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濃度稀釋』
▍這真的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我雖然不正經慣了,但這篇文章我真的沒辦法用一貫戲謔的態度來書寫。
看了新聞心裡很難受,翻來覆去睡不著,爬起來寫了這篇文。
本文不針對臨床人員做檢討,我相信當事者護理師早已承擔非常大的心理負擔了,希望大家能給予關懷,而非責備,我們應該著重於流程的檢討。
▍這絕對不是醫學臨床上第一次因為稀釋造成的病安事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早在BNT進來之前,我就跟同事討論過很多次關於藥物稀釋的這個隱憂。
事實上關於藥物注射錯誤這件事,身為麻醉醫師,同業們應該很多都跟我一樣,有著嚴重的被害妄想症。
『0.45毫升的疫苗原汁,加入1.8毫升的生理食鹽水,再抽0.3毫升來注射。』
光這個流程聽起來就會讓我膽戰心驚。事實就是:只要是人,都有機率會出錯。
▍為什麼我老是砲火猛烈,要針對那些沒有麻醉醫師,只有密醫麻醉屍的婦產科診所?
一直以來,我曾經不只一次被醫界前輩摸頭,要我以和為貴。『你一個人又能改變什麼呢?白白得罪人而已』
以和為貴你媽,要跪你跪。
▍舉個我自身的經歷吧,當年我還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的時候,就收過不只一次由婦產科診所緊急轉送來的病人。
原因就是『藥物濃度稀釋錯誤』,想當然的,這些診所、這幾件病人的麻醉,都沒有麻醉醫師,診所只有聘用 #自稱麻醉師的密醫麻護幫產婦麻醉。
半身麻醉脊椎嗎啡的抽藥流程:
📌1毫升的嗎啡原汁,抽出0.1毫升。
📌加入0.9毫升的布比卡因。
📌稀釋液再抽出0.3毫升。
📌再加入2毫升的布比卡因。
以上錯任何一個步驟都會出事。有人忘了稀釋,這就是打了十倍劑量,有人稀釋完,卻打入原汁嗎啡。總之,就是同一個結果,昏迷不醒加上呼吸抑制,當然,診所告訴家屬的說法,幾十年來通常都依然是幹你娘的麻藥過敏。
▍一直以來,醫界一直在改善給藥的流程,如何避免錯誤給藥,或是萬一錯誤給藥的時候,如何讓傷害減小。
舉例來說,整理控應該都很愛標籤機吧?
2015年,美國麻醉醫師協會發布一份聲明,建議使用顏色分類的藥物標籤。
淺藍色都是鴉片類藥物,如芬坦尼、嗎啡、配西汀。紅色都是肌肉鬆弛劑,橘色都是鎮定安眠藥物,黃色是麻醉誘導藥物。好處是就算你誤拿其他藥物,至少是同類藥。
如果病人在你打完半身麻醉後昏迷不醒而且呼吸暫停,你可以首先懷疑是鴉片類藥物過量,不管你是拿到嗎啡還是芬坦尼,不管你是忘記稀釋還是打太多,你的處理糾正措施都是給予納洛酮。這除了可以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也可以在不幸發生意外時降低傷害。
畢竟在很多時候,你想給予的是某一類藥,而不一定必須是某一種藥。病人動,我要給肌肉鬆弛劑,就算把N拿成A或E,不會造成實際的傷害。病人痛,我要給予鴉片類止痛藥,就算把M拿成F或P,不會有太大傷害。
用顏色區分藥物,會大幅度降低了你本來要止痛,卻給了肌肉鬆弛劑這樣的可怕後果。
當然三讀五對,還有不要在檯面上放太多不需要的藥物,這也都是降低意外發生的手段。
▍有個回憶我記得很深刻,如果當年一起值班的老同事在這裡看到本文,應該也會有印象。
住院醫師時期,我假日都去分院值加護病房,有一次照顧到神外開顱術後的病人。
主治醫師留下一個醫囑,「每隔12小時要給予病人藥物,需要由值班醫師親自手動推藥。」
在病床側,我拒絕了護理師遞給我的藥物,因為那是一支10cc空針,裡面抽了10cc的透明液體,上面沒有任何標籤。
謹慎型人格(被害妄想症)發作的我,堅持拒絕了那隻我無法分辨內容物的藥物,堅持要護理師重新給我一瓶藥物,我自己親自稀釋,自己推藥。
護理師同事覺得我難搞,神外主治醫師打電話來破口大罵,覺得我一個小住院醫師,居然敢挑戰他的權威不幫他給藥?(其實不是,我只是堅持要確認清楚,我注射進病人的藥物是什麼。)
還好的是,因為我平常值班就旺到炸天,常常一個晚上就急救五床,插了五支中樣靜脈導管五支氣管內管,兩分鐘插好管,五分鐘內一針打上CVP,這個是日常生活技能。所以長期革命情感之下,護理師們對我有基本的信任感,雖然碎碎念我的龜毛,還是願意照我的意思,拿新的藥物來讓我重抽。
要是當時我沒堅持,要是裡面的藥物有錯,卻由我親手推進去病人點滴,現在在新聞上被獵巫,下跪道歉的會不會是我?
