再度跌倒而更加依賴家人,家庭往往也會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與時間陪伴他們。
試想,如果這樣的情形不斷發生,在少子與高齡化趨勢難以逆轉的台灣,如何對抗衰老,讓家中的年長者遠離「失能」,是我們將會面臨的難關與挑戰。
■什麼是肌少症?與跌倒有何關聯?
肌少症是一種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增加,各項生理器官功能都會逐漸降低,而肌肉的質量更是如此,當肌肉量與其強度、功能都呈現衰退,就是所謂的「肌少症」。
如果你有以下的症狀,就必須多加注意,例如:相較於過去,走路時是否比較不穩,容易腿軟無力?從椅子上起身是否變得吃力,需要依靠手的幫助?無法一口氣走樓梯上樓?
醫師表示,老人家常常說跌到骨頭斷掉是因為骨質疏鬆,其實原因常常是肌肉不夠,他沒有辦法平衡自己。人之所以能活動,是依靠著肌肉、骨骼與關節,而肌肉是帶動關節及骨骼的關鍵,如果肌肉強健有力,便能走得穩,也能夠減少骨骼、關節的負擔。所以「肌少症」的確牽動著年長者是否會跌倒的主因之一。
老年人如果同時擁有肥胖以及肌肉量不足時,稱為「肌少型肥胖症」。對於年長者健康的影響,比單純肥胖症或是肌少症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症狀,接著可能會讓老年人的面臨失能的困境,死亡率也會上升[3]。
■肌少型肥胖
肥胖會影響健康已是社會大眾普遍知道的常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愈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甚至癌症等的機率也就愈高。
近年來,骨骼肌肉量對健康的影響逐漸意識抬頭。骨骼肌肉質與量的下降,若合併肌肉強度或功能的衰退則為肌少症(sarcopenia),會增加身體失能、罹病率與死亡率。
特別是在老人族群,自然老化過程身體組成會逐漸改變,肌肉質量減少伴隨脂肪組織增加。肌少症被認為是老年病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的表現,若同時併有肥胖則為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SO),對健康更是有加成負面的影響。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為近年重視及討論度高的議題。
同時符合肥胖及肌少症定義者,為肌少性肥胖患者。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共識,最常使用的標準為使用身體質量指數及身高或體重校正的四肢骨骼肌肉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body height squared in meters,
ASM/ht2 或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weight, ASM/wt) [4]。
■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型肥胖症,屬於老年症候群的一種,隨著人口老化,盛行率也逐漸提升,增加疾病與失能風險。
當肌少症 (sarcopenia) 與肥胖症(obesity)同時存在時,便稱為SO。目前尚無SO的統一診斷標準。
肥胖指的是身體脂肪過多,常用指標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腰圍、脂肪質量(fat mass)百分比。WHO將肥胖定義為BMI>30,老人因為身高減少,BMI會高估老人肥胖的情形,特別是≧85歲的女性。老人可能同時有體脂肪比例增加及肌肉減少,但BMI無變化的情形[5]。
■研究顯示,肌少症造成老人健康之影響可分為三方面:
(1)肌少症對功能障礙和身體失能的影響: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變差,因此較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
(2)因肌肉與身體的新陳代謝例如人體蛋白質的儲存、調整血糖的代謝等有關,故肌少症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有相關性。
(3)老年人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稱之為肌少型肥胖症,其對健康之不利影響比單一存在的肥胖症或肌少症更易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使老人的失能增加、死亡率上升[6]。
■肌少型肥胖四項自我檢測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院長荒井秀典在日本NHK健康頻道上提出若有以下徵兆,提高警覺:
•走路比別人慢
•曾經有過無法在交通號誌轉變前過馬路
•曾經無法打開寶特瓶
•無法單腳穿襪子[7]
■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
銀髮族罹患肌少症 (sarcopenia)者,外觀上體弱多病、步履蹣跚、齒危髮禿、行動遲緩、搖晃不穩等,這些外觀常被認為是年老後的必然後果,一般人認為年邁體衰只是想當然而的老年無奈,對於肌肉無力的抱怨,常常給予平淡的回應,令病患徒呼負負;近年來許多專家期望從多方面改善銀髮族的體適能和生理機能,以防治肌少症。
