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馬拉松加油🏃🏃♀️
#路遙遠_坡陡坡長坡多野
2019年11月3號即將舉行的紐約馬拉松,也是象總2017年世界六大馬系列中的最終站<顫>。
會有<顫>醬的錯覺,且看我這段2017年紐約馬斑斑血淚史便能感同身受了。
這場雖是我的最終場六大馬,但絕對不是最輕鬆的....
♫ #If_I_can_make_it_there_Ill_make_it_anywhere
#Its_up_to_you_New_York_New_York_New_York ♫
節錄自 #去你的人生低谷
>>>
#起起起伏的紐約馬
我的世界六大馬最終站:紐約馬,就在二○一七年十一月五日的「寒風細雨」與 「起起起伏」相互交織下完成。是的,我並沒有用錯形容詞,就是「起起起伏」而非 「起起伏伏」,因為我深刻感受到,紐約馬的上坡路段就是比下坡還多啊!走過了這 一切,自己漸漸發現,所謂快樂,其實是邁向目標的過程,而非絕然的結果。
經歷前五次世界系列洗禮,整個備馬、跑馬過程都有了標準作業流程 ,即使面對最「冷冽」、最「劇烈」與最「狂野」的最難紐約馬,心裡倒是相當平靜,畢竟過去五大馬中的幾個「最」,不也都被自己給一一克服了。
.
#最美:二○一四年東京,我的初馬,途經淺草附近,大約早上十一點出頭,天空飄下皚皚白雪。
#最痠:二○一六年波士頓,比賽前一天共走了20,819步,全團腳痠到叫不敢。
#最嚇:二○一六年柏林,比賽前一天參加完博覽會後,自己拔除參賽身 分識別手環,當天被拒絕進入賽場。
#最餓:二○一七年倫敦,早餐攝取不足,賽前餓到跟外國跑者要東西果腹。
#最驚:二○一七年芝加哥,比賽前四天被太座傳染感冒,經驗前所未有,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
由於紐約馬拉松和芝加馬拉松相距不到一個月,非常難調整自己的狀態,而且全程難度遠高於芝加哥馬。
原先想在芝加哥馬保留實力,以便全力備戰紐約馬,卻因為臨時感冒而不得不在芝加哥馬全力以赴。
但畢竟紐約馬是終局之戰,話也就不多說,自己還是擬定了紐約馬的破關目標高標兩小時五十二分,低標兩小時五十三分。
無論如何,氣勢不能讓!
.
第五大道上紐約公共圖書館外,數以萬計的跑者排成跨越幾個街區的長龍,由一輛輛大會巴士運往Staten Island起點線,壯觀的場景像極了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裡大大小小的船隻,運送著戰士們前往目的地。唯一迥異的,是我們才正準備站上起跑線,邁向當天的戰役。
我屬於綠區段第一波A欄,同區跑友們都在Verrazano-Narrows Bridge下層橋面進行等待,賽會主席致詞後鳴槍起跑,此時離原訂九點五十分起跑時間已超時兩分鐘,起跑後就是個大上坡上橋。四年三個月訓練以來,生涯共十六隻全馬中,倒沒印象哪一隻馬像紐約一樣,才剛開始跑,雙腿就有感了。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下馬威!紐約馬鐵了心,在一開始就給所有想親近她的跑者們下馬威。
.
