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回台灣,是我真的不敢回台灣
今天台灣疫情的新聞
1名「本土感染」案例的女學生
因為曾經在國外確診,曾經打過疫苗,又過去兩天的足跡範圍較廣
新聞下面一堆留言都是把她當作「從國外帶病毒回來」「入境普篩無效」之類的
更有甚者把她當作因為打過疫苗就有恃無恐到處散布病毒
寧可相信她身上帶著的是一個潛伏期超過1個月的病毒
而完全忽略的這是一個本土案例
意思是,有一個本土的傳染源把病毒傳給她
這才是最重要且需要釐清的問題好嗎
今天的這個案例又透露出不少台灣的防疫問題
第一,沒有人是那麼無聊會主動去被感染
任何一個確診者都是所謂的受害者,是被上一個帶原者傳病毒給她的受害者
可是這一年多來的防疫記者會的報告方式,以及所謂對於接觸者或足跡匡列的做法
都只是在讓民眾把這些確診者當作一個發洩口
確診者身上的病毒不會自己冒出來啊,一定是有人傳給他的啊
這個上一位感染者如果沒有被發現
那在這個已經名列確診的確診者A被確診之前,可能早就傳給更多的人了
扣掉潛伏期,真正該公布是在更早之前的足跡才對
因為這其中可能有一個把病毒傳給確診者A的X
但是現在不管中央或地方公布的都是確診A者從採檢到報告出爐這段時間的足跡
當然,如果你跟他足跡重疊,確實有可能被確診者A傳染
但是X同樣具有傳染力,一樣會傳染給別人
而且可能早就有其他的BCDE早就被傳染了而還沒被政府確診而已
但是從過去的「超前佈署」到現在滾動式修正
作法依舊是如此
或許實際上政府確實有做到往前去推足跡跟接觸的人來找出感染源X
但是新聞給出的資訊就是只能讓大家去確認有沒有跟A接觸過
覺得沒有跟A接觸過就是安全了
卻沒辦法讓人注意自己是不是可能接觸過X的人
第二,對疫苗的效果認知不足
因為疫苗長期短缺,能打到疫苗只有少數人
很多人覺得反正也還輪不到自己,所以寧可不想去了解
疫苗從來都不是讓你不會被感染,而是讓你更快的痊癒
疫苗是增加體內的抗體,讓病毒進入身體以後能夠更快的被消滅
但是病毒進入身體,引發身體的免疫反應,這就叫「被感染」了
被感染就有機會散播病毒
尤其打過疫苗後因為減少重症的機率
減輕後的症狀反而更容易讓人忽略自己是帶原者
這些都是應該要讓人們知道的常識
可是現在所有有關疫苗的消息,都只有什麼副作用啊,效果有幾%啊,什麼時候可以打到疫苗啊之類的
打疫苗被塑造成少數有錢有權勢的人的特權
造成一些人打了疫苗以後仍然被感染確診
就開始有人酸什麼疫苗無效啊
甚至把確診者黑成因為打了疫苗就認為自己有免死金牌故意散布病毒
政府的作法同樣都是確診就匡列
打過疫苗的人也不會因為打過疫苗就刻意去舔有病毒的口水吧
怎麼會因為有打過疫苗就變成故意在散佈病毒呢
這種刻意區分種類造成族群撕裂的手段,怎麼有點即視感
第三
這次的這個本土案例的學生
照新聞的說法,9/9自行採檢就已經確定是陽性了
怎麼到今天才確診?
跟之前那個拿陽性檢驗報告搭飛機飛廈門的一樣
之前就已經發生過這樣的事了
怎麼超前佈署到了九月了還是發生一樣的事
這我真的不懂
我現在不敢回台灣
是因為我即使打過疫苗
在搭機過程我做好了完善的保護措施
回到台灣隔離兩周出關甚至過了一兩個月以後
如果我還是被未知的感染源傳染了
一定還是會有人罵我什麼從中國帶病毒去台灣啊(我1月初還在廈門隔離就有人這樣罵過我了)
沒有人會思考究竟是誰在台灣把病毒傳給我的
沒有人會去擔心這個傳染源是否會造成更大的流行
在台灣,一旦被公布確診了,就是死罪,社會性死罪
跟確診者足跡重疊要隔離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焦慮情緒整理小紀錄——如何處理焦慮情緒》
最近疫情影響,三不五時就充滿著焦慮。
剛爆發的時候,我會不自覺的滑手機去找尋任何與疫情有關的資訊。
確診的人數今天又是多少了?確診者足跡有沒有跟我重疊?是不是在靠近家附近的位置?警戒升三級了嗎?什麼時候會升四級?
