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美國朋友去吃火鍋,是一個不智之舉:異地生活,什麼時候才算融入當地文化?]
有一次,一對美國情侶朋友來台灣拜訪我,他們從來沒有到亞洲旅行過,對亞洲菜的認識也近乎於零,因為這樣,某天晚餐就發生了一件頗尷尬的事情。
我帶他們去吃個人小火鍋,店員點火上鍋,湯滾之後,我熟練地把火鍋料噗通噗通丟入,期間去醬料櫃以完美比例配好沾醬,回來時自顧自開始涮肉片,津津有味地開吃。過了一會,我意識到美國朋友們面有難色地盯著眼前的火鍋,瞥一眼他們調的醬料,簡直嚇死我,一碗裡只有香油跟白醋,另一碗裝了半碗的醬油,他們舉著筷子,面對眼前滾滾沸騰的湯,完全不知道該怎麼下手。我趕緊教他們把火鍋料丟下去煮,肉片涮一下就可以吃了,他們雖然照做,但臉上充滿狐疑,時不時夾起丸子、魚餃等物,問我「這熟了沒?」他們覺得我不用算時間就知道東西熟不熟,幾乎是一個可以寫進履歷「技能」欄的才華。
/
你也可以到我的網站讀這篇文章:https://urbananimalsabby.com/2020/10/06/how-you-eat-and-the-local-culture/
/
最後兩人的鍋,不是煮得太爛就是太生,筷子夾不好,料不小心整個沈入沾醬裡,夾起來放入口中又鹹到令人臉皺,他們想必是內心微崩潰,吃到一半就禮貌微笑說自己吃飽了,而鍋裡和火鍋盤上還有好多沒吃沒煮的東西,我覺得可惜,但又不好逼他們,幫他們煮又很怪,於是只好心懷歉意地自己吃完美味的一餐(但後來有帶他們去買炒飯回飯店吃啦)。
經過那件事後,我才發現,原來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吃火鍋時,要用什麼比例去搭配沙茶醬、醬油、香油、糖與蔥蒜,也不是每個人都天生懂得「吃火鍋」的眉眉角角。這是文化訓練出來的習慣與能力。因此我想,一個人旅行異國,或許只有在對當地飲食進入游刃有餘的狀態時,才能毫不心虛地說自己真正融入當地文化吧?
/
很多去過義大利的人都說,義大利以美食聞名世界沒錯,但真的說起來,吃來吃去也就是披薩、燉飯、義大利麵這三種,一堆澱粉,再好吃吃久了也會膩。
一開始我也這麼想,並且在義大利生活的初期,甚至對義大利菜產生排斥,覺得什麼都是澱粉、起司、橄欖油......,實在是太單調了!不像川菜的麻與辣,泰式的鹹甜與酸、印度的香料搭配那樣多層次。
但在那邊生活久了,才漸漸發現自己錯了。人的味蕾真的是能訓練的,以前我覺得橄欖油全部一個味道,後來我開始吃出橄欖油不同的風味與辛辣度時,簡直是發現新大陸。接著我開始懂的品味不同品種的花蜜、不同製法的起司、不同家庭釀造的紅酒、不同山區石封出來的豬油......,而這些風味獨特、帶有多層次前中後味的新鮮食材,彼此之間也能互相搭配,但不能亂搭,有些東西特別適合彼此,配對了,宛如發現魔法公式,就像沙茶醬配醬油很適合一樣。我最愛的搭配,例如在帕瑪森起司上抹花蜜、清蒸劍魚搭配糖煮葡萄、從樹上「很慢」(台語音)的無花果搭配 Ricotta Cheese…...。
在義大利生活的第二年冬天,我和一群朋友在花園露台上閒聊、打牌,突然覺得餓了,就到廚房搬出麵包、帕瑪森起司、兩種不同火腿 Prosciutto di parma 和 Mortadella,一些生菜,接著熟練地切麵包、切起司,夾入不同火腿與生菜,淋上了橄欖油、黑胡椒與一點蜂蜜,整個包起來,津津有味地開吃。我本來自己吃得旁若無人,突然一位義大利朋友開口,她對我手中的 Panini 點頭讚許,說:「妳現在也吃得像個義大利人了。」