臨床上除檢測肌肉量及肌力、步行速度外,目前並無明確的生化檢查指標可供評估肌少症,肌肉量檢測可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生物電阻抗分析儀(bioele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肌力測定可採用手握力 (男性<26kg;女性<18kg),身體機能可評估行走速度(<0.8m/s)或起立速度,用以評量病患的肌少症程度;但各團隊定義肌少症程度的標準不同,且前述檢測項目未能完全反應出療效,因此治療難有共識,唯有及早預防保健,落實保健養生觀念,才是根本防治之道。
原則上防治須增加病患的活動量和改善營養,但應考量個別病患的最佳劑量需求;防治上需同時注意針對潛在病因和併發症的防治。最好諮詢相關醫事人員和營養師,共同從增加身體活動量、攝取適量蛋白質和營養著手。
可是高齡病患較難安全地完成足量運動,且其代謝和消化系統已較退化,平日食量較小,食慾減退,如果為了要提高肌肉量而要求他們去攝取大量蛋白質,是否會使老年人的腎臟超載,都是很大的挑戰。近年來雖然有些特殊營養品或藥物被開發出來,但在驗證療效的實證醫學得到證實之前,仍應先諮詢,才能安全[8]。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從走路痛到穿高跟鞋參加健美!76歲阿嬤4招打敗肌少症、練出好肌力」: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3168
[2]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五」功秘笈學起來 防跌大師就是你!: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41&pid=13090
[3] (小世界新聞)「肌少成疾 肌少症與重訓迷思」:https://bit.ly/3CCIzgG
[4]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第三十五卷 第九期)「肌少性肥胖診斷及治療建議」: 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viewDocument?documentId=324cce8c973e4834b8c519d52e769cd2
[5]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三十二卷第二期):https://bit.ly/37tDTeH
[6] (長庚醫訊-第四十二卷第八期 110年8月1日發刊)「肌少症」:
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1903012
[7] (天下雜誌)比肥胖還恐怖的「肌少型肥胖」:40歲後身體充滿霜降牛肉油花: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453
[8]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74778
➤➤照片
(台北榮民總醫院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高齡醫學中心)「失能及衰弱之預防」-黃安君醫師 An-chun Hwang M.D.:https://www.slideshare.net/tchang101/201708-0819-for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症 #失能 #老年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Gladys Fit Lif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只要他們生活活躍、有運動習慣,是可以訓練的。 如果他們的動作緩慢、沒有運動習慣、加上關節疼痛,就需要評估是否適合。雖然沒有跳躍動作,但為了安全起見,最好一開始有人陪伴,直到肌肉變強,就可以自己訓練。 你不會想要錯過【超強膝蓋】課程 - https://www.gladysfitlife.com/s...
身體活動 評估 在 林維萱 物理治療師 Tina Lin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的運動找對方向了嗎?瞭解訓練跟舒緩的不同】
王先生退休後,常出門旅遊。但有一個問題常常困擾他,也就是「足底筋膜炎」。王先生上網查找了許多適合足底筋膜炎患者適合的運動,但是市面上這麼多運動,如果時間不夠的話,該怎麼取捨呢?像神農嚐百草,通通試過一次嗎?
當然也是一個很好的做法,不過,我們也可以有另外一個思考方向。
👉我們已知的事實,是運動百百種,每種運動的效果都不同。
有些人想要增肌減脂,有些人想要提升心肺耐力,有些人以運動來當作社交活動,有些人喜歡競技,或是進一步成為職業級的運動員。
對於一般人,「運動」這兩個字代表的,就是從事起來會流汗的那種活動,不會流汗的話,好像就沒有「運動」到。而人只要活著就要動,勞動也是動,運動也是動。根據國健署的定義,在討論「運動」之前,我們可以來釐清以下名詞:
1. 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指任何透過身體骨骼肌肉消耗能量所產生的動作。也就是人類只要還活著,在任何狀態、任何情境下,都會從事的行為。就算是在睡眠中,只要有在呼吸,那也算是在「動」,呼吸也是一種身體的動作,最主要的一條跟呼吸相關的肌肉是橫隔膜,當橫隔膜收縮的時候,產生吸氣動作,而橫隔膜放鬆時,則是呼氣。題外話,通常我們對於能量消耗的評估,會以大卡(千卡)來計算。