這樣的焦慮感一直蔓延在各個Line群組、社群軟體、甚至家中也不斷的在談論,甚至一喉嚨癢就開始焦急。
這些訊息四面八方來,層層疊加的效果,把整個人給擊潰,不僅焦慮,恐慌、害怕、憤怒各式各樣的負面情緒也一起到來。
但也有許多人發現了這樣的焦慮反而是耗弱精神的一種狀態,因此網路上也出現了許多呼籲大家正向思考或停下焦慮的貼文。
我看完貼文後的感想是「我知道啊,但是要怎麼做?」
因此這幾天我自己試著用一些方式調整,讓自己比平常要快的速度讓自己從最初的焦慮狀態,到達較平緩的狀態,最後才走向偏正向的狀態。
我想簡單分享一下整個從觀察到整理、面對焦慮情緒的過程。
.
首先,我問了自己——「自己焦慮的來源有哪些?」
而發現我焦慮的主要來源有兩件事。
第一是「未知」、第二是「無知」
第一部分的「未知」,可以說是——「對於接下來的變化太難捉摸,由未知所帶來的恐懼」
可能是因為害怕自己或家人染疫、害怕死亡、或是因為擔心這樣下去糧食會一直被掃光、擔心丟了工作、擔心經濟崩盤、股票下跌造成經濟上的損失⋯等等。
如果生病了我會不會有後遺症?
如果家人染疫我會不會被傳染?
如果繼續下去我的公司會不會倒閉?如果我因此失業,該怎麼辦?如果股票繼續下跌,我有能力應付嗎?
-
而第二部分提到的無知,則是當朋友或家人發訊息問我各種問題的時候會特別強烈。
「我好像有症狀,現在可以去篩檢嗎?」
「如果得了,我會怎麼樣?」
「我從確診者手上接過便當,我吃下去會染疫嗎?」
他們問我的時候,我一問三不知,我感受到自己對於現在眼前這個棘手的疾病有多麼「無知」及無力。
當我意識到之後,我先著手解決了「無知」,讓自己先穩定下來,有系統性的、全面的去了解疾病的症狀、傳染途徑、目前篩檢的標準、快篩試劑的使用規範、疫苗的資訊⋯
當有了以上資料搜集整理的過程,至少已經對自己的敵人有了一半的瞭解,也能降低自己想像出來的、不是事實的恐懼、也比較不會因為網路上的流言而造成自己的恐慌。
·
接著回到是關於未知,我只做自己能力範圍內能做好準備的事,像是:細算手邊的糧食可以撐多久、大概到什麼時間點需要求助或採買,估算我身上的資金能夠我維持多久的生活。
接著去切割那些無法改變的事。
像是,即使我每天都焦慮的睡不著,我還是無法預知疫情還要多久、股票變化會多大、明天公佈的確診足跡會不會在我家附近?
既然無法預知,那此時此刻的焦慮就沒有意義了,僅僅成為了自己的負擔。
到這裡之後,我的焦慮已經少了許多,也許還是會偶爾陷入,但能夠更快的從狀態中脫離。
·
我妹回家的時候問了我一句,「你怎麼看起來很不緊張啊,我很焦慮耶!」
我說「因為能做的都做了啊,我還能焦慮什麼嗎?如果這麼做卻還是染疫,那就好好治療吧。」
我已經做好我能力內所及、我能盡量做好的預防,包含戴口罩、勤洗手、非必要不出門、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如果這樣我還是不幸染疫了,那就接受吧,因為我已經盡力在保護自己了,就好好面對接下來的治療過程,以及落實隔離,不要讓疾病再擴散出去。
試著去意識和在乎自己情緒以及狀態,並在每一次焦慮來時,重複練習如何讓自己去接受現在世界的狀態,讓自己學著切割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不是你的錯、既然不能改變就靜觀其變,慢慢縮短焦慮的時間,一點一點的讓自己穩定下來。
我是比較走先處理情緒再去思考要利用這段時間做什麼的人,當然同時進行也是一種方式。
但如果不先照顧情緒,而是先急著思考這段時間要做什麼事來填滿自己或減輕焦慮感的話。要特別注意,可能接著下來所有的變動都會讓你的焦慮隨時又爆發,而原先預定想完成的事無法完成,又成為了另一種自責、焦慮、壓力。
總之,這段時間請記得要照顧自己的情緒,傾聽和擁抱它,才能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保護好身體之餘,也照顧自己的心理狀態。
(而且減低焦慮也是提升自己免疫力的一種方式哦,焦慮會引發很多身體狀況的!)
既來之,則安之。
一起慢慢練習認識自己的焦慮以及如何與它和平共處吧!