/
後來,每次我跟外國朋友出去吃飯,都會仔細觀察他們,要是變成網路媒體的心理測驗,大概是這種心態:「從飲食的掌握度,猜你在臺灣生活多久」而我曾觀察到最令我驚艷的有以下幾個狀況:
1/ 吃小籠包湯匙會在下面用湯匙接住才咬,不浪費一丁點湯汁
2/ 吃傻瓜乾麵,能熟練地加入烏醋、辣渣等調味,並且強調一定要半熟蛋包
3/ 半夜肚子餓, 會自己到 7-11 搭配出豪華套餐
4/ 吃火鍋時,知道「醬油+沙茶醬」等經典醬料配法
5/ 分得出「肉粽」不只一種
6/ 吃烤香腸時,會咬生大蒜
7/ 吃牛肉麵會加白醋和酸菜
8/ 甜不辣吃完後,剩下的甜辣醬料拿去加湯
9/ 去傳統豆漿油條早餐店,點鹹豆漿並且加辣油
10/ 買便當會跟老闆要辣菜脯,並且打包湯
還有哪些看似「內行」的台灣菜吃法,會讓你對外國朋友表達讚許呢?有什麼不錯的「內行」吃法,可以分享一下?
補充:
這篇文章發佈後,陸續收到幾封網友私訊,說我「放任」美國朋友掙扎吃鍋,很不懂待客之道。在這邊說明一下:
我和他們相處的幾天中,一起去吃過熱炒、清粥小菜、米粉湯等等,每一餐都吃得很愉快,我除了和他們聊食物、解釋食物外,他們也觀察我怎麼吃,有樣學樣。
吃火鍋那晚,我也有事前和他們解釋一下什麼是小火鍋,開吃後,看到他們面對滾湯面露遲疑,我也鼓勵他們「現在可以放這個」、「接下來可以放這個」等等,並重新替他們配好醬料(這些細節我並沒有在原文裡講,因為文章主題是要講,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飲食小習慣,原來是文化習得的產物(不然外國人怎麼需要教?),若放入太多這類與文章主題目的不相關的細節,例如像這樣還要細細解釋我的動機,便會過於冗長並且離題。
外國人雖然對某些文化不熟悉,但他們也不是三歲小孩,而是聰明有邊看邊學能力的獨立個體。就像我在義大利生活時,也沒人貼身教我該怎麼吃,我也是觀察義大利人自己學習的,甚至還自行買書上網閱讀,學習當地飲食文化。
總之,吃鍋那天,依照前幾天的經驗,我認為稍微講解後,他們便會看著我有樣學樣吃起來,但並沒有,他們面對滾湯就是不斷面露遲疑,無論我怎麼鼓勵,他們看起來就是面有難色,到了一個程度是,如果我繼續「鼓勵」,就是有點不懂看臉色,勉強他們吃他們不想吃的東西,所以最後雙方放棄這一回合。但他們並沒有怪我,過後他們只是跟我開玩笑說,「火鍋看起來滿恐怖」,也沒放在心上。我認為,就是有人會不喜歡吃火鍋,而這對美國朋友一方面是不熟悉, 一方面可能也是單純不喜歡而已。
最後,回到正題,這篇文章目的,是在探討人們習以為常的飲食小習慣,其實是文化不知不覺養成的。這篇文章並不是在講怎麼招待外國人最正確。
ps. 辦了個「少女A」的 IG,未來文章也會在上面同步發表,歡迎大家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飲食 #文化 #內行台灣菜吃法
豬油渣炒豆鼓 在 美慧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懷念的古早味
舌尖上的分享~豬油渣炒菜脯豆鼓
利用炸豬油的渣渣,加入珍珠脯入鍋乾煸至水份蒸發,菜脯香味四溢,放入豆鼓辣椒拌炒片刻,再入豬油渣拌炒均匀,—道鹹香酥的家常小菜上桌囉!
