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了十年的世界(上)
英國政壇怪俠George Galloway曾說:
「有可能幾十年都沒事,
接著幾星期內就過完了幾十年。」
前陣子的疫情三級警戒
讓大家的生活步調都出現巨大的變化,
待在家的時間比正常情況多,
經歷平常無暇注意或體會的事(不論好壞)
所以大部分的人感覺都是步調慢了下來,
但與此同時,世界的變化卻在飛快的加速,
幾個月的時間內,許多現象都加速了十年,
幾乎完成了一個世代的轉化。
這就是疫情開始之後,
世界趨勢變化的寫照。
《疫後大未來:誰是大贏家?》
這本書的作者Scott Galloway,
(跟前文提到的的Galloway不是親戚)
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行銷學教授,
是連續創業家,曾創辦過九家公司,
也是另外兩本暢銷書《四騎士主宰的未來》與《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的作者。
我很喜歡他立場鮮明、商業實戰經驗豐富、
帶有一點點世故的自大、直爽的風格,
他的書中可以看到很明確直白的論點。
當然,立場人人不同,
他以身在美國的視角出發,
但我相信身在台灣的我們,
一樣可從書中的分析得到很多想法。
跟大家分享幾個我覺得有趣的論點:
一、大加速
二、強者恆強
三、現金為王
四、大分散
五、品牌時代讓位給產品時代
六、紅與藍
七、四巨頭
八、破壞性創新
美國科技巨頭們對全球的巨大影響力,
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現實。
(以前看小說或是動漫,
都曾經看到未來的世界是由企業統治,
從我們現在生活的狀態來看,
這些想像似乎成了神準的預言)
在疫情開始之後,
這些企業對世界的影響甚至有增無減,
作者在書中有很多針對這個現象的探討
身為一個連續創業家,
他有跟這些巨頭們交手的經驗,
所以分享的經驗都是活生生的,
而不是象牙塔裡那種學者氣息與口吻。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上述的論點
一、大加速:
「這場流行疫情影響最深遠的衝擊,是它將
扮演一個加速劑;它會啟動一些變化並改
變一些趨勢方向,不過在此同時,疫情的
主要影響是加速已經存於社會的動力」
加速聽起來很厲害,但值得注意的是,
這個加速的狀態並非對所有人事物都友善,
而是對之前正在成形的社會/商業轉變、
社會趨勢發展中強大的力量、
相對強勢的族群,
帶來更好、更多、更大的推動力量。
但是,
「負面趨勢可能以更高的速率加速」
「每個危機必然存在機會;危機更大、更具
破壞性,機會也就更大。…許多因疫情而
加速的趨勢是負面的,削弱我們在『後疫
時代』復原和發展的能力。」
各種型態的不平等,
包括教育、企業競爭、貧富差距...等,
在這段時間更明顯的被曝露出來。
以工作機會來說,
Covid-19帶來衝擊的前三個月,
美國失去的工作機會(13%)
比起大蕭條時期兩年所失去的(5%)更多,
美國用過去十年創造出兩千萬個工作機會,
卻在十個星期內摧毀四千萬個工作。
而且收入低於四萬美元的家庭受創最嚴重—
2020四月有近40%遭解僱或休無薪假;
相較之下收入超過十萬美元的家庭,
失業的比例只有13%。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落差?
因為疫情封城或是提高警戒的情況下,
能夠遠距離的工作都是中高端的工作。
有60%超過十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完成:
相較之下,
只有10%不到四萬美元的工作可以在家進行,
低收入工作者被資遣或放無薪假的機率,
是較高收入工作者的將近四倍。
遠距工作所帶來的好處,
流向原本就過得比較好的那些人。
另外的例子是零售業的變化。
在美國,二○二○年初,
大約有16%的零售業是透過數位管道交易。
二○二○年三月到四月中旬,
疫情出現後的八個星期,這個數字跳增到27%,
而且沒有退潮的跡象。
而且看得更深入,
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
電子商務在零售業的比例,
從2000年扎根後大約每年成長1%,
而從2009年到2020年初這十年,
也才成長了10%,
但2020年的短短八個星期就成長了11%!