細思極恐。
▍今天疫苗的事情已經發生,檢討是要做的,但找個第一線護理師來負責背鍋就真的doctor不必了。
現在需要的不是寫報告、獵巫、咎責,或是列入評鑑這種騙外行人的敷衍手段,這真的彷彿有印了無止盡的低能小卡片的滿滿即視感(防中暑小卡、清驗槍小卡、喝水小卡...)。
如何建立一套流程預防再次發生,這才是當務之急。
舉例:我去高端疫苗參訪時,他們一開始就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所以高端疫苗有設計,一人一劑不用分抽也不用稀釋的劑型。
--
(這個數學笑話真的不好笑,就拜託大家不要在算藥物濃度稀釋的新聞下面tag太太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傳播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終結單身前 有些話想跟自己說,也許是一種和解吧? 如果聆聽是一種獲得,不妨聽聽這些 『如果四十歲還單身的話 』 .......... 關於記憶,我不是一個細節控,比較深刻的是感受。 六月的倫敦出差,參訪西敏寺到一半時過敏性鼻炎開始發作,鼻水就像是龍頭無法旋緊般狂流,身上的衛生紙捏了再捏,沒有任...
「護理人員法給藥」的推薦目錄:
- 關於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竹科張太太Mrs.Chang's Fav Lai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傳播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護理人員法給藥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護理人員法給藥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我們是專業的藥師!不只是會包藥而已- 各類醫療人員一處執業案 的評價
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竹科張太太Mrs.Chang's Fav Lai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耶!!我們出院啦!!
謝謝各位好朋友們的祝福❤️❤️❤️
以前年輕時聽到什麼不眠不休照顧小孩,我就想,切~怎麼可能有人會不眠不休!!
人越是自以為老天就會讓妳上這一課啊!!
這6天我還真的沒啥睡到覺,因為住院不停有醫護會進來給藥、量體溫、查看傷口、查看點滴、巡房、打掃等等人,一直進出,小朋友好不容易睡著了,又再度醒來,我又要再哄睡😵💫😵💫😵💫
但我最累的不是沒睡到覺,是我一直注意又妹的衛生與安全。
因為她住院第三天就開始調皮了,正值口腔期的她,什麼都想吃吃看,有時候我一轉身拿個東西,她就開始咬手上的點滴線,我整個大尖叫!!!
就算包尿布在手上防護點滴線,她也要把尿布咬掉😠😠😠
或是一直舔床頭的那些按鈕,我簡直要瘋了!!
-
好,醫生最後宣布我們可以出院了,但是口服抗生素還是不能停。
我終於可以回家了。
千萬不要在疫情期間住院,無法換班真的很痛苦。
-
謝謝醫生護理師的照顧,小又妹最後終於比較不怕跟護理人員互動了🙂🙂🙂
還認識了妞大姐幼稚園的同校家長,也是照顧我們的護理老師,出院時還送了一個可愛的毛怪,太謝謝了❤️
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癌症病患疫情期間之照護應變策略建議 】
美國幾個癌症相關醫學會組成任務導向的專家委員會,針對感染新冠肺炎的癌症病患,提出照護資源和指引。應儘量預防癌症病患被新冠肺炎感染,並提供癌症病患常規醫療照護。
✅在治療方面
治療前應確定癌症病患無感染新冠肺炎,若是不幸被感染,其癌症相關治療應等到新冠肺炎痊癒後再進行,或可考慮採行遠距線上醫療照護機制,及提供其必要的個人防護裝備。
但對特定癌症,例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病患,因有時間急迫性的療程,治療前務必確定癌症病患無感染新冠肺炎,對確診病患應延後療程。
此外,醫療團隊成員須由無新冠肺炎感染者組成,以確保癌症病患安全;另外,儘量避免癌症病患因治療因素,需到醫療中心的長途旅行。
✅在安寧緩和方面
建議使用視訊方式與病人溝通,尊重病人意願,避免進行病人不想接受的治療,在疫情期間,建議使用視訊方式來告知病人家屬病人過世的消息。
因目前疫情嚴峻,開啟採行遠距線上醫療照護機制的可行性,某種程度可將因新冠肺炎而採取的線上醫療,轉化為常規的癌症醫療照護方式。
雖然目前大部分醫療資源均以照護新冠肺炎個案為優先,但須在照護新冠肺炎個案和癌症病患之間取得平衡點。(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蔡慧如博士摘要整理; 原文連結:https://www.cell.com/trends/cancer/fulltext/S2405-8033(20)30135-7)
✏此外,七間歐洲腫瘤核心醫院在疫情共識會議中所提出的癌症照護應變策略建議。內容涵蓋一般性建議及癌症病患治療處置(化學治療、開刀、放射治療)的優先順序分級表。