豬油渣炒豆鼓 在 我家在阿爾卑斯山Alpenleb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記得之前有人問過我都吃哪一種油?
我的回答是每一種油吃完我就會換另外一種,像葵花油、玉米杯芽油、Omega3油,蔬菜油、葡萄籽油。
至於必備的有香油、橄欖油跟南瓜子油、還有核桃油。
豬油、奶油我也常用,看一看我用的油種類還真不少。
至於台灣目前的食油問題看看專家怎麼為我們解說。。文章有些長。。但是都是有心人為我們收集的智慧,值得思考之後找到適合自己健康的方法阿~
沒想到什麼也沒貼,只是公布食品安全權威文長安老師要上節目的訊息,居然九小時內有4000多的觸及率、近280個讚與30幾則留言。
大家熱烈捧場,內心過意不去,只好埋頭整理出文字檔,聽過的人能回味,沒聽過的人長知識,透過這波食用油風暴,正確認識食用油的特性,改變自己超級糟糕的用油習慣。
一罐油用到底,觀念超錯誤
天底下沒有一種油脂是完美的,每一種都有缺點與優點,如果家裡只使用一罐油,或一種油,或是只認定一個品牌的油,本身就是超級錯誤的觀念,偏偏有很多家庭皆是如此。
食物和人一樣,每一種都有優點與缺點,所以一直鼓吹飲食多樣化且均衡,就是抓優點、補缺點,提升營養的利用率。
為什麼有那麼多進口油?
台灣只有兩家沙拉油廠,先說沙拉油的製成:黃豆磨成粉,經過溶劑萃取,再經脫除溶劑、脫酸、脫色、脫臭、脫膠、脫臘等多重程序後,才能製出沙拉油。
由於每一個過程都要一個巨大的設備,所以資本額超過二十億元,沙拉油廠由國內食品大廠集資興建,一家為台中的中聯油脂,一家是台南的大統益,若非其中股東,想要進入油品市場實屬不易,想要有優勢,就必須去找更便宜的油。
便宜的油仰賴進口油,便宜的進口油說穿了就是來自基因改造原料所製成的油,棉籽油、玉米油、芥花油等大量進入台灣市場,加上我們自己生產的沙拉油也使用基因改造黃豆,市面上摻和油全是基因改造的油,但沒有任何標示清楚,這是比大統事件更嚴重,卻沒有人重視的問題。
低價油就是基改原料的油脂
基因改造的油是溶劑萃取出來的油,專家認為只有蛋白質有問題,油脂對人體沒有影響,所以政府規定油脂不必標示基改,只有豆腐豆漿需標示,但科技日新月異,誰知道明天專家又會說出什麼論調?
由於只有基改的油脂才能進入台灣低價市場來競爭,因此才出現了棉籽油,棉籽油有棉酚,對男性的精蟲有殺傷力,所以從前用來做為男人的避孕藥,但去除棉酚並不難,就是油中加水持續一段時間,便可脫除。
日前棉酚爆出未檢出與不得檢出的爭議,都是在於儀器精密度的不同,如同上次毒澱粉事件,關廟麵在新加坡被檢出,但在台灣沒有是一樣的道理。
銅葉綠素到底有沒有營養?