過去的跑馬經驗裡,當起跑後就感覺狀況不好時,有時倒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我 們反而更會謹慎以對。畢竟狀況好時,上坡也不是坡;狀況不好時,下坡也會是碎心 坡。總之才剛開跑不久,我就已經繃緊神經了。
前一天只花了不到兩個小時研究紐約馬路線,跟芝加哥馬比起來少了許多曲折。
三個主線賽道分別是布魯克林的第四大道、曼哈頓的第一跟第五大道,路程相對容易記憶。全程最該戒慎恐懼的,肯定是橫跨五個行政區總共五座連結的橋樑,而這一切等 到親身上陣後,卻發現除了橋樑,一般道路的坡度竟也常常「急轉直上」。
>>>
#學會在痛苦中享受痛苦
事後回想馬拉松過程,常發現當時有「神迷」 (flow) 而導致過程快轉的現象, 途中唯一能打斷這現象的,不是極痛苦或極歡樂的片段,就是設定的補給點到了。當然,歡樂片段通常發生在終點線後;至於痛苦片段則是無所不在。
對於紐約馬而言,當日最痛苦區段獎:「The winner goes to…Ed Koch Queensboro Bridge.」(我給的中文譯名為「困死崩弱」橋。)
她是當天的第三座,也是心理負擔最長的一座,雖然自己清楚知道一定不會被輕易困住,但跑在夾層裡通往橋中二十五公里制高感應點,有著將永遠看不見天空的晦暗感。
想不了太多,也不打算想這麼多,就這麼咬著牙,一步一步前進。
.
馬拉松的最後12.195公里往往是驗證功力高低的時候,而大蘋果的最後12.195公里,更是親近不易。除了後面仍有Willis Ave. Bridge及Madison Ave. Bridge二座橋靜靜地候著,中央公園周遭的高低起伏更像極了不定時炸彈,隨時準備引爆跑者疲憊的雙腳。
也因此,東九十街要轉入中央公園前,#右側景致詩意_左側造價過億 的第五大道,路段看來極其浪漫,但沿途坡度一路向上,讓所有人跑來卻極其緩慢。
養成在國外馬拉松揚起國旗迎向終點的良好習慣後,「跑向觀眾席取國旗」成為 自己進入馬拉松後段的最佳動力。紐約馬三十五公里處,自己的完成時間是兩小時 二十四分十一秒,追求佳績雖然看來無望,但盡情享受這六大馬的最終站,卻是綽綽有餘的。
.
第五大道轉進中央公園後,人潮愈來愈多但跑道已漸漸縮小,終點前仍會轉出中央公園到南側的五十九街。五十九街兩側塞滿了加油人群,這同時也是我跟加油團賽前約定的路段,奇怪的是,一眼望去,沿路都沒看到國旗跟象總太太特製的加油長布條。
在五十九街跑了大約五百公尺,已漸漸接近Columbus Circle,正當自己心想加油團 有可能來不及擠進群眾之際,就在不遠處瞥見熟悉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興奮之餘我順勢斜切過去,並帶著鼓噪觀眾的手勢,希望加油聲能再瘋狂一些,畢竟這已是終局之戰……
>>>
回想當天在選手村漫長等待的冷冽抖動,前後五座橋對意志的無限撼動,以及沿途加油群眾的慷慨激動,到最後順利完賽、取得世界六大馬六星排列成「蜜糖波堤」的莫名感動,至今仍深深刻劃在心底。
二○一七年紐約馬的標語是「It will move you.」著實明顯適用於任何自虐的行徑或處境。
2019的跑友們,紐約這顆大蘋果”It will welcome you.”盡情探索這座城市吧!
[賽事倒數 2 DAYS 08 HOURS 02 MINUTES 25 SECONDS……]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
起起起伏的紐約馬 在 跟著象總跑步上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紐約馬拉松加油🏃🏃♀️
#路遙遠_坡陡坡長坡多野
2019年11月3號即將舉行的紐約馬拉松,也是象總2017年世界六大馬系列中的最終站<顫>。
會有<顫>醬的錯覺,且看我這段2017年紐約馬斑斑血淚史便能感同身受了。
這場雖是我的最終場六大馬,但絕對不是最輕鬆的....