這就是大加速,幾個星期內,
十年的發展就完成了。
二、強者恆強(汰弱留強的無情殺戮)
蘋果公司花了四十二年的時間達到一兆美元的市值,然後只花了二十個星期從一兆美元加速到達二兆美元(2020年三月到八月)。
同樣在這幾個星期內,特斯拉(Tesla)不只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甚至還比Toyota、Volkswagan、Daimler,以及Honda等公司的總和還有價值。
至於資本市場,在2020疫情爆發期間,
美國股市先是經歷一波巨大的跌幅
(2020年2月下跌到3月低點,
大約下跌了40%),
但隨後也上演一波大反彈,
乍看之下會覺得這是全球最強大市場所展現的韌性,但事實上,這是一幕強者更強的戲,
所謂的「復甦」是少數公司超乎尋常的獲利所造成,特別是科技業巨頭和一些市場的重要參與者,而沒有反映在更廣泛的公開市場上。
我們把公司規模分開來看,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7月31日,S&P500指數(美國五百大上市公司)維持年度的正成長,
但是中型股下跌了10%,
S&P600小型股指數則衰退15%,
而受創最深的「BEACH」產業—預定(booking)、娛樂(Entertainment)、航空(Airlines)、遊輪(Cruises)、賭場、飯店與休憩(Casinos, Hotel, and Resorts),在這段時日內股價平均下跌50-70%...
媒體被大型科技公司和大型股指數閃亮亮的表現所吸引,
但是,一場汰弱留強的無情殺戮正悄悄進行。
很多過去知名的品牌都在這一波宣佈破產:
服裝品牌J.Crew、Brooks Brothers、True Religion;赫茲租車(Hertz);連鎖健身品牌Gold’s Gym、24 Hour Fitness;健身營養品公司GNC;高級食材超市Dean & DeLuca…名單還有一長串,這真的是會讓人下巴掉下來的名單,因為太多我們認識的百年老店知名品牌,就這樣在疫情期間默默的「確診死亡」,
但是這些企業新聞並沒有引起太多波瀾,
因為大型科技公司的發展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針對強者恆強、弱者加速淘汰這樣的狀況,
作者在書裡提到一個務實卻也很心碎的思維:「如果品牌是你最強大的資產,但企業已陷入結構性的衰退,那就該認具思考在企業消亡前充分榨取品牌的利益。儘管我們盡可能把品牌人性化,不過品牌終究不是人—它們是要被變現的資產。一個品牌在消亡之前,沒有把握它的黃金歲月充分利用它的價值,才是唯一的罪過。」
三、現金為王(淘汰賽中存活的關鍵之一)
一家公司的價值是由它提供的「數字」(財務報表、營收獲利...等)和它的「敘事」(在大眾之間傳遞的公司文化、公司歷史,使命...等故事)所呈現的結果。
「目前看來,規模大小給一家公司提供的敘事不
只是能否度過危機,而是它在後疫時代能否蓬
勃發展。擁有現金、擁有債務擔保、擁有高價
值股票的公司,將可以接收陷入困境的競爭對
手的資產,鞏固在市場上的有利位置。
疫情同時也助長「創新」的敘事。被視為創新
者的公司所獲得的估值,反映的將是十年之後
估的現金流,並且以難以想像的低利率折現。
這正是特斯拉的市值如今超越豐田、福斯、戴
姆勒、本田總和的原因所在。儘管,事實上特
斯拉在2020年大約生產四十萬部車,其他四家
汽車公司總共打造出兩千六百萬部車。」