2. 運動(exercise):是上述「身體活動」的一部分。兩者不同之處,是「運動」一詞,偏向有一定的架構的行為,例如是有計劃的、有目的的,而且通常有重複性。
👀我們可以說,運動是一個人以其自由意志,選擇,或決定要去做的行為。
👉因此,運動是一種為了達到目的而產生的手段。
😉根據每個人的目的不同、需求不同,就算是同一種運動,也會有不同的從事方式。
讓我們把主題重新聚焦回王先生,跟他的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是一種日積月累形成的毛病,足底筋膜是一種可以伸縮的組織,就像是黏在腳底的吊床。人類的足部由許多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骨頭組成,這些骨頭在人們走動過程中,每個瞬間其排列的方式會略有不同,有時較為鬆散,有時則較為堅固,這是為了因應人類步態的不同需求:當要推進時,骨頭的排列較為堅固,有利於乾淨利落的步伐推進,而骨頭的排列較為鬆散時,則有利去適應不同材質或坡度的地面。
我們的每一步,是交替在「腳著地、腳離地」的循環中,當腳著地的那些瞬間,身體的重量將足部的骨頭下壓,吊床(也就是足底筋膜)會略為延長,當腳離地時,足底筋膜會回彈,幫助我們更輕鬆省力的一直走下去。
這個省力的前提,是足部的骨頭排列,要吻合每一個步態瞬間的需求。如果在腳著地時,骨頭來不及排列成堅固的格式,那麼足底筋膜的受壓就會變多。一步兩步還好,但日積月累下來,足底筋膜就會因為過勞,產生小破壞,這些小破壞積沙成塔,久而久之就發炎了,也就是變成我們熟知的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通常不是突然發生的,因此從開始治療到康復,也會需要一定的時間。
當足底筋膜發炎了,人們就會遇到很多症狀,例如每走一步腳底都會痛、足底覺得僵硬、走路一拐一拐、沒辦法走太久...。這些症狀,如果要得到舒緩,伸展類的、自我按摩類的「運動」,都可以做。但是這些運動的效果,其實沒有辦法解決「足部骨頭排列即時吻合瞬間步態需求」的問題。因此,我們才會常常遇到,雖然花了很多時間做伸展、做自我按摩,或是其他很多屬於「紓緩症狀」的行為,但是卻避免不了足底筋膜炎在好了之後,又復發的這一個惱人的過程。
這不代表大家的運動做錯了,而是如果我們做運動的目的,在於「治療」的話,其實光做舒緩運動是不夠的。
👉如果運動的目的是治療,那麼選擇的運動項目,就要包含那些可以矯正引發足底筋膜炎的原因的運動。
👉簡而言之,這時候的「運動」,不需要流汗、不需要做到肌肉很痠,因為這時候我們運動的目的,是要讓大腦有機會重新學習怎麼使用肢體,白話來講就是不再用原本的方式走路。
如果人可以投胎再生一次,當然這個目的不用花什麼心力就可以達到...不過在還有大好人生的狀態下這個方式我們不考慮。那麼要怎麼讓積習難改的大腦,去選擇用一種對自己身體比較善良、不那麼容易累積傷害的方式走路呢?
打個比方,如果要學英文,希望將英文講得順溜溜,我想大家都同意,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強迫自己多講英文,養成使用英文的習慣,練得越多、越有決心要改變,那達成目的的可能性當然就越高。
😏養成一個新的動作習慣,也是同樣的概念。
舒緩運動無法矯正大腦。我們要練習的,是一套特別設計過的動作,這些動作不是日常生活中一般人會接觸到的,對大腦來說,就像是動作類的「英文」。需要強迫自己重複練習、用心修正,並且累積一段時間,最後才會變成一個新的習慣,人體才有機會選擇用跟原本不一樣的、相對比較健康的方式走路。這種治療方式,目的是「養成大腦的新習慣」,只是我們用的手段,剛剛好是運動罷了。
其實不只是足底筋膜炎,人體很多肌肉骨骼類的傷病,都可以依此類推。
👍 跟形成症狀的原因直球對決,而不是只有去舒緩它。
我想這應該可以解決大部分人的疑問:為什麼我上網找了很多「適合XXX病症的運動」,然後也花時間成本下去,認真的做了,但症狀好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
因為這跟你的身體強不強壯、敏不敏捷、肌肉有沒有力...都不是直接相關,頂多間接相關。假使我們的大腦還是一直用老方法去控制身體,那問題還是會復發。
對研究動作分析、動作控制的物理治療師來說,我們擅長處理的,就是這些因為日積月累的動作引發的肌肉骨骼問題。建議大家,如果你,或週遭的親友,有遇過類似的問題,先不要因為花了很多時間但看不到成效而沮喪,可以自我檢視一下,你的運動有沒有針對你的「動作控制」問題而設計,去跟形成症狀的原因直球對決,假以時日,才有機會真正好起來。
原文連結:https://itinalin.com/?p=1499
圖片出處:Photo by Tyler Nix on Unsplash
身體活動 評估 在 市議員李順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7/26 ~ 07/27] 高雄市政府 及 衛生福利部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7/27] 高雄市政府 警戒降二級,防疫仍積極,謝謝沒有被看見的您【 #防疫英雄篇】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353303811397882
●為國爭光,是英雄;做好防疫,也是英雄!我們能安心迎接防疫新生活,是因為疫情爆發後的日子,有許多人為抗疫無私付出,默默堅守崗位、守護家園。
●包括醫護、警消、疫調、民政、清消人員、防疫旅館、防疫計程車隊等等......
●其中,宅在家裡訂 #高雄好家載的您、幫忙親朋好友登記疫苗的您、配合遠距及分流辦公的您、居家隔離檢疫的您,每一位認真遵守防疫措施的您,都值得獲頒防疫英雄金牌!每一位認真遵守防疫措施的您,我們都想大聲的說聲「 #謝謝」!