♫ #If_I_can_make_it_there_Ill_make_it_anywhere
#Its_up_to_you_New_York_New_York_New_York ♫
節錄自 #去你的人生低谷
>>>
#起起起伏的紐約馬
我的世界六大馬最終站:紐約馬,就在二○一七年十一月五日的「寒風細雨」與 「起起起伏」相互交織下完成。是的,我並沒有用錯形容詞,就是「起起起伏」而非 「起起伏伏」,因為我深刻感受到,紐約馬的上坡路段就是比下坡還多啊!走過了這 一切,自己漸漸發現,所謂快樂,其實是邁向目標的過程,而非絕然的結果。
經歷前五次世界系列洗禮,整個備馬、跑馬過程都有了標準作業流程 ,即使面對最「冷冽」、最「劇烈」與最「狂野」的最難紐約馬,心裡倒是相當平靜,畢竟過去五大馬中的幾個「最」,不也都被自己給一一克服了。
.
#最美:二○一四年東京,我的初馬,途經淺草附近,大約早上十一點出頭,天空飄下皚皚白雪。
#最痠:二○一六年波士頓,比賽前一天共走了20,819步,全團腳痠到叫不敢。
#最嚇:二○一六年柏林,比賽前一天參加完博覽會後,自己拔除參賽身 分識別手環,當天被拒絕進入賽場。
#最餓:二○一七年倫敦,早餐攝取不足,賽前餓到跟外國跑者要東西果腹。
#最驚:二○一七年芝加哥,比賽前四天被太座傳染感冒,經驗前所未有,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
由於紐約馬拉松和芝加馬拉松相距不到一個月,非常難調整自己的狀態,而且全程難度遠高於芝加哥馬。
原先想在芝加哥馬保留實力,以便全力備戰紐約馬,卻因為臨時感冒而不得不在芝加哥馬全力以赴。
但畢竟紐約馬是終局之戰,話也就不多說,自己還是擬定了紐約馬的破關目標高標兩小時五十二分,低標兩小時五十三分。
無論如何,氣勢不能讓!
.
第五大道上紐約公共圖書館外,數以萬計的跑者排成跨越幾個街區的長龍,由一輛輛大會巴士運往Staten Island起點線,壯觀的場景像極了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 (Dunkirk)裡大大小小的船隻,運送著戰士們前往目的地。唯一迥異的,是我們才正準備站上起跑線,邁向當天的戰役。
我屬於綠區段第一波A欄,同區跑友們都在Verrazano-Narrows Bridge下層橋面進行等待,賽會主席致詞後鳴槍起跑,此時離原訂九點五十分起跑時間已超時兩分鐘,起跑後就是個大上坡上橋。四年三個月訓練以來,生涯共十六隻全馬中,倒沒印象哪一隻馬像紐約一樣,才剛開始跑,雙腿就有感了。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下馬威!紐約馬鐵了心,在一開始就給所有想親近她的跑者們下馬威。
.
過去的跑馬經驗裡,當起跑後就感覺狀況不好時,有時倒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我 們反而更會謹慎以對。畢竟狀況好時,上坡也不是坡;狀況不好時,下坡也會是碎心 坡。總之才剛開跑不久,我就已經繃緊神經了。
前一天只花了不到兩個小時研究紐約馬路線,跟芝加哥馬比起來少了許多曲折。
三個主線賽道分別是布魯克林的第四大道、曼哈頓的第一跟第五大道,路程相對容易記憶。全程最該戒慎恐懼的,肯定是橫跨五個行政區總共五座連結的橋樑,而這一切等 到親身上陣後,卻發現除了橋樑,一般道路的坡度竟也常常「急轉直上」。
>>>
#學會在痛苦中享受痛苦
事後回想馬拉松過程,常發現當時有「神迷」 (flow) 而導致過程快轉的現象, 途中唯一能打斷這現象的,不是極痛苦或極歡樂的片段,就是設定的補給點到了。當然,歡樂片段通常發生在終點線後;至於痛苦片段則是無所不在。
對於紐約馬而言,當日最痛苦區段獎:「The winner goes to…Ed Koch Queensboro Bridge.」(我給的中文譯名為「困死崩弱」橋。)
她是當天的第三座,也是心理負擔最長的一座,雖然自己清楚知道一定不會被輕易困住,但跑在夾層裡通往橋中二十五公里制高感應點,有著將永遠看不見天空的晦暗感。
想不了太多,也不打算想這麼多,就這麼咬著牙,一步一步前進。
.