當市場決定亞馬遜、特斯拉、以及其他被看好的公司(也就是市場上的科技巨頭們)是贏家,市場就會降低這些公司的資金成本(讓他們可以更容易而且用更好的條件拿到他們要的錢),增加它們的補償價值(透過股票選擇權),並調升它們獲取本身無法自行建構的東西的能力。
而且,如今有多到難以想像的資金在尋找標的。(低利率、政府振興經濟方案這些寬鬆政策讓市場上有滿滿的錢想要找到好的投資方案或是公司,想當然的這些市場寵兒會是優先被選擇的對象)疫情衝擊之前表現良好的公司,在這場全球危機中將得到驚人的獲利。
過去十年,市場判定一家公司價值的標準,已經用願景和成長取代獲利(舉例:Amazon、Tesla、Netfix…沒賺錢但股價市值卻仍然衝天)。不過在疫情流行期間,畢竟現金是王,成本結構則是新的血氧值,誰有更多現金,就站在更好的長期戰略地位上。(舉例:Costco可望在零售業逆勢攀升,其中一個理由是它坐擁110億美元的銀行帳戶;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有近200億美元,它的地位也穩如泰山),因為手上有大量現金的企業,可以在競爭對手關門之後,好好挑選它們要變賣的資產跟留下來的客戶,因此在每個產業類別,權力都將更集中於資產負債表最搶眼的二或三家公司。
「如果你的公司收支平衡不良,那現在已經無力為繼;如果你從事的是必需品零售業,那麼你的產品比過去更必需了;如果你在可選擇性零售業,你的產品比過去更顯得可有可無。」
後疫時代損失最慘重的將是有眾多員工、但帳面成績不良的大型公司。比如傳統零售業,如果無法創新並吸引更年輕、更常在線上消費的族群,疫情期間無非雪上加霜。
而餐飲業,特別是餐廳,也面臨艱困的挑戰,因為有大額的固定開支(房租),而且幾乎無能為力改變現況(房東降租是佛心,不降租也無計可施),再加上沒有緩衝的資金可以幫忙度過艱困時刻(大部分餐廳手上保留可以週轉的資金都不高)。紐約時報曾在一篇採訪餐飲界名人張錫鎬(David Chang,在全球有數間餐廳,同時也是Netflix紀錄節目《美食不美》(Ugly Delicious)的主持人)的文章中提到,疫情過後,餐廳或服務業可能消失,「如果政府沒有介入協助,未來服務業將不存在。」儘管當時的政府有與餐飲業代表商談援助計畫,但代表一字排開都是大型連鎖餐飲業者,很可能疫情下能生存的只有連鎖餐廳,David提到其它中小型餐廳時明顯的表現出擔憂。當然,還是有很多具有特色與知名度的餐廳可以生存下來(至少目前為止仍在苦撐),但是餐飲業的變化與整合,已經是進行中的必然,這個產業當然會繼續存在,但是過去很多獨立經營的個性化小店,很可能撐不過這一波衝擊紛紛停業。運動休閒產業也是如此。
很多台灣的餐廳、健身房、個人運動工作室…等等,在三級警戒期間也是一路苦撐,最近陸續聽到自已認識的品牌要結束營業真的很心酸,而且雖然解封了,很多店家其實還沒止血,只是流血流得比較慢而已…即使現在已經陸續補充疫苗供民眾預約施打,但要能恢復到疫情前一切「正常」的生活,依然是無法預測且非常緩慢的過程。
其他的,下次繼續跟大家分享
#jeffmachine #puma #pumataiwan #pumaeveryday #postcovid #faang #大加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電子股(TSE23)方面,台股前一天因為蘋果概念股走跌而重挫逾百點,儘管蘋果(AAPL)股價在昨天凌晨還是收小黑,不過蘋概股已經在昨天止穩,股王大立光(3008)尾盤發威以最高點2560元作收,漲幅2.81%成為台股守住8400點大關的功臣。鴻海 (2317) 、台積電 (2330) 也相對有撐,廣...
