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花蓮支援的路上聽了一集 podcast「轉角國際。重磅廣播」這個節目主要是引用BBC future的報導來分享, 這一集主要是針對醫療中因性別差異造成的各種影響做討論。其中有兩個段落特別讓我覺得有趣想要分享。
第一個是在探討,因性別差異產生的醫療偏誤。同樣是胸痛不舒服去急診,女性比起男性更可能會被誤判為恐慌症因而延誤治療,但當然台灣的醫療環境和文化和英國大不同,在醫療糾紛層出不窮的急診室,面對胸痛、心悸這種可能致命的診斷,醫師不大可能刻板的以女性就是緊張、焦慮、慮病將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歸咎於身心疾病,不過醫療中的性別偏誤卻也是無所不在,以我個人為例,過去我也曾以為肺癌只有抽菸的男性會得到,心肌梗塞的症狀就是胸痛,疼痛會到肩膀,冒冷汗。後來進入醫學系才發現女生也會得肺癌,而心肌梗塞的症狀發生在女性身上時,可能只以噁心、想吐、頭暈來表現,反而更容易被輕忽。然而當了醫師後,我自己也因為性別偏誤鬧了一個笑話。記得在我還沒規律運動、餐餐大魚大肉的年代,有一次吃完日本料理後,大拇指腳趾整個紅腫起來,隔天起床更是無法正常行走。雖然心中有一絲絲懷疑是不是痛風,但瞬間又認定,痛風不是只有男生會得嗎?我該不會是得了什麼自體免疫的關節疾病吧!正當我陷入自我懷疑,猶豫不知道該看哪一個科時,靈機一動問了專攻骨科的大學同學,詳細描述症狀後,我也提出幾個關節炎的猜測。緊接著,螢幕上傳來了這樣的訊息:
「恩,看了你昨晚臉書照片的鮭魚和清酒,鍵盤醫師大膽診斷你這就是痛風急性發作!該忌口了!」當然此後,我開始跑步、重訓,飲食方面也稍做調整,雖說偶爾還是會小酌,但這一兩年痛風就不曾發作過了!
我想說的是,即使症狀、病史如此典型,身為醫師的我也曾因性別差異,忽視女生罹患痛風的風險。那更何況是沒有受規醫學教育的大眾呢?
第二則是在討論刻板的性別分工往往也會連帶影響健康。以失智症為例,統計上總有女多於男的差異。過去認為女性更年期後雌激素低落,又活得比較久發病率當然高。但後來才發現失智症有年輕化的趨勢,不該單純以壽命來解釋。其中一篇研究統計發現若擔任照護者的角色,好比家庭主婦,老後得到失智症的比例比較高,推論可能是當你都在照顧別人、注意力都放在他人身上、又喪失個人社交生活有很大關連。
失智症的照護不是我專科,但是一聽到雌激素低、照護者這幾個關鍵字,馬上讓我聯想到我最關心的孕產族群。以前就常有產後媽媽和我抱怨,生完之後常常忘東忘西,注意力無法集中,也會用「一孕傻三年」來自我解嘲。我總是以為只是沒睡飽,等小孩睡過夜就好,不用擔心。聽完這集節目我才驚覺,雌激素的濃度會回來,小孩終究會睡過夜,但倘若女性在產後漸漸習慣只有給予忽視自己感受,全職媽媽又因育兒分身乏術,變得社交隔離,缺乏新事物的刺激,不就一步一步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族!