馬拉松的最後12.195公里往往是驗證功力高低的時候,而大蘋果的最後12.195公里,更是親近不易。除了後面仍有Willis Ave. Bridge及Madison Ave. Bridge二座橋靜靜地候著,中央公園周遭的高低起伏更像極了不定時炸彈,隨時準備引爆跑者疲憊的雙腳。
也因此,東九十街要轉入中央公園前,#右側景致詩意_左側造價過億 的第五大道,路段看來極其浪漫,但沿途坡度一路向上,讓所有人跑來卻極其緩慢。
養成在國外馬拉松揚起國旗迎向終點的良好習慣後,「跑向觀眾席取國旗」成為 自己進入馬拉松後段的最佳動力。紐約馬三十五公里處,自己的完成時間是兩小時 二十四分十一秒,追求佳績雖然看來無望,但盡情享受這六大馬的最終站,卻是綽綽有餘的。
.
第五大道轉進中央公園後,人潮愈來愈多但跑道已漸漸縮小,終點前仍會轉出中央公園到南側的五十九街。五十九街兩側塞滿了加油人群,這同時也是我跟加油團賽前約定的路段,奇怪的是,一眼望去,沿路都沒看到國旗跟象總太太特製的加油長布條。
在五十九街跑了大約五百公尺,已漸漸接近Columbus Circle,正當自己心想加油團 有可能來不及擠進群眾之際,就在不遠處瞥見熟悉的青天白日滿地紅!
興奮之餘我順勢斜切過去,並帶著鼓噪觀眾的手勢,希望加油聲能再瘋狂一些,畢竟這已是終局之戰……
>>>
回想當天在選手村漫長等待的冷冽抖動,前後五座橋對意志的無限撼動,以及沿途加油群眾的慷慨激動,到最後順利完賽、取得世界六大馬六星排列成「蜜糖波堤」的莫名感動,至今仍深深刻劃在心底。
二○一七年紐約馬的標語是「It will move you.」著實明顯適用於任何自虐的行徑或處境。
2019的跑友們,紐約這顆大蘋果”It will welcome you.”盡情探索這座城市吧!
[賽事倒數 2 DAYS 08 HOURS 02 MINUTES 25 SECONDS……]
起起起伏的紐約馬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訂閱加點吉拿棒: https://goo.gl/PXHi3g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小丑》即將上映,在各大影展都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甚至得到了威尼斯影展的最高榮譽金獅獎。
所以,對於這部電影,你能夠期待什麼?你該期待什麼?讓我來帶你快速進入狀況
首先,這雖然是一部DC出品的電影,雖然是根據美國漫畫史上最有名的反派改編,
但是它幾乎不會與你所看過的任何「超級英雄」電影有相似性,
即使跟相對來說較為寫實的黑暗騎士三部曲來比也是如此。為什麼?
從這部電影剛被宣布,許多人都猜測這會根據知名的以小丑為主的故事《致命玩笑》改編,
但是隨著各種資訊愈來愈透明化,導演陶德菲立普斯表示「這不會根據任何漫畫改編」,
更對於致命玩笑之中小丑的經典「起源故事」表示:
「我不相信跌到化學藥劑裡會讓你皮膚漂白,頭髮變成綠色,再成為一個瘋子」
從各種跡象來看,這不會是近幾年佔據螢光幕的傳統超級英雄電影,
不會有討好粉絲的彩蛋或是漫畫致敬,更不是DC電影宇宙的一部分。
在DC試圖趕上漫威的進度卻數度失敗之後,這次完完全全地脫離任何宇宙或是世界觀,
主角瓦昆菲尼克斯起初甚至還反對蝙蝠俠父親湯瑪斯韋恩在這部電影的出現。
更在被問到對於粉絲期待怎麼想的時候這樣回答:
「我完全不在乎,我只對導演想傳達的以及角色本身的概念有興趣。」
不只如此,在這部電影中飾演脫口秀製作人的馬克‧馬隆對於超級英雄電影更是這樣表示:
「我不喜歡被強迫要去看這種電影,那些電影是給長不大的老宅男看的」
重點是什麼? 好聽的講法是他們想要重新定義漫畫改編的電影,
講難聽一點就是製作這部超級英雄電影的人都不是很喜歡超級英雄電影
那既然這部電影的重點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小丑,那它究竟是關於什麼?