豐田歷史股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427華爾街日報
*【全球新冠病例超過1.47億例,印度單日新增病例再創紀錄】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匯總的數據,週一,全球累計新冠病毒病例超過1.47億例,累計死亡人數增加到311萬人。
https://tinyurl.com/yhywtfc2
*【印度疫情反撲似野火燎原:住院自備氧氣,遺體燒不過來】
在政府放鬆限制措施和公眾開始鬆懈後,印度新冠疫情猛烈反撲,病例激增,其來襲速度和兇猛程度是疫情暴發一年多來所未見的。新德里長期以來資金不足的公立醫院已經不堪重負,而私立醫院更是一床難求。
https://tinyurl.com/yztjug8k
*【吉利德擬向印度捐贈至少45萬瓶瑞德西韋】
吉利德科學公司打算向印度捐贈至少45萬瓶用於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藥物,以應對該國疫情的兇猛反撲。
https://tinyurl.com/yfwqo7jh
*【賽諾菲同意從9月起在美國生產Moderna新冠疫苗】
法國製藥商賽諾菲集團已同意在其位於紐澤西州里奇菲爾德的工廠生產Moderna新冠疫苗,並將從9月開始灌裝和加工多達2億劑疫苗。
https://tinyurl.com/yjxeyxwa
*【西方世界可越過疫情展望經濟復甦】
隨著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推動生活多少恢復正常,西方經濟看來將出現強勁的反彈。
https://tinyurl.com/ydp7w8l2
*【香港和新加坡將於下月啟動旅遊氣泡】
在兩地疫情保持穩定下,香港與新加坡之間推遲已久的航空旅遊氣泡將於5月26日啟動。
https://tinyurl.com/yfxtx4n5
*【美國準備與全球其他國家分享阿斯特捷利康AZ新冠疫苗】
在越來越多的人呼籲美國採取更多行動,幫助發展中國家抗擊新冠疫情之際,拜登政府正在制定分享數千萬劑阿斯特捷利康新冠疫苗的計劃,並準備做出重大努力,幫助印度對抗再度爆發的疫情。
https://tinyurl.com/ydotuhl6
*【實現全球減排目標代價高昂且面臨政治阻力】
中國、印度和美國等全球污染大國已承諾轉向使用更清潔的能源,但這樣的改革需要巨額資金和靈活的政治手段。
https://tinyurl.com/yg9yhnqg
*【美中或可借天然氣撬動氣候變化合作】
上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承諾從2026年開始削減國內煤炭消費。中國或許可以通過加強中美在天然氣開發和貿易方面的合作來幫助實現這一目標,同時這也能緩和與美國的關係。
https://tinyurl.com/yh7sw2f7
*【美國海軍稱伊朗船隻在波斯灣騷擾美國海岸警衛隊船隻】
海軍官員說,本月早些時候,伊朗精英部隊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一批船隻在波斯灣騷擾兩艘美國海岸警衛隊的船隻,這是一年來首次發生這類事件。
https://tinyurl.com/yg2hn3js
*【美國南部和西部將因人口增長獲得更多政治權力】
美國2020年人口普查的初步結果顯示,政治權力將更多的轉移到南方和西部山區的州,同時人口增長幾乎放緩到歷史最低水準。
https://tinyurl.com/yjf8p2w7
*【中國對美團立案調查,互聯網行業整頓行動擴大】
中國監管部門就外賣巨頭美團涉嫌壟斷行為對其立案調查,這是中國政府收緊對國內日益強大的科技業控制的最新舉措。
https://tinyurl.com/yglx45eg
*【中共建黨百年前夕,「紅色旅遊」熱潮興起】
在7月份中共建黨百年紀念日前夕,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呼籲重溫中共黨史,而在這一信仰的中心地帶井岡山,朝聖者們正在響應這一號召。
https://tinyurl.com/yjak4ckn
*【特斯拉財季利潤創紀錄】
特斯拉公佈了創紀錄的財季利潤,原因是儘管供應中斷並且外界對其電動汽車安全性的擔憂加劇,但交付量仍不斷增加。
https://tinyurl.com/yfnrw4at
*【特斯拉「認慫」平息中國網絡輿情,但更長期挑戰擺在眼前】
憑藉紮實的技術和先發優勢,特斯拉在中國取得了成功,但上海車展表明,真正的競爭對手正蜂擁而來。
https://tinyurl.com/ye9qb8zm
*【馬斯克將添新頭銜:《週六夜現場》主持人】