●這個最重要的位置,留給所有默默付出的防疫英雄,留給沒有被看見的您。
●有您的努力,我們才能安心迎接防疫新生活
●謝謝您們 #謝謝沒有被看見的您
●讓我們一起感謝 #堅守崗位的防疫英雄們
●更多英雄榜在這邊:
【警察篇】https://bit.ly/3pUjpE1
【環保局清潔隊篇】https://bit.ly/2SryH7f
【消防人員篇】https://bit.ly/3wszl31
【教師篇】https://bit.ly/35kEdem
【警察篇2】https://bit.ly/3xAh4B4
【防疫旅宿篇】https://bit.ly/3xz3YnC
【計程車篇】https://tinyurl.com/yjohtjjt
【客家鄉親篇】https://bit.ly/3x13oz9
【文化藝術篇】https://bit.ly/2UF4vGd
【原鄉篇】https://bit.ly/3e5mBZ5
【交通運輸篇】https://bit.ly/35Eyxw3
【民政團隊篇】https://bit.ly/36ZXjaH
~~~~~~~~~~~~~~~~~~
[110/07/27] 高雄市政府 各位朋友,今(27)日記得攜帶雨具出門喔!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355210841207179
●受西南風影響,高雄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機率。
●氣象局定量降雨預報,今(27)日白天至傍晚,高雄地區為局部降雨情況,明顯降雨情形發生在山區,累積降雨少於80mm。
●傍晚入夜後,除零星降雨外,高雄市大部分地區雨停,至明(28)日凌晨才有大範圍降雨情形,累積雨量少於40mm。
https://bit.ly/3iqEq65
●提醒事項
○天雨路滑,留意自身安全。
○下雨天能見度低,駕駛朋友請減速慢行,注意行人。
○檢查居家陽台排(落)水孔是否暢通
○雨後請清除病媒蚊孳生源,加強巡、倒、清、刷,預防登革熱!
○本週五前,天氣也都不穩定,也請隨時留意天氣預報。
○https://www.cwb.gov.tw/V8/C/
~~~~~~~~~~~~~~~~~~
[110/07/26] 高雄市政府 恢復經濟及生活步調,持續落實防疫措施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353694711358792
●防疫新生活紓困減負擔
○高雄零售、批發市場,紓困措施再延長至2021/12/31
○減收市有地租金、延長繳款期限;部分地方稅減(免)
○觀光局委外經營場域,下半年度固定權利金、租金全免
○客委會所轄場館租金減免50%至今年12月
○https://bit.ly/2TA0enk
【6大類從業人員】可居家快篩、自費篩檢、市府也提供免費COVID-19快篩
●免費篩檢2種方式
○教育及社政類機構等單位人員,由主管機關造冊,統一安排並通知採檢
○或攜帶申請表和相關工作證明,自行向33處社區快篩站預約,並依服務時段前往快篩
●33處社區快篩站 https://reurl.cc/og6Gyl
●詳細從業人員項目、申請表下載 https://reurl.cc/Gmv043
●新一波預約接種即將通知,收到簡訊後可上網或帶健保卡到超商等加速預約
○預約接種時間 7/2710:00-7/2912:00
○疫苗施打時間 7/30-8/6
○簡訊發送對象 1983年12月31日(含)前出生者
○https://bit.ly/2UPcEZ9
●新聞稿【高雄市相關紓困方案延長至今年底陳其邁:感謝業者齊心抗疫】
○https://bit.ly/2UPcEZ9
~~~~~~~~~~~~~~~~~~
[110/07/26] 高雄市政府 百貨美食街作好防疫措施始得開放內用 休閒場所部份有條件復業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2E8BFC3183F1C54A
因應27日起全台降二級, 高雄市政府 經濟發展局今(26)發布新聞指出,將開放百貨賣場美食街內用,並放漫畫店、租書店、戶外釣魚/蝦場、娃娃機等部分休閒場所有條件復業,但須符合 高雄市政府 公告指引,符合防疫措施始得營業。
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說明,餐飲開放內用為通則規定,包含設置ㄇ字型或三面隔板、桌距間隔1.5公尺,且限以個人套餐供應、不得共食,離開座位就要戴好口罩,超商附設內用座位區者一律比照,請業者及消費者務必配合。
廖泰翔補充,為兼顧店家生計及防疫,與專家討論後首波放寬戶外釣魚/蝦場、娃娃機、漫畫店、美容美體等部分休閒行業,但仍需落實防疫措施在有條件下開放。至於舞廳、舞場、酒家、酒吧等有陪侍服務之行業,以及視廳歌唱業、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桌遊及百貨賣場附設兒童遊戲區,因難以落實防疫仍屬停業範圍。