導演表示這部電影有許多面相受到他從小看到大的角色剖析電影影響,
《計程車司機》、《蠻牛》、《喜劇之王》等等,
而這幾部電影的導演馬丁史柯西斯也一度是《小丑》的製作人,但是因為檔期問題而退出。
確實,光是從預告以及各種訪談之中就能夠看出為什麼導演會引用這些電影,
《計程車司機》講述一個漫無目標的孤獨男子在開計程車的過程中見到的人情冷暖,
應該是說,幾乎只有「冷」。因而慢慢陷入極端暴力,試圖矯正這個社會的故事。
而喜劇之王則講述一個自認為喜劇才能出眾卻苦無機會的無名之輩,
用盡一切手段來試圖受到知名脫口秀主持人的注意。
注意到什麼了嗎?把這兩部電影的主軸融合在一起,就成為了《小丑》的基本架構,
計程車司機之中的主角就是活體的存在危機,完全毫無目的,
厭恨紐約的「垃圾人渣」卻渾然不自覺自己就是其中一員。
處處想要尋求與人的連結,卻因為自己極端且扭曲的觀點而一再受挫,
而《喜劇之王》主角想要成名的慾望不是為了金錢,而是無可救藥對於認同感的渴望。
《小丑》之中的主角亞瑟‧弗萊克也是如此,不是傑克尼克遜的扭曲幫派份子,
不是希斯萊傑只想看世界燃燒的混亂邪惡狂人,
而是在社會底層毫無出路,急切尋求棲身之地的失敗喜劇演員,一個孤獨的男子。
再者,你絕對不會想到導演在這部電影之前聞名的電影是什麼:
《醉後大丈夫》系列。
這聽起來雖然像是個戲劇性的風格轉變,
但是對我來說《醉後大丈夫》也是與《小丑》有主題連結的,
也就是過度壓抑而造成的爆發。
在那部電影之中,主角群在酒醉過後做出各種完全無法想像的荒唐行徑,
其實就象徵著每個人在平時受到自己以及社會壓抑的自我本性,
在長年累積之下有可能一瞬間爆發。
而小丑講述的正是受到過度霸凌壓抑所產生的後果。
現在 “we live in a society”這句話被變成小丑的口頭禪已經是個迷因了,
但是從各種跡象看來,社會的壓迫確實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而某些已經看過的人也表示這部電影非常有煽動性,
認為這會鼓勵那些「得不到就毀掉的變態心理」。
美國鄉民也開始拿這部電影可能會引發槍擊案來開玩笑,
當然,這部電影是否真的會「引發社會動亂」這點還有待商榷,
但是一部有爭議性的電影總比一部完全不冒險的電影來得值得討論。
重點是,不要走進這部電影期待看到精彩的動作場面和緊湊的劇情,
這是一部角色剖析電影。只是主角剛好是史上最有名的反派而已。
但是如此經典的角色,需要一個能夠100%投入的演員,
容我介紹,當今最值得注意的演員,瓦昆菲尼克斯。
你可能不認得這個名字,那是因為他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商業大片裡了,
但是你非常有可能看過他- 還記得《神鬼戰士》之中的皇帝嗎?
