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502CTWANT 傳承財富資產合體公司 豪客買房一動作讓仲介傻眼
新聞原址→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15024
本刊統計,2020年至今,以現金購入豪宅的成交案件已超過26筆(今年以來至少成交5筆),總金額逾88億元。而這些現金交易的案例,並非真的捧著白花花鈔票買房,通常指的是不用貸款。知名房仲陳泰源分享,2019年曾碰到一件總價6000萬的案子,簽約當下,買家扛了500萬現金,銀行現場數鈔票,「通常自備款有可能是真現金,但基本上要出現在上億的豪宅交易,實務操作可能有困難。」
記者:林榮芳......↓
「有錢人錢太多,放著等它變薄不如存進房地產,目的是想消化現金,怎麼可能還要貸款。」陳泰源說,這些不用貸款的豪客,通常不會先透露自己的財力,等殺好價、簽完約後才告知不需貸款,常讓賣方及代書傻眼。
針對現金買豪宅的風潮,美商ERA易而安不動產副總經理邱宏吉觀察,主要是因為陸美貿易戰、台版肥咖條款CRS、境外資金匯回條例與港版國安法,推升了一波波的資金浪潮。
德安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偕德彰指出,大陸法人或個人若想來台買房、投資或設立公司,都會受到台灣政府的較多限制,因此可能用其他人頭、國籍或第三地公司等方式來台。「豪宅現金購屋族群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台商,其實很多富豪用公司名義置產,主要是為了財富傳承,把資產與公司綁在一起,不讓下一代輕易出售。其次才是相關費用能列報支出,達到節稅目的。」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也指出,對於高資產族群而言,以法人持有不動產,可降低管理上因自然人死亡或生病等失能所產生的不確定性,同時更利於節稅,長期而言還是有其功能。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則表示:「雖然2012年起,購置豪宅限貸6成,且無寬限期,今年豪宅貸款成數再降到4至5.5成,但不少台商帶著海外資金鮭魚返鄉,現金滿手,並無貸款需求,為求縮短交屋時程,和保持金流隱密性,多半傾向現金購屋。未來若因事業版圖擴張,有資金需求,仍能以豪宅融資貸款,且屆時不用受購屋申貸成數限制,反而利於財務金流規劃。」張旭嵐同時指出,買豪宅不僅彰顯身分,也是資產配置的首選,主要是為家族置產,或以轉投資公司長期置產,持有5年以上並不難,「限貸令或稅制,仍無法動搖富豪置產意願和能力。」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5/210502ctwant.html
財富傳承 案例 在 Phew!好險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父母想將財富傳承給子女要注意稅務制度
包括贈與子女房地或繳房貸都屬於贈與
必看贈與免稅額重點小知識
用案例秒懂財產贈與的注意事項
合法節稅不踩雷!
看更多新聞:https://bit.ly/39RLYeH
看更多新聞:https://bit.ly/3uHPPTH
瞭解提升業績的關鍵!➡️ https://pse.is/wdrgw
#稅 #贈與稅 #遺產稅
財富傳承 案例 在 蘇家宏律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後的遺囑,婆婆逆轉,原因出在:最後一份!
朋友分享一則『後宮爭權』的財富傳承案例給我:第二代的丈夫為家族事業的大股東兼董事長,癌末住院治療,老婆(媳婦)找律師來到病房幫先生擬定遺囑,後來家屬(婆婆)透過兒子看護得知此事,婆婆不動聲色地,在幾日後帶自己熟識的律師來到兒子(第二代)的病床前,在媳婦不知情下,要求兒子配合重新擬定一份新遺囑,並且命令兒子、看護不能告訴媳婦…。
在法律上,是婆婆幫忙兒子立的遺囑是最後一份,就是最後的決定(可以推翻之前的決定),如果跟前一份遺囑的內容有衝突,以最後一份為準。
媳婦幫忙丈夫做的前一份遺囑,怕是白忙了。
如果在病房中,媳婦沒有帶律師去做遺囑,可能婆婆也不會想到要求兒子立遺囑?如果媳婦一直顧在丈夫身旁,也許婆婆沒有機會?
其實,這情節類似歷史宮廷劇中,皇太后在皇帝身旁邊安插或買通眼線,情節幾乎一模一樣。不管時代如何的演變,人性是不會變的,如果皇帝早點立好太子,或在平時就有立遺囑的習慣,隔一段時間就修改。那麼在人生最後一段的時光,家人間可以完全把握最後相處的時間,不要在煩惱傳承的事情,因為早已經安排好了。
當然也要注意,不要在最後關頭被『趁虛而入』。
財富得平安!
#遺產
#遺囑
#婆媳
#最後一份遺囑
#平安得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