特斯拉CEO馬斯克很快又會增加一個不尋常的頭銜:《週六夜現場》節目主持人。他定於5月8日主持NBC的這檔長期深夜喜劇節目。
https://tinyurl.com/ydqewzv6
*【納斯達克指數自2月以來首創新高】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週一創下2月以來的首個紀錄,投資者期待本周眾多公司財報,其中包括一些最大的科技公司。標普500指數上漲7.45點,至4187.62點,漲幅0.2%,創下今年第24個新高。
https://tinyurl.com/ydpn7jab
*【GameStop在股票發行中籌得5.51億美元,盤後股價繼續上漲】
GameStop股價在週一盤後上漲,延續常規交易時段的漲勢,此前該公司表示,在股票發行中籌集了約5.51億美元。
https://tinyurl.com/yffruqcf
*【美聯準會面臨如何傳達政策調整信號的考驗】
在美聯準會開始縮減對美國經濟的支持之前,首先必須決定如何向市場傳達這一想法。
https://tinyurl.com/yjaqlzsz
*【萬物上漲引發全球市場泡沫擔憂】
從住宅建材到比特幣再到股票,所有市場都在飆升,很少有如此多資產同時上漲這麼多的情況出現。這引發了人們對全球市場都出現泡沫的新擔憂。
https://tinyurl.com/yz33mzvd
*【比特幣近期暴跌的背後:槓桿交易爆倉和被迫平倉】
比特幣的漲勢似乎失去了動力,至少目前是這樣。上週五比特幣再次下跌,短暫跌破5萬美元,較4月14日創下的紀錄水準64,829美元下跌了20%以上。
https://tinyurl.com/yjwqmgfa
*【Lyft同意將自動駕駛部門以5.5億美元出售給豐田汽車】
Lyft將把旗下自動駕駛部門以5.5億美元出售給豐田,這家網約車巨頭稱此舉將幫助該公司比之前預期的更快實現盈利。
https://tinyurl.com/yh4lld5r
*【英國根據新制裁機制將22名涉嫌腐敗的個人列入黑名單】
英國週一頒布了一套新的制裁制度,並利用該機制將22名涉嫌參與俄羅斯、南非、南蘇丹和其他地方腐敗案的個人列入黑名單。
https://tinyurl.com/yggarzun
*【蘋果公司計劃未來五年在美國投資4,300億美元】
蘋果公司宣佈,計劃未來五年間在美國進行超過4,300億美元的新投資,其中一部分將用於下一代晶片開發以及5G技術。
https://tinyurl.com/ye2corvu
*【以色列和阿聯酋的能源公司將達成兩國外交關係正常化以來最大交易】
以色列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表示,該公司計劃將其在一個海上天然氣田的股份出售給阿聯酋擁有的Mubadala Petroleum,這將是兩國去年同意關係正常化以來規模最大的商業交易。
https://tinyurl.com/yzmdkqds
*【俄羅斯央行將基準利率上調至5%】
俄羅斯央行週五上調了基準利率,在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持續緊張的情況下,升息部分是為了支撐俄羅斯的貨幣。
https://tinyurl.com/yhfj4ajo
豐田歷史股價 在 股市達人 鄭瑞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鋼鐵、運輸股指數續創歷史新高,電子股量縮靜待財報數字
我昨天有提到傳產股就是一波到底,這波的運輸股跟去年的口罩股恆大雷同,EPS暴增,股價就大漲一波,追最強的就對了,反轉破3、5MA砍掉即可
電子股成交比重降低,強勢股走勢就不如之前,這是市場資金翹翹板效應導致,電子股股價再來就是等待財報,最重要的重點在於毛利率,只要毛利率大增的公司股價就會最噴
3228金麗科又跌停,這是籌碼問題,要靠換手解決,而未來股價會有兩個引爆點,一個是P2合約可望於第二季搞定,NRE入帳的金額會是P1的好幾倍,二是公文電腦可望於6月前後設計定案,第三季就差不多要規劃量產了,這任何一個點都足以讓股價噴出,大陸五年就是要換掉一億台公文電腦,今天不管是透過任何一下客戶來下單,就算客戶真的敏感,未來換聯想下單也可,小米也行,標案每年都要開,換人來下單都沒問題,需求就是在那邊,並且就只會用金麗科的X86,趨勢不變,變的只是大家的信心,最終將以數字來解決信心問題,耐心等待第三季將再創新高
3545敦泰也單純是信心問題,昨天被砍到167元,今天又漲回189.5元,最近這階段鄭老師特別忙,因為很多人會問敦泰怎麼了,但其實就沒有基本面的問題,單純就是電子股資金流出加上神盾賣光持股,股價就被亂殺,而我有說聯電直接漲價2022接單40%,今天聯電大漲5%了,這告訴我們晶圓代工就是要一路漲,設計股也會逐季漲價,敦泰4月才剛漲20%,第二季財報會非常非常強勁,毛利率上看40%,股價看到急跌就是買點,後面都會大賺