沒錯,這就是瓦昆菲尼克斯。
在飾演這個角色之後,瓦昆就再也沒有演出一部強檔大片,
但是他每次所無論演出什麼角色都有如費盡全身的力氣直接鑽入那個角色最深層的本質,
不,應該是說如他的姓Phoenix,他每次都有如鳳凰一般以他所演出的角色重生。
導演表示他在寫劇本的過程中,心中只有瓦昆菲尼克斯這唯一人選,
甚至還把他的照片貼在電腦螢幕上。
不難看出為什麼,畢竟瓦昆對於身為演員的態度是完全無庸置疑的,
在2010年時他拍了一部紀錄片《我仍在這裡》,
紀錄他本人放棄演員生涯轉行當嘻哈歌手的過程,
更在宣傳時做出了留名青史,或者說惡名昭彰的訪談,
在大衛萊特曼的節目上幾乎像是個反社會人士,好似他已經完全地崩潰。
連萊特曼如此資深的主持人都幾乎無法把持這個怪異的瓦昆菲尼克斯。
在這部紀錄片推出的一段時間之後,參與製作的人才終於表示這是個偽紀錄片,
瓦昆的言行舉止完全都是演出來的。
他就是這樣的一個演員,無論參與什麼計劃都完全地投入。
對我來說,最能夠形容他演技的,是兩個完全矛盾的形容詞,細膩卻又猛烈。
你能夠看到他動用整張臉所做出不可思議的情緒轉變,
像是《雲端情人》之中短短幾分鐘之內有如雲霄飛車的內心起伏。
但是也能夠在一瞬間爆發猛烈的情緒,強烈地好似是他本人在受苦,
如《世紀教主》之中在受到提問時所展現的挫折以及悲憤,
或者是最近讓我極為印象深刻,在《失控救援》之中飾演的殺手。
因為看到自己的目標在他到達之前就被殺掉,讓他無法宣洩對於這些人渣的憤怒,
因而直接坐在地上崩潰的畫面。
而巧的是,剛剛所提到的幾個角色似乎都是在為他在《小丑》之中的演出準備,
《世紀教主》之中陰晴不定,似乎再怎麼努力都找不到自己目標的弗萊迪,
《雲端情人》急切尋求連結的孤獨男子西奧多,
《失控救援》之中對於這個社會愈來愈失望,
試圖用自己暴力的方式來「矯正」一切的殺手喬。
似乎一切都如群星連成一線,指向《小丑》會是個讓人大開眼界的電影,
誰知道,或許在這之後,我們能夠看到更多勇於嘗試的漫畫改編電影。
小丑 預告分析 預告解析 彩蛋
-~-~~-~~~-~~-~-
必看影片: 除了漫威以外 還有哪些電影必看? | 盤點年度十大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6dHjguAFzY
-~-~~-~~~-~~-~-
起起起伏的紐約馬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一,藍綠底定 柯選不選?怎麼選?牽動2020
二,蔡總統不是姚文智 柯別想複製2018棄保
三,韓國瑜不是丁守中 藍綠歸隊白色邊緣化?
四,林飛帆任民進黨副秘 柯痛批「說謊成性」
五,請問阿伯當市長四年多 公開說謊失言幾次
六,藍綠初選民調起伏 柯:荒謬 社會太亂了
七,意在言外? 柯:蔡韓之外 有無其他解方
八,垃圾不分藍綠白 只能選比較不爛的蘋果?
九,若韓2020勝 國民黨應視為最後執政機會
十,完全執政完全負責 大幹一場 不要再鬼混
第二段:
一,美聯社:韓因民粹獲勝 紐時:韓親中市長
二,韓:很多人支持民進黨幾十年 但感到失望
三,韓:民眾變聰明 不是民粹 而是民心思變
四,請問美聯社 川普勝選 算不算是民粹勝利
五,不能親中只能仇中? 不能親中只能親美?
六,外媒評韓流之外行 猶如我談民主黨共和黨
七,出口轉內銷 外媒批韓標題 綠媒欣喜若狂
八,拜會連、朱 致電馬英九 韓快速整合藍營
九,避免失言高招 韓:書面回答選舉國政問題
十,聯合社論建議 韓應展現開拓、凝聚、提升
第三段:
每日一句2019-0716:
韓0715臉書:Yes, We Do. Yes, We Can.