經發局強調,相關規定包含漫畫店限外借不得內閱,戶外釣魚/蝦場需保持1.5公尺社交距離及戴口罩,美容美體業亦仍需全程戴口罩,嚴禁作臉等需脫口罩之行為。至於娃娃機業則要有專人管理、實聯制以及使用後清消才可復業。市府將依不定期派員訪視稽查,如有違反防疫規定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處3,000到15,000元罰鍰。
~~~~~~~~~~~~~~~~~~
[110/07/26] 高雄市政府 高雄傳統市場27日起採人流總量管制、有條件開放內用 嚴禁試吃、邊走邊吃
https://www.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F29A02A9D36C47F0&sms=19902EF36D6B551D&s=55839B4581F83482
因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7月27日至8月9日全國調降為二級警戒, 高雄市政府 經濟發展局今(25)亦宣布自27日起採人流總量管制,並「有條件」開放飲食區定點內用,鼓勵民眾自主分流。經發局指出,高雄傳統市場人流管制將以管制容留人數為核心,當該場域場內人數達容留人數上限或場內消費者無法維持社交距離,即應啟動人流管制措施,限制進出入口。
「市場防疫絕不鬆懈。」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近期國內疫情趨穩定,宣布自27日起採人流總量管制,鼓勵民眾自主分流,並且「附條件」開放內用,包含同桌者採ㄇ字型隔板、不同桌保持1.5公尺距離,並限供個人套餐、盒餐、小火鍋等禁止共食,顧客定點用餐完畢後即需復戴口罩,嚴禁試吃、邊走邊吃行為,將要求市場自治會或管委會提送防疫計畫書,經審核通過後方可開放內用。
廖泰翔指出,目前國內仍處「降級不解封」觀察期,呼籲民眾仍應自主分流,並牢記「少多快」口訣,一次買足一週份量、買完快速離開,降低群聚感染風險。他強調,高雄傳統市場仍將實施人流管制,並以容留人數作為核心,若場內人數接近上限,即啟動出入口管制限制顧客進入,以便場內民眾維持社交距離。
經發局表示,已將相關指引通知各市場配合執行,並將持續派員稽查相關防疫措施是否落實執行,違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3,000到15,000元,屢勸不聽者則直接勒令停業改善,盼市場自治會、管委會、攤商與民眾配合團結防疫,加速邁向解封。
~˙~˙~˙~˙~˙~˙~˙~˙~˙
[110/07/27] 衛生福利部 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自今日14時起重新開放意願登記,並新增選擇接種高端疫苗選項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42388629260879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1.7.27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7AtrgDni3v0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baeL304o-tQ
●記者會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RNHn6NKGDKg
(週一至週五直播將於14:40進入重點整理,不會全程直播記者會)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表示,「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將自今(27)日14時起重新開放意願登記,請18歲(含)以上尚未意願登記民眾把握機會,儘速完成登記,保障自身權益;另此次開放,將新增接種高端疫苗選項,供20歲以上民眾選擇。
●指揮中心說明,此次重新開放意願登記,除新增高端疫苗供20歲以上民眾選擇外,另也可讓民眾再調整有意願接種的疫苗,惟優先處理於7月19日12時前已意願登記者,再接續處理。
●指揮中心再次提醒,請民眾於「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完成意願登記,後續才會收到預約簡訊通知。系統平台會按疫苗分配情形、參照民眾登記之意願,通知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收到簡訊通知者才可進行下一步預約接種。尚未收到簡訊的民眾,會於後續符合預約資格後,收到簡訊通知,所有資料皆會完整保存,請民眾放心。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_Taiwan
~~~~~~~~~~~~~~~~~~
[110/07/26] 衛生福利部 【認識腸病毒-好康抽一波】
https://www.facebook.com/TWCDC/posts/10159238661543407
●小律生病了!!媽媽發現這些症狀~請大家幫媽媽看一下有哪是感染腸病毒的前兆吧!
Ps.不知道答案的可以偷偷去看上星期的貼文喔!