#希望疫情慢慢好轉 #covid19 #台灣可以的 #照顧自己
跟確診者足跡重疊要隔離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什麼是快篩? #篩檢怎麼進行?該去醫院?還是 #社區篩檢站?
快速抗原快篩是檢測病毒蛋白質,精準度略遜於核酸PCR檢驗 ,但10至15分鐘可知結果。快篩陽性並非確診標準,還要做PCR核酸檢測確認,不過只要是快篩陽性,都會認為高度懷疑的病例,會立即安排安排隔離。
快篩陰性不代表未染疫,檢驗陰性者仍應持續留意健康狀況,落實防疫,若有疑似症狀須聯繫衛生單位,禁乘大眾運輸。
Q1. 誰該去社區篩檢站篩檢?
設置社區篩檢站主要目的是盡快找出無症狀感染者,避免病毒繼續傳播。因此,民眾不妨用症狀檢視,有COVID-19症狀:發燒(37.5°C以上)、肌肉痠痛、疲勞(全身無力)、咳嗽、噁心、腹痛、腹瀉、鼻塞(流鼻水)、嗅味覺異常、頭痛、呼吸困難等,原則上建議到醫院篩檢。
無明確症狀但有相關接觸史,如住在(曾到)高風險區或跟確診者的足跡重疊者,請至社區篩檢站採檢。「三無者」——無症狀、無接觸史、無活動史,請不要篩檢。
Q2. 社區篩檢站的篩檢需要付費嗎?民眾要如何配合?
不須付費。民眾在社區篩檢站應保持社交距離,除採檢當下可短暫脫下口罩,其他時刻都應全程戴好口罩,並留意自身口罩的密合度,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Q3. 社區篩檢站和醫院篩檢站有何不同?
兩者硬體設備差異不大,採檢過程都是由醫師親自執行,社區篩檢站相較於醫院篩檢站的等候區更為空曠。不過,由於是臨時搭建,有些篩檢站還來不及裝冷氣,採檢的醫師、受檢的民眾會較為辛苦。
Q4. 社區篩檢的流程?
有些社區篩檢站須先上網預約,並填寫篩檢基本資料。依掛號的通知時間,攜帶健保卡至現場報到,報到後,工作人員會核對相關資料,並列印傳染疾病的申報單、檢體標籤等,再將篩檢管(檢體盒)交給受檢民眾。待採檢區有空位,工作人員會引導民眾進入,每次採檢時間約5~10分鐘。
在社區篩檢站的做法,會替民眾進行2次鼻咽採檢,分別用於抗原快篩與PCR核酸檢測,主要目的是避免「快篩」出現「偽陰性」。等待快篩結果約需1小時,PCR約6~8小時。
Q5. 篩檢後陽性的後送機制——集中檢疫所?醫院?
快篩陽性,因有5成「偽陽性」,在PCR結果尚未得知前,個案必須先進行居家隔離,在家中請單獨一人一室,避免共用衛浴設備等。爾後,若PCR結果為「陰性」,即可解除隔離。
若PCR「陽性」且沒有症狀者,將送往「集中檢疫所」觀察14天,待二採陰,才可解除隔離;PCR陽性且合併有相關症狀者,則會收住院治療。
Q6. 已經完成採檢,檢驗結果何時會出來?等候檢驗結果期間該注意什麼?
若檢驗結果為陽性,很快會將由地方衛生單位主動通知,並安排就醫,敬請耐心等候;若採檢後3天仍未接獲通知,表示檢驗結果為陰性。在等待採檢結果期間,應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且外出時應全程佩戴醫用口罩。
Q7. 最近曾去過確診者足跡地點,該注意什麼?
若無疑似症狀,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可正常生活或上班上學,也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外出,但務必全程佩戴口罩。
如出現疑似症狀,請佩戴醫用口罩前往社區採檢站,並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也要告知醫師接觸史與暴露史。但若非密切接觸,只是走過路過確診者足跡,且有戴口罩勤洗手,染疫可能性很低。
Q8.朋友或家人被通知確診,至今還沒收到衛生單位通知,該怎麼辦?
如曾與確診個案於症狀發生前3天至隔離前有過密切接觸,如同住、共同用餐或會面對面15分以上接觸,請先留在家中自我隔離,等候衛生單位通知。
等候期間如出現疑似症狀,請聯繫衛生單位或打1922專線,再依指示就醫或前往篩檢站採檢。
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
若察覺身體狀況有異,但不清楚篩檢站哪裡有,透過疾管署推出的「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查詢功能,就可以看到自己離哪一家醫院最近。
https://antiflu.cdc.gov.tw/ExaminationCounter
延伸閱讀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5190260.aspx
https://reurl.cc/0DVW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