狗吠火車2019-0716-212-2陳其邁嚥氣
陳其邁:韓急著離開高雄 讓高雄人「嚥氣」
留高雄被卡韓 要錢沒錢要人沒人 有啥意義
一句祝福都說不出口 陳其邁淪市議員水平
綠營:韓讓淺藍越來越反感 那綠應該高興啊
按讚【觀點】FB: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ewpoint
訂閱【觀點】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 飛碟聯播網APP http://www.uforadio.com.tw/app
起起起伏的紐約馬 在 Meg L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不只小白鞋!更多鞋款推薦!
►訂閱Meg Lu:https://goo.gl/S4rwdy
►台南撿到寶!穿搭戰利品:https://youtu.be/hii5yhla-wg
----------------------------------------------------------------------------------
►該有的五雙鞋:
#1 樂福鞋
樂福鞋是我最愛的平底鞋之一
它可正式也可休閒 同時也會有種時髦感
而且它百搭的程度真的很值得購入一雙
#2 20孔馬丁靴
這款鞋我穿了7年依然毫無損壞 非常耐穿
只要套上一雙馬丁 就會替穿搭增加個性感
而且我也會把它拿來當雨鞋
只要梅雨季我幾乎每天都穿它
雖然買起來貴但cp值很高
#3 涼鞋跟鞋
如果你只想買一雙高跟鞋
我絕對首推涼鞋跟鞋
一年四季穿它都不突兀 搭什麼都合理
越是簡單越有可塑性
建議可以買中跟的 時穿耐走又可以顯得比例好
#4 尖頭跟鞋
包鞋高跟的話我幾乎只穿尖頭跟鞋
尖頭給人的俐落感我非常喜歡
有種女人柔中帶剛的氣勢
維多利亞貝克漢在紐約的秀結束後出來謝幕的畫面我永遠忘不了
她上半身穿得簡約套一雙尖頭跟鞋
整個無懈可擊
#5 穆勒鞋
穆勒鞋算是一個起起伏伏的流行
它不是一雙人見人愛的鞋款
以前的也覺得它很醜哈哈哈哈
但是現在為它著迷
很喜歡它不拘小節的女人味
也是既可休閒也能正式的一雙鞋款
--------------------------------------------------------------------------
►繼續觀看更多影片:
➪ 短髮的3種造型!10秒就能綁好半丸子頭
https://youtu.be/qETD976qNKU
➪原來這就是長大!我讀大學的五樣改變
https://youtu.be/rQkM4LSduRc
----------------------------------------------------------------------------------
►更多Meg Lu: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aygobla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aygobla/
➪ Bilibili 站:https://space.bilibili.com/54906711
➪ 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本網站影音創作內容皆為「Meg Lu」頻道所有,若有轉載、再製、轉錄等非授權行為,頻道將會採取檢舉、訴訟等途徑!
起起起伏的紐約馬 在 【世界六大馬完成】:18小時的屏息瞬間 - 運動筆記 的相關結果
... 站:紐約馬,就在2017年11月5日的「寒風細雨」與「起起起伏」(沒錯,不是 ... 前一天只花了近二個小時研究紐約馬路線,跟芝加哥馬比起來少了許多 ... ... <看更多>
起起起伏的紐約馬 在 紐約馬拉松奧運金牌Jepchirchir 霸氣封后、Korir 爆冷奪魁| 路跑 的相關結果
Peres Jepchirchir、Albert Korir 拿下紐約馬男女冠軍(圖片來源:拿下 ... 半程以1:12:43 通過,接下來要開始跑過一座座大橋、上下起伏的中央公園。 ... <看更多>
起起起伏的紐約馬 在 《去你的人生低谷:最速總的世界六大馬重生路》最後,但絕對 ... 的相關結果
2019年10月5日 — 是的,我並沒有用錯形容詞,就是「起起起伏」而非「起起伏伏」,因為我深刻感受到,紐約馬的上坡路段就是比下坡還多啊!走過了這一切,自己漸漸發現,所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