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小竿來書店,說她心情不好想聊聊,結果我們聽到一個令人驚訝的故事。
小竿畢業後,進入醫院擔任臨床護理師,工作雖然辛苦,只要工作上或同事間有困難的地方,她都會盡力配合幫忙。小竿曾幫忙一位被護理長視為「眼中釘」的學姊換班,因此,她也成了「眼中釘」。接下來,便是長達三年的霸凌,小竿為此身心俱疲、經常因不明熱發燒住院。
今年四月,小竿找護理長詢問五月的班表是否有異動空間,卻遭護理長大罵並推入無人密室拳打腳踢;誇張的是,護理長竟邊打邊喊救命,直至有人聽見聲音將門拉開,護理長便裝作自己被攻擊的樣子,倒坐在一旁。
不甘被打的小竿決定拿出驗傷單,控告這位不適任的護理長時,搜證時竟發現監視器離奇壞掉,反遭醫院控告小竿破壞監視器並噴漆破壞公物,醫院高層以此要挾她自動離職就不追究,護理長還反告小竿傷害加恐嚇。
小竿身心受創住院一、二個月,所幸在5/8基護工會協助小竿開記者會後,十幾個遭受同一位阿長霸凌的護理人員,跳出來簽連署書,和小竿一起要求嚴懲不適任阿長。
針對小竿恐慌、憂鬱、做惡夢、不明熱、解尿不出、爆瘦等…症狀,最終萬芳醫院開出「職業性憂鬱症」診斷書,進入勞保局職災書面審查程序,誰知同事們的連署書被漠視,打人的護理長已復職,小竿竟遭陽大解雇,醫院企圖規避勞基法59條的職災補償。這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小竿遭受不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擊,前幾日深夜自殺未逐。
到現在,小竿的官司還在訴訟當中,但我們不禁想問:「台灣的醫療勞動現場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小竿的事情不是個案,護理人員因長期被壓榨,時而傳出職場霸凌消息。疫情期間,工作量和壓力倍增,讓霸凌情況更加嚴重。之前有護理師照顧一名病況不好的病患後慘遭同事咆嘯,最終在宿舍自殺。衛福部先前曾要求各醫院設立關懷紓壓機制,但這些機制都淪為空泛口號,醫療人員根本感受不到。
2012年半年內就有7個護理師自殺,此後護理師自殺新聞越來越少被報導,這些自殺者常被醫院掩蓋,內部人員也基於壓力,不敢說出口。惡劣工作環境下,許多人不是不當護理師,不然就是悲劇收場。護理師的自殺,追根究底仍是人力問題。醫院的護理師人力缺少,表面上的護病比只是煙霧彈,有些醫院會將有醫護背景的行政人員當人力計算,規避政府的規定。
現階段,基護工會與無論如河書店企圖透過戲劇及工作坊的方式,讓一般社會大眾理解護理人員的處境。基護工會認為,要求過勞的護理人員用休息都不夠的下班時間,參與工會改革抗爭,難度相當高,只有護病聯合、才有希望。透過護理勞權的教育及推動,讓民眾理解關心醫護處境,是重要的。
為了讓第一線醫護人員能好好的照顧病人,這是一條艱辛、漫長,但也不得不走的路。
如果你也認同我們的理念,還請協助填寫下方連結中的問卷,讓我們知道你也願意盡一份心力。
護理人員離職 問卷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爆發護理人員之壓力、心理困擾與緩解方式探討】: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地肆虐全球,造成第一線醫護人員工作量倍增,且在尚未有明確的有效藥物或疫苗研發狀況下,醫護人員仍持續堅守崗位提供患者專業照護,同時也須克服內心的恐懼,為醫護人員帶來前所未有的身心壓力。
(🇹🇼)此橫斷式研究採線上問卷填答,問卷含括四部分:基本資料、護理人員於COVID-19期間的壓力、心理困擾、與緩解壓力方式調查。以方便取樣方法,獲全台各級醫院共469位執業護理師參與填答。
■結果
1. COVID-19疫情期間,多數護理人員擔心疫情期間的居住問題(72.7%)。
2. 護理人員的壓力以照顧病人的負擔構面得分最高,其次是擔心與社會隔離。
3. 各細項中,以擔心親友被自己傳染最高、次為擔心感染後與家人分離。
■護理人員的心理困擾:
1. 其中感覺緊張不安得分最高。
2. 其次為易苦惱或動怒。
3. 感覺憂鬱心情低落。
■61.8%的填答者心理情緒困擾得分在正常範圍,但3.4%的填答者已達重度困擾。「接受教育訓練」是最常用以緩解壓力的方法。
■依據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提出六點綜合建議:
(一)關懷:提供心理的評估與關懷照護。
(二)支持:營造友善團隊氛圍,提供支持。
(三)徵詢:優先招募自願及有相關經驗者。
(四)告知:提供及時、公開透明的防疫資訊。
(五)裝備:提供完整適切的防疫教育訓練。
(六)協助:建立安家策略,減少後顧之憂。
(資料來源:【註1】)
(🇺🇸)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於近期刊登了一項由美國史丹佛大學與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研究團隊在與69位醫護人員訪談完後,試圖瞭解其焦慮與恐懼的具體來源後發表的觀點,期望第一線醫護人員在盡忠職守同時,於職場上也能得到妥善的照顧。唯有確保醫護人員身心理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顧,才能使醫療照護體系正常運作。【註2】
研究團隊歸納出以下的8種焦慮來源:
1.是否能分配到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
2.在工作中暴露於新型冠狀病毒並將其帶回家中
3.萬一出現新冠肺炎症狀卻無法立即接受檢測,導致在工作中傳播病毒予他人
4.不確定工作單位是否會在受感染後支持/照顧他們的個人和家庭需求
5.在工作時間延長而學校又停課期間如何獲得托兒服務
6.隨著工作時間和需求的增加,是否能得到相對的個人和家庭需求支援(食物、水、住宿、交通)
7.如果部署到新區域或新領域時,是否能獲得有效的專業訓練(例如:非加護病房護士必須擔任加護病房護理工作時)
8.無法獲得最新的資訊和溝通
研究團隊指出,儘管上述的焦慮來源可能不會影響所有人,但卻會削弱在這非常時期需要安撫患者的醫護人員自信心。因此,醫療體系的管理層與相關機構應先瞭解醫護人員所面臨的問題,進而制定相關配套措施,為其醫療工作人員提供具體支持。
■台灣從1月疫情爆發至今,每日有數萬名辛苦的醫護人員在第一線默默地付出,為國人提供專業的醫療照護,守護國人。除了對醫護人員致意,更需做好防疫工作與自我健康管理,這樣就是對醫護人員最大的支持!(資料來源:【註3】)
【Reference】
1. 資料來源:
【註1】
面對全球新冠肺炎爆發台灣護理人員之壓力、心理困擾與緩解方式探討
■馮明珠, 武香君, 林慧姿, 雷蕾, 趙嘉玲, 陸椿梅, 楊婉萍
■台灣護理學會-護理雜誌 67 (3), 64-74
【註2】
Shanafelt T, Ripp J, Trockel M. Understanding and Addressing Sources of Anxiety Among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JAMA. 2020;323(21):2133–2134. doi:10.1001/jama.2020.5893
【註3】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正視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醫療專業人員的焦慮來源」:https://enews.nhri.org.tw/archives/3453
2. 照片來源:
(Yahoo 新聞)「新冠肺炎防疫壓力大!和平院區負壓病房26醫護無人離職」:https://bit.ly/35XXF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