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公益基金會是拿來爭產用的?】
▌事情是這樣的
#長榮集團 創辦人─張榮發成立的 #張榮發基金會 從2018年12月17日董事任期屆滿後就沒有改選過董事會,教育部已經數次發函請他們改選,張榮發的兒子─張國明(也是基金會董事之一)更召開記者會,抗議現任董事長鍾德美涉入長榮集團經營權,還派保全阻撓他及其他董事去開會導致流會,為了避免萬年董事存在,希望教育部介入主持公道。
-
董事長鍾德美的說法則完全不同。他說:「我才沒有做那些事!基金會更沒有阻止董事開會,是他們故意缺席杯葛,才會遲遲無法召開董事會進行改選!」
-
國明、德美,你們是活在什麼平行時空嗎?
▌基金會的當家是誰很重要嗎?
很重要*3。因為張榮發基金會持有長榮國際集團近29%的股份,而長榮國際又手握長榮海運及長榮航空的股份,所以掌控張榮發基金會就等於在長榮經營權爭奪戰中有優勢地位。
▌基金會出了問題,誰來管?
大家還記得小時候跟同學起爭議吵不出結果時會怎麼辦嗎?沒錯,就是要裝可憐去找老師。
那誰是基金會的老師?基金會是財團法人,受 #財團法人法 規範,沒有固定監督的機關,區分成地方性或全國性的基金會,前者由縣市政府負責監督,後者呢,則必須視基金會的性質而定。張榮發基金會平常提供獎助學金、贊助文教活動,並成立長榮交響樂團、博物館等,屬於教育、文化的性質,因此主管機關是教育部。
-
所以教育部才會發函催促基金會快點改選董事會,張國明才會找教育部主持公道。
▌怎麼會有萬年董事?
#財團法人法 規定董事的任期最多四年,如果屆滿未改選,舊董事可以繼續保有董事職權直到選出新董事(否則家裡就沒大人啦),所以若一直未改選,舊董事就可能變成萬年董事!
-
要怎麼選新董事呢?必須2/3的董事出席且經過半出席董事同意,也就是經 #董事會特別決議。鍾德美說,基金會只是想好好做公益,是張國明他們杯葛害董事會達不到出席門檻因此無法改選,所以希望教育部依 #財團法人法第45條第4項 允許基金會透過 #董事會普通決議(只要1/2董事出席即可) 改選。
▌基金會到底有沒有涉入長榮經營權爭奪?
張國明為什麼會說張榮發基金會涉入長榮經營權?他認為長榮國際公司在去年2月召開的股東會有瑕疵,因為那時基金會的董事長並沒有經過董事會的決議,就派人以股東的身分參加長榮國際改選董監的表決,讓本來只專心做公益的基金會介入了經營權的爭奪,張國明提告並主張表決違法,不過後來法院認為這樣沒有問題,基金會未經董事會決議參加表決合法。
-
到底是誰在阻止改選,針對這個僵局教育部又會如何處理?大家覺得呢?
教育部:「我頭好痛。」
▌更多有錢人的二三事
黃建智|表決權拘束契約再度引爆彰銀經營權戰火
https://buff.ly/37leXnR
羅健瑋|大同寶寶是誰的!經營權爭奪的五四三之【一】
https://buff.ly/38EjH8t
-
附上截圖新聞網址:https://buff.ly/2v8WE70
張國明訴長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判決字號: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108年度訴字第856號
#有錢人的世界太複雜
#庶民的快樂往往是那麼的樸實無華且枯燥
財團法人法 董事 改選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卡功"再現?教育部"卡管"落幕、再卡"國語"!
國語日報創立七十年了,相信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小學生每天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閱讀國語日報。還記得過去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名字如果能夠登上國語日報是一件相當不得了的事情、值得放鞭炮來慶祝。國語日報除了能鼓舞及培養孩子的寫作及閱讀能力,還能幫助孩子吸收各式各樣的知識與常識。即便到現在為止,還常常是中小學生評選最優良的課外讀物之一。
然而,現在的國語日報社卻不平靜,去年可以說是教育部的"卡卡"年,在經過10個多月的"卡管"行動之後,現在國語日報社又遇到相同狀況。教育部除了不斷發文要求國語日報社說明董事長是誰,還要求報社須修改章程、改選董事,完全無視司法裁決認定教育部實為無理。不可思議的是,教育部三次聲請認定國語日報社是政府捐助的,均遭駁回,但教育部竟不知節制,迄今已下無數道"金牌",持續干擾報社的正常運作,如此濫用權力、無理蠻橫,不僅違背法治國家依法行政原則,對民間資產更有意圖霸佔、巧取豪奪之嫌!