在一般性建議部分,針對醫院整體、門診、日間照護中心、放射治療及手術各面向,提出原則性的建議。諸如:在不影響病人的預後的前提下,減少病人的來院及住院次數。
使用電話追蹤病情,取代到院門診追蹤;以口服或皮下注射方式給藥,取代靜脈注射;減少留院時間;採用具相同療效的方法取代手術治療(以放射線治療攝護腺癌,取代開刀切除)。
重新審視降階抗腫瘤處方的可能性,朝向毒性更低、更精煉(more-refined)的治療,減少因抗癌治療導致的免疫低下相關併發症等。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摘要整理;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874-8)
✏針對在COVID-19流行期常被提出的癌症患者照護問題,歐洲血液學協會 (European Hematology Association) 提出的共識建議如下:
1⃣癌症患者罹患COVID-19及進展至重症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由於COVID-19病毒是新興病毒,大多數人都不具免疫力,目前也沒有證據顯示癌症患者及健康族群罹患COVID-19的風險不同。
不過,要特別小心嚴重免疫低下、淋巴球低下、長時間嗜中性血球低下及高齡COVID-19患者的疾病進程,因為過去研究顯示上述因子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發展為重症的危險因子。此外,也要注意癌症患者排出病毒(viral shedding)的時間會較長。
2⃣預防COVID-19的方法有哪些?
最重要的防護措施是接觸隔離及手部衛生,並遵循當地國家衛生單位的建議。強烈建議要避開人群聚集的場合及有呼吸道症狀的家屬。若無法確保接觸隔離,應配戴口罩。平時應維持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
3⃣哪些患者可以延遲或中斷癌症治療?
通常癌症被控制住的患者比較不會得到感染,因此治療目標是控制癌症不使其惡化,而危及生命的癌症要即時治療。
於無明顯癌症症狀患者,若使用的癌症藥物不會造成嚴重免疫低下,應持續使用藥物;但若治療藥物會引起嚴重的血球低下、淋巴球低下(如使用CD20單株抗體)或毒性,應仔細評估是否續用這些癌症用藥。病人若出現下呼吸道感染症狀,會造成過敏性肺炎的癌症用藥也要考慮停止。
4⃣癌症兒童何時要接受COVID-19的篩檢?
免疫低下癌症兒童會出現COVID-19不典型症狀、預後也較差,因此即使初期為輕微的症狀,也要進行COVID-19的檢查。
5⃣癌症兒童在接受化療之前都要接受COVID-19的篩檢嗎?
有些單位建議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前都要先篩檢,有些單位則針對染病高危險群才需篩檢,如曾接觸COVID-19患者、或家屬有呼吸道症狀。
6⃣癌症兒童感染COVID-19的特徵為何?
兒童糞便持續檢驗陽性的時間較長,胸部電腦斷層病灶影像也和成人稍有不同。在訂定治療照顧策略時,要將上述因素列入考量。(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吳綺容醫師整理; 原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5-020-0832-y)
✏癌症病患於新冠疫情期間的照護
✅門診:
限制門診;限制醫護人員的人數,以降低全部感染的風險;考慮限制照護人員至確實需要照顧的病人;當病患確實有需要時,如有身體或心理上的限制,限制陪病人員一名;延後所有的追蹤檢查,若資源許可,則轉至遠距問診,直至疫情穩定;考慮遠距問診,以允許恰當、安全、及快速的分流;考慮延後所有不必要的介入措施。
✅治療計畫:
當地患者:可進行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並同意醫師以電話討論後續處置;遠地患者:考慮在當地進行影像及實驗室檢查並將病歷資料寄給醫師已討論後續處置;國際患者:考慮延後國際患者的問診。
✅安寧照護:
了解病患生活品質的需求、病患生命末期的期待、照顧計畫、疼痛及症狀護理、及照顧者支持仍是醫療團隊的首要目標;跨領域合作以盡速確保支持及安寧照顧的需求;對門診及住院患者考慮遠距醫療以減低患者及醫護人員感染風險;對支持及安寧患者而言,家人的參與是最重要的。(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莊淑鈞博士摘要整理; 原文連結:https://ijgc.bmj.com/content/early/2020/03/27/ijgc-2020-001419.full)
📁 資料來源: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COVID-19學術資源
】- 「癌症病患疫情期間之照護應變策略建議」:
https://forum.nhri.edu.tw/covid19/guideline/
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傳播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終結單身前 有些話想跟自己說,也許是一種和解吧?
