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爸爸討厭以成績標籤一個小朋友,甚至贏在起跑線,人生漫漫長路,就算起點比人前,又如何?
成績只是指標,你在該階段學習到多少?其實當下未記熟某英文生字,你遲早都會識,或者職場上唔識,都無傷大雅。甚麽Log數α.β.,對人生根本🈚️太大意義。
知識型社會的香港,明白家長擔心小朋友落後於他人,會上不到一家好中學/大學,長大後會繼續輸俾其他人。
但是。重點是。
#培養閱讀好習慣是自小與家長培養 然後
#讀書的責任交由是小朋友自己
#人生前途的責任都應該交由小朋友自己處理
80後的梵高爸爸,小時候讀區內Band1的中小學,小一至小三有家人補習,成績一般。但小四忽然意識到,讀書係有竅門,勤力讀書,出考試卷俾自己做 🤣 要改變人生就要讀好書 (當時就有強烈的想法)。然後年年常識科考試全級第一🥇而中學派位差,就用自己畫畫比賽獎狀叩門考Band1中學。我唔係show off自己成績好 (高中亦因為選錯理科而公開試強差人意) 但我要強調 #考試讀書是小朋友自己的事
00後,世代不同,每個小朋友來到地球,都有其人生使命。有indigo children,有crystal children,家長當然想為小朋友好,但成績好就代表人生好嗎? #好的人生是要遵從其人生使命 #做好自己貢獻社會 #圓滿自己照亮他人。
父母催谷小朋友,只是強逼他們過自己定義下好的人生
吃藥的,不是小朋友,是你!
不要規範小朋友的人生,請家長先好好梳理自己童年帶來的限制性觀點,或者創傷。請家長找回你們的內在小孩。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