講這些當然不是要鼓勵大家不要生、不要當全職媽媽。而是想提醒全職媽媽在付出的時候不要忘記照顧自己小孩會長大會離家,唯有自己的身體會常相隨,多愛自己一點不是自私而是理所當然。當然隊友的角色也很重要,適時地換手,讓媽媽能有自己的時間,可以運動和朋友見面聚會。
另外我也要藉機懺悔過去自己常以怕吵為理由,拒絕和攜帶孩子的全職媽媽聚會,對不起,是我想的不夠周全。期許自己能更有同理心之餘,我也希望未來孕力的各種講座活動能更多元,更多角度的支持所有的女人與媽媽。
跑步完頭暈想吐 在 一線三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PTT marvel板長篇小說連載
《一線三的日常—祂們 Part 1》
為遵守偵查不公開原則,本篇以創作為標題,
若有雷同,純屬虛構,請別吉我。
非經同意,請勿轉載、複製、引用,謝謝。
- -
悶熱的晚上,無聊的勤務。
更不幸的是,接下來三個小時要在KTV前面罰站,
但幸運的是,等等的搭檔看名字好像是個學妹。
剛站定位,相互寒暄了一下,
學妹小安剛調來四季分局交通隊,
有著一對水汪汪的大眼,搭配蛾眉皓齒
目測一下至少170公分,搭載一雙逆天長腿,
怕被當變態的我急忙轉移注意力、認真盤查路過車輛。
是學妹先打破沉默:
「學長,你相信命中注定嗎?」
我虎軀一震,深怕沒聽清楚這個問題,
竊喜著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正準備轉過身去回答「我願意」時,
學妹自顧自地繼續說道:
「從小我媽就說,我未來不是當醫生就是警察。」
「再不然就是去廟裡當乩童,因為我自帶天命。」
我把差點從喉嚨迸出的「我願意」吞回去,
擦乾口水,用眼神暗示請她繼續說下去。
「我跟我媽一樣,從小就有靈異體質,但我比她厲害。」
「我不只看得到,還聽得到跟聞得到。」
接下來,原本枯燥的三小時,就在學妹的故事裡度過。
-
自小我就跟身邊的人說,不要在我面前說不相信鬼的存在,
一旦你說完,祂們就會現身,圍繞著我,聽我說話。
有人說,你看得到祂們,能很輕易分辨祂們來自不同的世界,
但我分不出來,因為祂們的形體跟正常人一樣,
很多時候甚至都聊了一陣子、把祂們當作前來搭訕的人,
直到祂們變成死掉當下的樣貌,我才後知後覺的發現,
啊,原來不是人哦。
行經廟宇,常常被廟公說我是天選之人、
自帶天命需要服侍神明,搞得我媽媽很困擾,
好幾次尋求專業人士幫我「關天眼」,
結果過一陣子又會莫名其妙自己打開,
每次打開都會進化,像是更敏感的聽覺或嗅覺,
重覆幾次後就跟我媽說,不如就讓它開著吧,
照這樣繼續下去,我可能快要可以摸得到祂們了…...
我考上警察那一年去受訓,
全體學員集中在營區內管理,自然也睡在寢室。
女學員的寢室六人一間,晚上睡覺是不能關門的,
從自己寢室大門可以很輕易看到對面寢室內的狀況,
印象最深刻的那一個晚上,回想起來還是渾身起雞毛皮。
平時我都是全寢最晚睡的人,當晚翻來覆去都睡不著,
兩點整我從上鋪爬下床去上廁所,一走出寢室就感覺怪怪的,
一路上好像有從遠處被目光盯著的既視感,
在我上廁所時,視線漸漸變的更加強烈,
我趕緊上完廁所回到寢室,爬到上鋪,
無意間瞥見對面寢室內有個黑黑的修長身影,
長髮及腰,高度大概到上鋪的床沿,
雖然站著但看不清楚下半身,
頭顱以扭曲極不自然的方式垂吊在肩膀上,
正盯著我看。
爬上床後極度恐懼的我立刻轉身面對牆壁、
用棉被蓋住臉,卻又敵不過好奇心,
掙扎一下後後忍不住翻身查看,
一翻身,映入眼簾的,是那張臉,
祂出現在我的床鋪旁邊,貼著我的床沿。
青綠色的臉,瞪大的眼睛,充滿血絲的眼球,
毫無血色的雙唇緊閉,不發一語露出詭異微笑,
歪七扭八的脖子與肩膀藕斷絲連,
好像輕輕碰一下,頭就會掉下來。
接下來有意識已經隔天清晨了,
詢問了隊上女生昨夜的事情,讓我更毛骨悚然。
因為受訓的關係,所有女學員都蓄著短髮,
而且全隊理面沒有身高能夠站著直視上鋪的人。
對面寢室同學A說,半夜聽到皮鞋踩踏得啪啪聲,
但那個時段已經沒有區隊長查勤了才對;
對面寢同學B說,她起床去廁所,感覺有人對著她後腦吹氣,
大概只隔著一個拳頭的距離,等她回到寢室繼續就寢後,
即便當下她躺著背對牆壁,還是感覺後腦傳來陣陣微風,
隔天起床發現從小戴到大的佛珠串斷了,佛珠散落滿床。
在入學的第一天我就跟室友說,因為我看得到,
所以建議她們如果有甚麼宗教信仰,可以帶著信物。
我的下鋪睡著一個學霸,隨身都會帶著法典或書籍,