●上星期貼文傳送門:https://reurl.cc/5rQQD6
○歡迎大家邀請朋友一起來解答!全民救小律
●參加活動辦法:
○8/2(一)23:59前於本貼文留下您的答案或上傳圖片(勾出圖中正確的腸病毒染病前兆)
○小編會從完成以上步驟並回答正確的粉絲裡抽出:
○HomePodmini(共2名)
○1,000元7-11禮券(共1名)
#腸病毒
~~~~~~~~~~~~~~~~~~
[110/07/27] 衛生福利部 降級不降警:戶外運動戴口罩的5大重點
https://www.mohw.gov.tw/cp-5018-62411-1.html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民眾的身體活動量逐漸降低。為減少與他人的接觸,許多人改變習慣由戶外運動轉而居家運動,然而這些居家運動,對於喜歡戶外的民眾常會覺得意猶未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自7月27日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雖然仍續維持社交安全距離,但民眾仍可在適當防護下到戶外活動筋骨。
由於COVID-19屬於可經由人與人接觸、飛沬、環境等媒介傳播的疾病,配戴口罩可以減少運動中COVID-19病毒的飛沫與可能的氣溶膠傳播風險,但戴口罩運動實在不舒服。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民眾若要到戶外運動,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已成為保護自己和他人避免感染COVID-19的必要條件。為了兼顧防疫與運動安全,提供在戶外配戴口罩運動的5個重點:
1.選擇透氣口罩:夏天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運動,臉部水蒸氣與汗水會使口罩防護的時間縮短、口罩與臉部密合度變差。建議選擇透氣材料製成的口罩,出門前多帶一個口罩備用,若口罩濕掉需要適時的更換。
2.調整運動強度:以低強度活動開始,或比平常更低的強度進行運動,再視個人體能狀況逐漸增加活動的類型、強度及次數,避免超出個人的負荷。
3.注意個人症狀:若出現暈眩、頭暈和呼吸急促症狀,建議應停止運動。若症狀持續未消失,應休息並取下口罩。
4.評估身體狀況:若有肺部相關疾病,應事先諮詢專業醫師的運動建議。
5.避免熱傷害:選擇透氣排汗衣物並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間太陽直曬時間,每小時補充2至4杯水(1杯240c.c.)。
國民健康署呼籲,從事各項運動或身體活動時必須符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社交距離指引:在非特定人場所,室外的社交距離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因此建議,在國內疫情警戒降級時,國人應在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的原則下,依疫情指揮中心規範適時配戴口罩從事運動健身,以達到運動促進健康之目標。
~~~~~~~~~~~~~~~~~~
[110/07/27] 衛生福利部 食藥署啟動「110年水產加工食品工廠稽查專案」
https://www.mohw.gov.tw/cp-5018-62407-1.html
水產品係國人飲食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為保障國人飲食衛生安全,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日將啟動「110年水產加工食品工廠稽查專案」,由衛生機關針對水產加工食品工廠進行稽查及抽驗。本次專案稽查重點包含食品業者登錄、原料來源及使用之合法性、產品標示、強制檢驗、食品安全監測計畫、食品追溯追蹤系統、食品業者應保存來源文件、倉儲及廢棄物管理、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HACCP)等項目,並抽驗水產加工食品相關原料及成品。
食品業者應落實產品製程、廠區環境及個人衛生等項目之自主管理,並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相關規定,倘查有不符合規定,所轄衛生局將依法處辦,呼籲業者勿以身試法。
守護飲食用藥安全引領科技全新紀元創造安心消費環境
消費者保護專線:1919(全國食安專線)、02-27878200網址:http://www.fda.gov.tw
~~~~~~~~~~~~~~~~~~
[110/07/27] 衛生福利部 卡專屬卡號,手機輕鬆查
https://www.mohw.gov.tw/cp-5018-62403-1.html
COVID-19公費疫苗意願登記及預約接種是時下最切身的話題,健保署表示當民眾利用手機進行預約時,除了身分證字號外,尚需「健保卡卡號」。健保卡卡號在健保卡正面左下角的12位數字,是健保卡製作的序號,每一張健保卡都有專屬的號碼。卡號除了從外觀上可察看外,只要本人或家人健保卡有綁定在個人手機上,就可以手機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利用「健保櫃檯」中「健保卡狀況及領卡紀錄」功能,立即查看本人或家人的「健保卡卡號」,隨時隨地可查詢,便利又安全!
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林純美組長表示,目前紓困補助及疫苗預約皆須配合使用健保卡卡號來驗證,健保卡卡號幾乎是身分證字號之外的第二驗證碼。提醒民眾對於健保卡應如同身分證妥善的保管,避免磨損及折毀而需重新換發健保卡,耗費時間及金錢成本。如果民眾申請換補發健保卡,在新卡製作完成約一個小時之後,即可使用新卡號進行COVID-19公費疫苗的登記及預約。
民眾可參考所附圖示步驟查詢健保卡卡號,「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尚有多項便民服務,歡迎利用。相關作業如有不清楚或有疑問,可撥打健保署諮詢專線︰0800-030-598,手機請改撥02-4128-678洽詢。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1305836093204806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post/1305836093204806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高雄市政府 #衛生福利部 #公告
身體活動 評估 在 Gladys Fit Lif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只要他們生活活躍、有運動習慣,是可以訓練的。
如果他們的動作緩慢、沒有運動習慣、加上關節疼痛,就需要評估是否適合。雖然沒有跳躍動作,但為了安全起見,最好一開始有人陪伴,直到肌肉變強,就可以自己訓練。
你不會想要錯過【超強膝蓋】課程 - https://www.gladysfitlife.com/strongerknees
加入6個月付費會籍的線上直播訓練FB VIP群組 👉 http://www.gladysfitlife.com/joincommunity
下載免費的【7天提升身體活動度及伸展】https://gladysfitlife.ck.page/f6c437367a
// Let's CONNECT!