今年2月18日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國語日報社並非政府捐助成立」,事實上這已是司法第三次裁定國語日報社非政府捐助之教育法人。然而,教育部至今不願罷手,今年1月審理期間,教育部發函國語日報社,表示對國語日報社的行政處分,不受民事法院非訟裁定之拘束;2月26日再度發函要求國語日報社「應於文到2個月內召開第19屆董事會議」,且應依照教育部行政處分辦理。
該函並說「屆期未改善,本部將依財團法人法相關規定辦理」,並在「說明」中表示將罰鍰、按次處罰、解除董事職務、當然解職、予以糾正等,教育部這些用語豈非威脅財團法人嗎?顯然,教育部意圖以行政主管機關的監督之權,繼續干預、阻擾、杯葛國語日報社的正常運作,且似乎不達全面接管目的,絕不罷休。令人不禁想問,難道法院三次打臉教育部還不夠嗎?"卡管"事件好不容易終於落幕,現在教育部又找了新的對象來"卡",為何教育部對"卡卡"總是意猶未盡、不知節制?
今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尊重司法、依法行政,還給國語日報社獨立自主的空間、撤銷對國語日報社的行政處分,讓國語日報社依「民間捐助財團法人」相關規定運作,早日完成改選,恢復正常營運。
🔶相關連結:
柯志恩:教育部三次聲請認定國語日報是政府捐均遭駁回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703662
柯志恩呼籲教育部尊重司法 不要再卡國語日報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703671
👉政治以外的志恩:https://www.instagram.com/prof.kochihen/
👉用心質詢的志恩:https://reurl.cc/z6Zxp
財團法人法 董事 改選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卡功"再現?教育部"卡管"落幕、再卡"國語"!
國語日報創立七十年了,相信是許多人小時候的回憶,小學生每天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閱讀國語日報。還記得過去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名字如果能夠登上國語日報是一件相當不得了的事情、值得放鞭炮來慶祝。國語日報除了能鼓舞及培養孩子的寫作及閱讀能力,還能幫助孩子吸收各式各樣的知識與常識。即便到現在為止,還常常是中小學生評選最優良的課外讀物之一。
然而,現在的國語日報社卻不平靜,去年可以說是教育部的"卡卡"年,在經過10個多月的"卡管"行動之後,現在國語日報社又遇到相同狀況。教育部除了不斷發文要求國語日報社說明董事長是誰,還要求報社須修改章程、改選董事,完全無視司法裁決認定教育部實為無理。不可思議的是,教育部三次聲請認定國語日報社是政府捐助的,均遭駁回,但教育部竟不知節制,迄今已下無數道"金牌",持續干擾報社的正常運作,如此濫用權力、無理蠻橫,不僅違背法治國家依法行政原則,對民間資產更有意圖霸佔、巧取豪奪之嫌!
今年2月18日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國語日報社並非政府捐助成立」,事實上這已是司法第三次裁定國語日報社非政府捐助之教育法人。然而,教育部至今不願罷手,今年1月審理期間,教育部發函國語日報社,表示對國語日報社的行政處分,不受民事法院非訟裁定之拘束;2月26日再度發函要求國語日報社「應於文到2個月內召開第19屆董事會議」,且應依照教育部行政處分辦理。
該函並說「屆期未改善,本部將依財團法人法相關規定辦理」,並在「說明」中表示將罰鍰、按次處罰、解除董事職務、當然解職、予以糾正等,教育部這些用語豈非威脅財團法人嗎?顯然,教育部意圖以行政主管機關的監督之權,繼續干預、阻擾、杯葛國語日報社的正常運作,且似乎不達全面接管目的,絕不罷休。令人不禁想問,難道法院三次打臉教育部還不夠嗎?"卡管"事件好不容易終於落幕,現在教育部又找了新的對象來"卡",為何教育部對"卡卡"總是意猶未盡、不知節制?
今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尊重司法、依法行政,還給國語日報社獨立自主的空間、撤銷對國語日報社的行政處分,讓國語日報社依「民間捐助財團法人」相關規定運作,早日完成改選,恢復正常營運。
🔶相關連結:
柯志恩:教育部三次聲請認定國語日報是政府捐均遭駁回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703662
柯志恩呼籲教育部尊重司法 不要再卡國語日報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3703671
👉政治以外的志恩:https://www.instagram.com/prof.kochihen/
👉用心質詢的志恩:https://reurl.cc/z6Z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