鎂葉綠素能行光合作用,能讓細胞修復還原,是身體所需要的營養,但缺點是極不穩定,所以無法添加在食品上,因為不穩定,顏色會變來變去,而銅葉綠色非常安定,但身體不需要。
雖然添加在油脂中的銅葉綠素,在每日可接受的飲食攝取量(ADI)中是沒有太大影響,因為你不會猛喝油,但請注意,單一不可能超量,但很多單一都超量就不太好,身體每日忍受的極限是一百五十種添加物。
動物?植物?油脂區分大錯誤
油脂應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低來分類,即使是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也不一定是豬油等動物油。
認識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代表油脂皆是清清如水,如:沙拉油、玉米油、葵花油、芥花油等。
油脂有很多地方沒有吃飽,所以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而沒吃飽的地方叫雙鍵,若在高溫發煙點的情況下,雙鍵會斷掉,氧進入便產生自由基,所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高溫下會產生很多自由基,很容易致癌,而且酸價會提高。
酸價高的油不一定是壞油
不過很多人以為酸價高就是壞油,其實橄欖油、茶油、苦茶油、麻油等油酸價也很高,但上述皆是冷壓非溶劑萃取的油,雖有許多游離脂肪酸,但不經高溫作用,沒有自由基不會致癌,因此用酸價來判斷油脂好壞只限於用溶劑萃取,清清如水的黃色油,沙拉油,葵花油等。
但若把橄欖油等當做油炸油使用,反而把好油變成壞油,炒菜則沒關係。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缺點是不耐熱,高溫易致癌;優點是清清如水,不易堆積在血管裡,產生慢性病,沙拉油、玉米油等皆是。雖說這類油不適宜油炸,但精煉技術進步,發煙點提高,家庭使用亦可。
科學方法教你要不要換油?
文長安教大家用科學方法來決定要不要換油:
見炸油變黑變黏了,或是加熱時冒出很多泡泡,就表示應該換油了,但文長安傳授另一種更科學的方法,就是新油買來,第一次使用,先用溫度計測量它冒煙的溫度,若油炸多次之後發現,冒煙點的溫度突然降低20度,就表示該油已經裂變了,該換油了。
認識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就是吃的飽飽的就走不動了,連火燒房子都走不動,所以很耐熱,不容易斷裂,不容易產生自由基就不容易致癌,問題是在常溫下是固體的,所以在血管裡容易堆積而造成心血管疾病,如:豬油、牛油、雞油、奶油等。
然而飽和脂肪酸高的油,並不是只有動物油,棕櫚油和椰子油也是飽和脂肪酸高的油。
另外還有一種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油,一是人工的氫化油,二是自然界反芻動物的油(牛啦)。氫化是使液體油脂變固體,但氫化過程便產生反式脂肪酸,它的特性是擴張,所以會造成血管堵塞,不過反式脂肪酸也有好處,是對稱的,所以安定性好,味道也比較好,例如蛋塔好香,不過少吃一點更好。
認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是完全相反的,而介於兩者之間就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代表性油脂為橄欖油、苦茶油、茶油與芝麻油等。
吃油也要有均衡概念
不管什麼油都有問題,吃油時不可以一個家庭一罐油吃到底,而應該準備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三種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吃的是三分之一強,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吃的是三分之一弱,飽和脂肪酸就是三分之一。
均衡多樣化會產生互補,要有正確的觀念,即善知識。
身體有兩種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可把膽固醇帶出體外,低密度則把膽固醇留在體內。
吃橄欖油就健康嗎?
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把好的和壞的膽固醇都降低,飽和脂肪酸可把好的和壞的都升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把好的不變,壞的降低,所以一直鼓吹要多吃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於是大家都跑去吃橄欖油,但橄欖油的多元與飽和脂肪酸卻比較少,高不成,低不就,不要有偏差的想法。
而且橄欖油有綠色的也有黃色,前者是冷壓初榨,很昂貴,後者是用溶劑去萃取橄欖渣的油,所以是清清如水,比較便宜的油。
吃豬油就比較好嗎?
這陣子大家都改吃動物油,尤其是豬油,是順式脂肪,但豬油在常溫常壓下一定是固體,但若買到的瓶裝或罐裝豬油是液體時,就要注意這種油因為原料亂七八糟,所以要加乳化劑,要加磷酸鹽除臭除色。另一種要注意的是白油,利用科技分離出飽和脂肪,並賣給食品廠,讓糕餅變得更酥,建議要吃油,就不要吃分離的。
加水煉豬油?廚房大爆炸
有媒體教民眾自己在家煉豬油,要在水中煉油才不會產生毒素,其實是無稽之談。用水煉油,油會爆炸,又容易壞,若怕油溫太高產生毒素,炒菜時先在炒鍋裡加此水,看水在鍋裡跳動,再加油加菜去炒,溫度可降低五、六十度,不怕高溫有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