如果聆聽是一種獲得,不妨聽聽這些 『如果四十歲還單身的話 』
..........
關於記憶,我不是一個細節控,比較深刻的是感受。
六月的倫敦出差,參訪西敏寺到一半時過敏性鼻炎開始發作,鼻水就像是龍頭無法旋緊般狂流,身上的衛生紙捏了再捏,沒有任何一處乾燥可以吸走水份,至今我仍然不知道是古蹟裡的流通的歷史塵灰,抑或是空氣中瀰漫的花粉讓鼻子陷入災難,但這都不是故事的重點。
出國前把隨身小藥包巡邏過一次,拉肚子、失眠的,止咳化痰、治頭疼的,能事先備妥的成藥一應俱全,獨漏鼻炎過敏的那顆,偏偏我在倫敦最最需要的就是它。當天流鼻水已經一小時以上,我知道矛頭不對,立刻向護理師友人詢問鼻過敏相關用藥的英文,請隨行旅伴帶我到藥店購買。
向櫃檯人員詢問後找到了救星,結帳時我不甚靈光的英聽接收到的是…
是『you ate it before?』
『你有吃過嗎?』我以為的是今天
旅伴解讀是『你之前有服用過的經驗嗎?』
於是他代我答了『yes』
啟動的連鎖反應是櫃檯阿姨把藥收走不賣我。
經過溝通,我理解到阿姨是想表達,如果我當天吃過就不能再吃,因為這個藥物一天只能服用一顆,所以很堅持不能賣我。但見我流鼻水流到快崩潰,最終他還是願意施捨我購買的機會,但,這依然不是重點。
這麼多的絮叨只是想說,我記得護理師友人隔海給我藥名或是症狀名的熱心,拿著那個訊息文字給藥局阿姨的當下,心是無比的溫暖。當然這件事跟我當時很喜歡對方有關聯,那一刻可以合理地進入一個欠照顧的角色,有人是救星的感覺很棒。也記得旅伴替我溝通的情景,他肯定是體貼的,但留下的感受是我覺得自己很笨的無助。
關於這趟旅程的感受擱置在心中許久,想要落筆留下印記,大概是因為星座書上寫著『獅子座在這個月會把你的感情觀公諸於世』有關。
我喜歡溫柔地對待每一個人,也希望被溫柔的對待。祝盼身邊的朋友都能理解彼此溫柔對待的重要性,雖然友情對我而言不是最珍貴的存在,但有別於幾月數載的愛情,動輒十數年起跳的友情我會更珍惜。如果要為友情烙上保存期限,我希望它是防腐劑添加到過頭的不朽罐頭。
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究竟有多繁重呢?勞委會最近就做了勞動檢查,結果發現很多護理人員,連最基本的休假都很難做到,工作時間也很長,雖然他們適用勞基法,但實際上一點幫助也沒有。護理師公會更表示,基層護理人員不斷流失,職業風險也很高,直接影響到的,就是病患的醫療品質。
護理人員被稱為白衣天使,除了給藥打針、照顧病患,下班還得留下來做行政工作。勞委會針對全國50家醫療院所進行勞動檢查,結果發現納入勞基法保障的護理人員,大多根本不能依法,享有合理的休假。
因為工作繁重,護理人力嚴重流失,護理師公會全聯會指出,基層護理人員的職業壽命已經降到6.7年,等於最多七年就離職,除了工時普遍超過12個小時,更有其他的職業風險。
民間團體認為,健保對護理費的給付不足,醫院最先裁減的往往就是護理人力,如果政府再不重視,最後被犧牲的,還是病患的健康。
護理師公會指出,醫學中心規定一個護士照顧五個病人,實際上往往照顧到八個患者,其他醫療院所的護理人員,工作更重,薪資更低。而護理人員要轉業,航空、保險、藥廠都非常歡迎,等於醫院永遠在訓練新人,呼籲政府要正視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否則以後真的有可能找不到護理師。
記者黃亦如劉漢麟 台北報導"
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護理人員法給藥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必吃
提供護理人員法給藥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護理法律、護理人員法兼職、護理法有關運動與健身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輕鬆健身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我們是專業的藥師!不只是會包藥而已- 各類醫療人員一處執業案 的必吃
唯五大皆空的護理人員短缺、醫師人力不足,專科護理師的進階照顧皆有涉及醫療行為的現象,處於醫師法及護理人員法邊緣的專科護理師,於進階照顧時無不擔心因涉及醫療 ... ... <看更多>
護理人員法給藥 在 護理人員法給藥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必吃
提供護理人員法給藥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護理法律、護理人員法兼職、護理法有關運動與健身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輕鬆健身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