而看到聯電大漲,這表示晶圓廠奇貨可居,更凸顯4919新唐股價被市場低估,MCU四月漲價15%,新唐又是唯一具備晶圓廠的IDM廠,大家產能都吃緊,新唐自有產能加上又漲價,單月EPS逼近1元,光比價九齊空間就非常大,也難怪股價又創波段新高78.6元,有這種數字的設計股都三位數字,新唐還是會持續強勢
全新布局兩檔爆發力非常大的精品股,分別是3XXX、6XXX,其中3XXX領先建策出貨歐系車廠IGBT散熱元件,今年要賺12元,跟建策差異不大,但股價只有建策不到一半,具備一倍的比價空間,4~6月營收一路創高,股價也將一路向上。另外一檔6XXX,四月開始出貨豐田,五月接著出貨台積電,4月營收估將大增4成創歷史新高,後面也一路向上,去年賺5元今年要大賺15元,大增200%,PE只有12倍,母公司同時也是同產業PE33倍,這比價空間快200%,這兩檔都是五月會非常精采的精品股
想知道新精品股的朋友,請留言『168+連絡電話』,就可將4個號碼XXXX拿回去
直接撥打02-236593333翻倍專線,速度更快,掌握先機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oiwWmOx
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ckmaster888
免責聲明:股市達人鄭瑞宗文章中分析之股票,僅供投資人作參考,投資請審慎考慮
豐田歷史股價 在 MoneyDJ理財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電子股(TSE23)方面,台股前一天因為蘋果概念股走跌而重挫逾百點,儘管蘋果(AAPL)股價在昨天凌晨還是收小黑,不過蘋概股已經在昨天止穩,股王大立光(3008)尾盤發威以最高點2560元作收,漲幅2.81%成為台股守住8400點大關的功臣。鴻海 (2317) 、台積電 (2330) 也相對有撐,廣達(2382)因為第3季獲利創下近12季以來新高,激勵股價走高1.31%收在54.2元。另外受到費半指數昨天清晨小漲作收的激勵,台股半導體指數(TSE32)也收高0.51%來到106.26點,dram股指標華亞科 (3474)漲幅突破3% ,而部份強勢的中小型個股則在反應業績題材,包括同致 (3552) 、承啟 (2425) 、鴻翊 (3521) 、F-百和 (8404)都是昨天盤面的領漲指標,但值得關注的是,近期話題十足的光通訊概念股卻成為殺盤箭靶,包括光環 (3234) 、華星光 (4979)儘管季報亮眼,但在賣盤摜壓下都殺至跌停。砷化鎵當中也有F-環宇(4991)、F-IET(4971)也都在盤中亮過跌停綠燈。不過財報績優股當中還是有穩懋(3105)、神隆(1789)等展現強攻的氣勢。立隆電(2472)挾帶業績題材,上季獲利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昨天股價跳空開高迅速攻上漲停之後就一路鎖死至終場以25.75元收盤,不過三大法人逢高獲利了結,合計賣超177張。啟碁(6285)受惠於全球汽車龍頭豐田汽車日前宣布,2016年銷往美國與日本新車將全面導入車聯網,預估一年將有400萬台商機,率先搶攻「車與車通訊的題材讓啟碁股價成功穩在高檔,昨日順利拉出一根長紅,成功守住80元大關。
非電子股方面,大型傳產龍頭也扮演穩盤要角,台塑 (1301) 、南亞 (1303) 、台化 (1326) 、台塑化 (6505)等四寶都有抗跌演出,裕日車(2227)更大漲逾5%,台新金(2887)、玉山金(2884)等金控股漲幅也超過1%,不過由於國泰金(2882)及富邦金(2881)雙雙走跌,也拖累金融類股(TSE28)最後還是以小黑作收。焦點股和大(1536)在電動車廠Tesla等大客戶持續追加訂單的優勢下,前3季賺贏去年全年,10月營收4.69億元再創新高,昨日吸引外資狂敲1,385張,盤中一度創下131元的新天價,終場收129元,亦創下歷史收盤新高,成交量6,677張。永記(1726)受惠於第3季業績亮麗,外資前日就買超2,210張,成為推升股價動力,昨日盤中更一度衝高至71.5元,終場勁揚4.4元,收盤價70.8元,漲幅6.63%,成交量1,582張,
每日觀盤重點,歡迎訂閱MoneyDJ TV的粉絲團哦!
https://www.facebook.com/moneydjtv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N1AFzmsELA/hqdefault.jpg)
豐田歷史股價 在 【布局"固態電池"新時代!日廠豐田砸重金搶進美系電池廠超車特 ... 的必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