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8-08-08影音檔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阿浪•滿拉旺(布農族作者)
本書特色:
賽夏族知多少?
‧父系社會,子連父名。例如伊德.阿道.撒萬:伊德是自己的名字,阿道是父親的名字,撒萬是姓(世系)
‧同姓、同住(包括無血緣)、同一外祖父之表兄妹均禁婚
‧位於南庄鄉的賽夏族人多半會說客語,而五峰鄉的族人大多會泰雅語。
‧四階段的回娘家是最獨特的生命禮俗:婚後、新生兒、子女成人、喪偶。
‧紋面:男子與泰雅同,女子則僅刺在上額。獵首二個以上的男子可紋身。
‧巴斯達隘俗稱矮靈祭,每兩年一次在南庄向天湖、五峰大隘社輪流舉行。祭期四天:迎靈、娛靈、逐靈、送靈,只有娛靈可開放外族參加。
賽夏族神話與傳說
1.白髮老人的預言:賽夏各姓氏的始祖
堅信白髮老人在夢中的交代,歐倍那伯翁與妹妹成為在狂風暴雨下的僅存者,並結婚生子,繁衍出各姓氏的孩子。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就是他們的化身,永遠守望著賽夏子民。
2.雷女下凡:農業生活的開始
天上的雷神不忍賽夏族人生活太艱苦,派雷女娃恩帶著小米種子下凡,教導人們農耕技術,並和賽夏青年相戀成婚。雷女不能碰鍋子,但老人家卻強迫她進廚房,破壞了天人之間的界線,雷女只好返回天界,徒留一株芭蕉樹。
3.巴斯達隘傳說:以感恩和諧淨化與異族間的衝突
達隘雖矮小但農技先進,強壯又擅法術。好意幫助賽夏收成大增,卻驕恣調戲婦女、欺凌族人。賽夏族人不得已展開殺戮,但從此遭受詛咒,連年歉收、天災連連。於是以虔誠之心舉辦「巴斯達隘」,祈求達隘諒解,全族平安、豐收。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
賽夏族紋面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諺語之美(九十二)
泰雅族流傳一個美麗故事-紋面的典故,為什麼老一輩泰雅族人要紋面?
傳說,很早以前在深山內有一粒大石頭,有一天,石頭內爆出一對男女,大姐、小弟,這對姐弟相依為命,長大之後,阿姐想到傳宗接代的事,這個世間上唯一的男人便是跟她相依為命的小弟,所以阿姐找小弟結婚、生子,但是小弟顧慮著二個人血緣太近,不敢來答應,阿姐並不死心,阿姐傳宗接代的意志堅定。
有一天,阿姐將自己的面易容改裝、刺字,將面刺成花鹿里貓,讓小弟認不出是自己,阿姐因此…泰雅族開始有了後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剛才我們所說的紋面(有人說黥面)鯨面就是紋面之意,老一輩的原住民臉上刺成花鹿里貓叫做黥面。 現代人的刺字、紋眉、紋眼線都是原住民的紋面演化來的,年青一代的泰雅族人已經不紋面了。
泰雅族原住民只有二種人才能紋面,一種是會打獵的男人,另一種是會織布的女人才有資格。 日本統治台灣之時,禁止紋面,違抗命令便抓來用刀子將刺字的部位,用刀割起來,割成一個臉血水淋淋,非常殘忍,紋面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很痛,所以紋面亦是一種勇敢的表示。(賽夏族、泰雅族這二個族的原住民有黥面,其他沒有。)
賽夏族紋面 在 Daily Focus 日日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住的飯店附贈兩片Maskingdom的原住民面膜
本以為敷上後會有原住民紋面效果
但我誤會了,是白色無圖樣面膜(也好,少點色素)
是成分使用了原住民常用植物
剛剛試敷賽夏族的野薑花棕櫚面膜
包裝分上下兩部分
上半部是前導精華液
第二階段才是敷面膜
野薑花味道淡雅清香
效果嘛~還不知道,但敷時很舒服
是說剛剛上官網查了一下
一片么壽要200元
真是不便宜啊~
賽夏族紋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賽夏族紋面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賽夏族:巴斯達隘傳說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阿浪•滿拉旺(布農族作者)
本書特色:
賽夏族知多少?
‧父系社會,子連父名。例如伊德.阿道.撒萬:伊德是自己的名字,阿道是父親的名字,撒萬是姓(世系)
‧同姓、同住(包括無血緣)、同一外祖父之表兄妹均禁婚
‧位於南庄鄉的賽夏族人多半會說客語,而五峰鄉的族人大多會泰雅語。
‧四階段的回娘家是最獨特的生命禮俗:婚後、新生兒、子女成人、喪偶。
‧紋面:男子與泰雅同,女子則僅刺在上額。獵首二個以上的男子可紋身。
‧巴斯達隘俗稱矮靈祭,每兩年一次在南庄向天湖、五峰大隘社輪流舉行。祭期四天:迎靈、娛靈、逐靈、送靈,只有娛靈可開放外族參加。
賽夏族神話與傳說
1.白髮老人的預言:賽夏各姓氏的始祖
堅信白髮老人在夢中的交代,歐倍那伯翁與妹妹成為在狂風暴雨下的僅存者,並結婚生子,繁衍出各姓氏的孩子。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就是他們的化身,永遠守望著賽夏子民。
2.雷女下凡:農業生活的開始
天上的雷神不忍賽夏族人生活太艱苦,派雷女娃恩帶著小米種子下凡,教導人們農耕技術,並和賽夏青年相戀成婚。雷女不能碰鍋子,但老人家卻強迫她進廚房,破壞了天人之間的界線,雷女只好返回天界,徒留一株芭蕉樹。
3.巴斯達隘傳說:以感恩和諧淨化與異族間的衝突
達隘雖矮小但農技先進,強壯又擅法術。好意幫助賽夏收成大增,卻驕恣調戲婦女、欺凌族人。賽夏族人不得已展開殺戮,但從此遭受詛咒,連年歉收、天災連連。於是以虔誠之心舉辦「巴斯達隘」,祈求達隘諒解,全族平安、豐收。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