在聽完我的建議後,她在枕頭下面放著一本佛經。
當天晚上,學霸驚醒,看了手錶發現是凌晨兩點多,
被我爬上床的聲音吵醒,接著感覺有人攀上她的床,
枕頭旁的床墊明顯塌陷,同時感覺身體越來越僵硬,
她使盡吃奶之力、汗流浹背地用手翻開一旁的佛經,
身體的壓力瞬間消失、床墊凹陷處回彈,
好像用盡全力般,雙眼一黑便不省人事。
隔天發現那本佛經被翻到「驅魔咒」的那一頁。
期中考時跟室友們申請晚自習、到教室讀書,
讀到預計的時間,準備把燈關一關回寢室,
這時候全教室剩下我與下鋪的學霸兩個人,
教室沒有冷氣、只有靠近後門處有台抽風機,
我便往後門走去,把抽風機的開關關掉、插頭也拔掉。
當我靠近後門,隱約看到抽風機扇葉外有個黑色的人影,
教室在五樓,靠山壁,窗外理當不可能有人,
心裡發毛的我趕緊將開關及插頭處理完,
小跑步回座位收拾,收到一半卻聽到「轟嗡嗡嗡」的聲音…
抽風機自己啟動了。
「欸,不是叫你去關抽風機嗎?」
面對學霸的質疑,我怯生生的領著她一起前往後門查看,
抽風機的開關是關著的、插頭被拔掉躺在地上。
學霸與我面面相覷,我看見學霸身後的窗戶上,
映著一張雪白的臉,眼睛睜大直愣愣地看著我。
半夜站夜哨時,電梯會一直停到我的這一層樓,
門打開卻沒看到半個人,反反覆覆好幾次。
有一次電梯先下到一樓,再搭上來四樓,
我以為是區隊長來督勤,便整裝挺腰站好,
但電梯門一開,依舊沒看到人,空蕩蕩的,
覺得奇怪便走上前查看,確認電梯內的確空無一人,
接著聽到電梯旁的飲水機在偌大的長廊中傳來尖銳的:
「請用冰開水…」
畫面回到KTV門口,
聽到這裡,一股涼意從我的背後竄起,
一台計程車停下,開門下來一對年輕男女,
男生穿著EA7的上衣和很緊的皮褲,
女生則是V領低胸,擠出傲人的乳溝。
一下車男子看了我們一眼,把手臂搭到女伴肩上,
嘴巴嚼了兩下,朝著地上唾了一口紅褐色檳榔渣:
「警察真閒,不去抓小偷,站在KTV納涼。」
語畢,垂放在女生胸部的手還刻意抓了兩下,
女生嬌羞的推了推了男生的胸口,
有說有笑的走進KTV,還不忘回頭嘲諷我們。
「像這兩個人,後面就有。」
小安用眼神示意年輕男女的背影,
「兩個,看不出性別,都是小嬰兒的樣子。」
不理會我驚恐的表情,小安繼續說下去。
我以為身為警察,祂們會對我們有點尊重,
沒想到受訓發生的事情不勝枚舉、一點也沒有減少的趨勢,
即便我後來畢業了、分發到新單位也沒有改善,
好幾次,我開車巡邏時,會突然有人從分隔島衝出來,
害我嚇到方向盤急打右、全車的人都在尖叫,
後來同車的師姐跟我說,祂知道我看得到祂,
所以跳出來「捉弄」我一下。
從此之後巡邏我都坐副駕。
但難免也有我一人擔服車處組的時候,
記得第一次處理A1車禍是在半山腰,
兩個翹課出門遊蕩的高中生穿著制服機車雙載,
在過彎時也許因為壓車壓太低、擦到白線打滑了,
駕駛很敏捷的跳開了,但後座的乘客沒這麼幸運,
隨著打滑的機車噴飛到對向車道,被迎面而來的汽車撞個正著,
下巴直接撞在車頭的散熱蓋上,像煙火一樣炸開。
我到的時候看到地上約2x2公尺遍地血紅,
紅紅白白的碎肉與一坨坨濃稠液體四散各地,
被撞飛的乘客躺在路旁剩下一口氣奄奄一息,
破爛的下顎連著胸前的大窟窿一張一闔發出悶哼,
隨著起伏的胸腔,窟窿不斷噴出大量的鮮血,
靠緊仔細一聽才勉強聽得出兩句話:
「救我…好痛…」
一聽到我用無線電喊救護車跟鑑識,
隊內同仁馬上打電話來,了解狀況後立刻趕到場支援,
我則看著傷者上救護車,開著警車尾隨到醫院。
果然,到院前心跳停止,回天乏術
拿著死者的身分證跟著醫護人員下到太平間,
當時是第一次處理,沒有默念,也忘記戴小便帽,
只見身分證上的出生年月日,過凌晨0時剛好滿18歲,
我在心中默念,是生日也是忌日啊…
一到太平間,我便開始覺得噁心頭暈想吐,
渾身不舒服且頭皮發麻,還是死命撐到家屬到場為止。
這件事情後,我就中邪了。
每當夜深人靜,一個人在宿舍休憩時,
就會聽到那個男生在現場用最後一絲力氣發出的呻吟,
像是在喉嚨灌滿水、含糊不清卻十分用力的摩擦著咽喉:
「救…我…」
「好…痛…」
接著我就中邪了。
「學長,我看差不多了,之後的故事下次再講好了。」
學妹面無表情的看著我,我則聽得入神,看了看手錶,
嗯?勤務大概還有半小時才結束呀。
「我說的不是時間…是周圍有點太擠,先不要再說下去好了。」
環顧四周,KTV門口人行道空蕩蕩只有我倆。
怪不得,仔細回想從學妹開口那一刻起,
突然陣陣涼風襲來,驅散五黃六月的炎氣,
霎時顫慄感佈滿我的全身,一點都不熱了呢。
- -