追蹤IG:@glad.lim https://urlgeni.us/instagram/aGln
訂閱YouTube:https://urlgeni.us/youtube/channel/dOOW
抖音Tiktok: https://vt.tiktok.com/ZSJSsDrDB/
我的網站 https://www.gladysfitlife.com/
#shorts #mobility #quadstretch
身體活動 評估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redit: 感謝 Katrinauntie 提供繁體中文字幕!
當講到長者運動處方時,離不開三個字:功能性 Functionality。不同於一般醫院常用的 ADL 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s),功能性檢查評估的項目,很多時候是針對生活相關的身體活動,簡化後進行量化測試,有較為精確數值,能客觀統一評估個人能力
今次《與區議員居家運動系列》的嘉賓 東區樂翠區議員 曾健成 (阿牛) ,正巧是一位年逾六十的長者,其選區構成亦係以老人較多
一同介紹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 採用的 「30秒椅子坐站評估 30-Second Chair Stand Test」,就是再也適合不過了。
這是一個既安全簡單,亦稍具遊戲性質的測試,適用於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 方法係準備一穩固的椅子,邀請長者坐於椅上,雙手交叉於胸前,僅使用雙腳站起,計時三十秒鐘,紀錄總共站起來的次數
儘管安全,我們仍建議有他人輔佐陪伴,一來可防止意外,二來可協助紀錄次數,三來可確保動作執行正確,四來可增加互動,鼓勵受測者
測試應用於生活的場面極廣,包括任何從坐到站起來的日常情況 (椅子、馬桶、床邊等)。目的係量度下肢肌耐力,同時評估跌倒風險
舉例以 60-64 歲長者而言,平均水準係十四次,如次數小於 8 次則歸類為有初略危險
當然,不是每位長者都能像片中 阿牛議員 一樣老當益壯,不需使用扶手就能站起的。 受測者依靠扶手才能站起的次數,雖然不能計分,但亦可以用於評估長者復康及下肢肌肉訓練的效果,係一個兼具日常用途、容易執行、安全低風險的功能性檢查項目。
參考資料:
https://www.cdc.gov/steadi/pdf/STEADI-Assessment-30Sec-508.pdf
身體活動 評估 在 醫適能 蔡奇儒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運動、健身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不過最近卻變成了一場惡夢。目前這個事件已受到許多機關與各地方民意代表關注,我並非當事人因此其他細節我也就不方便談太多。
我想探討的是,對於一般運動與健身愛好者、教練、體適能產業經營者的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淪落成為下一次的受害者?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你們的想法。
#輕適能 #健身產業觀察 #醫適能 #蔡奇儒
-
近期 MedEx 醫適能 |特殊族群專業訓練 課程資訊:
1. 國際四大體適能證照6小時總覽課程
時間:6/13(日) 9:30-16:30
▋本課程以美國運動委員會國際認證私人教練證照 (ACE-CPT) 為課程學習的主架構,輔以結合美國運動醫學院 (NASM) 、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 (NSCA) 重要知識觀念授課
▋本課程目標在於讓參加學員、欲轉職為教練之運動愛好者能獲得不只是知識上的學習,更對於四大證照有清楚的分析,對未來方向將有更清晰的了解
▋授課講師蔡奇儒老師具有實際取得四大機構相關證照之專業背景及相關經驗,並獲邀成為美國肌力體能協會 (NSCA) 最新運動科學證照 (CPSS) 之共同翻譯作者;同時身為醫適能創辦人。醫適能 (MedEx) 目前為多間診所、醫療院所、企業之合作機構,致力於協助運動愛好者與教練們媒合相關工作機會
▋報名網址(早鳥5/20前或額滿截止)
https://forms.gle/yMAXojHTdZ72dCcf6
2. 懷孕及產後訓練專家(PPES) (ACE 1.2學分)
▋為什麼這堂PPES課程很重要?
女性懷孕期間的運動與產後運動是未來趨勢,運動對於身體健康帶來的益處是眾所皆知,但是如何安全有效的運動變成下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研發這門課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帶你從科學實證的角度,更認識懷孕及產後訓練。包含認識孕期運動注意事項、運動禁忌、產後腹直肌分離、骨盆底肌訓練等重要議題。
▋時間:6/5-6/6 (六日) 9:30-16:30
▋報名網址:https://bit.ly/30DxZUH
3.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 (SPES) (ACE 1.2學分)
▋為什麼這堂SPES課程很重要?
特殊族群是未來健身體適能與醫療領域的共同趨勢。
「特殊族群」指的是「非一般健康族群」之總稱。最常見的是身體罹患各種不同常見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癌症、骨質疏鬆等。了解如何帶領特殊族群訓練安全、有效的運動,是本堂研習課程研發的目的。
因此,不論是作為一般大眾、一般運動愛好者作為自我保健的知識準備,也同樣很適合運動教練、團課老師共同參考學習。
▋課程時間:5/8-5/9 (六日) 9:30-16:30
▋報名網址:https://bit.ly/30DxZUH
---
■ Facebook 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chiru/
■ 訂閱電子報:分享參加研習課程資訊筆記、心得、經驗分享
http://bit.ly/2nKb4H8
■ Instagram帳號
https://instagram.com/chiru.tsai
■ MedEx Circle國內最專業的臉書體適能知識討論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edexcircle/
■ 一鍵點擊加入我的LINE,接受最新資訊
https://line.me/R/ti/p/%40qbq0699u
■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培訓機構,查看最新研習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asia/
#醫適能活動預告:
當全世界都開始重視 #運動對於癌症病患的重要性時,成為Cancer Exercise Training Institute (CETI)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家」就是您不可錯過的國際研習課程。
去年11月已經成功在台北舉辦的首發研習課程 (活動集錦 連結: http://bit.ly/2MWiEIn ),今年2020的5月,我們再次幸運邀請到擁有超過20年癌症體適能訓練經驗的 CETI 創辦人 Andrea Leonard 將在 #台北、 #台中、#台南,親自來台授課二日專業研習課程,同時課程將有專業翻譯及專業講師擔任課程輔助教學,請大家把握難得的機會!
【師資陣容】
本課程將全程由 CETI 創辦人Andrea授課並輔有課程翻譯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復健科主治醫師 王思恒醫師) 與專業講師 (醫適能創辦人 前美國官方ACE國際講師 蔡奇儒) 協助課程進行。
【報名辦法】
因為名額非常有限,請有興趣與意願參加者,請立刻私訊臉書粉絲專頁:CETI Taiwan 網址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CETITaiwan/
【國際研習時間表】
➤台北假日 2020年5月30-31日
➤台南平日 2020年5月25-26日
➤台中假日 2020年5月23-24日
【課程內容】
➤ 瞭解癌症成因及定義;免疫系統的作用;瞭解癌症類型,了解最常應用於15種癌症以及兒童癌症的步驟,不同外科手術 (包括乳房重建) 將如何影響身體活動機能
➤ 瞭解乳房重建包括植入/擴張器/TRAM/LAT/GAP/TUG/DIEP皮瓣重建手術;手術如何影響肌肉平衡與活動範圍。課程將會導入基礎矯正性運動觀點
➤ 學習識別和預防淋巴水腫,以及淋巴水腫患者的運動指引建議;瞭解癌症患者所經歷的神經系統併發症;各種癌症治療及其急性和慢性副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適當的運動來減低或預防副作用影響
➤ 瞭解並學習分析如何協助癌症患者創建個別化訓練計劃,改善肌肉失衡;瞭解運動將如何幫助降低癌症機會、減少治療副作用;癌症治療相關疲勞的成因、管理方法;瞭解癌症治療與肥胖、酒精之風險
➤ 學習如何與專業醫療專業人員合作,並建立癌症運動專家的個人形象
➤ 案例探討研究:學員將討論不同的案例研究,其中包括各種類型的癌症和治療方法; 評估淋巴水腫風險,姿勢偏差,活動限制等;學習如何處理緊急程序,病歷和瞭解身體檢查結果,並為每個案例研究制定全面性的矯正運動訓練方案
【適合參加對象】
課程從基礎開始,輔有線上進階課程資源,因此非常適合一般的運動私人教練想幫助癌症患者,亦適合希望透過運動改善癌症患者身體健康的一般大眾,不需過度擔心銜接或專業背景不足。
此二日專業研習亦適合教練、專業醫療從業人員(醫師、藥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串連醫療端與運動體適能端的缺口。
【第一波超級早鳥優惠|有名額限制】
為維護授課品質,課程名額有限,第一波早鳥超級優惠只至2/29截止(具人數限制),團報再另享優惠,請大家把握,額滿即立刻關閉報名表單。
【附註】
此課程提供國際權威體適能機構 ACE/AFAA/NASM/NFPT/Yoga Alliance 等持續教育學分(CEUs)
了解更多
■ 一鍵點擊加入我的LINE,接受最新資訊
https://line.me/R/ti/p/%40qbq0699u
■ 醫適能蔡奇儒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chiru/
■ 醫適能 特殊族群訓練培訓機構,查看最新研習課程
https://www.facebook.com/medexasia/
■ 訂閱電子報:分享我參加的研習課程資訊筆記、心得、經驗分享
http://bit.ly/2nKb4H8
■ 追蹤我的IG,看看短篇好吸收的IG知識:
https://instagram.com/chiru.tsai
■ 加入臉書交流討論社群,一起交流一起變強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edexcircle/
■ 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影片
http://bit.ly/2mY3YyI
【醫適能 近期研習課程】
■ 2019.11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台北,已額滿/結束)
■ 2019.12 懷孕及產後體適能專業培訓(台中,已額滿/結束)
■ 2020.02 高齡銀髮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台北,已額滿/結束)
■ 2020.05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業培訓(北、中、南,開放報名)
■ 2020 懷孕及產後體適能專業培訓(台北,尚未開放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