Based on true story
#一線三的日常
Edited by Mo
Written by 一線三
Post by M編
Refine by Jun、Pika
Special thanks lazy9m 小安
跑步完頭暈想吐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陸續有一些人問我週末台北馬的對策。醜話說在前頭,對於溫度高的馬拉松我也是苦手,曾經不只一次跑爆(2017 波馬 3:05, 2016 芝馬 2:57)。整體來說,在加州訓練的我,非常怕熱。
所以我提供的建議,你們就聽聽就好,特別是目標遠大的群眾,以下的數據可能會有點掃興,所以建議你現在就左轉,以免影響心情。
禮拜天的台北馬,預估氣溫是 18-25 度左右。統計上適合跑馬拉松的氣溫大約是 8-15 度,所以對多數人而言,這是會影響成績的。受溫度影響的程度因人而異,通常越慢的跑者,受影響的程度會越大(也就是慢越多),詳細計算方式我附在最下面。
假設全馬目標 2 小時 40 分,以 攝氏 20 度、濕度 70% 計算,統計上每公里會慢 6-10s,也就是全馬跑完,會慢 4-8 分鐘;如果全馬目標 3 小時 40 分 ,每公里會慢 10-15s 不等,也就是全馬會慢 6-10 分鐘。
而半馬因為時間短,影響的比例就小一點。但是整體來說,能在這個級距以內完賽,就算跑得很好了。
老天爺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會在一樣的條件下比賽。如何在天氣的影響下表現得比別人好,可能比追求一個完美成績來得重要,以下是幾點提醒
全馬跑者:
1. 裝備選擇越輕薄透氣越好,帽子必備、推薦太陽眼鏡。
2. 起跑前盡量待在涼爽、有遮蔭的地方,避免陽光直曬。
3. 減少熱身跑的時間,可以原地伸展操代替。
4. 從開跑就增加補水、電解質的頻率,以免身體脫水、產生中暑反應。
5. 善用水站跟海綿幫助降溫,例如從頭頂、脖子、胸口倒水。
6. 配速修正:全馬跑者,前 10 公里以比理想的馬拉松配速慢 5-10s 開場,10 公里到 21 公里逐漸加速到接近馬拉松配速,半馬之後看情況發揮。
半馬跑者:同上,唯降速比例可以調整至比理想配速略慢。
—
最重要的還是正確的心態,遇到溫熱的天氣要跑出理想中的成績,機率頗低。里約奧運馬拉松、日本 MGC 選拔在在告訴我們,就算是世界一流選手、對於馬拉松的知識如此完備,但是面對高溫的天氣還是無可奈何。
因此建議保守跑步,沿途觀察心跳、注意補水,至少到半程之前都不要嘗試跑進理想馬拉松配速。在後半段很有可能會因為體溫上升,身體散熱不及而易有輕微中暑反應。要時刻保持清醒,一旦有症狀(頭暈、想吐、神智不清、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的)立刻停下來並尋求協助。
很多人會想「那我在太陽出來之前跑快一點」,這個想法風險比較大。後半段的高溫,會讓跑者需要額外的能量才能保持不降速,所以前面的冒進,很有可能會在後半一口氣吐回去。
舉個例子,2017 波士頓馬拉松大約是 23 度,我跑得雖然不好,但相比有 1000 多名選手進入醫護站尋求協助,多人送入急救,包含兩位我的 BURN 隊友。當時就覺得,能夠輕微抽筋跑完,至少算是平安下莊。
最後一點,每個人對熱的耐受度不同。有人說 20~25 是他最喜歡的溫度,那可能是真的。但是對於大多數在清晨或夜晚練習的跑者,針對高溫跟太陽直曬的經驗跟練習都不足,靠意志力會比較有風險。
我知道大家練了這麼久,說降速就降速,真的不太可能。如果你看完這一篇還是覺得要放手一搏,那也沒有對錯。我就是提供一個統計上的數據,你當然可以假設自己是個 outlier (離群值),然後跟它拼了!
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做好自己的決定,然後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 也就是說,跑差不要怪我,跑好也只要謝謝你自己,那就夠了。
希望大家都能安全完賽,祝風與你們同行!
-\-\
文章提到的配速計算機(by Luke Humphrey):https://bit.ly/2EiMI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